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重大信号”对小额理财行业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什么是 P2P 金融发展的方向?
按投票排序
要想探讨P2P的发展方向那么首先我们得搞清楚目前主流的P2P模式:一,线下模式,典型代表,红岭创投,主要通过线下团队来控制风险,这种模式可以简单的成为小贷线上化,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线下团队风控能力,未来发展空间有限;二,线上模式,典型代表,拍拍贷,对项目的筛选,完全线上,由投资者自己来判别项目风险,我个人认为这个是比较纯粹的P2P模式,我更加看好这种模式的前景。只要完善线上的风险控制,其发展是没有什么阻碍的。三,线上,线下结合,典型代表,人人贷,不过人人贷搞什么优选计划,让人觉得有点在玩资金池的游戏,这个是我对这个平台最大的疑虑,而且他在玩银行的事情,只是是小贷公司的银行。不过PE公司投入这么多,肯定有他的优势所在。四,线下担保公司担保,典型代表,有利网,陆金所,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担保公司的担保金额是受其注册资金的影响,一般对外担保金额是不超过其净资产的7倍。很多人可能会说可以多引入担保公司,但是这个还是有上限的。上面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担保公司为国有背景担保公司,如果是民营担保公司,那么这种模式等于没有任何保障,如果是自己的全资子公司那就是忽悠投资者。五,标的组合,典型代表,点融网,这个平台和别的平台有很大的区别,他是把很多标的进行组合,他的意图是给大家一种分散投资的感觉,但是其透明度有一定的问题,不过这种模式发展空间还可以,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不同的时点如何保证,有那么多可以分散的标的,其次,同一个平台的标的进行分散,其实风险分散程度有限,因为同一个风险口径出来的。刚接触P2P时间不长,对其理解有限,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P2P肯定会在近年面临洗牌,每种模式都会有那么一两家存活下来,但是其市场占有率肯定会因为模式的不同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分化。
先点赞,再下载 先点赞,再下载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游戏规则如何制定。第一,一个行业的发展,主要看市场和商业价值,市场不必多说,中国金融行业所能覆盖的人群极其有限。马云说中国的银行业只服务了20%的人群。商业价值就是如果赚钱,赚钱就得看利润从哪里来。毋庸置疑,所有P2P或互联网理财的利润点都来自融资人,即谁愿意出成本融资。资本的增值,是靠资金占用者愿意付出的成本产生的。借款人愿意支付利息和服务费,投资人才能拿到收益,P2P平台才能得到利润。所以P2P行业的将来,是谁拥有融资需求的人群,谁能接触到借款人,谁就能占有市场。所以,开发融资人群,将是行业将来的发展方向。第二,P2P行业伴随着风险,谁能规避风险,谁就能走得更远。中国目前没有完整的信用体系,目前所有的P2P平台都非常注重自有的客户数据收集和沉淀。同时,逾期的用户信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数据。也就是说,谁的信用审查技术高级、体系完善、制度严谨,谁的优势就越大;谁的数据大,谁的优势就越大。将来的P2P行业肯定非常蓬勃,但站在行业的基层,做信用大数据的企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类似电商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一样,P2P的发展,必然带动信用审查行业的发展。第三,P2P是一个创新的金融模式,虽然依托于互联网,且在国外有成熟的案例,但中国有自己的金融环境,必须将P2P模式在中国进行再创新才能发展壮大。所以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细分,面向更垂直的行业,更细分的人群,这样才能在范围内创新,找到最佳的产品形态。总而言之:接触并开发融资人群,关注信审技术并积累信用大数据,注重细分市场的模式创新,将是P2P行业的发展方向。一家之言,贻笑大方。
1、行业洗牌加快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才大潮初起,难免泥沙俱下,但潮涨潮落,不改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趋势。当前的鱼龙杂混、良莠不齐的情况一定不会长期持续下去。P2P健康发展的前提可能是要经历一些风雨,淘汰一批经营不善的网贷公司,甚至要打击掉一批借着P2P平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团伙。我相信,经过洗牌之后,一些巨型的、有实力的网贷公司或许将兼并一些中小型网贷公司,并且专注做平台的P2P公司将引进和培育一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合作,链接网贷行业的上下游,优化产业链,形成一个巨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以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推测,如果政策法律环境没有显著恶化,我预计再过个三到五年,我国或许将成长出几家巨型的线上、线下结合的P2P公司-,可能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与本轮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合作,并且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拿到投资后做进一步的区域扩张和功能优化。2、行业立法加快,自律组织有望组建尽早出台《放贷人条例》和《网络借贷管理办法》,明确合法身份,早日走出“模糊地带”,消除法律风险。从法律上对业务种类和经营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完善准入门槛,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平台资质,对现有平台进行清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可在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协会的理事会下设立网络借贷平台专业委员会,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盈利能力,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协助监管部门进行自律管理。