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镜的威力刷哪个图调的三十米打二十米有影响吗

据了解狙击枪子弹的膛口初速度约为1000米每秒。那么假设狙击枪水平,子弹做平抛运动。一公里下降5米两公里就下降20米了。狙击手难道是要瞄准目标五米高,20米高处的地方?若做斜抛运动。那又如何计算?
看了这么多的回答,我觉得应该开发一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狙击步枪——“一块钢板的战斗之旅”“一块钢板的战斗之旅”“为狙击手而生”“标准版/战神版/顶配版”“买枪送水冷,碳纤维降温”《人人都是狙击手》《我的狙击可以复制》小米狙击步枪俄罗斯大卖,战斗民族连连称赞其“为发烧而生”内置“小米wifi狙击助手”,在您狙击的时候沿途的小米手机将会共享气象数据作为狙击修正MiGun Not 3新增加指纹识别,芯片级安全保护
&img src=&/9b5a842a6cc151f8e1e4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b5a842a6cc151f8e1e4_r.jpg&&&p&首先定个基调,远程精确射击,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不仅考验技术和装备,还得凭一点运气。&/p&&p&
下面有知友提到,两个旋钮是固定倍率瞄准镜的设计,在超过1000米的远程狙击采用变倍设计,应包含了三个调节旋钮。&/p&&p&
受限制于国内的大环境,作为一名军事/枪支爱好者能注意到这点非常不错,相信对远程精射也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但是就如同之前一个回答里一些朋友提出的关于“皮卡丁尼导轨”的意见,他们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媒体,所以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我的回答。不过没关系,我会详细解答问题。这是对我有限的知识的积累,并再次感谢这些知友们对我的鞭策。&/p&&br&&p&———正文————&/p&&p&上面已经提到了瞄准镜旋钮个数的问题,那在开头我就先做一个的解释。为什么我在提光学瞄准镜的时候,只提到了海拔/风偏调节旋钮。&/p&&p&
因为其他旋钮对远程精确射击没太大作用。&/p&&p&
首先普及一个关于光学瞄准镜的知识:FFP和SFP。这是每一个买变倍瞄准镜的人都事先要考虑好的问题。FFP(First Focal Plane)、SFP(Second Focal Plane),两者的区别在于,FFP的瞄准镜中的分划线随着倍数的增大/减小,也随之增大/减小。SFP则无论瞄准镜倍数如何改变,分划线始终保持不动。因此,FFP的瞄准镜在变倍后依然能直接通过分划线里的密位点来测距、计算弹道。相比之下,SFP只有在一个特定倍数时能通过分划来直接测距和弹道补偿,一旦倍数改变必须相应地重新计算。题目问的是一千米距离射击,在这个距离情况下,FFP几乎是唯一的选择。&/p&&p&
同型号的FFP的瞄准镜是要比SFP的版本贵一些,尤其是高变倍、远距离射击中,FFP的使用率是远超SFP的。另外,在远距离射击中瞄准镜调的肯定都是最大放大倍数,所以无论镜子上有几个调节旋钮,实际情况下,依旧只需考虑调节海拔和风偏。&/p&&p&
真要说起来,好点的瞄准镜从来都不止三个调节旋钮。对焦/粗略测距,海拔,风偏,照明,变倍,是五个旋钮。&/p&Vortex Viper PST 6-24x50 FFP&img src=&/5f72cd0b8e44416fee0dfd3e45dabc3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f72cd0b8e44416fee0dfd3e45dabc3c_r.jpg&&Nightforce Beast 5-25x56 FFP 这是♂高富帅的专属。&img src=&/b5bdac9ae95ff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b5bdac9ae95ff_r.jpg&&&br&在一切狙击活动开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尽可能精准的测距。&br&现代狙击小组至少配有一个观察员,这个任务通常交由他们来完成。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使用瞄准镜/望远镜的分划线来测量距离并不是首选。在远距离情况中,一点小偏差就有可能造成几十米或更甚的距离误差。&br&&img src=&/d7e1ade8c624dd9a00be8c73a63333f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7e1ade8c624dd9a00be8c73a63333f4_r.jpg&&在这名美军狙击手的瞄准镜里,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戴白色面巾的塔利班武装人员身高正好为4个mil dot单位。Mil dot(密位点)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分划方式,单位是英制。1密位点代表在100码距离上的3.6英寸长。