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传授古文尚书的学者是孔安国 尚书么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孔安国学术研究
孔安国,字子国,是汉代孔氏家学和两汉经学史上的重要传承人。他以经学为业,博通儒家典籍,对汉代的《古文尚书》学、《古文论语》学、《古文孝经》学均有开启之功,但存史料对其一生事迹和治学活动的记载比较简约,署名于他的著述也是历代学者争论不已的话题。本文依据现有的材料,对孔安国的生卒时间、世次、家世、学术渊源和治学背景及家学传承等各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重点考论了其治学活动的诸方面,如他与今、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孔子家语》、孔氏家学的具体关系,并评述他在汉代学术史上的地位。  
孔安国为孔子后裔,依据《汉书》、《史记》以及各时代所修孔氏家谱的记载,考证知他为孔子第十一代孙,大约生活在汉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56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之间。他少时积极求学,受伏生《尚书》,于申公习《鲁诗》,游学河间,学优入仕,先后任武帝经学博士、侍中、谏大夫、临淮太守等职,可谓学宦两成。孔安国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孔氏家族,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孔子及其后裔都以儒学为业、勤于治经,家族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博学广闻的家学风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他的治学营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孔安国的学术渊源颇广,主要来源于家学、师学及河间学术,其中既有今文经学如伏生之《今文尚书》、申公之《鲁诗》,也有古文经学如家学之《古文尚书》、河间之《毛诗》,这为他日后取得的突出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  
孔安国生活于汉景、武年间,正是汉王朝统治思想由黄老无为渐转至“独尊儒术、表彰六经”的时期。汉武帝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尊崇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促使今文经学逐步走向兴盛,这为他继承祖业、研治经书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景帝末年,鲁恭王拓宫室坏孔子旧宅,发现了《古文尚书》、《古文论语》、《古文孝经》、《礼古经》等先秦古书。这批古文经书后归孔安国所有,为他治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孔安国生活在全国文化的重镇--齐鲁大地,地域文化深厚,名儒云集,浓郁的学术氛围不仅让他深受熏陶,更为其从师治学、切磋交流提供诸多便利。  
孔安国精通《尚书》学,是汉代尚书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作为汉武帝时的《今文尚书》博士,他通过传授弟子兄宽,促成《今文尚书》三家学派的形成,推动了《今文尚书》学的发展兴盛。同时他整理、认读、训解孔壁所出的《古文尚书》,并传授弟子与后人,形成明确的传授谱系,开创了《古文尚书》学派。因此,孔安国对汉代的今古文《尚书》学之兴均有发起之功,为汉代尚书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将今本题名孔安国的《尚书孔传》与《小尔雅》进行比较研究,可知他确曾训解《古文尚书》,释经成果即保存在《孔传》中。从“传”字本义、与《孔丛子》的联系、孔氏家学传承等方面看,今本《孔传》当始于孔安国的训解、传授,后由孔家学者不断完善补充,纂集成书的,是汉代孔氏家学的产物。  
对于来源于孔壁的《古文论语》,孔安国是最早的整理者、研治者。他主要作了整理、认读、隶古定、训解的工作,然后传授后人及弟子,从而使此书在民间流传不息,形成了《古文论语》学派。而今收在何晏《论语集解》中孔注的作者,自清代以来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结合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深入考察今存孔注的底本和注文内容,我们认为其当为孔安国所作。孔安国的《论语》训解是迄今尚存最古老的《论语》注本,训释简洁精练,重在训诂,兼及大义,为后代学人研究《论语》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的关系亦非常密切,他对此书也进行了整理、认读,隶古定,后传授子孙。在传授中可能对《古文孝经》还作了文字训诂和义理阐释,形成《孝经》孔氏古文说。汉昭帝时,此书由担任鲁国三老的孔安国家人上献于朝廷。今本《孝经孔传》流传过程曲折复杂,但非日本人伪造,直接渊源于刘炫本《古文孝经》孔传,约在我国隋唐之际传出。从史志记载、著录和传文内容、体例、文风各方面看,此书非孔安国所作。联系汉代的孔氏家学传承,它极可能是孔家学者在“《孝经》孔氏古文说”的基础上增益成书的。  
