创富金融cf1234.com中国外汇储备的来源有哪些

股指期货是什么意思?能通俗的解释下吗创富金融_百度知道
股指期货是什么意思?能通俗的解释下吗创富金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假设玉米1吨2000元,这里就叫炒股指期货,比如玉米是期货,那么你买1吨就要2000元,那么你买1手指数的价格是万元,每点的价格是1元钱我来简单解释一下,假设指数是3000点,同样的道理,只是它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而已,股指期货通俗的说法是把股票指数当作期货来对待,说白了投资股指期货就是把指数当股票来炒。期货你应该知道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股指期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无所不能 健康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5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5127亿美元
  【财新网】(记者 曹文姣)2月4日,(简称外管局)披露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3.3万亿美元,较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其中,因国际收支交易形成的外汇储备下降3423亿美元,因汇率、资产价格变动等非交易因素形成的外汇储备账面价值下降1703亿美元。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幅贬值,资本流出较多。2015年11月PMI数据反弹,跨境资本流出之势不减,可见投资者看空人民币的悲观程度。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预计2015年中国资本流出总量约为6680亿美元,其中四季度流出规模可能达2320亿美元。
  外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中国经常账户顺差84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616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486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13亿美元,二次收入逆差73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843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基本平衡,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1997亿美元,储备资产减少1153亿美元。
  为应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波动,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在岸和离岸市场进行干预;加强对远期合约的管理,征收远期售汇20%的准备金,提高套利成本和难度;加强资本流动管理;减少套利渠道;宣布中间价定价机制着重参考一篮子货币指数;向境外人民币业务参加行存放境内代理行人民币存款收取存款准备金等。
  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本流入方向的资本项目开放再迈一步。1月末,在上海自贸区试点的基础上,央行决定扩大试点:日起,面向包括政策性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在内的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近日在财新网撰文表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预期不断发酵,但是,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肖立晟认为,宏观经济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币进入贬值趋势;汇市杠杆率不高,人民币汇率不会形成螺旋式下跌;企业的外汇敞口有限,并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持续性的卖盘压力。█
责任编辑:霍侃 | 版面编辑:邵超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千里财缘一线牵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新媒体实验群何新:中国巨额外储如何被国外金融势力窃取控制(修订稿)
(最新修订稿)
何新:中国外储如何被国外金融势力窃取控制?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由谁制定法律。 
                            ——纳森-罗斯切尔德
(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
--------------------------------------------------
[貌似题外话]
(一)外汇局的空手淘金魔术   
(二)中国的巨额外汇资产从何而来?
(三)中国的外汇资产,但中国政府无权支配
(四)当前谁实际控制着中国的巨额外汇资产?——国际投行!
(五)为什么外汇局突然在当前抛出这套说辞?
[附录]奥巴马首次承认美国或债务违约
---------------------------------------------
[貌似题外话]
  先讲个段子作为本文讨论的小引。曾听过侯宝林或是马三立的一段相声,说一个人空手买鸭子的故事。
某人进饭馆买烧鸭子。问:烧鸭子多少钱?
老板答:20块。
——那给我拿一个,先挂账。
又问:这烧鸡多少钱?
答:10块。
——我不要鸭子了,鸭子给你,换一个鸡,你再找我10块现大洋。
老板急了——您这账不对啊!
——怎么不对?我这不没要你的鸭子吗?你的鸭子不是20块一个么?
老板:问题是,您那鸭子根本没付过钱啊!
原来拿这相声只当笑话听。殊不知真实的相声故事,今天竟然就发生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外汇局身上。
--------------------------------------------
何新按语:
近期外汇局在网站发布关于外储的讲论,泄露了许多过去被掩盖着而外人不易明了的外汇真相。殊为可圈可点!
其中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国际淘金者的关系,本人已经在拙著《汇率风暴:中美货币战争内幕揭秘》(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一书中做过辨析,在此不论。
以下根据外汇局新发布的关于中国国家外汇储备,魔术般地变成了外汇局的自有金融资产,国家不能支配,然后外汇局承认该资产的相当部分已经被委托、转交给国际金融资本(何按:以犹太共济会属下的基金会和投行等资本机构为主体)支配控制的惊人言论,略作点评如下。
 (一)外汇局的空手淘金魔术   
外汇局最近在其网站发文宣称:
   1、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是国民百姓的,因为它已被外汇局收购。
   2、但这些外汇储备也不是国家的——国为国家未出钱收购。
  那么,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是谁的?回答是:它完全是属于外储局自有、且有权“自主经营”的独立性外汇资产。
  外汇局是如何得到这笔现额已超过3万亿美金的巨额财富的?
