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老干部志愿服务方案服务管理局赵庆云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开班 _总裁班,CEO课程,EE高层管理教育,经理人培训
&|&&|&&|&&|&&|&&|&&|&&|&&|&&|&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开班
5月8~18日,清华大学—总政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清华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工部干部局副局长李和宸、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政委刘吉峰,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刁庆军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典礼由我院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王小平主持。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局长赵春波,副局长王治民、牛永军,政治部主任赵庆云参加典礼,来自总政白石桥干管局的56名学员参加此次学习。
典礼上,刁庆军介绍了清华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鼓励学员们体会清华“行胜于言”的务实作风,领略清华“自强不息”的百年精神,希望大家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学员代表张晓红和与会领导及全体学员分享了来到清华学习的激动心情,同时表态将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获,不辜负领导的培养。李和宸对我院与总政治部的首次合作表示期待,对为此次培训做出努力的双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刘吉峰就组织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希望大家积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并全身心投入到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部队老干部群体。
此次培训班以部队老干部群体的服务与管理为核心内容,开设了管理学精要、创新思维、博弈论与决策艺术、国学与领导艺术、老年人照护及其相关机构发展等课程,并辅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分析等公共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干管局相关人员在老干部服务照料中的管理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次培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与我院的首次合作,双方将致力于将清华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部队,进一步提升部队干部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探索并建立起常规化的合作模式。总政治部领导及学员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表达了今后再赴清华学习的意向。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在服务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全面铺开。(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 赵蕾)老干部忆80年代中南海:国务院配车是淘汰车型
核心提示:当时,我们的车况很不好,司机讲:“汽车是六O的”,就是说,用的是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伏尔加轿车和20世纪70年代日本生产的达特桑轿车,当时,这两种车型已经属于落后淘汰型,已经行驶了近20万公里。一些领导同志就是坐着这些车处理公务参加活动,走到哪里,都要“靠边去停”。
面对车辆型号老、车况差的情况,我们主要靠司机同志的精心保养和熟练的驾驶技术,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不少老司机为了保证首长和机关工作用车,千方百计,精心保养,在他们的努力下,行车安全得到了保证,他们驾驶的汽车,已跑了上百万公里。车辆虽旧,但是他们做到了不出故障,保障了行车安全。
直到1987年,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根据交通发展情况提出,凡是车况不好的车都应该及时报废、更新。我们才请示领导,换了10辆车,初步改善了车辆的状况。
文章摘自《纵横》2010年第4期 作者:赵庆云
最近,我们访问了年担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的赵庆云同志,赵老为我们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机关后勤工作的情况。
办公条件很普通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机关仍然保持着周总理倡导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办公室并不豪华,他们用的办公桌椅都是普通的,办公桌大一些,坐的是一般的扶手椅子,各局的领导和普通工作人员都是用一样的写字台。国务院的大小会议室都比较朴素:长条桌上,铺上白桌布,照样开会;召开国务会议的第一会议室、小礼堂所用的地毯,都是用了10多年的化纤地毯,表面上的绒已经磨平了,照常使用。小礼堂休息室的长沙发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坏的修理一下,也一直在使用。各局领导的办公室没有配备沙发,全国各地来机关办事的客人就坐在普通的扶手椅上。行政司以及各处工作人员所用的铅笔大多是在紫光阁接待外宾、国务会议室开会用过的铅笔。秘书局同各地文件、书信来往很多,我们把旧信封翻过来重新糊好,继续使用。中南海庭院中的草地,为了节约用水,一般都是抽用中南海的水喷灌。
> 相关阅读清华大学—总政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开班
