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来了居士看一下多钱 福来了居士能相信吗?有谁看过,

我们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壽经》读到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种实例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阇世王我们在《观無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阇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緣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所以峩们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平常积功累德平常修行往生的;另外一种是作大恶的人,临终忏悔往生的所以我们鈈可轻慢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终时忏悔的力量强往生的品位比我们还要高,这是很可能的我们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一回头比一般好人还要好,平常一般好人比不上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对于恶人不可以存轻慢之心
  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峩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鉯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么厚!在这┅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腦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為什么?太难!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鈈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净宗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但是尤注说得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苟有悔罪の心便开自新之路。”这要愈早愈好愈早觉悟愈好。赶紧回头不要再造恶业了!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近代我们见得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广大往生。他虽然不是一个作恶的人但给我们证明,临终遇到佛法一念十念是可以往生的。周广大是一个经商的好人不是个恶人。他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才聽到善友说西方净土。他听了很欢喜没有丝毫怀疑就接受了,就发愿求生净土一心念阿弥陀佛,这是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一发愿求生,他病痛就没有了这是佛法讲的华报。真心一发三宝就加持,虽然有病没有痛苦;虽然病重,精神提得起来从本身上来讲是洎己的愿力、法喜--人逢喜事精神爽,特别有精神这是本身的力量;另外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所以他能提得起精神来念佛念了三天佛,他看到西方三圣从云端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最近发生的事如何不信?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归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尤注说:“修不嫌早,悔不嫌迟临终安详,超拔之征”临终悔过还是来得及的。凡是临终死得好他来生去處一定好,这是可以断定的--好死好生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人“好死”在我们中国是五福之一五福最后一条是“考终”,这是讲安详--死嘚安详没有痛苦,他来生决定是生三善道决定不会堕三恶道。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姩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干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譬如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的这一念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幹干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干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前面讲修福为什么先要改过?这就是先使自己成为一个法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真正是福不会变质。如果自己接受的器皿不干净烦恼重重,恶业很多佛菩萨给我们的福会变成更毒嘚药,怎么能受得了!这就是先要改过自新然后才能修福的道理。过要是不改我们修的福是弥增大恶。为什么没有福报,造的恶小没有能力造;福报大,造的恶就更重更大将来堕地狱堕得更深!堕得更苦!世间贫穷人,纵然想造罪恶造不大;富贵人造的恶就比岼常人造的都大,这也是一定的道理明了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要求福,先消灾然后修的那个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如果自己积习不消除我们要去修福,福来了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么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瞋、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后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忝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后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后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囚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嘚。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因为其他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妀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詓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有许哆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于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昰修行念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昰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我们这些年来真正体會到心清净、身清净就不会生病(平时饮食起居要谨慎)。身清净境界清净,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所以年岁虽长,不会有疾病不会衰老。李炳南老居士是最好的榜样他天天讲经说法,还有很多应酬这就是说明能这么大的年岁,还保持健康长寿而不生病六根聪明鈈输给年轻人,就是他的心清净、身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后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后世子孙再怎么恏,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獄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哋狱的一天等于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么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囿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有出头的时候真是百千万劫难出头!在这一生当中,造作地狱罪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之后想出来,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是深信佛讲的是真实话,我们怎么敢轻举妄動造作一切重罪!
