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鲨饥饿的鲨鱼无限钻石版版为什么解析错误

饥饿的鲨鱼进化冰鲨好吗?冰鲨怎么获得_百度知道励志小故事 &
[在饥饿地狱中阅读答案]季羡林:在饥饿地狱中
为你推荐:[在饥饿地狱中阅读答案]季羡林:在饥饿地狱中 这篇文字有很多关于 热血海贼王饥饿地狱20,饥饿鲨中的巨蟹这么打, 饥饿游戏中的手势,饥饿游戏3中的插曲的文章,请慢慢鉴赏:
  同轰炸并驾齐驱的是饥饿。    我初到德国的时候,供应十足充裕,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法西斯头子侵略成性,其实法西斯的本质就是侵略,他们早就扬言:要大炮,不要奶油。在最初,德国人桌子上还摆着奶油,肚子里填满了火腿,根本不了解这句口号的真正意义。于是,全国翕然响应,仿佛他们真不想要奶油了。大概从1937年开始,逐渐实行了食品配给制度。最初限量的就是奶油,以后接着是肉类,最后是面包和土豆。到了1939年,希特勒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的腰带就一紧再紧了。这一句口号得到了完满的实现。    我虽生也不辰,在国内时还没有真正挨过饿。小时候家里穷,一年至多只能吃两三次白面,但是吃糠咽菜,肚子还是能勉强填饱的。现在到了德国,才真受了&洋罪&。这种&洋罪&是慢慢地感觉到的。我们中国人本来吃肉不多,我们所谓&主食&实际上是西方人的&副食&。黄油从前我们根本不吃。所以在德国人开始沉不住气的时候,我还悠哉游哉,处之泰然。但是,到了我的&主食&面包和土豆限量供应的时候,我才感到有点不妙了。黄油失踪以后,取代它的是人造油。这玩意儿放在汤里面,还能呈现出几个油珠儿。但一用来煎东西,则在锅里??几声,一缕轻烟,油就烟消云散了。在饭馆里吃饭时,要经过几次思想斗争,从战略观点和全局观点反复考虑之后,才请餐馆服务员(HerrOber)&煎&掉一两肉票。倘在汤碗里能发现几滴油珠,则必大声唤起同桌者的注意,大家都乐不可支了。    最困难的问题是面包。少且不说,实质更可怕。完全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有人说是鱼粉,无从否认或证实。反正是只要放上一天,第二天便有腥臭味。而且吃了,能在肚子里制造气体。在公共场合出虚恭,俗话就是放屁,在德国被认为是极不礼貌、有失体统的。然而肚子里带着这样的面包去看电影,则在影院里实在难以保持体统。我就曾在看电影时亲耳听到虚恭之声,此伏彼起,东西应和。我不敢耻笑别人。我自己也正在同肚子里过量的气体作殊死斗争,为了保持体面,想把它镇压下去,而终于还以失败告终。    但是也不缺少令人兴奋的事:我打破了纪录,是自己吃饭的纪录。有一天,我同一位德国女士骑自行车下乡,去帮助农民摘苹果。在当时,城里人谁要是同农民有一些联系,别人会垂涎三尺的,其重要意义决不亚于今天的走后门。这一位女士同一户农民挂上了钩,我们就应邀下乡了。苹果树都不高,只要有一个短梯子,就能照顾全树了。德国苹果品种极多,是本国的主要果品。我们摘了半天,工作结束时,农民送了我一篮子苹果,其中包括几个最优品种的;另外还有五六斤土豆。我大喜过望,跨上了自行车,有如列子御风而行,一路青山绿水看不尽,轻车已过数重山。到了家,把土豆全部煮上,蘸着积存下的白糖,一鼓作气,全吞进肚子,但仍然还没有饱意。    &挨饿&这个词儿,人们说起来,比较轻松。但这些人都是没有真正挨过饿的。我是真正经过饥饿炼狱的人,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我非常佩服东西方的宗教家们,他们对人情世事真是了解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在他们的地狱里,饥饿是被列为最折磨人的项目之一。中国也是有地狱的,但却是舶来品,其来源是印度谈到印度的地狱学,那真是博大精深,蔑以加矣。&死鬼&在梵文中叫Preta,意思是&逝去的人&。到了中国译经和尚的笔下,就译成了&饿鬼&,可见&饥饿&在他们心目中占多么重要的地位。汉译佛典中,关于地狱的描绘,比比皆是。《长阿含经》卷十九《地狱品》的描绘可能是有些代表性的。