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是大老板板,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关系是…………?

十二星座精彩文章
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今日运势明日运势本周运势下周运势本月运势
男白羊座男金牛座男双子座男巨蟹座男狮子座男处女座男天秤座男天蝎座男射手座男摩羯座男水瓶座男双鱼座
女白羊座女金牛座女双子座女巨蟹座女狮子座女处女座女天秤座女天蝎座女射手座女摩羯座女水瓶座女双鱼座
男子鼠男丑牛男寅虎男卯兔男辰龙男巳蛇男午马男未羊男申猴男酉鸡男戌狗男亥猪
女子鼠女丑牛女寅虎女卯兔女辰龙女巳蛇女午马女未羊女申猴女酉鸡女戌狗女亥猪
男: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
女: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
哪个星座最懂得珍惜爱情、哪个星座最懒散,哪个星座又最有心计?12星座2016年运势、2016年星运详解第一时间为大家播报每日星运、本月星座运势,时刻掌握星运动向。
copyright &
www.d1xz.net航通社 | 书航:IT 撰稿人和媒体关系顾问
提要:所谓“每一个创业者都有被报道的权利”指的不是一定要获得正规媒体的报道,而是将自己的存在告知潜在的消费者、员工和投资人。一个企业不能生的默默无闻,死的无声无息。所以,如果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正规媒体不参与,而专门做创业公司PR的资讯出口又可以有固定的版面和曝光,不同分工各司其职,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健康的生态。
最近“找记者”这款应用一下子就火了,不过这样的火对于它的创始人和用户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新闻。我上一次看到“找记者”这款应用还是在今年4月,正是在某个我供稿的媒体平台上刊登过一篇关于它的文章,不过现在再回头查询,已经撤下。
在我看来,该媒体对创业公司按照其提交的资料报道,并不多加入记者的感情判断,以类似企业PR出口的方式经营,这也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模式,和部分坚持新闻专业主义,鼓励揭露问题、揭发矛盾的媒体模式是并存的。甚至在同一家媒体之内,也会有不同的记者承担为媒体创收和树立影响力两方面的工作,两拨人看似仇敌,却可能坐在隔壁的格子间。
“找记者”的商业模式,是让我上面说的第二种——在真正媒体中从业的,本来应该多做事实报道,倾向揭黑报道的记者,不顾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偿为创业公司撰写稿件,并且发表在自己的口碑良好的正规媒体上。如果能够以正常的文章形式发布——而不是以带有明显区分的广告形式来发布的话,就可以算是任务成功,相应的报酬就会落入各自的口袋当中。按照网上揭露出来的报价单,1000块钱可以让一个普通记者写稿并且发到一家媒体,而最高的8000块钱是让资深记者写稿并且发布到20家媒体。
平台肯定要抽成,而且像这种客单数不太够的只能拿单价来凑,所以估计从中间抽成的比例也不低。如果写稿的跟渠道不是同一个人,那么记者的写稿费用还会被进一步摊薄,可能写一篇文章也就会获得两三百块钱的报酬,跟发布会红包比都要差一截。——当然了,说到红包,这又是另外一款拿不上台面的恶习。但是一旦从甲方转乙方,角色互换之后,刚刚走出媒体大门的记者转行做公关又不能免俗,总是会跟老板讨要更多的红包预算,也算是拯救一下自己的前同行。
其实诞生“找记者”这种想法我觉得是一个很自然的向下滑坡的过程,科技创业行当之外的人看不懂事情的发展,只是单纯的看到有偿新闻,知道这是错的,因此开始了批判。这确实是错的,但研究一下为何最终过线,为什么会蜕变到这样一个地步,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有点创业寒冬的意思了,人为催谷的需求正在回落到原点,所以媒体太多而创业者不够用。所以退潮时候,裸泳的“找记者”就被曝光了。但是在两三年前,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得火热的那个阶段,创业大街上永远不缺各种各样过来创业的,这个时间段所有的创业者都需要机会曝光——不管是不是正规报纸、电视、网站。只要被人看到就好。
所谓“找记者”的创始人说的,“每一个创业者都有被报道的权利”,指的不一定是获得正规媒体的报道,而是将自己的存在告知潜在的消费者、员工和投资人。一个企业不能生的默默无闻,死的无声无息。如果你没有一个被曝光的机会,那么永远这些人都是在办公室里面闷头做自己的事情,做着做着就死了,也属于浪费社会资源。
所以当时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让这些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有机会展示。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天使汇的大屏幕,每个公司会有10秒钟的时间,在北京这个最新建起的地标建筑上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而这一过程完全免费。之前的10秒钟比现在值钱多了,因为总理来过之后,一段时间之内创业大街就成为了北京一日游的观光景点,在逛完北大清华之后,要顺便的过去看一眼,当时的人流量和曝光量都要比现在高。
那个阶段有个专有名词叫“创业媒体”,门户科技频道还纷纷开设了创业栏目,做的都是同样的事情。那段时间一般都是简单搭个网站,或者是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了,“创业媒体”的记者们并不能申领新闻记者证,也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如果按照所谓公民记者或什么自媒体来算,他们并不受所谓“禁止发布有偿新闻”等新闻伦理的约束。
“创业媒体”也希望借着创业公司求报道的机会,给自己攒一些发稿量。况且对每一个新的创业公司的第一篇报道都是有固定格式的,我先不管你最后会做的怎么样,只要你刚出来的时候的报道,一定都是先把你的公司情况基本的介绍一下,把公司创始人经历,获得融资的规模,以及将来的打算都说一下。这也算是在纸面上的一场路演。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每一家创业公司在它的生命周期当中,至少都应该有一篇文章,描写他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一点都不违反新闻道德。相反,如果我们说只有有资格上报纸上电视的创业公司才值得被曝光——不管什么形式的曝光,那就是说明媒体充当了路演裁判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本来是应当由潜在的投资人、创业者或者用户来做裁判的,至少“创业媒体”作为这场“纸上路演”的主办方,并不能越俎代庖。
回想新闻史,看看媒体的诞生,我们就能发现类似“创业媒体”这种服务的诞生是商业的本能。1851年保罗.路透设立路透社的初衷,是向用户提供伦敦和巴黎两地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中国第一份华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同样以刊登船期、船务、货价、行情为主。此后,也慢慢有了《申报》,有了《华盛顿邮报》,但始终提供解释性、深度、批评性报道,和提供交易信息甚至商业广告,都是可以并存的。所以你不能拿什么“客观公正”之类的要求来规范“创业媒体”。
本来“找记者”或同类业务,针对的就应该是这种所谓的“创业媒体”,而正规媒体本来就不应该使用这款应用,他们的报道范围也不应该是给创业公司做展示。有评家指出了几条常识:“新闻报道不是创业服务,媒体的价值不在于做PR服务,记者不是创业公司的文案写手”。诚哉斯言。但是,“创业媒体”其实正是创业服务,PR服务,文案写作和展示,顶着媒体的名字而不符合媒体的经典定义。
鉴于“找记者”这种应用的目的是将创业公司信息告知潜在的消费者、员工和投资人,一个比较正常的操作方法是,花钱购买媒体上的广告版面,来让这些软性的文章出现在媒体的广告位。媒体的广告部来尽到审核以及做广告特殊标注的责任。这种软性的宣传文章,现在已经在各大媒体广泛使用。
凤凰新媒体去年一次重大的升级就是推出了所谓软性广告,向广告主举的例子,是某牛奶品牌奶源产地的图集被放在了网站首页,看起来就像是一篇普通的新闻图片,实际上是赞助内容。现在只要我们点开一些媒体的公众号,看到同样的文章在上面标上“推广”两个字——或者有的时候根本没标注,但画风跟此媒体往日形象明显不搭,我们也会很清楚地知道这获得了厂商的赞助。
所以这个生态圈本来是可以做的,只不过“找记者”野心太大,而且想的太简单了,吃相太难看了。这个文章如果以推广的形式放在网站上,审核与标记责任是媒体而不是你的,没有人会说你。但是偏偏部分老板(需求方)不切实际地追求文章需要有正规编辑发在正规版面上,尽管从最终到达效果上没有区别。有一些老板对公关公司投放效果做审核,就是看有没有出现在部分新闻网站的域名,因此有些网站专门开辟了“商讯”栏目,发布根本没人点击的文章来满足这类老板的要求。之前打掉的一些有偿新闻案,很多也是发生在这样的场合。
正是这样贪得无厌的行为,导致了野心的膨胀,才导致了这次被曝光之后,大家谁都没得玩儿。实际上,对于厂商来说,他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不管是放在商讯栏目还是网站首页,不管是标注了推广标记还是没有,你的文章所传递的内容本身,你的公司是否靠谱,你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信,这才是观众/读者是否买账的一个终极判断标准。就算你铺天盖地的把文章铺满版面,最后没人买账那也是白玩儿。而就算是真正的广告,如果你用心去做或者是出奇制胜,广告本身难道不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吗?
我认为在未来,这种匹配创业公司与潜在的投资人、员工及用户之间的工作,依然会有不同的方面继续开展下去,而我对此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如果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正规媒体不参与,而专门做创业公司PR的资讯出口又可以有固定的版面和曝光,“创业媒体”只提供信息本身,不负责信息的深度筛选判断的义务——仅仅到《广告法》规定的审核限度为止。而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则承担了这种义务。这样两相结合,不同分工各司其职,就形成了一个完整且健康的生态。
很可惜,“找记者”就类似提供医药推广的百度一样。只要明确的标注信息,并且控制一些软文出现的比例,它就能够实现合法合规。然而它也是像百度一样,非常缺乏这么做的动机。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V3sfqs
微软将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LinkedIn的重磅新闻一出,中国的科技观察者们就像打上了一剂强心针。话说,也不知道他们的另一半是如何看其像打了鸡血一样从沙发上爬起来,并且这个晚上就此陷入工作,不再理睬老婆孩子的。
一轮文章很快在消息发布1小时之内出炉。新鲜热乎,但说实在的——实在是带着很多赶工的痕迹。午夜时分,我看了一下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基于现有的一些事实和资料,包括双方CEO给出的公开信为基础进行分析。
例外极少——比如我看到,一篇发布在LinkedIn自家平台Pulse上的文章,是作者本人见证了公司成长的过程,指出了LinkedIn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数据驱动”的宝贵文化。但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分析是重合的。他们都认同微软收购LinkedIn是为了赶上社交的晚集,同时觊觎职场社交背后的数据。
而对于LinkedIn被收购以后的前途,又可以说各执一词。微软宣布,交易完成后将继续保留LinkedIn品牌、文化和独立性,而Jeff Weiner将继续担任CEO,向微软CEO纳德拉汇报工作。乐观派认为微软确实可以信守诺言,悲观派一定会证明微软之前的几次巨大收购都不是特别成功。不知道LinkedIn被收购之后的下场会不会比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好一些?
