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巴卡台qq农场土地升级整改

-->-->共和县
共和县介绍
行政区划:江西沟乡 黑马河乡 切吉乡 廿地乡 铁盖乡 沙珠玉乡 石尕亥乡 塘格木镇 龙羊峡镇 倒淌河镇 恰卜恰镇 长途区号:0974邮政编码:813000车牌号码:青行政代码:632521隶属政区: 海南行政级别:县
&&&& 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1990年人口12.79万。有藏、汉、回、蒙古等民族。秦汉为羌族游牧区,412~663年建第一个封建王国。1929年设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青海南山、日月山、鄂拉山等山地。属高原亚寒带气候,1月均温-14℃,7月均温18.3℃,年降水量300~400毫米。矿产资源有铜、白云母、铁、铅、锌、油气、大理石,其中大理石贮量15亿立方米。经济半农半牧。
    牧产牦牛、犏牛、绵羊、马、骆驼,农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等。其中畜产品属青海省之首。有绒毛、皮革、食品、建材、轻工等工业。公路通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西宁市。日月山下的黑城,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住宿处。青海湖、龙羊峡水电站库区为游览胜地。
    县人民政府驻:恰卜恰镇。邮编:813000。代码:632521。区号:0974。拼音:Gonghe Xian。共和县辖4个镇、7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塘格木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铁盖乡、廿地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境内有:哇玉农场、湖东种羊场、巴卡台农场、安置农场。
  农业牧业
    共和县是一个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1814万亩,六十年代初为全国拥有百万牲畜大县之一,是青海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年产肉类9000余吨,牛羊皮30余万张,牛羊绒200余吨。2004存栏各类牲畜138万头(只)。
    黄河流经县境内90公里,河谷地和小块农业区拥有耕地16.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 马铃薯、蚕豆和油料作物,兼种大麦, 燕麦等。
  自然资源
    全县常年有水的河流, 沟道195条,总流量为23.O7立方米人/秒,年平均流量大于0.15立方米/秒。县境内有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县内温泉均集中于恰卜恰河下游,已探明水温高于23c的有12处,最高的水温为43c。现已开发龙羊峡镇境内的麻尼磨合北山湾热水游泳娱乐项目。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储量2.16亿立方米米的花岗岩矿,主要有石棉红、五莲花等品种;有储量10亿立方米的大理石矿, 主要有汉白玉。墨玉、墨白花、龙卷云。雪花白等10多种。另外还有铁、铜、镍、铅、锌, 金、砷, 白云母、石灰岩, 水晶等矿种。切吉牦牛沟金矿贮量达4438吨;倒淌河铜镍矿矿石贮量达50万吨。
    共和县全境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日照时数达2670.4---3036小时,平均日照率达60%---69%,每天平均日照6.2%---9.4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65.5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环湖地区风能资源县有较大开发价值,年平均风速3.5米/秒,储量550千瓦小时/平方米,可利用储量540---680千瓦小时/平方米。
    境内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鄂拉山区,青海南山和哇洪山等地,主要有马鹿、麝、猞猁高山雪鸡等,其中高山雪鸡被国家列为三类保护动物,中草药植物繁多,共有224种,资源量约为58117.42万吨,主要有羌活,大黄,甘草,麻黄,秦艽,雪莲等。
  旅游观光
    共和县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淳朴,草原景色优美。有“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之称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巍巍日月山,有高原之称的青海湖,湖内有鸟岛,还有三块石,二郎尖、海心山等岛屿,湖滨建有藏族风情特色的151账房宾馆。
    此外,还有雄伟壮观的龙羊峡水电站以及龙羊峡库区人工湖,区沟地下温泉,委曲沟度假村等旅游景点。2004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42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479元。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汉属西海郡,公元535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建都“伏俟城”。唐属吐蕃地,宋属厮,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清属西宁府、贵德厅。民国元年(1912年)归西宁、湟源2县,1929年从西宁、湟源2县析置共和县,直属青海省。1952年改为共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共和县,隶海南藏族自治区(州)。
