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字能概括江南水乡致命的几种情况

& & ②最早记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而最浓艳消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写给江南的情书,表达的已经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了。
& & ③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忆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在烛火黯淡的光线下,在有着美人蕉图案的屏风边,诗人梦见了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夜雨潇潇,诗人(或有人)在船上吹着笛子,桥上传来低低的吴侬软语。这是个笼罩着迷蒙烟水汽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
& & ④江南如果仅仅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
& & ⑤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提到的季鹰,名叫张翰,西晋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 &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南归。这就是著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脱身的借口,但是谁能否认,莼鲈之思,也是张翰决定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始终相信,江南作为人性的栖居之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这种选择的另一个版本,稍涉香艳而已。
& & ⑥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丘迟的一篇《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招降书,写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动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惶!&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与其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如说是江南的胜利。
& & ⑦它甚至是朝代更替、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柳永的《望海潮》,将江南的繁华旖旎写到了十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手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慕西湖胜景,就起了挥鞭渡江、立马吴山之意。我不怀疑江南有这样的吸引力,会让人起觊觎之心,但是将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阕词,未免荒谬。朱东润先生说得公允:&说金主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 & ⑧但是这都是前尘往事了。留下来的只是关于江南的美丽的咏叹,只是关于江南的千古传说。江南,是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人性的空间,是中国人永远的梦境。在这里,我们滤去了现实中的不洁、不美、所有的缺憾,只留下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虽然那些笙箫吟唱的烟波画船已经去得很远。
17.本文题目为《致命的江南》,请概括江南致命的几种情况。(4分)
18.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对这个词(江南)有着强烈的偏爱,觉得它唤起的是湿润而明媚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江南给作者的印象是什么?(3分)
19.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引用,请选择一个例子分析它的作用。(3分)
20.请结合文本阐述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
21.文章第⑧段在引用了皇甫松的《忆江南》后对这首词作了一个解读,请你仿照它对白居易的《江南好》也作一个解读。(3分)& & & & & & & & & & & & & &&&
   (0)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标题内容作者《致命的江南》教学设计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2页
《致命的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中作者描绘江南的语句及江南“致命”的原因;
2.品读文章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江南的独特魅力;
3.学习课文大量引用古诗词深化文章主旨的成文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切实感悟、体会文章关于江南意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由文章过渡段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领略江南醉人的美和深厚的内蕴,梳理文章结构。进而通过对文章标题的反观品味深入走进文本,结合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作者表达深味,探究主旨。接着,总结写法上作者大量引用古诗词的好处。最后,诵读文章最后一小节总结深化文章主旨。 教学流程:
一、走近“江南”
1.导入:(播放歌曲《江南》)林俊杰用歌声唱出了对江南的情愫,余光中用诗歌吟诵了对故土的思念,而我们,身为一个江南人,品读这篇《致命的江南》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江南”。
2.文章第六小节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其中说江南“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在文中你能找到理由吗?
明确:六岁的“我”初到杭州,对江南的印象是“柔柔的柳丝、明媚的西湖还有拉着我的、父母温暖的双手”;“江南人”守着江南,寸步不离,永不叛逃;白居易《江南好》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韦庄的《菩萨蛮》表达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江南还是一个笼罩在迷蒙的水汽中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的境界。
3.第六节中说“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致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它甚至是朝代更替、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
4.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5小节),描摹江南的美景并抒发人们对江南的爱恋之情。
第二部分(6——10小节),深入阐释江南让人“致命”的原因。
第三部分(11小节)收束全文,点明江南的精神内涵,深化主旨。
二、走进“江南”
1.“致命”的本意是“夺取性命”,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的“致命”是什么意思吗?
文中品析点:
⑴第八小节“因为我始终相信,,,,热衷”句中“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借解释张翰隐退的原因阐明作者对世事顿悟,追求内心平静的观点。 ⑵第九小节“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体现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率军大将世人心中乡思、乡愁都是人性最本能的情感和最终的归宿。 ⑶第十小节“但由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一句,“描绘之工”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在【忆江南】中,诗人抓住什么和什么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用哪一句反问语气,流露出对江南的眷恋之情。。求解答。。急救!!!!!!
眼泪。。幻画成雪(&﹏&)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谢谢你的回答,我已经得到答案
日出江水红如火日出江水绿如篮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致命的江南阅读题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