以美国陆军的密位点分划为例,从一个黑点的中心到临近另一个黑点的中心即为1密位/1 mil,一个小黑点长度为0.2密位。&br&密位点计算距离的公式:(目标高度x1000)/ 密位点读数 = 距离&br&&br&注意,目标高度用什么长度单位,测算出的距离也就是什么长度单位。&br&如果需要单位转化的话,有两个额外的公式(目标测量均为英寸):&br&目标长度(英寸/inch)x 25.4 / 密位点读数 = 距离(米/meter)&br&目标长度(英寸/inch)x 27.77 / 密位点读数 = 距离 (码/yard)&br&&br&假设这名武装人员身高1.75米(68.9英寸),正好高4密位点,那么距离就应该为:&br&1.75 x 1000 / 4 = 437.5 米&br&或&br&68.9 x 25.4 / 4 = 437.515 米&br&或&br&68.9 x 27.77 / 4 = 478.34 码 =437.39 米&br&&br&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分化,原理都是一样的。&br&下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密位点分划,可以观察到,在密位点长度上略有区别。&br&&img src=&/bf04ec08c28_b.jpg&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7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bf04ec08c28_r.jpg&&GAP分划线,优点是区分的更细。一个小竖线只有0.1 mil宽,一小格0.5 mil。&img src=&/3e5bb26b66d7e4e49e7a8b43edf2753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3e5bb26b66d7e4e49e7a8b43edf27535_r.jpg&&我目前正用这种分划方式,更细的小格保证了更精准地读数。&br&&img src=&/6fe254a2b6de73e575283_b.jpg& data-rawwidth=&1634& data-rawheight=&21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34& data-original=&/6fe254a2b6de73e575283_r.jpg&&&br&那密位点分划测距的短板在哪里呢?&br&没错,就是无法精准的估算目标长度,并且无法准确读取密位点的读数。&br&&img src=&/4d18dec00005d70badb4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d18dec00005d70badb46_r.jpg&&从图上看,左边的哥们还能估算为2.8 mil来测距, 但如果只有右边哥们一人,则无法精准的估算出密位点读数。即使十字线中心对准头部之后,依然无法确定是2.4mil?2.6mil?&br&假设右边哥们身高1.65米,读数2.5,距离则为 1.65 x 1000 / 2.5 = 660 米&br&若他实际身高1.75米,实际读数为2.4,距离实际为 1.75 x 1000 / 2.5 = 729 米&br&这还是在目标物体比较容易估算,高清照片不抖不晃,距离不算特别远的情况下的测算误差。&br&&br&因此观察手们现在都会使用:测距仪(Rangefinder)&br&例:Leupold RX-1200i TBR&br&&img src=&/fdccb75c28ee8e5a882b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fdccb75c28ee8e5a882b_r.jpg&&&br&这只测距仪价格在400美元出头,不仅能即时读出距离读数,还能提供弹道补偿数据。不过缺点也明显,实测效果有限。理论最大值1215码(大约为1111米),如果途中有烟雾、树丛的遮挡效果就大减,背景对比度不高的情况下也严重干扰测距结果。实际使用距离只有标称的一半多点。想要实测出1000码,除非目标举个镜子在晴空万里的平原上对你着你笑。&br&&br&当然,凡事都有例外。&br&Vectronix VECTOR 23 双筒望远镜/测距仪&br&一想到这货我就想邪恶的一笑&br&&img src=&/833ff8fc0ef30362cc4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33ff8fc0ef30362cc40_r.jpg&&这就是装了物镜消光装置的Vector 23 双筒测距仪/望远镜&br&猜猜它可以测量多远的距离?2000米?5000米?一万米?&br&&img src=&/33a0fab09fa9433a0adac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太小看它了,它的理论极限距离可以达到25公里&br&25000米(这一定是黑科技。。。)&br&贴一张它和其它测距仪相对亮度的对比图,其中不乏徕卡和蔡司的产品。&br&&img src=&/2ce395ea92ebb46a206f338_b.jp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2ce395ea92ebb46a206f338_r.jpg&&可以看到,在同等昏暗的光线环境下,它的相对亮度有别人家的两倍。