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困青年培养了什么青少年阅读意识培养

中国青年(杂志)_百度百科
[zhōng guó qīng nián]
《中国青年》是1923年出版的杂志。主要关注青年生存状态、服务青年成功人生是其基本宗旨,其目标读者定位为中国青年精英,即18岁至30岁的主流青年。它的人物报道在国内期刊界有着公认的影响;它对青年人生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其区别于其他杂志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青年栏目介绍
领秀: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培养感情。
脉动:高层语录、、观察、等。
天下:环球热点,以开放的眼光,关注国内外大事。
先锋:关注各行各业青年精英人物,塑造青年的先锋品质。
学养:小故事、有益经验和独特思考,有助于青年领秀人物自我形象的塑造。
境界:人在人生、人在职场中的一种启示、领悟和提拔等,更富有阔大的境界和思考性。
中国青年杂志介绍
中国青年创办人
创办人与编辑者为[1]
﹑﹑﹑﹑﹑﹑等。
中国青年创刊
日,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共产党员、担任主编。这是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刊物为。后迁武汉。
中国青年 第一期
1927年7月迁回上海。在1927年11月至1932年间,曾先后改用《》;《》等名称秘密出版。抗日战争时期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1939年4月在延安出版,1941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五期休刊。
1948年12月,由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主持复刊,在石家庄出版,次年迁北平(今北京)。1949年4月起,一直是团中央的刊物。此杂志努力在政治上指导青年,号召知识青年&到民间去&,到工农运动中去。就青年关心的学习、组织活动、婚姻恋爱、失学、失业等各种问题开展讨论,批评不健康的思想和风气,指导青年学习马列著作,努力适合青年的特点,设有批评、时事述评、书报评论、文艺、通讯、我们的时代等专栏,文字,笔
中国青年杂志
锋尖锐犀利,配有漫画,。重视同读者的联系,发表读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成为最受青年欢迎的刊物,在青年中广泛流传。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1927年10月停刊,共出170期,最高发行量达3万份,在青年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年曾两度复刊。
中国青年代表作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告研究文学的青年》,《八股﹖》、《》,泽民《青年与文艺运动》,《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思想界的联合战线问题》,《》、《〈中国青年〉与文学》,张刃光《中国所要的文学家》等。这些文章把文学看作是“儆醒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自觉,和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的一种“最有效用的工具”(《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对革命文艺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些文章也存在着对初期否定过多的缺点,发生过某种“左”的偏差。该刊还载文揭露封建文化势力的反动本质,并出版“特号”,
刊物出版地上海书店
批驳“”派利用泰戈尔来华之机所作的有害宣传。除译载等作家的作品外,《中国青年》也发表过一批较好的革命文学创作,如的《那个城》,朱自清的《赠友》,的《》,绍吾的 《我站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巅》,的《烈士集》(组诗,共65首),一声的《奴隶们的誓言》、《》、《誓诗》,光赤的《疯儿》等。第144期还以《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题,译载《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中国青年传奇
三次为她题写刊名;对她有求必应;、、、这些每一个名字如同一支火把的先驱是她的编辑……三次停刊三次复刊;推出、王杰、这些影响了几代人的平凡英雄;最早为“四五”事件平反;在思想解放初期掀起一场搅动全国的“潘晓讨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几乎都在这本杂志上留下传世之作;“机关刊走市场”苦思冥想,破解“条件下如何办好机关刊”这一中国期刊业的“猜想”;“,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就是说:《中国青年》找到了新定位:中国励志第一刊。
中国青年1963年
1960年第12期《中国青年》
1963年应《中国青年》杂志之邀,亲笔题写了“”的题词。从此成为最深入人心的共和国“一号英模”。3月,毛泽东为《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发表使这一期杂志的发行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各地加印118万份仍不能满足需求,各地团委又翻印了207万份……随着1965年毛泽东第三次为《中国青年》题写刊名,这本杂志在当时的地位几乎无可比拟。
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国青年》又一次告别了她的读者。
中国青年1966年
8月16日,第16期《中国青年》发表了《毛主席对全国全军的伟大号召》并刊登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这成为她在“文革”前最后的绝唱。
中国青年1989年
《中国青年》首先发起了“”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投票,选出了、、、李昌、、欧阳德平、王建、、、杨文意为首届“十杰”。
中国青年勇气与个性
沉寂了12年后的复刊犹如一次涅 ,1978年的《中国青年》注定要以她曾在创刊时有过的激情和勇气成就自己在中国新闻史上惊世骇俗的业绩。经过了十年动乱的人们都像是憋了一肚子的话,而其时社会上对于思想解放的强烈要求与“”的较量也使刚刚复刊的《中国青年》置身于历史的转折点。1978年9月复刊第一期《中国青年》发表的《破除迷信,掌握科学》和《“句句是真理”为什么是荒谬的》笔锋如剑直指“两个凡是”,这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战斗不仅止于此。在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已经对“四五”事件有了“不改变结论”的说法时,《中国青年》冲破了思想的障碍,一鼓作气,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和“四五”青年英雄事迹的文章《革命何须怕断头》,在文中首次宣称:“”是一场“伟大壮烈的人民运动”,这一毫不含糊的宣战直接触及了“”的底线,杂志刚一面世,一时“”。
这一充满着勇气的举动为《中国青年》之后的个性和创造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5月,一场震撼了整整一代青年的大讨论使她又一次成为传奇。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潘晓讨论”也不啻于一场惊雷,撼动青年的内心。而在23年前,要进行这样一次“”的讨论,更无异于一次思想的盛宴和精神的启蒙,《中国青年》也在这时创造了当期400万册发行量的奇迹.
