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九下课外古诗十首十首古诗重要的注释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用户等级:爱智康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77 小时
金币:16933
等级:爱智康
<em id="authorposton15-9-22 17:42
查看: 1595&
本帖最后由 广州智康1对1 于
17:42 编辑
这是八年级上册的全部古诗词,智康语文老师们整理了全部的注释、译文和主旨哦。快来仔细检查孩子们有没有掌握吧!
1、《杜甫诗三首》(课内)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破:被攻破。深:茂盛;茂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惊:使……惊动。恨别:悲伤,悔恨离别。&&感时:感伤时局。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这里指战争。抵万金:抵:值。白头搔更短:搔:抓,挠。&&短:少。浑欲不胜簪: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
【译文】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伤感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白了头发,越搔越稀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齐鲁青未了: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荡胸:心胸摇荡。曾:通“层”,重叠。决眦(zì):眦:眼角。& &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主旨】本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暮:在傍晚。& & 投: 投宿。夜捉人:&&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啼:哭啼。苦:凄苦。前致词:&&前:上前,向前。致:对……说。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附书至:书,书信。至,回来。新:最近,刚刚。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长已矣: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无人:更:再。唯:只,仅。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请从吏夜归:& &请:请求。从:跟从,跟随。急应河阳役:应:响应。犹得:还能够。备:准备。& & 晨炊:早饭。夜久:夜深了。& & 绝:断绝;停止。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独:唯独、只有。
【译文】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我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主旨】本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诗四首》(课内)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 稀少。
③兴: 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⑤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⑥狭: 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 值得。
(11)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 违背。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之情。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主旨】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今湖北、河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
⑺海楼:海市蜃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主旨】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③徙(xǐ)倚(yǐ):徘徊。
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⑤吊古:哀吊,凭吊。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主旨】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一首爱国诗篇,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3、课外古诗词十首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朝露:清晨的露水。& && && && && && && && && && & 待:动词,等待。日:太阳。& && && && && && && && && && && && &&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 && &布:散布,洒满。& && && && && & 德泽:恩泽。& && && && && && && && && && && && &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 焜黄:枯黄。& && && && && && && && && && && && & 华:通“花”。& && && && && && &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 && && && && && &徒:徒然,白白地。
【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著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主旨】& & 本诗通过自然景物变化归结到人生变化,劝人们珍惜青春,应当及时努力做出一番事业,否则年纪大了追悔莫及。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近。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主旨】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恬静的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孤寂抑郁的心情。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释】⑴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雁南度:大雁南飞。南:一作“初”。⑵首二句从鲍照《登黄鹤矶》“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句脱化而来。⑶襄(xiāng)水曲(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汉水流经襄阳(今属湖北)境内的一段。曲,江水曲折转弯处,即河湾。襄:一作“湘”,又作“江”。曲:一作“上”。⑷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云:一作“山”。⑸乡泪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⑹孤:一作“归”。天际:天边。一作“天外”。⑺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⑻平海:宽广平静的江水。漫漫:水广大貌。
【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主旨】这首诗描写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⑤济:渡。⑥端居:安居。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⑧徒:只能。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主旨】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出仕做官,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3.乘:驾。4.去:离开。5.空:只。6.返:通返,返回。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9.川:平原。10.历历:清楚可数。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14.乡关:故乡。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主旨】诗人借登楼吊古,以景寄情,抒发了思乡怀土的愁绪。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明净的水,护城河 。③一:助词,加强语气。为别:分别。④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蓬草枯后根断,又名“飞蓬”,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⑤征:远征,远行。⑥浮云:飘动的云,这里就像友人的行踪,从此山南水北,任意东西。(把落日比作自己,抒发作者对友人的难舍难分)⑦游子:离家远游的人。⑧兹 :现在⑨萧萧:马的嘶叫声。⑩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译文】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护城河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飞蓬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的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
【主旨】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对友人漂泊生涯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悲寂寥:悲叹萧条。
②春朝:春天。
③排:推开。
④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主旨】本诗通过对高阔清爽的秋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或者表现出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②适:恰好。惬(qiè):心满意足。③野情:喜爱山野之情④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⑤幽径:小路。⑥熊升树:熊爬上树。⑦何许:何处,哪里。⑧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译文】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主旨】这首诗语言朴素,通过描写诗人深秋时节,林空之时,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其兴致之高,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无遗。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1)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2)浸:泡在水中。(3)潇潇:形容雨声。(4)子规:布谷鸟。(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6)白发:老年。(7)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主旨】表达了作者虽对时光的流逝有所痛惜,但能反其意而用之,既然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常驻,就用不着为白发苍颜而叹气感伤,从而体现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旷达乐观的精神。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人生向往的思想感情,也同时暗示了作者对于现状的豁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⑴ 僵卧:挺直躺着,指卧病在床。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⑸ 思:想着,想到。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⑻ 夜阑:夜深人静的时候。阑(lán):残尽。⑼ 卧听:躺着听。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我拖着衰老的躯壳卧病在床,但我不为此感到哀伤。国家的边疆可还好?我日日夜夜都在挂念。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窗外风雨呼啸,也许到了梦中,我又会回到战马嘶鸣的浴血战场。
【主旨】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22 17:42
& &非常好,很齐全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23 09:52
太好了 收藏了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9-28 18:53
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8 小时
金币:1091
<em id="authorposton15-9-28 21:44
非常好,很齐全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5 小时
金币:2160
<em id="authorposton15-9-29 19:56
谢谢分享,好资源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3 19:41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35 小时
金币:1190
<em id="authorposton15-10-8 22:17
真的很全面,谢谢!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9 10:55
很好呀,谢谢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9 17:51
很全面,谢谢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10 17:33
太感谢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4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10 21:28
很全面,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12 11:06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14 08:36
很全面,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0-19 16:38
谢谢分享!
