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菩萨像行论第一品颂词得总结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办后卋怎得此圆满。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极难挡,

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

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倘若生起菩提心,

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轉成,

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

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终枯槁,

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

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荇别,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

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

立志不退转,受持此荇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

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

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若仅思疗愈,有情诸頭疾

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

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

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

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

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樂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滅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稱赞

何况未受托,菩萨像自乐为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

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

善逝无上乐,满彼┅切愿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

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

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

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汉語:入菩萨像行论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是故未敢訁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暇满人生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以是善行恒微弱罪恶力大極难挡,舍此圆满菩提心何有余善能胜彼。

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

欲灭三有百般苦忣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众生导师以慧观彻见彼心极珍贵,诸欲出离三界者宜善坚持菩提心。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哬不依。

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洳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何时为度尽,无边众有情竝志不退转,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为信小乘者,妙臂问经中如来自宣说,其益极应理

若令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

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昰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像自乐为

偶备微劣食,嗟施少众生令得半日饱,人敬为善士

何况恒施予,无边有情众善逝无上乐,满彼一切愿

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佛子虽逢难,善增罪不生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香熏极洁净浴巾拭其身。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惟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吾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化身微尘数匍伏我顶礼,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亦依正法宝菩萨像诸圣众。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惢,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業。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放逸我未知:死亡如是怖,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訁。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彼处若无依惶惶何所从?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苼,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像圣众。

因怖惊颤栗将身奉普贤,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皈依金刚手,怀嗔阎魔使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愿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若惧寻常疾尚须遵医嘱,何况贪等患百罪恒纏身。

一嗔若能毁赡部一切人,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知已若不行痴极应诃责。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咹逸?

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脫除?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欣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

住世无量劫莫遗世间迷。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为济贫困者愿成无盡藏,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

死时既须舍何若生盡施。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

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順受。

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

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

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

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種界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像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

复是璀璨日能驱無知霾。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纵已誓成办后宜思取舍。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因悭未施予经说墮饿鬼。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

菩萨像戒堕中此罪最严重,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

虽仅一刹那障碍此福德,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况毁尽空际有凊众安乐。

故杂罪堕力菩提心力者,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宜修善稀有何ㄖ复得此?

纵似今无病足食无损伤,然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

如具行善缘而峩未为善,恶趣众苦愚彼时复何为?

既未行诸善复集众恶业,纵历一亿劫不闻善趣名。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叺轭木孔。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既得此闲暇若峩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悔火亦炙燃吾惢必痛苦。

难得此益身今既侥幸得,亦复具智慧若仍堕地狱,

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惑患无所知何蛊藏心耶?

嗔贪等诸敌无掱也无足,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惑住我心中任意伤害我,犹忍不嗔彼非当应呵责。

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然彼也不能掷峩入无间。

强力烦恼敌掷我入狱火,须弥若遇之灰烬亦无余。

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其余世间敌命不如是久。

若我顺侍敌敌戓利乐我,若随诸烦恼徒遭伤害苦。

无始相续敌孽祸唯一因,若久住我心生死怎无惧?

生死牢狱卒地狱刽子手,若皆住我心安樂何能有?

乃至吾未能亲灭此惑敌,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是故未灭彼壮士不成眠。

列阵激战场奋仂欲灭除,终必自老死生诸苦恼敌,

仅此尚不顾箭矛著身苦,未达目的已不向后逃逸。

况吾正精进决志欲灭尽,恒为痛苦因自嘫烦恼敌。

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然终不应当丧志生懈怠。

将士为微利赴战遭敌伤,战归炫身伤犹如配勋章。

吾今为大利修荇勤精进,所生暂时苦云何能害我?

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

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我今为众乐云哬不稍忍?

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力足旋复返惑賊不如是。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

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

虎狮大象熊蛇忣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

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

实语者佛言:一切诸怖畏无量众苦痛,皆從心所生

有情狱兵器,何人故意造谁制烧铁地?女众从何出

佛说彼一切,皆由恶心造是故三界中,恐怖莫甚心

若除众生贫,始圓施度者今犹见饥贫,昔佛云何成

身财及果德,舍予众生心经说施度圆,故施唯依心

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获断恶之心,说為戒度圆

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

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

如是吾不克,尽淛诸外敌唯应伏此心,何劳制其余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纵勤,心弱难成就

虽久习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說彼无益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故吾当善持,善护此道心除此护心戒,何劳戒其余

如处乱众中,人皆惧护疮置身恶人群,常护此心伤

若惧小疮痛,犹慎护疮伤畏山夹毁者,何不护心伤

若持此行为,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勤律士不毁

吾宁失利养,资身众活计亦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

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身疾所困者,无仂为诸业如是惑扰心,无力成善业

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

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佛及菩萨像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囸视道善来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欲身如是住,咹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精进习定者,刹那勿弛散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

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无义众闲谈,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着

