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县2016年2016.1月份低保还涨吗涨了没有

张家口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张北县财政局局长&&杜建国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张北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建设&五个张北&奋斗目标,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县财政经济呈现出健康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
(一)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4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16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6805万元的94.69%,同比增长5.14%,增收4481万元。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3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52%,同比增长16.12%,增收8936万元。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7892万元,占调整预算218784万元的95.02%,较上年增长11.49%,增加21427万元。
财政支出按结构划分:县级一般预算支出109942万元,上级专款支出9795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892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9977万元,同比增长141.08%,增收46803万元。
2014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4248万元,同比增长100.36%,增支37192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0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8.09%,同比增长15.85%,增收4803万元。
2014年,社保基金支出29590万元,完成预算的111.84%,同比增长14.17%,增支3673万元。根据当年各项基金收支情况,社保基金年末新增结余5508万元。
(二)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4年预算执行效果
按照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县预算执行良好,成效显著。
&&多措并举抓收入,确保财政持续增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领导多次深入财税部门现场调度;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确保各项税费及时足额入库。一是强化综合治税。完善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努力拓宽信息采集监管范围,累计采集信息15万余条,通过信息数据对比分析,采取以贷控税、以票控税、以地控税等措施,努力挖潜增收。积极开展了临时占地耕地占用税专项清理活动,仅此一项较上年同期增收9210万元,成为财政增收的一大亮点。二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建立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制度,分析对比、研究对策,制定并完善征管措施;健全单位票据专管员制度,严格实施以旧换新票据缴销制度,通过&凭证购领、验旧购新、定期限量、票款一致&动态管理办法,加强票据源头管控。全县非税收入完成17120万元,同比增长22.51%,增收3146万元。三是加大激励奖励力度。以稳定既有税源、激励新增税源为抓手,对全县18个乡镇分别下达了税收任务,并制定了奖励办法,鼓励乡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调动了乡镇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四是搞好包联企业服务。深入企业认真梳理掌握全县税源状况,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努力增加税收。
&&发挥职能抓服务,引领全县经济发展。通盘分析掌握全县经济运行的现状,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引领全县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强化财政经济运行分析。在全面掌握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全县经济发展、财税收入等情况的分析,为全县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认真研究上级财政扶持政策,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大争取力度,争取到位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饮水、企业技改等项目资金1.8亿元;申报财政支农项目52项,到位资金2.2亿元。三是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整合各类支农项目,捆绑使用项目资金4658万元,重点支持现代高标准农田建设、蔬菜设施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建设、圈舍标准化建设等现代设施农业项目,推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拨付土地整理资金432万元、以工代赈示范建设资金380万元、公路建设资金4495万元、交通干线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342万元,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加大投入抓民生,助推和谐张北建设。努力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人员工资和机构运转的基础上,切实加大民生投入,保障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努力提高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4496万元,及时发放了2013年精神文明奖。通过积极申请,2014年我县公教人员津补贴由17400元提高到22400元,2015年我县公教人员工资再次由22400元提高到27200元。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拨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3061万元,保证了各中小学校正常运转;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及时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272万元,惠及学生3241人;积极发放高中阶段助学金223万元,惠及学生1878人;拨付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餐资金475万元,惠及学生5114人。三是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了《2014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贴方案》,下达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预算400万元,支出预算2399万元,县级财政补贴1464万元,确保卫生院正常运转。继续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改革,根据中医院药品收支差额,确定补助中医院275万元,拨付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25万元,为改革顺利进展奠定了基础。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0万元,在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建设4个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实施卫生院设施标准化建设,共拨付卫生院设施标准化建设资金285万元,基本满足了各卫生院医疗设施运营需求。四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25元提高至235元,增加县级补助210万元,共拨付城镇低保2491万元,惠及城镇居民6682人;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由120元提高至130元,拨付农村低保5517万元,惠及农村居民37158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年标准由4000元提高至5000元,分散供养年供养标准由2500元提高至2600元,拨付五保供养资金608万元,惠及五保老人1993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补助275万元,新农合县级补助257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69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金县级补贴1382万元。