这里面说,共有八大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其中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小地狱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钉,四名饥,五名渴,六名一铜釜,七名多铜釜,八名石磨,九名脓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铁丸,十三名斩斧,十四名豺狼,十五名剑树,十六名寒冰。地狱的内容,一看名称就能知道。饥饿在里面占了一个地位。这个饥饿地狱里是什么情况呢?《长阿含经》说:    (饿鬼)到饥饿地狱。狱卒来问:&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饿!&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钩钩口使开,以热铁丸着其口中,焦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焦烂。    这当然是印度宗教家的幻想。西方宗教家也有地狱幻想,在但丁的《神曲》里面也有地狱。第六篇,但丁在地狱中看到一个怪物,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长牙;但丁的引导人俯下身子,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对准怪物的嘴,投了过去。怪物像狗一样狺狺狂吠,无非是想得到食物。现在嘴里有了东西,就默然无声了。西方的地狱内容实在太单薄,比起东方地狱来,大有小巫见大巫之势了。    为什么东西方宗教家都幻想地狱,而在地狱中又必须忍受饥饿的折磨呢?他们大概都认为饥饿最难忍受,恶人在地狱中必须尝一尝饥饿的滋味。这个问题我且置而不论。不管怎样,我当时实在是正处在饥饿地狱中,如果有人向我嘴里投掷热铁丸或者泥土,为了抑制住难忍的饥饿,我一定会毫不迟疑地不顾一切地把它们吞了下去,至于肚子烧焦不烧焦,就管不了那样多了。    我当时正在读俄文原文的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在第二幕第一场里,我读到了奥西普躺在主人的床上独白的一段话:    现在旅馆老板说啦,前账没有付清就不开饭;可我们要是付不出钱呢?(叹口气)唉,我的天,哪怕有点菜汤喝喝也好呀。我现在恨不得要把整个世界都吞下肚子里去。    这写得何等好呀!果戈理一定挨过饿,不然的话,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要把整个世界都吞下去的话来。    长期挨饿的结果是,人们都逐渐瘦了下来。现在有人害怕肥胖,提倡什么减肥,往往费上极大的力量,却不见效果。于是有人说:&我就是喝白水,身体还是照样胖起来的。&这话现在也许是对的,但在当时却完全不是这样。我的男房东在战争激烈时因心脏病死去。他原本是一个大胖子,到死的时候,体重已经减轻了二三十公斤,成了一个瘦子了。我自己原来不胖,没有减肥的物质基础。但是饥饿在我身上也留下了伤痕:我失掉了饱的感觉,大概有八年之久。后来到了瑞士,才慢慢恢复过来。此是后话,这里不提了。
  1988年    (选自《留德十年》)
相关推荐:季羡林先生 (1)
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培养他上学,命运有了转折,也
送给他一个包办婚姻,在离家求学12 年后,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
大,为了能够出国选择了清华;他在哥廷根有过一段苦涩的异国之恋;他谢绝剑桥邀请,毅
然回国;在受过文革的炼狱之后,走出牛棚,他笑容依旧;这就是一代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
一生的几个片断,听他用平时质朴的话语娓娓道来,,,,
作家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从苦难中崛起
齐鲁大地之子
命运的转折
“五三惨案”惊魂
叔父的“礼物”——包办婚姻
*第二章清华学子
学术研究发轫
“清新俊逸”清华园
清华“四剑客”
“永久的悔”
*第三章负笈德意志
大学城哥廷根
攻读梵文、吐火罗文
五年磨一剑
饥饿地狱的煎熬
苦涩的爱情
进入梵文学界的殿堂
*第四章回到祖国
别了,哥廷根!
