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后勤部政委王再春讷河农副业基地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部队农副业基地土地的管理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部队农副业基地土地的管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6|
上传日期: 09:32:1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部队农副业基地土地的管理
官方公共微信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发展部队农副业生产应实现“三到”目标
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军委总部关于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生产补助生活作用,实现“产到、补到、吃到”的目标,让生产成果真正体现在餐桌上,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促进部队全面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单位:
海军92830部队农副业基地 海南海口571122
海军军需物资油料部 北京100841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福清边检站打造农副业生产基地走出后勤保障新路子_新浪新闻
  原标题:福清边检站打造农副业生产基地走出后勤保障新路子  警营春好处 红山耕作忙
  “菜篮子”催生战斗力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4日讯“每天都吃萝卜,能不能换个菜?”“秋葵好吃但太贵了,食堂一定舍不得买。”“今天吃的小油菜有没有打农药?”如何丰富官兵的“菜篮子”,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福清边检站党委。在此情况下,打造官兵喜爱的“满意食堂”“快乐餐桌”,成为该站党委重点推行的“民生工程”。
  捡拾到鸡蛋,官兵们满心欢喜。
  2015年伊始,福清边检站出台一号文件,将农场建设和自助餐厅改造列入为基层办实事项目狠抓贯彻落实。该站主官亲自审定农副业生产方案计划,指派技术骨干成立建设改造小组。该站党委积极走访各级政府部门,争取地方40万元经费支持,不断加快推进种养殖场建设。经调研论证,农场按照“着眼长远、突出效益、打造品牌”的原则,合理规划,强势推进,共建种植区30亩、养殖区22亩,农产品种养殖生机勃发&&秋葵、苦苣、皇帝菜等优质有机蔬菜纷纷端上警营餐桌;龙眼、枇杷、火龙果等五彩水果扮靓了官兵的餐盘;鸡鸭猪羊、鲜鱼活虾轮番上阵,不断补充着官兵执法执勤的体力需求。
  农场禽类养殖“大合影”
  “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的问题解决了,农场建设又进一步与爱民固边、从优待警工作相结合。一线执勤官兵把来自红山的新鲜蔬果送上外籍货轮,带去中国边检的祝福;站党委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将农产品送到官兵家属、老党员老干部手中&&一幕幕温情画面不断在警营内外上演,福清边检站红山农场俨然成为服务中心、温暖警心、催生战斗力的新阵地。
  “科技牌”实现生态梦
  “因地制宜、依靠技术、提高效益、服务中心”的宗旨始终是红山农场建设的灵魂;科技兴农,合理规划,福清边检站力举“科技牌”,努力打造生态型农副业生产新模式。通过邀请警外专家实地教学、培养官兵种养殖能手、聘请本地务工人员,该站“三管齐下”,严格规范管理,在农副业生产建设中,合理投入科技和人力成本。
  在种养殖作业中,该站把生态文明和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重视绿色食品生产,防止餐桌污染,确保饮食安全。红山农场首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ECO种养殖模式,利用麦皮饲养禽畜,禽畜有机肥返田循环利用资源。根据种植土质和水质的不同,分别规划出蔬菜种植区域、畜禽综合养殖区及水果种植区域。依据季节性特点,合理搭配种植适合当季的蔬菜品种,力求蔬菜种植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确保蔬菜产出不断季,提升有机蔬菜的供应保障率。建场以来,红山农场承诺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人身健康的物质,全面提高部队生活质量的需要,为食堂输送绿色放心食材。
  “搞农场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更是探索现代后勤工作的新点子、好方法”,该站后勤处处长王勇介绍说:“为增强农场综合效益,我们对生产成本实行量化管理,建立种养殖员跟班轮训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到驻地温室大棚、生态养殖基地参观见学,实行经济民主,接受广大官兵的监督,力求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路子,提高后勤保障效率。”
  “文化范儿”凝聚官兵心
  福清站党委注重将农副业生产与警营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挖掘潜力,力求物质和精神“双丰收”。从一片荒凉地到一座好庄园,从原来的人迹罕至到现在的参观者络绎不绝,福清边检站官兵用双手在红山险峰创造出一个闽中的“南泥湾”。从而使农场真正成为继承光荣传统的好阵地、丰富警营文化的好载体、陶冶官兵情操的好地方。