落实县级再就业补助资金554万元,拨付公益岗位补贴144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4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54万元、职业培训补贴38万元、创业帮扶补贴30万元,保障了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五是严格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扶贫资金2924万元,主要用于&十二五&扶贫规划重点贫困村建设项目;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19万元,改造危房1051户;争取2013年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资金320万元,筹集配套县级资金160万元,用于80个村的项目维护;申报2014年农村面貌提升村重点项目7个,争取上级奖补资金393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900万元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项目,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申报一事一议一般性项目97个,争取资金715万元。及时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3274万元,兑付良种补贴44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880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04万元。拨付石油价格补贴资金824万元。
&&推进改革抓管理,切实规范基础运行。坚持把财政改革作为推动财政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首次编制全口径政府预算,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债务及城市建设预算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体系,实现全口径政府预算;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在优先安排民生资金、运转资金、偿债资金的基础上,以资金量为依据,参照资金调度情况,整合项目,分层次安排资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预算约束,在预算安排上全力压减&三公经费&,确保财政节支;出台《张北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为&三公&经费的有序管理奠定了基础。全年会议费、培训费支出较上年分别减少739万元和200万元,下降62.84%和38.68%,&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减少553万元,下降17.41%。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起了以人行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为主要支付渠道,各类特色专户为辅助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和资金类型,分别采取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相结合的支付模式,并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全部预算单位推行了公务卡改革。三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成立了规范财务工作组,出台了《关于2014年全县各单位收支大检查的实施方案》,分三个小组,全员出动,深入一线,从财政收支、财务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对全县148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结合实际,先后开展了落实&八项规定&、省级专项资金自查、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专项治理、&吃空饷&专项治理等财政监督检查。四是推行绩效评价体系。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采取项目单位自评、财政部门复评、主管部门评价以及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联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农业产业等县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真实、科学、规范地确定评价结果,深入掌握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和绩效性。五是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单位52家,全县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1707万元,节约资金1205万元,资金节约率为5.26%。其中公开招标45次,采购资金9074万元,节约资金1028万,资金节约率10.18%。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县157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广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105家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对20个单位的24辆超标车辆进行了资产评估和拍卖,完成了对全县9个部门的执法执勤车辆编制的核定工作。七是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建立了全县政府性债务台账,加强债务运行动态分析;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工作制度,推进政府性债务预算试编工作,推动将地方政府债务和部门债务分门别类逐步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成融资平台清理工作,清理了4家已还清债务的融资平台。
各位代表,总的看,2014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全县上下克服了经济下行对财政收入的巨大影响,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这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的监督指导和鼎力支持,是全县人民不畏难、不避险,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很多。一是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仍不充分。二是财政改革面临不少困难,全面推进的速度还不够快。三是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仍然存在,依法理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一些资金使用绩效仍然不高,市场思维、绩效理念仍需强化。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全面深化财政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编制执行好2015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推动全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意义重大。
(一)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及2015年财政收入预测
从宏观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增速换挡和结构深刻变动之中。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有利于我们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实现借势发展;京张联合申奥,也必将为我们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动力源泉,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这些都将为我县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给财政经济发展带来坚实的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我县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综合分析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形势异常复杂严峻。从收入方面看,在现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加之今年&营改增&全面推开、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必将导致财政减收;而我县新的工业税收增长亮点尚未形成,曾经支撑我县财政增收重点企业和房地产、建筑安装业税收又连年下滑。同时,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土地出让的形势日益趋紧,过去高度依赖的土地财政已难以为继,因此,2015年我县财政收入形势将十分严峻。从支出方面看,今年国家将出台的支出政策比较密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各类社会救助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工资改革、公车改革等,都需要增加大量财政支出;推进扶贫开发、落实惠农政策、实施创新发展等需要大量投入。同时,随着国家对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筹措资金的难度大大增强,这条融资渠道也日益收紧。而从今年开始,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余额限额管理,借债规模根据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因素测算,债务风险越高,借债额度就越低,超过警戒线的地区将丧失举债资格。再加上我县已经进入偿债高峰期,财政运行压力将与日俱增。
