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古诗描写春天的诗句 古诗中的互为的反意词是什么意思

白居易的诗草有一组反意词是什么_百度知道
白居易的诗草有一组反意词是什么
白居易的诗草有一组反意词是什么
”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王孙游兮不归。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原上草虽 有所指:   离离和萋萋,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   野火烧不尽,本自《楚辞·招隐士》。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一岁一枯荣、乱生乱长的   古诗《草》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这是咏物诗,晴翠接荒城,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春风吹又生,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春风吹又生,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   【注释】本诗又题《草》,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赋得。“野火烧不尽。全诗结构严紧?,但喻意并无确定,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又送王孙去,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格调清新,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凡是指定。   评析。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远芳侵古道。”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萋萋满别情,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春草生兮萋萋。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从全诗看。   韵译,看一下它们的意思就知道了   都是指杂乱无章。“又送”两句诗意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白居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古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语文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1、试题题目:阅读古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
发布人:繁体字网() 发布时间: 09:00:00
阅读古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壮阔雄奇C.含蓄蕴藉D.慷慨悲凉
&&试题来源:同步题
&&试题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中档
&&适用学段:初中
&&考察重点:古诗词鉴赏
2、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
1.七言绝句2.草色遥看近却无3.对比;早春郊野景色的美丽迷人4.A
3、扩展分析:该试题重点查考的考点详细输入如下:
&&&&经过对同学们试题原文答题和答案批改分析后,可以看出该题目“阅读古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您对于考点“初中古诗词鉴赏”相关知识的理解。有关该知识点的概要说明可查看:“初中古诗词鉴赏”。
4、其他试题:看看身边同学们查询过的语文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简析唐诗宋词中的草意象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简析唐诗宋词中的草意象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4|
上传日期: 03:24:4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简析唐诗宋词中的草意象
官方公共微信中国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中国古诗词中的芳草意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在孩子们口中像儿歌一样的诗句,其熟悉程度或许和《春晓》一样排在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古诗词的前列。然而,当我们联系更多有关芳草意象的诗词时,我们发现,我国古诗词中芳草意象竟可构成一个由多个意象组成的芳草意象群。春绿秋黄,荣长枯谢,这自然界的草木寄寓了人类的多少情感和生命呢?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诗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诗人心中的思虑情感心绪精神等主观心意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不能借正常的逻辑语言表述,就会在主观之外找到某种客观对应物(即物象)来寄托,从而“立象以尽意”。在“意”与“象”这一主客对应的关系中,实则包含着“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故而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等说法,实际上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从“意”与“象”的对应关系来看,诗人取“象”与“意”对应,又不是随意而成的,彼“象”与此“意”之间必定存在一个某种固定的关系,这一固定的关系能让人通过诗人指定的“象”大致揣摩猜测或者感悟到诗人的主观之“意”。因此,我们找到了意象生成的两个条件,一是意象之间存在某种固定的关系,二是这种固定的关系存在某种暗示性,这种暗示能让人在众多的信息中通过选择共同指向于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这里我们将眼光投向诗歌的原始意象,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两个条件。原始意象即原型,按荣格的说法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后积淀,浓缩了先民的典型经验,充满了象征隐喻意味。集体无意识就像“种子”一样根植于人的意识中永远不会消逝,诗人的创作往往都会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制约。按这种理解,意象之间的那种固定的关系就是存在于我们所有人当中的根植于我们无意识领域的那个集体无意识。而意象之间的那种暗示性就是原始意象本身存在的象征和隐喻的特性。因此,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意象出发去,继而研究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派生的众多意象,就会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把握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规律,会比较接近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种种典型意象通过象征隐喻而暗示的深邃意义。芳草这一诗歌意象就是凝聚了我们祖先在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情感和记忆的重要意象,考察历代诗篇我们大致可以将其概况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生命的象征在先民的种种传说中,最能找到这种对应。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在先民眼里无一不是带有神奇的生命和神秘的感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美丽仙女赛林克丝变成了一丛芦苇,美神阿弗洛狄特之名出自一种叫“曼陀罗林”的草叶,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帝之女巫山女神瑶姬,相传为瑶草所化。瑶姬“精魂为草,实为灵芝”,后因以“瑶姬”为花草之神。传说为中国秦汉时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虞姬死后变为虞美人草随风起舞等等,这些传说都说明,草从先民泛神的眼看来都是生命美好的象征。当然,草神奇而顽强的生命更是成为后世诗人屡屡赞叹的对象,可在遥远的原始时期,草的奇特神秘会让先民感到敬畏,比如草的某种神奇的药性。