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文化交流看今天的乡土气息的名字文化气息

多元文化浸润下的乡土书写--《渤海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多元文化浸润下的乡土书写
【摘要】:刘醒龙作为当代文坛上较为独特的作家之一,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与信念,坚定执着地探寻着文学创作之路。在他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中,我们都可以或隐或显地感受到作家那丰富多元的文化品性。道家文化的自然、无为,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忧患意识,荆楚独特的地域文化所富有的神秘与绚丽,西方宗教文化中爱人如己的人性救赎等都在其小说中有不同程度的展现。在刘醒龙的作品中,无论是自然风景的描绘、人物性情的塑造还是生活场景的再现,都可以看出他多元的文化底蕴。刘醒龙在文化理念主导下的创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某些矛盾之处,但是刘醒龙用他真诚朴实的人格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关注着现实人生,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底层平民的生活画卷,并在其史诗性创作中实现了对历史描述的质的飞跃,这些都为当代文坛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I207.4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6目录6-8Contents8-10引言10-12一、 自然无为的道家情思12-17 (一) 返朴归真的自然向往12-15
1.对乡土自然的热爱12-14
2.对人性自然的赞美14-15 (二) 无为而无不为的生存之道15-17二、 仁爱至善的儒学济世理想17-24 (一) 仁爱至上与道德理想的宣扬17-20
1.仁爱至上的善的哲学18-19
2. 道德理想主义的宣扬19-20 (二) 直面现实的入世精神与忧患意识20-24
1.对改革大潮中贫困乡土的忧虑21-22
2.对历史文化的反省与忧思22-24三、 一方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景24-31 (一) 荆楚之风熏染下的吊诡民风24-27
1.崇尚巫觋之术24-26
2.信奉鬼神之说26-27 (二) 独特的语言与民俗技艺27-31
1.独具风格的方言土语27-28
2.精湛的民间说唱演绎28-29
3.新奇趣美的民间手工技艺29-31四、 西方宗教文化影响下的精神建构31-34 (一) 爱人如己的博大之爱31-32 (二) “福音”下的精神救赎32-34五、 文化理念主导下创作的价值与局限34-40 (一) 价值:实现了精神再造34-36
1.多元文化合力下对历史的深度思考34-36
2. 文化融合中的精神再造36 (二) 局限:构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36-40
1.创作情感与现实表达之间的矛盾36-38
2.道德理想与历史理性的失衡38-40结论40-41参考文献41-42致谢42-43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3-4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嘉达;[J];黄冈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刘醒龙;;[J];文艺争鸣;2010年19期
刘醒龙;[J];小说评论;1997年03期
周新民;刘醒龙;;[J];小说评论;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窦存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马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朱翠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万德权;陈兴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陈玉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袁文彬;[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沙宗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孙显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惠嘉;户晓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杨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呼致伟;;[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王铭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王兆春;;[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杨莉;;[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何小菲;;[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周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周红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韩永进;;[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黄汉忠;;[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黄荣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曲丽玮;[D];南开大学;2010年
陈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龙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苏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武克勤;[D];苏州大学;2010年
刘秋芝;[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张雪艳;[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郭嘉;[D];南开大学;2010年
王艳红;[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雪;[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吴艺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杨秋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王立扬;[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李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丁一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郑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潘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王伟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晓;[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醒龙;[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5期
俞汝捷,刘醒龙;[J];江汉论坛;1998年12期
刘醒龙;[J];小说评论;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光东;;[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7期
彭韵倩;;[J];文学评论;1993年05期
赵怡生;;[J];写作;1995年03期
何言宏;[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5期
