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说犹如什么得张望的意思是什么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隆中对,放到现在也相当于参谋长。  3陆逊,后期防刘备防魏国几乎全胜,魏文帝曾叹:吴有陆逊,“急切不可图”之言,想来也是有点本事的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还有张昭  QQ【微风花冷泪】
  东吴人才济济,而且英雄出少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惜很多都是英年早逝。孙竖,孙策,周瑜,鲁肃,吕蒙。
  周瑜不用说,公认的。  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一流武将也不是没有
  根本原因在于,三国演义是维护正统思想的,也就是拥刘贬曹。而孙家既不忠,也不奸,矛盾冲突不强,当然是龙套了。
  因为吴实力弱。最多自守。也安心在那里种地。  蜀不同。想要反攻大陆。天天想着打。魏想发动统一战争。  再说了可能和吴的统治方法有关。非常残暴,人民常常造反。他们经常屠杀。相比之下。别的二国相对安定。作者也很难把吴写的多好。  
  三国之中,最差的是蜀国,国力弱小,兵微将寡。  周瑜、鲁肃、陆逊,这三个不仅仅是谋臣哟,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统帅型的武将。另外,鲁肃除了政治、谋略以外,他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剑术高手,亦精于骑射,不是《演义》中的那个熊样的。另外还有吕蒙。  此外,东吴有名的大将还有一些,如诸葛瑾等。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周瑜  吕蒙  陆逊
  顶  顶  顶
  吴很牛逼,善防守。自古以来以南攻北成功的太少,不如加紧发展经济,偏安
  吴国文士确实很好 可惜能打仗的不多    我也蛮喜欢吴国的氛围的其实
  金庸老早就想写一部以东吴为主角的三国,相信江东英豪的故事不比蜀汉逊色!可惜金庸已垂垂老矣,神作却未见动笔,恐金老有生之年难以完成......试问当世又有谁堪当?
  吴国相比较安定,很少对外发动战争。相比较于其他俩国,少了许多故事,自然也就使得吴国能人鲜有名声。因此吴国少有人提,却又不可忽略,毕竟它所打战争多是大胜,战斗力是个未知数。
  牛个屁,除了鲁肃,都没有哪个提出全盘的战略性规划,一辈子缩在江东,唯一的大战不过是抢了荆州,最终是坐以待毙。倒还不如武侯六出岐山来的痛快,毕竟人家努力了,虽然不成功,比缩头乌龟好
  @雨中的飘萍
10:49:00    三国之中,最差的是蜀国,国力弱小,兵微将寡。  周瑜、鲁肃、陆逊,这三个不仅仅是谋臣哟,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统帅型的武将。另外,鲁肃除了政治、谋略以外,他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剑术高手,亦精于骑射,不是《演义》中的那个熊样的。另外还有吕蒙。  此外,东吴有名的大将还有一些,如诸葛瑾等。  -----------------------------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吴最可惜的地方就是一流人才都早逝
  周瑜鲁肃也是帅才,可惜了,陆军太烂了
  东吴一向采取防守战略,一个坐着的拳击手就没必要看了不是?等到有人向他挑战时,才有的看对吧?
  回复第2楼(作者:@很有意思啊 于
16:15:00)   东吴人才济济,而且英雄出少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惜很多都是英年早逝。孙竖,孙策,周瑜,鲁肃,吕蒙…… ==========策瑜双雄可真是盖世英雄啊,可惜孙策脾气太火暴了。如果两人长命曹操,刘备头都大了。哈哈哈哈哈
  回复第11楼(作者:@天文行逸 于
10:17:00)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你绝对是个脑残,不解释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你快去吃脑残片吧  
  @心有O琳夕
11:47:00    牛个屁,除了鲁肃,都没有哪个提出全盘的战略性规划,一辈子缩在江东,唯一的大战不过是抢了荆州,最终是坐以待毙。倒还不如武侯六出岐山来的痛快,毕竟人家努力了,虽然不成功,比缩头乌龟好  -----------------------------    你认为打仗赢了就是厉害?  国家百姓生活幸福人名才拥戴,这就是为什么以孝治天下的人不去谈李世民弑兄逼父,一方面是百姓生活还不错,没什么矛盾,一方面是政府刻意不允许谈  所以偏安我不认为不好,中国现在在全世界发生点什么事,总是谴责,不拿实际行动虽然想想是没骨气,但是真的打仗死那么多人变成穷得和60年一样吃不上饭百姓也不会支持的,因为中国人奴性太强
  @心有O琳夕
11:47:00  牛个屁,除了鲁肃,都没有哪个提出全盘的战略性规划,一辈子缩在江东,唯一的大战不过是抢了荆州,最终是坐以待毙。倒还不如武侯六出岐山来的痛快,毕竟人家努力了,虽然不成功,比缩头乌龟好  -----------------------------  @sunsyh888
8:57:00  你认为打仗赢了就是厉害?  国家百姓生活幸福人名才拥戴,这就是为什么以孝治天下的人不去谈李世民弑兄逼父,一方面是百姓生活还不错,没什么矛盾,一方面是政府刻意不允许谈  所以偏安我不认为不好,中国现在在全世界发生点什么事,总是谴责,不拿实际行动虽然想想是没骨气,但是真的打仗死那么多人变成穷得和60年一样吃不上饭百姓也不会支持的,因为中国人奴性太强  -----------------------------  偏安才是守财奴!你看问题也要分情况吧,李世民接手时国内至少已经统一了,那个时候该休养生息!而三国是乱世!!说不要听的,偏安就是等死!比如秦末,刘邦如果偏安于蜀地,会有大汗么?乱世需要铁血,等到统一了就应该文景之治了
