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种工作综合了旅行绘画日记,文字,绘画

虫虫:这是绘本最好的时代 用画笔记录旅行|绘本|画画_凤凰文化
虫虫:这是绘本最好的时代 用画笔记录旅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画画被认为是一种关乎天份和技巧的艺术,但凡画者需极具天赋并从小接受美术训练。生活中很多的画会让我们觉得敬仰羡慕,而自由绘本作家虫虫的画却会让人生出一种提笔跟着画的冲动。,
虫虫相信:人人都会画画
虫虫现已出版《跟我去香港》《跟我去台北》(合著),《跟我去澳门》(合著)三本旅行绘本
虫虫所画的香港圣安德烈堂,她说&画画就是我的信仰& 画画被认为是一种关乎天份和技巧的艺术,但凡画者需极具天赋并从小接受美术训练。生活中很多的画会让我们觉得敬仰羡慕,而自由绘本作家虫虫的画却会让人生出一种提笔跟着画的冲动。她用简单的黑白线条画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画中幽默的文字注释让人觉得亲近熟悉。目前她已经出版了《跟我去香港》《跟我去台北》(合著),《跟我去澳门》(合著)三本旅行绘本。 &世界上永远没有一张完美的画,但有充满情感的画。& &起点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某一个时刻起,我们决定要去学习绘画,并且坚持了下来。& &&虫虫 用画画记录生活 虫虫是重庆人,虽然专业是美术教育,但是她一直保留着画画的爱好。在2007年的一次旅行中,虫虫尝试用画笔记录自己的旅行,发现这种方式充满乐趣,相比拍照、写日记,画画是一种更具有独特性、更不可重现的记录生活的方式。 羊城晚报:画画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提笔画画,您现在会在做什么? 虫虫:我很感恩自己可以画画,我觉得画画就是一种修行。如果几年前的一天,没有很偶然地画了一张速写,没有突然决定要重新开始画画,我应该会继续做IT编辑。 羊城晚报:提笔画画后,您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虫虫:最大的改变是我有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并且能跟很多人分享了。画画可以带来快乐,让生活多很多乐趣。画画给我带来了一种&劲头&,就是愿意去坚持做画画这件事的劲头,能够乐在其中。 &虫&式绘画日记 虫虫的画自由随性,她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画,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并不受一般绘画透视和空间布局规则的约束。&我是个迷恋画细节的人。虽然画着画着形也跑了,透视也没了,但依然会乐在其中!& 羊城晚报:你书中的一些插画除了插画专门配的文字还会在画中写一些文字注释、描述,这是否是您的插画的一种风格? 虫虫:我的大部分画都是这样的。我把它定义为绘画日记。我觉得在画上写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文字更不受约束,表现力更强,可以对画面进行补充,而且可以记录下当时的心情,让画添了意思。 羊城晚报:你在创作中比较关注什么?希望自己的画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和氛围? 虫虫:较关注在画面中表达自我,这种表达既源自题材的选择,又源自绘画方式本身。我想创作一种朴素而真诚的插画。希望我的画里能有一种天然的,生动的氛围。
[责任编辑:吕美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1593705
播放数:271780
播放数:121324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一个艺术绘画迷去欧洲旅行有哪些路线推荐?