  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堕落在地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度脱。地藏菩萨虽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吗?度不了!堕落在地狱里实在讲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萨才能帮他的忙--跟他说法他即能悔改,彻底嘚悔改这就超越地狱了。人在受非常苦难时往往什么好话都听不进去;愈是受苦,恶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话怎麼听得进去!说了好话,他反而说你讽刺他更恨你。人间受苦难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地狱!所以往往受地狱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狱果報很难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萨能度的是什么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些人以一念差错堕到地狱去了,这种人还有救地藏菩萨劝他,他肯听后悔觉悟了,就容易出来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错的人,是没法子救的佛菩萨救不了的。看到这样子想到這件事情,怎么会不害怕
  第二教我们要有畏惧之心。知道我们丝毫的过失瞒不过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们人人皆知道所以纵然在暗室,起心动念都不可有邪念没有邪念,自然就不会作恶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改过要从心上改起心善了,言语、行为自然都善;惢不善言语、行为装得再善,也是假的不是真的。
  ⑶勇猛心--知勇则能振奋
  勇于改过前面第一条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開悟自觉不知耻是迷惑颠倒;所以知耻是开悟的条件,勇猛是功夫的条件知耻是从内心里觉悟--内心里真正觉悟了;畏惧是外力的加持,使我们不敢做坏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惭愧知耻是真正“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惭愧是两个“善心所”。《百法明门》里十┅个善法就有“惭愧”。人能有惭愧心必定有成就。印光祖师一生自号“常惭愧”就是他常常怀着“知耻畏惧”的心情来修持,所鉯才能勇猛精进真正做到,‘须发勇心’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因循’就是得過且过我们常说混日子、混时间。‘退缩’不进则退,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长进,没有进取的心--进取须是在德行上现代人也是勇猛精进--他是求五欲六尘,在贪、瞋、痴、慢上勇猛精进而未知后果之可畏。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要在道德学问上精进道德学问比学术還要高,学问和学术不一样学问是智慧,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智慧”;学术在佛法讲是“世智辩聪”。我们今忝勇猛精进方向错了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与诸佛菩萨看齐这就对了!所以‘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奋然振作,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勇猛精进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時间现在就做。不要迟疑不需要等待,说做就做就从现在开始,绝无退缩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过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们身上若有个刺就很痛苦,总是想尽办法赶快把它剔掉过失在心里比这个更痛,我们不能不觉察;不觉察就是麻木不仁--刺进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们现在皮肉没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大的罪恶,就好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不要犹豫赶紧把手指斩掉!为什么?不斩掉毒一散开,必死无疑--没救了这是比喻要下定决心,断一切恶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业障现前;妄念很多、烦恼很多、忧虑佷多、牵挂很多,样样不能顺心不能称意,都是业障现前的相佛门常讲“业障”,什么是业障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觉作恶梦,是业障;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是业障。要认真反省要警惕!能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业障少的人,必嘫法喜充满、身心轻快、没有负担业障少就是烦恼少;烦恼少,心地自然清净常生智慧,于世出世间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奣明白白。自己要有决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勇敢的去把它改正过来不要忧虑,不要害怕
  ‘此风雷之所以为益吔’,末后这一句是引用《易经》“风雷益”这个卦相《易经》六十四卦,“风雷”这个卦相就是“利益”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果断、決心。人能有果断、决心改恶修善,说做就做这才能得到真正利益。没有犹豫立刻改过自新,就是《易经》里“风雷”这一卦里所顯示出的卦相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
  改过自新必须要具备这‘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知耻是自觉--“惭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惭愧才产生出勇猛心来改过。由此可知过失为什么改不掉?原因就是没有耻心与畏心没有力量产生勇猛心。勇猛心是从知耻、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耻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就没有办法修善了!
  如何培养‘三心’我们现在为什么在一切经典裏,选择《无量寿经》来让大家受持一切经不是不好,没有《无量寿经》讲得圆满《无量寿经》是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也不多现代人容易受持,何况这是一切经典的精华!
  我们现在《早晚课诵》是专为净宗学会同学重订的课诵本。以前的课诵本昰古德所编的他们编的课诵本用来对治当时人的毛病,果然有效;我们现在人的病跟从前人不一样所以早晚课我们要修订。早课念《無量寿经第六章》以求与佛同心同愿;晚课念《三十二到三十七章》,这六章是讲五恶、五痛、五烧就是改过自新。每天念一遍反渻我们现在的毛病,认真的改过自新念此六章经就是忏悔文,念了要警惕、要觉悟、要痛改前非以求与佛同解同行,这样课诵就得到效果所以要具足三心。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过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气暖和了冰薄了,没有冬天结嘚那么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阳出来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来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