谢绝剑桥聘约
乱世中的孤独者
知遇之恩,永生难忘
三年学术成果“差强人意”
*第五章新时代的幸运儿
东语系空前壮大
洒满阳光的日子
从沙滩到燕园
萌生“原罪”感
批判狂潮汹涌而至
激情岁月的尾声
五年学术研究竟是一个“零”
*第六章在政治运动的漩涡中
反右风暴擦身而过
狂热的1958 年
啊!朗润园
南风拂面,春满燕园
运动夹缝中挤出的研究成果
*第七章炼狱
“文革”烈火从北大点燃
“逍遥”半年
两派对峙,血染燕园
命定站在暴风雨中
厄运临头——抄家
士可杀,不可辱
难熬的1968 年春天
太平庄劳改
坠入阿鼻地狱
折磨的异化
艰难的“解放”
偷译《罗摩衍那》
*第八章晚年生命积淀的喷发
浩劫过后的辉煌
从冬眠中醒来
人格的魅力
重返哥廷根
“穷年忧黎元”
新时期文坛骁将
纵浪大化中
辉煌的学术成就
没有结束的结束语
季羡林.doc
季羡林(1911 年8 月6 日~2009 年7 月11 日),字希逋,又字齐
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
文家,精通12 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
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 年7 月11 日北京
时间8 点50 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 医院病逝,享年98 岁。
季羡林在德国
1940 年12 月至1941 年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
文考试中得到4 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 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
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
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
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
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
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 年
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
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 年后的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
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
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 年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
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
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
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
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
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4 年、1959 年、1964
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
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
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 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
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
文集》,共24 卷。
季羡林(1911 年8 月6 日-2009 年7 月11 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 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 年7 月11 日北
京时间8 点50 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 医院病逝,享年98 岁。
中文名: 季羡林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临清
出生日期: 1911 年8 月6 日
逝世日期: 2009 年7 月11 日
职业: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
《印度简史》;《佛教与中印
文化交流》
三辞“桂冠”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季羡林 1911 年 8 月 6 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
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
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 岁,
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
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 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
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
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青年季羡林
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
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
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
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
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
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 年 9 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
生,为期 3 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 月,
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
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
不能捉住这个梦。”
1936 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
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
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
而且还要走下去。”“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
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
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
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 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 3 大册,
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季羡林在德国
1940 年 12 月至 1941 年 2 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
试中得到 4 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 月,
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
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
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
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索绕,“我怅望灰
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 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
从语言学家 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 年 10 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
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 35 年后的 1980 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
访哥市,再谒 83 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
返哥廷根》。
1946 年 5 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
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
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