  @永昌厂
22:40:00    回复第11楼(作者:@天文行逸 于
10:17:00)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你绝对是个脑残,不解释  -----------------------------  求解释,不然就别说别人脑残,不解释的人才是脑残
  鲁肃是最优秀的,他比周瑜强多了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陷阵营含笑不语
4:28:00  你快去吃脑残片吧  -----------------------------  你完全是个SB 不懂就不要说 有本事举例子 说数据 喊你妈B
  @黎子饕
14:22:00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陷阵营含笑不语
4:28:00......  -----------------------------  怎么也没有魏大的,还有,荆州9郡蜀只有4郡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隆中对,放到现在也相当于参谋长。    3陆逊,后期防刘备防魏国几乎全胜,魏文帝曾叹:吴有陆逊,“急切不可图.....  -----------------------------  周瑜表示我是武将啊
  黎子饕   真是神人啊 蜀国居然都强过魏了......
  吴国比较安分
  @荆楚小小生
18:47:00    黎子饕    真是神人啊 蜀国居然都强过魏了......  -----------------------------  我说最强的时候 不是说整体
你真是个SB
最强盛的时候收复汉中 有益州和荆州
你看不懂文字啊 再说以军事实力和人口还有土地来看 蜀国都要强过吴国 魏国基本就一只在放蜀国 对吴国一个张辽足以 在说吴国基本是自保 根本没有争霸意识 从哪方面来看 吴都不如蜀国
  @永昌厂
22:40:00  回复第11楼(作者:@天文行逸 于
10:17:00)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你绝对是个脑残,不解释  -----------------------------  @天文行逸
11:03:00  求解释,不然就别说别人脑残,不解释的人才是脑残  -----------------------------  解释就是你的确是脑残,张昭???第1次听
  @hanxiaoxiaxia
11:41:00    @永昌厂
22:40:00    回复第11楼(作者:@天文行逸 于
10:17:00)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你绝对是个脑残,不解释    -----------------------------    @天文行逸
11:03:00    求解释,不然就...........  -----------------------------  张昭都没听过,只能说你是孤陋寡闻。还有脸说别人脑残。你分清楚谋士和统帅的区别?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隆中对,放到现在也相当于参谋长。  3陆逊,后期防刘备防魏国几乎全胜,魏文帝曾叹:吴有陆逊,“急切不可图.....  -----------------------------  @荆楚小小生
18:41:00  周瑜表示我是武将啊  -----------------------------  陆逊 冲击量是个守将 对魏 蜀都没有任何威胁
没有一场进攻性战斗。 的确不如 周瑜和吕蒙
为什么魏国一直视蜀国为大敌 就是蜀国任何时候都在进攻魏国 要不会有司马氏夺取魏国的军政大权吗? 不是什么正统不正统的事情 吴国在三国的地位本来就很尴尬 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件
除开赤壁之战 和关羽失荆州 还有就是蜀吴后期一战有点说头 其他都没有来写 而这些无论演义还是正史都说得很详细
吴国压根就没有什么争霸意识 人才根本就不多 除开鲁肃 周瑜 吕蒙 和陆逊 4代督军 之外 武将和副将 都根本吴精彩表现 全是自保战争 没有任何一场进攻性的战绩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隆中对,放到现在也相当于参谋长。    3陆逊,后期防...........  -----------------------------  多读点书再来讨论吧。吴国一直都是魏国只要防御对象,蜀国在关羽死后只是个小配村威胁有限。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隆中对,放到现在也相当于参谋长。  3陆逊,后期防...........  -----------------------------  @荆楚小小生
17:31:00  多读点书再来讨论吧。吴国一直都是魏国只要防御对象,蜀国在关羽死后只是个小配村威胁有限。  -----------------------------  多读点书吧
蜀国一直视魏如曹贼 孔明隆中对也是取汉中 益州 然后北伐 根本 你不懂我说的意思就不要乱讨论
吴只是自守 中立 投机取巧而已 魏是防蜀国 蜀国是攻魏国 蜀国和吴国战略上是一直的 魏国没有灭之前 二家就不会拼
蜀国在关羽死后 是小配角? 你脑烧了啊。诸葛亮北伐这么多次 魏国有能耐的话 还要司马懿来统领 换了主帅多少次了 宁愿给司马氏对朝廷的威胁都要司马氏掌管军政大权 最后别取代 蜀国是小配角? 吴国有这个能耐?