《孔子家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成书后命运多舛,长期以来被认定为“伪书”,此书与孔安国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疑团。而深入考察王肃与《家语》的关系,可知清代流行而来的“增加说”与“伪造说”均不能成立。近年来,有多种出土文献的内容可见于今本《孔子家语》,论文通过将定州《儒家者言》竹简、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上博简《民之父母》与《家语》的相关篇章进行比勘,可知《家语》一书的材料渊源有自,非抄袭《大戴礼记》、《说苑》等书而成。今本《家语》所附的“孔安国序”是考察此书真伪的重要文献,从《家语》本身、其他传世文献、目前出土文献、序言具体细节等方面考察,可证此序内容真实可靠,其作者当为孔安国。孔安国与《孔子家语》具体关系亦可从“孔安国序”的记载中概括得知:他从秦、汉初流传的“孔子之言与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的原简副本以及相杂的“《曲礼》众篇”的竹简中整理出四十四篇,“以事类相次”,撰集成书,又特作书序介绍成书原委,并以家学形式流传于孔家内部,直至三国孔猛时。  
孔安国是孔氏家族的佼佼者,他对汉代孔氏家学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孔氏家学由先秦时期的孔子创立,代代传承于家族内部。汉代孔家学者传习《尚书》,世修古经,博通儒典,教育宗亲,薪火相传,使孔氏家学蓬勃发展,呈现出内容丰瞻、成就显赫的兴盛面貌。其中孔安国博览众书,研治群经,全面传承先祖遗学;整理孔壁古书,为家学的继续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推崇、传承古文经学,维护了家学的纯洁性。且他身体力行、树立榜样,以品德学识感召孔家学人,对孔氏家学的继承和开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先秦两汉时期孔氏家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孔安国后裔孔印、孔衍、孔驩、孔子立、孔僖、孔季彦等人皆继承他的遗学,传习古文经书,成就斐然,促进汉代孔氏家学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孔安国整理孔壁古书、编集《孔子家语》,保存、整理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为后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他甘于寂寞,研习传承孔壁古书,使古文师法逐步形成,促进了古文经学的兴起,对汉代儒学的发展也有显著影响。同时他积极教学育人,传授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家精义的传播与汉代经学的发展。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国学与智慧大学网络课程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学与智慧大学网络课程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曹​高​胜​教​授​网​络​课​程​课​后​答​案​,15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还有,甭理睬前排新来的
  好久不来,今天特地来看望~
  大师真的太牛了,尚书打假都能写成这样,佩服!
  3.15打假前夜,狂顶!!
  打假高人,不逊方舟子呀。