中国青年发展简介
“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的惟一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这是《中国青年》1923年的发刊词的开首语。时隔80年,当我们在阳光下再次大声诵读这些文字时,仍能迫切地感受到一股热浪向我们扑来,这些年轻热情的文字穿过时空的隧道,依然能让我们热血沸腾,心跳不止。
10月20日,《中国青年》诞生在上海淡水路66弄4号。从一开始,《中国青年》就具有鲜明的红色背景,她所提倡和鼓动的“红色时尚”引领了无数革命青年投身革命的洪流。《中国青年》的诞生绝对是创造了一种特立独行的辉煌,它震耳欲聋的呼叫让无数颗年轻的心怦然而动。在这辉煌和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名字,、、、、、等等,这些名字无一不浸染着鲜血,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支支跳跃着红色的火把。这些《中国青年》早期编辑们的为人、为文、为思,为这本杂志在中国现代思想史、革命史和传媒史上赢得了丰碑般的地位。
从1923年10月到1927年10月,四年中,《中国青年》随着革命的浪潮而起伏,出刊170期。《中国青年》以其无惧无畏的战斗激情度过了她最初的四年灿烂历程,沉静于黑暗中。
11月17日,《中国青年》第五期发表文章《告研究文学的青年》一文。文章说:如今我觉得有两个问题:文学运动与实际运动哪一种急要?这种文学运动,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会有效力么?
秋士 叶圣陶、沈雁冰
......自己平心静气想一想:我的研究文学不是有意地或无意地学么?我好研究文学不是有意地或无意地避、务清高,志在高山流水吗?我的研究文学不是有些欺骗自己么?想了的结果,至少有多数人会感觉自己的虚伪,感觉自己这文学不会有益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中文到了如今,情形可谓一天坏过一天;青年到了如今,壮气也可谓一天冷一天!中国问题的解决,必有待于中国的青年,而中国的青年却这样死沉下去,中国还有一点希望么?
我如今对于这些青年,特尽下面的忠告:你真有意做文学家么?朋友,那你就不应仅知道怎样才算一个文学家,应该去实行你所知道的。你应该像一样,到民间去,......文学不是清高的事业,不是“雅人韵事”,“雅人”是平民的仇敌,&雅人&是真文学家的仇敌,真“俗人”才是真文学家!
你真热心于社会问题解决的事业么?朋友,快快抛去你锦绣之笔,离开你诗人之宫,诚心去寻找实际运动的路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下去!
