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官员可以经商吗自査可能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官员腐败家族化特征明显 中纪委官员:一查通常家破人亡|腐败|官员|中纪委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官员腐败家族化特征明显 中纪委官员:一查通常家破人亡
  在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中,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职务犯罪时,往往与其“身边人”相互勾连、庇护,形成窝案。
  官员“身边人”包括配偶、子女等亲属,还包括情人、秘书、司机等与领导“关系密切的人”。反腐专家认为,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体现出腐败案件中公权力“家族化”,官员腐败“家族化”的新特点。
  如何管好领导“身边人”,成为反腐败斗争中的新问题。
  腐败“家族化”
  反腐败专家、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唇樯埽堋凹易寤笔侵噶斓几刹坑肭子训取吧肀呷恕倍疾斡牍僭敝拔穹缸锘疃止ば鳎纬伞耙蝗倬闳佟⒁凰鹁闼稹钡母芾婀餐濉
  “有一次,我前往中纪委交流座谈,中纪委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现在查办的腐败案件,通常是家破人亡。这反映出,当前反腐败案件的一个特点,腐败‘家族化’。”林锤嫠摺吨泄ā芳钦撸翱梢运担诟芄僭北澈螅负鹾苣颜页鲆桓鐾耆灏椎募彝ァ!
  在近年查处的腐败大案中,官员个人的腐败与家族腐败紧密联结在一起,“夫妻、父子、父女”一同判刑的“家族腐败”案屡见不鲜。
  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郑筱萸的案件中,其妻子、儿子均涉案,是官员腐败“家族化”的典型案例。在郑筱萸案中,一家三口悉数涉案,形成了一个完整腐败的利益链。这个腐败家族在药品、医疗器械行业通吃。郑筱萸之子郑海榕通过幕后操纵几家皮包公司,依靠买卖批文交易等来获利。郑筱萸则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子大开绿灯,内外配合。
  涉案企业的行贿,大多数都是直接与郑筱萸的妻子刘耐雪和儿子郑海榕发生交易。
  除了由姻亲、血亲构成的家庭成员,秘书、司机等与领导关系密切的“身边人”,也是腐败案件中的主角。
  有专家根据牟利形式,将官员腐败“家族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官商合作型”,家庭成员有人当官,有人经商,以合法的商业项目,来掩盖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郑筱萸案便是此类典型。
  第二类是“近水楼台型”,在自己掌权的领域内,利用职权为家族成员经营公司、工程中标提供各种便利,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三类是投桃报李型,先施惠于下级、商人,再打招呼让其“照顾”自己的亲属。以手中的公权力为交换砝码,为亲友牟利,间接捞钱。
  权力“家族化”
  根据正义网公布的贪官资料数据,亲属共同受贿比例已达81%。
  为何“家族式”腐败愈演愈烈?林唇淌谌衔贾鹿僭备堋凹易寤敝匾囊蛩厥枪Α凹易寤薄
  曾引起媒体关注的“房媳”事件,就是公权力“家族化”的典型。山西运城纪委前工作人员张彦因两个户口和多套房产被停职调查,她的背后是以运城市财政局原局长孙太平为核心的“官员家族”――“房媳”丈夫孙宏军是夏县公安局原局长,孙家成员及亲属至少15人在运城市担任官员、公务员或国企领导。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方朝晖认为,权力“家族化”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家人亲友共享权力,二是与家人亲友共享财富。权力“家族化”催生出以血缘和姻缘为纽带的“官员家族”,内部彼此勾连、互相庇护、共生共荣,衍生出畸形的官场生态。
  另一方面,随着反腐败的声势不断高涨,官员亲自出面搞腐败面临巨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腐败分子把腐败活动延伸到隐蔽的家庭,利用家庭成员来进行腐败活动,催生了腐败“家族化”。
  刑法学者、北京大学法学博士韩友谊分析认为,现实生活中,行贿人通常很难直接接触位高权重的官员,但与官员亲属交往相对容易。在很多官员受贿案件中,往往是子女、妻子先收钱后找官员办事。而一旦“出事”,官员以“自己不知情,没有收钱”等为托词,逃避法律制裁。
  “相对于一般的腐败形式,侦破家族式腐败难度更大。犯罪分子往往订立攻守同盟,采取串供、伪证等行为来掩盖犯罪行为,给侦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韩友谊说。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认为,领导干部与“身边人”形成腐败共同体,相对于官员个体的腐败,具有特别重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对整个公务员队伍的腐蚀性更为严重。领导干部与“身边人”形成的腐败共同体对其下属会起到非常恶劣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可能影响一大片,带坏一大批人。其次,由于这种案子的“窝案”性质,往往牵涉到较多的人,它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对国家公权力公信力的破坏特别严重。
  立法举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并着手治理这种腐败“家族化”现象,中央和各地均采取了一定措施,制定了一些制度,乃至通过立法,规范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行为,尽可能防止腐败“家族化”。
  1997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明确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
  姜明安教授介绍,除了立法,全国各个地方近年来也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领导干部“身边人”行为的党纪、政纪规范。
  比如安徽省发布了《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管理监督的暂行规定》,对领导干部“身边人”规定了十七个“不准”,如不准借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名义为自己和亲友办私事、谋私利,不准插手人事问题,为跑官要官者提供方便或为自己要官,不准插手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特别是不准插手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决定,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称《公约》)。
  《公约》第18条规定了“影响力交易”犯罪,即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之职权行为,收取或者索取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一条新罪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和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可构成受贿罪,通过刑罚惩治领导干部“身边人”的腐败犯罪行为。
  刑法学家、中国法学会刑法学会会长赵秉志教授介绍,“关系密切的人”是一个包括范围更广的概念,除了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之外,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比如,官员的情人、领导秘书等,都属于“关系密切的人”范围内的人员。
  如何规范
  姜明安教授认为,上述现行的措施和立法,对于规范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行为,防止腐败“家族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并未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腐败“家族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措施和立法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相互协调、相互衔接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姜明安认为,应对规范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行为的措施、制度和立法进行整体设计和重构。
