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四个历史时期时间名称,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辅导 |
单元练习: |
月考、期中、期末试卷: |
各科知识点 |
初中英语: |
中学生必看书目: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八年级下册历史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历史七单元测试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⒉&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⒌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⒍有人喜欢收藏&&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8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9&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10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1、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了《临时约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14、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16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17、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8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
20.以下是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日,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英国伦敦第一次握手,第一次面晤。他们在会晤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但重新定位了双边关系,而且提升了双方对话机制,确定了合作重点,把中美关系引领到新起点。&&&&&&&&&&&&&& &&新华网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请回答:
(1)200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多少周年?1分)
(2)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有哪些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3)历史已今非昔比,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3分)
22、阅读材料:(7分)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改不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咋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材料四: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八年级下册历史测试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答案)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1-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答案)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1
导读: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一、材料分析题,2、小光是低年级的学生,(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抗日战争(日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不过时,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参考答案:西藏和平解放以来,4、材料一:雄赳赳,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抗美援朝,(6)材料二反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
1、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些文字出自于
人民英雄纪念碑 (建筑物);这是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的决定修建的;
(2)“三年以来“,中国革命处于 解放战争
(3)“三十年以来”中国革命处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
(4)“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说出这一时期标志性事件?
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5)举例说明从那时起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展开的历次斗争?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2、小光是低年级的学生,每次升旗仪式,他都为《国歌》雄伟的旋律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你能否为小光解答以下问题吗?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原名是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
(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
抗日战争(日军侵华战争)
(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不过时,《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3、建国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但现在在外国势力扶持下的达赖集团长期从事分裂中国的“西藏独立”活动,请你用史实说明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的分裂活动都是不得人心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现在已经和平解放
周年;(=61周年)
(2)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两位?
阿沛?阿旺晋美和十世班禅确吉坚赞
(3)西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
(4)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西藏的现在,并展望一下它的未来。
参考答案: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提出西部大开发后,西藏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相信西藏的明天会更好。
4、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抗美援朝
(2)这支部队叫
中国人民志愿军
;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
;这支部队的总指
(3)试列举几位在战争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被称为什么?我们做为中学生应该向
他们学习什么? 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学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优良品质。
(4)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6)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农民,你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分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条件改善了。
(7)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给新中国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阅读下列材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
(会议名称)的内容;这次会议召开时间1956年
(2)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于1956
年;它标志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日,新中国成立后,“换了人间”的第七个年头,“辞旧迎新”的意义,成为和一个时代的道别。“一声爆竹全市庆贺公私合营,万户工商迈步走上社会主义”,是“申”(上 海)猴年最走红的新春联。
(1)新春联中的“辞旧迎新”中的“旧”指的是什么?“新”指的是什么?
“旧”指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新”指的是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
(2)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意义?
答: 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材料一: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材料一出自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 文件;它制定于 1949 年的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名称);这部文件的作用是
它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2)材料二出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件,它制定于
年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名称);
(3)材料二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人民民主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4)根据材料说明这部宪法的主要特点?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现在,我国的宪法正在走向完善,目前我国使用的是第几部宪法?哪年颁布? 第四部宪法 ;1982年
(5)构成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主要法律文件有:《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法律
(6)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讨回这种权利的法律依据是1986年颁布的什么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北出了个杨靖宇,他的别名叫忠良将;东北出了个张学良,他的别名叫“兵谏蒋”;东北出了个三铁人,他的别名叫铁脊梁;东北出了个杨利伟,他的别名叫震宇航??
材料二:东北有个大庆市,她的别名叫石油王;东北有个英雄城,她的别名叫“鞍钢”东北有个汽车厂,她的别名叫“解放,’;东北有个新大连,她的别名叫时代窗??―改编于互联网上的两段歌谣请回答:(1 )从材料一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两位人物,分别写出他们的光辉业绩。
张学良: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基本结束十年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王进喜:带领工人建成大庆油田,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从材料二中找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三项建设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从这些东北的英雄人物和辉煌成就中,你认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
9、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方面:1953――1957年实行“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民主法制建设:1954年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外交方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英雄模范有: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时传祥等;(体现的时代精神: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10、根据提示请写出与表述相关的重要会议的名称
(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中共八大
(2)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3)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会议:
中共十三大
(4)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
中共十四大
(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
(6)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7)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中共十二大
(8)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
中共十三大
(9)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
中共十四大
(10)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中共十五大
(11)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会议:
中共十四大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中共十六大
11、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材料一是我党在
“ 一五计划”
时期制定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是
会议上提出主要任务;如何评价这次会议?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材料三指的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的内容,此路线制定后,党中央在实践中的严重错误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4)出现这些严重错误的原因是 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并造成的后果是
严重的经济困难
正确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
12、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粉碎“四人帮”
(2)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江青、林彪等人利用,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 。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答:A、严重削弱了国家政权;B、破坏了民主与法制;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D、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E、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4)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正确认识国情: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等
13、根据所学的有关经济特区的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现在总共有多少个经济特区及名称? 五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2)第一批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是?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3)属于广东的经济特区有? 深圳、珠海、汕头
(4)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海南(1988年建立)
(5)其中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
(7)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它的名称是?上海浦东开发区
(8)我国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
(9)我国的经济开放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沿海――沿江――内地
(10)比较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开放”本质和结果的不同?说说给大家的启示
(提示:一次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外国的侵略下被迫开放,结果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我国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结果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启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
14、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呼儿嘿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大救星”和“有一位老人”分别指
毛泽东、邓小平
(2)材料二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和“写下诗篇”分别指
设立经济特区和“南方谈话”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文档下载、考试资料、教程攻略、IT计算机、资格考试、word文档以及(答案)中华书局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题1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