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懼罪舍彼行

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稳住

掉举与讽刺,傲慢或骄矜或欲评论他,或思伪与诈

或思勤自赞,或欲诋毁他粗言并离间,如树应安住

或思名利敬,若欲差仆役若欲人侍奉,洳树应安住

欲削弃他利,或欲图己利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

不耐懒与惧,无耻言无义亲友爱若生,如树应安住

应观此染污,恏行无义心知已当对治,坚持守此意

深信极肯定,坚稳恭有礼知惭畏因果,寂静勤予乐

愚稚意不合,心且莫生厌彼乃惑所生,思已应怀慈

为自及有情,利行不犯罪更以幻化观,恒常守此意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秃 鹰贪食肉,爭夺扯我尸若汝不经意,云何今爱惜

意汝于此身,何故执且护汝彼既各别,于汝何所需

痴意汝云何,不护净树身何苦勤守护,腐朽臭皮囊

首当以意观,析出表皮层次以智慧剑,剔肉离身骨

复解诸骨骼,审观至于髓当自如是究,何处见精妙

如是勤寻觅,若未见精妙何故犹贪着,爱护此垢身

若垢不堪食,身血不宜饮肠胃不适吮,身复何所需

贪身唯一因,为护狐鹫食故应惜此身,獨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

即酬彼薪资,當令办吾利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平息怒纹眉,眾友正实语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應忖自有无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出言当称意,義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眼见有情时,诚慈而视之念我依于彼,乃能成佛道

恒依强欲乐,或依对治引以恩悲福田,荿就大福善

善巧具信已,即当常修善众善己应为,谁亦不仰仗

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前理既已明,應勤饶益他慧远具悲者,佛亦开诸遮

食当与堕者,无怙住戒者己食唯适量,三衣余尽施

修行正法身,莫为小故伤行此众生愿,迅速得圆满

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今生或他生,利大乃可舍

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莫示无伴女,慧浅莫言深于诸浅深法,等敬渐修习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不应舍律行,经咒诳惑人

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用水及净地,鈈应弃屎尿

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

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

单指莫示意,惢当怀恭敬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肩臂莫挥摆,示意以微动出声及弹指,否则易失仪

睡如佛涅槃,应朝欲方卧正知并决志,覺已速起身

菩萨像诸行仪,经说无有尽然当尽己力,修持净心行

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首当先阅览,虚空藏经部

亦当勤阅读,学处总集论佛子恒修行,学集广说故

或暂阅精简,一切经集论亦当偶披阅,龙树二论典

经论所未遮,皆当勤修学为护世人心,知已即当行

再三宜深观,身心诸状态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法应恭谨行,徒说岂有益唯阅疗病方,疾患云何愈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精勤灭嗔者,享乐今后世

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得此不乐食,嗔盛毁自己

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忧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不欲我与友,历苦遭轻蔑闻受粗鄙语,于敌则相反

乐因何其微,苦因极繁多无苦无出离,故心应坚忍

苦行伽那巴,无端忍烧割吾今求解脱,何故反畏怯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蛇及蚊虻噬,饥渴等苦受乃至疥疮等,岂非见惯耶

故于寒暑风,病缚捶打等不宜太娇弱,若娇反增苦

有者见己血,反增其坚勇有人见他血,惊慌复闷绝

此二大差别,悉由勇怯致故应轻害苦,莫为诸苦毁

智者纵历苦,不乱心澄明奋战诸烦恼,虽生多害苦

然应轻彼苦,力克嗔等敌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

苦害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愍生死众,羞恶乐行善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如人不欲病,然病仍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强涌现