  昨日身体欠佳,小休。今日大好,继续打假,纪念315  ————————————————————————————  □史上最坑爹国学经典,打假近2000年,现代仍未完结  作者:东方玄(悬疑大师)  ————————————————————————————  91 历史的纠结(四)——“战国尚书”和“秦本尚书”  孔子去世之后的战国初期,诸子百家对于《书》可能处于发掘和解说的初级阶段。当时的本子应该比较复杂,诸子百家可能都在收集《书》为自己的学说增加说服力,于是形成比较多样化的《书》的普及。  天下的《书》可能分为三个体系——  (1)周王朝的《书》体系,其篇章和内容可能最为丰富。  (2)各个诸侯国体系,以比较注重文化建设的(比如鲁国)为主干。  (3)各个私人教育机构,以儒、墨、杨、道、法等名家为主要体系。  这个时候,《书》因为之前没有像《诗》那样定篇数,所以,天下人没有数量的概念。这种状况一直在战国期间延续,大约存在了200年左右的时段。形成“战国尚书”,事实上应该是比较杂乱无章,没有什么定数的。  由于后来的汉代,儒家受到皇帝的推崇,使得儒家凌驾于其他门派之上,所以,儒家收集《书》的情况成为世上关注的焦点,于是,从《论语》那一句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中生发出的各种各样的探索、寻找,甚至猜测《书》的篇章、来源、其它情况来。于是,才有了《纬书》的夸张记载:孔子得到3240篇的《书》的篇章——真的要说起来,《纬书》,最有可能存在的地方是周王室(前面已经论述到)。司马迁在《史记》中,亦以民间传说的性质来记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司马迁没有说孔子“雅言”《尚书》,没有讲存在过孔子编辑尚书的史实。  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比较接近事实。但是,他省略了其他门派搜寻和编辑《书》的史实——现代人已经从《墨子》之中发现,墨家在掌握和运用《书》方面大大超过孔子,而且比后起之秀的儒家亚圣孟子对书的掌握还要细致和广泛。孟子(公元前372-前289)晚于墨子(公元前475-前390)100多年。从现在传世的古籍记载,墨家比儒家在收集整理书方面的成就要大得多。孔子时代,除墨子学派之外,还有老子、庄子、杨朱、农家、名家等等各派存在,即便是孔子删《书》里的篇章,也不能够禁止诸子百家的引用,当时的儒家并没有掌握意识形态的生杀大权,充其量孔子编辑了一部供儒家学生使用的《书》的教材;但是,这方面的证据太薄弱;而现存的证据只能够证明孔子和他的直接弟子——很少读《书》。  但是,后代人因为儒生掌握国家政权的时间太长,所以,直到现代,学者们仍然将春秋战国时代能够收集到《尚书》的篇章,视为唯一的由孔子(儒家)而得到的。所以,就有了这方面的探索。那么,孔子时代可能出现的尚书的篇章,到底有多少呢?现代学者开始了定量的考证,认为能够传到孔子时代的《书》的典籍,可能约有150-300余篇。(出处略)。学者们正是从这个基本数字上来猜测孔子删《书》并留下100篇《书》的篇目滴。  所以,俺认为,“战国尚书”应该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学术界(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概念);“孔子尚书”(或者叫“孔传尚书”)应该只是“战国尚书”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墨子尚书”比“孔传尚书”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尚书》虽然是公共的知识,但是,各门各派可能掌握的篇章并不完全的相同,有公共的部分,有交叉掌握的部分,也有各门派独自掌握的部分。只有这样的认知,才符合当时的历史大背景。  当然啰,庞杂的“战国尚书”只存在了200余年,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之后,不原意言论没有管制,采纳李斯建议“焚书”!始皇帝烧的书籍,从内容上看,《书》是在烧掉的范围之内;从来源上看,是民间的、非官方的(六国已灭,六国的也算民间的了);同时,对于朝廷掌握的那一部分(从周王室和各国掠夺来的,属于“内刊性质”的那一部分),也不是随便啥篇章都可以入内,估计这样的东东不得入内:(1)但凡与王朝思想和统治理念相抵触的(这是从思想性层面上看);(2)但凡是诸侯的历史文献,统统删去(这是从政治层面上看);(3)但凡秦始皇不喜欢的(这是从集权统治者个人爱好层面上看)。  所以,当时的“秦本尚书”,俺估计是要经李斯领导的“内刊审查委员会”严密审查,最后报秦始皇过一下目。  由此可以又得出一个推测:秦王朝对尚书进行过编撰。《尚书》虽然对于民间来说是禁书,但因为是历史文献,秦王朝挑选了夏商周三朝的文献为主,再加上秦早期的一篇,编撰出一个“内刊尚书”来,作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学习的必修书,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从《尚书》的内容上,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与秦王朝大一统思想相抵触的内容和精神。所以,在后来的《史记》和《荀子》所引的书,篇名虽多,内容并没有超出伏生所传的29篇范围。因而有专家推断伏生29篇恐怕就是秦朝廷容许存在(即审核通过)的,即俺所说的“秦本尚书”(内刊)版的本子范围。  “秦本尚书”,跟孔子时代、战国时代的尚书,应该有极大的区别。  所以,后人无法确定孔子时代尚书的数量。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决定的。  尚书篇章数量的纠结,是孔子时代的尚书纠结最著名的问题之一。  (待续)
  沙发!