【的回答(49票)】:
只熟巴黎和意大利。别的地方的建议姑妄听之。
巴黎的话,如果对19世纪之前作品感兴趣的话,毫无疑问卢浮宫。很齐全,但也很杂。去之前最好规划好线路。卢浮宫除了法国自己17世纪到19世纪的特别齐全,你如果喜欢普桑、弗耶、夏尔丹、华托、大卫、安格尔、吉利科、德拉克洛瓦,那就好极了。也有不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荷兰黄金时期、德国的作品。《蒙娜丽莎》就不提了,韦罗内塞、伦勃朗、维美尔、丢勒的东西也不少,波提切利的东西也多,专门有个厅是放鲁本斯的。雕塑的话,大量希腊雕塑,以及中亚和西亚的作品。
如果对19世纪至20世纪感兴趣的话,奥赛博物馆。以我所见,精华是一楼的现实主义(库尔贝和米勒们),二楼右手的后印象派(高更、梵高们),以及顶楼的印象派(莫奈、雷诺阿、西斯莱们的东西很齐全)。
如果对现当代感兴趣的话,蓬皮杜中心。米罗、马蒂斯、毕加索、康定斯基的东西满墙都是。
这三处是精髓,而且交通方便。其他的话,如果有时间,可以找一些小馆。比如可以预约到一些私人馆,藏的大多是18世纪洛可可风的东西。布歇和福拉格纳尔有许多画流传在外。
威尼斯的话,两个地方必去。
其一是学院美术馆,除了提香之外,所有名画家的东西都有。提耶波罗,丁托列托,韦罗内塞,还有乔尔乔内。而且那馆不大,一下午可以走通。
另一个是公爵宫。全是伟大壁画。包括丁托列托那幅大到吓死人、画了六年的大东西,以及韦罗内塞的《勒班陀之战》。这地方你得坐下来看。
提香的馆之所以不太推荐,是因为他的画老是被到处借。《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简直要巡回展,《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则在罗马,《莎乐美》则在卢浮宫,所以要抱着”能看咋看,看不到就算“的心态。
其他一些私人馆也不错,但质量参差不齐。
佛罗伦萨的话,首先一定要买佛罗伦萨卡,到一切地方都不排队。另外佛罗伦萨不大,可以徒步往来,不着急。
学院美术馆必去,哪怕你不看文艺复兴前的那些花里胡哨的画,看大卫也好。
乌菲齐美术馆,楼上有许多波提切利,但坏处是光打得不好,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光打得很暗。但别急着走,二楼是精髓。那里有许多外来名画,比如伦勃朗的自画像,比如鲁本斯;再就是拉斐尔的《草地圣母》和卡拉瓦乔的几个东西。
巴杰罗美术馆主要是雕塑,但都到了,还是值得一看。有多纳泰罗和切里尼许多极好的东西在。
罗马,梵蒂冈博物馆一定要去,但切记预约,不然排队排死你。
很容易看得眼花缭乱,但看到《雅典学派》和西斯廷小堂那个不朽的天顶画,怎么都值了。其他文艺复兴时期宝物不计其数。
各类小教堂多去转转。比如我是偶尔进了一教堂,恰好看见贝尼尼那个《圣特蕾莎的狂热》的。
伯格赛一定要去。馆不算大,但卡拉瓦乔的精华尽在于此,还有贝尔尼尼几尊最好的雕塑。提香《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亦是。
别的地方,对佛兰德斯和荷兰的东西有兴趣,那就比利时和阿姆斯特丹安排一下。阿姆斯特丹国立馆宝贝如云,如果爱静物画或者荷兰黄金时代,必须去。
伦敦我不太熟,大概国立馆类似于卢浮宫,更古典齐全;泰特馆类似于蓬皮杜,许多现当代毕加索和马蒂斯;萨摩赛特类似于奥赛,有梵高们的东西压阵。
基本上,个人提议,如果签证是全欧洲范围的,那建议的路线是伦敦到阿姆斯特丹,然后巴黎飞威尼斯,威尼斯火车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火车到罗马,从罗马起飞去别处。如果只在申根国家跑,那就阿姆斯特丹起步吧。
【王丹的回答(4票)】:
特别有名的不重复了,来巴黎的话,除了卢浮宫、奥赛、蓬皮杜,还有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莫奈的睡莲在那。还有非绘画,就是罗丹博物馆,装饰艺术博物馆(Decorative Arts Museum)也不错。
另外推荐巴黎周边几个景点。giverny(莫奈故居),auvers sur oise(梵高故居和自杀的麦田),moret sur loing(Alfred sisiley等印象派画家呆过),从巴黎做小火车都能到,可以寻访下画家们的足迹,看一下许多名画的原景。
【庄泽曦的回答(6票)】:
首先回答楼主的提问。我对意大利比较有经验就只说意大利。如果真心安排博物馆路线的话,我认为楼上诸位的回答基本没有遗漏。以下只作补充:
梵蒂冈最好只看西撕廷礼拜堂和拉奥孔,其他的展品都是文物性质的。罗马国家现代美术馆适合对未来主义和贾科梅地感兴趣的人。罗马的博格赛宫值得一看。还有万神殿里的拉斐尔衣冠冢。佛罗伦萨还可以去看piti宫,和大卫像。威尼斯在13年有双年展可以参观。去锡耶纳可以看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样的建筑与圣像画。米兰参观最后的晚餐和哥特式教堂。那不勒斯的一些美术馆有很多中世纪时期的画作。
个人不建议实行博物馆游览为主的自由行,原因见下文所著。我建议的意大利文化游应该关注的几个点是:
1.罗马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和在罗马新城EUR的法西斯主义建筑。意大利南部的美食和缓慢的生活节奏。
2.RIMINI的海景,“神之路”的海景,威尼斯的城市规划格局,五渔村,以及这些海边城市的天空和云彩。
3.佛罗伦萨的城市格局(意大利城市格局的缩影),锡耶纳的赛马节,佩鲁贾的老城(意大利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城市,其教堂可以追溯到200dc),翁布里亚地区的小城市。
4.citta vecchia——天空之城,圣马力诺的云海。
5.圣城ASISI和它的罂粟花园和向日葵园。
6.伦巴第大区的雪山,庞贝古城及活火山。
7.各地的集市,书店,教堂,火车站,小酒吧和餐厅都值得体味其中的意大利情调。
以下是写的一片短文
是收集审美经验还是感受西方文化?
