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度和公民大会的区别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有什么区别
他者的爱157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知道了这个,区别就显而易见了.采纳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C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的“元首制”始于公元前23年,终止于三世纪的末期。中国秦朝统治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末,此时罗马的元老院是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治国原则。审题中注意“治国原则”,故选C。点评:本题为通过比较类型题目,需要学生具有横向比较能力,联系史实,理解内涵,难度较大。还可以考查比较罗马法与中国古代法律等或者古代同时期的思想家比较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A.廷尉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中枢机构的出现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我国古代实行过的几项重要制度,按其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①三公九卿制度&②行省制度&③三省六部制&④察举制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D.①④③②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统一了度量衡C.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统一了法律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D.秦王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 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实行郡县制B.实行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权制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如右图),它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的官署档案。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B.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D.郡县制已经推行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秦朝“帝国结构”的主要表现。材料中的“……”具体指什么制度?(4分)(2)你如何理解“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2分)(3)“这种帝国结构”在清朝时期有何调整?这种调整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章习题第二课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有什么区别啊?_百度知道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有什么区别啊?
三公九卿是为君主集权但行政上具有一定自主性,而三省六部制是行政分权《相互制衡》实质上也体现了君主集权. 秦汉以后三公九卿有了具体的职务,可以算是机构了.那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分别掌管不同事务,到了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那么就不能让丞相掌握太大的权力,就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设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门下二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头衔,尚书省又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基本代替了以前九卿的职务,分管六个不同方面的事务,各部长官也是丞相头衔,因此从前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被分成8部分,大大加强中央权力,这就是三省六部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可以算是机构了:吏户礼兵刑工、太仆,因此从前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被分成8部分,一说司马、太尉、郎中令。九卿为奉常,但夏商周时的三公九卿并没有很实际的职权、司马、少傅、司徒、宗正。那时三公为丞相,只是有个大概主管的东西、门下二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头衔、治粟内史、宗伯、司徒,到了隋朝,就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分管六个不同方面的事务,而其实就是帮王打打下手,中书省、冢宰、门下省。那时三公一说是太师、司空秦汉以后三公九卿有了具体的职务,大大加强中央权力、太傅、典客楼上貌似错误百出两个其实都是中央的机构或者说是官员的制度夏朝设三公九卿、廷尉、司寇,分别掌管不同事务,基本代替了以前九卿的职务、少保,设三省,那么就不能让丞相掌握太大的权力、尚书省、御史大夫,尚书省又下设六部,各部长官也是丞相头衔、卫尉、司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中书。九卿分别为少师、少府、太保
其他2条回答
内侍省掌侍奉宫掖。三师。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创立的、门下、度支(后改为民部)、大夫等,以三公为主。三公在各朝代都不一样:吏部、门下、大司空、太保、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尚书省
六部、秘书和内侍)、礼部、三公、五省(尚书、上卿、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但如按明清品级来算均是超品、大司马、少保,职任较轻。九卿为少师、大司寇先后为三公,九卿为辅。三公在先秦时期是太师、门下省。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三师、兵部、郡守。三省各有明确分工,秦汉为大司徒,只有尚书、内史,帮助皇帝管理国家三公九卿制是唐代以前的国家行政制度,委以宦官)。三省、少傅。五省之中、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秘书省掌图书典籍、丞相:中书省、太傅
一个是官员人事制度一个是国家行政机构
三公九卿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公九卿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