  回答是人民银行以国家名义结汇,从外汇持有者手中收购而获得的。
  那么,人民银行收购外汇的钱从何而来?回答是银行挂账借来的。
  所谓挂账,那么央行是向借谁的钱?令人感兴趣的是,其实是这钱是人民银行自己的——这实际是一种银行自我借贷的奇特透支或预支魔术,即虚拟债务。
[央行收购外汇的人民币从哪里来?金融专家刘纪鹏说,外汇占款人民币其中部分是印刷机新印出来的,部分是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部分是央行发行央票回收的货币,总之,都是央行的负债。所以,外储虽然是央行的资产,但它是债务性资产。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外汇回到央行,央行发出人民币,形成二次结汇,相当于央行直接增发货币。]
  换句话说,人民银行用虚拟债务的方式,根据不断进入中国的巨大外汇资金数量,印发额度巨大而且不受国家货币总量控制(即不受宏观调控约束)的数十万亿人民币,并从而换取到目前总量可能接近4万亿美金的巨大外汇财富!
   一方面,这样规模且不受宏观调控控制的巨量人民币不断随机流入国内市场,必然会加剧愈演愈烈、使底层社会民怨沸腾的严重通货膨胀。这就是P民们所说的“猪坚强,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
&&&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借助这种新兑换货币的源源输入,才使中国GDP在表面十分严厉的金融紧缩背后,仍得以维持8%——9%的高增长。事实上,金融紧缩政策的全部压力都转嫁到国内中小企业身上,造成大面积的失业和倒闭浪潮。
[6月16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764.14亿元,环比上涨21%;前5个月新增外汇占款超过1.4万亿元,截至5月末总规模已达24.39万亿元。
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940亿美元,是仅次于2010年四季度的第二历史高峰。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
何按:这些新增外汇来源可疑。据报:当前沿海出口中小企业由于货币紧缩和本币升值政策大量倒闭,对欧美出口景气不振,但外储仍大幅增长。表明不少钱应是以投资名义进入境内套取本币升值红利的资金。
今年第一季度新增贷款1940亿美元,近两千亿美元,则相当于第一季度银行向市场追加新增人民币1.4万亿人民币。]
必须指出,这种引入外汇资本刺激增长的模式,并非什么独特的中国模式,而正是80—9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早已推行过,而后无一不遭遇惨痛失败的臭名昭著的拉美通胀和虚假高增长的债务经济模式;也就是放大版的庞氏/麦道夫国际金融骗局模式。
[(Charles
Ponzi),意大利裔美籍投机商,集资性金融骗局的设计者。引诱人们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短期内得到高利润回报。然后,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从而诱使更多的投资进入。由于前期投资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短期内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聚敛到巨大额度的金钱。直到随着基金底座的不断增大,后续资金无法支付日益增多的回利支出,从而骗局败露。这种集资模式,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近年美国麦道夫再次在华尔街使用这种集资手法败露,因此这种骗局也称“麦道夫骗局”。
何新按语:近年来中国外汇局的对外引资模式,也是以人民币不断升值为兑换套利诱饵从而大规模吸引外资。]
中国经济,当前已经陷入在这种模式下,正走向一个前景极其难测的未来。
(二)中国的巨额外汇资产从何而来?
我们且来仔细读一读外汇局关于我国外汇资产的讲论(以下的黑字基本是所引用的原文)。
关于中国的外汇资产从何而来?
外汇局称:
 “我国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
  何新按语:那么请问:外汇局买进外汇时,付钱了么?付的是谁的钱呢?
  外汇局答:“(本局)购汇所使用的本币资金直接来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反映为中央银行负债的增加,因此外汇储备直接体现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与相应的央行负债对应。”
  何新按语:这一段话充满玄机奥妙无穷。外汇从何而来?是本局花钱买的。那么买外汇的人民币从何而来?是人民银行挂的账。
  问题在于挂谁的账?人民银行挂了账——欠的是谁的帐呢?
  有意思的是,反复读外汇局的表述,这个问题讳莫如深,无法得到解答,看不出所欠之账的主人究竟是谁。
  实际上,外汇局极其敏感、极其乖巧地在回避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样隐讳?原来玄机就在于此!
买外汇的人民币本来就是银行印的
——这根本就是一笔银行自己借贷给自己的虚拟债务,换句话说是根本没有主人的假债务!