恰好,就是针对这个“独立性”我觉得可以稍微说点什么。
微软和LinkedIn双方的小算盘
在知乎上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就连提问者本人也认同这个问题是为了比较优雅的嘲讽微软烧钱。但是在回答当中并没有给出我看来非常有说服力的选项,也是讽刺居多。很多人说值得买Slack,但是除去Slack不卖这一点之外,既然已经有了Yammer怎么还需要收购一家职业社交网络?而实际上,微软更看重的表面是企业社交,实际上是成型和有粘性的数据。
如果数据只是堆叠没有经过整理,不能够直接应用的话,购买这些数据的预期收益会打折扣——这要求数据的“成型”。而如果数据不能够自我增长,只是买过来了一些沉淀的数据,而并不是数据背后的用户,这些用户就不能通过其操作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数据。所以收益也会打折扣——这要求数据“有粘性”也就是产品有用户粘性。而通俗地说,LinkedIn就是聚集了很多“行走着的”数据。更难得的是,每个用户都是实名关系(或大多数用户如此),资料翔实,分门别类而且不断的在成长。
正如很多分析当中所提到的,LinkedIn的数据质量很好,可以被微软直接拿来利用,不仅是将这家被承诺保持独立运营的公司安放在企业级产品大入口Office 365里,而且其信息能够和微软自带产品打通。至少已经有人在LinkedIn CEO Weiner的公开信下留言,迫不及待的要看到把自己的职场信息和Xbox平台的征战经验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反差萌。
而更实用的方面,我们可以期待LinkedIn全站支持微软帐号登陆,Lynda推出更多微软认证课程,Slideshare被无缝整合到Office组件,Bing接管LinkedIn站内搜索,Cortana也可以多一些智能判断,增加了新的判定用户的条件。也许,结合Hololens识别眼前人,能够直接看到对方的LinkedIn职务信息,并添加为Skype好友……
嗯,挺美的。
如果微软看重的是数据,那么LinkedIn看重的是什么?Weiner公开信里的答案,是“稳定”。他的一串排比句显露出管理层对陷入瓶颈的公司未来的不确定:
“我们不再仰视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而是获得像它们一样的规模,因为我们成为了它们的一员;我们不再需要疲于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不需要受到压力,就长期投资而妥协,犹豫是否要自我变革,或是因为股价压力而被迫改变奖励及获得新人才的方式……全球经济滑坡不再限制我们的执行力。”
正话要反说。之所以这么讲,很显然是LinkedIn感受到股东压力,同时企业发展迟缓,决策已经开始受到了一些影响。鉴于没有谁现在能采访Weiner,我们难以透过文字读出他的真实心声,但就字面上来看,LinkedIn员工问出的问题真的会如此轻松地解答么——“在被收购后,我们怎么可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
“独立运营”在微软的黑历史
LinkedIn是一个职场社交网络。微软本身就做过很多次社交的尝试,多到已经无法数清。2005年Wallop希望以终端应用形式构建社交网络。2008年Wallop关闭。2012年,微软研究院开发的社交网络Socl上线,随后同样悄无声息的死去。
由MSN升级到,再转变为Windows Live,微软最有希望转型社交的门户网站业务十几年来就这么一点点被搞黄了,最终并入Windows部门之下——顺便还为微软在民间开辟了一个名叫“改名部”的部门。
在即时通信方面,MSN Messenger、Skype和Yammer都做得不是很成功。这三者的历史回顾起来,我们能看到非常浓厚的大公司病症兆。如果微软寄希望于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就找一个成熟项目取而代之,多数情况下会把原来的好项目一同拖死。
MSN的崛起是出乎微软预料的,因此其中间衰落就是因为资源和精力没有及时的跟上投入。而收购Skype为了拯救自身贫弱的IM业务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结果Skype的第一个战役,是做了压死MSN的最后一根稻草。扶正之后,Skype自己同样没有被足够重视。2012年Skype联合创始人塔林表示,微软的大公司官僚化作风耽误了Skype的发展:“若我们当初追随的是谷歌,前景会更好。”
Yammer的生涯更加讽刺,其最高闪光点恰好就是被微软收购的当时。很多评论就这一事件认为企业社交的春天来到了,然而所谓Yammer模式在被收购的那一刻就开始瓦解。不到一年,微软就开始对Yammer裁员,连联合创始人都被挤走;作为服务的Yammer现在确实是在“独立运营”——这话今天听起来尤其讽刺——但只是在日常维护,在大版本更新方面再难起色。
更值得注意的是,Yammer沉淀下来的用户资源,正在努力的被整(fen)合(chai)进微软的Office 365产品线当中。这一步对于双方的用户群来说,都是比较痛苦的过程。Office 365的用户之前并没有使用Yammer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而已,没有迫切使用和转换的必要。就像是那个后来改名叫Skype for Business的Lync一般。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按照Lync改名的尿性,是否Yammer也要改名叫LinkedIn for 什么什么呢?然而,换了牌子和皮肤的Lync并没有基于Skype进行重构。对于强迫整合的其他所有产品也都是如此。此时说产品保持“独立运营”,也可以卖一个顺水人情吧。
还有,被收归微软的诺基亚手机业务也“独立运营”了很久,而这个久经考验的老梗我并不想多提。
微软真是LinkedIn最好的归宿吗?
有些公司收购了竞争对手之后,会即刻解散他的团队,下架他的产品,只是为了不给自己的发展挡路。有些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会完全放养,跟自己的产品甚至都不会发生任何关联。不过这些状况都不能准确的形容微软。微软的话,必然是那种收购了一家公司,就希望它成为自身一部分的企业。
从上面的总结以及CEO公开信中可以看到,LinkedIn的主营业务与微软现有业务的重合度很高,很容易从各个角度被直接吸收,融合进微软的产品线当中,而这就将会使公司的独立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即使果真可以保持独立,也可以参考Flickr跟雅虎之间的恩怨来看一看。如果公司资源的分配并不侧重于你,产品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
LinkedIn与微软高层的洽谈基本保持着良好的气氛,但是这无法预言日后的实际融合当中不出问题。但是也许就像Weiner所说的那样,相比起自己独立发展时面对巨头的内心不安定,安全感可能高过了其他任何诉求。
LinkedIn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它是实践“数据驱动”理念最彻底的一家公司,驱动了一直以来的高增长和高转化,带来了华尔街的高估值。要想保持LinkedIn团队活力,就需要微软真正维持团队成员稳定,保证包括CEO在内的高管团队自主决策,但这殊为不易。
说句不好听的,像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大众点评、滴滴那样做,可以实现一样的融合目的——也就是双方产品整合打通。而微软非得收购进来,更多的意图也可以由此凸显。
LinkedIn的基本价值主张是“连接人与机会”,拆细一点来说即是“个人身份、知识洞察与商业机会”。但微软是以企业为服务主体的,可以说这两家公司的客户,一个代表了雇员,一个代表了雇主。难怪Weiner在公开信中只能用“LinkedIn专注于职业网络,而微软则是职业云”来强行找补。
Weiner公开信说:“无论是工作被取代,技能出现差距,年轻人失业,还是社会经济的层级化,社会受到的影响都令人震惊。我曾在许多场合谈到过这点,而每一天我的这种看法都在加强:创造经济机会将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问题。”
——醒醒,在替代工人工作的所有机器里,微软怎么也得占很大一部分。现在我只希望LinkedIn及时把握由职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的机会,争取在人类都不用上班的美好未来,把自己的目标从对人的职场培训,转向帮助人们走向自我实现。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UwvMOi
最近,一位自称是“公民记者”的台湾女子洪素珠辱骂退伍军人(“荣民”)的事件,引起两岸民众集体声讨。此举直接挑战社会共识,以至于台湾不分朝野蓝绿,异口同声一致谴责。甚至出现了如此奇观:蔡英文破天荒的转发了死对头洪秀柱的Facebook贴文以表支持。
洪素珠自诩“公民记者”,对海峡两岸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实简单的说,如果你作为普通人,关心社会,积极向媒体爆料并获得刊登,那么实际上你已经是“公民记者”的一份子。不过在台湾,这一名词也有狭义特指——这就跟网络媒体在台湾的兴起和变迁扯上了关系,这背后也是一部浓缩的台湾互联网发展史。
“公民记者”的背后:网络便利带来爆料风行
台湾将网上投稿行为称为“Po”(读作“坡”),取英文“Post”之意。有意成为“公民记者”的人,要做的就是拿起手机,拍照附文字,然后在各种客户端中“Po上网”。在台湾,几乎每家大媒体都有自己的观众/读者爆料网络。比较出名的有公视的PeoPo,东森的UReport,中天的必PoTV等。这些平台鼓励读者投递社会新闻,比如小偷小摸,吵架争执,黑心店家之类,然后再煞有介事的派出卫星转播车(也即所谓“SNG小组”)报道一番。
你当然可以说台湾媒体翻来覆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公民记者”如果和正规记者同心同气,那还要他何用?对于朋友圈晒娃的妈妈来说,孩子就是她的大新闻。因此,这类爆料平台上的消息明显比见报新闻多元化很多,好多“新闻”真的称不上有多少新闻价值,然而这也正是“公民记者”平台存在的价值。
不过,国外同类平台中的CNN iReport这类,都是具有很强烈的运营主导属性,编辑需要布置选题“作业”交给“公民记者”去完成,普通人只负责取材,而选题权利还在编辑手里。相比之下,台湾的这类“公民记者”平台似乎也太自由散漫了一点,有些文章感觉如小学生作文。这可能是台湾追求“转型正义”,不敢对言论进行大规模编辑过滤的结果——但这也可以说是促成洪素珠这类事情发生的一个诱因,只能说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公视”是台湾唯一的公营媒体,其公民新闻平台PeoPo在日成立,主要目的也是全世界公营媒体共同的初衷——做商业媒体不感兴趣的报道,为弱势群体,少数族裔,原住民等利益发声,希望争取社会关注。2015年2月,全球公营媒体联盟(Public Media Alliance)专门报道了PeoPo服务台湾社会的成功经验。