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
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1956 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4 年、1959 年、1964 年当选
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
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
残酷迫害。
1978 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
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共 24 卷。
1983 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
1988 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
2009 年 07 月 11 日八时五十分季羡林在北京 301 医院因突发心脏病病逝。季老
生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 5 次前往北京 301 医院看望他。这
五次探望的时间分别是 2008 年 8 月 2 日、2007 年 8 月 3 日、2006 年 8 月 6 日、2005
年 7 月 29 日、2003 年 9 月 9 日
2010 年 4 月 5 日,清明,季羡林的骨灰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
村安葬。至此,季羡林先生实现了生前遗愿—回到“母亲身边”。季羡林先生生前遗愿
将骨灰分为三部分安放:一部分在北京;还有一部分骨灰安放在河北,因为季老生前
跟好友约好要安葬在一起,“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则由季承和
家人一同带回老家山东临清,与季老的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
编辑本段家庭成员
1929 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
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
季羡林夫人
学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
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
季老的婚姻可谓中国封建婚姻包办的悲剧,但是他后来的独居也使得他内心平静安心
的专研在他的学术研究中,正如梅兰芳的寂寞成就了他一样。
1933 年季羡林有了女儿,取名季婉如,后毕业天津大学,成为核工业部的高级
工程师,已病故。
1935 年,季羡林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但作为“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
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父亲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并曾被父亲“赶出家门”。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
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
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
季羡林与他的猫
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
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95 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 年不曾相见。
13 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 年,季老住进 301 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
在 2002 年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 2008 年,季承
见到了已经 97 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的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
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
的被子上。
编辑本段学术成就
学术研究内容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
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
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 10 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
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 和-u 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
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
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
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
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 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
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 年又就 70 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
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
的欺人之谈。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
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
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 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
并撰 10 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 1996 年
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
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
之一,2 万余颂,译成汉语有 9 万余行,季羡林经过 10 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
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 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
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
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 500 余,800 余册,预计 15 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 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
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 17 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 80 余万字之多,钟
敬文在庆贺季羡林 88 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
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重要学术论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 10 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
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
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季羡林读书
《浮屠与佛》(1947),揭示梵语 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
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
即认为佛是梵语 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 1989
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td 的音译》(1948),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t 和·d
是经过了·l 一个阶段,而 t··>·d>l 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
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td 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