  @青梅幽兰
00:30:20  大师真的太牛了,尚书打假都能写成这样,佩服!  -----------------------------  欢迎光临
  @柳柳三姨
20:58:36  还有,甭理睬前排新来的  -----------------------------  谁呀?
  @柳柳三姨
20:51:24  看望大师 晚上好!  -----------------------------  哦
可能没阅读过这方面的书
呵呵 给他点时间罗  谢谢三姨
俺给您请安了
@十八点二八  19:27:42  好帖  -----------------------------  感谢支持
  @周慕白A
21:33:39  好久不来,今天特地来看望~  -----------------------------  欢迎
  @老肃-15 09:03:27  3.15打假前夜,狂顶!!  -----------------------------  欢迎来访 谢谢支持
  @磁区理论
13:04:47  打假高人,不逊方舟子呀。  -----------------------------  过奖
欢迎光临 谢谢支持
  感谢各位光临
谢谢大家支持
悬疑继续打假
讲述学术故事  感谢各位光临
谢谢大家支持
悬疑继续打假
讲述学术故事  感谢各位光临
谢谢大家支持
悬疑继续打假
讲述学术故事
  315强烈支持大师打假
  持续支持
  凑个热闹 顶^_^ 3?15!也不知道这天发生过什么@@@
  3.15之后,大师打假进入高潮!
  3.15,惊心动魄!
  周五,福来日。祝大师福来日开心快乐!
  身体恢复否?期待雄风重振,继续打假。
  大师,中午好
  得多顶顶
  再顶顶
  顶!  
  顶!  
  这几天事儿多,电脑出问题,主板坏了,正在修理,估计明天能好,所写全部在那上面。不知道有木有掉资料?明天才会知道。
  感谢各位
  只要硬盘还好就不会丢东西。别着急。
  @悬疑大师  19:34:02  这几天事儿多,电脑出问题,主板坏了,正在修理,估计明天能好,所写全部在那上面。不知道有木有掉资料?明天才会知道。  -----------------------------  呜呜,
  周六,早安!
  大师周末快乐
  @老肃-17 07:53:29  @悬疑大师  19:34:02  这几天事儿多,电脑出问题,主板坏了,正在修理,估计明天能好,所写全部在那上面。不知道有木有掉资料?明天才会知道。  -----------------------------  呜呜,  -----------------------------  大师挺住!
  好运!
但愿都在!
  感谢各位
托各位的福,资料没丢,主板修好了,更——  ————————————————————————————  □史上最坑爹国学经典,打假近2000年,现代仍未完结  作者:东方玄(悬疑大师)  ————————————————————————————  92
历史的纠结(五)——古文传承  两汉到东晋(伪书出现之前)——  第一个纠结:孔壁本被发现后,到底被孔安国传承下来没有?  历史上记载是传承了的。在《汉书/儒林传》中抄录了《史记》,记录了一个传承系统,讲的是汉孔安国传给了三个人,第一个是兒宽,第二个是司马迁,第三个是都尉朝。都尉朝后面有传人:庸生——胡常——徐敖——传二人:王璜、徐恽,徐恽传——桑钦。  但是,据后来学者考证,汉孔安国(今文博士)传的都是今文尚书,兒宽也是个今文尚书的大家,孔安国的侄孙孔霸、曾孙孔光尽皆今文尚书大家。清人臧琳考证《史记》引用的全部是今文(《经义杂记》),未引古文。汉孔安国一生没有传授过古文尚书(指《孔壁本》)。  历史的情况是复杂的。汉孔安国虽然不传古文尚书,可是,他以今文改写的古文(或者原古文的副本)可能被人传抄(因为孔安国进行过研究),王璜、徐恽可能是学习者。另外,汉代跟现代有一点比较一致:喜欢攀附师门,说自己师承某某大师(或者是血缘)。所以,有可能在假弟子的诈称下,上溯到汉孔安国头上,他已作古,何以辩护?  清代学者正是从孔安国没有传授过古文尚书经文的考证中,采取了对古文尚书全盘否定的态度,不但是“梅献本”,就连“孔壁本”,即汉孔安国曾经得到过的古文尚书亦持了否定态度,说它是伪造的——这是清朝末年学术界部分有影响的士人对古文尚书的一个大致态度。比如康有为,他就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包括古文尚书,因为是刘歆向朝廷极力推荐孔壁本。这是清代占有学术界的尚书学的较长时间说法。实际情况可能是孔壁本在民间流传,这些人攀附汉孔安国,形成了一个虚假的、但却是有历史记载的古文尚书的传承系统。当这个系统被证明是伪的时候,同时就由此否定古文尚书曾经存在过的事实。  在伪传承体系中,古文尚书是从孔安国开始的。但是,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古文尚书的传承并不是从汉孔安国开始,而应该是从刘歆(xin)开始的。刘歆首传给了——郑兴。  郑兴生卒不详,东汉河南开封人,字少赣。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长于历数,王莽时为刘歆看重,曾校《三统历》。刘玄更始时为丞相长史,后拜凉州刺史。