洪素珠在日注册公视PeoPo网站,以“素素”为名大量撰写各类报道。事发之后,“素素”过去的报道也被挖出,其中在日曾发布一则报道“走入1975记忆里的眷村记录片”,探访的正是“荣民”与家眷安居的“眷村”。其中对待“荣民”的态度比现在温和很多,形成鲜明对比。
PeoPo曾经是“素素”活跃的大本营,上面有很多没有记者证,却用思想和行动在实践记者本质的“公民新闻人”,他们和这个平台都一起受到一场无妄之灾。所以,同在平台上的更多人站出来发声,表示对恶劣同行的谴责和对行业本身的辩护。在洪素珠风波之后,公视第一时间重申“公民记者”不是公视聘请的记者,其言行需要自负责任;而洪素珠这些出格的言行也无疑是对本意很好的“公民记者”机制的滥用。
标记为“曾任报社记者,现任大学教授”的“TKChang”写道:“素素在报导与评论时,字里行间常常有意或无意的以公视记者的姿态出现,这是很多公民记者常犯的毛病。他们必须理解的是,PeoPo 公民新闻只是个平台,在这里发布影音或文字报导的个人,都跟公视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雇佣关系,更不隐含公视认可的记者身份。”
另一位“谢明海”写道:“如今每个人都在从事公民新闻,无论转发讯息、转贴照片,或是完整发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一种少掉‘中间人’的公民传播行为。何况,许多社会的不公不义都是一般公民所揭露,或因公民踊跃评论而获得平反。只看到公民记者的恶质表现,就全盘否定公民新闻的价值,恐怕是见树不见林。”他认为目前不可因噎废食,反而应该鼓励更多真正的“公民记者”站出来,揭露不公不义,促进社会进步。
“公民记者”的缘起:昙花一现的《明日报》
因为现在上网便利,移动互联网使用方便,覆盖面广,“公民记者”们才有生存土壤。其实,早在十多年前,这一概念就在台湾生根,并萌发出小小新芽,只是因为当时环境尚不成熟而夭折了。
日,由台湾最大的门户网站(台湾术语称“入口网站”)PChome和岛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新新闻》杂志共同创办的《明日报》(Tomorrow Times)正式上网,被称为台湾“第一份网络原生报”(即没有印刷版“母体”作为依靠的网络媒体)。
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台湾于上世纪80年代末“解严”以后,逐步放开对传媒业的管制。长期以来观众只能看有限的几张报纸和三个电视台。90年代初,人称“第四台”的台湾地下有线电视网率先合法化,电视业崛起之后,报纸一直走下坡路。《明日报》创刊期间,台湾已经有多家历史很长的大报或子报停刊,曾经的权威媒体《中央日报》,那时就已经沦落到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
《明日报》顺着风靡全球的.com泡沫而来,一开始就带着颠覆台湾传统媒体的雄心壮志。繁荣时,该报日访问量达到180万,岛内读者占了60-70%。当时,在台湾办一份印刷报纸通常每年要亏5000万,而且要连续亏损5年。但《明日报》的目标是要在三年内,即在2002年达到收支平衡。然而受到技术因素和时代造就的眼界所限,《明日报》只能是纸媒的翻版。烧钱快、获利难是《明日报》的两大致命伤。
《明日报》烧钱快,源于其跟传统报纸一模一样,甚至更甚的严格采编制度。每天原创出500多则新闻,在发稿机制上同样采取三审制,高峰时报社人员300人,200名记者配了40个编辑。《明日报》旗下聚集了一大批在传统新闻媒体中干过的资深记者,不断有引起社会轰动的独家报道,依大陆学刊《新闻记者》当时的说法——“令中时、联合等‘老’媒体时常感到很没面子”。
创刊不久,《明日报》面向网友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个人新闻台”,使用者不需懂得复杂的网络技术,也不需要有任何资金,只要有内容,就可以自己当“新闻台台长”,实现“一人办报”的理想。但《明日报》发现个人势单力薄,如果多人集合,效果也许会好很多。于是在“个人新闻台”的基础上,又推出新服务“逗阵新闻网”:一个“台长”当发行人,再集合十位“同好台长”,取个报名便可开张。——你看,这不就是现在的“自媒体”,“UGC”或者“PGC”吗?
《明日报》甚至见证了和大陆互联网之间一段难得的蜜月期。甫一创刊,大陆方面就准许其记者来陆轮驻,《明日报》本身也力求全面客观地对大陆事物进行报道,力求促进两岸相互了解。2000年8月,上海《新民晚报》甚至在《明日报》开设邮件电子报专区,每天向台湾推送15条大陆新闻,成为首家以网络形式在台发行的大陆媒体。当天《明日报》标题为“两岸新闻新纪元——中国大陆报纸首次登陆台湾”。《新民晚报》在《明日报》发展了五六千位订户。——这么一来,最早的“今日头条”甚至都没落下。
2000年10月,《明日报》走向华丽烧钱的顶点——在纽约、洛杉矶发行电子报的印刷版。然而随着大饼越摊越大,运营开支也日渐增长,终至入不敷出。其运营初期投入1.4亿新台币,但每月支出2000万新台币,收入300-400万新台币。这笔钱很快就烧完了。
《明日报》获利难则是因为老生常谈的缺乏盈利模式。如你所料,《明日报》宣布阅读免费,为台湾四大门户网站(雅虎、新浪、番薯藤、PChome),两家电信运营商和三家广播电台供稿。报纸90%盈利依靠网络广告,自然是杯水车薪。
《明日报》总编当时曾领先时代地提出“利润分享”的设想:“只要‘逗阵新闻网’电子报的总发行量突破10万,《明日报》方面估计就会有广告方面的收益。因此,在扣除掉营销费用之后,将依照发行量的比例分享给各新闻网的成员,当然该新闻网的发行量至少超过1万。此举让原本只想通过网络交流观念、分享新闻的台长,也可有预期的经济回报。”
我们现在都知道了著名的“二八定律”,知道优秀的内容创造者之难得,大海捞针筛选UGC新闻的痛苦和高成本,但他们当时怎么可能想象?我们今日的经验,说白了,全得依赖这些前辈给我们探路。
不经意间,现在仅台湾就已经有上百个新闻APP,但是“内容+广告”的媒体传统商业模式,如今在新媒体,特别是手机上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创业者都没有解决展示广告收入下降问题,又怎能指望十几年前的先人想出办法?
《明日报》的失败,在于夸大了那个年代的台湾互联网增长潜力,出发时机太晚只赶上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人力成本过高导致烧钱速度惊人。
日,《明日报》在其主页上刊出《谢谢网友,明日报再见》的启事,宣布关站。一时间,《<明日报>落日》、《<明日报>走进昨天》等标题,纷纷出现在有兔死狐悲之感的台湾各大媒体上。此后《明日报》一度传出短暂的复刊消息,最后也只是空欢喜一场。
《明日报》创业一年的果实最终被外人收割,旗下150名记者悉数转入台湾《壹周刊》工作,这也成为《苹果日报》于2003年开设台湾版的先导。长袖善舞的传媒大亨黎智英,用此后的发展经验告诉大家,假如《明日报》当时有足够的融资,可以发展到怎样的程度。
《明日报》之后:媒体群魔乱舞,受众娱乐至死
《明日报》虽然悲壮地失败了,但为台湾互联网留下了一笔可观的遗产。“明日报 MyPaper 个人新闻台”允许个人发布自己的“新闻台”,还允许他人订阅,这让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正是博客。在台湾,博客(blog)被翻译为“部落格”。
停刊之时,《明日报》个人新闻网尚有15264个“新闻台”(也就是注册用户的个人主页),总文章数有10万多条,平均每日的阅览人数有30多万人次(在那个年代),总订阅人数22326人。这是一份庞大的数字遗产。此后,个人新闻网作为PChome的一项服务保留下来,见证了无名小站从创立到收购,再到关闭的全过程,无意间成为台湾互联网历史的一块活化石。
在《明日报》停刊之后,台湾部落格发展进入了停滞期,但中国大陆在这段期间开始接受“博客”概念,“博客中国”正是这一时段的产物。直到2003年9月,“无名小站”提供部落格功能,才标志着台湾网络创业的一场复兴。而与此同时,在大陆土地上诞生的,是淘宝们……
2006年底,台湾雅虎奇摩以当时的天价收购无名小站。同时,新浪进驻台湾并与大陆同步推出博客功能,中时电子报、中华电信等陆续提供部落格平台的服务。自此之后,台湾部落格发展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网络的普及和表达方式的多元,让台湾民众逐渐适应了在网上发帖爆料,这一代网民也成为媒体所谓“公民记者”的基础。
转眼到现在,台湾又发生了巨大变化。Facebook、Twitter、微博以及(意外的在台湾很红的)Plurk等社交网络让台湾本土的社群发展缓慢,随着中国大陆互联网产业快速崛起,台湾地小人少市场不够的弊病显现出来,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只能被迫选择外向型创业,向硅谷、外滩或者中关村进军。
至于台湾媒体现状,可以概括为:媒体群魔乱舞,受众娱乐至死。台湾新闻网站盈利成问题,媒体人转行问题和大陆一样严重;但娱乐休闲资讯挖走流量,严肃新闻在台湾几乎没有市场,全靠小团队以兴趣死撑。台湾自媒体也尚未如大陆般发展成熟,还处于夹心状态。
在新闻网站方面,正如今日头条扼住了中国大陆媒体的咽喉,台湾流量靠前的两大新闻网站“东森新闻云”与“苹果日报”,面对Facebook“实时文章”(Instant article)的挑战也是无能为力。这两大媒体的每日流量都破千万,但东森新闻云有90%流量来自Facebook导流,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发展出创新盈利形态,依然靠展示广告混饭吃。
2014年,东森电视让拥有丰富网媒经验的雅虎印度及东南亚董事总经理张忆芬接任总经理。股东希望张忆芬能打造新媒体,她扔进3000万元新台币成立新媒体“东森噪咖”,又继续为东森在Facebook的粉丝专页投入750万新台币营销费用,赚到300多万粉丝。但董事会依然觉得看不到实质收益。
上任一年多的张忆芬于今年5月26日以家庭因素请辞,她一手创办的“东森噪咖”跟当年《明日报》烧钱快、获利难的窘境如出一辙,也悄悄地在5月23日解散。消息在台湾传媒业界引爆一颗大炸弹,台湾媒体人高唱各种“药丸”;但是在普通民众眼里,日子照常过,电视照样播,生活并未掀起半点波澜。
在读者喜好方面,“内容农场”与“流量工厂”纷纷通过关键字分析产生大量虚假文章创造流量,骗取搜索引擎的广告分成。台湾的内容农场Giga circle,以类似传销的形式吸引下线转发文章促进点击,每月从Google Adsense赚到800万元新台币,但只需要区区2名员工分走。这是大媒体都不得不正视的巨大力量。
跟随广告收入一同流失的是台湾传统媒体们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尽管绝大多数台湾人只要观察一下星座美食趴趴走之类的“小确幸”,但对于严肃社会议题,《风传媒》《关键评论》等新的纯网络媒体网站兴起,一半捐赠,一半商业地继续着《明日报》未竟的事业。老报纸再也无法回到独享舆论权威的年代。
传统媒体被宣判过不止一次死刑。30年代收音机出现,台湾没赶上,但是50年代电视机和90年代互联网普及时候,报纸都被判了好几次死刑。如今,连同曾经的“新”媒体,都一起在被评家判“死刑”,似乎真的要把台湾舆论场完全让位给“公民记者”们了——而且公民记者也不一定都需要一个电视台挂靠印到自己名片上,他们只需要一个Facebook或Twitter账号就够了。未来呢?是否只需要一个Line、WhatsApp或者微信帐号?