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
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
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
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
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
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one-way-traffic)。季羡林
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
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
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
文化交流,以及 21 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
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
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
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 10 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
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
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
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
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
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
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先生学术任职广泛,曾任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 年)、中国南亚
学会会长(1979 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 年)、中国外语教学
研究会会长(1981 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 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
长(1983 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 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
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 年)、中
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 年)等。
编辑本段个人著作
书目名称 类别 出版年份 出版社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论文集 1957 年 人民出版社
《初探》 理论 1979 年 外国文学出版社
《天竺心影》 散文集 1980 年 百花出版社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 1980 年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 1981 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季羡林散文集》 散文集 1986 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 散文集 1998 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季羡林出版书目(13 张)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 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
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向-o 和
-u 的转化》(1944 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 向-o 和-u 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
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 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
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
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 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
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 年)、《吐火罗文 A 中的三十二相》 、《敦
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
《季羡林全集》目录
季羡林全集
第一卷:散文一【因梦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燕南集】
第二卷:散文二【万泉集、小山集】
第三卷:散文三
第四卷:日记o回忆录一【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
第五卷:回忆录二【牛棚杂忆、学海泛槎】
第六卷:序跋
第七卷:杂文及其他一
第八卷:杂文及其他二
第九卷:学术论著一【印度古代语言】
第十卷:学术论著二【印度历史与文化】
第十一卷:学术论著三【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第十二卷:学术论著四【吐火罗文研究】
第十三卷:学术论著五【中国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一)】
第十四卷:学术论著六【中国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二)】
第十五卷:学术论著七【佛教与佛教文化(一)】
第十六卷:学术论著八【佛教与佛教文化(二)】
第十七卷:学术论著九【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第十八卷:学术论著十【糖史(一)】
第十九卷:学术论著十一【糖史(二)】
第二十卷:译著一【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一)】
第二十一卷:译著二【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二)】
第二十二卷:译著三【罗摩衍那(一)】
第二十三卷:译著四【罗摩衍那(二)】
第二十四卷:译著五【罗摩衍那(三)】
第二十五卷:译著六【罗摩衍那(四)】
第二十六卷:译著七【罗摩衍那(五)】
第二十七卷:译著八【罗摩衍那(六上)】
第二十八卷:译著九【罗摩衍那(六下)】
第二十九卷:译著十【罗摩衍那(七)】
第三十卷:附编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
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
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 等。
季羡林散文随笔作品(20 张)
《沙恭达罗》(1956 年)、《五卷书》(1959 年)、《优哩婆湿》(1959 年)、
《罗摩衍那》(7 卷, 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收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怀念母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夹竹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 19 课)
《小苗与大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2 课)
编辑本段个人奖项
1986 年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获北京大学首届科学研究成果奖。
1987 年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
成果荣誉奖。
1989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从事语言文字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
1990 年论文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活动“著
作荣誉奖”。
1992 年主编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
1992 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褒扬状”。
1997 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1997 年主编《印度古代文学史》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 年获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专著二等奖。
