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警军衔等级图片规军纪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 时政新闻 & 正文
二炮少将直斥部队中存公然抗命军纪涣散现象
  张西南少将(资料图)  强军先严纪,严纪先严官  张西南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已经确立,我军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指明,现在能否把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各项要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自觉行动上,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要大力整肃军纪,用钢铁般的纪律来保证实现强军目标。  自古就有军队出征“师行须预严纪律,申号令”的制胜之道。毛泽东则把必须提高纪律性直接写入我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重申不允许任何破坏纪律的现象存在。联系今天的实际,审视军队的法纪之风,令人不免有些忧虑。不知从何时起,纪律松懈、作风涣散的问题在队伍中悄悄滋生蔓延,有的对上级的决策指示、部署要求,不是无条件地贯彻执行,而是以各种名目钻空子、打折扣、讲价钱。人情面子大于军纪,个人利益大于军纪。有甚者公然堂而皇之违抗命令,明目张胆另搞一套,不以违纪为错、为耻,相反,会变通者为“聪明”,敢顶风者“有魄力”。而这些严重违纪的现象,有的并没受到应有惩处,甚至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在这些人眼中,军队纪律既无刚性的约束力,又无敬畏之严肃性,军令哪里还如山倒,已然一纸空文。尽管此类人和事属极个别,但造成的负面效应却能成倍扩散,以致后来一个决策、规定下达,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坚决落实的行动,而是疑惑、观望,揣测上级的执行力高下,对破坏法纪军规的现象是否敢动真格。无视命令的现象已经如此严重,再不坚决有力地遏制、整肃,强军目标就无从实现,一旦打起仗来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纪律是军队的命脉,强军必先严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重申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在这次“两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这使我们再次领悟“令不可轻,势不可通”的威严,看到了“令不行,众不一,可败也”的险峻,进而加深认识“令行禁止,王者之师也”。因为强军目标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的过程就是深化改革的过程,必然会涉及一些部门和人员的利益,这就需要在全军大力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监督机制,把执纪的措施加固加实,提升惩罚违纪的力度。若不如此,纪律意识任其淡化,是非界限任其混淆,对违纪现象睁一眼闭一眼,无疑是对忠实执行纪律规定的人一种深度的伤害,恶果便是谁还去做听指挥、守纪律的忠诚军人呢?强军之路任重道远,尚不知还有多少风雨坎坷,如果不从现在抓起,把我军的纪律铁一般地严起来、实下去,这个队伍就可能真的不好带了,甚至有垮掉的危险。  高级干部位高权重,肩负着带领部队广大官兵实现强军目标的重大职责。严纪先严官,必须把对高级干部纪律作风的学习整顿,作为部队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教育活动的重点突出出来。正如当年毛主席亲自对大军区主要领导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一样,今天习主席以发扬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为基本遵循,运用发生在我们队伍中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对全军的高级干部进行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实践证明,领导带头、上行下效,“但立直标,终无曲影”,如此才能有锻造钢铁纪律的大环境,才能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作者是全国政协委员、第二炮兵某部少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iyuli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大秦微博:广播 11963 条 听众 562372 人
网友最关注
点击排行评论排行
健康美食教育
最新精华贴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笔端如战场,部队文字工作者也有“军规铁律”,欢迎补充_中国武警网-爱微帮
&& &&& 笔端如战场,部队文字工作者也有“军规铁律…
?在战场上,每一个失误、每一项疏忽,都可能直接导致己方的失败。同样,对于部队文字工作者,笔端就如战场,容不得一个字、一个符号的错误。想做好文字工作,需要的是对笔下文字的精雕细琢和千锤百炼。在此和大家分享四条“军规铁律”共勉!— 本期监制:赵波 —▼点击下方标题,获得折叠隐藏内容记者的“25条军规” 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25、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电话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编辑常见错字128例 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10.“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12.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22.“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23.“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24.“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25.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26.“蜂拥”不能写作“蜂涌”。27.“分”与“份”。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28.“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29.“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30.“复”与“覆”。原《简化字总表》把“覆”简化为“复”。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了“覆”的规范字资格,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覆灭”等,不用“复”。31.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32.“伏法”是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是指服刑。33.“竿”与“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34.“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35.“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36.“观摩”与“观摹”。