李贯通,陶纯;[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5期
刘醒龙;;[J];小说界;2013年06期
周毅;;[J];上海文学;1996年01期
曾军;李骞;余丽丽;;[J];长江文艺;1998年06期
从友干;[J];当代文坛;2001年05期
周新民;刘醒龙;;[J];小说评论;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海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骏涛;[N];文学报;2010年
穆肃;[N];东莞日报;2013年
黄征;[N];长江日报;2005年
李丽;[N];中国邮政报;2005年
杨柳;[N];文艺报;2011年
饶翔;[N];文艺报;2011年
叶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李鲁平;[N];湖北日报;2011年
;[N];解放日报;2014年
贺绍俊;[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云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张懿红;[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香玲;[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苏醒;[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李曼曼;[D];渤海大学;2013年
乐艳玲;[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张俊莲;[D];河南大学;2013年
邓雨佳;[D];湖北大学;2013年
何岸;[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郭学军;[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曹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那华鹏;[D];延边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民族地区师文化代沟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黔江区土家族小学为例.pdf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20 &&
民族地区师文化代沟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黔江区土家族小学为例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 摘要
曼葛曼鼍曼曼曼量皇皇I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皇量曼曼!曼!鲁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寰曼!曼!曼皇曼曼曼曼皇曼曼鼍 民族地区师生文化代沟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黔江区土家族小学为例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程盼 . 指导教师 么力口并lj教授 摘
要 伴随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后喻文化的
盛行,使得民族地区师生文化代沟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本研究立足于社会变
迁背景下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选择重庆黔江 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黔江土家族地区师生文化的对比差异,探寻师生文化代沟
存在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师生在民族文化的语言、服饰,民族风俗文化以及审美
情趣、气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基于这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习惯,师生群体
在交往过程中促成了代沟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师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师生
应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不同反应;师生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民族地区学校
教材使用的狭隘性以及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有限性,为民族地区师生文化代沟的
存在提供了蔓延的土壤。笔者通过亲身体验,觉悟到师生文化代沟的存在具有双
面性,要想缩小其负面影响,需要探究出调控师生文化代沟的对策和建议,文章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调控措施:首先,民族地区文化兼容并包,多元文化并
存;其次,民族学校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民族教材;第三,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
力,提升教师民族文化修养;第四,教师进行适当的“文化反哺’’,整合师生文化
资源;最后,使得教育回归民族生活世界。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大餐”
来源:新台州杂志社
作者:本刊记者陈洁
  3月20日至21日,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市路桥区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的宣传部长200多人参加现场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充分肯定了台州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当日下午,与会人员来到新桥镇金大田村、路南街道西夏村和路北街道管前村的文化礼堂实地参观,零距离感受我市农村文化礼堂的魅力。
  走进金大田村文化礼堂,一场传承良好家风的“耕读礼”正在进行。二三十名身着白衣的儿童整齐站立,边上还有拿着锄头、扁担、畚箕等农具的大人,一同聆听宗族长辈诵读族约,接下来还有佩戴柳帽、吟诵春诗、青团致礼三个环节。葛慧君认为,该村的《耕读礼》表演很好,可以在每年开耕前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
  在金大田村文化礼堂的村史记忆馆里,展览了各种各样的传统生活生产工具。在一楼展厅的墙壁上,还张贴了一幅“金大田村全村福”。村支书说,以后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拍一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看了,笑得合不拢嘴,称这种做法真贴近民心。
  在西夏村崭新漂亮的别墅群及设施一流的文化礼堂边的广场上,与会人员和当地群众一起观看了“中国梦想、美丽乡村,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展演”,温岭箬山村大奏鼓表演队的开场表演《逐日》拉开展演的序幕。随后,台州乱弹、黄岩舞狮、仙居跳跳马、温岭龙头舞、椒江闹湖船、临海大石车灯、玉环坎门鳌龙鱼灯、天台舞马、路桥莲花、方言三句半《五水共治为百姓》、表演唱《风味小吃姜汤面》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一一亮相,现场掌声不断。
  在路北街道管前村。当地村民正在热闹举办“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演出的大部分节目由该村文艺爱好者自导自演,参演人员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71岁。有管前大鼓、太极拳等特色表演,有些节目可台上台下互动,观众参与踊跃。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管前村文化礼堂。这里,不仅有讲堂、舞台、广场,还有书画室、剪纸室、门球场等。葛慧君在实地考察后说:“给孩子们启蒙教育,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好!”