    2000年,共和县辖1镇、12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19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恰卜恰镇 30833 恰卜恰乡 8124 廿地乡 3967 沙珠玉乡 6173 英德尔乡 4232 铁盖乡 5774 曲沟乡 7161 东巴乡 3987 倒淌河乡 11336 江西沟乡 5504 黑马河乡 4490 石乃亥乡 6038 切吉乡 8142 龙羊峡虚拟镇 3258 塘格木农场虚拟乡 2955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号文批复:撤销共和县恰卜恰乡,并入恰卜恰镇;撤销倒淌河乡,设立倒淌河镇。2001年底,全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2001年底,共和县辖2个镇、10个乡,7个居委会、91个村(牧)委会。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个村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9个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铁 盖 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 巴 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曲 沟 乡 驻麻尼磨台,辖11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 地 乡 驻廿地村,辖5个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大包,辖4个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 吉 乡 驻东科,辖8个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号文批复同意撤销龙羊峡行委,设立龙羊峡镇;撤销曲沟乡并入龙羊峡镇。
    2003年底,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10个居委会、93个村(牧)委会。人口122845人。
    恰卜恰镇 驻恰卜恰,辖7个居委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居民委员会),9个村(牧)委会(上塔买、下塔买、次汉苏、东香卡、西香卡、西台、尕寺、加拉、索吉亥)。
    倒淌河镇 驻蒙古村,辖1个居委会(倒淌河居委会),9个村(牧)委会(蒙古、黄科、元者、甲乙、黑科、哈乙亥、拉乙亥麻、次汉达哇、东卫)。
    龙羊峡镇 驻龙羊峡,辖2个居委会(龙羊峡镇第一、第二),13个村(牧)委会(德胜、后菊花、曹多隆、克才、阿乙亥、次汉土亥、瓦里关、龙才、多隆沟、麻尼磨台、龙羊新村、黄河村、兴龙村)。
    铁盖乡 驻马汉台,辖11个村(牧)委会(铁盖、拉干、吾雷、拉才、马汉台、上合乐寺、下合乐寺、托勒台、哈汗土亥、七台、委曲)。
    东巴乡 驻乙浪堂,辖6个村(牧)委会(东巴、索尔加、加降台、上梅、下梅、乙浪堂)。
    英德尔乡 驻治海,辖8个村(牧)委会(浪娘、中果、黄河、治海、哈尔干、加什达、更尕、曲让)。
    沙珠玉乡 驻珠玉,辖10个村(牧)委会(上村、珠玉、上卡力岗、下卡力岗、种籽、耐海塔、达连海、曲沟、知耐海、扎卜达)。
    廿地乡 驻廿地村,辖5个村(牧)委会(廿地、拉隆、曲科纳、羊让、切扎)。
    黑马河乡 驻黑马河,辖4个村(牧)委会(文巴地、直却乎、加卜隆、然却乎)。
    石尕亥乡 驻切吉,辖6个村(牧)委会(鹿色、尕日拉、切吉、铁卜加、向公、如隆)。
    江西沟乡 驻达仓,辖4个村(牧)委会(达仓、元者、上社、下社)。
    切吉乡 驻东科,辖8个村(牧)委会(塔秀、哇合、加什科、乔夫旦、莫合、东科、祁加、新村)。
    2005年,共和县辖3个镇、9个乡:恰卜恰镇、倒淌河镇、龙羊峡镇、石尕亥乡、沙珠玉乡、英德尔乡、铁盖乡、廿地乡、东巴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切吉乡。
    2006年8月,共和县撤销英德尔乡,设立塘格木镇,镇政府驻地迁至原塘格木农场场部所在地塘格木,实行镇管村体制;撤销东巴乡,并入恰卜恰镇。
商务联系E-Mail:
中国区划地区代码大全 power by9月1日共和县倒淌河蒙古二社及巴卡台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招标公告[青海省]
十环招标网整理&&&&
时间: 15:50 &&【】
内容提示:共和县倒淌河蒙古二社及巴卡台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招标公告合同编号:NSZB-.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共和县倒淌河蒙古二社及巴卡台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已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和青海省水利厅以青发改投资(2
十环招标网信息:
工程招标信息编号:5744479
工程招标信息阅读方式:免费
工程招标信息说明
以下工程招标信息由发布机构发布,从工程招标正文以下信息本站不做任何修改.