基于上述情况,按照积极稳妥原则测算,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可比增长13.02%。这个目标既考虑了&营改增&扩围等政策影响,也考虑到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部署落实,满足各项民生刚性支出需要。
(二)2015年预算安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根据今年形势和改革要求,2015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新《预算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支持创新驱动,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支出,坚持依法理财,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绩效,为&五个张北&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预算编制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改革要求,以改革纾解矛盾、释放红利。二是依法理财,全面落实《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改进预算编审程序,细化项目编制,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公开。三是绩效导向,将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全过程。四是整合财力,整合政府各种可用资金,打破资金壁垒,统筹安排支出,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五是统筹兼顾,全面保障民生,落实改革性经费,支持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三)2015年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收入预算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85625万元,主要包括:
①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9620万元,同比增长8.13%。
②税收返还收入10227万元。根据县行财政体制和相关政策规定,结合上年预算执行情况,中央、省税收返还收入预计10227万元。
③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94886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7647万元(具有专项性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2292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7239万元。
④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0892万元。
(2)一般公共支出预算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85625万元,主要包括:
①县本级安排支出177690万元。其中:县级财力安排支出125196万元(含上年结转县级财力8564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一般性转移支付22927万元,上级提前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27239万元,上级结转的专款安排支出2328万元。
②上解上级支出-314万元。
③乡镇体制补助支出8249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062万元。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163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85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8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500万元、新型墙改材料270万元、彩票公益金190万元、其他74万元,上年结转政府性基金8630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24692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23017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收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支出。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32万元,主要用于散装水泥、墙体材料专项支出。其他支出643万元,包括社会福利、体育事业等支出。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15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企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6633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0597万元,预计年末新增结余6036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0034万元。
(四)重大支出政策及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全年工作思路,结合&保民生、保运转、促发展&的预算安排原则,在2015年预算安排中,全力保障以下四项重点支出:
1.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坚持民生优先,按照各类民生政策要求,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一是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安排5508万元,推进社保扩面提质,提高城乡低保补差标准,支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保障和改善老弱病残群体的生活和就业。二是落实国家计生政策,安排533万元,实施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开展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等。三是落实工教人员工资福利政策。安排资金28064万元,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政策和绩效工资,落实2014年精神文明奖励资金,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村干部补贴水平。
2.着力推动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围绕&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张北建设。一是安排生态保护经费5029万元,用于全县植树造林等支出。二是安排大气污染防治经费215万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及空气自动检测站运营经费;三是安排污水处理经费1080万元,用于全县生活及生产污水处理;四是安排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经费80万元,用于大气、水体、林、草等各项指标考核。
3.着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优先教育事业发展。安排教育各类支出4928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学校建设及设备购置、教师奖励及教研经费、落实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等。二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足额安排各类医疗卫生支出8704万元,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着力支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政策。三是安排文化体育发展资金300万元,用于电影放映、自行车赛、文化三下乡活动、文物保护工作等,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是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安排939万元,用于继续推进基层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消防业务经费、政法干警工伤保险等,促进平安张北建设。五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安排资金1126万元(政府性基金安排700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汛物资购置、新农村建设、人工增雨等经费。