  这三家文化礼堂分别是古村落保护型、村部改建型和庙宇改建型。本着“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建设理念,三个村因村制宜,各具匠心,整理结合本村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为集学教、礼仪、娱乐、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
  在实地参观了路桥三个农村文化礼堂,听取了包括路桥在内的八个地方和单位对于文化礼堂建设的交流发言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说,台州的农村文化礼堂,无论是在环境设施建设、宣传教育方面,还是在礼仪活动方面,都非常注重细节、内涵和精神文化的体现,让我很受启发。希望全省各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文化的乐园、精神的家园。今年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提质扩面之年,省政府继续将此项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并确定了1000家的目标任务。
  现场会上,路桥和临安等12个县(市、区)被授予“2013年度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的荣誉称号;黄岩区、天台县、余杭区等22个县被确定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积极县(市、区)。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市共建成文化礼堂181家,已完成省重点文化礼堂建设任务数的163.1%,超过80%的文化礼堂都建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文明村、历史文化村落等。如台州乱弹诞生最早的地方——椒江区章安街道李宅村,村里在文化礼堂专门设立了“山兵高腔(台州乱弹前身)展示厅”;现在,村民还有不少人会原汁原味地演唱。村里还在杨玉英的带领下,在文化礼堂组建起了排舞、木兰扇、健身操队,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百姓的业余生活。临海东塍镇东溪单村在2011年春节期间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孝心基金会,并把每年农历正月初六定为“孝敬日”。去年,村文化礼堂落成,一楼为老年活动区。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8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可得到300元生活补贴;全村近500位老人生日时均可收到生日蛋糕。村里组织编印了孝文化乡土教材——《人间孝道》和《百善孝为先》,发放给全体村民,深入传播孝文化……
  全市首批5个示范性文化礼堂试点率先在路桥建设完成:“耕读传家”的新桥镇金大田村、文体生态相结合的新桥镇平桥村、以生态湿地休闲为依托的峰江街道下陶村、提炼舞龙文化内涵的路南街道西夏村、崇尚孝老爱亲的路桥街道良一村。
  2014年我市计划再建农村文化礼堂200家,并着力深化“建、管、用”机制,将文化礼堂的影响力向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扩展。我市还科学制定5年发展规划,将优先选择中心村、文明村等村落,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行政村至少建成1000家集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于一身的农村文化礼堂,并使文化礼堂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心灵家园。
(编辑:信息员)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摘 要】“美术不仅是技能技巧的练习,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这是新世纪美术课的一大特点。融合了地方乡土文化的美术课,更为农村美术教学增添了特色:以本乡本土的媒材为载体,开发农村自然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以丰富的地域民间艺术为背景,开发文化资源,使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纯朴的乡土文化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参与调查乡土文化,改变幼儿传统的学习方式;欣赏特色的乡土美术,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乡土文化也促使教师因地制宜,深入考察,开发新课,延伸教学,更新自我,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乡土文化 教学资源 生活 特色 美术课程【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65-0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作为省美术教育实验基地领导的我们,一直努力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使我园的美术教育有特色?我园地处农村与城市交界,这里没有城市中的美术馆、画廊、历史博物馆等一些高雅艺术展览,又可以利用些什么?怎样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美术教学资源?怎样延伸美术课堂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将乡土文化融合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幼儿以乡土艺术为起点,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幼儿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理论指导实践,这使本人更信心百倍地去尝试创编乡土教材,使乡土文化给美术课堂带来更多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效果。一 乡土文化——拓展美术课程新资源我们鸣凰中心幼儿园东临美丽的常州大学城,南靠沿江高速公路,西有春秋古都淹城遗址,北有中华恐龙园、市民广场……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留有古老传说的遗址,其间极富实施美育的优秀素材,何不将这些地方特有的资源搬到美术教学中来!1.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感性经验自然资源是指幼儿生活环境中,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风俗节日等事物。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是个无比美好的世界,幼儿生活环境中有许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独特的建筑造型、园林和江河绮丽多姿的自然风景饱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是对幼儿进行美感、审美教育,培养孩子美感、审美能力的大课堂。我们通过带领幼儿深入自然界,到淹城、大学城等地开展观赏、写生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从愉快、兴奋、单纯的快感发展为更高一级的情感——美感,从单纯热爱大自然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人民、追求和向往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2.利用陶土资源,开发陶艺活动课程利用本地陶土资源,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探索一套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大胆表达创美意识的陶艺活动课程。传统的幼儿美术教材,千校一书,万人一面,内容单调,相互割裂,幼儿学起来枯燥乏味……这些已不符合新课改的标准,为此我们将开发园本美术教材作为工作重点,有选择地将它们汇入了园本教材。确定实施陶艺课程的总目标:(1)幼儿乐意玩泥,在活动中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初步了解陶瓷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3)幼儿愿意参加陶艺活动,学会用揉、捏、贴、盘、搓、切、刻等方法表现周围的事物及文学作品的形象,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学作品的热爱;(4)挖掘找寻材料,并综合运用材料进行陶艺创作,发展想象力、创造力;(5)幼儿学习欣赏名家名作,会用正确、连贯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后,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我们又相应制订出了各年龄阶段的目标。小班为:(1)幼儿喜欢参加多种形式的玩泥活动,体验陶艺活动的快乐;(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泥的不同形态,并学习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体验;(3)会用揉、搓、捏、贴、堆等自己喜欢的方法塑造生活中的形象,幼儿的观察力、审美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得以提高;(4)会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评价同伴的作品;(5)学习自己整理玩泥材料,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中班为:(1)幼儿愿意参加玩泥游戏,能说出自己玩泥时的感受;(2)学习用拍、卷、贴、捏等方法表现生活中的事物,感受作品的立体美,进一步提高想象力、表现力;(3)学会观察,能用多种装饰方法表现事物的细节,养成细心、耐心的良好品质;(4)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会协商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5)学习欣赏、评价同伴的陶艺作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6)会自己整理操作材料,有良好的制作习惯。