发表《论工人运动》一文
12月25日,邓中夏在《中国青年》第九期发表《论工人运动》一文[2]
。文章说:“我是曾经做过工人运动的人,据经验告诉我,使我深深地相信中国欲图革命之成功,在目前固应联合各阶级一致的起来作,然最重要的主力军,不论现在或将来,总当推工人群众居首位”。“工人数量虽少,工人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实在比任何群众尤为重要。比方海员一罢工,可以使国内外的交通断绝;铁路一,可以使南北的交通断绝;汉冶萍一罢工,可以使国内和日本多数大工厂停业。这是何等伟大的势力呵,所以我们不能因其数量少而轻视之”。他又说,罢工失败以后,许多社会运动家不免动摇、减少了对工人运动的热情。这未免太没有信心与毅力了。不论革命的政策为了应付时局的必要而如何变更,工人运动却是任何革命方式之下,应该特别重视而不可变更的。不然,如此革命的基本势力犹不注全力使之更强固,更发展,而漫然高唱什么样的革命,终归是建屋于沙土之上。文章呼吁:“我所敬佩的以中国革命为唯一的使命的社会运动家呵!望你们鼓励向来重视工人运动的精神与热心,持续地努力呵!如此基础已立,功亏一篑的工人运动,你们因稍稍受一点波折,便认为此路不通,要另辟他道,我恐怕你们再革命一万年,也不能成功呢”。
中国青年1924年
5月17日,()《中国青年》第三十七期发表《》,指出:“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文学”。欲做一个革命文学家,“第一件事是要投身革命事业”,做脚踏实地的革命家,培养革命的感情。
《中国青年》发表恽代英谈学生运动的《》一文。文章指出,学生运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受思想的影响,并且能够接受革命思想,成为革命群众,团结起来,进而能够致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论述了进行学生运动的方法,同时指出,在不合宜的时候,不要说什么主义、什么党、或其他的材料。要把主义的实质提示出来。
中国青年1925年
著文批驳&共管&源于&赤化&论
11月20日,《中国青年》第102期刊登萧楚女《中国赤化孑帝国主义的一致压迫》。文章指出:“孙中山在广州收回,该不是共产吧?为什么英、日、美、法集战舰,连意大利也还要用商船临时改充军舰去示威?”“的呼声该不是共产吧?为什么列强也一致拒绝?反抗帝国主义,谁也知道不是共产党,为什么要打进?”可见,“帝国主义一致,其实与赤化何关,只要你是与他们共同利益有妨碍时它们便会一致起来。而且事实上,中国早就被帝国主义共管了”。
中国青年1926年
4月4日,李求实针对攻击“共产党和共青团包办群众运动”的谬论,在《中国青年》第119期发表《我们的功罪 一 斥醒狮派诸领导》,指出:
并不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包办群众运动,而是共产党和共青团用实际行动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因为他们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被压迫的民众幸福,他们没有纯粹属于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成功是民众的,失败也是民众的。因此,广大的群众拥护他们,这里丝毫没有什么包办不包办的问题。
《中国青年》首次刊出纪念性漫画
5月《中国青年》《五卅纪念专号》(总121期)的封面上破例地采用一幅绘制的题为《》的漫画。《》这幅画上画着一座高塔,在塔的顶端横插着一枝经过夸张了的大箭。在该《期编辑以后》一文中说:“这画的含意是唐代名将部下青年勇将射塔‘’的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个革命青年为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都射一枝‘矢志’的箭到‘红色五月’之塔上去!”《中国青年》创刊两年来,封面从无采用图案或绘画的先例。
这期《中国青年》还刊出纪念性漫画《他们的血不是枉流的啊!》,画面上绘着“五卅”烈士墓旁伸出了象征中国人民力量的巨大拳头,表明帝国主义的屠杀并不能击退中国人民反帝怒潮。同时还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疯儿》。
发表《国家主义派的“实际行动》
日,李求实论《国家主义派的“实际行动”》一文,发表在《中国青年》第125期上文章揭露了作为帝国主义和军阀应声虫的嘴脸。指出:国家主义派“是思想落后的‘士子’们。受不了帝国主义者和军阀的压迫与欺凌,但又缺乏革命的勇气和决心,以致无主,帝国主义和军阀因而催眠之,利用之。结果,这些‘士子’们便倒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怀里,做他们的忠臣,专一与革命势力为难,帝国主义者和军阀说广东赤化了,这些‘士子’们也应声说广东赤化了,帝国主义和军阀说‘五卅’案完全是闹的乱子,这些‘士子’们也应声说‘这是正确的’。”
发表《告投考黄埔军校的青年》一文[3]
12月20日,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发表《告投考的青年》一文。文章指出,可以互相切磋陶冶。这些,青年无有许多青年立志要报考黄埔军校,可是学校容纳不了,黄埔是一革命的学校黄埔之所以有益于革命,因为在那里能学习革命所需要的学识;在那里有些革命的官长和学生,可以互相切磋陶冶。这些,青年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设法得到。因此,到黄埔是一条好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对于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与命运奋斗,要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解决自己乃至中国的问题。都能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
中国青年年
《中国青年》先后改名为《》《青年》《》。但她们的出版一直处在一种非正常状态,在根据地时,不仅出版周期经常变动,到后来只能以油印的形式刊发,更像是一份内部资料。
中国青年1939年4月
《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毛泽东第一次为她题写刊名。虽然当时《中国青年》处在红色政权的中心地带,但经济的困难依然影响着她的正常出版。这个时期的《中国青年》最值得骄傲的是她那份作者名单:、、、、、……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共产党高级领导人。
的《中国青年》两年中共刊出29期,其中包括三期晋西版《中国青年》。直到1941年3月第5期,《中国青年》终因无力继续出版而暂时停刊,这一别就是漫长的七年。
中国青年1948年秋天
《中国青年》第二次复刊。又一次为她题写了刊名,还专门为她写了四句话:“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四句话成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局面的指导思想。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伴随着国家的建设和一项项的政治运动忠实地体现着那个时代的风格。这18年中,她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财富:、、、、、、、、……
中国青年中国青年
又指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中国梦想腾飞的缔造者,是中国新世纪的主宰者,泛指18到40岁中国人。
.光明网.[引用日期]
.知网空间[引用日期]
.中国共青团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众多知名高校已经进行了2013年自主招生复试,可喜的是一些学校的考试题目和社会关注热点紧密相关。比如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青少年须关注社会时事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众多知名高校已经进行了2013年自主招生复试,可喜的是一些学校的考试题目和社会关注热点紧密相关。比如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复试的题目,包括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包括H7N9禽流感,这些热点话题都进入到面试中去,而中南大学自主招生复试的试题还包括了雾霾天气、中国式过马路等内容。 中国论文网 /6/view-4283566.htm  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大学生这一意识的缺乏。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大学生是一个社会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但是“高中生无暇关注社会,大学生不愿关注社会”,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的一个社会问题。那大学生为什么不关心社会呢?一是觉得社会离自己还太远事不关己,所以说不去管它。二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关注,想要全面系统的关注社会问题需要知识基础,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对其他的情况不太了解,因此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再则就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管它,就是关注也没有用,改变不了现实,为什么还要去关注。   