工程招标正文(原文):共和县倒淌河蒙古二社及巴卡台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招标公告合同编号:NSZB-2014-72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共和县倒淌河蒙古二社及巴卡台农场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已由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和青海省水利厅以青发改投资(号、海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南发改投资(号批准建设并下达投资。项目总投资17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于青海省2014年青海省农村农牧区饮水安全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法人为共和县水利工程建设局,招标人为共和县水利工程建设局,招标代理机构为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招标咨询中心。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受招标人委托对该项目施工进行公开招标。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2.1建设地点:共和县倒淌河镇2.2建设内容:新建引水口1座,蓄水池1座,输供水管10885m,阀门井23座。2.3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日;计划完工日期:日。2.4招标范围:新建引水口1座,蓄水池1座,输供水管10885m,阀门井23座。3.投标人资格3.1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主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含叁级)及以上资质并具有同类工程施工业绩,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3.2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3.3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具体要求见招标文件。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的投标予以否决。4.报名及招标文件的获取4.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日至日(除法定节假日外),每日上午8:30时至11:30时,下午14:30时至17:30时(北京时间,下同),在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招标咨询中心(共和县恰卜恰镇团结南路324号)持单位介绍信并提供本人在本单位的养老保险手册原件(项目经理证或在住房公积金手册原件)报名及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售后不退。报名时投标人请携带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业绩考核手册、在青海省水利厅和海南州水利局登记备案核准证、近5年已完成的同类工程施工业绩等复印件(装订成册)。4.2邮购招标文件的,需另加手续费(含邮费)30元。招标人在收到单位介绍信和邮购款(含手续费)后壹日内寄送。5.投标文件的递交5.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日下午3时00分,地点为在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招标咨询中心三楼会议室(共和县恰卜恰镇团结南路324号)。请各投标单位递交投标文件时务必参照招标文件携带相应资质原件。5.2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6.发布公告的媒介本招标公告同时在《青海经济信息网》、《青海省招标投标网》、《海南州政府门户网》上发布。7.联系方式招标人:共和县水利工程建设局地址:共和县恰卜恰镇联系人:冯女士电话:招标代理机构: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招标咨询中心地址:共和县恰卜恰镇团结南路324号邮政编码:813000联系人:刘先生电话:传真:开户银行:青海银行海南州分行帐号:011二?一四年九月一日
友情提示:本站点所有信息全部免费浏览,其中中介招标信息由免费会员发布,[]来源于十环网商城,其真实性需要使用者自己确认,十环网所有信息均为免费公开查询,不承担任何商业责任!如果有涉及到虚假和隐私信息,需要删除的请使用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21-
转载请注明:十环招标网(谢谢合作)
上一篇招标:
下一篇招标:
热 门 搜 索
&&&&&&&&&&&&&&&&&&&&&&&&&&&&&&&&&&&&&&&&&&&&&&&&&&&&&&&&
热 门 招 标
绿 色 标 志
中国环境标志:十环标志,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认证,由
绿色环保联盟: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绿色环保委员会发起,由企业自律,绿色环保联盟和消费者监督,企业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都要履行绿色环保公约,建材和装饰材料可以,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企业优先加入!
十环联盟企业此处不存在街景
please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latest version of当前位置: >
2015年全省地质勘查工作取得可喜成果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xndt.&&&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140
&&& 2015年,在矿业产业不振、全国地勘投入大幅下滑、商业性探矿权投入不足、找矿空间大幅压缩等一系列新情况下,全省地勘工作依然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共落实各类地勘项目567项,完成勘查投入16.46亿元,从事我省地勘工作的地勘单位98家,从业人员达1万人,投入钻机252台。新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3万平方千米,全省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面积达到44.16%,新发现普查基地9处,新提交可供勘查的矿产地7处,新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9处。新增资源储量:煤炭2亿吨,铁矿石0.3亿吨,铜(镍)铅锌122.34万吨,金36.09吨,氯化钾0.6亿吨、银653吨、金红石60万吨、晶质石墨60万吨。新增石油6100万吨、天然气43亿立方米。地质勘查项目稳步推进,多彩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新增铜铅锌资源量50万吨,沱沱河整装勘查区宗陇巴、多才玛矿区新增铅锌资源量33万吨,夏日哈木矿区新增镍资源量4.5万吨,柴达木深层卤水钾盐矿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氯化钾资源量6000万吨。海东地区发现富硒土壤资源面积3000平方千米,拉脊山南部黄河谷地一带新圈定富锗土壤面积1500平方千米,诺木洪农场北部初步圈定呈带状分布的富硒土壤约32.5平方千米,为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区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省国土资源厅深入门源县开展地质灾害详情调查