目前已初步形成三种发展路径:第一种是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予以规范。比如,温州、鄂尔多斯成立了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以公司的方式引导P2P平台入驻,要求将有关交易数据登记备案,对P2P的业务进行监管,这是一种较规范的方式。第二种是通过信息服务行业协会进行规范,这种模式在上海已开始尝试。如何给P2P平台定性,一直是行业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在目前法律环境下不能将P2P平台定性为金融机构,因为中国对金融机构有着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准入要求,所以把P2P平台定性为信息服务机构较准确,通过行业协会探索自律规范也是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种是成立P2P行业的自律联盟。我们国家要成立一个行业协会需要先找到主管部门,然后才能去民政部门审批。目前的问题是P2P没有主管部门,通过审批非常困难。目前一些P2P有关的组织是没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组织,没有很强的规范作用,更需要靠企业自律。3、行业将纳入统一监管范畴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范围,引导其朝更透明、更阳光的方向发展。建立监管合作机制,明确由央行负责对网络借贷的监管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对其从市场准入到业务运作、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管,杜绝非法集资、高利贷、恶意拖欠等问题,打击网络金融暴力、地下钱庄,推动网络借贷规范和良性的发展。同时,进行实时监控,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资金流向。积极推广引入第三方支付管理平台,加强与银行进行合作,严禁使用公司账户或高管个人账户进行资金的周转。4、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建设和应用促进网络借贷的发展,离不开诚信的支撑,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降低借款人信用风险。应该继续推进个人征信系统发展,逐步完善个人信用环境,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逃债及违约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列入黑名单,将此信息与行业协会系统数据库共享,并纳入征信数据库中,加大失信成本。逐步允许网络借贷平台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提高资信审核的准确性。同时要依法加强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明确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查询条件限制,对于违法泄露、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要依法予以追究。
未来的趋势是小而美,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早上在地铁上翻报纸,无意中看到在近日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银监会创新监管部门主任提出的几项监管原则:遵循行业本质,建议平台中介性质;资金应该进行第三方托管,不能对投资人担保,不能对借款本金或利息担保;行业应该具备一定门槛,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盲目追求高利率和高效益;充分进行信息披露,提升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透明尺度,揭示风险而不是遮蔽风险;坚持小额化,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引用王小波一句经典的话: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如今的P2P处于无监管、无标准、无门槛的三无状态,在这样一片乱象丛生的P2P乱纪元中,相信随着年底监管政策的出台,P2P市场也终将回归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P2P市场洗牌后,像春秋时期那样群雄割据的白金时代或许将会终结,随之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律的平台将会沉淀下来,继续高歌猛进,而那些浑水摸鱼的平台必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历史灰暗星空的一粒繁星。然而正如电商时代的浪潮一样,P2P不仅需要淘宝和京东那样的巨鳄,更需要聚美和唯品会等专注细分领域的平台,所以P2P小而美化也是未来一大趋势。小而美需要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细作,将平台的定位的回归到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但是它需要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维持碎片化和精细化的体量,互联网重新定义着社会资源,修正了传统金融畸形的资本分配模式,而互联网需要做的不是颠覆金融,二是改变金融,解决在现有的资本分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金融有天然的风险性和复杂性,而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有天然的碎片性和便捷性,它们融合在一快结合了双方各自的优点,细分P2P平台正好符合了大环境下术业有专攻的特点。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国内很多细分领域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扎根,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大上。我目前接触并了解的细分领域平台并不是很多,包括速溶360针对大学生推出的名校贷,专注汽车借贷平台的好车贷等,让我庆幸的是,大学生这一年轻的90后群体在普惠金融中享受到了新技术革命下带来的福利。大学生的借款需求通常是几百到几万,有车一族的借款需求是几万到几十万,相比较能源等相对过热或泡沫化的行业,这些群体的需求是最普遍最接地气的。对于平台来说,只有专注才能做到极致,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参与更多,更加高效地与投资人无缝对接,为投资人提供优质透明的服务。