这也让我们站在对岸,思考者他们以及我们自己的共同未来——新闻业会消失吗?广告会投放给谁?钱都去了哪里?新闻人承担的职责该传递给谁?或者,那些职责在这个时代还重要吗?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25QTr7s
App Store今天爆出了大新闻:
App Store的应用推荐和发现随着App越来越多,各种App的流量获取也越来越难,而Apple的推荐政策一直又封的很死。进而造就了数以百亿的广告网络公司,帮助不同的App在App Store上进行曝光。
过去3年,大大小小的广告网络业务的蓬勃开展正说明了此类需求的切实存在。
在iPhone硬件业务无法持续增长,同时其它业务线又没有取得很好突破的这几年,寻找新的增长点应该很早就在规划之中了的。
App Store的独家内容和封闭生态值得造一个苹果家的AdWords出来啊,妥妥的又是营收增长点。
只要做成Google式而不是百度式,既得名(帮助开发者,帮助用户)又得利(广告网络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成为所有App广告网络的唯一上游),如此站着挣钱的方法,推出来一定大家欢欣鼓舞,拍手称赞啊。堵不如疏,应该有很多需求选择官方渠道释放出来吧。Apple股票又要涨了,此时不囤货更待何时?
PS:第一篇总结出App Store推广ROI和手法的公众号文章应该能够获得很高的阅读量吧。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XIJ2q0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挣外快。一个人工作了5年左右,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了,就可以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去做做交流,或者做做指导,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定的收入。这个大概就是挣外快最常规的思路了。为什么会有外快,当然是因为针对具体的业务,你的见解可能让其他人少走弯路,通过这种形式解决问题的ROI是很高的。以前挣外快的渠道,只能局限于身边的朋友,以前工作的同事,毕竟都在圈子里,也知根知底,牵线搭桥大家都觉得稳妥。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加速了一个过程:个人品牌的形成和扩大。只要愿意在互联网上分享真实的经验,成文基本言之有物,很多时候大家还是愿意相信和传播的。这样个人品牌就不再局限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地点,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受众对象。随着个人品牌形象的强化,业务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最终挣外快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获得的额外收入也越来越高,甚至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主业。比如美妆达人,摄影达人,游戏达人,动漫达人,他们都通过互联网树立起了更大的个人品牌形象,最终成功的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或者公司。而从去年开始,也开始看到一些更多的平台在提供给大家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商业化的机会。比如众多小众的兴趣网站(有但不系统),比如微信公众号的打赏能力,比如在行的付费约谈1小时的产品,比如今年一下子很火热的分答和值乎。在行也许是第一个系统性的经验变现平台,既做经验变现又做人脉,切入的点很好。但是业务落地需要很重,必须两人面对面才行;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拓展团队去不停地拓展不同行业优秀的人,让他们愿意在平台上留存和活跃。后来,值乎作为一个活动上线了,上线的时候只有文字问答打赏。没多久在行推出了分答,提供了语音打赏的能力,真心探索到了非常不错的打赏实践。再后来,值乎就作为产品功能在知乎的微信公众号上线了,模式和规则都差不多两款产品;再然后,其实视频打赏已经有产品提供了(腾讯视频的付费观看电影,在线教育平台付费购买一节课的视频就是参考的模型)。如果有竞争的话,知乎天然拥有了在行努力拓展而不得的高价值人群,所以竞争在值乎推出的时候已经结束了,毕竟知乎还有知乎Live这种在线分享互动的产品存在(估计很快也要加上语音功能了)。作为非VC的我们,这些都不是重点。那什么是重点?这两个产品跟你我的关系才是重点。你当然可以将之作为语音版知乎,使用更简单方便,不需要做长篇阅读,听听语音就好了,所付出的也是1块钱而已。但更多的,我认为这是个人品牌大规模进入商业化和标准化的信号。想一想吧,经验和知识进行大规模分享和商业化的问题已经基本都解决了:
不善于总结问题,那回答问题吧(知乎)
太忙了没时间写文章,写文章水平太差,那用语音吧(值乎/分答)
小额支付的习惯(App Store)
小额支付的渠道(微信,支付宝)
而值乎和分答就从来为参与者设定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回答他人对自己的提问。在认知里,这是默认将所有人的见解都假设为有价值的,有用户愿意付费的。这个设定也许是无心的,但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巨大的:值乎上回答的收听量,获得超值的数量,和获得的收入,可以作为衡量个人能力的新标准。这是第一次非常直观和大规模的将一个陌生人的商业价值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考虑大V们的回答是如何精彩,不如考虑更贴近自身的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建立和运营自己的个人品牌? 而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PS: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可不要盲目相信一个人在跨专精领域问题下的回答哟。PS之2:值乎的出现抬高了水军参与的成本(毕竟收听答案要花钱),增加了大V答案的可信度,降低了答案虚假可能;知乎的潜在营收点又多了一个PS之3:为了未来能够涨工资,我也贴一下自己的值乎 (*/ω╲*)
http://ift.tt/1X81Yxl (二维码自动识别)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raICK8
各位同学:
非常高兴看到你们步入 2016 年的高考考场。cnBeta 编辑团队祝大家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走进心仪的大学校园!
和往年一样,我们有几句话送给大家。
准备考试的这几天,可能是你们目前为止的人生当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作为一名高考考生,你完全可以感受到特殊的紧张气息——全部家庭成员,全体老师,以及其它你们能接触到的这个社会的所有环节,都是在以你们为中心而转动。
比如说,你们的家长无法容忍在你们复习的过程当中,出现哪怕一点点的噪音。有的家长哪怕邻居冲马桶水声太大都要上门投诉。在浙江杭州,有一个小区的家长怕池塘里的青蛙叫声影响孩子学习,竟然想下药将一池青蛙毒死。
在我寓居的山城重庆,自然也是如此。行走在路上可以轻易看到高考期间汽车禁止鸣笛的告示。然而,在6月5号当天,整个城市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一阵巨大噪音——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噪音,这是防空警报。
这是身在重庆的备考生都会遭遇的特殊经历。每到6月5号——尽管距离高考只有两天——重庆的防空警报都会按时鸣响。这是为了纪念75年前的日,重庆因为日军轰炸,发生了较场口大隧道数千同胞窒息死亡的“六五大隧道惨案”。
我想,就连想毒死整个小区青蛙的家长,在这样的新闻面前,恐怕也会知道孰轻孰重。考生的确是整个家庭的一片天,是家庭也好,学校也好,还有他们所面临的这个小社会也好,在这段时间运转的中心。然而,在所有的这些自成一体的备考系统之外,整个世界缺了这些人,也还是在正常的运行。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并没有把高考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太把你们当一回事。而正是他们一切如常的工作,才保证了你身处一个平静的社会。
你曾经尝试过去听这座城市的声音吗?你对历史的认识是否只是保存在历史和政治课本里?你是否顾及到了之前从未关注过的那些人?
在90年代后期出生的你们,个体间的差异比我们那时候要大得多,你们同龄人之间会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也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彼此。像你们自己,可能是必须用考试的成绩,和填报志愿时候的一点点运气,来确定你要读一个怎样的大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学校很早以前就确定下来了,一同确定的还有他们未来的锦绣前程。对于其他的另外一些人来说,上大学这件事根本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只是,那都是别人,不是你。即使现在全国报考高考的人数是在逐年下降的,你们和背后的千万家庭,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任何关于考试制度和录取名额的变化,都可能引发社会的巨大冲击。你们在同龄人中,既非最好,也非最差;你们在夹缝当中苦苦挣扎,一个微小渺茫的机会背后都意味着千军万马的厮杀。
所以,毫无疑问——对你们来说,在高考之前,你们仍是你们身处的世界的中心。这也就意味着,直到今天之前,你们的眼睛从未离开三尺见方的书桌,你们的身体从未脱离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你们的耳畔从未少过老师的叮咛,身边从未缺席家长的守候。如果你们的世界都是被这些东西所填满的——那么高考之后,你们就将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是你们在撕掉教材,玩乐撒野,或者放胆贪睡,度过一个看起来很漫长的假期之后,马上就会遭遇的新挑战。
你会说服自己去听陌生的同龄人的声音吗?不管他/她是什么二代,不管他们的世界离你有多遥远——你会尝试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吗?
