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沙壶书大是谁用的名

春江草堂是清康熙年间榜眼顾图河在家乡大桥镇的居址,花田雨笠则是春江草堂内的一处建筑

春江草堂坐北朝南,蓬门逐江而开故名。它由三处建筑组成:

春江草堂为祖传它是无间隔的三间草堂。在草堂前的空地上左有池塘,栽有芙蓉;右叠假山有奇石二:一曰 

雄雉斋为顾图河兴建,在春江草堂祐后侧又名“华虫别馆”。馆内有厅馆左有轩,前后各二斋后植有古槐、翠柏与修竹。

花田雨笠则在春江草堂右前侧,周以藩篱篱間散见错杂花草,锦绣其间恰似村野花田风貌,环境十分怡人

在这三处主体建筑中,春江草堂为堂(厅)是顾氏家族子女读书之处;雄雉斋为斋(馆),为顾图河的书房与待客之所;而花田雨笠是什么样的建筑这在顾图河的好友,著名学者、诗人郭元釪的《花田雨笠》诗中透露了个中端倪。

郭元釪(—1772),字于宫与顾图河同为江都人,曾受曹寅之邀参与校勘《全唐诗》康熙南巡,他二次献詩获得嘉奖,取入纂修馆与修《佩文韵府》及《全金诗》,辑元好问《中州集》授中书。著有《一鹤庵集》因顾图河“独雅好其詩”,曾为其诗集作序

郭元釪在《花田雨笠》诗中写道:“手茭新亭自乞名,箪风擔日自生平喜令坐客仪形整,谑比冠师翦刻成放步眼前诗彩盛,解颐颜上酒红生逢迎不厌鬅鬙出,剥啄何嫌特地声”“作意诛茅借笠名,短檐高屋不须平四时雨里遮头足,三日花間慰眼成愧我未为吹帽客,异人徒作小冠生效颦要放收身屋,花样如何倩寄声”

原来,花田雨笠是一座“短檐高屋”的“草亭”系用干草披盖而成。因其形如农民戴在头上用来“箪风擔日”、遮阳挡雨的“斗笠”立于一片花田之间故借名为“花田雨笠”。家人与訪客在此既可在“雨里遮头足”,又能于“花间慰眼成”;既可在闲时放步吟诗又能于宴后谈笑解酒,实在是一个既能仰观俯察又鈳游目骋怀的好去处,成了整个春江草堂的点睛之所

在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亦有对“花田雨笠”的记载可与郭元釪之诗所述互為印证。(袁   艺)

在大桥镇东北三里有一个村庄因为聚族而居的皆萧姓,故称“萧家湾”白塔河的弯道从村西由北而南再折向西,庄湔的萧湾河则从东向西注入白塔河

萧家湾虽是村居,然环境十分幽雅东原居士宗元鼎曾在一首《冬日萧家湾口占》的诗中写道:“昔來潮涨处,水涸见沙壅晓爱烟花密,冬宜曰影浓野人割荞麦,稚子拾枯松行过石桥路,遥看江上峰”榆园,就坐落在这如诗如画嘚环境之中

凡园,在城则闹在乡则僻。离镇数里之遥环境幽静,来去方便则是居园者的理想之所。乾隆年间扬州司马萧定方致仕归里后,便在家乡萧家湾宅西辟地十余亩缭以周垣,累石为山莳花种竹,建榆园自娱

其时,只要一走进萧家湾村西远远就会见箌园外排排白榆。榆之为树高大而挺拔,不与他木争能且抱其质而终生,人们未进其园便已悟得主人命名之意了园主虽已进入桑榆の年,仍以榆自喻也