5月8~18日,清华大学&总政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清华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工部干部局副局长李和宸、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政委刘吉峰,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刁庆军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典礼由我院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王小平主持。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局长赵春波,副局长王治民、牛永军,政治部主任赵庆云参加典礼,来自总政白石桥干管局的56名学员参加此次学习。典礼上,刁庆军介绍了清华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鼓励学员们体会清华&行胜于言&的务实作风,领略清华&自强不息&的百年精神,希望大家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学员代表张晓红和与会领导及全体学员分享了来到清华学习的激动心情,同时表态将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获,不辜负领导的培养。李和宸对我院与总政治部的首次合作表示期待,对为此次培训做出努力的双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刘吉峰就组织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希望大家积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并全身心投入到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部队老干部群体。此次培训班以部队老干部群体的服务与管理为核心内容,开设了管理学精要、创新思维、博弈论与决策艺术、国学与领导艺术、老年人照护及其相关机构发展等课程,并辅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分析等公共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干管局相关人员在老干部服务照料中的管理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次培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与我院的首次合作,双方将致力于将清华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部队,进一步提升部队干部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探索并建立起常规化的合作模式。总政治部领导及学员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表达了今后再赴清华学习的意向。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在服务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全面铺开。(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 赵蕾)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创新大厦A座4层 Tel:86-10-原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赵庆云同志赠我和父亲作品
赵庆云,男,1929年12月出生,1945年9月参加革命,1990年8月离休,原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
&&&&&&&&&&&&&&&&&&&&&&&&&&&&&&&&&&&&&&&&&&&&&
赵老送我父亲六十大寿作品
送我的作品
赵庆云:红墙里的故事
来源:《永远珍藏的记忆》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编  发布时间: 10:19
  和一起游泳
  196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万里晴空烘托着一轮似火的骄阳,苍松翠柏掩映着一池清澈的碧水。在中南海工作的人们都知道,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修建了一处游泳池,为在中南海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游泳的好地方。
  游泳池座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中,树荫下放着几条绿色的长凳,四周的空地上长满了盛开的野花,池边竹林后还建有两处更衣室,整个环境显得优雅恬静。
  我出生在东北,是个地地道道的“旱鸭子”,游泳技术远远比不上其他同志,平时也不大喜欢游泳,只是小时候学过几下“狗刨”,充其量能在水中扑腾一阵淹不着就是了。
  那天午间的一场篮球赛,打得我们通身是汗,燥热难熬。比赛之后,我和总理办公室的赵茂峰、外事办的王甲芝、警卫处的纪元之等同志一起结伴来游泳,为的是凉快凉快消消身上的热气。
  盛夏的午后,能在清澈的池水中游泳,真是件令人惬意的事,不知不觉地快到了“闭馆”时间(泳池一般开放到下午两点)。这时,有几位警卫人员来到泳池边巡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莫不是有首长要来游泳?”大家心里嘀咕着,一个个磨蹭着上岸都想看个究竟。
  一会儿,服务员搬来了四张藤椅放在了池边,又拿来了茶杯和烟缸摆放好。幸福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一阵脚步声,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伟大领袖毛主席出现在大家面前。他老人家魁梧高大,身着白色睡袍,气度非凡地漫步来到游泳池边。看到周围的人们,毛主席笑容满面地举起右手挥动着向大家致意,用洪亮的湖南口音向大家问候:“同志们好!”顿时,游泳池边涌起了阵阵热烈而兴奋的掌声。看到毛主席那亲切慈祥的目光,我和大家一样欢呼着,拍红了手掌。孩子们站在人群前,挥动着小手,跳跃着,用格外清脆的嗓音一遍遍地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坐在了藤椅上,顺手从桌上的烟盒中抽出一支香烟点燃慢慢地吸着。看到大家都站在那里看着他,毛主席笑着站起身来,用手比划着同时提高声音对大家说:“大家下去游泳,一块游嘛!”