大学是在你们自己的小天地之外,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你们或懵懂或明确地挑选学校和专业,走向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某种程度说,成长就是从统一的状态分化为参差多态,而成长之路会让你们忘记目前为止高考带来的所有磨难,或者虽然还记得,但早就觉得不值一提。
你看到的几乎所有过来人都会跟你说,不要轻易立下山盟海誓,因为未来实现的概率极低——我也会这么对你说。备考是现在你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但是很快——比你能想象的极限都要快,它就会被冲刷入记忆的洪流当中,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迅速被遗忘。直到有一天,你们自己的孩子要走上考场,不管依然是高考,还是其他形式的人生大考。而这个时候,你们恐怕也会不知不觉中,做出现在你们比较讨厌爸妈对自己做的那些事情。
多年以后,你还会听见少年时你自己的心声吗?你还会时刻保持着年轻的冲动,而不是到了六一的时候,才专门缅怀一天曾经的自己?
考完试,你就不用看书了。你可以放假,可以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了。那么,你是否还有真心喜欢的东西?你是否会静下来,听一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防空警报背后的人的声音。上学放学路上的店铺掌柜,交警,保安,清洁工,来去匆匆的白领的声音。池塘的青蛙,笔直指向天空和谦虚地下坠的麦穗的声音。落雨飘雪,花开花谢,新叶萌芽,老枝在风中折断的声音。
声音的背后,是不同的世界。你是你所在的世界的中心,别人也自有他们的世界和生活。就连池塘的每一只青蛙都有自己的世界。只顾着沉迷在自己的小天地当中,不愿意倾听其他人的声音,那么做出杀死青蛙那样自私的事情,恐怕也不足为奇的。
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自己和自己身处的环境,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到别人的心思,对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是道德上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的人生都能收获更多,也会变得更加圆满。因为,当你能够认识到一个新的群体,并且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的时候,你的世界便有了他们的存在,你便把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活出了两群人的宽度。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我一直勉励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内无限地拓展生命的宽度,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接触人,多经历事。这样一来,你一定会更加的培养同理心。不管是委屈,难过还是愤怒的时候,也多想一想身边的人,或者利益相关的其他人。接下来,你会头一次走入寄宿制的宿舍,参加社团活动,毕业之后也会进入职场,和素不相识的人开展长期的合作。可以说,掌握同理心是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一项必备技能。
未来的世界,会由你们每一个人亲手搭建。而你们能建立起怎样的世界,我还难以看清。也许你会骄傲的站在未来世界的顶点,但也可能机器人替代了大量的工作,让那时候的你们过得比我们要艰辛得多。不管怎样,这就是我对今年走上考场的你们的忠告——停下来,听一听你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声音,让彼此温暖,给所有人以希望。
我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愿你们亲手建立起的,是一个比现在更美好的世界。
祝大家考试顺利,心想事成!
cnBeta 编辑团队
本站历年高考寄语:
图片/Wikipedia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YbiqfP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KPCB合伙人Mary Meeker无疑是一位当红的财经自媒体。每年她都有着发送一份互联网趋势报告的传统,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21年,而每一年都让各界人士趋之若鹜。但是读到最后,人们往往会发现报告里面说的都是大家看起来早已经知道的一些事情。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其他地方的自媒体也是这样,当他发送报告或者内容的时候,他完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有一整个团队凝结的经验。可以说,署名Mary Meeker的报告其实是整个KPCB与互联网相关的分析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Mary Meeker发布的报告有一部分预言不尽准确,因此让可信度遭遇了一点危机,在之后又恢复过来。所以,近年来我们每一次看到的这份报告其实都是四平八稳,并没有太多的真正的预言内容,它更像是对过去一整年互联网趋势的一个总结,而它更希望选择关注的,是一些已经确定的,线性的趋势,只要把这个曲线继续往上,你就能够知道下一年会怎样。
而实际上,一年当中可能会产生千千万万个不同的趋势,Meeker着重说了哪方面,就能够看出她和团队认为这些方面可能比其他更加重要,或者至少更加稳定——如果言之凿凿预言其他的东西,有可能会弄巧成拙,特别是在技术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所以,其实我们每年都读这一份互联网报告,最重要的,不仅是看她在里面到底说了哪几个热点,更包含她没有说哪几个热点。
我们可以大致地总结一下这份报告的要点,并且把它和我们日常关注的所有热点进行一个比较,看一看她重申了我们已经知道的哪些东西,但另外的什么东西又没有提。
终端:提了手机,没提VR
关于终端的预测,在前几年的互联网报告当中,Meeker总结了之前手机和平板销量增长,并且取代PC成为业界主流。今年PC没有在报告当中占领足够的篇幅,而报告其中的一部分,用来表述手机的销量正在下降的事实。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增速方面,2014年增速是31%,2015年增速放缓到21%;出货量方面,在5年的高速增长后,2014年出货量增长28%,2015年出货量增长只有10%,大幅放缓。更糟的是,iPhone的销量在2015年可能已经接近天花板。
手机销量下降有很多原因,但肯定不是因为一个更轻更薄更柔软的什么终端替代了手机,就像手机和平板当年替代PC那样。可以说,在全球大多数具有足够消费和变现能力的用户群体当中,他们都已经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虽然我们以前一直看印度和东南亚这些市场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但是最近这几年,各种平价手机涌入印度市场,使得他们的成长也不可小视。
报告重申,这一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资本总量增长放缓,相较于2014年,2015年中国资本总量也在下降。这才是手机销售增长遇到了瓶颈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通向数字化和网民数量的程度,一般是和它的经济发展趋势成正比。当经济基础足够支撑那么多手机网民的时候,拥有购买力的那些人自然会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所以现在手机销量下降,但下一个10亿人上网还没有解决,看似矛盾的事实其实是相互吻合的,说明现在的手机市场与购买力相匹配,而人们的换机意愿有没有那么强。
伴随而来的,是摩尔定律这几年日渐陷入失效的边缘。人们以前要定期升级一次电脑,但是现在,一台手机却可以用比想象的要更长的时间。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Android的碎片化程度非常严重。在iOS平台上类似,大多数软件不依赖人们升级到最新版的系统和最新硬件。在中国,微信的兴起,使得网页版应用可以一定的替代独立应用的功能,这就更加减缓了人们购买新机器替换的意愿。
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大规模的部署到手机上之前,目前的手机应用发展到现在已经算是一个成熟状态了,大多数人即使机器卡顿也会坚持使用旧机器,来安装最新的应用,直到VR/AR大规模普及。而他们的手机跑不了为止。
这就涉及到,Meeker在报告当中并没有强调我们念念不忘的VR/AR趋势。目前,这两个市场实在太不成熟。所有的人都念着他们是未来,但很少有人能给出解决方法。现在厚重的头盔,如何变成像眼镜一样小巧?待机时间怎么解决?有没有办法让绝大多数观众都不头晕?内容和交互怎样产生爆款突破?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曙光,所以没有出现在报告当中。
交互:提了汽车和语音,没提可穿戴
报告指出,人机交互的方式正在被语音输入和汽车改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大幅提高,2016年,语音识别正确率已经提高到了90%,5年前的正确率只有70%。亚马逊的语音助理硬件Echo销量正在大幅增长,现在销量已超过400万台。
这项技术在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有在电脑上使用的版本,但是其效果基本上等于在跟你开玩笑。现在,别的不说,就拿我自己而言,使用语音输入的讯飞输入法,已经成为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它使我写文章的速度比以前至少提高了3到4倍。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关对于语言处理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报告把希望寄托在不断前进的人工智能(AI)上面。
而与此同时,报告当中对于汽车的关心要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在Meeker看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成熟度要高过人们的预期。我们一般认为现在的智能汽车还集中于车载导航系统身上,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虽然已经有足够的进展,但是因为道路交通方面没有配合上,我们要享受也不是最近的事情。
相比之下,Meeker的观点认为,汽车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部“计算机”。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将会使得人们运用汽车的机会比以往要增加。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市面上大多数车辆都采用自动驾驶,那么相对的事故率和拥堵率都会下降,可能会有更少的人不再被逼向公共交通。如果,车辆使用度和重复利用率提升,私家车出外租用,会使得租赁汽车的成本也下降,最终可能会到达跟现在的公交同等水平。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理想的状态是无人驾驶,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让汽车自动导航。坐进来之后,通过身份识别,使得车上的电脑连接云端成为“自己的”电脑,可以连接自己的文件,在车内简短的办公。因为在快速移动的环境之内我们会晕车,所以与眼睛之间的交互将会降低,而结合语音的兴起,这种交互方式将会看到比现在更大的作用——毕竟你在公交当中对着手机说话很容易尴尬,而在车内这样做就很正常。
目前,国内如高德地图等等,已经支持联网更新地图数据,以及车后座的乘客直接把目的地数据发送到车机上引领导航。但是因为无人驾驶没有普及,所以还需要司机手动开路。结合无人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之后,汽车确实可以成为像我们现在“计算机”一样的操作手段。
相比之下,几年前风生水起的可穿戴概念现在已经基本不见踪影——虽然实际上这个行业依然在发展。智能手表替换了很多人手腕上原先的只能看时间的手表;随意买的体重秤,即使不联网也可以当一个普通的体重秤来使用;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联网的摄像头,抓到了进屋盗窃的小偷。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或者是智能家居等等的进化,都并不再像之前那样光芒万丈。一部分概念太超前或者非常无用的东西——就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奇怪的发明:一只专门给摇篮中的婴儿扇扇子的机械手——随着时间推移被自然淘汰了。而另外一些,则洗去了原有的智能概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传统的家用电器也会发现,给自己原先做的很好的设备加一个智能模块并没有那么难。所以,也许报告当中没有特别强调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只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
应用场景:提了广告,社交,电商和O2O,没怎么提游戏
互联网广告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广告载体。在美国和中国,互联网广告的投放都相继超过了传统媒体上的广告投放。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上的广告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使用桌面广告拦截的互联网用户达2.2亿,移动广告拦截用户数达到4.20亿,其中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尼。
随着浏览器厂商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都在努力的主动拦截广告,普通的条幅展示广告的生存空间正在变得日益狭窄。如果联想到国内魏则西事件,导致百度搜索不得不被迫降低广告出现概率这件事情,趋势就更加明显——广告从不智能的,死板的,令人烦躁的形态,向着原生的,植入式的和按需推荐的个性化广告进化。
同样还有关于客户关系维护(CRM)方面。在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当中,其中一家SalesForce就是专门运行这种CRM系统的。而随着年轻人越来越成为工作和消费的主力军,对待他们的营销和回访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最简单的是采用社交媒体和即时消息,在国内就是微博和微信。