“观摹”指照样子写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观摩”则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观摩大会”等不要误用“观摹”。37.“该工厂”、“该学校”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的写法。38.“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一些。39.“国是”与“国事”。“国是”的“是”,有“正确”的意思,使用范围比较窄,如“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语,如“国事访问”;也可作宾语,如“关心国事”。40.“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寒暄”不能写作“寒喧”。41.“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42.“合龙”与“合拢”。“合龙”特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因为施工中的桥梁或堤坝的中间一段称作“龙口”,所以这种接合工作叫“合龙”。“合拢”可指堤坝、桥梁以外一般事物的闭合。43.“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44.“候”与“侯”。“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45.“笔画”与“笔划”。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46.“化妆”与“化装”。“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47.“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48.“荟萃”不要写作“荟翠”。49.“竟然”不要写作“竞然”。50.“竣工”不要写作“峻工”。51.“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52.“简朴”与“俭朴”。“俭朴”只指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53.“接合”与“结合”。“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54.“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55.“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56.“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57.“即”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58.“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59.“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说常用的是“忌妒”。60.“家具”不能写成“傢俱”。61.“请柬”“柬贴”的“柬”不写作“简”。62.“精简”一般不写作“精减”。63.对“空穴来风”,有的词典解释为有根据、事出有因;有的则说是表示子虚乌有、没有根据;有的词典干脆把两种相反的解释一并列出。《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辑组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几年来使用这个成语的实例分析,发现当代使用“空穴来风”表示“事出有因”的还未遇到,因此只取了“没有根据”这一个义项。64.“厉害”与“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65.“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66.“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67.“连”和“联”。“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68.“瞭望”不能写作“了望”。69.“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70.“啰”与“罗”。按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啰嗦”的“啰”不要简化写成“罗”。71.“练”与“炼”。“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炼”与火、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与炼丹有关。“练字”是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体育锻炼”不能写作“练”。72.“澜”与“斓”。“波澜”不能写作“波斓”。73.“迈”是“英里”的音译词,不是指公里。74.“谜团”不要写作“迷团”。75.“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76.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使用。77.邮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明星”不要写作“名星”。78.“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中的“哪”不要写作“那”。79.“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80.“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不要用“轻”,“年轻人”不要用“青”。81.“偶尔”不能写作“偶而”。82.“砂”和“沙”意思相同,但在“砂布”“砂纸”“砂轮”“砂岩”等词中,通常写成“砂”。83.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84.“起用”与“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85.“权力”与“权利”。“权力”是指地位和职责带来的控制力量:“权利”有与“义务”相对的意义,如“著作权”“选举权”。86.“气”与“汽”。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气化”是中医学的专门术语,指人体三焦之气的运行变化。“蒸汽”指水蒸气,“蒸气”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 “暖气”指把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中,散出热气,使室温增高。“汽暖”则是指上述供暖方式。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这几种情形,不很合字的本义,但因为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而定型的。87.“乡土情结”“文学情结”的“情结”不要写作“情节”。“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用在人身上:“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于事情。88.“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渐渐偏西,这时暑热开始减退。这个成语专指天气快凉了,不要误用它来表示“暑热难熬”。89.“熔”、“融”和“溶”。“熔”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溶”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90.“擅长”不要写作“善长”。91.“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92.“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93.