中国P2P 网贷十大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资金价格下降2014 年的 P2P 借贷市场规模将延续前两年的趋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与此前增长量主要由老平台带动不同,经历
两年的扩张,部分老平台将把更多精力放在存量贷款的维护和自身能力的完善上,其增长速度可能放缓。2013 年和 2014 年新成立的平台将在更大程度上引领 2014 年的涨势。 尤其是一些具备相当实力的小贷、担保、典当等民间金融机构已经对 P2P 借贷展示出强烈兴趣,积极谋划转型为 P2P 借贷平台。这些机构一旦成功转型,将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推动 P2P 借贷规模大幅度上升。但 2014 年也存在一些可能制约 P2P 借贷市场增长的不确定因素,首当其冲的是监管政策。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价格(借款利率)将有所下降,这一趋势在 2013 年已经得到体现,2014 年仍将延续,其原因在于:(1)随着人们对 P2P 借贷的了解、接受程度增加,大量新晋投资人进入 P2P 借贷市场,资金供给充沛,优质借款项目供不应求,借款利率会自然下降;(2)平台竞争加剧,一些借款人开始获得更多的议价权;(3)老平台业务能力增强,单位运营成本有所下降,存在降低各种服务费用的空间。二、市场风险加剧,倒闭平台数量增加2013 年底已经出现了一波平台倒闭潮,2014 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原因在于:(1)2013 年以来新成立的平台数量极多,由于成立时间短,大部分平台的首期借款尚未到期,平台的风控能力未经过检验。一旦首批借款集中到期,风控能力差的平台可能出现大面积违约,导致平台倒闭; (2)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P2P 借贷平台已经短兵相接,经营不善的平台将无力应对竞争,最后要么降低标准导致累计的风险爆发;要么逐渐丧失业务,关门了事;(3)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逐步加强对 P2P 借贷行业的监管,一些经营不规范的企业会被清退或关闭;(4)经济下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也可能会影响一些平台的业务,导致违约率上升。三、借款区域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目前一线城市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大部分平台正在二、三线城市抢夺增长点。2014 年,更多的 P2P借贷平台会介入三、四线城市市场。四、借款者由个人向企业扩散P2P 借款人一般为普通个人或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单笔借贷金额低,信用评估主要针对个人。从 2012 年开始,部分 P2P 借贷平台开始向中小型企业主提供贷款。2013 年,这一趋势得到明显增强,成立了一些专门向中小企业主提供贷款的平台(称为 P2B 模式),信用评估主要针对企业,单笔借款额达到数百万乃至数千万人民币,业务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个行业。进入 2014 年,此趋势愈演愈烈,一些老平台也开始介入此项业务。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担保公司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对该业务表示出强烈的关注。P2B 模式因为单笔借款额高,运营成本被有效摊薄,综合费率普遍较个人信用借贷费率低。但是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P2P 借贷的风险结构,要求运营者具备强大的企业信用评估能力,并通过担保和反担保建立完善的风险缓释机制。该项业务客观上也将促进某些P2P 借贷平台向正规化发展。五、市场细分与整合两种趋势并存信用风险是所有借贷业务的核心风险之一,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为防范该风险,P2P借贷平台经常需要承担线下销售与尽职调查工作,造成极高的运营成本。为降低该项成本,一些新平台将对市场进行细分,专门为某一区域、行业或特征的人群提供借贷服务,利用对该类人群的良好了解、经验积累和更具针对性的信贷技术,实现更具性价比的风险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已经在某些细分市场积累了充分经验的老平台将开拓新的市场,以便对自身的业务资源进行更有效整合,在此前提下,2014 年可能会出现 P2P 借贷平台之间或平台与其它民间金融机构的并购,整个行业的集中度有所提升。六、领先的 P2P 借贷平台发力征信技术,向正规化发展同样,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打造核心金融能力,领先的 P2P 借贷平台将着力强化征信技术,包括征信渠道的多样化、征信数据的综合化、信用评估的自动化,并强化风控流程的各个环节,形成正规化的金融队伍,获得真正的产品设计能力。这一趋势可能导致:(1)一些 P2P 借贷平台成立专门的征信公司,直接介入第三方征信市场;(2)更多 P2P 借贷公司开始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输出信贷技术,形成所谓的 P2F(个人对金融机构)模式;(3)大数据征信、行为征信等新兴征信技术受到重视,拥有该技术的公司与 P2P 借贷平台合作,甚至被后者收购;(4)部分 P2P 借贷平台将加大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引进人才的力度。七、泛平台属性增强,部分 P2P 借贷平台将拓宽业务范围一些平台将向纵深化发展,尝试涉足第三方征信、信贷技术输出、第三方支付等业务。