孔明死之前 魏国都是防守 蜀国都是进攻 如果没有魏国干预 就蜀国和吴国对搞 吴国必亡 荆州就不会那么容易失手 以五虎将 和发证 孔明在世的时候 蜀国有汉中 荆州 汉中等地的实力 吴国能顶得住?要看总的局势和国策
在蜀国对吴国是联军 吴国当然防魏国 难道主要是放蜀国啊 你神经错乱啊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  -----------------------------  公元208年:当时的刘备真的是很惨,用鲁肃的话说“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当时诸葛亮说刘备还有一万人马,到不一定是在吹牛,恐怕是把炊事员之类的也算进去了。不用说,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周瑜为统帅的吴军,刘备的军队只是配角。幸亏有孙权拉了刘备一把,要不然刘备、诸葛亮恐怕要到曹操的大牢里啃窝头了。    公元209年:孙权围合肥,周瑜从上一年开始就在和曹仁争夺江陵(有少量刘军助战),经过血战,终于攻下。刘备在干吗?忙着扩充实力吧。    公元210年:周瑜死了,鲁肃接任,劝孙权把江陵借给刘备,否则刘备根本没有入蜀的通道。这一年,孙刘两方都没有跟曹操交战。    公元211年:这一年,曹操的注意力放在西北,刘备忙着入川,至于什么抗曹就别提了。    公元212年:曹操基本结束了西北战事,大兵东来进攻江东。。要不是孙权吸引住曹操的注意力,刘备还能取西川吗?    公元213年:曹操重兵压向濡须口,孙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馀。当时刘备取蜀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幸亏孙权把曹操的注意力吸引在东边。    公元214年:孙权亲征皖城,破之。毫无疑问,这一年的还是东吴在独立抗击曹军。    公元215年:孙权率领10万大军亲征合肥,被张辽击败。但是也要看到,孙权的亲征使曹操的注意力又转向了东边,要知道当时刘备刚得西川,情况可是““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孙权的北伐为刘备在西川站稳脚跟争取了时间。    公元216年:冬,十月,曹操治兵击孙权;十一月,至谯。 这一年是孙权独自抗击曹操。    公元217年: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敦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备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辨。魏王操遣都护将军曹洪拒之。这一年曹操再一次重兵压向孙权,在撤兵的时候留下了夏侯敦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正因为孙权牵制了曹操大批兵力,刘备才有进攻汉中的机会。这一年刘备终于开始抗曹了,不过曹操只派了个曹洪拒之。总的来说,这一年抗曹的情况还是东吴占了大部分。    公元208—217年,孙刘联盟已经有了10年的时间,这10年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建立并巩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国(虽然地盘最小实力最弱)的10年,也是孙权基本上独自承担曹操的强大压力的10年。曹操也没有闲着呀,刘备要去建立蜀国,曹操谁对付呢?还不是盟友孙权?这是因为孙权为抗曹大局考虑,基本上独自承担了曹操的压力达10年之久,刘备才有建立蜀国的机会和时间。当然孙权这样做主观上也是为了自己,但客观上却是刘备集团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另外马超在西北和曹操的斗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客观上也为刘备争取了时间。    公元218年:这一年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曹操也亲自带兵增援。这一年抗曹的主力是刘备。    公元219年:刘备在曹操的大批兵力被孙权牵制的情况下,以主力对夏侯渊的偏师,并在曹操来后坚守不出,终于拿下了汉中。然后是关羽所谓的“威震华夏”,再然后,关羽被孙权生擒斩首,刘备荆州丢了。这一年,抗曹的主力是刘备。    阶段总评:从公元208—219年,可以说是吴蜀两国的第一次联合,一共12年。在这12年中,就抗击曹操而言,以吴为主的8年,以蜀为主的2年,双方各半2年。就规模而论,也吴国方面的规模更大,战果更辉煌。即使是汉中之战,曹操方面一开始只是夏侯渊的偏师,主力在东边,后来曹操亲去汉中仍然让夏侯敦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可以说大部分兵力仍在东边。汉中方面曹操的兵力不但不占优,而且很可能处于劣势。关羽虽然有过所谓“威震华夏”,但水淹七军的战果、意义都无法和赤壁之战相提并论。总的来说,在这12年里,孙权集团对抗曹的贡献远大于刘备集团。      公元220年——222年,这一段时间吴蜀联盟破裂,刘备伐吴惨败,曹丕大举征吴。    公元223年:刘备一命呜呼,吴蜀两国再次结盟。    公元224年:曹丕大举伐吴。吴蜀两国已经再次结盟。可是诸葛亮却看着盟友独自承担强大的魏军,蜀国连起码的佯动都没有!    公元225年:曹丕再次大举伐吴,吴国独自抗击强大的魏军,蜀国在干什么?在南征。    公元226年:魏国换了皇帝。孙权伐魏。“吴王闻魏有大丧,秋,八月,自将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吴左将军诸葛瑾等寇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部将张霸。曹真又破其别将于寻阳。 ”这一年抗魏的主力还是东吴。  阶段总评:吴蜀两国联盟破裂的4年不算,就从吴蜀两国再次结盟的公元223年算起。