&br&太可怕了。。。&br&&br&距离精确地测量好了,下一步就该是计算出弹道数据来调整瞄准镜了。弹道数据的调整,说白了就是调节高度(elevation)和风偏(windage),那先从比较简单的高度补偿讲起。&br&子弹在被射出枪管后,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而不断下坠。因此,想要远距离打中目标,子弹的轨迹必须是一条优雅的弧线。&br&&img src=&/b6e07b76c531f0f726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6e07b76c531f0f726bf_r.jpg&&那我们如何知道在1000米的距离上该怎么调节高度补偿(elevation)呢?&br&问观察员嘛(笑)&br&首先了解一个概念:Minute of Angle(MOA),中文叫角分。不用去管它是怎样划分的,只要记住1角分在100码处约等于1英寸的长度,每1角分和每100码都是成正比的。&br&所以:2角分在100码=1角分在200码=2英寸&br&
1000码距离若弹孔偏下了10英寸,也等于1角分。&br&&br&假设我们刚刚拿到了一把精密国际AT .308/7.62x51口径的狙击步枪 (不要抱怨为什么不是黄金大炮阻)&br&&img src=&/2d5de0f98c3c5bd6bd0fd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2d5de0f98c3c5bd6bd0fd_r.jpg&&咱高高兴兴地拿着步枪,扛到靶场,在标准为100码长度的靶道上对靶纸开了一枪。砰!果然不中靶心。细看靶纸,弹孔在靶纸的右下方。(小红圈标示处)&br&&img src=&/7b236fd141d5e4a73a7c5_b.jpg& data-rawwidth=&1202& data-rawheight=&1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2& data-original=&/7b236fd141d5e4a73a7c5_r.jpg&&由于这是100码的标准靶纸,每个正方形小格的间距都为1英寸(inch),所以可以观察到弹着点比我们的瞄准点偏低了4英寸,偏右了4英寸。&br&根据角分(MOA)的定义,100码距离上1英寸的长度即为一角分,即应往上调节4角分,往左调节4角分。&br&&br&具体在瞄准镜上如何调节呢?&br&绝大部分角分/MOA标准的瞄准镜调节最小单位都是0.25角分,也就是说,我需要连续转动16下(听到16声咔嗒咔嗒的声音)来让我的弹着点在100码处升高4英寸。转动方向一般为向右(逆时针)。&br&水平位移也是一样,0.25(四分之一)角分一个click,同样是转动16下来使弹着点偏左4英寸。准动方向一般朝上(顺时针)&br&&br&Vortex Razor HD Gen II&br&&img src=&/25ac745968cdda37be4a49ff6d61f56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5ac745968cdda37be4a49ff6d61f56e_r.jpg&&如上图,瞄准镜上方的旋钮都是高度调节,右边的旋钮调节风偏。旋钮边一般会标注好弹着点调节方向。&br&例子:200码距离,子弹打高了1英寸,偏左了2英寸。那我就应该往下调0.5角分,往右调1角分。分别对应高度旋钮往左转2格,风偏旋钮往下转4格。&br&&br&除了MOA以外,还有用MRAD来调节的瞄准镜。区别于MOA的角度制,MRAD是弧度制。&br&1 MARD等于100米处的10厘米,或100码处的3.6英寸。&br&我自己用的就是MRAD调节,因为我对英制长度没啥概念,不如用公制来的准确。&br&&img src=&/46f0e188a2a52b97ad82e_b.jpg& data-rawwidth=&2312& data-rawheight=&30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12& data-original=&/46f0e188a2a52b97ad82e_r.jpg&&可以看到,MRAD的瞄准镜一小格均为0.1mrad,也就是说转动10小格在100米处距离调节为10厘米,或者在100码处3.6英寸。&br&&br&MRAD有个优点就是调节同样长的补偿距离时,只需转动更少的格数。&br&例如在500码(457.2米)处射击,弹着点在瞄准的靶心正下方20英寸(50.8厘米)。&br&MOA:500码 偏20英寸 即为4moa,一小格0.25moa,需转动16小格&br&MRAD: 500码 偏20英寸 即为1.11mrad ,一小格0.1mrad, 只需转动11小格&br&&br&Schmidt Bender PMII 3-27x56 L/P LT H37 RAL8000 Riflescope&br&&img src=&/bbbdd9d25046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bbbdd9d25046_r.jpg&&这毒物同样也是一款MRAD调节的镜子&br&&img src=&/59dec03ebd7d807d8637f8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59dec03ebd7d807d8637f8_r.jpg&&&br&因为有固定的标准,距离的补偿相对简单。