  官兵在农民的指导下耕作
  在农场建设初期,该站党委就把农场定义为种植养殖、思想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农场。先后投入10多万元建造了警营文化走廊、休闲驿站、文化活动等设施,倡导官兵主动参与和融入。2015年7月起,该站党委组织官兵分批到农场开展劳动,引导官兵回归土地,体验生活,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甘于奉献的传统美德不断发扬下去。在艰苦奋斗专题体验日中,官兵们分成采摘、施肥、喂养等多个小组,卷起裤脚采摘、肩扛手提施肥、细心喂养畜禽,纷纷在挥洒汗水中感受着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思考。该站还将集体活动场所搬上红山,让官兵们可以充分利用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棋牌、烧烤、垂钓等一系列业余文体活动。在青山绿水间,大家放下一身疲惫,散步、谈心、呼吸清新空气,压力与焦躁随之烟消云散,为一周工作的开端打下良好的基础。
  “红山农场的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是政绩工程,是为了将官兵的心凝聚在一起,为边检勤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该站政委李松英如是介绍。
  (林剑涵)
中国号称是礼仪之邦,何以至此,除了官方不作为之外,更深层的因素是没有信仰。当然,彻底没有信仰也是1949年之后的结果。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铁军·纪实》
《铁军·国防》
您的位置:
使命与开拓——南京军区司令部农副业基地发展纪事
使命与开拓——南京军区司令部农副业基地发展纪事
作者:陈冠豪 周小明 王正龙
&&责任编辑:姚云炤
&&来源:《铁军》2014年第5期
&&浏览次数:1709
&&&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壮举;然而,就是这些身着军装的青年军人,肩负着为军区机关和部队农副产品供应的服务保障重任。他们把宝贵的青春年华、信念理想、智慧力量,同稻菽、果蔬、花卉、鱼虾紧紧地凝结在一起,不断开拓进取,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
&&&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我们来到位于南京市郊西村、马鞍山市丹阳湖两地的军区司令部农副业基地采访。
&&& 走进基地办公楼的荣誉室,顿感眼前一亮,上百块排列整齐的金色奖牌,熠熠生辉。仅2010年以来,就有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党委表彰的“先进党委”,南京军区司令部授予的“管理教育先进单位”,解放军四总部颁发的“全军先进农副业基地”等等。一块块奖牌,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基地蓬勃发展的往事和梦想。
转变观念,走生态型农副业生产新路
&&& 这个基地上世纪80年代曾是军区老先进单位,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逐渐落伍,到了90年代后期,一度陷入低谷,单一的粮食种植和养殖根本无法使基地摆脱困境。司令部管理局针对基地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要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基础上,从两个农场所在地域生态建设规划中捕捉基地发展的潜在机遇。新组建的基地党委按照上级指示,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定走生态型农副业生产的新路,确立了“以高效环保养殖为支撑,以生态种养为目标,以科技手段为牵引,以军民共同获益为特点”的建设思路,制定了《农副业基地发展五年规划》。
&&& 基地党委从实际出发,由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向借助社会力量发展转变。经过调整改革,西村养殖场的编制兵员已不到10人,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地党委统筹利用军内外两个资源,招聘当地有丰富养殖经验的农民和聘请有专业特长的退役士官回场工作;对部分资金需求大、风险高、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养殖项目,实行军地联合;对部分闲置库房,与有关单位合作搞仓储物流。
&&& 面对大发展的机遇,基地党委“一班人”扑下身子,带领干部战士真抓实干。在建设西村养殖场的过程中,干部战士基本上是从年头干到年尾,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队长郭占立负责现场协调,天天蹲在工地上。老战士李长友11月底就办理了退伍手续,直到春节后他才退伍回家。副业队班长徐西源入伍近10年,先后从事农机操作、淡水养殖和大米加工等业务,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2012年被评为军区优秀种养能手并荣立三等功,2013年又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几年来,基地党委一班人带领干部战士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先后在西村养殖场建起了垂钓养殖、仓储加工和合作开发生产三个功能区。在丹阳湖场区建起了绿色蔬菜、螃蟹养殖、优质大米、优质畜禽四个基地,改变了之前单一的生产结构,逐步形成了生态、循环的绿色经济,供应能力和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年效益递增10%的目标。