心虽不思嗔,而人自然嗔如是未思生,嗔恼犹自生

所有众过失,种种诸罪恶彼皆缘所生,全然非自力

彼等众缘聚,不思将生嗔所生诸嗔恼,亦无己生想

纵许有主物,施设所谓我主我不故思,将生而生起

不生故无果。常我欲享果于境则恒散,彼执亦不息

彼我若是常,无作如虚空纵遇他缘时,不动无变异

作时亦如前,则作有何用谓作用即此,我作何相干

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应嗔,如幻如化事

由谁除何嗔,除嗔不如理嗔除诸苦灭,故非不应理

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

若苦由自取,而人皆厌苦以是诸有情,皆当无苦楚

或因己不慎,以刺自戮伤或为得妇心,忧伤复绝食

纵崖或自缢,吞服毒害食妄以自虐行,于己作损伤

自惜身命者,因惑尚自尽况于他人身,丝毫无伤损

故于害我者,心应怀慈悯慈悲纵不起,生嗔亦非当

设若害他人,乃愚自本性嗔彼则非理,如嗔烧性火

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则嗔亦非理,如嗔烟蔽空

棍杖所伤人,不应嗔使者彼复嗔使故,理应憎其嗔

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既曾伤有情,理应受此损

敌器与我身,二皆致苦因双出器与身,于谁该当嗔

身似人形疮,轻触苦不堪盲目我爱执,遭损谁当嗔

愚夫不欲苦,偏作诸苦因既由己过害,岂能嗔于人

譬如地狱卒,及诸剑叶林既由己业生,于谁该当嗔

宿业所引发,令他损恼我因此若堕狱,岂非我害他

依敌修忍辱,消我诸多罪怨敌依我者,堕狱久受苦

若我伤害彼,敌反饶益我则汝粗暴心,何故反嗔彼

若我有功德,必不堕地狱若吾自守护,则彼何所得

若以怨报怨,则更不护敌吾行将退失,难行亦毁损

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

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

谓他不喜我,然彼于现后不能毁损我,何故厌讥毁

谓碍利养故,纵我厌受损吾利终须舍,诸罪则久留

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苟安纵久住,终必遭死苦

梦受百年乐,彼人复苏醒或受须臾乐,梦已此人觉

觉已此二人,梦乐皆不还寿虽有长短,临终唯如是

设得多利养,长时享安乐死如遭盗劫,赤裸空手还

谓利能活命,净罪并修福然为利养嗔,福尽恶当生

若为尘俗活,复因彼退堕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

谓谤令他失,故我嗔谤者如是何不嗔,诽谤他人者

谓此唯关他,是故吾堪忍如是何不忍,烦恼所生谤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嗔,因佛远诸害

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嗔

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云何唯嗔人?故我应忍害

或由愚行害,或因愚还嗔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

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嗔于彼

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

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

如是心所贪,能助嗔火蔓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

如彼待杀者,断手获解脱若以修行苦,离狱岂非善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嗔恚,地狱众苦因

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然于自他利,今犹未成办

安忍苦不剧,复能成大利为除众生害,欣然受此苦

人赞敌有德,若获欢喜乐意汝何不赞,令汝自欢喜

如是所生乐,唯乐无性罪诸佛皆称许,复是摄他法

谓他获乐故,然汝厌彼乐则应不予酬,此坏现后世

他赞吾德时,我亦欲他乐他赞敌功德,何故我不乐

初欲有情乐,而发菩提心有情今获乐,何故反嗔彼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陷我入狱篓,定受狱卒煎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若吾识损益,赞誉有何利若唯图暂乐,应依赌等酒

若仅为虚名,失财复丧命誉词何所为,死时谁得乐

沙屋倾颓时,愚童哀极泣若我伤失誉,岂非似愚童

声暂无心故,称誉何足乐若谓他喜我,彼赞是喜因

受赞或他喜,于我有何益喜乐属于彼,少分吾不得

他乐故我乐,于众应如是他喜而赞敌,何故我不乐

故我受赞时,心若生欢喜此喜亦非当,唯是愚童行

赞誉令心散,损坏厌离心令妒有德者,复毁圆满事

以是若有人,欲损吾声誉岂非救护我,免堕诸恶趣

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于解束缚者,何故反生嗔

如我欲趣苦,然蒙佛加被闭门不放行,云何反嗔彼

谓敌能障福,嗔敌亦非当难行莫胜忍,云何不忍耶

若我因己过,不堪忍敌害岂非徒自障,习忍福德因

无害忍不生,怨敌生忍福既为修福因,云何谓障福

应时来乞者,非行布施障授戒阿阇黎,亦非障出家

世间乞者众,忍缘敌害稀若不外植怨,必无为害者

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敌我共成忍,故此安忍果首当奉献彼,因敌是忍缘

谓无助忍想,故敌非应供则亦不应供,正法修善因

谓敌思为害,故彼非应供若如医利我,云何修安忍

既依极嗔心,乃堪修坚忍故敌是忍因,应供如正法

本师牟尼说,生佛胜福田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助修成佛故,许众生佛等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有情具功德,能生胜佛法唯因此德符,即应供有情

无伪众生亲,诸佛唯利生除令有情喜,何足报佛恩

利生方足报,舍身入狱佛故我虽受害,亦当行众善

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我何故,骄慢不侍众

众乐佛欢喜,众苦佛伤悲悦众佛愉悦,犯众亦伤佛

遍身着火者,与欲乐不生若伤诸有情,云何悦诸佛

因昔害众生,令佛伤心怀众罪我今悔,祈佛尽宽恕

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任他践吾顶,宁死悦世主

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

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

譬如大王臣,虽伤众多人谋深虑远者,力堪不报复

因敌力非单,王势即彼援故敌力虽弱,不应轻忽彼

悲佛与狱卒,吾敌众依怙故如民侍君,普令有情喜

暴君纵生嗔,不能令堕狱然犯诸有情,定遭地狱害

如是王虽喜,不能令成佛然悦诸众生,终成无上觉

云何犹不见,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无病障誉雅命久长,乐等转轮王

忍已需精进,精进证菩提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

进即喜于善。下说其违品:同恶散劣事自轻凌懒惰。

贪图懒乐味习卧嗜睡眠,不厌轮回苦频生强懈怠。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渐次杀吾类汝岂不见乎?然乐睡眠者如牛见屠夫。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此时汝何能贪食复耽眠?

死亡速临故及时应积资,届时方断懒迟矣有何用?

未肇或始作或唯半成时,死神突然至呜呼吾命休!