而另外一些平台将横向拓展业务范围,把自身转化为连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泛平台,而不仅仅局限于 P2P 借贷。例如某些线上平台开始销售信托产品;另外一些平台试图把系统后台开放给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使其可以利用该平台直接从线上获取潜在借款人;还有一些平台试图打造第三方交易平台,作为泛平台允许小贷公司进驻,独立经营;部分平台开通众筹频道,尝试介入股权众筹等。八、民间金融线上化趋势除了小贷、担保公司开始向 P2P 借贷靠近、转型,其它的民间金融机构(例如典当、保理等)也开始关注 P2P 借贷,希望能够打开新的资金通道。而 P2P 借贷平台同样关注此类机构,希望能够在平台上销售其资产,甚至开始尝试接入委托债权、企业产权等"另类"资产。民间金融的线上化,对了解各种金融产品运作、熟悉拥有相关法律法规、拥有金融产品设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产生迫切需求。九、机构投资趋势2013 年,曾出现多起投资人组团投资 P2P 借款项目的案例。这些投资团一般瞄准新平台,对新平台进行一定的"调查"(甚至包括实地考察)后,与中意的平台协商,依靠较强的资金实力获得一些定价优势,结合新平台的促销活动,可获得较高收益,同时也承担较高风险。由于该模式追求快进快出,经常对平台造成不利影响,也增加了后期接棒者的风险,网贷组团曾遭受质疑,活跃度大大降低。 "网贷组团"预示了 P2P 借贷的机构投资趋势,这一趋势在美国的 P2P 借贷平台上已经成为现实,并占据主流。在 LendingClub 上,机构投资人经常快速抢走信用利率较高的借款,使得普通投资人无标可投,LendingClub 曾为此专门道歉,并采取措施帮助普通投资人"抢标"。我国的 P2P 借贷平台也很可能出现或明或暗的机构投资人,例如私募基金乃至信托计划。十、投资便捷化、移动化为了满足投资人的胃口,P2P 借贷平台纷纷加强投资端产品的设计,强调投资的理财化、便捷化,甚至以定期、不定期理财产品作为包装,帮助投资人自动投标。一些平台开发了手机应用支持投资人随时随地抢标,进行"碎片化"理财。甚至还有一些软件开发者编写第三方投标工具以便快速争抢热门平台上的借款项目。2014 年,这一趋势将扩展至更多 P2P 借贷平台。文章摘录自《中国 P2P 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 2014》
楼上说的很多,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P2P到底是不是创新,算不算互联网金融?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P2P网贷只不过是将线下民间借贷搬到网络平台上而已。完全诞生于线下草根层面,草根性是其本质。与传统线下民间借贷相比较,进步之处在于:P2P网贷给借贷者提供了一个公共网络平台,借和贷双方撮合信息更加透明、公开、高效和及时。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P2P网贷不属于真正含义或者标准化的互联网金融。因其没有客户长期积累的生产经营全程、日常生活活动等完整的大数据基础,无法获取挖掘分析借贷双方资信状况,从而无法利用互联网金融手段对信用准确获取以便事前预防金融风险。  P2P网贷在中国被严重异化和扭曲了。这是目前P2P网贷风险凸显、跑路不断的根本原因。P2P网贷原本属性只能是给借贷双方提供个资讯、搭建个中介平台而已。而今却演变成了P2P网贷平台本身提供担保抵押,甚至P2P网贷平台自身吸收资金、搞资金池,然后自己发放贷款。已经涉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以及非法从事银行信贷业务。关键在于背后酿造的金融风险很大。
如果监管得当有效的话,那么接下来的P2P会出现新一轮的大规模淘汰,因为不允许建立资金池,不允许挂靠担保公司将绝大多数的P2P平台逼上了绝路。而市场上绝大多数的P2P平台其建立之初恐怕就目的不纯,如果说卷钱跑路是冤枉了一部分人的话,那么最差也会将资金转为自用而非投资项目。故而,P2P的发展方向其实在于退去繁琐肮脏的外衣回归其本质,其本身应该就是公布消息的平台,撮合双方的资金流动,而其前提和保证势必是要将融资项目做到公开透明,为投资者做过滤器,为融资者做信息散播平台。
目前,游离在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P2P网贷行业仍处在野蛮成长阶段。P2P网贷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市场也必将做出选择,淘汰一批经营不善的P2P网贷公司。P2P网贷行业门槛也在逐渐提高,从交易,风险控制到后台技术支持,都需要更专业的人员和更庞大的团队,小的P2P网贷公司生存已越来越艰难。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P2P网贷公司可以仿照第三方支付的路径,借由业务规模扩大的既成事实,逐渐换取法律认可。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需要P2P网贷的存在,市场空间巨大。但短期来看,国内P2P网贷本质上还未脱离民间借贷本质,鉴于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和借贷逾期惩罚机制不健全,社会化信息程度不高等现实束缚,完全照搬国外P2P网贷模式并不可行,国内P2P行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状暂时还不会改变。经过洗牌和行业重组,整合之后,一些中大型,有实力,有特点的P2P网贷公司将引进和培育一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合作,联接网贷行业的上下游,优化产业链,形成一个巨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群。
P2P是一个很好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虽然现在很混乱,但是相信P2P理财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期待着P2P质的飞跃
  两会期间,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业内很多金融大佬也提交了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各类提案。作为互联网金融炙手可热的新业态,P2P的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落实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一方面监管细则即将落地,一方面平台倒闭、提现困难等消息不断,在此背景下,严谨有效的风险控制才是平台的立足之本。  