&科技引智,保障需求跃上新台阶
&&& “科技引智,因地制宜,走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我们不断满足保障需求的法宝。”基地主任陈志雄自豪地拿出农副业基地的新旧照片向笔者对比,直观的视觉冲击,着实让人感到了这里的巨变。“近年来,市场畜禽疫情和食品安全威胁日益突出,而首长机关的保障需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出战斗力,是我们党委日思夜想的一件大事。”从2010年开始,基地党委加大科技投入,向科技要效益,在提高保障质量上下功夫。
&&& 科技引智,他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走出去参观、送出去代培、请进来授课等方法,使全体干部和大部分生产骨干接受过各类专业技术院校的培训学习,并取得了大专以上文凭,提高了官兵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第二步是运用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他们先后引进了银玉—2084、香粳99—8、南粳46号等优良品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每年水稻单产基本稳定在斤左右。他们通过对耕地质量保护、严格化肥农药使用、优化品种选择、严格加工程序等生产环节的控制,实现生产过程无公害化。第三步是因地制宜优化改进生产模式。如养殖场为解决夏季高温
&&& 鸡产蛋率下降的问题,采用水帘降温技术,使产蛋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引进发酵床养猪等先进生态养殖技术,既环保、节约,猪肉品质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 基地运用科技力量,不断满足首长机关对农副产品花色品种、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提升服务保障质量。他们在原有米、鱼、蛋、肉供应的基础上,增加螃蟹、蔬菜、特禽等30多个品种。近三年,基地供应军区机关和部队优质大米150万斤、鱼5万斤、蛋3 万斤,累计上交生产收益1430万元;免费提供价值约100余万元的大米、肉鸽、草鸡蛋、草鸡、螃蟹、甲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未发生所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 “科技种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产量、质量上的变化,工作环境和以前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养殖队队长郭占立非要让笔者到他们养殖队去看看。我们在现场看到,他们采用发酵床养猪法这种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引进生长快、周期短的优良品种,畜便通过益生菌技术处理,发酵形成高效有机肥,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臭气熏天的工作环境。
军民融合,以共同获益向生产深度发展
&&& 近几年,部队农副业生产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产增效。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基地紧紧依托社会力量,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生产。
&&& 驻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基地科技兴农工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制定了长期合作计划,为基地的农副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农忙季节,地方政府组织机械化专业队伍,帮助基地全程实施机械插播、收割,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农业部门派出专家常住基地进行农业技术咨询与指导,及时提供病虫害预报信息。地方血防部门为保护官兵身体健康,每年定期对基地官兵进行血吸虫病体检。
&&& “军民融合不是‘单向支持’,在互惠互利中追求效益最大化,这样的融合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回顾农副业基地建设的经历,基地几位领导感慨万千。为了增加“菜篮子”花色品种,基地准备配套建设一个螃蟹养殖中心,但由于缺少资金,且养殖难度大,风险高,迟迟未能动工。驻地当涂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搭桥基地与地方诚信可靠的一家经济实体合作生产,基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家经济实体出资金、出人力、出技术,合作建设螃蟹养殖中心。当年筹建,当年就喜获丰收,实现了双赢。