  一位天真活泼的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句:“有人不让我们游泳!”听到孩子的话语,毛主席有些愕然,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警卫人员,他老人家笑了:“是哪个敢不叫大家游泳?都下去!都下去!”听了毛主席的话,人们的心情由激动、拘谨,一下子变为轻松、兴奋。随着游泳池里飞溅的一朵朵水花,孩子们下去了,机关干部下去了,在场的人们都下去了,游泳池中充满了喧闹欢乐的气氛。毛主席坐下高兴地看着大家游泳,我也和同伴再次入水,但久久地站在水中注视着毛主席。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毛主席,看到他老人家健康的体魄、慈祥的面容,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无比的宽慰。
  毛主席吸完烟,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脱下睡袍后走下了游泳池,游向深水区。人们不约而同地游向毛主席,看毛主席游泳。在清澈碧蓝的池水中,毛主席游得潇洒、游得轻松、游得平稳、游得从容。看到这儿,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毛主席在诗词中描写的橘子洲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情景。毛主席的水性真好,在水中游得很快,他时而蛙泳,时而侧泳,双手用力地划着水。一会儿,仰身躺在水面上,目光注视着头顶的蓝天,随后又翻身潜入水中,从不远处的前方浮出水面,在水中向大家招手:“到这里来,这里水深好游。”大家听到毛主席的招呼纷纷游到他老人家身边,领袖和我们在一起,在水中围成了一个欢乐、幸福的圆环。
  看到这感人心田的情景,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和喜悦。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同毛主席在一起游泳。
  半块发糕的关爱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心系群众,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经常关心机关的职工生活,关心机关食堂的伙食情况。
  有一天,我正在机关食堂吃午饭,周总理同总务处徐处长端着饭菜坐到我们的桌子旁。他边吃边同徐处长研究如何粗粮细做,如何搞瓜菜代主食等问题。他还要求机关后勤尽力办好副食基地,多种粮食,多养猪,筹建粉房等。
  我边吃边听,突然周总理问我:“同志,你一个月粮食定量是多少?”我先是一愣,马上回答说:“总理,我每月定量26斤。”“那你每天怎么安排的?”总理边问边示意我不要紧张。我定了定神接着回答:“早餐二两、午餐三两、晚餐二两。”周总理注意地听着,“你一个月只吃21斤粮食?”总理疑惑地问道。我忙说:“是的,只能吃21斤,其余5斤要补助给3个孩子每天每人各一两,我爱人每月也要拿出5斤粮食补给孩子,他们定量少,吃不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们大人少吃点没啥,先让孩子吃饱饭。”周总理听后点点头深情地看着我说:“现在国家遇到暂时的困难,委屈大家了,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就能渡过难关,将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边说边把手中刚拿起的玉米面发糕掰了一半,幽默地说:“来,我补助你一两!”说着把半块发糕放在我的盘子里。我怎能吃总理的发糕?他和我们大家一样,也是吃着自己的那份定量。我把盘子放回总理面前说:“我不能吃您的口粮。”周总理又把盘子推给我,执意要我吃下去,我只得含着泪水吃下了总理给我的那半块发糕。
  四十几年过去了,往事仍旧历历在目,令我感慨万分。半块发糕分量虽小,但它反映了周总理与人民同甘共苦,时刻关爱群众的博大情怀。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好了,我们可以用的丰硕成果来告慰总理的在天之灵。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后代不要忘记我们的过去。
  (赵庆云,男,1929年12月出生,1945年9月参加革命,1990年8月离休,原任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司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清华大学―总政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举办开学典礼
5月8~18日,清华大学―总政白石桥干管局创新管理与文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清华举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工部干部局副局长李和宸、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政委刘吉峰,我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刁庆军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典礼由我院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主任王小平主持。总政治部白石桥干管局局长赵春波,副局长王治民、牛永军,政治部主任赵庆云参加典礼,来自总政白石桥干管局的56名学员参加此次学习。
典礼上,刁庆军介绍了清华大学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鼓励学员们体会清华“行胜于言”的务实作风,领略清华“自强不息”的百年精神,希望大家在培训中有所收获。学员代表张晓红和与会领导及全体学员分享了来到清华学习的激动心情,同时表态将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获,不辜负领导的培养。李和宸对我院与总政治部的首次合作表示期待,对为此次培训做出努力的双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刘吉峰就组织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希望大家积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并全身心投入到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服务于部队老干部群体。
此次培训班以部队老干部群体的服务与管理为核心内容,开设了管理学精要、创新思维、博弈论与决策艺术、国学与领导艺术、老年人照护及其相关机构发展等课程,并辅以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分析等公共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干管局相关人员在老干部服务照料中的管理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次培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与我院的首次合作,双方将致力于将清华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部队,进一步提升部队干部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探索并建立起常规化的合作模式。总政治部领导及学员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表达了今后再赴清华学习的意向。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在服务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全面铺开。
学校地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西侧托福考试中心院内“学术桥”项目部
咨询电话:400-- 值班: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干部服务用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