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昌黎县救火给英雄的一封信500

你看不到我~
看不到我……
视频: 昌黎大火,昌黎葡萄沟突发山火救火现场
<mendVideo();
分享给好友
昌黎大火,昌黎葡萄沟突发山火救火现场
下载至电脑
扫码用手机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手机扫码分享视频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
昌黎大火,昌黎葡萄沟突发山火救火现场
扫码用手机继续看
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
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昌黎大火,昌黎葡萄沟突发山火,救火现场视频。老奤乐生活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稿件。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泡芙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暴漫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救火英雄给未出世孩子的一封信——祭奠在津牺牲的龙江籍消防战士尹艳荣
尹艳荣生前照片
编者按:天津灭火英雄尹艳荣走的这样突然,还没来得及听听自己2个月大宝宝在妈妈肚子中的胎动。他的牵挂,他的不舍,他的期盼&&我们用这段声音读给他未曾谋面的孩子。
灭火英雄给孩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宝贝:
虽然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你,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想你。
我甚至都不知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希望你快乐地生活下去。
虽然我还没有见过你娇嫩的小脸,便去了很远的地方,但如果当你想知道我在哪里时,你可以远眺日出的方向。
我未看着你牙牙学语,也未曾在你跌倒时为你拭去眼角的泪花,但那不是因为我不爱你,只是有些东西需要我去守护,就像守护你一样。
虽然我很想和你一起看着阳光洒满整个城市的模样,也想在你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为你送上一句夸奖,陪着你慢慢长大,为你抚平你人生路上坎坷,安慰你内心的忧伤。可惜我已经不能,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的爱一直都在,它会陪伴着你,永不消亡。
孩子,我多希望能跟你说上几句话,亲口告诉你做人的道理,教导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多希望能听你说上几句话,让你跟其他孩子一样能在我的怀里撒娇,看着你调皮捣蛋,看你快乐的模样&&
孩子,在你成长的时候我没有陪在你的身旁,我非常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缺少父母的关爱,是我的爷爷奶奶照顾我长大,所以你要尊重照顾你的长辈,听他们的话,做个懂事的孩子,要学会与他人和善的相处,做个善良的人,面对生活的困苦,不要自卑,勤俭是一种很好的美德,物质上的生活虽然每个人都想拥有,但精神上的强大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力量。
孩子,我是多想陪在你身旁,但我已经不能,因为我有更重要的责任,作为一名军人,一名消防官兵,我必须去面对凶恶的火场,那里有很多的人需要帮助,他们也有他们的孩子,我不想让更多的孩子像我和你一样。火场的恐怖无法形容,必须有人站出来战胜它,我很荣幸的成为了这样光荣的一员。
孩子,我不奢求你能为我而自豪,也不奢求你以我为榜样,只请你不要怨恨早早离开你的我,要永远面对阳光,不要独自在角落里独自悲伤。
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哭,要好好爱护自己和妈妈,要幸福、坚强,我并未离开你。
爱你的爸爸
【作词:许永廷 朗诵:姚以斌】
频道·精选新闻生活综艺
评价: -->
中国龙·华剧场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本网原创本月点击排行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黑ICP备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805077本网法律顾问: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游客脚踩救火英雄铜像合影引谴责&主动鞠躬道歉
&&&&来源:&&&&
原标题:游客脚踩救火英雄铜像合影引谴责 主动鞠躬道歉  浙江游客脚踩救火英雄铜像合影引发谴责 主动鞠躬道歉   中新网杭州10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日前,浙江杭州萧山区一广场上,男子脚踩消防烈士铜像头顶拍照,这个场景的图片在杭州人的朋友圈热传,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谴责。记者6日从萧山公安处获悉,4名脚踩铜像合影的当事人在主动公开道歉后,再次到瓜沥航坞山消防英雄铜像前,向烈士鞠躬致敬,表达歉意。   据了解,该合影图片曾在杭州人的朋友圈热传,图片上,3名年轻人或脚踩或蹲坐在3位消防烈士铜像头顶,另一人在给他们拍照,图片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谴责。   