这几年基本上是魏吴两国在大打出手,蜀国在看热闹。吴蜀两国已经再次结盟。可是诸葛亮却看着盟友独自承担强大的魏军,蜀国连起码的佯动都没有!公元223年,虽然三国之间虽然无战事,但魏三条战线中的中、东两条是针对东吴,所以还是吴国的压力更大。而从224年—226年,魏吴两国是大打出手。所以从公元223年—226年,这4年基本是吴国独自对付魏国。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2鲁肃,前期辅佐周瑜出谋划策,周瑜死后继任其职,也还称职,算是不错的战略家,他的战略意图,或许可以相比于...........  -----------------------------  公元227年:这一年三个国家之间没有发生战争。只要看看魏国三个方向主官的配置就知道谁是重点了。东边是大司马曹休,中间是司马懿,这两个方向是对吴的。对蜀的西边是谁?“怯而无谋”的夏侯茂。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大败结束。而东边的陆逊却大败曹休,打了一胜仗,怎么不让诸葛亮羞死!诸葛亮见魏军主力东下,又想捞点便宜,结果在陈仓受阻,攻了坚城20多天,损失可想而知道,虽然杀了个王双,总的来说这次北伐还是败仗,这一年抗魏算吴蜀双方各半(虽然吴的战果远大于蜀)。    公元229年:“春,汉诸葛亮遣其将陈戒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建威,淮退,亮遂拔二郡以归;”这一年抗魏的主力是蜀。    公元230年:曹真伐蜀,孙权伐魏,到合肥城,不克而还。这一年抗魏算吴蜀双方各半。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北伐,“孙权也没有闲着,冬,十月,吴主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扬州刺史王凌,吴主伏兵于阜陵以俟之。 ”这一年蜀国是抗魏主力。    公元232年:吴陆逊引兵向庐江,被满宠击退。这一年吴国在独自抗魏。    公元233年:西边没事,东边有,孙权北伐被满宠击败,又是吴国在独自抗魏。    公元234年:吴蜀四路大军联合伐魏,孙权、陆逊、孙韶、诸葛亮,吴三路,蜀一路。显然吴军占多数。魏国是怎么对付的呢?对付诸葛亮的是司马懿,对付孙权的是曹睿亲征,同时东边还有满宠等名将,显然魏国是把对付吴军放在首要位置。这一年,抗魏是吴国的贡献大于蜀,虽然这一年诸葛亮发动了蜀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北伐,但是不如孙权的规模大。    阶段总评:从公元227—234年,共8年的时间,就抗魏而言,以吴为主4年,以蜀为主2年,吴蜀双方各半2年。      公元235—240年:三国之间基本无战事。但需要说明的是,魏国东、中、西三条防线中的东、中二线是针对东吴,显然吴军的压力更大。    公元241年:夏,四月,吴全琮略淮南,决芍陂,诸葛恪攻六安,朱然围樊,诸葛瑾攻柤中。征东将军王凌、扬州刺史孙礼与全琮战于芍陂,琮败走。荆州刺史胡质以轻兵救樊,或曰:“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吴兵犹在荆州,太傅懿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六月,太傅懿督诸军救樊;吴军闻之,夜遁。追至三州口,大获而还。 这一年吴国有了大动作,蜀国是只有想法没有行动。    公元242年:三国之间无战事。    公元243年:吴国有动作,吴诸葛恪袭六安,掩其人民而去。    公元244年:曹爽伐蜀失败,这一年,蜀国是抗魏主力。    公元245年:三国之间无战事。    公元246年:春,二月,吴车骑将军朱然寇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阶段总评:从公元235—246年,共12年,就抗魏而言,以吴为主11年,以蜀为主1年。      公元247年:是岁,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与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落降维,维徙之入蜀。淮进击羌胡馀党,皆平之。    公元248年:三国之间无战事。    公元249年:姜维再次北伐,被郭淮击败。    公元250年:征南将军王昶上言:“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击吴。”朝廷从之,遣新城太守南阳州泰袭巫、秭归,荆州刺史王基向夷陵,昶向江陵。昶引竹纟亘为桥,渡水击之,吴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昶欲引致平地与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吴望见而喜;又以所获铠马甲首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来追,昶与战,大破之,斩其将钟离茂、许旻。 汉姜维复寇西平,不克。  很明显,魏国的主要力量是用在了对吴方向。    公元251年:王基、州泰击吴兵,皆破之,降者数千口。    公元252年:十一月,诏王昶等三道击吴。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甲寅,吴太傅恪将兵四万,晨夜兼行,救东兴。胡遵等敕诸军作浮桥以度,陈于坻上,分兵攻两城。城在高峻,不可卒拔。诸葛恪使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为前部,从山西上。奉谓诸将曰:“今诸军行缓,若贼据便地,则难以争锋,我请趋之。”乃辟诸军使下道,奉自率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即至东关,遂据徐塘。时天雪,寒,胡遵等方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谓其下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皆解铠,去矛戟,但兜鍪刀楯,倮身缘堨。