《诗经·周南·芣苡》不断吟唱的诗句“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中的“芣苡“就是一种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种子可药用,是医治难产的妇科良药,俗称车前子。《诗经》中吟咏到的各类植物多达百种以上,孔子言《诗经》时曾说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或许该成为后人理解《诗经》的另一条方法,即以识草木之性探知诗歌所蕴含的《楚辞·离骚》中的香草意象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生活哲理和先民的情感意志。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象征着生命美好的草自然成了诗人们歌咏的对象。久病初起的谢灵运有感于生命在早春的节律中萌动,春水边鲜翠滋润的嫩草触动了诗人喜春的心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便天然无痕地入诗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而初春出行的白居易面对西湖早春旖旎骀荡的春光,依然选取了“浅草”这一意象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自然的喜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诗人韩愈通过暮春之繁华与早春之新景比照,强调早春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严寒将去,早春已至,诗人满心的期待与喜悦表露无遗,令人联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草不仅代表着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在岁月更替、草木枯荣的轮回中,它还代表着生命的绵延不绝的执着和永恒。“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又题为《草》的诗以满腔的热情赞美了古原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赞美了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生命执着和永恒。二.人格的体证草,作为诗歌意象,它不仅是生命美好与生命力量的象征,也是诗人人格的体证。“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光《离骚》中涉及的各类香草就有十几种之多,江蓠、辟芷、秋兰、木兰、申椒、菌桂、揭车、杜衡、芳芷、辛夷、茝、蕙等等共同构筑了诗人屈原的人格象征体系。屈原不仅以香草喻贤臣,更是以香草自喻,“余既滋兰之九畹兮,有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不仅亲手栽培“香草”,亲身佩戴“香草”,甚至还以“香草”为食,表达了诗人对污秽的政治和卑劣人格的深恶痛疾,对清明政治的期许和高洁人格的追求,香草成了屈原精神世界中坚贞人格纯净内心的一种写照。自此以后,香草意象成了诗人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的追求,成为他们在污浊现实中维护美好德行、寄托高蹈情怀的一种象征,同时也成了后世隐士生活的一个象征。前者如高适“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陆游“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阑”等。后者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始,至唐有孟浩然《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皆借“芳草”一词,比喻自己归隐的理想。王维在《赠裴十迪》中也借“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诗句表明自己冲淡平和的隐逸情怀。三.爱情的寄托芳草成为爱情的寄托对象,最早可上溯到《诗经》。《诗经·关雎》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荇菜因水而生,生脆可口而可采摘,姑娘已初长成,美貌窈窕可追求。荇菜因此成为《诗经》众多“采摘”母题诗的代表,和多情的鸟一起寄托了先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诗经》中另一篇《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彤管”尽管说法各异,然笔者是认同作一种草本植物解的,当为一种红色通心草,即春天初生的柔嫩的茅草。至于何以要送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茅草,有学者从人类学角度做出解释,认为这与先民巫术活动中的祝语有关。“彤管”被作为一种充满了魔力和神力的草,表达了诗中静女对爱情的寄托,既是自己爱情的象征,也是希望这草能产生爱情的巨大神力,让自己心仪的男子沉醉与迷恋于其中。而后《楚辞·山鬼》中的山鬼不仅“被薛荔兮带女萝”、“被石兰兮带杜衡”,还“折芳馨兮遗所思”,达到了“子慕予兮善窈窕”的效果,表现了山鬼的美丽和爱情。近世沈从文《边城》小说中的翠翠,她淳朴美丽的爱情象征也是其梦中于山崖涧中采摘的一把虎耳草。除了表达对爱情的寄托,草也用来表达对爱情的相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汉代古诗和五代牛希济的《生查子》词了。《穆穆清风至》:“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裙。青袍似青草,长条随风舒。”诗中将“青袍”与“青草”比拟,实则是承继《诗经·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句。自此后世闺怨诗中的青草成了思妇寄托爱情的对象了。《生查子》词:“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与“子衿”、“青袍”男性的衣服不同的是,这首词中被相思怀恋的对象改换成穿着“绿罗裙”的美丽姑娘了。 事实上,芳草成为一个完整的词语,一个固定的诗词意象而被后世诗人大量沿用,当是在唐宋之际。至于将芳草直接与爱情和美女相对应而为后世人所知晓的当是苏轼的《蝶恋花》词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四.愁思的表达自然界的草木会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盛衰荣枯,而社会变化,朝代更替,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人事物景自然会联系在一起。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野、衰草、夕阳,这些象征着衰败的意象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显赫荣贵的王谢家族对比突出了今日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中诗句“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以凋敝的衰草和荒寒的色调道出了边塞的荒凉、冷漠、了无生机。以上是借草的枯萎衰败渲染凄清冷落的环境衬托凄苦伤感之情的诗句,在其他诗词中也有借草的青青颜色和勃勃生气对比反衬环境的荒凉冷落和感情的凄苦伤感的。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及《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皆写伤时悯世。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写思恋家人;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望乡思家。李清照《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祇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以“连天芳草”,写思妇的盼归怀人。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写离愁别绪,贺铸《青玉案》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惘心境。最后不得不提及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写离家远行、羁旅在外的游子对慈母的思恋不舍,在游子对母爱不尽的感恩背后又道尽了多少游子心中的悲苦辛酸!“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天温暖的阳光,沐浴春风的小草,在儿女对慈母恩泽的感激中,给全诗平添了无限的温暖和感动。 马冰,教师,现居湖北随州。
上一篇:下一篇:
"意象"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端午节的诗句 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