大学生不关注社会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那么大学生自身应该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和学校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关注社会?我国的教育体制又应该如何针对该问题进行改革?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不关注社会,其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二是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三是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大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然而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要从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始,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呢?   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必须将自己置于整个社会环境中。那么关注社会就成为了解社会、定位自己的前提。此外,只有深入到社会中才能了解社会,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关注社会热点、洞察社会问题,从而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其意义和作用明显:不仅能够催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催进学生业务素质的提高。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能催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和经历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与发展,甚至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其角色类型的分辨能力,角色扮演心态的健全能力,角色的适应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他们消除心理误区,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家长和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自身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问题,久而久之在家庭中也能形成一定的氛围,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从关爱身边的亲人开始,关注社会、关爱社会。   黑格尔曾经说,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是否能够排除第一性和本能。人,不仅仅要对自己和家庭负责,还要履行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担当责任。   关心时事政治,关心改革与发展,把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特质之一。在其中,家长和学校的引导和教育也很重要,例如在“两会”闭幕后,中国政法大学党委通过学生座谈会,信息员反馈与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在全校三个系及成教学院的160名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心系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这封闭的教育环境而融入到大的社会环境中去,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今后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准备。   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无暇关注社会,这其中的原因不必多说。在应试教育压力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当他们踏入大学校门,有了关注社会的时间和资源时,却没有关注社会的习惯。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扎头于书堆中,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应试型人才,这不能不说是应试教育体制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优良特质。   所谓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一定的利益需要的推动下而有机结合起来的生存共同体,即在一个大的团体里面会合而形成的大集体。人们之所以选择了社会,是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了使自己获得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获得的产品。就需要生产,因而就需要结合起来,人们需要互动。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应该关注社会。他们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还对我们中华民族负有超越自己得失荣辱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所以健康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能够时刻关注社会、有社会责任感的。   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更需要抓紧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教育和爱国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斗志昂扬的战斗力,为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中国梦”具有最大限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伟力,无论面对多少挑战,多大困难,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编辑 孙腾飞)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挫折和逆境是不可避免的,你认为青少年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应采取什么态度_百度知道
挫折和逆境是不可避免的,你认为青少年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应采取什么态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觉得过不去这个砍,9件事不如意,只是你要相信自己,是的会过去,那怎么办,在遇到问题要解决问题:会过去,我听过一句话就是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三个字总结,10件事里可能有那么8,可是当你走过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什么,一定能过去人生不容易十有八九,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难受
遇到挫折怎么办?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折伤飞翼;骏马奔驰大地,难免失蹄折骨”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
有的人遇到挫折后,考不好,就消沉、灰心、萎靡不振,丧失信心,放弃了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长久的压抑甚至导致精神疾病,同学们遇到挫折后,不妨冷静而理智的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和过程,从中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
自我补偿,最初的动机受挫折时,可通过其他途径达到目标,或用不用目标代替原来的目标,以其他成功来补偿。如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努力学习,等一下考出好成绩来补偿,语数学习成绩不好,就在技能科学方面发展。
合理宣泄。产生情绪时,不要将痛苦埋在心中,要积极地向家长、老师、或朋友倾诉,求得理解或帮助。还可以...
遇到困难,打败它。遇到挫折,客服它。积极向上。
困难,你收了它它就是你最忠实的仆人,收不了,你永远是它的仆人
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逆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则意识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