“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领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这种写法是错误的。94.“蒜薹”“菜薹”不要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95.“树立”与“竖立”。“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96.“诵读”不能写作“颂读”。97.“授予”、“授于”的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98.表示寒冷天气水气凝结物或云雾、雨滴在树枝、电线上遇冻结成的冰晶“雾凇”、“雨凇”的“凇”字不要写作“淞”。99.“趟水过河”的“趟”,不要写作“蹚”。100.“通信”与“通讯”。不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而“通讯”的意思,一是指利用电码传递消息,如“通讯社”“通讯网”;二是指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员”指报刊、电台等约请为其经常写作新闻报道的非专业人员:“通信员”指部队、机关中传送公文信件的人员。101.“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惟肖”。102.“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同理,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103.“诬蔑”与“污蔑”。“诬”有“讠”旁,指用语言文字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侮蔑”表示轻视、蔑视。104.没有“无所是从”这个成语,“无所适从”不能写作“无所是从”。105.“像”和“象”。据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像”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处理,《现代汉语词典》据此规定:“象……一样”,现在应写作“像……一样”。“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画像”“录像”“偶像”“人像”“神像”“塑像”“图像”“肖像”“绣像”“遗像”“影像”“摄像”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病象”“形象”“脉象”“气象”“景象”“天象”等,都是自然表现出来的。“像”“象”“相”。这方面的用字,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比较乱。“照相机”用“相”;照出的东西用“像片”。“摄像机”“录像机”用“像”。“假象”“真相”所用的字均不同。106.“笑眯眯”不能写作“笑咪咪”。107.“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达。108.“萧瑟”“萧条”不应写作“肖瑟”“肖条”。109.“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为、品德不正。110.“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111.“形”与“型”。“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112.“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113.“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114.“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115.“树阴”“林阴道”的“阴”可否写作“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现代汉词规范字典》的解释不一。《规范字典》明确提出,“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我们发稿中两种写法都应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内以统一用法为宜。在“柳荫街”“柳荫公园”等固定地名中,只用“荫”。116.“一起”与“一齐”。作为副词用时,“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117.“帐”与“账”。表示“财物出入的记载”和“债”的义项时,不能写作“帐”,应写作“账目”“账号”。118.“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单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陆地,如“绿洲”“沙洲”;又是大陆及附近岛屿的统称,如“亚洲”。“苏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写成“洲”。119.“燥”与“躁”。“燥”是指干燥,“躁”指脚不安稳,指性急、不冷静。“脾气躁”“性子躁”用“躁”。120.“装潢”与“装璜”。“潢”是指颜色,“璜”是指一种玉。用于表示房屋装修等,一般用“装潢”。121.“住”和“驻”。“住”泛指居住,“驻”特指为执行公务而留住某地。122.“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123.“侦察”与“侦查”。“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查”常用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侦查”着重于调查,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124.“振”与“震”。“振动”主要指“动”。“震动”主要指“震”。“震惊”用“震”不用“振”。“振”还表示奋起的意思,如“振作”、“振兴”、“振奋精神”。“震撼”不要写作“震憾”。125.“增值”用于指资产时,不要写作“增殖”。126.“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127.“坐落”不要写作“座落”。128.现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新华社规定的第一批禁用词 一、社会生活类的禁用词1. 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2. 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商品时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3. 医药报道中不得含有“疗效最佳”、“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等词语,药品报道中不得含有“药到病除”、“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最新技术”、“最高技术”、“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等词语。4. 对文艺界人士,不使用“影帝”、“影后”、“巨星”、“天王”等词语,一般可使用“文艺界人士”或“著名演员”、“著名艺术家”等。5. 对各级领导同志的各种活动报道,不使用“亲自”等形容词。6. 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通稿中不应使用“哇噻”、“妈的”等俚语、脏话、黑话等。如果在引语中不能不使用这类词语,均应用括号加注,表明其内涵。近年来网络用语中对脏语进行缩略后新造的“SB”、“TMD”、“NB”等,也不得在报道中使用。二、法律类的禁用词7. 在新闻稿件中涉及如下对象时不宜公开报道其真实姓名:(1)犯罪嫌疑人家属;(2)涉及案件的未成年人;(3)涉及案件的妇女和儿童;(4)采用人工受精等辅助生育手段的孕、产妇;(5)严重传染病患者;(6)精神病患者;(7)被暴力胁迫卖淫的妇女;(8)艾滋病患者;(9)有吸毒史或被强制戒毒的人员。