魏人望见,大笑之,不即严兵。吴兵得上,便鼓噪,斫破魏前屯,吕据等继至。魏军惊扰散走,争渡浮桥,桥坏绝,自投于水,更相蹈藉。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皆没,死者数万。综故吴叛将,数为吴害,吴大帝常切齿恨之,诸葛恪命送其首以白大帝庙。获车乘、牛马、骡驴各以千数,资器山积,振旅而归。 这一仗吴军战果辉煌。    公元253年:这一年可热闹了,吴国诸葛恪率20万大军进攻魏国,魏国也集结20万兵力迎击。姜维见魏吴两国大打起来,也想趁这个机会捞点便宜。魏国还是把重点放在东边。    公元254年: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汉姜维自锹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公元255年:毋丘俭造反,吴国也出兵接应。姜维再出狄道,大败雍州刺史王经。这一年吴蜀两国对魏都有行动,可算一半对一半。    公元256年:姜维与邓艾战于段谷,由于蜀将胡济失期不至,蜀军大败,死伤惨重。    公元257年:诸葛诞造反,并联络东吴,吴国出兵接应,司马昭出动了二十六万大军。这次战役可以说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可就是在魏军大量兵力被牵制在东线的情况下,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面对魏军的偏师也没有什么战果。    公元258年:淮南之战落下帷幕,以魏军全胜而告终。    公元259—261年:三国之间无战事。    公元262年:冬,十月,维入寇洮阳,邓艾与战于侯和,破之,维退住沓中。姜维又被邓艾击败。    阶段总评:从公元247—262年,共16年,就抗魏而言,以吴为主10年,以蜀为主5年,吴蜀双方各半1年。    注:从公元223—262年,因为魏国的三条战线中的东、中两条是对付东吴的,所以如果该年三国之间无战事,就将该年算作以吴为主,毕竟吴国面对的魏军更多。而公元209年和210年,孙刘两方都没有跟曹操交战,又因为当时孙权刘备都只面对曹操一条战线,所以这两年我算作吴蜀各半。      总评:从公元208年到公元262年(蜀国灭亡前一年),共55年,除了公元220年—222年吴蜀联盟破裂外,两国实际联盟52年。就抗魏而言,在这52年中,以吴为主37年,以蜀为主10年,
  @荆楚小小生
10:13:00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  我和你说的是鼎盛时期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那个是攻防 那个是守方 那个有争霸意思 那个是保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思想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那个地盘大 人口多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魏国相对来说在是防蜀国还是防吴国多一些 你和我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是什么原因造就司马氏
是蜀国还是吴国 你和我说那么多做什么? 在说你说诸葛亮没有什么? 那么作为蜀国的2把手 刘备死后是蜀国一把手 魏国一直在防着蜀国 魏国在孔明没死之前都没有敢懂蜀国 相反是是蜀国一直在进攻魏国。孔明垃圾的话 魏国用得着亡国的代价要司马氏出山吗? 吴国就是投机取巧摆了 如果真的是同盟国的话 那么关羽伐魏的时候就不要在后防偷袭 孔明罚魏国的时候 吴国应该出兵 没见过吴国敢搞魏国的气魄 。 你不明白我对楼上所说的话而留言的意思就不要乱评论 话题都不对 你说什么 说得再好也是走题 有屁用啊
  @荆楚小小生
10:13:00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  @黎子饕
10:39:00  我和你说的是鼎盛时期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那个是攻防 那个是守方 那个有争霸意思 那个是保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思想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那个地盘大 人口多 你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的是魏国相对来说在是防蜀国还是防吴国多一些 你和我说那么多做什么
我和你说是什么原因造就司马氏
是蜀国还是吴国 你和我说那么多做什么? 在说你说诸葛亮没有什么? 那么作为蜀国的2把手 刘备死后......  -----------------------------  吴国除开鲁肃没有那个有战略眼光 都是匹夫之勇 如吕蒙 和周瑜 虽然打仗厉害 但是没有战略眼光 沉不住气 就鲁肃一人 其次陆逊还算是个名臣 有战略意识 但是缺少深度 不够老辣
老辣的人当如曹操 法正 和鲁肃 孔明 司马懿
  @黎子饕
10:39:00    @荆楚小小生
10:13:00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  蜀国连防都防不住何谈进攻?我说了这么多你看懂没有?蜀国国力弱小根本只是个陪衬,一个陪衬还想争霸,真是蚍蜉撼大树。
  @黎子饕
10:45:00    @荆楚小小生
10:13:00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  你站在蜀国的角度,觉得鲁肃有战略眼光。可是站在吴国和全局的角度可不是这样,孙权评价周瑜鲁肃吕蒙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了。因为妨碍了蜀国做春秋大梦所以是匹夫之勇?什么叫战略眼光?你解释下?周瑜的联马取蜀抗曹不是战略眼观,吕蒙取荆州不是战略眼光?
  吴国政治体系不好..