大班为:(1)能独自玩泥,能合作玩泥,对陶艺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创作活动;(2)综合利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反映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3)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临摹名家作品,提高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4)学会欣赏自己及他人的作品,能用正确、连贯、丰富的语言评价作品;(5)主动整理操作材料,乐意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为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合理地组织安排了有关主题,其中小班教材的主题有:《玩泥喽》、《我爱厨房》、《大树和小花》、《我爱我家》,活动46个;中班教材的主题有《快乐盘一盘》、《多变的脸》、《鞋子》、《交通工具》、《我周围的人》,活动53个;大班教材的主题有《海底世界》、《脚》、《动物王国》、《房子》、《千姿百态的人》、《恐龙公园》,活动69个。在每个活动方案后,还分别给予了相关的环境创设和家园共育提示。旨在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二 乡土文化——带给幼儿全新的收获让幼儿了解乡土美术的种类、特征、风格,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收集民间遗存的美术实物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乡土文化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骄傲。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乡土文化的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幼儿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如:在上美术课之前,我们发动幼儿到自己的生活中收集相关资料,他们家里的陶器、木器、手工纺织品等,调查和这些民俗器物相关的民间文化等活动,这比教师直接向幼儿讲述更有意义。通过实践考察活动,启发幼儿原来平凡的农村生活中蕴藏着深厚的特色文化艺术,利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上课,更令幼儿充满新鲜感、亲切感,也更能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乡土美术的运用、学习、发扬,幼儿自然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强化了爱国主义的热情。同时,来自身边的材料特别容易使幼儿可亲可信,产生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感。“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地方文化去体验、观察中国美术辉煌成就,源远流长。”2.努力改变幼儿传统的学习方式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想象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开展美术活动过程中要运用一切手段去开启幼儿的想象之门。过去我们所谓的美术活动或是让幼儿按部就班地学画什么,再画什么;或是让幼儿一丝不苟地临摹范画。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沉闷压抑的教学气氛不但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反而会扼杀孩子们金子般的想象。勃斯托威尔曾说:“每一种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有种感情的动机作为先决条件。这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一种没有得到的满足或者一种这样那样的情绪。”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让孩子在乡土文化背景下,丰富情感体验,领略成功带来的那份满足、参与时的那份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我们做了以下尝试:“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结合乡土文化的美术教学,让幼儿参与实践,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以往是教师讲,幼儿学,而在结合乡土特色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前让幼儿主动深入到实践生活中,搜索相关乡土资料、信息,然后放到课上来交流、探讨、发现地方美术的特色和风格,在教师的引导中认识:“这些民俗物上有哪些图案?有什么象征和特别的含义?古代的人用这些器物做什么?这与当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让幼儿体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去创造更多的美。从发现——收集——探究——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学习,使幼儿的学习方式多样化。三 乡土文化——促使美术教师形成教学特色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创造,是美术教师形成特色课关键的一步。在新课程标准深化中,我园美术教师纷纷探索着怎样使美术课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的美术课怎样使它更优秀,更能引起幼儿的共鸣?1.因地制宜,深入考察,教师是新课的开发者 乡土美术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并发挥特色,教师要熟悉当地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及相关知识背景等,对教学条件有相当的了解和调查,教师在教学前需做好充分的资料收集。在自编教材《泥板拓印画》教学中,我们首先让幼儿观察拓印画,猜测其制作法,然后让每个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来观看多媒体课件——拓印工艺的制作全过程,让幼儿直观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巧妙、细致。我们湖塘镇、淹城具有典型古代建筑艺术特征……这些材料我们无法搬到课中,于是就带领幼儿到实地去上课,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产生真情实感。另外,奶牛场、葡萄园……也都是我们的课堂。只要教师周密地计划和充分地准备,这样的课堂会有意外的教学效果。“理解、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引发幼儿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课程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的灵活处理和深入研究。2.教学延伸,更新自我,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课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研究并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美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如果仅仅局限以一节课研究美术教学活动,要培养幼儿的探究、创新等能力显然不太适应。教师要引导幼儿课后到自然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这就需要课堂教学延伸,它也不断促使教师自身去探索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美丽的大学城”给了我们无数启发——将来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家乡的桥”、“家乡的人”、“家乡的房子”……形成了一个以“家乡的未来”为系列的单元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延伸,到教学材料的拓宽,最后到教学方法的开放……在研究的新课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更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才能与新课程同行!正如第三十一届美术教育国际协会的精神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美术教育讲坛上有自己的地位,不能盲目地追随外国的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应当引导幼儿深入地学习本土的文化,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挖掘出它们的美。只有这样,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会有发言权。有一些作品给人印象不深,正是因为缺少自己本民族的特色。乡土美术教学拥有一片广阔的空间,希望有更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实践!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土气息的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