4.着力调结构促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努力破解经济结构性矛盾。一是安排工业经济提升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技术改造升级。二是安排招商引资工作经费5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壮大,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安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224万元(债务预算安排),支持粮食仓储库、垃圾运转站、人防工程、市政工程建设等,推动全县基本建设项目实施。
三、认真做好2015年预算管理工作
2015年,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勇于改革创新,严格依法理财,强化执行管理,努力完成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
(一)集中精力谋发展,积极助推绿色崛起。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申奥的机遇,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统筹运用贴息、担保、奖补等方式,引导社会投资向新型绿色产业领域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强壮大新型能源业、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巩固壮大基础财源;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及扶贫开发项目建设等;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进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的良性互动,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认真落实财税政策,壮大房地产、矿产、建筑安装、风电和食品加工五大行业;积极扶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努力将三产服务业培育成为新型后续财源。
(二)全力以赴抓收入,努力实现财政增收。认真研究税制改革政策,围绕&营改增&、消费税扩围、资源税扩围、开征环境保护税等改革,测算税制影响,提前做出安排,积极谋划应对方案。继续加大综合治税力度,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涉税信息比对分析,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税种等方面的监控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最大程度的发挥综合治税的挖潜增收作用,切实将潜在的税源转化为现实的税收收入。建立国税、地税和乡镇协税护税组织联合管税机制,从每个乡镇中抽调专人组成协税小组,协助税务人员对乡镇税收开展摸底调查清理,进一步挖掘新增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完善对乡镇的激励考核机制,将乡镇税收完成情况和全年经费挂钩,充分调动乡镇组织收入的积极性。继续落实好包联企业工作制度,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全面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落实好帮扶措施,努力增加税收。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深入开展非税收入大检查,加强对执收执罚单位检查督导,充分发挥&以票控收&的管理职能,确保应收尽收。
(三)千方百计惠民生,促进和谐张北建设。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做好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大力支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扶持创业政策,保障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基本生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争取和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水、电、路、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四)深化改革强管理,切实规范基础运行。加强预算管理,全面落实新预算法,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将财政运行全过程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严格公开时限,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评价重点由项目支出向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拓展,评价结果作为制定政策、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细编全口径预算,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一些必须出台的政策,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规范预算变更,部门预算严格按照科目执行,切实减少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项目间预算资金调剂。加快预算执行,完善预算执行进度考核通报制度,建立预算执行进度、结余结转资金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定期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对结转两年以上的政府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对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调入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投向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研究制定对各类财政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规范财政资金的运行程序。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认真调查研究,在条件成熟的相关领域适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严控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健全台账,把实行债务预算制度作为加强政府性债务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促进全县财政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强化纪律严约束,加强财政资金监管。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落实公务接待、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及&三公经费&等管理办法,认真实施公务卡制度,积极推进公车改革,坚决堵住乱花钱乱支出的口子。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健全单位内部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风险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节点,建立单位内部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纠正的动态监控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督促整改并依法追究责任。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指导,虚心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开展审计监督,不断改进和加强财政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五个张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您的当前位置:
& 本地新闻
关于张北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中国 o 张北蔬菜网 o 官网
阅读次数:1011434 位访客
【详细介绍】