扫一扫,轻松关注!
Powered by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10首古诗是哪个?请说一下诗名,有全文就更好了.
长歌行》鉴赏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著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著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野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2. 薄暮,日将落之时. 3. 徙倚:指徘徊、彷徨.4. 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6.落晖:落日的余光.7.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作者介绍:王绩:590(一说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
我家在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
客居生活让思乡的眼泪已经流尽,孤帆远在天边,此情此景不忍再看.
我想找人问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只见海水漫漫.【鉴赏】这诗题又作《早寒江上有怀》,是作者离开长安以后,东游吴越,滞留江上,因早寒思归而作的.首联,起调高致,意境辽阔,写出了思归的无限寂寞和怅惘.接着的第二联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这是何等的亲切.千里迢迢,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更增惆怅.所以第三联用“乡泪客中尽”承第二联的思归,而“孤帆天际看”则承首联的江上寂寞,而又情景互对,韵致凄切.思乡之泪,已在客中流尽,伤心惨恻;片影孤帆,飘泊天际,孤独凄凉.最后两句,因欲归不得,怅望云天,迷津有问,世路崎岖,“平海夕漫漫”的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迷惘茫然的心绪."诗人用“平海夕漫”这样的景语,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彷徨.蕴藉不露,悠然不尽.全诗形象结合抒情,融洽浑成,饶有韵致.这江上思归,是和仕途失意紧密连在一起的.而思归,就常常是抒发仕途失意的一种表现崔颢《黄鹤楼》原文与译文原文 译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注释: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位于长江、汉水夹角地带,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位于汉阳东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后人因称其洲为鹦鹉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解释】
涵虚:水汽浩茫.
云梦泽:古大泽名.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面.
端居:闲居.
徒:徒然.【鉴赏】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这是一首他在游历洞庭湖时写的.诗人借洞庭湖起兴,描写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色,进而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这首诗写得得体,有分寸,同时也没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着痕迹,流露心迹.《送友人》原文与译文
李白原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让人销魂的)呜叫声!注释: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横:横陈,横对.郭:外城.白水:清净之水,潘岳诗有“白水过庭激”句.绕:环绕.○首联用对仗句交待送别的地点及自然环境,充满着诗情画意.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一:副词,表示动作刚一发生,随即会产生某种结果.为别:作别,送别.孤蓬:孤独的蓬草,比喻孤身远征的友人;蓬草易随风飞转,脱离根本,古人常以转蓬喻飘泊流浪.万里:极言其远.征:远行.呼应题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对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为关切、似有千言万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飘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绪,落日的余辉似故人的恋情.○用一联名词语含蓄表达了此时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维.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自:介词,常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时间、处所等的起点.兹:代词,近指,义为“这”“此”.去:离开,离去.萧萧:象声词,马鸣声;《诗&#8226;小雅&#8226;车攻》有“萧萧马鸣”.班马:别马,指友人的坐骑;《左传&#8226;襄公十八年》“有班马之声.”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手挥目送,马亦有情,人何以堪!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句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 “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你看,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有力度. 《鲁山山行》原文与译文
梅尧臣原文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注释:①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意满足. ③随处改:是说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④幽径:小路. ⑤熊升树:熊爬上树. ⑥何许:何处,哪里.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浣溪沙
苏轼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注释: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原文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僵卧 ① 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 . 夜阑 ③ 卧听风吹雨,铁马 ④ 冰河入梦来. [ 注释 ]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 夜阑(lán):夜深. ④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 赏析 ]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下语文课外古诗十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