东汉言《左氏传》者多师之,与明儒贾逵并称“郑贾之说”。(要注意:唐朝也有个历史人物叫郑兴,以“割股奉母”的孝道事迹著称于世)。  刘歆,(约公元前50-公元后23年),字子骏,西汉末年人,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宗正刘向之子。公元前6年(建平元年)改名刘秀(跟东汉光武帝的名字一样)。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贡献——  首先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尤其是《周礼》、《左传》、《毛诗》等终于传流至今,成为经学的重要文献。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二个贡献,是开辟了以文字和历史解经的新方法,为了发扬古文经,刘歆等人重视训诂,不仅凭此以读经,且据古文的字体笔意以解经。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第三个贡献,就是跟本文有关的——打破了今文经学对儒学的垄断,开启了古文经学的发展道路。如果说是董仲舒开创了以微言大义说经的今文经学的话,那么重视名物制度的古文经学就是刘歆开其山门了。百度百科的说法是:刘歆,是西汉今文学之异军,是东汉古文经学之宗师。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伟大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  (待续)
  @酒量犹豪人渐枯  09:30:42  身体恢复否?期待雄风重振,继续打假。  -----------------------------  感谢酒量关心
一切已好。周末问候兄长!
  @柳柳三姨  20:42:32  只要硬盘还好就不会丢东西。别着急。  -----------------------------  您说得对
着实吓了一跳
赶紧复制了
  @孑孑干旄
10:12:03  好运! 但愿都在!  -----------------------------  托您的福
  作者:完颜丹册 回复日期: 19:41:44  回复
  ,   ——————————————————————————  !  作者:东莞郭菁菁 回复日期: 20:17:40  回复
  再探  ————————  感谢才女
祝周末愉快!  作者:titanjack 回复日期: 20:19:59  回复
  315强烈支持大师打假  ——————————————  谢过支持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 21:57:34  回复
  顶  ——————  欢迎  `   作者:鼎湖听泉 回复日期: 22:16:36  回复
  持续支持   ——————————  周末愉快  作者:柳柳三姨 回复日期: 22:18:26  回复
  凑个热闹 顶^_^ 3?15!也不知道这天发生过什么@@@   ——————————————————————————  315规定滴
发生什么俺也不知道
欢迎光临  作者:乡中农夫 回复日期: 22:55:52  回复
  3.15之后,大师打假进入高潮!  ——————————————————  谢谢鼓励和鞭策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07:11:16  回复
  3.15,惊心动魄!   ————————————  着实有些
欢迎  作者:柳柳三姨 回复日期: 09:29:39  回复
  周五,福来日。祝大师福来日开心快乐!  ——————————————————————  啊,谢过祝福
祝您周末愉快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 09:30:42  回复
  身体恢复否?期待雄风重振,继续打假。  ——————————————————————  谢谢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1:44:06  回复
  大师,中午好   ——————————  孑孑干旄老友周末愉快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1:44:21  回复
  得多顶顶  ————————————  感谢 感谢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1:44:31  回复
  再顶顶  ————————  欢迎光临 感谢支持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 13:21:36  回复
  顶!  ——————————  姚友周末愉快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 13:21:37  回复
  顶!  ————————  感谢姚友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沙发!