关于张北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在张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关于张北县2014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1日在张北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张北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韩振中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作张北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4.3亿元,增长6.6%,完成年计划的10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2亿元,增长5.1%,完成年初预算的94.7%,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增长16.1%,完成年初预算的10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70%,其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实现97.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12元和6859元,增长10.1%和12.5%,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8.7%和108.9%。
(一)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项目建设。2014年,&我县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44个(续建44个,计划新开工61个,前期39个),当年计划投资89.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05.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风光储输和云计算项目)。105个续建和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项目55个(续建22个,新开工33个),完成投资27.6亿元。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7个(省重点2项),全年完成投资80.2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53.3%。列入省市重点项目个数和完成投资数均居全市第一。去年我县项目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项目结构更趋优化。生产性项目比重明显突出,全县在建重点项目中,生产性项目达到70项,总投资290亿元,完成投资95.3亿元,分别占全年在建项目的66.7%、90%、90.6%;二是现代农业项目更具规模。重点实施了绿健、胡氏等千亩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佳圣、科源等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围绕伊利乳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引进了宏文生态农牧产业科技园、盛泰肉牛深加工等一批规模养殖项目,特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中粮集团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项目的注册,使我县现代农业更具发展潜力;三是项目层次明显提高。重点推进了云计算产业园、国家风光储输、蔡家营铅锌矿采选扩模等一批对提升产业层次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支撑项目。特别是与中信、东旭、特变电工等知名大企业签订了600多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为建立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特区提供了支撑。&
&&招商引资。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申奥"两大机遇",重点围绕新能源、有机食品加工、生态旅游、云计算等产业,以组团招商、专业招商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京津、沿海地区,面向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新签约云计算、中粮百万头生猪养殖、东旭风电及光伏发电等项目31个(已开工11个),协议引资952.9亿元,其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全县实际到位国内市外资金60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市下达任务(56亿元)的&107.1%,其中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4.3亿元,同比增长13.1%。&
(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坚持龙头带动、品牌引领、集群发展,积极培育县域主导产业,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型能源及装备制造业。重点实施了风光储输二期、博望华科风光发电、大唐四期风电场等新能源产业项目,新签约风电项目4个、光伏发电项目15个。借助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特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了我县新能源产业的影响力。全县完成风电装机228万千瓦,完成光伏装机12万千瓦。旅游服务业。全年累计投入3.97亿元,重点实施了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草原天路、汉诺坝省级地质公园等7个文化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第六届草原音乐节、第九届中国小姐大赛全国总决赛等一系列赛事和活动,推行了旅游联票。全年接待游客37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5亿元。现代物流业。依托丰富农牧产品、独特区位资源等优势,重点实施了五洲农副产品物流园、华北喜顺马铃薯交易物流中心和富达广场等6个项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年计划的100%。云计算产业。张北云计算产业园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大数据基地;张北云联数据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云联公司、阿里云、国电通公司三方签约了业务合作协议;京北云谷云计算与智慧产业基地项目已签约,中国教育云数据中心项目已注册公司。有机食品加工业。坚持"强基地、壮龙头、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8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实现销售收入24.7亿元,我县成为全国知名的"有机食品供应基地"。矿产品加工业。重点完成了华澳矿业150万吨采选扩建工程;大西湾辽源硅藻土项目启动了新三板上市工作;硅藻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已与中国矿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海流图铁矿项目完成矿脉详查工作,已向国土部申报了采矿许可。
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67亿元、3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和7.5%。
(三)农业生产方式有效转变,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围绕建设"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实施了2.4万亩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完成了佳圣现代农业科技园二期建设等工程。农业高效节水实现更大突破。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新增高效节水3.7万亩,总面积达到20.6万亩,农业用水较2013年减少300万方,节水机制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重点批示。设施规模农业发展迅速。重点推进了宏文生态农牧产业科技园区和盛泰牧业、满红2个肉牛养殖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宏文奶牛养殖场4个月就完成投资4个亿。2014年,全县奶牛存栏达到5.1万头,肉牛存栏达到4.3万头。生态建设实现长足发展。按照环首都"北部生态功能区"战略定位,投资1.2亿元,完成首都新型生态屏障示范工程12.3万亩。启动了8.5万亩退化林分改造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6.4%,重点打造了20个市级绿化试点村,在春季造林观摩现场会上被评为全市先进。大气质量全面改善。实施了博天糖业烟气脱硫、小锅炉拆除、星火供热2台40吨锅炉除尘等多项减排工程,拆除供暖锅炉10台,淘汰黄标车4792辆,四项主要污染物全部完成市下达消减指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位居全省143个县前列。