子弹下坠的量在哪儿都差不多,真正考验技术的是测风。远距离精度射击对风的把握,需要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所掌握。&br&为什么说风偏难以捉摸,是因为风太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因素,风速和风向。&br&Mirage(海市蜃楼),是普遍用于计算风偏的标准。通过观察从地表升起的波浪状气体?来确定风速和风向。&br&&img src=&/efaea0bcaf7e1a0b7f27e31_b.jpg& data-rawwidth=&691&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1& data-original=&/efaea0bcaf7e1a0b7f27e31_r.jpg&&&br&通过观察海市蜃楼的情况可以大致估计风速&br&&img src=&/9ca8a4f4e2a6945dfd9ac7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9ca8a4f4e2a6945dfd9ac7_r.jpg&&这是水平风向(从左到右)的时候观察Mirage得到风速的大致区分情况。风速约快,mirage的波浪线就越平。(1 英里=1.61 公里)&br&那风向怎么区分呢?&br&&img src=&/ba4fa277e1e0bcadebed873b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ba4fa277e1e0bcadebed873b_r.jpg&&图2是无风情况下,透过镜子观察到的情况,如同一缕青烟直着往上冒。&br&图3风向从3点到9点水平方向,总共图1,4均为从斜后方吹来的风,一个向左,一个向右。&br&图6风向是正后方或正前方吹来,对弹道影响可以忽略不计。&br&图5和图7风向则均为水平方向。&br&&br&在水平方向上的风,称之为Full Value,意味着假设风速是10英里每小时,在计算风偏补偿的时候就风速就填10英里每小时。&br&图1和图4因为风向并非水平,即使风速一样也为10英里每小时,它对弹道水平偏移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类带角度的风计算上统称为Half Value。&br&而6点钟或者12点钟方向的风均为No value,意思是对弹着点没有影响。&br&如果更细致点分的话,45度角吹来的风在水平偏移量上的影响应为风速的0.707。比如风速10英里每小时,相当于水平上7.07英里风速的横风。(其实就是个勾股定理)&br&&br&不同角度风向的风速计算成横向风速的比值(下图中均取了方便计算的近似值)&br&&img src=&/ae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ee_r.jpg&&得知了风偏数据,该如何计算风偏的补偿?&br&不同配方的子弹风偏补偿数据不同,以标准7.62毫米北约标准步枪弹,175gr弹头重的子弹为例:&br&风速 x 距离 / 一个常数 = 密位点读数&br&注意:距离用100码作为一个单位,在不同距离上该配方的子弹常数规定如下:&br&&img src=&/dcd2be17e7d_b.jp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22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例子:在距离1000码(914.4米)狙击敌人,风速为20英里,45度角的从右后方吹来。&br&根据比值,实际风速= 20 x 0.707 = 14.14英里每小时。1000码距离时根据表格常数应该用37作为标准,距离为10个单位(1000除以10=10)得出:&br&14.14 x 10 / 37 = 3.82 密位(mil)&br&所以可直接把瞄准镜十字线往右偏移3.82个密位点。&br&&br&或者将密位(Mil)转化为角分(MOA),只需乘以3.438,等于13.14个角分&br&最后需要向下转动53格风偏调节的塔轮(转的都要晕了)&br&&img src=&/36bbf607dfd4cec22d2c1e1a36d7e38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36bbf607dfd4cec22d2c1e1a36d7e38f_r.jpg&&实际情况中,风速的估算很容易出现差错,包括子弹飞行途中风速的变化,还有风向不能精确的把握造成角度估计错误。这些因素导致了风偏补偿是最复杂的一个调节项目。&br&&br&温度、湿度、海拔和气压一般标准是在15摄氏度,78%湿度,海平面高度和一个标准大气压。这些并没有明确的公式去调节,就如同从山上往山下射击和山下往山上射击子弹的轨迹有明显差别一样,都只能依靠实地的射击取样来制作符合特定环境的弹道数据卡。这也避免了因为枪械和子弹的原因导致的弹道数据的差别,这样制作出的弹道数据,可以说是符合这把枪、这个配方的子弹的最精确数据。&br&&br&弹道计算器(Ballistic Calculator )&br&&img src=&/57bc08f330f296ac6641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7bc08f330f296ac6641_r.jpg&&科技的发展帮助狙击手们大大提高了狙击效率。