大师 周末愉快!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07:53:29  回复
  感谢关注俺的难点
问题已经解决
谢谢  作者:柳柳三姨 回复日期: 08:33:50  回复
  周六,早安!  ————————————  您早安
愉快  作者:磁区理论 回复日期: 10:08:32  回复
  大师周末快乐  ————————————————  电脑修好 非常快乐
祝您也快乐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0:11:42  回复
  大师挺住!  ——————————————  俺已挺过
谢了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0:12:03  回复
  好运! 但愿都在!  ——————————————  一切都很好
多亏你的祝福
  祝你周末愉快 思路更佳
写作突飞猛进!!
  @柳柳三姨  20:42:32  只要硬盘还好就不会丢东西。别着急。  -----------------------------  @悬疑大师
11:13:37  您说得对
着实吓了一跳
赶紧复制了  -----------------------------  好担心哦 找回来了太好了
  祝贺大师  
  感谢观音菩萨 感谢观音菩萨 感谢观音菩萨
  周末愉快~
  看望大师,周末好!
  周末问候
  大师晚上好!
  @柳柳三姨  11:40:40  祝贺大师    -----------------------------  俺得给观音菩萨拜一个
感谢三姨请出观音菩萨
  记号一下,考证这玩意真复杂,尚书学比红学还复杂
  周末坚持顶起!
  周末坚持顶起!
  顶起来!  
  作者:黑背 回复日期: 00:12:50  回复
  记号一下,考证这玩意真复杂,尚书学比红学还复杂  -----------------------------------------------------  只有慢慢学习了!
  周末问候
  周末顶大师
  ————————————————————————————  □史上最坑爹国学经典,打假近2000年,现代仍未完结  作者:东方玄(悬疑大师)  ————————————————————————————  93 历史的纠结(六)——刘歆  第二个纠结,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为争夺地位,争论了许久,斗争很激烈。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刘歆。  其背景是汉代的今文经学,最早的伏生、司马迁、孔安国等人,恐怕都不可能全部读懂尚书。司马迁就因为读不太懂,在写《史记》时放弃了尚书方面内容的一些史料。比如写《周本纪》,周初的几篇诰词(见尚书)都没有采用,而是采访民间道听途说,原因就是读不懂。所以,司马迁只提到篇名,没有怎么多的引用;前面已经说了,《史记》,所载《尚书》篇目52篇,没有怎么引用具体的内容。  如此难读懂,连高智商的司马迁都望而却步,对于智力平平的一般的官学中研究尚书的大师们,肯定是读不太懂了。可是,汉代经学大师是靠这个来谋求生活,是吃饭的家伙,那可含糊不得。所以,就要想方设法糊弄人,那就只能够不懂装懂,故作高深。这就是“官办”的弊端。但凡学术方面,无论神马事,只要是官办,就要大打折扣,走入歧途。尚书在汉代传承就是这样的情况。因为伏生传给了三家,他们被立为官学,大家都是学术官办,所以,就会做出这样举动:拉大旗做虎皮,胡说八道,拉帮结派,互相攻击;最后堕入繁琐泥潭,将学术引向歧途,使之缺乏生命力。  于是,这些两汉大师,一解说起《尚书》,就是洋洋洒洒几万言。那时还没有发明纸,记载起来够华丽和辛苦的了,而他们争论的问题诸如“神马使猪走向市场,是绳子呢,还是手捏?”这跟西方黑暗的中世纪教会所争论的“一个刀叉上能够站几个天使”如出一辙,汉代的经学争论只是比西方的天使争论早了一千多年而已。  刘歆看不惯,写了一篇文章:《移让太常博士书》。  好在原文不长,录于此——  昔唐虞既衰,而三代迭兴,圣帝明王,累起相袭,其道甚著。周室既微,而礼乐不正,道之难全也如此。是故孔子忧道不行,历国应聘,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乃得其所。修易序书,制作春秋,以记帝王之道。及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重遭战国,弃笾豆之礼,理军旅之阵,孔氏之道抑,而孙吴之术兴。陵夷至于暴秦,焚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     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天下惟有易卜,未有他书。至于孝惠之世,乃除挟书之律,然公卿大臣绛灌之属,咸介胄武夫,莫以为意。至孝文皇帝,始使掌故晁错,从伏生受尚书。尚书初出于屋壁,朽折散绝,今其书见在,时师传读而已。