(四)着力建设宜居家园,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紧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承载能力实现突破。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在全市率先编制完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修编了《城乡整体规划(年)》,实现了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四规合一"。特别是我县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投资2.9亿元,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等11个重点城建项目,新建市政道路1832米;新汽车客运站成功启用;城区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73.2%、98%、89%。城市品位明显提升。高标准完成城展馆布展工程,跻身全省一流行列。新增绿化面积20.7万平方米,完成了迎宾大道两侧105套中华灯改造。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2%、39.9%、14.1平方米,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城市管理愈加精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对主城区45条主次干道建立了"三位一体"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整顿规范物业市场,构建起了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物业自主管理体系,形成了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
(五)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大民生"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民生投资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0%以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居全市13县之首,上线率增幅全市第一,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率连续六年全市第一,完成了3所小学及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了中医院门诊楼、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等项目,新建了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农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分别达到97.6%、97.7%、95.5%、61.9%,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
各位代表,2014年,通过全县人民的凝聚实干,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县委、政府的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又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参政议政,同时也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2015年工作总体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的奋进之年。总体上看,我县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有利条件。
从外部环境上看,我县重点产业与国家的产业政策高度契合,在新常态下,调整转型的包袱轻、压力小,有利于轻装上阵,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绿色崛起。加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实施,更有利于我们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和功能接洽,实现借势发展。特别是京张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更给我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自身发展上看,我县资源充足、交通便利,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居坝上之首,历来受到中央、省、市的高度关注,在新一轮的政策机遇面前,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特别是张家口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应用综合创新示范特区,发展的"引爆点"就在张北。同时,我县去年又成功列入国家64个新型城镇化试点,这些都将为我县持续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基于以上形势及我县发展趋势的分析,2015年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投资拉动和创新发展,强力打造"四区、一试点、一中心"(京津生态涵养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创新示范特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京津有机食品供应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京北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不断开创"五个张北"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3%,县级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要严格按照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全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项目主导地位,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项目安排上,初步确定2015年全县重点推进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总投资687.1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54.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个,总投资187.1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31.1亿元;新开工项目31个,总投资41.1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23.5亿元;前期项目43个,总投资458.9亿元。57个在建项目中(续建和新开工),工业项目15个,农业项目6个,市场物流项目2个,旅游项目8个,城建及其它项目26个。
在推进实施上,一是集中力量求突破。今年推进实施的众多项目中,东旭光伏、中粮百万头生猪养殖、中信光热、阿里云计算等项目都是重中之重,是带动全县经济的核心支撑,要集中力量、死盯死守,务必保证有实质进展和重大突破。二是抢抓机遇重推进。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区创办和举办冬奥会等为契机,积极推进博望华科、熠彩光伏、五洲集团农副产品物流暨加工创业园区、宏文生态农牧产业科技园区建设等37个关联度大、联系紧密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培强做大优势产业。三是全力以赴抓重点。不断加大重点项目申报争跑力度,争取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0个,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目前风光储二期、云计算、张北风电、张北光伏、宏文牧业等5个项目已列入省重点,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与市发改委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市计划盘子。
在管理机制上,一是坚持领导包联责任制。继续对全县100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领导包联,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盯紧盯死,确保项目如期推进。二是坚持督导调度机制。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经常开展督查调度,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给予解决,并对项目完成情况定期通报。三是坚持考核激励机制。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细则,提高考核科学化水平,不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强化产业带动战略,增强主导产业支撑能力
