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墩腐竹清朝贡生杨仕仲

《陆丰文史》第十四辑
明清两代陆丰贡生名录(2)
清代贡生名录
字大舟,石帆都(今陆丰市甲子)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戊子科贡生;顺治四年七月十六日,苏成以反清复明为名驾船直达龙山,率众数千系“红头”欲攻夺县城,林时济督守县城并呼众曰“苏成何人,安可得城,大兵至,无生存矣”。
字羲御,坊廓都(今陆丰市潭冲村)人,清顺治年间贡生。
字中玉,坊廓都(今陆丰市博美)人,清顺治年间副贡生。
字道开,坊廓都(今陆丰市蚝潭)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伯眉,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公辅,吉康都(今陆丰市螺溪)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字乾御,坊廓都(今陆丰市沙陂村)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子祐,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硕卿,坊廓都(今陆丰市东海)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聚堂,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科贡生。
字东樵,号越秀,吉康都(今属揭西县五云洞)人,祖籍江西卢陵。其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及年长勉志勤读,善于作文,入试秀才时,主考官阅其文大加赞赏,取为第一名。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科岁贡生,任会同县儒学训导。后解任归梓,建祖祠、严族规、置祀田、延名师教督子弟,著有《鹰顶山房集》、《祗今集》、《漫兴编》、《海外编》、《格言编》等行世。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偕陈一虬、吴岳、许开邦等六十二名举贡监生员公呈恳请,纪念黄易孤忠报国之气节建立“黄忠贞祠”,以作崇祀。(注:清《陆丰县志·人物》作:雍正乙巳科岁进士。有误)。
字儒忠,坊廓都(今陆丰市东海)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科贡生。
字尚若,坊廓都(今陆丰市内湖)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科拔贡生,任广东四会县儒学教谕。
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科岁贡生。
字朝宰,号台山,石帆都(今陆丰市甲西镇西山村)人,清康熙年间贡生,任广东曲江县儒学教谕;时值曲江荔眼岗山寇猖獗作乱,掠劫百姓,朝廷发兵擒捕贼寇八十名,时县令离任暂缺,即命曾位负责审讯,所察案情实状,得到康熙皇帝之嘉奖其 “有吏治才”,以县印委授之,升任崖州府儒学教谕。之后,以养亲而辞官归梓。
字璞若,坊廓都(今陆丰市内湖)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18年)戊子科副贡生。(注:清《海丰县志》作:陈拱)
字尚基,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号观其,坊廓都(今陆丰市东海)人,清康熙年间贡生;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平生嗜学,育训子孙严而有法,诗礼传家。
字小鲁,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康熙年间贡生,任广东肇庆府新兴县儒学训导。孝事继母,乐善济贫,享寿八十八岁而终。
号子授,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人,清康熙年间贡生。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偕陈一虬、吴岳、许开邦等六十二名举贡监生员公呈恳请,纪念黄易孤忠报国之气节建立“黄忠贞祠”,以作崇祀。
字际时,吉康都(今陆河县螺溪)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字子星,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康熙年间岁贡生。
字域民,号寄亭,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人,清康熙年间明经(贡生),任普宁县儒学训导;为人清介端方,事继母彭氏以孝闻名,年七十四岁卒于官。(注:清《陆丰县志》作:姓向,疑有误)。
号仲宣,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博联上坊塘村)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丙申科第一名岁贡生。
字楚卿,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年间贡生。
字苍硕,坊廓都(今陆丰市蚝潭)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贡生。
号廷高,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副贡生。康熙三十九年(1699年)偕陈一虬、吴岳、许开邦等六十二名举贡监生员公呈恳请,纪念黄易孤忠报国之气节建立“黄忠贞祠”,以作崇祀。
号震畿,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副贡生。
字元臣,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庚子科岁贡,任广东普宁县儒学教谕。
字仲周,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康熙年间贡生,授儒学教谕。
字秉清,坊廓都(今陆丰市碣石)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恩贡生。
字东温,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贡生。
字朝宗,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雍正三年(1725年)乙巳科贡生。
字君瑞,吉康都(彭超子,今陆河县)人,清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科贡生。
号顷千,坊廓都(黄易胞侄,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岁贡,任新安县儒学教谕,年幼失父,事母至孝,友爱昆弟,教子侄严而有法,常施济贫孤,筑义冢,造桥梁等,乐善不倦,深受通县百姓敬重;著有《新建陆丰县碑记》等传世。(注:清《惠州府志》作康熙年间岁贡)。
字佑民,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副贡生。
字尔庆,坊廓都(谢宗澜次孙,今陆丰市东海)人,清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科岁贡生,掌教龙山义学,陆邑人士多出门墙。
字文彬,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雍正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雍正年间贡生。
字裔绳,石帆都(今陆丰市)人,清雍正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雍正年间贡生。
海丰县(祖籍吉康都螺溪村)人,清雍正年间岁贡生。
海丰县(祖籍吉康都螺溪村)人,清雍正年间岁贡生。
字振莱,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雍正年间岁贡生。
字仲谦,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五年(1740年)庚申科贡生。
石帆都(今陆丰市甲子)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科贡生,候选儒学。
字绍阳,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恩贡生。
字碧江,号夔斋,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恩贡生,候选教谕;乾隆十年(1745年)董理编纂《陆丰县志》事宜。(注:清《海丰县志》记:章朝赓(海丰人),有误,应作:陆丰人)。
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董理编纂《陆丰县志》事宜。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董理重修《陆丰县志》同订事宜。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董理重修《陆丰县志》同订事宜。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廪贡生;清乾隆十年(1745年)董理重修《陆丰县志》同订事宜。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号汉德,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号鸣皋,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科岁贡生。
吉康都(今陆河县)人,清乾隆年间拔贡生。(注:清《琼州府志》有传)。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字孟治,石帆都(今陆丰市)人,清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科副贡生。