利率降低,投资者热情不减  伴随监管政策即将落地,平台规避政策和法律风险,高息收益已不是平台吸引投资者的有效策略。相反,降低运营成本、开发优质借款人成为平台发展的重要核心点。不过,在央行降准降息后,相对其它的投资方式,P2P仍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5.46%,与去年同期(21.63%)相比下降了6.17%。未来一段时间平台的综合收益率可能会维持缓慢下降的趋势,预计至2015年底,行业综合收益率将跌至12%-13%。值得关注的是,4月份当月的活跃投资人数为80.86万人(含多平台重复投融资),是去年同期(16.53万人)的4.89倍;今年3月的活跃借款人数为16.18万人,是去年同期(2.67万人)的6倍。  P2P行业具备高效传播属性,随着各大平台媒体宣传力度的提高、推广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网贷这种投融资方式更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将参与进来。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平台需建立标准化风控模型  P2P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平台跑路、坏账现象频现。对此,不少平台开始抢滩O2O市场,大力开展线下业务,通过寻找优质借款人、接入征信系统等方式加强风控。  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100%的风控模式可以根本解决风险控制。国内的数据碎片化洒落在民间,比如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零散的碎片信息则导致信息不对称,还需要信息整合,且国内缺乏标准的信用体系。“和欧美等国家P2P发展相比,中国的标准体系尚不明确。平台应该多做一些抵押债权,可降低风险。”朱明春说。  有着银行背景、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台越来越多,这表明,金融机构及传统企业巨头将会占领市场,未来行业门槛会有大的提高,严谨有效的风控也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点。风控是金融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做微金融要小额分散,并与征信相结合,将经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独有的风控模式。将进一步建立标准流程,建立强大的数据库提高防控能力。  信息披露需完善,投资者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  今年P2P平台将迎来监管政策,这也使得行业内将掀起一场“优胜劣汰”的跨界洗牌革命。很多平台采取众多举措规避风险、降低运用成本、收益率,但仍有投资者容易被高息收益吸引。  投资者在P2P收益率上很难找到平衡点。目前很多大资本开始进驻P2P,大量资本雄厚的P2P平台应运而生,即便上线不久,但收益保守在10%-15%也相对安全。当出现高于此区间的收益时,投资者便被“迷了眼”,在相对安全的收益和高收益中间很难找到平衡,这时面对高收益需谨慎,因为在这样的高息诱惑下,往往要考虑到平台的业务披露、催收能力、兜底能力等问题。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要理性投资,把握小额分散、精选的原则,踩雷的几率就小得多。平台的信息披露要公开透明,让投资者真正了解到标的具体真实情况和资金去向。  目前各地政府均以包容的态度支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P2P网贷行业风险控制以行业自律为主。在监管政策尚未落地前,问题平台频发,“跑路诈骗”平台不断出现,对出借人的合法权益疏于保护,影响信贷业市场秩序和政府宏观政策的执行效果。必须加快对P2P网络借贷运营的监管立法工作,通过完善契约约束机制以对借贷双方与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予以调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两会聚焦互联网金融规范 行业合规建设有序推进
客服专线 400-919-1688
两会聚焦互联网金融规范 行业合规建设有序推进& & &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金融以来,连续第三次在政府报告中出现,关注重点从“积极促进”转为“规范发展”,透露出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度趋紧从严。  & & & &法制建设摆在首位 制度细化仍待时日  “裸奔”状态的行业初期,“先行者”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监管层也不例外。  去年年底《网贷监管意见稿》发布后,各地开始陆续停止互联网金融公司注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要求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央行金融市场司牵头开始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北京开展P2P自查整改;农行、招行、交行等多家银行陆续暂停P2P充值支付业务……一系列的密集政策和动作,让行业突然紧张起来。监管层把打击“打着金融创新为旗号进行非法集资”行为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从业者和专家也纷纷呼吁,要明确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非法集资的区分标准。  监管重拳频出,但我们仍可看到,目前尚无细化的监管政策真正落地。  互金指导意见中,对P2P网贷平台要求建立“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但却未明确第三方机构的托管监控要求;强制下线互联网金融广告,然而新广告法中对金融产品的宣传并没有明确的条款规定。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表示:“尽管监管正在逐渐加强,但仍须有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以在保护用户利益的同时确保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活力。”