还有后来的陆抗也只有这几个有点名气吧!!!其余的水平一般,但是谋士数量个人觉绝对比蜀国多!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吧。你架不住人家人多啊!!!
  吴国最合中庸之道,呵呵
  吴国的智将明显比魏蜀多且精,而且不行的时候还能亲自统率。  我除了偏爱魏的极个别,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吴国H
  作者:@神无怒
回复日期: 13:59:00    周瑜不用说,公认的。    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一流武将也不是没有  ===========================================================  周愉挟赤壁大战的余威,打个江陵打了一年。孙策十倍兵力攻陈登,结果被陈登打得屁滚尿流!    至于那些其他的东吴名将,也就在水里牛13,上岸就是废柴!
回复第31楼,@心有O琳夕      @心有O琳夕
11:47:00    牛个屁,除了鲁肃,都没有哪个提出全盘的战略性规划,一辈子缩在江东,唯一的大战不过是抢了荆州,最终是坐以待毙。倒还不如武侯六出岐山来的痛快,毕竟人家努力了,虽然不成功,比缩头乌龟好    -----------------------------    @sunsyh888
8:57:00    你认为打仗赢了就是厉害?    国家百姓生活幸福人名才拥戴,这就是为什么以孝治天下的人不去谈李世民弑兄逼父,一方面是百姓生活还不错,没什么矛盾,一方面是政府刻意不允许谈    所以偏安我不认为不好,中国现在在全世界发生点什么事,总是谴责,不拿实际行动虽然想想是没骨气,但是真的打仗死那么多人变成穷得和60年一样吃不上饭百姓也不会支持的,因为中国人奴性太强    -----------------------------    偏安才是守财...  --------------------------  大乱才能达到大治,时事造就的人才    
  @雨中的飘萍
10:49:00  三国之中,最差的是蜀国,国力弱小,兵微将寡。  周瑜、鲁肃、陆逊,这三个不仅仅是谋臣哟,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统帅型的武将。另外,鲁肃除了政治、谋略以外,他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剑术高手,亦精于骑射,不是《演义》中的那个熊样的。另外还有吕蒙。  此外,东吴有名的大将还有一些,如诸葛瑾等。  -----------------------------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超过魏了??脑残一族
荆楚小小生 分析的精辟
偏安一隅同,不算好汉。。。。。。。。。。。。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陷阵营含笑不语
4:28:00  你快去吃脑残片吧  -----------------------------  @黎子饕
14:22:00  你完全是个SB 不懂就不要说 有本事举例子 说数据 喊你妈B  -----------------------------  他说的不恰当,你也确实该看看地图了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陷阵营含笑不语
4:28:00  你快去吃脑残片吧  -----------------------------  @黎子饕
14:22:00  你完全是个SB 不懂就不要说 有本事举例子 说数据 喊你妈B  -----------------------------  等你病好了再来查数据,现在懒得跟你说
  三国中,蜀最弱  吴国的俊才很多,可惜死的都很早  俊才也要慢慢巩固地位后才能有一番大作为的  很多出名后没多久就死了,可以说老天不助吴家
  东吴当然不乏有志之士,只是罗贯中不想写罢了
  周瑜、鲁肃、陆逊都不是谋臣,是大都督,军事主官!
  吴国的牛人是分别出现的,蜀国的是一起出现的
  一个个复制的吧?
  东吴谋士相承相继。  周瑜死,鲁肃继。  鲁肃死后,又有吕蒙。然后再有诸葛瑾、丁奉、陆逊、陆抗。
  统一是别人的事情  没有看见吴才是三国中最后灭亡的吗?  灭亡的顺序好像是蜀汉、曹魏、孙吴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蜀国从未完整占领过荆州,北面被曹操占据,赤壁之战后不久,东吴占了荆州东部,夷陵之战后,荆州全境皆失,汉中也是和曹魏各占一半……这还是蜀国最强大的时候,但也比不上曹魏,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幽、冀、青、徐、兖、豫、并、雍、凉、司,计十州,蜀国占益州、吴国占扬州,三国共分荆州,你居然还敢说蜀国比魏国地盘大,骂你脑残也不冤
  @天文行逸
10:17:00  谋士确实不咋滴啊!最牛逼的要属张昭,接着才是鲁肃,然后就是顾雍、虞翻、步骘这些  -----------------------------  张昭长于政略,谋略方面可比不上鲁肃,不过鲁肃是大都督,不是谋士
8:47:00  东吴谋士相承相继。  周瑜死,鲁肃继。  鲁肃死后,又有吕蒙。然后再有诸葛瑾、丁奉、陆逊、陆抗。  -----------------------------  你说的这几个,只有诸葛瑾是谋士,还是个半吊子