弹道计算器,辅助输入各种数据,有效提高了弹道测算的效率。&br&&img src=&/653ebd5e20e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53ebd5e20ed_r.jpg&&&br&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在技术上实施一次完美的远距离狙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面这些工作狙击手们在平时要反复的训练、测量、记录来绘制真正属于自己的弹道数据。只有在实际狙击任务中发现环境超出了平时的训练程度,他们才会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自行计算弹道补偿数据。&br&&br&po几张图玩 ^ ^&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6afca1c398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6afca1c3980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448& data-rawwidth=&3264& src=&/3027d7bfcdd7a816bbb8e1a1a968c9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3027d7bfcdd7a816bbb8e1a1a968c95c_r.jpg&&远程精射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Youtube上一票人能打1000码,2000码,甚至还有3000码的,更厉害的有个大叔拿左轮打1000码。远程精射考验的是综合素质,不仅要有好枪、好镜子和好子弹,更需要沉着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br&1000米距离上7.62毫米口径其实已经比较吃力了,实战中更多的会选用.338LM口径或者.50bmg口径,这些大口径弹药在远距离的弹道表现上远好过7.62毫米NATO。实战中能用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成功狙杀1000米外的敌人,都已经可以记录在案了。&br&&br&狙击手要做的不仅仅是能打到,还要能做到在恶劣复杂的环境下能稳定击中目标。这就是专业狙击手们和远程精射爱好者们的最大区别。&br&&br&正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br&&br&———全文完————
首先定个基调,远程精确射击,是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不仅考验技术和装备,还得凭一点运气。 下面有知友提到,两个旋钮是固定倍率瞄准镜的设计,在超过1000米的远程狙击采用变倍设计,应包含了三个调节旋钮。 受限制于国内的大环境,作为一名军事/枪支…
前几天在枪友网(&a href=&///?target=http%3A//www.qiangyou.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iangyou.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有一位牛人发了一个关于远程/超远程精射的基础知识贴,文笔扎实内容严谨,他同时有很牛的远射成绩。经他同意将原文转载于此,和大家分享。&br&&br&原文链接:&br&&br&&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forum.php%3Fmod%3Dviewthread%26tid%3D28006%26extra%3D%26page%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qiangyou.org/bbs/forum.&/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p?mod=viewthread&tid=28006&extra=&page=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forum.php%3Fmod%3Dforumdisplay%26fid%3D45%26filter%3Dtypeid%26typeid%3D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枪械知识]&i class=&icon-external&&&/i&&/a& 远程/超远程精射基础知识归纳+附件总结&br&&br&by &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home.php%3Fmod%3Dspace%26uid%3D121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yloverisxueru&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见最近玩远程精射的人越来越多,斥巨资更新装备的人也越来越多。