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表示,今年确实要把行业法制建设摆在首位,健全的监管规范与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但目前行业的监管政策大部分是框架内容,明确的细化条款尚待时日。2014年银监会下发《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意见,但到现在依然没有具体的小贷行业管理法规出台,法制建设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要给予耐心。  大数据监管 征信机构、行业协会纷纷发力  相比国外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社会化征信服务体系,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类似一个个信息“孤岛”,社会其他机构无法查询到借款人在平台上的借贷信息,平台也无法直接从央行和政府查询到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征信体系不完善已逐渐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提案”,她表示,应统筹建立多维立体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全面有效的信用体系。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也认为,互联网金融具有天然的线上属性,利于统计和整理数据,而实时的数据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行业存在风险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从而对行业发展给予更好的管理和支持。  其实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倒推下,一些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征信机构已应运而生。2013年3月,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了以会员制同业征信模式为基础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采用封闭式的会员制共享模式,主要为P2P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提供同业间的借款信用信息共享服务;201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旗下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宣布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征信系统——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正式上线,目标是将数量众多的P2P网贷企业征信数据纳入该系统,从而实现网络借贷企业征信共享,但由于会员制或区域性限制,这些征信机构的数据无法为全行业所共享。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在积极行动中。据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介绍,目前协会征信建设做得比较好的有两种,一种是以北京网贷协会为代表的地方协会,他们建立了一个以监管为目的的公共数据库,把全国交易量较大的规范平台的数据实时归纳入库,并且跟地方工作部门签责任状,保证数据公开透明,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都有权查询。其他各省市协会可以参照北京网贷协会的做法自行建立数据库,或者直接加入到其他省市协会已有的数据库中,这样可有效降低成本。  另外一种形式即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库,但与北京网贷协会不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企业,防止一人多借、一人多租等现象的发生。可以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是模仿央行的征信系统来建立一个类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未来可能把P2P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机构的数据都纳入进来,起到服务企业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坚持小额分散路线 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互联网金融具有天然的公益普惠属性,这是自诞生以来其备受推崇和褒扬的主要原因。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但目前存在部分平台为了追求体量和利润,专做房地产等大额项目,不仅偏离了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位,还容易造成风险失控,给投资者资金带来安全隐患。对此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广州e贷总裁方颂表示,互联网金融应坚持走小额分散路线,往中小微企业融资和消费金融这些领域发展。  投资者教育也被摆上两会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表示,要加大对社会大众互联网金融投资的普及教育,互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方颂也认为,中国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投资者教育不可或缺。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曾在中小学课堂上引入金融讲师,免费给中小学生普及金融教育,“这属于国内首创,非常值得肯定,学生接受教育后还可以给家长普及,提升风险识别意识。”方颂表示。& & & &引用来源: 智汇互联 & &&
客服电话:400-919-1688服务时间:
09:00--18:00官方QQ群:
微信二维码:
熙夏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两会重大决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