涉及这些人时,稿件可使用其真实姓氏加“某”字的指代,如“张某”、“李某”,不宜使用化名。8. 对刑事案件当事人,在法院宣判有罪之前,不使用“罪犯”,而应使用“犯罪嫌疑人”。9. 在民事和行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原告可以起诉,被告也可以反诉。不要使用原告“将某某推上被告席”这样带有主观色彩的句子。10. 不得使用“某某党委决定给某政府干部行政上撤职、开除等处分”,可使用“某某党委建议给予某某撤职、开除等处分”。11. 不要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称作“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也不要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称作“省人大副主任”。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不要称作“人大常委”。12. “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村长”。村干部不要称作“村官”。13. 在案件报道中指称“小偷”、“强奸犯”等时,不要使用其社会身份作前缀。如:一个曾经是工人的小偷,不要写成“工人小偷”;一名教授作了案,不要写成“教授罪犯”。14. 国务院机构中的审计署的正副行政首长称“审计长”、“副审计长”,不要称作“署长”、“副署长”。15. 各级检察院的“检察长”不要写成“检察院院长”。三、民族宗教类的禁用词16. 对各民族,不得使用旧社会流传的带有污辱性的称呼。不能使用“回回”、“蛮子”等,而应使用“回族”等。也不能随意简称,如“蒙古族”不能简称为“蒙族”,“维吾尔族”不能简称为“维族”,“哈萨克族”不能简称为“哈萨”等。17. 禁用口头语言或专业用语中含有民族名称的污辱性说法,不得使用“蒙古大夫”来指代“庸医”,不得使用“蒙古人”来指代“先天愚型”等。18. 少数民族支系、部落不能称为民族,只能称为“XX人”。如“摩梭人”“撒尼人”“穿(川)青人”“僜人”,不能称为“摩梭族”“撒尼族”“穿(川)青族”“僜族”等。19. 不要把古代民族名称与后世民族名称混淆,如不能将“高句丽”称为“高丽”,不能将“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泛称为“突厥族”或“突厥人”。20. “穆斯林”是伊斯兰教信徒的通称,不能把宗教和民族混为一谈。不能说“回族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就是回族”。报道中遇到“阿拉伯人”等提法,不要改称“穆斯林”。21. 涉及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报道,不要提“猪肉”。22. 穆斯林宰牛羊及家禽,只说“宰”,不能写作“杀”。四、涉及我领土、主权和港澳台的禁用词23. 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任何文字、地图、图表中都要特别注意不要将其称作“国家”。尤其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名称连用时,应格外注意不要漏写“(国家)和地区”字样。24. 对台湾当局“政权”系统和其他机构的名称,无法回避时应加引号,如台湾“立法院”、“行政院”、“监察院”、“选委会”、“行政院主计处”等。不得出现“中央”、“国立”、“中华台北”等字样,如不得不出现时应加引号,如台湾“中央银行”等。台湾“行政院长”、“立法委员”等均应加引号表述。台湾“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等也应加引号。严禁用“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称呼台湾地区领导人,即使加注引号也不得使用。25. 对台湾地区施行的所谓“法律”,应表述为“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涉及对台法律事务,一律不使用“文书验证”、“司法协助”、“引渡”等国际法上的用语。26. 不得将海峡两岸和香港并称为“两岸三地”。27. 不得说“港澳台游客来华旅游”,而应称“港澳台游客来大陆(或:内地)旅游”。28. “台湾”与“祖国大陆(或‘大陆’)”为对应概念,“香港、澳门”与“内地”为对应概念,不得弄混。29. 不得将台湾、香港、澳门与中国并列提及,如“中港”、“中台”、“中澳”等。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或“京港”、“沪港”、“闽台”等。30. “台湾独立”或“台独”必须加引号使用。31. 台湾的一些社会团体如“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会”、“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等有“中国”、“中华”字样者,应加引号表述。32. 不得将台湾称为“福摩萨”。如报道中需要转述时,一定要加引号。33. 南沙群岛不得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34. 钓鱼岛不得称为“尖阁群岛”。35. 严禁将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五、国际关系类禁用词36. 不得使用“北朝鲜(英文North Korea)”来称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可直接使用简称“朝鲜”。英文应使用“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Korea”或使用缩写“DPRK”。37. 有的国际组织的成员中,既包括一些既有国家,也包括一些地区。在涉及此类国际组织时,不得使用“成员国”,而应使用“成员”或“成员方”,如不能使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而应使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方”(英文用members)。38. 不使用“穆斯林国家”或“穆斯林世界”,而要用“伊斯兰国家”或“伊斯兰世界”。39. 在达尔富尔报道中不使用“阿拉伯民兵”,而应使用“武装民兵”或“部族武装”。40. 在报道社会犯罪和武装冲突时,一般不要刻意突出犯罪嫌疑人和冲突参与者的肤色、种族和性别特征。比如,在报道中应回避“黑人歹徒”的提法,可直接使用“歹徒”。41. 公开报道不要使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等说法。可用“宗教激进主义(激进派、激进组织)”替代。如回避不了而必须使用时,可使用“伊斯兰激进组织(分子)”,但不要用“激进伊斯兰组织(分子)”。42. 不要使用“十字军”等说法。43. 人质报道中不使用“斩首”,可用中性词语为“人质被砍头杀害”。44. 对国际战争中双方的战斗人员死亡的报道,不要使用“击毙”等词语,可使用“打死”等词语。45. 不要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称“黑非洲”,而应称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新版学习摘要 问号( ?) “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像你这个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销费者???二、问号也有标号用法,即表示存疑或不详。例1:马致远(1250?—1321)例2:钟嵘(?—518)叹号( ! ) “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二、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例1:这点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了吗?!例2:他连这点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顿号( 、 ) “基本用法”增加了两条用法一、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例1:“日”“月”构成“明”字。