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皆出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泰誓后得,博士集而赞之。故诏书曰: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以远矣。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愍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或脱编。博问人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叹癏,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疾妒,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不备,谓左氏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愍此文教错乱,学士若兹,虽深照其情,犹依违谦让,乐与士君子同之。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旨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非所望于士君子也。且此数家之事,皆先帝所亲论,今上所考视,其为古文旧书,皆有征验,内外相应,岂苟而已哉!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     往者博士书有欧阳,春秋公羊,易则施孟,然孝宣帝犹复广立谷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义虽相反,犹并置之。何则?与其过而废之,宁过而立之。传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志其大者,不贤者志其小者。今此数家之言,所以兼包大小之义,岂可偏绝哉?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  (待续)
  顶大师
  作者:柳柳三姨 回复日期: 11:46:40  回复
  感谢观音菩萨 感谢观音菩萨 感谢观音菩萨   ——————————————————————  观音菩萨一定得拜!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 16:37:43  回复
  周末愉快~   ——————————  好友愉快  作者:黄摩崖 回复日期: 17:28:19  回复
  看望大师,周末好!  ——————————————  欢迎光临  作者:鼎湖听泉 回复日期: 21:03:51  回复
  周末问候  ——————————  感谢问候  作者:柳柳三姨 回复日期: 21:37:15  回复
  大师晚上好!  ——————————————  晚上好!
00:12:50  记号一下,考证这玩意真复杂,尚书学比红学还复杂  -----------------------------  欢迎朋友光临
感谢您的评语。
  周一快乐!
  大师上的图片好漂亮,圣洁美丽好地方,在哪儿?  祝大师周一快乐!
  周一快乐!  
  新一周继续支持大师
  @titanjack  13:07:14  新一周继续支持大师  -----------------------------  +1
  ————————————————————————————  □史上最坑爹国学经典,打假近2000年,现代仍未完结  作者:东方玄(悬疑大师)  ————————————————————————————  94 历史的纠结(七)——博士点  刘歆的文章,读起来不似现代文通畅,简单总结一下它的大意——  第一,在历史上,这篇《移让太常博士书》,是汉代经学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第二,它内容的第一层,肯定了孔子与六艺的关系,认为孔子正乐、《雅》、《颂》,修《易》,序《书》,制《春秋》,“以纪帝王之道”,“夫子薨而微言绝,经历战国和暴秦”,“道术由是遂灭”。  第三,文章回顾了汉朝建立的七八十年间,虽然找到不少的经书,广立了学官,给学者们颁发了博士职称,但是,“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即传承者离经学的本意越来越远了。  第四,接着,文中披露了孔壁古文《尚书》与《逸礼》发现的事实,介绍了秘府所藏左丘明撰的《春秋》古文本,指责太常博士们“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意思是说,明明有这些古籍,却不是去按照本意钻研学问,却在搞门派斗争。  最后,第五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引用汉宣帝广立《毅梁春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的成例,“义虽相反,尤并置之”,所以,他提议应将“古文尚书经”列为学官。