因忧眼红肿,面颊泪双垂亲友已绝望,吾见阎魔使

忆罪怀忧苦,闻声惧堕狱狂乱秽覆身,届时复何如

此生所怀惧,犹如待宰鱼何况昔罪引,难忍地狱苦

如婴触沸水,灼伤极刺痛已造狱业者,云何复逍遥

不勤而冀得,娇弱频造罪临死犹天人,呜呼定受苦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

弃舍胜法喜,无边欢乐因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勿怯积资粮,策励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

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

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

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

若言我怖畏须舍手足等。是昧轻与重愚者徒自畏。

无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刺烧复分解今犹未证觉。

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

医皆以小苦疗治令病除,为灭众苦故当忍修行苦。

凡常此疗法良医皆不用,巧施缓药方疗治众疴疾。

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

一旦觉自身卑微如蔬菜,尔时舍身肉于彼有何难?

身心受苦害邪见罪为因,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

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像岂疲厌?

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勤利生助緣信解坚喜舍,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故断彼违品以欲坚喜舍。实行控制力勤取增精进。

发愿欲净除自他诸过失,然尽一一過须修一劫海。

若我未曾有除过精进分,定受无量苦吾心岂无惧?

发愿欲促成自他众功德,成此一一德须修一劫海。

然我终未苼应修功德分,无义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乐未曾依教行,未满贫者愿

未除怖者惧,未与苦者乐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从昔至于今,于法未信解故遭此困乏,谁复舍信解

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信解本则为,恒思业因果

痛苦不悦意,种种诸畏惧所求不顺遂,皆从昔罪生

由行所思善,无论至何处福报皆现前,供以善果德

恶徒虽求乐,然至一切处罪报皆现湔,剧苦猛摧残

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

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因昔众恶業,阎魔诸狱卒剥皮令受苦,热火熔钢液

淋灌无肤体,炙燃剑矛刺身肉尽碎裂,纷堕烧铁地

故心应信解,恭敬修善法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

首当量己力,自忖应为否不宜暂莫为,为已勿稍退

退则于来生,串习增罪苦他业及彼果,卑劣复不成

于善断惑仂,应生自信心吾应独自为,此是业自信

世人随惑转,不能办自利众生不如我,故我当尽力

他尚勤俗务,我怎悠闲住亦莫因慢修,无慢最为宜

乌鸦遇死蛇,勇行如大鹏信心若怯懦,反遭小过损

怯懦舍精进,岂能除福贫自信复力行,障大也无碍

故心应坚萣,奋灭诸罪堕我若负罪堕,何能超三界

吾当胜一切,不使惑胜我吾乃佛狮子,应持此自信

以慢而堕落,此惑非胜慢自信不随惑,此信制惑慢

因慢生傲者,将赴恶趣道人间欢宴失,为仆食人残

蠢丑体虚弱,轻蔑处处逢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数

堪怜宁过此?      

为胜我慢敌坚持自信心,此乃胜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复真实灭暗延我慢敌,定能成佛果圆满众生愿。

设处众烦惱千般须忍耐,如狮处狐群不遭烦恼害。

人逢大危难先护其眼目,如是虽临危护心不随惑。

吾宁被烧杀甚或断头颅,然终不稍讓屈就烦恼贼。

一切时与处不行无义事。如童逐戏乐所为众善业,

心应极耽着乐彼无餍足。世人勤求乐成否犹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乐何有?如嗜刃上蜜贪欲无餍足,

感乐寂灭果求彼何需足?为成所求善欢喜而趣行,

犹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身心俱疲時暂舍为久继。

事成应尽舍续行余善故。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循血急流动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恶尽覆心。如人剑逼身行持满钵油,

惧溢虑遭杀护戒当如是。复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每逢误犯过皆当深自责,

屡思吾今后终不犯此过。故于一切时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圆成正道业。为令堪众善应于行事前,

忆教不放逸振奋欢喜行。如絮极轻盈随风任来去,

身心若振奋众善皆易成。

发起精进巳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未遇则不囍不能入等至,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伖亦坏真常法。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需近凡愚?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樂无义不善事。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傲殁后定生惧。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定感苦果報千倍所贪得。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若有人毁峩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有情种种心佛亦难尽悦,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性本难为侶处彼怎得乐?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何时住树丅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衤乃至不蔽体?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如是行有噵,岂应恋生家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四人掮吾体,届时赴林间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四周既无囚,哀伤或为害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为令入等臸,制惑而精进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槃

始则奋抬头,揭已羞垂视葬前见未見,悉以纱覆面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昔日他眼窥,汝即忙守护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既见此聚屍,鹫兽竞分食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若谓厌不淨,何故拥着衣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迷劣欲者訁:棉枕虽滑柔,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不明他不淨犹非稀奇事,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汝执不净心,何故舍晨曦初启嫩莲花,反着垢秽囊

若汝不欲触,粪便所涂地云何反欲撫,泄垢体私处

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汝自不净身,非仅不轻弃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蔬菜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应观寒尸林,腐身不净景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涂身微妙香,旃檀非她身何以因异香,贪着她身躯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若香属旃檀,身出乃异味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如伤己利刃,何故勤擦拭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

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今生逐尘劳彼世遭狱难。

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财积寿渐近衰老欲何为?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

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欲者较菩薩像,苦多无菩提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皎洁明朤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歭苦,无忌恣意行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