  1月21日01时13分,门源县(北纬37.68度,东经101.62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即刻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地质灾害调查组和测绘应急保障组分批次赶赴震区。21日凌晨3:00时,省国土资源厅第一批两个地质灾害调查小组会同海北州国土资源局连夜赶赴各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同时,省国土资源厅测绘应急保障组一行10人携无人机及应急监测系统前往震区调查灾情,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11:00时,省国土资源厅第二批地质灾害调查组一行20人组成五个小组,前往门源震中地区继续开展次生灾害详情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在对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企业重点开展排查的同时,对震区影响范围内的皇城、北山、青石嘴、浩门、西滩、泉口、东川、麻莲、阴田、仙米、苏吉滩等11个乡镇开展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未发现因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企业没有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尾矿库和采矿点无裂隙。(厅办公室 地质环境处)
  我省2016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预下达。为保障2016年初重点急需建设项目用地,科学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在国家正式下达2016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前,2月19日,省国土资源厅先行下达部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先安排全省城镇村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1500亩,其中农用地23400亩(含耕地16500亩)、未利用地8100亩;省级预留计划指标10500亩,其中农用地7800亩(含耕地4500亩)、未利用地2700亩,重点保障民生、服务业、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等领域建设用地。(厅规划科技处)
  2015年度省国土资源厅征收两权价款达8.07亿元。2015年,省国土资源厅共受理各类采矿登记申请149件,已办结138件,办结率达93%,共收取采矿权价款3.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50%,收缴采矿权使用费676.2万元,征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3.7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371%;共收到探矿权申请656件、办结541件,办结率为81.9%,收取探矿权价款万元、探矿权使用费896.556万元。两权价款征收较2014年下降了13.2%。
  2015年全省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1338件。2015年,省国土资源厅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施治办法》、《青海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发现制止报告和查处工作责任暂行办法》、《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审理规定》等制度规定,扭转&过去时&的执法方式,从重事后查处转变为重事前防范、事中制止、事后监管,形成&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格局。2015年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1338件(土地1222件、矿产116件),较2014年减少了17.4%,结案1088件(土地981件、矿产107件),收缴罚没款3433.43万元(土地3228.41万元、矿产205.02万元),有力打击了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2015年全省保障性住房供地应保尽保。2015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面积2629.2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0.29%。其中,廉租房用地面积201.75亩,经济适用房用地面积549.15亩,棚户区改造用地面积1402.5亩,公租房用地面积475.8亩,城镇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了应保尽保。
  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及时提供用地保障。省国土资源厅加强与州县国土资源部门、用地大户项目用地对接,抓紧建设用地报件的审核上报。2015年,共上报用地报件115件,其中:报国务院建设用地报件3件,全部实现当年上报当年获批;报省政府建设用地报件112件,已批准109件,剩余3件待批准。共批准建设用地4539.98公顷,其中农用地4022.51公顷(耕地550.24公顷)。(厅耕地保护处 马乃芬)
  省国土资源博物馆积极提供地质资料服务查询。省国土资源博物馆严格执行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相关规定,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2015年全年对外提供服务519人次,1908份次,69243件次,打印纸质资料340份次、报告3136页,打印纸质图件589张,电子数据复制量共计34.93GB。地质资料服务网站总体运行良好,本年度网站访问量5136人次。(省国土资源博物馆 张文君)
  省国土资源厅纪委组织开展春节前明察暗访活动。近期,省国土资源厅纪委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组织开展2016年春节前的明察暗访活动,先后对厅系统57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了明察暗访,主要存在个别单位、个别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常态认识不清,对上级三令五申强调的工作、财经纪律执行不力,抓&四风&正党风空喊空转的问题,上班迟到早退、玩游戏、不严格遵守财务制度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厅纪委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实名通报曝光的同时,还对有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责成有关责任单位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限期抓好问题整改。(厅纪委)
  省安委会第四督查组认真开展督查工作确保海北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1月25日至28日,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牧厅、省地勘局组成省安委会第四综合督查组,深入海北州开展第一轮安全生产督查,重点对海北州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查、安全生产应急防范等4个方面17个内容进行了督查。督查发现,海北州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精心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截至目前,海北全州共组织检查组40个,检查各类矿山企业39家次,加油站25家次,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酒店、寺院130家次,涉氨制冷企业5家次,建筑施工单位18家次,特种设备37台(件),共查处各类隐患和问题731条,已整改570条,正在整改的161条。(厅执法监察局 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