文/庄泽曦
现在旅游已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选择之一。每个消费者旅游目的不同使得各种旅游项目层出不穷。然而今天有更多的人选择自由行,这是因为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旅游需求了。一般而言,这些需求是单一化的。例如极限运动、文化考察等等。那么就针对欧洲艺术游这个问题,旅游市场有没有满足旅客需求呢?
在前些年这些消费需求是被市场忽视的。不过近来各大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已经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文化旅游与艺术旅游的消费需求了。这些旅游都打着“出行时间长”、“没有购物活动”、“大量参观各类古迹、博物馆”和“深度旅游”的旗号以低廉的价格对应那些只为了体验旅游乐趣的消费者。不论是对不曾听闻的“白丁”还是有所涉及的“雅士”,这类旅游项目都能“深入简出”地对欧洲文化进行系统的“概览”。在“导游”方面,旅行社喜爱聘请当地的华人留学生。一方面这些人才对当地道路交通情况十分熟悉,另一方面也对文化概念和文化现象有一定的理解。所以,通过这些旅游项目,消费者当然能在旅行中全身心地体验欧洲文化。
但,针对另一部分旅游需求极单一的旅客,这些项目不能满足他们。对于文化旅游这块,部分旅行者有自己特定的旅游目标:比如研究单个画家或单个时期的艺术风格,那么就应该选择自由行。自由行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由掌控,并且行程安排可以自己设定。不过自由行对出行者的旅游经验和学科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因为没有导游的陪同,游客必须掌握至少一种欧洲语言。但事实上,在欧洲只会说英语是行不通的。特别是对于这些游客,很多希望游览的艺术珍品并不存放在知名展馆中,而所存放的那些小型展馆其工作人员不一定会使用英语会话。这就导致了一些展馆虽然提供免费导览服务却介于语言不通而无法享受。所以,这些旅客还需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在没有任何导游的情况下,可以用已有的知识欣赏艺术品并完成此次旅行的目的。
以上所说的是旨在收集审美经验。这也是大量游客和学者的需求。通俗地讲就是希望面对面地欣赏在画册上所见的艺术珍品的需求。所以,如果游客没有准确的旅游目的,并且不具备以上两点技能,是不建议开展艺术自由行的。这只会破坏旅行体验,因为对旅行目的地和所要参观的艺术品没有预先地了解会对欣赏欧洲文化艺术造成阻碍。
事实上,“欣赏艺术品必须实地参观”的这种概念是一个大众误区。那些印刷在画册上的作品,“精细地装订和排版”作了“放大和神化艺术品价值”的修辞格,导致大众认为实地欣赏也会得到相同的或更佳的审美满足。其实并非如此。当艺术品脱离“画册”和“媒体”地修辞,实地观察它们并不会更加动人,甚至令人麻木。博物馆的修辞形式是“枯燥”和“冗长”的。对于大众游客,步入展馆的前半小时会体验到“殿堂”式地观赏感受,而不断面对大量艺术品后所产生的审美疲劳会导致对之后的参观过程形成反感。那些满心期待的作品会伴随着反感而变得令人乏味。因为,“欣赏艺术品”和“参观展馆”也是需要训练的。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延迟审美疲劳产生的时间。于是乎,对于收集审美经验的普通游客是不建议自由行的。
不过,难道欧洲旅行仅仅是为了收集审美体验么?今天很多青年受到小资情调的本土变体——文艺情调的侵害不浅,认为艺术气质或文化气质可以体现在对大量专业词汇的片面认识上。所以收集审美体验本生就是增加艺术气质或文化气质的捷径。可是,书无百日功。只有真正潜心体验欧洲文化的独特气息,才能增长个人的艺术、文化气质。作为一次工作之余的恬静假期又为何将它塑造成一次文化充电呢?!试想,在欧洲古旧的街道旁,一杯浸在金色阳光下的咖啡是多么地充满力量;静静观察来往穿梭在中世纪式样的大楼间那些匆匆脚步是多么地超然脱俗;留连在一幅不具名却让人感动的画作下体味一整个下午的时光流逝又是多么地沁人心脾啊!旅行本就是让人放慢脚步去感受去欣赏的。只有当自己的步调与目的地同步之后,才能真正地触及欧洲文化的本质。这状态只有在自由行中才能感受到。而只有在正视旅游目的之后,才能获得一次美满的旅行体验。
在假期里,试着像欧洲人一样生活吧!在城市里徘徊游荡;打开心扉去邂逅异国人儿;感受西方的人情世故和喜怒哀乐吧!站在画家曾站过的地方看那片令他动容的美景;聆听令作曲家着迷的欢声笑语;闻一闻城市的味道;尝一尝乡土的气息,最后你将带着一身轻松而不是肤浅的认识回到祖国,打起百倍的精神面对新的挑战!