“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嫉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所引略)  从文章立意来看,刘歆毕竟是2000年前的人,并没有像今天的某些学者提出的,让学术走出官办牢笼,而是提倡再增加一个古文尚书经,以解决存在的弊端——即在牢笼里站两只老虎免得一只老虎不干活儿。从构建性质上讲,是提倡在“国营”框架下弄两个独立核算的单位出来竞争一下,像今天的联通和移动,虽然都是国资,也得分开(跟一家的儿子们分家道理是一样的),给双方都弄点儿不太大的竞争压力。  在汉代,因为继承战国以来的古籍和学术,形成了五经的14家官学。  (1)《诗》3家:齐、鲁、韩;  (2)《书》3家:欧阳、大夏侯、小夏侯;  (3)《易》4家:施、孟、粱丘、京;  (4)《礼》2家:大戴礼、小戴礼;  (5)《春秋》2家:公羊学、谷粱学。  为了能够有所鼓励,朝廷设置了五经博士。  换句话说,此时的汉代,设立了14个博士站,你只有在14个博士站读书(拜师),才有资格领取博士文凭;在博士站读书,只是前提条件之一;另外,你必须拜师,即有导师、即博士生导师的考核,才可能成为五经博士。而且,一旦拜师,就不得随便更改,否则,可能会影响你取得博士文称号。《汉书》有记载说:博士缺,众人荐喜(人名,姓孟名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所引略)。曾经改过师门的,朝廷都不会用他(可见品性多重要!)。  刘歆的主张是改良主义的,无非是要官方多设几个博士点,或者,把14个博士点分几个出来交给古文经的人。这显然触动了今文尚书形成的教育利益链的根本利益——嘿嘿,老子这里的博士都不够分配,博士点都太少了,你还要叫俺分几个出去,交给别人,老子不愿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只要利益链形成之后,要使用调整的办法去调整,基本上都不可能,只能够采取革命的手段去打碎。因为朝中达官贵人都是今文尚书传承者(当权当道),他们对刘歆非常不满,群起攻之。刘歆失败。到王莽掌握政权之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才接受了刘歆的提议,将古文尚书立为官学,但时间很短,随着王莽政治上的失败,古文尚书被官方逐出官学。  这成为中国学术界今古文尚书的争论开头。  刘歆欲立古文尚书为官学算是失败,但他传了两个得意门生,即前面说到的郑兴、贾徽。  这是古文尚书第一次正式传授学生。  东汉贾徽,生卒年代不详。他是贾谊后裔,作有《左氏条例》21篇。  (待续)
  @柳柳三姨  08:32:09  大师上的图片好漂亮,圣洁美丽好地方,在哪儿?  祝大师周一快乐!  -----------------------------  不好意思
俺只觉它美,不知是何处
贴出来请大家认认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1:02:08  回复
  周末坚持顶起!  ——————————————  谢谢  作者:孑孑干旄 回复日期: 11:02:09  回复
  周末坚持顶起!  ——————————  辛苦二顶  作者:姚旗 回复日期: 15:07:02  回复
  顶起来!  ——————  姚兄好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作者:潇湘观渔 回复日期: 15:57:55  回复
  问候  ——————————  潇湘好  作者:乡中农夫 回复日期: 16:19:17  回复
  作者:黑背 回复日期: 00:12:50  回复   记号一下,考证这玩意真复杂,尚书学比红学还复杂  -----------------------------------------------------  只有慢慢学习了!  ————————  ————————————  欢迎农夫   作者:磁区理论 回复日期: 19:56:21  回复
  周末问候   ——————————  谢谢  作者:titanjack 回复日期: 21:49:36  回复
  周末顶大师  ————————  辛苦
  @titanjack  13:07:14  新一周继续支持大师  -----------------------------  @孑孑干旄
15:56:09  +1  -----------------------------  +2
  越来越复杂
  顶一下!
  顶大师
  顶起!早安!
  再记号一下
  再记号一下
  学习。  汉宣帝石渠阁会议之后,似乎是在原先今文经《逸礼》基础上,增设了古文经《大小戴礼》,大小戴礼置一经博士。不知记忆对否。
  顶!  
  在看,都是一家言
  还没有沙发 等不到了   大师晚上好!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代的尚书共46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