&br&天天看到的都是一个孔的靶纸,真心佩服啊~&br&所以,借此时机帮大家整理下技巧上的基础知识吧。&br&希望在大家不断提升手头装备的同时能有进一步的帮助。&br&此贴仅是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还有很多很多东西不能一一详尽。&br&具体如何应用还需具体射击情况来判断。&br&此贴中所提到的理论知识多应用于远程/超远程上的首发精度射击。&br&&br&无论大家是否玩精射,是否是刚刚入门还是玩枪许久,大家都了解弹头的弹道并非直线,而是一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br&既然是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那么久一定有规律可循,甚至可以找到公式来计算。&br&&br&为什么说是一条类似抛物线的曲线呢。&br&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实中弹头在飞行过程中收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影响因素众多,造成弹道的变化非常复杂。&br&所以弹头飞行的曲线并不是高中物理所讲的抛物线那样简单而方便计算。&br&好在美国人发明了计算机,实现了抛射物体轨迹的可计算性。而现在各种手机APP 软件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计算。&br&&br&那么弹头飞行轨迹后者说弹着点有了可计算/可预测性,那就先让我们来归纳总结下对弹头飞行轨迹有影响的各种因素。&br&&br&&br&气象上:&br&1.大气气温:基本的气象参数,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空气的密度,从而会影响到弹头所受到的阻力大小。参与计算弹头的下降量。&br&2.大气压 : 和大气密度息息相关,由于大气密度很难测量,大气压的高低成为判断大气“稠密”的一个变量。参与计算弹头的下降量。&br&3.湿度:湿度的高低会改变大气的密度。这里要说明一点:通常大家可能会觉得湿度越高意味着空气里的“水”越多,而且水的阻力很大是尝试,故人为湿度越大对弹头的阻力越大,弹头在远距离上的下降越大。 但是,实际上是相反的。 大气湿度越高,空气密度越低,弹头下坠越小。 原因是标准情况下空气的平均分子质量大约是29g/mol,而水蒸汽的分子质量大约是18g/mol。所以自然大气湿度越高,大气里的水蒸气越多,大气密度就越低,弹头所受的阻力下,弹头在远距离上的下降就越小了。 所以这一点以前有所误解的,需要牢记~&br&4.风速风向:对弹头飞行轨迹最大影响因素,也是最难的一部分。风速风向可谓是时刻都在改变,可能这一秒刮得是正东10KM/h的风,下一秒就变成正西16km/h的风了。而且并不是判断出了射击位置的风速风向,就代表了弹头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就一直受着这样的风。很多情况下射击位置风,和中场风,和目标位置风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距离特别远,还可以从近到远分为射击位置风,中前场风,中场风,中后场风,和目标位置风。判断风速和风向是最能考验一个射手的基本功的一个参数了。准确的判断需要射手能够有效地利用和判断不同位置的参照物。&br&&br&在这一部分上给大家推荐一个气象仪:Kestrel &br&&img src=&/b74d01b2afcabee11fad0a9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b74d01b2afcabee11fad0a9_r.jpg&&&br&&br&有很多不同的型号,价钱大概从$60-$800不等,功能也有很大的不同。&br&从最基本的只测风速,到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海拔……到甚至带上了弹道计算功能的都有。&br&一般来说$300左右的能测气温,气压,湿度,海拔的就够了。重要的就是这几个,其实测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br&&br&&br&&br&地理上:&br&1.射击位置所处海拔高度:是一个参变量,海拔高度和大气压有着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射击位置的海拔高度和测得大气压来计算不同海拔高度层区的大气压值。在远距离仰俯射击,弹头需要穿越不同海拔层区的时候很有用。由于大气压的变化和海拔高度的变化不是线性关系,具体的粗略计算可以归纳为下列几个公式:&br&P1=测得大气压KPa-H*10kPa/km
H在0,3km之间&br&P2=测得大气压kPa-H*8kPa/km
H在3km,5km之间&br&P3=测得大气压kPa-H*6.5kPa/km
H在5km,7km之间&br&P4=测得大气压kPa-H*5kPa/km
H在7km,10km之间&br&P5=测得大气压Pa-H*3.5kPa/km