这座广场是为纪念在日瓜沥特大火灾中英勇牺牲的3位消防烈士而建。他们是:杭州萧山消防大队萧山中队特勤分队分队长尹进良、战士陈伟,市北中队战士尹智慧。   萧山警方在获知该事件后,立即连夜开展了调查,通过监控巡查,在瓜沥一KTV包厢成功找到其中2名男子,并获得了事件另外两名女子的身份信息。今天上午11时左右,另外2名女子也来到瓜沥派出所接受询问。   经调查,事件当事人为5名外来游客,年龄在15-21岁之间。其中2名男子为云南人,2名女子为广西人,该4人在绍兴某工厂打工,另有一名男子系贵州人,为其中一人网友,身份暂不清。5人于10月4日上午10时结伴到萧山区瓜沥镇航坞山游玩,出于好玩目的,在消防英雄铜像上进行踩踏和蹲坐并拍照留念。后被周围围观的群众拍照后上传到互联网上。   目前,4名当事人在获知烈士的感人事迹后,深感后悔。因4人的行为未造成公共财物损坏,且主观上仅出于好玩的目的,情节上属于违反社会公德,法律上并无明确处罚依据,故萧山警方对该四人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同时,该4名当事人主动要求通过萧山公安官方微信作出公开道歉,他们表示自己的行为客观上对烈士造成了侮辱,对烈士家属和社会公众造成了伤害,在此,向烈士家属和社会公众真诚道歉!希望大家原谅他们的无知,今后一定加强学习和修养,绝不再做类似有违社会公德的事件。在公开道歉后,4人再次到瓜沥航坞山消防英雄铜像前,向烈士鞠躬致敬,再次表达歉意。(完)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家人含泪忆述救火英雄贾宝龙:本分、踏实、孝顺-中新网
家人含泪忆述救火英雄贾宝龙:本分、踏实、孝顺
  郑州8月22日电(记者 门杰丹)8月15日河南方城籍武警贾宝龙为救战友火场捐躯,生命在山火肆虐中定格,社会各界为之感动钦敬。22日,记者在英雄的家乡探访,其家人含泪忆述了贾宝龙生前点滴事,本分、踏实、孝顺,是家人对他短暂而崇高人生的朴素总结。
  军人的本能促使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贾宝龙,1966年出生在河南省方城县券桥乡小营村,父亲贾清宇和母亲杨世芳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小胸怀军营梦的贾宝龙1985年如愿入伍,1987年考入武警北京指挥学校,1989年毕业后,先后任排长、参谋、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副参谋长、处长、副支队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
  8月14日,在北京家中休年假的贾宝龙,刚刚做了肺部手术,伤口尚未痊愈。可接到赴湖南省冷水江市救火任务后,不顾伤痛,即刻带领110多名官兵驰援灾区。15日,在与火魔恶斗中突发意外险情。“大家快卧倒!”贾宝龙一边高喊,一边快速脱下自己的防火服,抛给战友。最终,大家都突出了火围,贾宝龙却错失最佳逃生时间,口鼻吸入大量烟雾,不幸壮烈牺牲。
  是军人的本能,是助人的惯性,促使他在险情发生时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47岁的贾宝龙用短暂的年华书写了自己的人生高度。
  教诲儿子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英雄匆匆地走了,留给家人无限悲痛。
  几天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妻子田鲜璞,还要强打精神,去处理贾宝龙的后事,几乎没合眼。她有点后悔,贾宝龙驰援灾区时,伤口没痊愈,自己没有执意拦他,但她也深知,即使自己执意要拦,也未必会拦下,因为贾宝龙经常跟她说:“自己是军人,要24小时待命!”
  “他走得突然,什么都没有准备,要做的事情太多。”田鲜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疲惫地说:“他是一个好军人,有时候顾了工作,就忘了家,军人嘛!那是他的职业,他选择了这样的职业,我也无怨无悔。”
  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贾宝龙的话,田鲜璞想了想,觉得本分、踏实、孝顺比较贴切。
  “他就是太好、太实在了,要不然也不会为了救别人而丧命。”老家一位女性亲属,提起贾宝龙,嗔怪中有心疼。
  采访中,贾宝龙的儿子――21岁的贾岱,抽噎着断断续续地告诉记者,他受父亲的影响,2012年12月份入伍,如今在黄山某部服役。父亲捐躯虽然已经几天了,但她仍然难以相信。
  “不敢相信,也不想相信,没想过爸爸会这样离开,太突然了。”贾岱哭着说:“爸爸生前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踏踏实实,不要浮躁,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话。”
  虽然悲痛,但身为一名军人,贾岱也理解父亲的抉择。“军人嘛!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心里挺佩服我爸爸的。”
  最后一次尽孝:给母亲过70大寿
  采访中,记者在方城县券桥乡小营村,见到了英雄的老家亲属及他白发苍苍的父母。
  说起贾宝龙,一位亲属告诉记者说:“他人品好,对自己父母、对岳父岳母,都非常孝顺,照顾得很好,7月中旬还回老家给他母亲过完70岁大寿。”
  但谁也没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尽孝。
  73岁的父亲贾清宇忍着悲痛说,宝龙自小就很懂事,参军20多年来,他很少回家,即使探亲回家,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仅3天,有时吃顿饭就急忙回去了。不过,虽说回家的次数少,但每隔几天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嘘寒问暖。“宝龙为了救火、救战友,牺牲自己,他做得对、做得值!”