省国土资源厅四项措施加快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为积极推进厅系统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根据青海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省直机关各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与报送有关事项的通知》,省国土资源厅四项举措,有序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工作。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厅长为组长、分管副厅长为副组长,厅机关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厅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改革方案。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听取相关意见建议,认真研究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各自任务分工、工作重点、完成时限等,全面启动公车改革工作。三是认真抓好调查摸底。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公务用车数量、车况、行驶公里数、油料使用情况等进行摸底调查,统一登记造册,提出拟保留用车建议,认真填写《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实有车辆信息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现有司勤人员信息表》。四是做好公车改革司勤人员安置工作。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准确掌握司勤人员思想动态、下步打算等,并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做好司勤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司勤人员长远有生计。(厅后勤服务中心 李帆)
  国土资源部下达批复同意命名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对我省玛沁阿尼玛卿山地质公园建设实地验收后,于近日下达批复,同意命名青海玛沁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着这个目前古亚洲地质地貌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我国现存冰川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质公园基本建成。目前,我省有7家地质公园取得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分别为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海互助北山国家地质公园、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青海久治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青海尖扎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青海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其中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和青海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尚未揭碑开园,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十二五&期间,先后投入1.86亿元,加强我省地质遗迹保护,有力助推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科普宣传、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省国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 康维海)
  &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我省申报的&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项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低品位固体钾盐溶解转化技术的产业化,解决了尾盐钾资源综合利用难题和高钠光卤石矿的冷结晶工艺,共获得6项专利技术,大幅扩大了钾资源利用范围,提高了回收率,实现我国盐湖钾盐开发技术跨越式发展。该项目开发了低品位难开发固体钾盐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尾盐溶解转化-热溶结晶法综合回收氯化钾成套技术、高钠光卤石冷结晶浮选法制备高品质氯化钾技术及产业化,建成全球惟一一家开采氯化钾工业品位2%的固体钾矿工程,使我国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显著扩大了钾资源利用范围,支撑了我国钾肥工业发展,是钾盐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成功开发&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后,察尔汗钾矿资源利用率由27%提高到74%,加工回收率由55%提升至65%,钾肥开发规模由100万吨增加至500万吨。近三年来,累计溶解固体钾矿1117万吨,生产钾肥917万吨,获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省国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 康维海)
  我省两县区荣获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荣誉称号。国土资源部近日下发通报,我省西宁市城北区和湟源县两县区荣获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荣誉称号。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和湟源县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和体制建设,按照&十有县&的标准,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厅办公室)
  2015年全省土地整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省国土资源厅加大了对全省土地整理项目的审查验收工作。截止日,完成同仁县保安镇奴合加等4村10个占补平衡项目的评估论证工作,建设规模1.58万亩,新增耕地1.42万亩;审查了巴卡台农牧场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等8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规模16.66万亩,估算投资9500万元;完成了浩门农场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等21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报告审查,建设规模35.37万亩,投资4.16亿元(以上项目将在2016年实施并竣工)。组织完成湟中县李家山镇岗岔等6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等16个项目的标段验收工作,建设规模达17.93万亩,总投资3.5亿元;完成贵南县沙沟乡赛什塘等两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等18个项目的竣工验收,建设总规模14.75万亩,投资1.88亿元。(厅耕地保护处 闫华)
  省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服务窗口运行良好。2015年,省国土资源厅依法依规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努力提高审批效率。将行政许可事项7项、代理审查行政许可3项、行政审批收费9项,全部纳入省省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国土资源服务窗口受理,下放10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审批权,取消了征地管理费、探矿权和采矿权登记费等3项收费事项。窗口全年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247件,办结114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窗口受理量下降12.2%,办结率提高5.8个百分点;窗口提供咨询服务2713人次,比上年上升38%;收取涉及行政审批各项费用3亿元。(国土资源厅窗口 李新青)