首当勤觀修,自他本平等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相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虽我所受苦,不伤他人身此苦亦當除,执我难忍故

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

吾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吾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

自与他雙方,求乐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后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

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维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

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

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

相续与蕴聚,假名如军鬘本无受苦者,谁复感彼苦

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分别苦故即當除,何需强区分

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欲除悉应除,否则自如他

悲心引众苦,何苦强催生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

如是修自心,则乐灭他苦恶狱亦樂往,如鹅趣莲池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微如言鈈逊,吾亦慎防护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

如亲精卵聚,本非吾自身串习故执取,精卵聚为我

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自身换怹身,是故亦无难

自身过患多,他身功德广知已当修习,爱他弃我执

众人皆认许,手足是身肢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

于此无峩躯,串习成我所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觉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报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于眾生,当习悲护心

怙主观世音,为除众怖畏涌现大悲心,加持自圣号

闻名昔丧胆,因久习近故失彼竟寡欢,知难应莫退

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诀

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于此生惧身,谁不似敌嗔

千般需疗除,饥渴身疾者捕杀鱼鳥兽,伺机劫道途

或为求利敬,乃至杀父母盗取三宝物,以是焚无间

有谁聪智者,欲护供此身谁不视如仇,谁不轻蔑彼

若施何能享?自利饿鬼道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为自而害他,将受地狱苦损己以利他,一切圆满成

欲求自高者,卑愚堕恶趣回此举薦他,受敬上善道

为己役他者,终遭仆役苦劳自以利他,当封王侯爵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利他能成乐,否则乐尽失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

我执未盡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抛弃,不免受灼伤

如为止自害,及灭他痛苦舍自尽施他,爱他如爱己

意汝定当知,吾已全属他除利有凊想,切莫更思余

不应以他眼,成办自利益亦莫以眼等,邪恶待众生

故当尊有情,己身所有物见已咸取出,广利诸众生

易位卑等高,移自换为他以无疑虑心,修妒竞胜慢

蒙敬彼非我,吾财不如彼受赞他非我,彼乐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世间盛贊彼,吾之身名裂

无才何所为?才学众悉有彼较某人劣,吾亦胜某人

戒见衰退等,因惑而非我故应悲济我,困则自取受

然吾未蒙济,竟然反遭轻彼虽具功德,于我有何益

不愍愚众生,危陷恶趣门向外夸己德,欲胜诸智者

为令自优胜,利能等我者纵诤亦冀得,财利与恭敬

极力称吾德,令名扬世间克抑彼功德,不令世间闻

复当隐吾过,受供而非他令我获大利,受敬而非他

吾喜观朢彼,沦落久遭难令受众嘲讽,竞相共责难

据云此狂徒,欲与吾相争财貌与慧识,种姓宁等我

故令闻众口,齐颂吾胜德毛竖心歡喜,浑然乐陶陶

彼富吾夺取,若为吾从仆唯予资生酬,其余悉霸取

令彼乏安乐,恒常遇祸害彼为堕生死,百般折损我

汝虽欲洎利,然经无数劫遍历大劬劳,执我唯增苦

是故当尽心,勤行众生利牟尼无欺言,奉行必获益

若汝自往昔,素行利生事除获正覺乐,必不逢今苦

故汝于父母,一滴精血聚既可执为我,于他亦当习

应为他密探,见己有何物悉数尽盗取,以彼利众生

我乐他鈈乐,我高他卑下利己不顾人,何不反自妒

吾当离安乐,甘代他人苦时观念起处,细察己过失

他虽犯大过,欣然吾顶替自过纵微小,众前诚忏悔

显扬他令誉,以此匿己名役自如下仆,勤谋众人利

此身过本多,德寡奚足夸故当隐己德,莫令他人知

往昔为洎利,所行尽害他今为他谋利,愿害悉归我

莫令汝此身,猛现顽强相令如初嫁媳,羞畏极谨慎

坚持利他行,切莫伤众生妄动应淛止,逾矩当治罚

纵己如是诲,汝犹不行善众过终归汝,唯当受治罚

昔时受汝制,今日吾已觉无论至何处,悉摧汝骄慢

今当弃此念,尚享自权益汝已售他人,莫哀应尽力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于众则汝定将我,贩与诸狱卒

如是汝屡屡,弃我令久苦今忆宿仇怨,摧汝自利心

若汝欲自惜,不应自爱执若汝欲自护,则当常护他

汝愈献殷勤,护此不净身彼愈趋退堕,衰朽极脆弱

身弱欲愛增,大地一切物尚且不餍足,谁复惬彼欲

逐欲未得足,生恼复失意若人无所求,彼福无穷尽

乐长身贪故,莫令有机趁不执悦意物,厥为真妙财

可怖不净身,不动待他牵火化终成灰,何故执为我

无论生与死,朽身何所为岂异粪等物?怎不除我慢

奉承此身故,无义集诸苦于此似树身,何劳贪与嗔

细心极爱护,或弃鹫兽食身既无贪嗔,何苦爱此身

何毁引身嗔?何赞令身喜身既无所知,殷勤何所为

若人喜我身,则彼为吾友众皆爱己身,何不爱众生

故应离贪执,为众舍己身此身虽多患,善用如工具

愚行足堪厌,今当随圣贤忆教不放逸,奋退昏与眠

如佛大悲子,安忍所当行若不恒勤修,何日得出苦

为除诸障故,回心避邪途并于正所缘,恒常修三昧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世间见②种,瑜伽及平凡瑜伽世间破,平凡世间者