  @大笨鱼0924 71楼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蜀国从未完整占领过荆州,北面被曹操占据,赤壁之战后不久,东吴占了荆州东部,夷陵之战后,荆州全境皆失,汉中也是和曹魏各占一半……这还是蜀国最强大的时候,但也比不上曹魏,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幽、冀、青、徐、兖、豫、并、雍、凉、司,计十州,蜀......  -----------------------------  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加上云南贵州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在这么就不比魏国大了?只是就半年时间马上缩水而已 就如桂系最大的地盘从天津北京山海关一代沿着上海武汉湖南一直到两广 逼老蒋下台一样 但是根基没稳才半年时间马上被老蒋用钱收买和分化导致蒋桂大战最后失败一样 当时蜀国也类似这种情况拿下刘表李章和张鲁的地盘加上后面的云南等地和马超的投降实力大大增强了地盘也大只是时间段而已
  @黎子饕
12:44:38   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加上云南贵州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在这么就不比魏国大了?只是就半年时间马上缩水而已 就如桂系最大的地盘从天津北京山海关一代沿着上海武汉湖南一直到两广 逼老蒋下台一样 但是根基没稳才半年时间马上被老蒋用钱收买和分化导致蒋桂大战最后失败一样 当时蜀国也类似这种情况拿下刘表李章和张鲁的地盘加上后面的云南等地和马超的投降实力大大增强了地盘也大只是时间段而已  -----------------------------  而起初吴国连刘表都对付不了 地盘和军事实力和刘表旗鼓相当,吴国怎么就能和蜀国最强大的时候对比呢?你绝对是脑残
  @黎子饕 75楼   而起初吴国连刘表都对付不了 地盘和军事实力和刘表旗鼓相当,吴国怎么就能和蜀国最强大的时候对比呢?你绝对是脑残  -----------------------------  对付不了刘表的不是吴国,是江东孙氏,更何况,孙氏对付不了刘表的时候,刘备还寄人篱下在刘表那里苟延残喘呢。像你这样比,曹操当时还被吕布设计夺了兖州,那是不是说魏国连吕布都比不上?大家都在同一时期才好比较吧
  @黎子饕 74楼   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加上云南贵州四川青海陕西甘肃在这么就不比魏国大了?只是就半年时间马上缩水而已 就如桂系最大的地盘从天津北京山海关一代沿着上海武汉湖南一直到两广 逼老蒋下台一样 但是根基没稳才半年时间马上被老蒋用钱收买和分化导致蒋桂大战最后失败一样 当时蜀国也类似这种情况拿下刘表李章和张鲁的地盘加上后面的云南等地和马超的投降实力大大增强了地盘也大只是时间段而已  -----------------------------  湖南湖北属古荆州,前面已经解释过,蜀国从未完全占据荆州;江西三国时为豫章郡,属扬州;云南当时属南蛮,终蜀国两代皇帝,都受困于南蛮少数民族,虽然有诸葛亮南征,但直到后期南蛮也常常叛乱,蜀国后期将领向宠就是在对南蛮的战斗中阵亡的;青海、陕西、甘肃当时属雍、凉二州,诸葛亮北伐从来也没有真正占领过的,最多也就是暂时占据,掳掠百姓而已。这样算算,也不过是贵州的一部和四川而已。
  @黎子饕 75楼   而起初吴国连刘表都对付不了 地盘和军事实力和刘表旗鼓相当,吴国怎么就能和蜀国最强大的时候对比呢?你绝对是脑残  -----------------------------  查到了一点资料,你可以自己看看:  三国时期魏国有司隶校尉部(又称司州四郡一尹共55县)、豫州(六郡二国共94县)、兖州(四郡四国共71县)、青州(七郡共62县)、徐州(六郡共50县)、凉州(七郡共44县)、雍州(十二郡共70县)、冀州(九郡二国共123县)、幽州(十郡一国共69县)、并州(六郡共44县)以及荆州一部(四郡共65县)和扬州一部(二郡共14县)  吴国有荆州一部(五郡共102县)、扬州一部(七郡共146县)、交州全境(共九郡县的数量未知)  蜀国只有益州(十三郡共146县)  三国面积对比:魏国共计751县、吴国共计248县、蜀国共计146县,当时的县比现在的县小得多,差不过和乡镇类似吧,并且分为上县、中县和下县,人口多少不同,但不管怎么说,这蜀国146县不可能都是上县吧,更别说蜀国这146县还有不少是边疆地区
  曹操那边是汉政府,后来曹丕篡位刘备又成了正朔。吴国法理上不行  
  @陷阵营含笑不语
4:28:00  @黎子饕
16:07:00  你脑子有病啊 蜀国强大的时候 超过魏 益州 荆州 汉中都是蜀国的 人口是吴的近3倍  -----------------------------  ......  -----------------------------  确实如此
  @荆楚小小生
13:57:00  @黎子饕
10:39:00  @荆楚小小生
10:13:00  @黎子饕
17:58:00  @黎子饕
15:01:00  @关羽关二爷
18:40:30......  -----------------------------  ...
  吴国的武将或许不怎么牛,但是谋臣却有很牛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来聊聊。  1周瑜,赤壁一把火奠基了3分天下格局,战略目光深远,极力要收复荆州,荆州对于吴国相当于现在台湾对于大陆。......