  听着老伴说起儿子,70岁的杨士芳早已泪水湿了眼眶。她很挂心,儿子没了,孙子还没工作成家,剩下媳妇一个人该咋办?牵挂媳妇孙子,舍不了儿子,可又知道儿子做的是好事,所以,老人家只能把悲伤藏在心里,默默流泪。
  据悉,近日,方城县有关领导已经前去看望英雄的父母,并送去了慰问金,感谢这对老人培育了一个好儿子。他们表示,会及时和英雄所在部队保持联系,把优抚政策落实到位,确保英雄的父母安享晚年。(完)
>社会新闻精选:
????? ?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女大学生和救火英雄的179封信情动天地_人生与伴侣传媒中心-爱微帮
&& &&& 女大学生和救火英雄的179封信情动天地
  身陷困境,救火英雄引来女大学生书信 日,对于时年28岁的阙祖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黑色日子。这天下午1时许,他家所在的浙江省松阳县大东坝镇树梢村背头坑山突然起了山火。听闻火讯,正准备吃午饭的阙祖发丢下饭碗,拿起柴刀就向火海冲去。他挥舞柴刀在热浪灼人的火海里拼命砍隔离带,以阻断火势蔓延。不料一阵大风刮来,阙祖发瞬间被数米高的大火吞没了……   获救后的阙祖发被村民立即送往衢化医院,之后又被转送至松阳县人民医院。经过医生诊断,阙祖发全身皮肤烧伤面积达70%,属特重度烧伤。他的脸部被烧焦,双眼因眼睑严重烧坏而无法闭合,手指扭曲变形,脚关节损坏,基本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   经过大半年的治疗,出院后的阙祖发由于面部、双手等严重变形,英俊帅气的他成了别人眼中的“怪物”, 就连最亲的家人看到他的模样也心里发毛。那段时间,阙祖发的心情跌落到黑暗的深渊,他把自己整天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乱砸东西,谁也不理。焦急的父母只好强行撬开门,跪在地上哭着求他,他才勉强吃一点。   日,就在阙祖发对未来几近绝望时,一封来自浙江嘉兴的书信让他冥冥中看到了一线生命的亮光,也点燃了他的希望。信中这样写道:“阙大哥,你好!我是一名正在大学读书的女生。昨晚看到了电视台对你英勇事迹的报道,我异常感动,随信寄去20元钱,我知道这钱对你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但希望你知道在远方还有人为你祝福、关心支持你。请相信我,我今后每个月会给你寄去20元钱。祝你早日康复,合家欢乐,心想事成!”   写信的女孩名叫张倩,嘉兴人,时年19岁,是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大一学生。日,当时放寒假在家的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救火英雄阙祖发的事迹和他的艰难处境,感动之余,于是萌发了写信问候和鼓励英雄的想法。   从死亡线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阙祖发收到过来自各地的关心和慰问,然而就是这封带着浓浓校园气息的信以及信中的承诺,让他好奇,更让他感动。反复捧读来信,阙祖发感到一股浸润心田的暖流涌遍全身。考虑再三,他决定给张倩回信。然而,阙祖发的一双手已烧得变形,且十指粘连,根本无法握笔。无奈之下,他只好鼓起勇气请人代笔。信中,他表达了自己和家人的深深谢意,告知了自己目前生不如死的困境,并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请求:“如果有时间,能否给我多写几封信?”   收到阙祖发的回信,张倩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他对生活充满了悲观甚至绝望,于是她马上提笔写信,并再次随信寄去20元钱。   这以后,张倩每个月至少会给阙祖发写一封信。而张倩的来信,则成了阙祖发最大的期盼和精神寄托,也让他度过了最艰难、最无助的岁月。   渐渐地,阙祖发觉得总是请人代笔,终究不是办法,也无法最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他下决心训练自己残缺的两根右手手指。一开始,他根本夹不住笔,于是就用橡皮筋把笔绑在手指上,这样终于能歪歪扭扭地写上几个字。坚持训练了3个月,阙祖发花上一天时间,终于能写上几百字了。   张倩从阙祖发的来信中看到字迹的变化,欣喜之余,她趁热打铁,在信中和他谈理想、聊学习、谈烦恼、说打算,还大方地把自己的照片寄了过去。阙祖发更是感动莫名。   两次探望,只为让他更有尊严地活着   2002年寒假,张倩一直惦记着阙祖发,她决定去树梢村走一趟,亲眼看看阙祖发。   2月10日,张倩坐了10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终于风尘仆仆地站在了树梢村的村口。