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天下3古今笑谈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徐海道照片:00989-图片:原创书法中堂,规格:100x54cm;内容:古诗词《临江仙》三国演义开篇词;标准草书释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_徐海道相册
&&艺术交流
照片标题:00975-图片:原创书法横幅,规格:100x54cm,草书释文:宁静致远。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933-图片:原创书法中堂,规格:136X50cm,草书释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款识:元赵孟頫论书画同理。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989-图片:原创书法中堂,规格:100x54cm;内容:古诗词《临江仙》三国演义开篇词;标准草书释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777-图片:原创书法团扇,规格:40x40cm,草书释文:烈火熊熊众拾柴,纳凉树赖大家栽,齐心合奏腾飞曲,好戏连台笑口开。款识:题政协委员。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2000-图片:原创书法对联,规格:136x68cm,草书释文:为梯有度忠敦实;结友无能耿率真。自嘲联余字路石,乐为人梯,亦题名片。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5586-图片:原创书法扇面,规格:60x35cm,草书释文:广寒宫里看世界,唯我长城最壮观。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256-图片:题国画《秋日》,规格:69x53cm,行草释文:人忙霁日后;鸭戏野池幽。(XHHT)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066-图片:专著《简繁字对照标准草书字典》封一,本书是典帖合一的工具书。书中将国家第一表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部首得出的简化字,与之相对应的简、繁、异、草字组合对照,以音序排列、检字;主体是约定速成、删繁就简、肃难为易的标准草书字;使人一看便知那个字的历史演变过程。荣获政府优秀精神产品奖。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0251-图片:题山水画《望远》,规格:62x46cm,行草释文:楼耸碧霄山更壮;梯登高处眼尤宽。(XHHT)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2004年春,当余书遍中华通用汉字,完成〈通用汉字标准草书字典〉的著述工作。紧接利用余墨信手草书此七言二绝感怀。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2010年春,在黄葛居书斋伏案撰写书法论文。
相关人物:徐海道
照片标题:05555-图片:千佛崖征联评奖,日,广元千佛崖楹联有奖征稿终评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共评出一等奖1副,二等奖2副,三等奖3副,优秀奖20副。图为评委们认真开展讨论评议。
相关人物:徐海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意思_全诗赏析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赏析  人类修身养行所追求的无非是淡看穷达升沉,不受身外之物的拖累。这首词就颇有气吞山河,笑看风月的意味。这种处世态度的来源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天生就是乐天派,无忧无虑,从来不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也不过分追求功利;另一种则是生平坎坷,仕途不顺,甚至常年怀才不遇,无可奈何,心灰意冷,而后转化成清心寡欲;还有一种是生平大起大落,对世态炎凉深有感触,浮华之后的冷静与沉思,也就是所谓“踏遍青山识大道 ”。这其中该数第二中人感触最深,感慨最多,正如这首词的作者杨慎,出身官宦之家,但命运坎坷,这种人的与其说是洒脱不如说是无奈;真正大气、洒脱的应该算是第三种人,这种人有过辉煌的过去,也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磨难,但总体上算是成功,一生没有大的缺憾,对事物的认识也比较客观实际。  尘世中芸芸众生经历总要经历磨难才悟出这个道理,真是不如佛经中阐述的直接明了,凡人真是不如僧人活的洒脱、舒心。早知苦海无边,不如生下来就出家的简洁痛快。人生一世有一个正确的生活态度与观念很重要,倘若人们都清心寡欲,那麽人类如何进一步发展呢?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相关内容:查看更多>>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渔樵问答》: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中国古琴学会佚名
《渔樵问答》图《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几句“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1560年)。萧鸾解题为:“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话并非正解。虽然此曲有一定的隐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购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那么,他们的对话中到底蕴藏了什么玄理呢?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书《渔樵问对》。琴曲《渔樵问答》与《渔樵问对》也许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前者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题,而后者则试图通过简洁的对话对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学解释。《渔樵问对》的作者是邵雍,北宋儒家五子之一。邵雍学贯易理,儒道兼通,他毕生致力于将天与人统一于一心,从而试图把儒家的人本与道家的天道贯通起来。《渔樵问对》着力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和生命道德的奥妙和哲理。这本书通过樵子问、渔父答的方式,将天地、万物、人事、社会归之于易理,并加以诠释。目的是让樵者明白“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的道理。《渔樵问对》中的主角是渔父,所有的玄理都出自渔父之口。在书中,渔父已经成了“道”的化身。渔父做为“圣者”与“道”的化身,由来已久。《庄子·杂篇·渔父》中曾记述了孔子和一个渔父的详细对话,对话中渔父对孔子大段阐述了道家的无为之境,孔子叹服,尊称渔父为“圣者”。屈原所著《楚辞》中的《渔父》一章讲了这么一则故事,屈原被放逐后,游于江边,看起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问屈原为何流落于此。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因而被放逐到这里。渔父劝屈原该看破世人世事,不必“深思高举”。屈原不听,执意欲“葬于江鱼之腹中”。渔父莞尔而笑,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歌子远去。渔父在这里已成为一个欲引屈原“悟道”的先知。历史上最有名的“渔”的代表是东汉的严子陵,早年他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很赏识他。刘秀当了皇帝后多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李太白曾有诗云“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清代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渔人秋江独钓的胜景。历史上“樵”的代表则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朱买臣。朱买臣早年出身贫寒,常常上山打柴,靠卖薪度日,后妻子因忍受不了贫困而离开了他。有人说“樵”有禅意,这种说法待考。中国自古以来有渔樵耕读的说法。民间的屏风上常画有渔樵耕读四幅图。渔图和樵图画的分别是严子陵和朱买臣的故事。耕图和读图画的分别是舜教民众耕种的场景和战国时苏秦埋头苦读的情景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的四业,代表了民间的基本生活方式。这四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不同价值取向。其中渔为首,樵次之。如果说耕读面对的是现实,蕴涵入世向俗的道理。那么渔樵的深层意象是出世问玄,充满了超脱的意味。《渔樵问答》一曲是几千年文化的沉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尘世间万般滞重,在《渔樵问答》飘逸潇洒的旋律中烟消云散。这种境界令人叹服,然古往今来几人能够?虽向往之,实不能也。附:《渔樵问答》之对话内容《渔樵问答》也是一首琴歌,由琴伴唱。这里录歌词如下: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渔又诘之:“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代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枯;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茂。”渔乃笑曰:“因木求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行读之,一且高车驷马驱驰,刍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樵曰:“子亦何易?”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扬鳍鼓髡受不警;子垂陆具,过用许极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樵曰:“志不在渔垂直钓?心无贪利坐家吟;子今正是岩边獭,何道忘私弄月明?”渔乃喜曰:“吕望当年渭水滨,丝纶半卷海霞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谠论为时法,大展鹰扬敦太平。”樵击担而对曰:“子在江兮我在山,计来两物一般般;息肩罢钓相逢话,莫把江山比等闲;我是子非休再辩,我非子是莫虚谈;不如得个红鳞鲤,灼火新蒸共笑颜”。渔乃喜曰:“不惟萃老溪山;还期异日得志见龙颜,投却云峰烟水业,大旱施霖雨,巨川行舟楫,衣锦而还;叹人生能有几何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儒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儒学”,获取更多儒学资讯。
[责任编辑:weiwei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度夕阳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