石帆都(洪侨之子,今陆丰市甲东镇雨亭村)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字仲文,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字振修,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号琨鲁,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贡生。
坊廓都(黄德星长子,今陆丰市大安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任广东廉州府儒学教授。
坊廓都(黄德星次子,今陆丰市大安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第一名岁贡生(岁进士)。
坊廓都(黄德星三子,今陆丰市大安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坊廓都(黄德星四子,今陆丰市大安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字济川,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字济时,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字凤超,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字运星,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岁贡生。
字五峙,号占鳌,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乾隆年间贡生,特授广西梧州府巡检。
字萃琏,讳极,石帆都(今陆丰市甲西博社村)人,清乾隆末年岁贡生;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五月二十日,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十二月。
石帆都(今陆丰市南塘镇溪南村新兴寨)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戊寅科贡生。
石帆都(今陆丰市南塘镇溪南村新兴寨)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癸巳科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博美麟书庭乡)人,清乾隆末年岁贡生,敕授修职佐郎,从八品。
字世绮,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乾隆年间贡生。
坊廓都(今陆丰市河东镇高田埔村)人,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丁卯科恩赐副贡生。
练儒澄(?—1855年),石帆都(今陆丰市甲子)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岁贡生。(注、清《惠州府志》有载)。
海丰县人,祖籍陆丰县大安石寨村,清嘉庆年间岁贡生。
字列权,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嘉庆年间岁贡生。
字世润,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道光年间贡生。
字世端,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贡生。
坊廓都(父马叶岐,今陆丰市东海)人,清道光年间廪贡生,任新安县儒学训导,西宁县儒学教谕;任满回梓后,偕黄耀栋首倡增建陆丰龙山书院,邑令旌赠“尚德高风”之额。
(注:清《陆丰县志》作:道光丙寅任职。有误,因道光无丙寅年)。
字超,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道光年间贡生。
李达泉(?—1891年)石帆都(今陆丰市甲子)人,清道光年间附贡生。
张兆焜(?—1906年)字质庵,号“谈瀛海客”, 石帆都(张光栋子,今陆丰市甲子) 人,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丁酉科第一名拔贡生(拔元), 任广西横县知县;支持康有为上疏光绪皇帝发动变法维新运动;擅书法,今犹存传世墨迹。
字正品,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科岁贡生。
字棠,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字道齐,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岁贡生。
字朝东,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岁贡生。
字朝三,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岁生。
字英西,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字清晖,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字晖陆,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字耀臣,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拔贡生。
字觐臣,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人,清光绪年间贡生。
附一:海陆丰建置沿革简介
海陆丰地处粤东沿海,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已在这方热土上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设郡县,海陆丰属南海郡龙川县辖地。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置海丰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海丰县东部建置安陆县,县治设于现在的陆丰市大安镇陆军管区环珠寨村,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陆安复并入海丰县。宋神宗元年(公元1068年)海丰分设八都,即兴贤都、石塘都、金锡都、杨安都、坊廓都、石帆都、吉康都、龙溪都。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划出海丰东部龙溪都六图之地与潮州府之惠来都合并设置惠来县。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再划海丰东部之吉康、石帆、坊廓三都设置陆丰县,县治设在坊廓都之东海滘,即现在的东海镇。
1965年,将陆丰县原吉康都的五云、上砂、下砂划归揭西县辖。日,国务院批准划出陆丰县北部的原吉康都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上护、水唇、东坑、南万等8个乡(镇)和吉溪林场,新置陆河县。日,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设市(县级市),同年10月1日正式挂牌。
附二: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是古代朝廷选取人才的一种制度,也是读书人唯一取得资格出仕的途径。在明清科举考试(文科、武科)分为五级: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一、县试考期多在每年二月举行,由各县知县主考,童生不论年龄大小都可参加,及格者称“庠生”(或称邑庠、秀才、茂才)。未考上者只称“童生”。
二、府试试期多在每年四月举行,试场设在各府试院,由各府知府主考,及格者称“贡生”。贡生分为: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五种,清代又增设“附贡生”、“增贡生”,均为正途出身;另外,清康熙特别是乾隆以后开始规定以捐纳贡生身份,称“例贡生”。
三、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试”或“秋闱”,乡试在省会举行,由朝廷钦差主考官和同考官主考,各省巡抚为监考官,或由总督担任。凡本省的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全省乡试中式的称“举人”。取得贡生和举人资格者也可入仕,授任知县、教谕、训导等官职。举人身份的又可赴京参加会试。
四、会试每三年一次,考期在二月,后改为三月,是全国科举考试,在京都举行,由礼部尚书主持,朝廷钦差大臣为正总裁、副总裁。各省举人皆可应考,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或“进士”,即可参加最高一级的殿试。
五、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分为“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均称“赐进士及第”,授任翰林院官职。其余按成绩分为第二甲和第三甲,录取二甲若干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甲、第三甲进士初授任各县知县,也有授翰林院庶吉士。文武官秩按职官级别分为一品至九品,每品均分正、从之别。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2015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
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网上无法查,只有地方志有可能会查到此人。
i4ibm&4-06 12:47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墩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