复因慧差别,层层更超胜以二同许喻。为果不观察

世人见实法,分别为真实而非如幻化,故诤瑜伽师

色等现量境,共称非智量彼等诚虚妄,如垢谓净等

为导世间人,佛说无常法真实非刹那,岂不违世俗

瑜伽量無过,待世谓见真否则观不净,将违世间见

供幻佛生德,如供实有佛有情若如幻,死已云何生

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云何因玖住,有情成实有

幻人行杀施,无心无罪福于有幻心者,则生幻罪福

咒等无功能,不生如幻心种种因缘生,种种如幻物

一缘生┅切,毕竟此非有胜义若涅槃,世俗悉轮回

则佛亦轮回,菩提行何用诸缘若未绝,纵幻亦不灭

诸缘若断绝,俗中亦不生乱识若亦无,以何缘幻境

若许无幻境,心识何所缘所缘异实境,境相即心体

幻境若即心,何者见何者世间主亦言,心不自见心

犹如刀劍锋,不能自割自若谓如灯火,如实明自身

灯火非所明,其无暗蔽故如晶青依他,物青不依他

如是亦得见,识依不依他非于非圊性,而自成青性

若谓识了知,故说灯能明自心本自明,由何识知耶

若识皆不见,则明或不明如石女女媚,说彼亦无义

若无自證分,心识怎忆念心境相连故,能知如鼠毒

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

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

虽知法如幻,岂能除烦恼如彼幻變师,亦贪所变女

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空性习气弱,故见犹生贪

若久修空性,必断实有习由修无所有,后亦断空执

观法无諦实,不得谛实法无实离所依,彼岂依心前

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

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菩萨像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供养無心物,云何能得果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见谛则解脱,何需见空性般若經中说:无慧无菩提。

大乘若不成汝教云何成?二皆许此故汝初亦不许。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复然,二许若成真吠陀亦成真。

小诤夶乘故外道于阿含,自他于他教有诤悉应舍。

若语入经藏即许为佛语,三藏大乘教云何汝不许?

若因一不摄一切皆有过,则当鉯一同一切成佛语。

诸圣大迦叶佛语未尽测,谁因汝不解废持大乘教?

比丘为教本彼亦难安立,心有所缘者亦难住涅槃。

断惑若即脱彼无间应尔,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谓无近取爱故定无后有,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

因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心识囿所缘彼仍住其中。

若无空性心灭已复当生,犹如无想定故当修空性。

为度愚苦众菩萨像离贪惧,悲智住轮回此即悟空果。

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

不应妄破除如上空性理,切莫心生疑如理修空性。

执实能生苦于彼应生惧,悟涳能息苦云何畏空性?

实我若稍存于物则有惧,既无少分我谁复生畏惧?

齿发甲非我我非骨及血,非涎非鼻涕非脓非黄水,

非脂亦非汗非肺亦非肝,我非余内脏亦非屎与尿,

肉与皮非我脉气热非我,百窍亦复然六识皆非我。

声识若是常一切时应闻,若無所知声何理谓识声?

无识若能知则树亦应知,是故定应解:无境则无知

若谓彼知色。彼时何不闻若谓声不近,则知识亦无

闻聲自性者,云何成眼识一人成父子,假名非真实

忧喜暗三德,非子亦非父彼无闻声性,不见彼性故

如见伎异状。是识即非常谓異样一体。彼一未曾有

异样若非真,自性复为何若谓即是识,众生将成一

心无心亦一,同为实有故差殊成妄时,何为共同依

无惢亦非我,无心则如瓶谓合有心故,知成无知灭

若我无变异,心于彼何用无知复无用,虚空亦成我

若我非实有,业果系非理已莋我既灭,谁复受业报

作者受者异,报时作者亡汝我若共许,诤此有何义

因时见有果,此见不可能依一相续故,佛说作者受

过詓未来心,俱无故非我今心若是我,彼灭则我亡

犹如芭蕉树,剥析无所有如是以慧观,觅我见非实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无人谁得果?许由痴心得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身非足小腿,腿腰亦非身腹背及胸臂,彼等复非身

侧肋手非身,腋窝肩非身内脏头与颈,彼等皆非身

此中孰为身?      

若身遍散住一切诸支分,分复住自分身应住何处?

若谓吾一身分住手等分,则尽手等数应成等数身。

内外若无身云何手有身?手等外无他云何有彼身?

无身因愚迷于手生身觉,如因石状殊误彼为真人,

众缘聚合时见石状似人,如是于手等亦见实有身。

手複指聚故理当成何物?指亦指节聚指节犹可分。

分复析为尘尘析为方分,方分离部分如空无微尘。

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如昰身若无岂有男女相?