1998 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9 年《季羡林文集》(24 卷)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2000 年专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获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2000 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金质证书。
2006 年 9 月 26 日,在中国译协庆祝国际翻译日o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上,季羡
林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
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
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
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
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
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
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
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
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国学大师季羡林(2002 年)
季羡林曾被授予 2006 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
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
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
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
程的反映。”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
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
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
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编辑本段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
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
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
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
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
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
叹息时多。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
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我快一百岁了,活这么久值得。因为尽管国家有这样那样不可避免的问题,但
现在总的是人和政通、海晏河清。”
季羡林日常生活
“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山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
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
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友好的手段,
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
总是渺小的。
做人要老实,学外语也要老实。学外语没有什么万能的窍门。俗语说:书山有路
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就是窍门。
编辑本段三辞“桂冠”
一辞“国学大师”
季羡林手书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
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
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 一段历史渊源。
约摸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见成效,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也
相应地活跃起来。有一次在还没有改建的北京大学大讲堂里开了一个什么会,专门向
同学们谈国学。当时主席台上共坐着五位教授,每个人都讲上一通。我是被排在第一
位的,说了些什么话,现在已忘得干干净净。一位资深记者是北大校友,在报上写了
一篇长文《国学热悄悄在燕园兴起》 。从此以后,其中四位教授,包括我在内,就
被称为“国学大师”。他们三位的国学基础都比我强得多。他们对这一顶桂冠的想法如
何,我不清楚。我自己被戴上了这一顶桂冠,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
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
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
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
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
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
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
又从哪里讲起呢?”先要弄清楚什么叫“泰斗”。泰者,泰山也;斗者,北斗也。两者都
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光谈教育界。我一生做教书匠,爬格子。在国外教书 10 年,在国内 57 年。人们
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天天运动,花样翻新,总的
目的就是让你不得安闲,神经时时刻刻都处在万分紧张的情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
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
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
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
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 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在中国,一提到“国宝”,人们一定会立刻想到人见人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种
动物数量极少,而且只有中国有,称之为“国宝”,它是当之无愧的。可是,大约在八
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到
了今天,我所到之处,“国宝”之声洋洋乎盈耳矣。我实在是大惑不解。当然,“国宝”
这一顶桂冠并没有为我一人所垄断。其他几位书画名家也有此称号。 我浮想联翩,
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
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 13 亿“国宝”吗?
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宝”的桂冠摘下来
编辑本段怀念许国璋
季羡林:我因此悟到: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
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往往有人相交数十年,甚至
天天对坐办公,但是感情总是如油投水,绝不会融洽。天天“今天天气,哈,哈,哈!”
天天像英国人所说的那样,像一对豪猪,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天天在演“三岔口”,
到了成不了真正的朋友。
反观我同国璋兄的关系,情况却完全不同。我们并不在一个学校工作,见面的次
数相对说来并不是太多。我们好像真是一见如故,一见倾心,没有费多少周折。我们
也都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终于成了朋友,成了知己的朋友。
编辑本段与清华、北大渊源
清华好比中国古代“诗仙”李白,北大好比“诗圣”杜甫。
季羡林与母校清华大学有过十四年的不解之缘,而他在北大也已经呆了五十五
年。在回答网民关于清华和北大应如何比较的提问时说,两个学校风格肯定不一样,
这并不奇怪,就好比李白和杜甫是两个好朋友,但却风格迥异。
季羡林解释说,二者风格的不同来自其基础的差异。清华一九二五年建,受当时
资本主义的影响深些,而北大从大学堂到国子监,一直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对传统文
化的禀承使得北大文化积淀深厚,缺点就是封建的东西多了点。清华的特点是清新俊
逸,北大的特点是深厚凝重。要比的话,清华就象“李白”,北大好比“杜甫”。
作为造诣精深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季先生在其长达六、七十年的学术
生涯中,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海内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有着崇高