  全省2015年度遥感监测图斑下发。截至1月12日,国土资源部已下发我省2015年度遥感监测图斑9878个,较上年增长10.58%,涉及土地面积27.55万亩,较上年下降3.78%。(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
市州县传真:西宁市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2月4日,西宁市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西宁市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服务中心是隶属于西宁市国土资源局的事业单位,是在原西宁市土地权属登记中心、西宁市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和西宁市土地矿产交易信息中心的基础上设立,整合了国土、住建等部门的登记职责,是承担西宁市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是国土资源系统面向社会大众的窗口单位。
  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负责办理西宁市区内国有土地范围内的不动产的首次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注销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和查封登记,并承担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及查询,协助调解处理不动产权属纠纷和其他与不动产登记的相关服务。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颁发新证,停发旧证&的规定,2月4日起受理房屋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
  格尔木市积极盘活存量用地。2015年,格尔木市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宗、627.165亩,收取土地出让金万元;租赁土地3宗、202.746亩,收取租金11.1364万元;办理临时用地2宗、879.92亩,收取临时用地费93.8587万元;同时,积极做好土地收购储备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作,收购土地2宗、14.9106公顷。(格尔木市国土资源局)
  2015年海东市完成项目总投资6.09亿元。2015年,海东市国土资源局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移民后期扶持等各类项目25项,总投资6.09亿元。其中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完成投资3.39亿元,被列为省重点生态环境治理区的互助县柏木峡和平安区小峡镇王家庄废弃采石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经完工,完成总投资3138万元,化隆县李家峡库区盘龙曲玛和苏只水库水车村移民安置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完成投资5100万元。(海东市国土资源局 张文靖)
  海西州2015年度土地矿产卫片外业核查及内业数据初审工作完成。截至1月16日,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完成了海西州2015年度土地矿产卫片外业核查及内业数据初审工作,实地核查土地遥感监测图斑1019个,核实率达80%。初步确定海西州违法用地图斑共541个,占总图斑个数的43%。违法用地主要涉及公路用地、工矿用地、光伏用地及宅基地等。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121宗。海西州共下发重点矿区疑似违法图斑45个,经核查,合法图斑5个,伪变化图斑16个,违法图斑24个,现已立案查处违法图斑16个,结案8个。(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
  海西州2015年度矿山储量年度审查工作完成。1月25日,海西州组织专家对全州生产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储量年报进行集中评审。截至2015年底,全州共有各类矿山企业269家,除盐湖管理局管辖的13家、县级发证的79家和未生产的矿山企业101家外,此次州级审查生产的矿山企业 76家,合格61家,合格率为82%。同时,海西州对年度未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再要求编写储量年报,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海西州国土资源局)
  海北州全面完成2015年度探矿权年检。2015年,海北全州地质勘查总面积2071.4平方公里,完成地勘投入5450万元,完成槽探3.9万立方米、钻探1万米、坑探927米。年度探矿权应检项目100个,实际参加年检项目89个。通过年检,不合格项目1个、整改项目2个。(海北州国土资源局)
  共和县新增耕地2435亩。1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对共和县沙珠玉乡耐海塔等5村、塘格木镇东格等3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进行验收,并一致通过验收。8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总建设规模为3.38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2435.4亩,完成总投资5515.46万元。(共和县国土资源局)
  乐都区及时发放1000万拆迁过渡费确保群众安心过年。为确保春节期间让拆迁户暖心过年,乐都区对拆迁户信息认真核对,及时对辖区朝阳山片区、职教城片区、引胜沟口片区、医疗城片区、民小公路、高铁站前片区6个项目的 2560名群众发放拆迁过渡费1000万,有效缓解了被拆迁农户拆迁过渡期的房租压力。(乐都区国土资源局)
  都兰县2015土地变更外业调查工作完成。都兰县国土资源局完成169个监测图斑的外业调查,涉及全县4乡4镇、10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共5909.3亩。(都兰县国土资源局)
  门源县新增耕地1092亩。1月8日,省相关部门对门源县泉口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并一致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涉及西沙河村等9个行政村,总投资3489.74万元,建设规模达2.31万亩。通过项目实施,新增耕地1092亩,修建排灌渠道34千米,新建道路24千米,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土肥沃、水畅流&的标准化格局,经济效益净增288.5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门源县国土资源局)
  乌兰县扎实推进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外业核查工作。今年,共下发乌兰县遥感监测图斑137个,监测图斑面积4669.4亩,共涉及全县4镇,38个行政村。经乌兰县国土资源局核查定性,其中建设用地1981.2亩、涉及图斑29个,矿业用地73.3亩、涉及图斑4个,临时用地1047.6亩、涉及图斑31个,农村
信息来源: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青海省国土资源厅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土资源科技信息中心
地址:西宁市胜利路24号
邮编:810001
电话: 备案许可证: 青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农场金土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