所有这些工具都存在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异步联系。如果打电话的话,对方必须跟你处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上,而且必须把精力专门拿出来回复你。而只有一条消息,则可以看一眼再跳过去忙其他事情,而不失礼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只“配”站在这样的位置上,他们“没有资格”利用电话的方式,占用一个年轻人某一段时间的完整的身心。更不用说,跟企业打交道的时候,聊天记录还使得所有的证据都完好保存下来。
社交应用也在占用人们大幅的时间,在这一次的报告当中提到,全球移动用户平均安装了33个应用,其中每天平均使用12个应用,80%的精力消耗在3个应用上。具体哪3个应用因人而异,但消息应用正在成为第二块主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3家公司,占据了中国网民71%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所有社交关系都在文字之间完成,这已经使得一些年轻人对待社会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跟他们的长辈之间产生了鸿沟。
包括随之而来的两个趋势,电子商务和O2O——中国在按需交通服务领域已经成为全球领导者,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70%——都是这种不愿意出门见人的趋势的最好体现。人们不愿意专门花精力来与另外一个人的“界面”来打交道,所以就直接把这个过程简化成了浏览几个页面和做几下点击。在网上购物的时候,甚至最后一个必须见人的理由也取消了——你不用见到快递小哥的脸,因为楼下的快递柜可以让他们存放东西,而这也不需要你在家等待他们上门。
互联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电子邮件,它跟传统的沟通方式的区别,就是实现了时间和地点上的完全自由。这种精神正在被即时消息,电商和O2O服务彻底的贯彻。而这也使得那些跟人对话的工种,比如说前台小姐服务员,收款员和接线生等等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在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又增大了一分。
报告当中没有怎么提到游戏相关的内容。在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渗入现代生活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网络和现实的两种身份,而这种身份的保持是很困难的,所以早期的网民一般都是多重身份的好手。游戏有助于他们在(也许并不如意的)现实生活之外找到一个寄托的方向。一些重度参与,有连续性,而且必须在非现实环境当中多人协作的游戏,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所以才有了网瘾,电击以及之后一系列的传奇。可是现在,你看大部分人在公交地铁上玩的游戏是什么?可能都是消消乐吧……
市场:提了印度,中国,没提世界其他地区
今年的互联网报告最后给出了全球互联网20强名单: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Priceline、Uber、百度、蚂蚁金服、Salesforce、小米、PayPal、Netflix、雅虎、京东、eBay、Airbnb、雅虎日本、滴滴出行。
——看看这里面有多少中国公司。在很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领袖。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68亿。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主要来自广告、电商、旅游和金融。2015年中国七大零售公司以电子商务为主,美国则还是传统零售巨头。
之前我们一直说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来自嘲,同时也开玩笑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互联网,一个是中国的,另外一个是全球其他地区,而中国并不属于全球。这在原先更多的是一种负面的讽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球人民被连接起来,而中国人本身有语言的隔阂,又加上人为的鸿沟,使得不能够完全地享受这方面的便利。
可是现在说中国互联网的时候,这个情景已经很不一样。有越来越多的服务正在成为中国区的独享,中国的在线零售业和支付环境的发达是全球其他地方都无法比拟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充分利用了中国闲置的劳动力,正在把它的触角伸向农村。
中国人似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网络扯上关系,或者上网来办。这一方面指的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另外一方面也指的是在传统的行业,传统的地域,受到人情关系因素所限无法平等竞争的人,通过互联网有了一个获得平等机会,实现所谓“中国梦”的可能性。所以“互联网+”这个词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非常实际的指出了中国的现状。
在这样的中国当中,外国人到底能分到几杯羹呢?这个答案其实是很悲观的。外商进入中国投资有多方面障碍,既有官方限制,又有自身水土不服,成功案例很少。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到其他地方倒是蔚然成风。所以作为美国人,Meeker的报告当中含有美国人在分析国家形势时一贯的态度,就是渲染对手的威胁,时刻使自己保持警惕的状态。在中国有一个褒义词来形容,这叫做“居安思危”。
报告提到,印度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超30亿,比上年增长9%,互联网全球渗透率达到42%。印度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77亿,比上年增长40%。
印度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这一段时间政府的政策,以及整个印度经济实力的增强。相信,在印度这样一个语言方面没有中国这样的障碍,国家努力的拥抱外部资本的地方,可能外国的投资者和互联网巨头,更愿意把这里看作是一片发展的乐土。不过,就像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复制印度的轨迹一样,未来对印度的这些期待,是否能够像中国一样直接转化为美好的现实,这还真的很难说。印度在社会习俗上其实还是比较传统和落后的,尤其是女性的生产力完全没有得到解放。跨国公司在进入印度的时候,面对的文化差异壁垒会很多。
除了印度,中国和美国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地方值得一提吗?基本上没有了。这3个地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圈(其中印度和美国的重合度可能更高)。他们加在一起,正在挤压一些其他之前零星冒出的创新区域,例如新加坡,以色列,香港和台湾。大的地方正在实现虹吸效应,将小地方的人才、资金和市场慢慢的归纳进去,而小地方的人眼光也逐渐陷于封闭,如果在本土缺乏市场的话,则必须跑到那些现在已经有的大地方来开拓,加快了他们流动到美国、中国或者印度的速度。
此时此刻,如果让我们回头审视一句当年那句“世界上只有两个互联网”的玩笑——我们会发现,当年这么说的时候,在不甘心当中,隐含着对于美国当时互联网霸权的一个默认。而随着综合国力一同增强的,则是超级大国都在互联网领域占有了自己的位置。也正因为如此,当中国提出了“互联网主权”的概念,世界上再没有人可以把这种概念等闲视之——这是对美国主导的互联网价值观的挑战,强过对人类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挑战。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lishuhang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U1IyXA
在互联网上最容易想到和被使用最多的盈利模式是同一个,那就是广告。其实自人类有商业活动以来,广告就一直存在,任何媒介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出现,总会有广告如影随形。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车流,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的广告,就说明这一古老商业形式顽强的生命力。
互联网广告——如果只是把它看作十几年前的468×60像素的长方形广告条的后裔,那就实在是太狭隘了。倒不如说,我们正在试图把任何在我们眼前的新生事物都加上广告的因素,当年登月都想在月球上插广告,现在也没多少变化。这也是任何商业模式最偷懒的变现方式。
被誉为“互联网女皇”的KPCB合伙人Mary Meeker周三公布了她职业生涯中第21次《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当中有很多处提到广告相关事项。借此机会,我们实际上可以以广告作为主线,把这份报告的要点重新地串联起来。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从开发者,广告主到普通消费者都应该怎样应对广告的变化。
广告的载体
在教科书上对互联网广告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1998年,但是现在,所有试图与内容有明显区分的广告形式——管他是静态图像,动态图片,还是视频——都应该到了要敲响丧钟的时候。
去年至今,众多的浏览器厂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纷纷推出源头上的广告拦截措施。原先第三方开发者制作的广告拦截插件,是厂商与互联网服务商合谋围追堵截的对象,现在却变成了各大浏览器的座上宾。微软的新版Edge浏览器在支持插件时,首批支持的插件中就有ADBlock Plus。甚至国外有一些运营商想从流量端就屏蔽所有的广告。
传统展示广告是包括谷歌、百度等在内的搜索引擎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变化。本来,这些搜索引擎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展示广告屏蔽趋势——以及即使没有这样的趋势,人们对于突出显示的广告条也会在视觉上选择略过的现实——正在想办法把展示广告做的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是,结合百度最近的魏则西事件,国家网信办要求整改,使得广告必须有突出的标注,并且在页面中的占比下降。这一行政命令的添加,更给传统的展示广告雪上加霜。
然而,这绝对不意味着广告这种形态的消亡。这让我们联想到几年前的3Q大战。在此之前,杀毒软件是收费的,自从杀毒软件改成永久免费之后,行为表现就越来越怪异,不像是驻守在电脑的管家,而更像是占山为王的强盗。广告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给付费广告一个固定的区域展现,它就会变成软文,软广告的形式,嵌入在你所看到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资源,以及你可能看到电视剧、电影的背景板上。
广告植入将会成为未来商业模式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直至完全替代之前的贴片、展示等等硬广告。我认为这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根本不是好事。然而历史潮流如此,没有办法阻挡。
我们要记得,ADBlock Plus这款著名的广告屏蔽插件当初产生的目的是,很多的广告条都非常刺眼,占据了读者的视觉空间,让人不胜其扰,他们希望可以允许一部分非侵入式广告,作为对于展示者的补偿。然而,当所有的广告都成为非侵入式广告,并且与内容没有太大分别的时候,任何插件或者流量屏蔽都讲没有用武之地,人们必须花更大精力区分广告和非广告内容,对消费者产生的伤害比看着花花绿绿的硬广告要大得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展示广告的展示概率和表现能力下降的时候,互联网广告的增速依然在加强。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互联网广告都超过了传统媒体的收入。去年,中国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第一次超过了传统媒体,今年来也产生了新媒体标王,新媒体在传统媒体上打广告,这些标志性的事件。以前人们想都不敢想的所谓“花钱买广告”的情况,正在中国和美国,以及全球其他地区次第上演。
广告的受众
本次互联网报告指出,印度正在成为美国和中国之后全球互联网能量增长的第三极。这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规律:一个国家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跟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人口的密度——这里当然指的是能接触的互联网的网民密度——是成正比的。像印度一个这么大的国家,人口仅次于中国,最近智能手机低价普及又加速了他们网络覆盖的进程,这样的国家想不成为更大的市场都难。
这些新近通过智能手机接触互联网的印度人,正在成为广告商争抢的对象;虽然因为他们的个人经济能力暂时还不够,可能还需要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最早打入市场的应该是快消品,和短期的积分兑换等等这些小生意。
其实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市场的成长,一直令人印象深刻。早在一两年前,我就读过一个案例,有地方上网的人不多,连发传单成本都很高,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让当地的民众拨打一个电话号码——但不要接通,直接挂断。过几分钟之后,这个电话会回拨给机主,然后以语音的形式向他们播放广告内容。这样的话,民众不花钱就可以获知这些广告信息。
像Facebook这样的巨头也推出了免费的互联网计划(也即Internet.org),但是因为流量仅限制于几个网站而被印度政府叫停,理由是违反了网络中立的原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任何国家都一样)政府很显然希望在互联网战略上再稍微保守一点,或者至少把主动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但是企业们总会想办法突破一些规则的缺口去发展。
目前,不仅仅是美国巨头,中国的一些大公司也争相进入印度市场。如果把中国现在已经极其发达的各种广告形式,特别是跟中国的内容创业大潮相结合的各种软广告带到印度人的面前,那情境,怎一个爽字了得?