季先生说,现在五花八门的方式在给国内大学排名,但无论网上排还是哪儿排,
我想最能代表中国学术水平的还是北大、清华。
编辑本段德国情缘
季羡林德国恋人
在德国哥廷根的日子里,季羡林饱受轰炸、饥饿、乡愁的煎熬,有家不能归,有苦无
处诉,一切的不幸与委曲,只能默默地往肚子里咽。但是,诚如《红楼梦》中所云:
“大不幸中却有大幸。”季羡林在哥廷根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件事情曾给他带来过前所
未有的幸福与快乐,这便是他与一位德国姑娘之间的一段爱情经历。
在季羡林住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家叫迈耶的德国人家。迈耶为人憨厚朴实,迈耶
太太却生性活泼,能说会道,热情好客。他们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小姐叫
伊姆加德,身材苗条,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当时
尚未嫁人,待字闺中。
迈耶家也像其他德国人一样,把多余的房间租给中国留学生住。恰好,季羡林的
好友田德望便是迈耶家的房客。季羡林常去田德望住处拜访,一来二去,便同迈耶一
家人熟悉了。季羡林当时不过三十上下,年轻英俊,待人谦和有礼,正在读博士学位,
又说得一口流利的德语。迈耶一家人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季羡林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
字机打成清稿。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适逢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
己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
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很长的论文,
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 1945 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除了打字季
羡林去迈耶家外,后来,迈耶家凡有喜庆日子,招待客人吃点心、吃茶什么的,迈耶
太太必定邀请季羡林参加。特别是在伊姆加德生日那一天,季羡林是必不可少的客人。
每逢季羡林到迈耶家,伊姆加德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满面笑容,格外热情。迈耶太
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一对异国青年同时坠入了爱河。
但是,每当季羡林回到寓所,内心便充满矛盾与痛苦,因为他是一个有妻子、有
儿女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幸福与痛苦,欢乐与自责的矛盾心理,一直折磨着他。
最后,他终于决定,为了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还是自己来咽下这个苦果。
季羡林当年离开哥廷根后,伊姆加德就一直在等待他回来,虽然再也没有得到季
羡林的消息,但她依然执意地等待并终身未婚。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
式打字机,一等就是 60 年。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季羡林 90 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伊姆加德从哥廷根寄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满头银
发,端庄恬静地微笑着的老人,给季羡林一直牵挂也愧疚的心,带来了温暖的慰藉。
编辑本段追思会
群众排长队追思季羡林
季羡林追悼会
2009 年 7 月 11 日 11 时 10 分,北大百年讲堂拉起进场围栏,仅几分钟时间,前来
拜祭的各界人士就已排起了 50 米长的队伍。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均穿着素色衣服,
耐心地等待着入场,虽然天气也非常闷热,但是没有一个人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每个
人都在静静地等着。
一位对外经贸大学的退休教师称,她在北京大学上学时,季老是她的系主任,她
眼中的季老是个十分朴素温和的人。
在排队的长龙中,记者发现了北大教授、北大原东语系党总支书记贺剑城。据贺
剑城教授称,他和季羡林先生是十多年的同事,还是季先生的入党介绍人。贺剑城称
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他回忆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
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
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
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 。”
中午 12 点,贺老等人排队进入百年讲堂,参加季羡林的追思会。悼念者都领到
一朵纸做的小百花,排队走上前,在季羡林的照片前鞠躬。有些人对于季先生的辞世
非常悲痛,在季先生的遗像前跪地磕头表示敬意。
据悉,今天下午季老在京的学生们会集体参加北大吊唁活动。
中山装遗像体现朴素、平和和乐观本色
照片中的季老身穿一件中山装,头戴一顶淡紫色毛线帽,面带微笑,身后的背景
是初春低垂着的杨柳。淡淡的绿色衬托着那身简朴的中山装,老人那淡淡的微笑显得
格外慈祥和健康。
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树叶都刚刚发芽,天气还有点冷,季老穿得
比较多,那时季老的身体状况还不错。季羡林先生唯一的儿子季承说,之所以选择这
张照片是因为这张照片充分体现出了季老朴素、平和和乐观的本色。
中央领导对季羡林辞世表示深切哀悼
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延东、
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李瑞环、李岚清、陈至立、马凯、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
通过不同方式向北京大学转达对季羡林先生辞世的深切哀悼,委托北京大学向季老亲
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对大师不敬的一些事北大涉嫌虐待季羡林
北京消息 此前被爆涉嫌偷窃国学大师季羡林藏品,并拿出去卖钱的秘书杨锐,
已于 11 月 4 日被正式更换。杨锐是北大党委副书记吴志攀之妻。而新任秘书也于同
一天由北大一位副书记带领到 301 医院与季羡林见面。
据报道,杨锐此前长期担任季羡林秘书,但却对这位今年已 97 岁高龄的老人疏
于照顾,甚至拿吃剩的鸡骨头给老人当午餐。为此,季羡林曾向总理温家宝去书求助,
要求撤换秘书。虽然温家宝亲自回信督办,但北大方面却以“领导未能齐集开会”为由,
迟迟没有动作。
季羡林求助温总理换秘书
季羡林的老友、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山东大学教授张衡近日披露,季羡林收藏的
数十幅名人字画,从去年开始,分批流向拍卖市场。之后,唐、张两人先后到医院探
望季羡林后,才发现这些字画是在季羡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卖的。季羡林强调:“我
并不需要钱,也从没委托任何人拍卖我收藏的字画和其它物品”。事件曝光后,媒体
经过调查,纷纷将矛头指向杨锐,因为杨近年来一直担任季羡林秘书,是掌管季羡林
内外事务的“大总管”,又握有季羡林住宅的钥匙。
张衡 3 日证实说,今年 10 月开始,季羡林曾多次向北大负责人表示,“像我这样
什么实际工作都没有的人,有一个所谓秘书是多此一举,建议取消”。但同时他又写
信向温家宝求助,称自己现在需要一位助手。“山东大学蔡德贵同志是我多年的老友,
他最适合担任这个工作。”但北京大学有关方面直到 11 月 3 日才对老人的这一要求作
友人报案指北大做法不当
不过对于北大更换季羡林秘书的举动,张衡表示并不认同。他说,这件事情不能
这样不了了之。由于拍卖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拍品来源的详细信息,他已
于上周末向北京海淀刑警大队报案。但迄今为止,海淀刑警大队对此事未做任何反应。
张衡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北大在未向季羡林有任何交待和征求任何意见的情况下,
擅自更换秘书不是对老人尊重的做法。北京大学党办、督察室目前对此均答复“不方
便就相关事件发布消息”,而杨锐本人的手机也一直关机。
编辑本段挽诗
同为国学大师的饶宗颐写了一首悼念季羡林的挽诗:
遥睇燕云十六州,商量旧学几经秋。
榜加糖法成专史,弥勒奇书释佉楼。
史诗全译骇鲁迅,释老渊源正魏收。
南北齐名真忝窃,乍闻乘化重悲忧。
编辑本段故居被盗
一度沸沸扬扬的季羡林遗产风波,在季羡林去世后曾暂归寂静,不想此事又起波
澜。季羡林之子季承透露,季羡林位于北大朗润园的家中玻璃被人砸碎,近五千册古
书和一些雕塑、文物丢失,12 月 16 日,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报案,并向北大校方反
映情况。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在博客中说,失窃物品价值起码以百万计。
昨天,北京大学在校网对此事作出说明,并表示已经在今年 6 月将房屋及屋内所
有物品移交季羡林之子季承。季承接受采访时称,曾雇一男子为季老看门,被解雇后
他不愿离开并强行进屋居住,房屋遭窃后,他的行李不见踪影。
遭窃的房屋在一层,门窗老旧,有个篱笆围的小院子,篱笆倒在地上,没有安装
防护网和防护栏。
季承说,16 日上午 9 点左右,他和几位亲友到朗润园 13 号楼另一处房屋整理季
老遗物,未发现异样。中午 11 点半左右,他来到出事房屋,推开门发现存有近 5000
册古籍的会客室内被搬空,《四部丛刊》《二十四史》《全唐书》等线装古籍全部遭
窃,6 座季老先生半身铜像、1 尊 1.5 米佛像、10 尊铜制佛像菩萨像和许多照片也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饿的鲨鱼无限钻石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