  @大笨鱼0924 78楼   查到了一点资料,你可以自己看看:  三国时期魏国有司隶校尉部(又称司州四郡一尹共55县)、豫州(六郡二国共94县)、兖州(四郡四国共71县)、青州(七郡共62县)、徐州(六郡共50县)、凉州(七郡共44县)、雍州(十二郡共70县)、冀州(九郡二国共123县)、幽州(十郡一国共69县)、并州(六郡共44县)以及荆州一部(四郡共65县)和扬州一部(二郡共14县)  吴国有荆州一部(五郡共102县)、扬州一部(七郡共14......  -----------------------------  你眼瞎了啊 我说的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懂否?你现在就说蜀国只有益州是最强大的吗?汉中 荆州是不是 最强盛的时候是不是得了刘表 刘璋 张鲁和马超的地盘和兵力号称百万大军 。你列举那个屁用啊。青海 甘肃四川 湖南和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地区 是不是蜀国最强盛的地盘 你和我说的那些县有个屁用啊 脑残,我说的是最强盛的时候而不是后期懂否?
  @大笨鱼0924 78楼   查到了一点资料,你可以自己看看:  三国时期魏国有司隶校尉部(又称司州四郡一尹共55县)、豫州(六郡二国共94县)、兖州(四郡四国共71县)、青州(七郡共62县)、徐州(六郡共50县)、凉州(七郡共44县)、雍州(十二郡共70县)、冀州(九郡二国共123县)、幽州(十郡一国共69县)、并州(六郡共44县)以及荆州一部(四郡共65县)和扬州一部(二郡共14县)  吴国有荆州一部(五郡共102县)、扬州一部(七郡共14......  -----------------------------  @黎子饕
10:51:00  你眼瞎了啊 我说的是蜀国最强盛的时候懂否?你现在就说蜀国只有益州是最强大的吗?汉中 荆州是不是 最强盛的时候是不是得了刘表 刘璋 张鲁和马超的地盘和兵力号称百万大军 。你列举那个屁用啊。青海 甘肃四川 湖南和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部分地区 是不是蜀国最强盛的地盘 你和我说的那些县有个屁用啊 脑残,我说的是最强盛的时候而不是后期懂否?  -----------------------------  你说最强,那我们再来看最强的时候,蜀国从未占领过整个荆州,刘备最强时仅占半个荆州,但当时刘备尚未入川,谈不上什么四川青海甘肃什么什么的,刘备入川以后不久即发生关羽北伐,接着吕蒙白衣渡江,半个荆州也丢了,相当于刘备得了四川丢了荆州……再说刘表刘璋张鲁马超,赤壁之战前刘备仅仅整合了刘表长子刘琦的江夏水军,总兵力不过两三万,刘璋倒是给刘备留了不少,但张鲁,有跟刘备交战?曹操入汉中张鲁先战后降,马超投刘备时不过数千,何来百万军队之说?前面我就说过,青海甘肃三国时属雍州和凉州,刘备就没得到过,诸葛亮北伐也只是占了几个城撤退时把人口掳走而已;湖南湖北属荆州,江西属扬州,关刘备P事。总结一下,刘备在投奔刘表以后,先后占领过荆州南部、西川(刘璋)、汉中(东川),包括今湖南、湖北一部、四川、贵州一部、陕西一部,但要注意,不是同时占领,不是同时,最强时期不是把刘备前后占领过的地方简单相加,何来强于魏、吴之说?
  湖南湖北属古荆州,前面已经解释过,蜀国从未完全占据荆州;江西三国时为豫章郡,属扬州;云南当时属南蛮,终蜀国两代皇帝,都受困于南蛮少数民族,虽然有诸葛亮南征,但直到后期南蛮也常常叛乱,蜀国后期将领向宠就是在对南蛮的战斗中阵亡的;青海、陕西、甘肃当时属雍、凉二州,诸葛亮北伐从来也没有真正占领过的,最多也就是暂时占据,掳掠百姓而已。这样算算,也不过是贵州的一部和四川而已。
  @黎子饕  三国时的一段年表:  208年 (汉献帝 建安十三年)7月 操南征表。   8月 表病死。   9月 刘琮降操。   11月 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汉献帝 建安十四年)10月 备与权之妹成亲。   (这个时候刘备占有荆州南部)  211年 (汉献帝 建安十六年)操攻破马超。备入川。   212年 备驻扎霞萌关。   10月 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这个时候刘备占有益州西部——西川,加上荆州南部)  215年 (汉献帝 建安二十年)7月 操征张鲁。   11月 鲁降操。  (这个时候益州东部——东川被曹操占领)  219年 (汉献帝 建安二十四年)7月 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这个时候刘备失去荆州南部,仅有益州)  225年 (蜀汉后主建兴三年)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这个时候平定南蛮,注意不是占领,蜀国拥有益州,名义上拥有南蛮的治权,因为诸葛亮没有在南蛮驻扎军队、设置官吏)  227年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亮上书北伐。  (诸葛亮数次北伐,结果都是退回益州未真正占领雍凉一寸土地)  蜀国领土最大的时期也就是从212年10月到219年10月,仅仅7年时间占领过(益州和荆州一部)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望近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