【bunnyfunny的回答(1票)】:
意大利的话:米兰(最后的晚餐,记得提前预约)——威尼斯(各个美术馆)——佛洛伦萨(必去!记得提前预约美术馆)——罗马/梵蒂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巴黎的话就是卢浮宫(25岁以下周五18点之后免费入场)
英国:最集中的应该并且只有伦敦,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国家美术馆有些油画展馆有开放时间限制,不过影响不大
西班牙应该也很多,但是我没去过。。。求攻略!
有学生证的话也带着,说不定可以打折(意大利很多不可以,卢浮宫可以25岁以下周五18点之后免费入场)
【知乎用户的回答(2票)】:
如果谈瑞士的,能想起来的是巴塞尔的Kunsmuseum(艺术博物馆),我去过两次,里面收藏了大量精典油画作品。另外它还收藏了不少梵高真迹,也还不错
法语区有的马提尼市(Martigny)有个Fondation Gianadda,一直会从其它国家借名家作品展览,有时能碰到很好的,比如曾经办过的法国18世纪油画展、Rodin&Claudel雕塑展、俄罗斯古典油画展。不过有次有个高更展,慕名去了,快把我恶心死(我不喜欢现代派)。这个博物馆还自带两个permanent展览:达芬奇发明展和老爷车展,看看也行
其它艺术馆我了解得不多,而且好像多看重现代派作品,从我个人来说实在受不了
【张文靖的回答(3票)】:
我不是达人一类的,有些心得分享下。
第一,是最好不要根据旅游指南设计线路,因为这样设计线路的结果,往往是“用耳朵去看”。艺术在欧洲从古典发展到当代,其类型是极多极复杂的,不同性格和品味的人会喜欢的东西可能截然相反。像《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作品,它的文物和宗教意义已经大大超过了艺术价值,如果你的口味过轻或过重,都至多会有一种“哦看过了”的感觉,而你为此付出的时间和成本,却足够你做一个好百倍的选择了。又比如鲁本斯这样容易产生爱憎两端观者的,如果你跑了大远的路去看却偏偏是憎的那一端,怎么办呢?所以我建议你先去书店翻一翻画册,网上有些Art History的图片库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都会有馆藏信息,挑出你最喜欢的作品,找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第二,不是牛人越集中的地方(或者说,美术馆)越好,像卢浮宫和乌菲兹美术馆,我觉得远远不如西斯廷教堂,因为前者悬挂的作品都早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语境,而后者是以作品的初始面貌保存下来的,他们的位置、功能都是最符合米开朗琪罗创作时的安排的。同时,与美术馆那种“大师”如牛皮癣的喧哗比起来,少量的、单个的作品,或者在一堆平庸作品中突然亮起来的大手笔,激发人的情感更为集中和强烈。比如我最爱的艺术家之一El Greco,他最牛逼的作品现在很多还在教堂里,祭坛上。事实上欧洲的教堂是比美术馆保存作品更好的地方,而且很多最不可思议的作品就在某个小镇上。
El Greco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西班牙托莱多圣托美教堂El Greco 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西班牙托莱多圣托美教堂
Giovanni Lorenzo Bernini,圣特雷萨的恍惚,罗马圣马利亚·德拉·维多利亚教堂Giovanni Lorenzo Bernini,圣特雷萨的恍惚,罗马圣马利亚·德拉·维多利亚教堂
第三,路线不需要太刻意,欧洲各国间的艺术品流转和王室的通婚一样是犬牙差互又高度发达的,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个荟萃欧洲艺术精品的博物馆(即使俄罗斯也一样),不像中国,每个省的博物馆都只是本省的出土文物,而精品全部汇集到首都。甚至在每个城市内,也不需要有特别固定的路线,因为欧洲的城市普遍规模不大,而艺术展览之多之频繁又多到无法想象,任何时间你随意行走的时候都可以能在一个街道上发现一个精心筹备已久的特展,特展的质量比起那些大名的鼎鼎美术馆的常规馆藏来是毫不逊色的,但在趣味性和学术性上又有过之。