  ——银行假装记账挂单,实际却大肆印制新钞票来收购外汇。
  那么真正要为这些超量发行的外汇占款人民币买单的是谁?
  ——是中国的整个国内市场,是中国的老百姓。而物价,就是这样天价地飞涨起来的!
  目前,
中国外汇储备的产权是高度地不明晰的!谁是主人?是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还是国务院?迄今还并没有明确的说法。结果就在一团霧水中,数万亿美金——数十万亿人民币的巨大货币资产,的确是亿万中国出口企业的劳动者靠卖裤子、鞋子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血汗钱”,靠虚拟借贷的货币魔术瞬间变成了外汇局或银行的自有资产。
  于是才出现了外汇局可以自由地支配数万亿美金大买洋垃圾债券,却完全没有人管的荒唐局面!
(三)中国的外汇资产,但中国政府无权支配
 外汇局说:
 “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
  何新按语:请注意!在这里外汇局说:持汇人认为外汇局买自己的外汇是代表国家的行为,自己是把辛苦挣来的外汇卖给了国家。那么按道理说:这些外汇的主人应当是国家,是国有资产!
  既然外汇的主权是属于国家,那么国家应当有权支配和使用属于国资的外汇。
  换句话说:这些外汇,国家可不可以花?可不可以用它来改善国计民生呢?
  外汇局的答复是:绝对不行。因为这钱是我借的,所以它是属于我的!——只是外汇局好像忘记了你的钱是向谁借的?——其实你的钱是自己向自己借的,这是一个虚拟的货币发行魔术而已!
  但是,就以这个虚拟债务为理由,外汇局振振有词宣称:因为我借了自己的钱,有账目在案,所以换到的外汇是属于我的独立资产。我怎么用你们管不着!我的归我的,而且只有我能用。钱不是国家的,国家无权支配!
   这像不像那个相声里买鸭子的故事?——虽然那只鸭子我没花钱,但我已经说过我挂账了,所以它就是我的了——虽然我从为此没付过钱。
   区别是,那个饭店老板不笨,没让骗子把东西拿走。而在中国,这笔巨大的外汇资产的相当部分已经通过外汇局被托付给美国了。
  为什么国家无权使用外汇?外汇局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不论是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老百姓的建议,还是(国家)将外汇储备直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建议,都涉及到外汇储备是否可以无偿分配和使用的问题。”
  何新按语:“外汇储备是否可以无偿分配和使用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现在究竟是谁在”无偿地分配和使用着中国的外汇储备?”——其实这不是别人或任何别的国家机构——不是财政部,不是银监会或发改委,而就是外汇局自己。
  你外汇局一分钱也没有出过,你外汇局用来强制结汇的人民币只是一种是虚拟挂账,债权主体是不明确的。
  那么外汇局你凭什么“无偿”占有和“使用着”高达3万亿美金以上的巨额外汇资源?
  人们知道,外汇局本来只是一个政府部门、一个被国家授权管理国家外汇的监管机构。
  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机构却公司化了——似乎成为了一个有权自由使用中国巨额外汇资产从事跨国商业性投机活动的投资银行或对冲基金机构!