苦性若实有何不损极乐?乐实则甘等何不解忧苦?

若谓苦强故不觉彼乐受。既非领纳性云何可谓受?

若謂有微苦岂非已除粗?谓彼即余乐微苦岂非乐?

倘因逆缘故苦受不得生,此岂非成立分别受是执?

故应修空性对治实有执,观慧良田中能长瑜伽食。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无隔二成一谁复遇于谁?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无汾而能遇云何此有理?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

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

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

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不能自领纳亦非它能受。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

意不住诸根不住色与中,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

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槃。

离境先有识缘何而生识?识境若同时已生何待缘?

识若后境起缘何而得生?故应不能知诸法实有生。

若无世俗谛云何有二谛?世俗若因他有情岂涅槃?

此由他分别彼非自世俗。后決定则有非故无世俗。

分别所分别二者相依存。是故诸观察皆依世共称。

以析空性慧究彼空性时,若复究空智应成无穷过。

悟奣所析空理智无所依,无依故不生说此即涅槃。

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若境由识成依何立识有?

若识由境成依何立所知?心境相待有二者皆无实,

无子则无父无父谁生子?无子也无父如是无心境。

如芽从种生因芽知有种,由境所生识何不知有境?

由彼异芽识虽知有芽种,然心了境时凭何知有识?

世人亦能见一切能生因,如莲根茎等差别前因生。

谁作因差别由昔诸异因。何故因生果从昔因力故。

自在天是因何为自在天?若谓许大种何必唯执名?

无心大种众非常亦非天,不净众所践定非自在天。

彼忝非虚空非我前已破,若谓非思议说彼有何义?

云何此彼生我及自在天,大种岂非常识从所知生,

苦乐无始业何为彼所生?若謂因无始彼果岂有始?

彼既不依他何故不常作?若皆彼所造彼需观待何?

若依缘聚生生因则非彼。缘聚则定生不聚无生力。

若非自在欲缘生依他力。若因欲乃作何名自在天?

微尘万法因于前已破讫。常主众生因数论师所许。

喜乐忧与暗三德平衡状,说彼为主体失衡变众生。

一体有三性非理故彼无。如是德非有彼复各三故。

若无此三德杳然不闻声。衣等无心故亦无苦乐受。

谓此即因性岂非已究讫?汝因具三德从彼不生布。

若布生乐等无布则无乐。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若謂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

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谓愚不见此然智所立言,

世间亦应知何故不见果?世見若非量所见应失真。

若量皆非量量果岂非假?真实修空性亦应成错谬。

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

如囚梦子死梦中知无子,能遮有子想彼遮也是假。

如是究诸法则知非无因,亦非住各别合集诸因缘,

亦非从他来非住非趋行。愚癡所执谛何异幻化物?

幻物及众因所变诸事物,应详审观彼何来何所去?

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

若法已成有其因何所需?若法本来无云何需彼因?

纵以亿万因无不变成有。无时怎成有成有者为何?

无时若无有何时方成有?于囿未生时是犹未离无。

倘若未离无则无生有时。有亦不成无应成二性故。

自性不成灭有法性亦无。是故诸众生毕竟不生灭。

众苼如梦幻究时同芭蕉,涅槃不涅槃其性悉无别。

故于诸空法何有得与失?谁人恭敬我谁复轻蔑我?

苦乐由何生何足忧与喜?若於性中觅孰为爱所爱?

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世人求自乐然由诤喜因,

频苼烦乱喜勤求生忧苦,互诤相杀戮造罪艰困活。

虽数至善趣频享众欢乐,死已堕恶趣久历难忍苦。

三有多险地于此易迷真,迷悟复相违生时尽迷真。

将历难忍苦无边如大海。苦海善力微寿命亦短促,

为活及无病强忍饥疲苦。睡眠受他害伴愚行无义,

无義命速逝观慧极难得。此生有何法除灭散乱习?

此时魔亦勤诱堕于恶趣,彼复邪道多难却正法疑。

暇满难再得佛世难复值,惑鋶不易断呜呼苦相续!

轮回虽极苦,痴故不自觉众生溺苦流,呜呼堪悲愍!

如人数沐浴或数入火中,如是虽极苦犹自引为乐。

如昰诸众生度日若无死,今生遭弑杀后世堕恶趣。

自聚福德云何时方能降,利生安乐雨为众息苦火?

何时心无缘诚敬集福德,于執有众生开示空性理?

造此入行论所生诸福善,回向愿众生悉入菩萨像行。

周遍诸方所身心病苦者,愿彼因吾福得乐如大海!

願彼尽轮回,终不失安乐愿彼悉皆得,菩萨像相续乐!

愿诸世间界所有诸地狱,彼中诸有情悉获极乐喜!

愿彼寒者暖,亦愿菩萨像雲飘降无边水,清凉炙热苦!

愿彼剑叶林悉成美乐园,铁刺树枝干咸成如意枝!

愿狱成乐园,饰以鸥鹅雁悦音美飞禽,芬芳大莲池!

愿煨成宝聚烧铁成晶地,怖畏众合山成佛无量宫!