第四,可以略微了解一下欧洲文化风水轮流转的历史,可以捕捉到容易被错过的城市,并避免去那些错误的城市。欧洲的文化中心经历过几次转移,有些城市现在已经衰落了,但在历史上就如同今天的伦敦、纽约一样。最典型的是维也纳,曾经是欧洲当时最强大的大帝国——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其文化的豪奢、纤细与敏感(还有一点点病态)是登峰造极的,这个国家出了很多文化鼻祖级的人大人物——音乐界的莫扎特,文学界的卡夫卡,还有政治界唯一的画家——希特勒,而绘画界也出过克里姆特、埃贡席勒和科柯施卡(大卫林奇的绘画老师)这样虽然不是特别知名,却会被同人粉丝迷恋得要死的人。
克里姆特,吻,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克里姆特,吻,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当然,除了维也纳这样“曾经阔过”的城市,还有一些“正在阔,曾经穷”的城市,比如伦敦,现在号称全世界的文化创意中心,当代艺术仅次于纽约的圣地。但是在19世纪之前,英国没有出过一个值得一提的画家,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古典画家雷诺兹、庚斯博罗,放在欧洲大陆,就像日本遣唐使在中国作诗一样,只能是勉强及格的水平。虽然这不代表伦敦没有好的古典收藏,但那毕竟是和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无法相提并论的。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单纯喜欢古典作品的(我叫做书斋里的宅男女),最好去处是意大利和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等),重口味的可以考虑德国;古典和近代都会喜欢,但是觉得当代艺术都是些什么玩意儿的(我叫做架上原教旨主义者),可以考虑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而对一个与时俱进的艺术爱好者来说,当然要去近代和当代最牛的欧洲城市——伦敦,柏林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一个城市比较特别,古典和当代都很热闹,中间没什么东西,就是发明了双年展的城市——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出了提香这样可以和达芬奇掰掰手腕的人,而威尼斯双年展也一直自封为(事实上某种程度上也是)世界当代艺术最高、精、尖的超级大展,而且展期超过半年,可以当做一个常规旅游项目。另外,这里还有一家古根海姆(我在那儿错上了女厕所)。
【punkvic的回答(0票)】:
西班牙的普拉多啊 伦敦啊 都可以去
【刘潇然的回答(0票)】:
羅馬-人民教堂,巴貝里尼宮、西斯廷小教堂、梵蒂岡、梵蒂岡博物館館、博格賽美術館、聖彼得大教堂、聖喬瓦尼大教堂……
羅馬是最多畫作的城市,不但是在博物館、美術館裡,隨處可見的教堂中也有大量大師畫作。
烏菲茲一定要預約,預約一定要按時到。基本可以覆蓋文藝復興到近代的各系畫作。
論布朗、德加、魯本斯、波提切利……
去英國的話可以去蘇格蘭的哥拉斯謨
【石韦属的回答(0票)】: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安野光雅丨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_微信网页版
安野光雅丨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
今天是世界绘本大师安野光雅的生日.日出生的安野光雅,今年已经89岁高龄.这位博学的艺术大师,用温暖细腻的水彩...
微信热点文章有没有种工作综合了旅行,文字,绘画_百度知道一个学习绘画的人 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假如去旅游 又是以哪一种眼光欣赏景色的?