&&& 从上世纪60年代始,基地官兵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拓荒,围湖造田。50余年的风雨同舟,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近年来,基地减员整编,积极将自身发展融合到驻地经济圈,与驻地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部分农工参与基地生产。他们除了给农户提供必要的生产扶持资金外,还在选种、施药、播种和机械收割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发挥机械、技术、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在科技兴农上做贡献、求作为。驻地农民在部队的帮扶下,依靠科技致富,大力发展水稻、小麦种植和水产养殖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为调整驻地农户产业结构,基地的农技人员坚持到田间地头,为承包户和当地农民普及科学种植、养殖知识,指导农户如何施肥、怎样除虫。前年春耕时节,湖区大量秧苗出现了虫蛀现象,眼看春种就要受到影响,早稻可能减产歉收。发现情况后,基地当天就派车到江苏农科院请来三名专家会诊,很快找到了防治办法,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确保了秧苗及时栽插,避免了早稻减产。
&&& 齐存山是基地生产队队长,20年来他几乎每天早出晚归到湖区察看农业生产情况,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耕种。去年三四月间,正值小麦灌浆的时候,当地连续两个月没有有效降雨。农户邢贵宝发现自家的麦田出现了麦叶枯黄的现象,以为是缺水,拉来抽水机想给麦田浇灌。恰巧被在湖区察看农田的齐存山看到,齐队长阻止准备开机抽水的邢贵宝,走到农田里细细察看起来,他指着一根枯叶说:“小麦灌浆后对雨水的需求并不大,不会出现枯叶,这是得了瘟枯病,要赶紧打药。”齐队长的一句话提醒了邢贵宝。因为防治及时,邢贵宝的麦田又获得了大丰收,产出效益10多万元。
&&& “要想富,先修路。”丹阳湖湖区老百姓和基地官兵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以前,湖区没有水泥路,每年双抢,雨水一多,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烂泥路,拖拉机进不了田地,田里的水稻只能靠手提肩扛和手推车运进家门,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出不了湖区。近年来,基地共捐资300多万元,出动官兵300余人次,机械50余台(件)帮助湖区两镇八个自然村修建了三条水泥路,两座大桥,为农产品对外运输和村民出行提供了很大便捷。
&&& 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地积极为农村“老有所养”出钱出力。2006年新市镇办起敬老院,基地了解到敬老院缺少被褥,立即送去40床床垫。每年,基地都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官兵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给老人洗衣晒被,陪老人聊天下棋。每年重阳、端午和春节,基地领导都要带上慰问金、水果、衣物、棉被和文化体育用品去慰问老人。近五年来,基地共拿出三万余元资金,支持敬老院建设。
&&& 当采访结束时,陈主任充满信心地对我们说,基地将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在艰难中创业,在机遇中寻求突破,在提供优质保障中有所创新!||||||||||
最新播报:
第二炮兵后勤部与农业部签订农副业生产框架协议
解放军报青岛10月14日电郭延刚、特约记者孙现富报道:今天上午,第二炮兵后勤部与农业部在中国绿色食品2013年青岛博览会上共同签订绿色食品农副业生产全面发展框架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对提高第二炮兵部队农副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第二炮兵部队在农副业生产中积极推广高新农技成果,大力推进机械化自主生产,基本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农副业生产体系。各部队牢固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努力走具有军队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根据协议,农业部将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平台,依托第二炮兵农业新技术试验培训基地,按照“军民协作、互惠共享、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思路,共同创建军地两用的“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和教育培训基地”,为第二炮兵所属农副业生产基地提供人才培训、产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双方还建立了领导协商、层级协作和即时沟通机制,促进合作扎实有效。据第二炮兵后勤部副部长余自农介绍,该协议的签订,将为第二炮兵农副业生产的健康科学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军后勤部部长徐卫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