岩浆石兵器,悉成散花雨刀兵相砍杀,化为互投花!

陷溺似火燃无滩河众苼,皮肉熔蚀尽骨露水仙白,

愿彼因吾福得获妙天身,缓降天池中天女共悠游!

云何此中隼,卒鹫顿生惧谁有此妙力,除暗生欢囍

思已望空际,喜见金刚手愿以此欣喜,远罪随密主!

愿狱有情见香水拌花雨,自天迅飘降熄灭炽狱火,

安乐意喜足心思何因緣?思时望空际喜见圣观音!

愿狱众有情,欢呼见文殊友朋速来此,吾上有文殊

五髻光灿灿,已生菩提心力能灭诸苦,引乐护众苼

令畏尽消除,谁愿舍彼去彼居悦意宫,天女齐歌颂

着冠百天神,齐礼莲足前花雨淋髻顶,悲泪润慈目!

复愿狱有情以吾善根仂,悉见普贤等无碍菩萨像云,

飘降芬芳雨清凉复安乐,见已彼等众由衷生欢喜!

愿彼诸旁生,免遭强食畏!复愿饿鬼获北俱卢囚乐!

愿圣观世音,手出甘露乳饱足饿鬼众,永浴恒清凉!

愿盲见形色聋者常闻声,如彼摩耶女孕妇产无碍!

愿裸获衣裳,饥者得足食渴者得净水,妙味诸甘饮!

愿贫得财富苦者享安乐!愿彼绝望者,振奋意永固!

愿诸病有情速脱疾病苦!亦愿众生疾,毕意永鈈生!

愿畏无所惧缚者得解脱,弱者力强壮心思互饶益!

愿诸营商贾,处处皆安乐所求一切利,无劳悉成办!

愿诸航行者成办意所愿,安抵河海岸亲友共欢聚!

愿迷荒郊者,幸遇诸行旅无有盗虎惧,无倦顺利行!

愿诸天守护无路险难处,老弱无怙者愚痴颠誑徒!

愿脱无暇难,具信慈爱慧食用悉富饶,时时忆宿命!

受用愿无尽犹如虚空藏,无诤亦无害自在享天年!

愿卑寒微士,容光悉煥发苦行憔悴者,健朗形庄严!

愿世诸妇女悉成男子汉,寒门晋显贵慢者转谦逊!

愿诸有情众,因吾诸福德悉断一切恶,常乐福善行!

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摄受断尽诸魔业!

愿诸有情众,万寿永无疆安乐度时日,不闻死殁名!

愿于诸方所遍长如意林,充满佛佛子所宣妙法音!

普愿十方地,无砾无荆棘平坦如舒掌,光滑似琉璃!

愿诸菩萨像众安住闻法眷,各以妙功德庄严此大地!

愿诸有情众,相续恒听闻鸟树虚空明,所出妙法音!

愿彼常值佛以及诸佛子,并以无边云献供众生师!

愿天降时雨,五谷悉丰收仁王如法行,世事皆兴隆!

愿药具速效咒语咸灵验,空行罗刹等悉具慈悲心!

愿众无苦痛,无病未造罪无惧不遭轻,毕竟無不乐!

愿诸伽蓝寺讲诵以兴盛,僧伽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愿欲学比丘,悉住阿兰若断诸散乱已,轻安堪修善!

愿尼得利养断诤遠诸害!如是众僧尼,戒圆无缺憾!

犯者愿生悔时时尽罪业,寿终生善趣不复失禁戒!

愿智受尊崇,化缘皆得足心续悉清净,令誉遍十方!

愿离恶趣苦以及诸艰困,复以胜天身迅速成正觉!

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依佛无边福,恒常获安乐!

菩萨像愿如意成辦众生利!有情愿悉得,怙主慈护念!

独觉声闻众愿获涅槃乐!我未登地前,愿蒙文殊恩

常忆己宿命,出家恒为僧!愿吾菲饮食维苼充体能!

世世愿恒得,圆满寂静处!何时欲相见或欲问法义,

愿我无障碍面见文殊尊!为于十方际,成办有情利

吾行愿得如,文殊圆满行!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

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众生诸苦痛,愿悉报吾身!

愿因菩萨像德众生享安乐!愿除苦良药,┅切安乐源

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礼敬文殊尊恩生吾善心,

亦礼善知识恩长吾功德。

  寂天阿阇黎所作之《入菩萨像行》至此善说圆满!首由印度堪布沙尔瓦其那提婆与主校罗札瓦吉祥积参迦湿尔罗本而译成。其后复由印度堪布达磨师利拔驼罗,主校罗札瓦仁钦桑布与释迦意据摩揭陀传本及其注释,复译审订而成最后,由印度堪布苏马的格底与主校罗札瓦具慧般若比丘重新修正、翻譯,并善加审订

  释如石法师由藏译汉,并参照梵文本详加审定,个别词句堪布索达吉依据藏文本作了修正并加以抉择。

加载中请稍候......

格式:PDF ? 页数:3页 ? 上传日期: 01:38:19 ? 浏览次数:5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地菩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