H在10km,12km之间&br&&br&如果是跨越变公式层区则为以下公式:(假设射击位置海拔高度为0 km)&br&P1=测得大气压KPa-H*10kPa/km
H在0,3km之间&br&P2=P2 kPa-H*8kPa/km
H在3km,5km之间&br&P3=p3 kPa-H*6.5kPa/km
H在5km,7km之间&br&P4=P4 kPa-H*5kPa/km
H在7km,10km之间&br&P5=P5Pa-H*3.5kPa/km
H在10km,12km之间&br&&br&&br&一般情况下能用上一个就不错了,如果有哪位有幸能用上7km以上的公式一定拍个视频让我膜拜下&br&&br&&br&2.所处经纬度:在超远程射击情况下才需要注意到这一点。地球不是圆的,这个是常识,所以纬度的高低不同会使重力加速度不同,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通俗点就是赤道处加速度小,两极处加速度大。&br&3.射击俯仰角度:这个是不能忽略的一点,从一个射击角度可得到目标地理信息、实际距离、水平距离三个量。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实际距离和水平距离。我们多数在用测距仪测量距离的时候测得的是射击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实际距离,但是弹头下坠的计算则是依据水平距离来计算的。这样就需要知道射击角度来计算水平距离。目标的地理信息主要是需要知道垂直距离上的海拔高度差是多少。同样也是需要用射击角度和测得实际距离来计算。很简单的用个三角函数(sin/cos)即可计算出水平距离和海拔高度差。&br&4.射击方向 :在超远距离上要考虑,不同的射击方向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克洛奥立力)的大小不同。&br&公式为mils[size=13.524px]=1+2*0.*枪口初速度/-32.2*COS(RADIANS(纬度))*SIN(RADIANS(指南针度数)) &br&5.弹道穿越的气压层区:前面已经提到,不同的海拔高度层区对应着气压层区。在大角度远距离射击情况下需要考虑。&br&6.弹道穿越的风层:风也是分层的,高度不同风速风向可能就变了,需要经验深厚才可以判断。通常有效的方法是观察镜子里的热浪。&br&7.弹道穿越的湿度层:同理,湿度也是会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的。
&br&8.距离:前面忘记了,但我想这一点应该不用说了吧。&br&&br&关于以上地理因素推荐以下工具:&br&Nikon Prostaff 7i rangefinder 优点是经济实惠,最远可测1200m,可测实际距离和水平距离&br&&img src=&/60cee05f7fbc60c0421fb64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60cee05f7fbc60c0421fb64_r.jpg&&&br&&br&&br&Garmin GPSMAP 64st 可用来超远距离测距,测经纬度,判断方向(电子指南针)&br&&img src=&/87db223bbb556f076d8dab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87db223bbb556f076d8dab_r.jpg&&&br&&br&mildot master 多功能,测距,计算,测角度……集合一身&br&&img src=&/3c405e8b597c60ea1b36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c405e8b597c60ea1b363_r.jpg&&&br&&br&对弹着点产生影响的效应:&br&1.螺旋体偏移效应:又称马格努斯效应,简单的可理解为香蕉球的产生原理。属流体力学知识,具体原理大家可以百度/google。在枪械上的体现是,弹头从右旋膛线的枪中射出后,在远距离上会向右侧偏移,反之在左旋膛线枪中射出会向左偏移。计算这个偏移量需要知道所使用弹头的米勒稳定系数,或者分别知道弹头的重量,长度,口径也可以。建议大家使用公式或者软件提前计算好,记下来就可以。&br&2.克洛奥立力效应 :也叫做地转偏向力效应。 在之前的地理因素里有具体计算公式。对原理感兴趣的可以百度,这里就不多介绍了。&br&3.月球引力效应:是一个基本可以不考虑的影响因素,因为影响全都体现在气压,和大气密度上了。大概原因是月球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对大气的引力不同,导致大气密度分布和大气压产生变化。但这个测量时直接就得出了定量。对弹头的影响的话更是微乎其微了。&br&&br&对弹着点产生影响的器械因素:&br&1. 枪管震动:复装的基础知识,符合你所用的枪管的震动规律的子弹才是好子弹。相信打远程精射的都会自己复装,自己复装的就应该了解这个。&br&如果有想问的可以PM我~&br&2.枪口制退器拉伸效应:这是一个不说可能不知道,但说了也没用的一个点。因为大口径避免不了安装制退器,小口径即使安装了制退器影响也不大。枪口制退器的拉伸效应就是在弹头出膛之前,弹头所推动的枪管里的空气会使制退器在弹头未出膛前就产生向前拉伸的力,这样就会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但说回来大口径的枪不可能不上制退器,小口径的枪管里空气又少产生的效应可忽略,所以这点就目前来说没法避免。