  为了防止国家插手支配或干预外汇储备的使用,外汇局对中国外汇本来的真正主人——国家主权发出了如下的严重警告:
  ”外汇储备不同于财政盈余资金,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对应着本币负债。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
  何新按语:实际上,外管局这是在用通货膨胀这个魔鬼吓唬中国政府,从而阻止中国政府干预中国外汇资产控制权的任何意图。
  但是殊不知,当人行以虚拟挂账的形式大量超发人民币强制结汇的时候,通货膨胀的恶果已经在发生着。外汇局某领导在年初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外汇兑换占款过多(高达20万亿人民币)是造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何新附注:从宏观上看,央行不断新增外汇印钞,必定会稀释国内市场人民币的购买力。
假设中国国内每年共生产商品万亿单位,市场流通人民币万亿元,那么每1元人民币能购买商品为单位。如每年对美国净出口万亿单位商品,获得贸易顺差万亿美元(外贸所得款中扣除购买美国商品的支出即为贸易顺差,或称经常项目顺差),央行以新增人民币万亿回购这笔美元。那么国内剩余商品为万亿单位,流通人民币总量则为万亿,人民币购买力由1/1,贬值为,贬值率为
&&但由于中国外汇局对美元实施人民币单向升值的汇率政策,加之国内对炒作资产收益的放纵,引发国际资本大举涌入。假设每年资本项目顺差(净投资)为万亿美元,则央行需新增人民币万亿购买。此时,国内的商品单位仅万亿,人民币总量则增长变成了万亿。那么在理论上,意味着物价上升超过10倍,而单位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则下降为,不到原来的。
人民币对内大幅贬值又不是国际货币,为什么引发外资热钱大举进入?主要的是盯上了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那万亿美元。外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但这仅是人民币利润,必须兑换成美元的利润才是真正实现的利润。
上述资本项目顺差为万亿美元,是外来投资总额。外资仅借助人民币的单向升值(年升值率约6%)的机制,美元投资也可获得6%以上的回报。当然,这笔回报必须通过以人民币兑换美金来实现,因此外来投资要实现投资收益,必须把中国贸易所得赚得的贸易顺差万亿卷走。
所以美国政府不断地压迫人民币稳定升值,以切实保障其资本顺差不但保本,更能将中国的全部外汇收入一锅端。以上所述就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而外部资本从中获利的基本内在机制。
由此观察,外汇局否认外储是中国百姓的血汗钱,实际是为外资合法掠取中国外汇储备张目,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卖国言论。
&2011年2月易纲承认: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要买进外汇,而买外汇的过程就吐出了基础货币,“央行被迫吐出的基础货币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吐出了20万亿元人民币,而外汇占款也成了近年来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四)当前谁实际控制着中国的巨额外汇资产?——国际投行!
 那么,如果中国政府无权支配外汇储备,国家不能用,百姓更用不了——这巨大额度的外汇资产究竟谁能用,又在如何用呢?
  对此,外汇局的说法是:
  “在’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率、有效监管’的管理原则指导下,外汇储备正积极创新运用渠道,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服务。“
  何按:这句话其实语法不通。“外汇储备”不是活人,它如何可以“积极创新”、“运用渠道”呢?——所谓玩“创新的”无非还是外管局自己,也许正在学着国外的对冲基金玩弄各种新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吧?一个监管机构,现在居然成了金融魔术的创生机构。可是以善于金融创新闻名世界的大鳄索罗斯,昨天已经宣布辞职了哎!
  其实,外汇局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外汇储备是我的,我们在管着,我们也管得很好!我们自有最合理、最新颖、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合理用途。你们外人其他人就都别操心了!
  那么,到底这些外汇究竟是如何用的呢?
  先恕我直言吧!其实,外汇局所谓“依法合规”四字,纯属扯淡!是用来掩盖和自慰的遁词!——什么法?中国目前有“外汇管理法”么(应呼吁全国人大尽快设立这样的法律)?!合规——合什么规?
  如此巨大数量的外汇资产,既不属于中国百姓,支配权也不属于中国国家——更不能被用于改善国计民生!那么目前在外汇局手里,到底在用来干什么呢?在给谁用呢?
  外汇局的说法是:
          第一、外汇资产只应当由本局自主使用。
          第二、本局实际上已经把它委托(借)给某些有本领、有名头、很可靠的外国投资机构用了,这也是中国巨大的外汇资产唯一最合理、最有用的运行方式!
    我这样解读外汇局的话,一定会有人不信,难道外汇局真地敢这样讲?
    那么就请看外汇局的原话吧:
    答:“为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发挥在成熟投资市场大规模经营的比较优势,外汇储备经营坚持以(我局)自主经营为主。
    同时,外汇储备一直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投资渠道,其中包括“委托经营”。
    从1996年起,(我局)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外汇储备委托给国内(按:国内机构当是指对外投资亏损连连的著名“中投”吧?),以及国外较为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
    何新按语:外汇局所谓“国外较先进的投资机构”——无非就是指在国际投资市场兴风作浪恶名昭著杀人不见血的大摩、高盛、罗氏家族、索罗斯基金会一类犹太共济会的跨国投资机构吧?!
    如果这些年没有发生震撼欧美和全球的金融危机,用这些先进机构糊弄中国人还是可以的,在今天还这样说,应该有点理不直气不壮了吧?!
    外汇局说:
    “目前外汇储备经营委托的外聘经理(按:看看!还真是中国外汇局出钱,让外国经理坐庄啊!),均是市场知名度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经营业绩排名靠前的资产管理机构。”
    何新按语:据此,中国外汇资产的管理权,其实早就已经通过外汇局委托给老外了啊!