一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新型能源业,抢抓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特区创建机遇,力促博望华科3万千瓦光伏、东旭5万千瓦光伏、华能白庙滩10万千瓦风电、大唐乌登山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协鑫光伏发电和中信集团100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产业园项目,风电装机力争达到300万千瓦、光伏装机达到25万千瓦。有机食品加工业,重点加快燕北薯业马铃薯皮渣综合利用开发、源丰燕麦二期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使马铃薯产业仓储能力达到30万吨,燕麦年加工能力达到20&25万吨,覆盖整个坝上和内蒙地区。信息化产业,立足"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发展目标,抓紧制定《张北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确保阿里云数据中心项目完成首批投资建设,力促全国教育云数据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集聚效应,3&5年内打造成"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处理中心"。旅游服务业,借力京张联合申奥契机,坚持多元投资发展草原天路项目,推广采用PPP模式吸引客商合作开发;积极推进天保旅游度假区、元中都遗址等旅游景点配套产业,打造张北特色旅游线;举办好第七届张北草原音乐节和第五届张家口&张北冰雪文化旅游节。全年力争接待游客42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7.2亿元。商贸物流业,重点推进五洲集团农副产品物流暨加工创业园区、华北喜顺马铃薯交易物流中心等项目,打造面向京津、辐射周边、服务全国的燕麦、马铃薯、亚麻三大物流枢纽。201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5亿元,增长12%。
二是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鼓励扶持中小企业,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科学确立园区功能定位,抓好"有机食品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信息产业"三大园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要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配套支撑,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附力。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燕北薯业、张北乳业、馨盛食品、雪中笑劳保用品的战略重组,鼓励中小企业增投入、上项目、扩规模,尽快进入骨干行列。要积极建立健全银政、银企合作共赢机制,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全年力争为企业解决贷款2.8亿元,为40家经济实体担保贷款5000万元。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从项目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减排评估和规划等方面严格审核把关,继续严密监控博天糖业、河北马利、伊利乳业、华澳矿业等重点企业运行。及时掌握规上企业耗电、耗煤、耗油情况,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年内力争淘汰10吨以下燃煤锅炉33台,完成博天糖业2台45吨锅炉脱硫工程。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壮大农业农村经济
以"高效、生态、特色"为导向,真正走出一条质量与效益并重、技术与规模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一是推广高效节水农业。逐渐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蔬菜、甜菜、马铃薯、燕麦、亚麻种植面积分别调整为15万亩、13万亩、35万亩、22万亩、15万亩;新建或改造高效节水工程4万亩,巩固节水工程15万亩。2015年,全县农业用水量控制在3400万方以内,相比2014年减少78万方。二是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进一步推动高效节水工程示范、农业节水机制示范、设施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带动扶贫示范和科技观光农业示范,2015年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工程3.2万亩,科技推广项目4000亩。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加工和销售龙头,带动有机食品加工向精、特、专方向转变;发挥燕北薯业、博天糖业、伊利乳业等企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对产业和农户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增加农业农民收入。四是抓好生态建设。着力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封山育林、退化林分改造等工程。力争年内完成草原天路两侧2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县6万亩林业建设任务及8.5万亩退化林分改造工程。
(四)提升城镇品位质量,打造新型城镇化试点
一是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打造"一轴、一带、两区、多中心"的城区空间格局,年内完成13条背街小巷硬化排水,新建5条支路5座高标准冲水公厕,新增集中供热入网面积24.7万平方米、燃气入户3000户。要研究制定城市业态规划,形成以业拓城、以城兴业、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二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下大力实施城市广场、公园及周边绿化和小区绿化。进一步推行城市环境卫生、公厕管理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新建4个便民市场,打造永春街、中都大街等5个特色样板街。继续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排污监管力度,完善大气污染防治举措,让张北天更蓝、水更清。三是提高城市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供热、供气等保障功能,教育、卫生等基础功能,餐饮娱乐等消费功能,金融、保险等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功能齐全、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利的城市服务。
(五)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幸福和谐张北
社会保障。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全面推行阳光低保制度,坚持开展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救助范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公租房107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00户,完成10万平米棚户区改造任务。教育事业。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年内完成兴和小学、二中宿舍楼和九卜树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实施4所标准化幼儿园新建改建项目;继续强化高中教育品牌,力争一本上线260人、二本以上1000人。卫生事业。重点实施中医院门诊急诊综合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异地新建以及6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积极稳妥推进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社保扩面提质,提高新农合与城镇医保参保补助水平。文化事业。全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非遗"保护与传承,搞好节日文化和节庆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还要认真抓好民政福利、环境保护、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听取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为建设"五个张北"而努力奋斗!
张北蔬菜会员商业信息查询
手机APP·二维码认证平台·移动APP
蔬菜类产品价格行情
水果类产品价格行情
水产类产品价格行情
粮食类产品价格行情
干果类产品价格行情
06-13
06-13
06-13
06-11
06-11
06-08
06-08
05-26
05-24
05-24
05-24
05-22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4-15
04-15
04-15
04-15
03-27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6-14
06-13
06-12
06-11
06-10
06-09
06-08
06-07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6-05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9
05-12
05-12
05-12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13
03-07
03-07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5-15
04-07
04-07
04-07
04-07
03-27
03-27
03-27
06-13
06-13
06-11
06-11
06-11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10
06-09
联系地址:&   &  农业电商:
技术支持:  &
 管理运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云南低保会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