我的世界里再也没有黑色了……
世界变清晰了。因为理解加深了,所以相当照相机传感器升级了。一点点变化就很敏感。旅游下意识的会想这里可以这么画,那里可以那么画。下意识的会想这里对比可以加强些,那里纯度可以减弱些。也就是训练可以解决的事都会变成下意识。不过也有训练没解决的问题,就和普通人一样了。
不邀自来不是学美术的,但是平时也会零零散散的画些东西,说不出太高深的东西,但是想到了一个例子来自旧金山的美术老师Hannah Jesus Koh,时常将所到之处的风景刻划在自己的画本里。不过不同于其他人的是,她同时也会把自然界的物质带入自己的画作中,她的作品里,藏着世界每个角落里的水。在一次冰岛的旅行中,当她到著名的旅游景点古佛斯瀑布准备开始创作时,才发现自己忘了带水彩画中必备的水"不过我的周遭被瀑布带来的浓厚雾气围绕着,我那时想,这些水就够我拿来创作了!于是就用手搜集了一些水沾湿画笔"自从那次之后,将自然环境中的水融入自己的画作中变成了她创作的一部分北冰洋的咸水已经融入在Dyrhólaey的画作中、从地球上最大片的海洋中取出的一小滴水进入了金门大桥的创作里、太平洋上的雨水流进了马特诺玛瀑布、而布鲁克林区买到的便宜黑咖啡成了布鲁克林大桥上的一点色泽因为这样的点子,Hannah Jesus Koh让这些静态的作品好似充满生命画作里搜集的不仅是世界各地的美丽景致,更拥有了当地真实的物质,透过每一幅彩绘,都像是旧地重游/ Cathedral Park // Cathedral Park // Colorado River // Colorado River // East Fork Lewis River // East Fork Lewis River /
这个还真不好说。应该是因人而异,因事、因时而异。本质上,一个学绘画的,或者以绘画为专业的人去观察世界,只是在视角和纬度上会比常人多一些来自专业层面的选择而已。比如看到相同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都会感叹——“风景好美啊!能天天看到多好!”搞绘画的,如果这时突然画兴大发——注意!一定在画兴大发的时候,才会继续深入探讨如下的一些问题:这个景致中,什么才是吸睛的关键?构图?色彩?场景布局?类似的气氛该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如果是正在学画的人,可能会更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这段土墙的质感,我该如何去表现?”“那一块蓝色真漂亮,该怎么去配色?”“那几处枯枝的线条很有味道。”……否则,也就感叹一下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沉浸在某种莫名的愉悦心情之中。其实,很多其他的领域也是如此。比如说搞音乐的人听音乐,只有在他自己认为需要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时,才会有意从自己专业角度去分析它。当然,在专业技能成为习惯时,会很容易从专业角度去理解现象背后的一些原理,也会自然地采用一些专业方法去观察事物。比如说人们看到一朵处在万绿丛中的鲜红的花朵。都会感叹这朵红花的颜色是如此鲜艳。学绘画的人就会从色彩学原理上给予解释——因为红色的周围是绿色,红绿两色互为对比色,在大面积绿色衬托下,红色就更显得鲜艳了。但这是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代表每次都要从这些角度去观察事物。就像物理学家可以对日常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轻易给出符合物理学原理的解释,技巧娴熟的音乐家可以轻易地识别一个曲调的调性与构成这个曲调的相关音乐元素。但只有在需要时,才会从其专业领域的视角来观察这些事物。比如我在学习绘画阶段,我会刻意从形状、结构、色彩、透视、光影效果等等角度去对我看到的事物进行分析。但当我看到一个美女,第一个反应绝不是去想——这个漂亮身段的曲线该怎样去画?脸蛋是鸭蛋脸还是瓜子脸?眼睛是丹凤眼还是杏仁眼……等等这些问题。而是和大家一样——她真漂亮!有没有男票?我要不要去和她搭讪?……只有在我需要从专业层面思考的时候,比如我正在进行一副有关美女题材的绘画创作,可是,对于人物的一些细节处理的方式还有些模糊,比如我需要的眼神应该如何去表现,在我这个场景设定里,人物的表情究竟如何才更生动,想象中的人物姿态是否合理等等,于是,我会刻意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和分析。但如果我要是分分钟都在这样做,菇凉早就被吓跑了,我还怎么能泡到美眉呢?
仰望艺术的人永远抬头,热爱艺术的人,即使同一条街道都可以有不同感受,而抽象了艺术的人,自己变成了风景。
我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美术生来说,所感可能是个人所感。
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会注意很多颜色,喜欢看天看云,会很想摸摸墙或是树干,体会他们的质感,但是为了避免被当成神经病一般也就看看天空,看看从树叶缝中打下的光影,旅游的话,我没有拿速写本子的习惯,所以跟普通人也没啥不同吧,单纯的看和感受,看自然景物或是建筑什么的会想的多一点,也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没法形容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旅行绘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