    外汇局说:
    “外汇储备经营高度重视对外聘经理的风险管理,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密切监控,确保外汇储备资产安全。”
    何新按语:那么去年的两房股、债券已经垃圾化,眼前的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则即将爆发——难道这就是你们外汇局所说的确保安全吗?!
(五)为什么外汇局突然在当前抛出这套说辞?
  综上所述:
  中国的外汇局悍然宣布中国外汇储备,既不是百姓的,也不归国家管,而是外汇局全权自己自主经营——并且有权委托给老外代管的非主权金融资产。
  外汇局称:这些外汇资产的来源不是中国人靠卖裤子、袜子、鞋子苦挣回来的“血汗钱”——那是天上掉下来砸到外汇局头上的?
  外汇局又称:外储的来源虽然名义上是“中国人民银行”(注意近年来该行一直在全力谋求超主权的独立地位),只是用“名义”的债务,通过印制人民币钞票从市场上自由交换得来的。但买到手后,这些巨量的外汇资产就已成为外汇局自己的准自有资产。
  因此,这些外汇储备既非属于原来的售汇者所有,理论上也不受国家支配(非其所有),而是属于银行以及外汇局自己掌有的非主权货币。
  总而言之:外汇局认为中国巨大额度(超过3万亿美元以上)的外汇储备,其物权以及支配权与任何人无关,而仅仅属于外汇局自己。
  对于这些外汇储备,国家无权支配,全国人大和政协无权过问——完全由外汇局“自主经营”,自由支配。换句话说,外汇局有权不受任何机构监管审计而委托任何国内外“先进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国外高盛等犹太金融机构)从事任何投资(包括购买行将违约的美国国债和近乎归零的两房垃圾债券)。这些外汇资产无论亏损与赢利,是金融行为,一概与百姓和国家无关!!!!
  为什么外汇局突然要抛出这样一套赤裸裸——近乎裸奔的言论呢?
 据有关新闻报道:美国政府与国会在8月2日之前如不能达成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任何有效协议,美国国债则可能出现技术性违约。这将导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集体调降,新发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存量国债市场价值下滑。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场将因此陷入新的动荡,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资产的国内外债权人将遭遇巨额资本损失;另一方面,美国长期利率将随之波动,从而打压消费与投资增长,甚至扼杀依然脆弱的经济复苏。
  该路径对美元霸权以及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也势必对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中国外汇储备构成巨大打击。
  这意味着,在继美国“两房”退市致使中国购买的相关股、债券蒙受惨重损失之后,近期(8月2日)美国国债也有可能发生“技术性违约”,从而使得中国购买的巨大额度的美国国债可能再度蒙受重大损失。
 这就是外汇局近期突然抛出上述言论的背景。
  外汇局的言论实际就是提前堵国人嘴的言论!外汇局认为,也许有必要预先发布这一套外汇资产非民有也非国有的“技术性说辞”,从而应付国民的质疑、以及党和国家将来的任何追究和问责。
————————————————————
[附录1]奥巴马首次承认美国或债务违约
&  据香港《文汇报》24日报道,美国白宫和国会巨头前(22日)晚再一次谈判破裂,一直表现冷静的总统奥巴马难掩怒火,传召两院领袖昨(23日)晨到白宫开会,更首次承认违约可能性。国会必须在明天(25日)前达成共识,否则将赶不及在8月2日前完成立法程序,美国信贷评级遭下调的风险急增。
  奥巴马首次承认美国有可能债务违约,说:“如果我们发生债务违约,我们将不得不做出调整。”
  在奥巴马与博纳谈判破裂同时,财长盖特纳、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亦在另一场合会晤,商讨如何应对最坏情况,包括美债评级遭下调,但3人仍然坚称,有信心国会能达成共识。有白宫高官表示,即使能够提升债限,但假若未能严格控制财赤,美国仍很有可能失去AAA评级。
[附录2]美国国债触及天花板
中国手中持有超1.2万亿美国国债或打水漂
中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
周晋竹):美国财长盖特纳警告说,美国国债将在5月16号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上限,而中国手中持有的1.2万亿美国国债则面临着违约的风险。
专家认为,美国虽然不存在还不起钱的问题,但是中国的美元资产慢慢蒸发已成定局。
美国目前欠下了14.28万亿美元的国债,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美国市场上真正的买家在不断退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总裁号称“债券大王”的比尔·格罗斯,近期宣布清空旗下所有美国国债。这条被很多人忽视的消息,其实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美债的30年牛市结束了。但是中国手中却还握着1.2万亿的美国国债。如果美国议会不能如期提高国债的上限,除了引发市场对美国国债可能违约的担忧,还将引发短期内市场抛售美国国债,进一步引发欧元、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的反弹。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美国国债一旦违约,将受到最直接的冲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否够用?