&br&3.子弹温度(特别重要):子弹温度对枪口初速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子弹温度越高枪口初速度越高,反之越低。枪口初速对于弹道计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所有的计算都是以这个为基础的。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枪口初速度,不知道不同的子弹温度相对应的枪口速度,那其他的就无从计算了。这个需要对不同温度的最佳load进行测速,之后记录成一个表格。&br&4.冷管:跟下两个因素有关联,冷管可意味着低铜污积累,也可以意味着低枪管温度。请参考下面的解释。&br&5.铜污积累:对枪械的精度有着不小的影响。在低铜污积累的时候射击和在稳定铜污积累阶段的时候射击,弹着点会在完全不同的位置。归根结底是铜污对枪口初速度有影响。每一把枪都有一个稳定的铜污积累阶段,即新打出的弹头会带走上一发的积累再留下几乎一样多的铜污。要找到自己手里这把枪的稳定铜污积累阶段对于远程射击有很大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位需要对此进一步解释可以私信我。&br&6.枪管温度:枪管温度高低会影响枪管对弹头的摩擦力的大小,从而会影响枪口初速。&br&&br&推荐个测子弹/枪管温度的神器:&br&红外温度计,随便买个几十块钱的就可以&br&&img src=&/bb231bada025477cfffdb7e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bb231bada025477cfffdb7e_r.jpg&&&br&&br&&br&&br&&br&行了,先暂时整理这些了。写了好久,该洗洗睡了~&br&希望能对玩远程精射或者准备玩的朋友能有所帮助&br&欢迎大家补充指正。&br&&br&&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forum.php%3Fmod%3Dredirect%26goto%3Dfindpost%26pid%3Dptid%3D280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ntington 发表于
06:06&i class=&icon-external&&&/i&&/a&&br&赞技术贴。不过看来不打半mile以上,除了风速别的都忽略了吧。&/blockquote&&br&看枪的有效射程 如果是556打800米左右的话基本就要考虑到所有了。&br&任何口径只要目标距离接近最大有效射程或者处在跨音区的时候就要做到能考到的就考虑&br&除非不追求首发命中&br&&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forum.php%3Fmod%3Dredirect%26goto%3Dfindpost%26pid%3Dptid%3D280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leepingcat 发表于
23:36&i class=&icon-external&&&/i&&/a&&br&打猎射击机会稍纵及逝,这么算显然太慢,不如讲些快捷方法,10秒钟以内出结果. ...&/blockquote&&br&&b&能稍纵即逝的打猎一般直瞄就可以了。在远距离上打猎一般猎物肯定是静止或者缓慢行走的 一时半会走不出视野。&br&曾经有一次在1000米的距离上,我作为观察员报告修正参数,我朋友做射手一枪撂了只火鸡。&br&另外一次在450米上我自己一个人用 我的精准ar 5.56口径 用了大概15秒左右的时间计算 在有风的情况下命中一只火鸡脖子(瞄的就是脖子)&br&所以远距离打猎的话计算还是必要的~ 取舍影响因素的轻重就好了&br&以后有时间我会再写帖子细谈&br&&br&(转载注:这两个都是几乎神一样水准的成绩了)&br&&br&&/b&&br&&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3A//qiangyou.org/bbs/forum.php%3Fmod%3Dredirect%26goto%3Dfindpost%26pid%3Dptid%3D2800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ghhope 发表于
20:52&i class=&icon-external&&&/i&&/a&&br&赞!太专业了。
&br&哪里打火鸡还能用 rifle啊。。&/blockquote&&br&私人的地方 有kill permit
前几天在枪友网()有一位牛人发了一个关于远程/超远程精射的基础知识贴,文笔扎实内容严谨,他同时有很牛的远射成绩。经他同意将原文转载于此,和大家分享。原文链接: 远程/超远程精射基础知识归纳+附…
已有帐号?
社交帐号登录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只赞有趣和有价值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go狙击镜参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