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长”(《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号(“ ”和‘’) “基本用法”增加了一条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幸福是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幸福是在正确有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括号(() 〔〕 【】 ﹝﹞)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一、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一)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例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717人。例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二)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例3:信封上写着:“阿夷(姨),你好!”例4: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三)标示序次语例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例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四)标示引语的出处。例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o题画》)(五)标示汉语拼音注音。例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二、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可用方括号或内角括号例1:[英]赫胥黎《进货论与理学》例2:〔唐〕杜甫著三、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例:【新华社南京消息】四、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例:国发〔2011〕3号文件五、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例1::〔奇观〕奇伟的景象。例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连接号( — )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波纹线“~”三种,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一、标示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编号;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分合等均用短横线(占半个字的位置)。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例2:参见下页表2-8、表2-9例3:安宁里东路23号院3-2-11室例4:联系电话:010-例5:例6:吐鲁番-哈密盆地例7:WZ-10武装直升机例8: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例9:盎格鲁-撒克逊人例10:让-雅克o卢梭(“让-雅克”为双名)例11:皮埃尔o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二、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有时也可用波纹线(占一个字的位置)(一)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例1:沈括(),宋朝人。例2:日—10日例3:北京—上海特别快车(二)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例4:25~30g例5:第五~八课书名号( 《》 & &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一、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例1:《红楼梦》(书名)例2:《史记o项羽本纪》(卷名)例3:《论雷锋塔的倒掉》(篇名)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二、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表现的作品名称及简称。例1:《渔光曲》(电影名)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例3:《勿忘我》(歌曲名)例4:《沁园春o雪》(诗词名)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例6:《光与电影》(电视节目名)例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例10: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三、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例:科技人员研制《电脑卫视》杀毒软件。四、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3.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人颁发《敬老证》。(×)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六个奖杯。(×)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6.《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7.北京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分隔号(/ )《新用法》增加了“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定义:标号的一种,标示提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形式:分隔号的形式是“/”。基本用法:一、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以用逗号和分号)。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三、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四、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例1:T13/14特别快车例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五、分隔层级或类别。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区)/乡(镇)。本文综合传媒内参、出版圈微信公众号及网上内容— 主编:张海华 编辑:唐乾 —中国武警网微信号:capfnet▲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记得点赞哦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点击展开全文
官方网站!由解放军报社武警分社主办,主要发布武警部队原创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是武警部队在互联网上唯一的权威发布平台。更多原创新闻请关注【中国武警网】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武警军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