广告相关性
前面已经指出,在硬广告逐渐消失,而软广告向着个性化推送的方向发展之后,有很大的可能,广告会利用人工智能等手段,与用户进行更全面的交互。去年以来的一大趋势是,有研发能力的大厂都推出了以人工智能驱动的语音或文字机器人,希望训练用自然语言与正常人交流的能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传统电视媒体当中的硬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区别。植入式广告一般是由主持人或者是演员口播出来,或者是由旁边的背景所展示出来的。这些人就像在你身边与你唠家常一样,在不经意间带过这些产品。特别是在问答网站“知乎”上面,因为有一些被认为有声望的答题者收钱营销,所植入的这些产品,很难让人分辨他们是真心用过觉得好,还是觉得怎样都可以,只是这家给我钱了我就推荐他。不管怎么样,都可能会令人不爽。如果是昧着良心推荐根本不好的东西,那当然令人反感。如果这个东西足够好,但是沾上了铜臭气味,也会让读者们感觉到难受。
不管怎样,这就是广告正在转变的方向,而未来这些工作,也许不会由人来完成,而是由机器人来完成。因为机器人并没有一个“软文作者”这样的人格,而且它从属于你,你的机器人跟了你这么多年之后,就会培养成为专属于你的助理或者女朋友或者随便什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ta说出来什么让你不爽的软广告,那只能是“养不教,父之过”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广告形式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渐变成使用自然语言来跟人交互完成,而这种广告的监测,未来也会变得比现在更加困难。
比如说,现在的软文或者植入式广告的监测,就无法通过点击——购买这样简单粗暴的逻辑来实现。因为文章发布到一个平台之后,有可能被随后转载到其他所有的平台,在微信上也会被成千上万个公众号竞相转载,仅凭点击来判断,很显然做不到。目前厂商只能够依靠百度指数,全网播放量,结合总体购买量等等的客观增长,如果在软文发出之后,随即有一波大幅度的上涨,并且曲线是吻合的,就可以说明这个软文是有效的。另外一些厂商会让人们在购买过程当中,输入一个专属的优惠代码来实行检测。
可以想见,在未来人工智能替代人来写软文,或者是直接在你面前“电视购物”的时候,这些动作也是必须要做的。而传统的展示广告彻底消失的时候,如何改良广告效果的监测,从而让广告主的钱花到最安心的地方,也将会成为下一个当务之急。
不管你是创业者,自媒体,广告主还是普通的消费者/用户,要面对这样的一个未来,你都准备好了吗?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lishuhang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Pq08FM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谷歌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I/O又来了。会前传言说,谷歌有可能会借助国内某个搜索引擎的帮助,而使它的搜索结果曲线进入中国。不过这种美好的幻想仅仅停留了不到一个晚上,然后随着大会的各项议程公开而消散。
本次I/O大会最主要的焦点,是谷歌人工智能产品的进化。谷歌将语音助手GoogleNow更名为Google Assistant也就是“谷歌助手”,同时又复活了原先的聊天工具GoogleTalk,将其独立为一个文字聊天软件Allo和一个视频聊天软件Duo,在Allo当中可以和各种机器人进行交流,也同时将谷歌助手植入其中。谷歌还推出了一个有形体现助手的硬件产品——Google Home,这个终端可以作为家中各种智能设备的中枢,而原先这一厚望是人们寄托在谷歌重金收购的恒温器Nest上面。不知道Google Home是否凝聚了Nest团队的努力。
在传统的Android系统方面,新一代AndroidN将会在今年夏天正式发布。新系统对于虚拟现实的支持比以往更全面,同时如选用谷歌原生的生态系统,也会有包括CNN,国内如网易游戏等多家厂商对其提供内容支持。可以看出,在虚拟现实这方面,谷歌正在竭尽全力避免重蹈在智能手机时代系统碎片化,体验无法自己掌控的覆辙。但是能否奏效,还是得谨慎观望。
所以,本次大会的重点,毫无疑问是人工智能,以及其背后的技术核心——机器学习。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伊也在演讲当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是谷歌未来10年的重点。
语音助手正开始摆脱“玩偶”的刻板印象
我们都知道,国内外都希望通过将商家和媒体植入即时消息工具,来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国内外选择的道路却不一样。微信很早就已经占据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它选择了简单方式:把公众号作为商家或媒体同个人沟通的方法。用户在号码的内部像是操作选单一样去进行操作,甚至用HTML5搭建一个微缩的Web App,相当于复制了70年代开始引入美国的电话自动应答系统,人们接受难度低,易上手,作为功能而言比bot成熟。
反观海外,特别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Facebook为首的一堆国外企业都宣布要推出机器人(bot),强调用自然语言进行交互。如果人们不满意,他们就把工程师人力疯狂的投入改进识别自然语言结果和作出反应上面。不过截止目前上市的产品中,机器人基本还是只能支持几种固定的语法,如果稍微改变一下问题的格式和语句,他们就会陷入混乱。所以从产品方面评判,号称用自然语言交互的bot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产品,它跟公众号之间的体验差距,就像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的差距那么大。
不过当技术都在这方面发展,人力都在这方面集结的时候,这也标志着bot们和其他人工智能,很有可能会加速进入下一阶段,也就是从像Siri那种单纯的玩物,迈进人们真的可以用自然语言无拘无束的交互,并且期待他给出答案的时代。如前所述,bot是一个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选择,但是bot如果能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必然有助于发展。
而现在所有的助手都将变成前车之鉴——如果他们不更改商标名出现的话,想要扭转在人们心中“玩偶”的形象已经非常困难了。这种刻板印象的深浅,是与它诞生初期的智能程度挂钩的。比如说,谷歌的Google Now就中规中距,存在感比较低。而微软的小娜和小冰在诞生之初的智能就要高很多。调戏小冰,并且有些情况下把它当成真人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的。而苹果Siri就比较惨,在推出的时候智能度就比较低,当人们发现它不够智能的时候,Siri就沦为了调戏的对象。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要换一个名字Google Assistant再推出新的AI助手。也许,等到谷歌助手随着新版Android系统推向市场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它的智能程度确实比前身Now要高一大截——要真那样的话就好了。
巨头都加入游戏了,但是苹果有掉队的危险
正如刚才所说,当语音助手从单纯的“玩偶”,向着更深刻理解语义迈进的过程已经开始,玩家当中不仅包括微软和谷歌,也包括Facebook和亚马逊等,但是苹果在其中有掉队的危险。
微软的小娜和小冰的进展已经为人所知,包括在中国诞生的机器人小冰,是几个跨国姐妹当中智商最高的一个。在中国,小冰受到了比较宽容的对待,没有因为种族歧视等禁区而立刻被撤下,而是经过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试验。谷歌的进展在这次大会上已经表露无遗。而Facebook把bot概念引入了自己的聊天工具,并且开始探索信息流当中的机器学习功能,比如标记照片中出现的物体,方便盲人用户。至于亚马逊则另辟蹊径,语音助手实体硬件化的产物Echo销量出乎意料的非常不错,以至于这一次谷歌发布Google Home就有人说是对标Echo的产品。
只有苹果——不仅Siri在整体技术上偏于落后,自发布之初iOS历经多个版本,未见明显改善,更雪上加霜的是Siri的创始团队现在已经悉数出走,其中有一部分人在离开苹果之后,创造了一个更能识别语义和上下文的语音助手Viv,这使得苹果在这场大战当中,目前来看真的处于下风。
在国内,号称正在研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并且有数据和实物支持的公司——很遗憾,是百度这个最近被千夫所指的公司。百度在自己的网页搜索当中推出了小度机器人,然后也有这个机器人的实体版本,目前在一些科研场所当中试点推广。可能中国和日本这些东亚文化圈,会比较期待一个具有人形或者动物形的玩具,用语音跟人交流的同时被赋予人格,这跟Echo以及Home这种无生命的圆柱子是两相对比的。但不管怎样,从人工智能这件事情上来看,包括百度研究院聘请了吴恩达并且他还一直非常满意自己在百度的工作,种种迹象可能都表明,就算我们再不愿意接受,百度在人工智能这方面,也可以说是最像微软、谷歌等巨头的中国企业。
阿里前一段时间宣布推出人工智能产品“小Ai”(读作“小爱”),并且称成功预测了我是歌手比赛的结果,还放出话来希望和围棋机器人AlphaGo再来一局。但是除了几个新闻稿之外,目前我们尚不能得到这款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的更多数据。其他厂商暂时还没有拿出来说的,包括腾讯,目前并没有很明显的看出腾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发力。长袖善舞的乐视目前也没有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炒作,贾老板的主要精力还用在搭建生态方面,可能人工智能方面更多要依靠美国的汽车合作伙伴法拉第未来。
在Siri出现之后,一些对标的语音助手产品,包括出门问问,云知声等开始涌现,让语音助手成为国产手机的标配功能。从语音输入起家的科大讯飞则是另外一条道路。各家都在拟合Siri的产品体验,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Siri本身是一个“玩偶”一样的产品,国内同类产品至少目前来看,也没有逃脱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我觉得,这不能仅仅用国内用户习惯不同来解释,还得说我们上市的产品不够好。