  1、 目前中国规模满足IMF外汇储备充足性标准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组织一直在研究外汇储备充足性问题。最新的《外汇储备充足性评估》框架包括四个核心指标,其对应的外汇储备金额如下:  (1)偿还30%的短期外债需求,约1700亿美金;  (2)满足三个月进口需求,约4200亿美金;  (3)满足20%的其他资产组合负债流出需求,目前国外投资者尚不能自由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可以用QFII代表其他资产负债,此项约需170亿美金;  (4)满足20%国内居民资产流出需求,当汇率大幅下降、甚至货币危机的时候,居民会把本币资产转换成外币资产。IMF 认为外汇储备需要满足5%-10%的本国居民资产外流需求。我国约有20 万亿美元的居民本币存款(M2),需要外汇储备1-2万亿美金。  综合以上四个指标,中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水平在1.7-2.7万亿美元之间。截止2015.12月,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33万亿,虽然较峰值下降了6500亿,但还是充分满足了IMF评估体系的要求。  2、 Smart money已撤,内资一般企业和居民流出共振  如图1所示,中国外汇储备数量随着中美利差的缩窄快速下降,说明当前中国外汇市场更多由息差决定。图2反应的信息更为重要。我们大致把外币持有主体分为smart money(外资和国内套汇套利者)、内资一般企业、居民三者,不同外币持有主体对中美利差缩窄的反应速度差别很大,目前内资一般企业和居民是流出的主力:  (1)2014.3季度-2015.2季度,smart money流出。此间外汇储备下降了2993亿美金,但同时非金融部门的外币负债上升了1710亿。我们推测,具有全球视野的smart money由于预期美元加息可能会不断流出中国,但中国内资一般企业由于较高的息差尚在、人民币只是小幅升值、政策鼓励(如房企在香港发熊猫债)等因素而将继续增持外币负债;  (2)2015.3季度-2015.4季度,内资快速流出。811汇改、人民币2天贬值3%,说明央行改变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策略。对外资而言其实是沾沾自喜的,记得此间拜访美国机构的时候都看人民币崩溃。真正冲击大的是内资一般企业,在意识到所建立的外币负债头寸是多么的不安全后,它们在3到4季度进行了坚决调整。如第3季度,非金融部门外币负债下降823亿,此间外汇储备下降1797亿,其比为46%,远高于存量1/3的常态。   (3)年初至今,内资一般企业和居民流出共振,居民是主力。居民总是后知后觉的,不仅面临每年5万美金上限管制,也缺少持有国外资产的渠道。但聚沙成塔,处理不当将对外汇储备的冲击更大。事实上,在IMF《外汇储备充足性评估》中,居民资产流出占比的比重最高,占外汇储备需要的2/3左右。居民动起来之后,才有了新华社周日的安抚。  整体评估,假设政府外储底线是2.8万亿美金,则目前出的进程已经进行6成,即smart money已撤、内资一般企业也抽了条腿、居民再次被关在里面。  3、策略观点  在这里,我们对市场的展望较为复杂:  (1)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充分满足了IMF评估体系的要求,且目前外汇出的进程已经进行了6成,辅以资本管制,外汇储备是够用的,进而汇率失控的问题也不大。从这个角度看,汇率这个因素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1-2个月)即将过去,筑底有望;  (2)和过往历次调整一样,最终将是居民部门承担汇率风险。如果中国经济一直靠家庭财富转移的方式为其繁荣和稳定提供补贴的话,距离再平衡的道路将越来越远,这对市场的长期走势很不利;  (3)归根到底,我们需要通过加快改革和创新、提高生产力来稳定汇率。但目前非市场化手段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汇率一时稳定的同时必然形成新的扭曲。以今天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干预为例,中资大行通过不拆出人民币来抬高隔夜、进而打击人民币空头,直接破坏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今年以来市场经历的较大幅度下跌,表面看“爆是熔断、跌是汇率”,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股票市场有内生调整的需要,所以才会对其它“安全”领域的冲击产生剧烈反应。我们将继续保持紧密跟踪,尽最大可能捕捉机会、回避风险。
(责任编辑:DF058)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值班热线:021-5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储备的来源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