  领导干部腐败,除了其自身和“身边人”品质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尚缺少对公权力行使的完善的和严格的正当法律程序制约机制,至今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没有政务公开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是行政法规),没有统一的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法。
  林唇淌谌衔艄馐亲詈玫姆栏痢9⑼该鳌⒔邮苌缁嵊呗奂喽剑拍芟艿耐寥馈
  我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其涵盖范围不断扩大,相关规定也不断细化,包括要求领导干部应当报告,其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有价证券、股票(包括股权激励)、期货、基金、投资型保险以及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的情况;以及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非上市公司、企业的情况。
  但是由于相关监督核查机制欠缺,此项规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解决家族式腐败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官员家庭的财产申报。” 林此担耙菩泄僭辈撇局贫龋霉僭奔胰思捌洳撇沧叩窖艄庀拢邮苋褐诩喽骄俦ǎ庞锌赡芙饩龈芗易寤奈侍狻!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纪检委再查最大的贪污腐败官员叫什么?不知道的表瞎说_百度知道
纪检委再查最大的贪污腐败官员叫什么?不知道的表瞎说
征友:女 32 夫因腐败被双规入狱子女自杀身亡 现孤生一人 长相靓丽珐场粹渡诔盗达醛惮互年轻有气质 存款2500万 别野一栋 欲寻诚实男为伴 以托终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贪污腐败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李东升。又一只大老虎
可能是某位长老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内蒙古被查官员名单 内蒙古腐败官员名单图曝光(图)
日 14:38&来源:互联网&&
【内蒙古被查官员名单 内蒙古腐败官员名单图曝光】从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初步统计内蒙古地区共有18名党委、政府和国企高管被宣布接受调查,涉及司法、铁路、国土、金融等多个部门,其中自治区级官员4名,呼市官员4名。而今年下半年,当地反腐呈现出一种少见的“加速度”。
  从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初步统计内蒙古地区共有18名党委、政府和国企高管被宣布接受调查,涉及司法、铁路、国土、金融等多个部门,其中自治区级官员4名,呼市官员4名。而今年下半年,当地反腐呈现出一种少见的&加速度&。18名落马官员中,12人是今年6月份以来公布的,其中,7月有5人,8月又有3人,进入9月后,在不到20天时间内,就已经&倒下&3人。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前市委常委、副市长,内蒙古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薄连根因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包头市中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此后不久的中秋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协前主席张彭慧在办公室里割腕自杀身亡。直至前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潘逸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随着反腐进入深水区,2013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省会呼和浩特市相继&倒下&了一批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而其中不少人的履职经历互有交集。
  呼市官场震荡不断
  9月8日,当人们举家团圆欢度中秋佳节之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协前主席张彭慧在办公室里割腕自杀身亡。根据公开简历,今年8月刚刚年满60岁的张彭慧的从政经历未离开过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后从赤峰市调到首府呼和浩特市后,张担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一职,2003年升任市委副书记,2008年1月任呼市政协主席。去年,张彭慧卸任呼市政协主席。在张彭慧离世后两天左右时间里,他的中欧国际商学院&校友&、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坤和昔日同事、曾任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的武文元也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最新消息则是,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已对武文元涉嫌受贿案立案侦查。虽然截至目前官方并未透露张的自杀与其他官员落马是否存在关联,但从去年至今,呼和浩特市已有一批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倒下&了。
  据悉,最先引发此番当地官场震荡的是曾分管城建工作的呼和浩特市前副市长薄连根。日,薄连根因涉嫌玩忽职守罪、受贿罪,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逮捕。一个月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党组书记武志忠亦宣布被调查。接下来被宣布接受调查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毅。就在张彭慧自杀前的8月29日,薄连根因玩忽职守、受贿被法庭一审判处死缓。据呼市旁听过该案的政法系统人士介绍,一审宣判后薄连根表示要上诉,并大喊&我有话要说&,话音未落就被法警羁押出门。这一情况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也给当地官场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呼市落马官员存多年交集
  耐人寻味的是,呼市三个市委副书记,竟然落得&一个被杀、一个被查、一个自杀&的下场。除了中秋夜自杀的张彭慧外,8月16日,呼和浩特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汤爱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在更早之前的2008年,时任呼市委副书记的王志平在办公室内被当地一公安分局局长开枪杀死,事件曾引发全国震动。
  根据公开简历梳理,汤爱军、张彭慧、王志平、薄连根等官员在呼市党政系统的工作履历存在着多年交集,而这一时间段集中在2004年至2010年之间。以张彭慧和薄连根为例,据称两人私交甚密。熟识薄张二人的知情人士向媒体介绍,薄张关系要好在当地党政圈大家都知道,经常看见二人午饭后在院子里一起散步。两人同年生,相互不称职务,而是互称&老兄&。
  公开履历显示,薄连根是内蒙古和林县人,起步于运输公司工人,后在内蒙古运输系统任职。2006年10月出任呼和浩特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此前曾长期担任乌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书记。当时,张彭慧正担任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兼呼市党校第一校长。(新闻晨报)
网友有话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深港在线综合"的所有作品,均由本网编辑搜集整理,并加入大量个人点评、观点、配图等内容,版权均属于深港在线,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官员会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