改变已经在发生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一体两面,未来潜力的高低,取决于数据积累和算法改进的进展。因此,是否拥有一个足够支撑改进算法的数据库,可能是几大巨头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微软将智能助手小娜推向了所有的Windows 10用户,虽然在所有用户当中启用的比率不高,但是因为本身基数太大,所以绝对数量不可小觑。每天,这些真正在使用助手的用户,都在为微软贡献着宝贵的经验,而在中国情绪机器人的成功,也为将此经验复制到日本和美国树立了一点信心。
谷歌的语音搜索目前主要部署在Android手机以及电视,车载等平台。从这一次的大会上可以看出,谷歌希望把助手更有型的嵌入生活,并且向人们标示它的存在,而不是隐藏功能。这可能说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有了更多的自信,现在需要的是更大的曝光。另外,诸如Facebook和亚马逊等等的推广渠道也在之前有过论述。
至于苹果方面,他们可能需要在接下来的Apple Watch更新当中,进一步的强化语音交互,而弱化那些3d Touch以及滚珠等用手进行交互的手段,使用这种方式来强化人们对Siri的应用,以及改变她“弱智”的印象。苹果也有可能通过传闻当中的苹果汽车产品来推动人工智能进步。但是从目前来看,上述实现的可能性还都比较渺茫。
在中国厂商方面,百度跟微软类似,拥有海量的数据积累,而且这些数据的绝大部分都是由搜索字符串来构成,数据的质量比较高。阿里收购了UC浏览器及其他一系列消费产品,推出神马搜索,并且入股了优酷土豆,从理论上来说也拥有一定的数据积累,但是相对就比较分散。要想把它们整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人工智能的语料库,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如果阿里的小Ai真实存在,也可能是以阿里云的计算能力为主。未来阿里的人工智能,更加适合应用在支付宝、口碑等产品,在风控,本地服务方面,语音助手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其他厂商,包括腾讯并没有对外直接推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在偷偷研发,不过既然没有放出声音,说明可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疲劳轰炸,人工智能概念已经成为各大科技媒体的座上宾,是一个跟大概4到5年前“移动互联网”出现频率差不多一样高的概念。但是人工智能,包括语音助手等等,现在对于消费者的体验还比较初级,在人们不断地观看未来出现在媒体报道上的时候,他们在生活当中的感受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没有耐心。
但是我对此有足够的理由乐观,因为改变正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发生的。当人们都习惯了改变的时候,改变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我们提高了对人工智能的期许——这就意味着我们原先期待的其实已经实现,人工智能的进步其实早已发生。
文章来自 航通社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TIkeXL
4 月 19 日,物流交易平台福佑卡车和综合性物流供应商德邦宣布深度合作,双方落实资源与运力资源的系统对接、流程优化,建立便捷、通畅的运输体系。双方认为,合作将使德邦降低发货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福佑卡车加强与上游企业战略合作,助力货运经纪人“转型升级”。
并非“去中介化”
对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一般约等于“去中介化”,但公路货运必须让司机、货主本人参与整个过程,这跟其他行业可能不需要不懂互联网的传统行业从业者参与是不一样的。同时,货运所涉及的服务也以难以标准化而著称。
传统的公路货运方式存在“司机找货难,货主找车难“的问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似乎打通司机和货主之间的通道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司机和货主之间,长期通过“熟关系”也就是中介来沟通,除了这个“界面友好”的代理人,司机难以掌握其他更好的办法,比如直接在网页或者手机匹配货主。司机的体力和精力都被需要专注的开车过程占据,他们很难接触任何新事物,即使做得足够简单也不行。
基于此,福佑卡车并非像其他物流平台一样大力发展司机——货主直接匹配的模式,同时完全把现有的中介群体排除在产业链之外。相反,他们尊重中介,并给他们起了一个尊称——“经纪人”。因此,福佑的车货匹配采取的是中介——货主的匹配,而“经纪人”之间采用集合竞价来促进竞争。
福佑卡车认为,经纪人经验、服务意识、风险承担能力等远强于司机,且经纪人与司机之间存在熟关系,利用他们的价值调动运力,比直接做车货匹配效率更高。同时,经纪人来灵活处理非标准化任务,也省去了平台的繁琐投入和补贴。福佑卡车还举行“全国明星经纪人评选”活动来调动积极性。
福佑卡车作为城际整车运输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分别拥有货主版 App 和网页端、以及经纪人 App。于 2015 年 3 月 18 日上线至今,福佑卡车已覆盖 27 个省市,平台上汇聚了 10000+经纪人,每日成交订单上千,2016 年 3 月在线支付订单交易额已突破 1 亿元。
“经纪人”不是“黄牛”
目前长途货车司机差不多一个月只能跑 3-4 趟,回程往往空驶。匹配的最终目标是减少空驶,灵活匹配运力,有信心把司机每月跑的数目提升到 5-6 趟。福佑卡车 CEO 单丹丹说:“司机从北京到上海以后,如果上海回程没有货,他可以从苏州,无锡,或者南通接货回来,那么这个司机这一个月的运转效率就会提高。当然我想,如果一个月跑 4 趟变成一个月跑 5-6 趟,那我们的成本可以降低 30%—40%。”
“首先,我们是做交易的,不是做信息撮合的。”单丹丹说,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司机——货主直接匹配的道路,那样一定会演变为运输业 58 同城。单丹丹还特意指出希望媒体和社会各界为他们依赖的“经纪人”群体正名:
“因为互联网的逻辑是供需双方直接对接,打掉中间一切的环节,所以很多的互联网物流从业者,就在崇尚货主和司机直接对接,省掉一切环节、提高效率。我们在座的很多经纪人,其实很多是第一批被移动互联网浪潮所冲击的人,大家还给我们经纪人朋友起了一个非常不好听的名字,叫‘黄牛’。‘黄牛’就是垄断资源,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谋取暴利的人。其实我们的经纪人是有服务能力的,是通过为货主提供稳定、安全的车辆,从中赚取少量劳动费用的一批人。今天也有很多媒体朋友在,我们要为我们的经纪人朋友们正名,我们经纪人跟‘黄牛’做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单丹丹说,互联网平台做得最多的就是尝试革命、抵制、抛弃,“大家也觉得中介是要被抛弃的一个职业,不是一个先进的生产力”;但是他们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这个行业车货直接匹配,目前来说不是太可行的。
当然,为了防止“经纪人朋友”真的变成“黄牛”,福佑卡车平台也做了一些标准和规范,如报价标准、货运标准、服务标准、运输标准等,还制定了司机和经纪人的两个黑名单。在这里,自然又要用到大数据了。福佑卡车表示其大数据的建设得到了清华大学专家的支持。
德邦鼎力相助
德邦是综合性物流供应商,覆盖快递、快运、整车、仓储与供应链等多元业务。目前德邦有遍及全国的 6400 多家门店,自有营运车辆 9900 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 124 万平方米。 本次合作,福佑卡车代表的是司机和经纪人方面,提供的是运力支持,而德邦代表了货主,提供了稳定的货源支持。
“福佑卡车平台给我们带来了优质的车源、司机,丰富的运力不仅提高了整车运输的可靠性,还能为我们降低一定的成本,”德邦董事长崔维星表示,通过与平台对接,交易过程更加透明,效率也提高了。
单丹丹本人和德邦管理层的私交甚笃,从福佑卡车创办之初,德邦就成为第一单,积极支持他们的发展。崔维星说:“现在我们跟福佑合作,感觉它的运力、操作还算不错。我们合作的成交额 16888 万,最近两个月内搞了 5763 万——这个是真的,因为是最近两个月的事。2 月份春节业务基本不多,3 月份就是 5000 万左右。如果 2 月份不过春节的话,1 个亿又上去了。最近增长很快。”
崔维星说,福佑系统能帮德邦节约 11%的成本,明显节约了开发票的税收。停车时效缩短到 20~40 分钟,提高比较快;异常情况(迟到、客户不满意、司机到了之后要加钱、司机说货太便宜转让给别人拉等)概率则从 1.09%下降到 0.68%;异常处理的时效从开始的 15 天下降到了 3 天。
福佑卡车 4 月被曝光获得 1 亿元 B 轮融资,由钟鼎创投领投、某物流地产巨头企业跟投。福佑卡车曾于 2015 年 8 月获得深圳盈信资本 4500 万 A+轮融资,2014 年 6 月获得梅花天使创投吴世春 300 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15 年 3 月获得 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这个物流行业的“互联网+”案例其实可以启示一些希望改造传统行业的创业者。越是在改造难度大的行业,越是会遇到更多根本没有互联网概念,属于“信息文盲”的从业者,而现在的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之类,还没发展到把他们全都代替掉的阶段。这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对这些人,如果直接让他们同冰冷的屏幕打交道,这样的项目成功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想想看,网上订火车票每年都能难倒那么多农民工兄弟,更困难的事情要怎么开展呢?
所以,在这些行业,特别是向网络化过渡的初期,更多的与传统模式寻求合作而不是对抗,也许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文章来自 lishuhang – 知乎专栏 http://ift.tt/1rbbkva
EDITOR PICKS
POPULAR POSTS
POPULAR CATEGOR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级大老板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