听说大城市的女大学生来看望阙祖发,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全村男女老少呼啦啦站了一大片,夹道欢迎张倩。阙祖发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第一眼见到张倩,他几乎惊呆了:心地善良、身材高挑的张倩,比照片上还要清纯漂亮、妩媚动人!阙祖发激动得手足无措,只觉得恍如梦境一般。   一踏进阙家,只见房屋破旧,家徒四壁。眼前这一幕,让张倩非常难过。为掩饰自己,张倩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捎带的两件礼物:一台CD机和一件羊毛衫。CD机是她父亲买的,让阙祖发烦闷时多听听音乐;羊毛衫则是她母亲买的,天气寒冷时让阙祖发穿得更暖和一些,以免受冻。   晚饭时分,为款待张倩这位远方贵客,阙家准备宰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张倩见状,赶紧加以阻止,最后,阙家只好以自家炸的油豆腐招待她,但张倩却吃得津津有味,并大赞好吃。   其实,张倩此行来树梢村,并不仅仅是为了看望阙祖发,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地走访和观察,最真实地了解他目前的困境,然后尽可能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   开学不久,张倩开始尝试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帮助阙祖发,她说服4位室友并共同组建起学校最大的社团——蓝调书友会,通过卖书挣一点钱。书友会发展了400多位会员,定期向会员发放目录、提供订书折扣、送书上门、办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每逢周末,张倩和室友骑自行车将几十斤重的书刊从图书城“驮”回宿舍,然后根据会员的订书要求,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送货上门,以此赚取微薄的利润。   与此同时,张倩和室友还在校园开展爱心义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张倩为阙祖发共筹集到了近2000元钱。   时间一长,张倩渐渐地意识到仅靠个人的力量远远解决不了阙大哥面临的困境。于是,她先后两次给当地的《都市快报》写信,试图通过媒体寻求更大范围的爱心帮助。   2002年6月下旬,《都市快报》配上编者按,刊发了长篇报道《一个女大学生的两封来信》。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读者慷慨解囊,你50元他100元地赶去报社捐款,还有读者写信给阙祖发,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一位不愿留名的企业老总得知阙祖发全身皮肤烧伤,没有毛孔,没有汗腺,无法排汗,受不了夏天的炎炎酷热,专程送来3000元钱,委托张倩给阙祖发买一台空调……   日,张倩带着凝聚着爱心的1万元捐款,第二次来到树梢村。一见到张倩,阙祖发就喜不自禁地说,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书信,一些好心人还直接汇款过来。得知这些,张倩欣慰地笑了。饭桌上,张倩再次吃到了美味的油豆腐。原来,阙家得知她要来,头天晚上特地给她炸了一大脸盆油豆腐……   翌日,张倩一早去了趟丽水市,特意为阙祖发买回来一台空调。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从空调里吹出的丝丝凉风,阙祖发一家人感动得哭了!   此后,书信继续成为两人沟通的纽带。天气冷了,张倩会在信中及时提醒阙祖发,要他注意保暖,千万不要冻着了;自己考了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得了奖,张倩也会及时告诉阙祖发,让他一起分享……
欢迎您关注人生与伴侣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人生与伴侣传媒中心”关注搜索公众账号:rsyblwhcmzx官方微博:@人生与伴侣杂志投稿邮箱:
点击展开全文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美文阅读、新刊预览、纪实万象、人生百态、杂志官网、交友征婚、影视制作、图书策划等。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英雄的一封信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