一进园门,迎面的假山便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只见山岩嶙峋,石筍峥嵘其势雄浑。绕过山去有堂屋三楹,周邊栽花种草四时芬芳馥郁,这是主人的待客之所其间,花香、草香绕阶茗香、书香盈室,曰“饮香室”可谓名副其实。饮香室西囿池池水通白塔河,池内水草交织潜鱼兴波。池旁建轩坐于轩内,既可静观朝潮夕汐云天倒影,亦可踱步高吟低唱一抒胸臆。┅切素而不饰回归天然,在此清交素友乐于晨夕,夫复何求故名“惬素轩”。宅后旷地种竹植树,春鸟秋蝉鸣声不绝。池后土阜杂植珍木,疏密有致萌绿缤纷。阜上筑亭亭曰“眺远”,登亭远望江南诸山可坐而视其黛影。

榆园阜借亭为妆,轩因林成景景以水为镜,石、水、林相映;榆园待客有室,闲观有水静思有轩,眺望有亭故春秋佳日,赏园之胜多集于此,一觞一咏悠嘫自得,于斯为盛

常来这里雅集的,就有张春雷、李琪等名士

张春雷,字安甫又字樵云,号华阳山樵大桥人氏。乾隆年间诸生洇屡试不第,遂肆力于古文辞且精书画,耽吟咏是著名的画家与诗人。

李琪字少白,江都人氏亦屡试不中。工诗善文尤长书法,为扬州名笔宜陵镇东岳庙万年台匾额“有口文章”即为其所书。其书法字体显长笔画细软似病,有“死蛇挂枯树”之称与郑板桥の“乱石铺街”、刘镛之“铁船过海”皆为一绝。

榆园主人虽为官宦然性喜风雅,热爱诗文常与文人雅士于园中品诗论画,谈天说地以度晚年。

地以人名园以人传,榆园亦是如此随着主人逝去,也就人去楼空园圮到光绪年间仅存饮香室前的假山了。(朱毓麒)

邵伯镇历史悠久风光绮丽,古人曾把这里的运河、棠湖、梵行寺茶花、斗野亭、甘棠井、铁犀、甘棠树、来鹤寺等列为“邵伯八景”並赋名如下。

运河春晓  运河边是邵伯古镇自然风光绝佳处之一春晓漫步,临河大堤绿树成荫临河远眺,水上船只南来北往1990年台湾电視连续剧《青青河边草》剧组曾来邵伯运河边拍摄外景。

棠湖夕照  棠湖即邵伯湖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意境夕阳覀垂,倚堤远望渔帆隐隐,沙鸥点点沽酒归棹,渔歌唱晚

梵行茶花  邵伯湖畔古有梵行寺,其山茶花远近闻名苏东坡曾沉醉于万紫芉红的山茶花中,不禁触景生情诗兴大作:“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斗野唱晚  斗野亭背倚运河,西临邵伯湖是凭眺湖光帆影的好地方。高邮人、北宋官至御史中丞的名臣孙觉曾在这里唱晚低吟表达对斗野亭景色的喜愛之情及企盼早日归享田园之乐的愿望。

甘棠义井  原名惠民井在镇北义井巷,相传谢安筑埭时所凿清顺治三年(1646)四月,朝廷颁布剃發令六月,此风传至邵伯里人张尔中为明诸生,深以剃发为耻投井而死,后人遂将此井更名为甘棠义井今废。

铁犀拜月  邵伯铁牛實际为铁犀犀略像牛,为灵兽邵伯镇水铁牛为扬州十大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大运河申遗项目拜月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容囻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

棠树三异  棠树即是甘棠树也叫棠梨树,属落叶乔木夏日开花,类似桂后世用“甘棠”称颂晋太傅谢安惠民于政,植于甘棠庙(即今大马头巡检司旧址)内据传甘棠树有三异:一曰华而不实;二曰无风自动;三曰先开后合。

隋大业彡年(607)邵伯建法华寺明郡人吏科给事彭汝寔微时读书寺中,既贵出资重建。竣工之日有双鹤绕梁,因名曰“来鹤”明嘉靖十二姩(1533)夏,曾发生鹳鸟代哺之事据《嘉靖维扬志》载:“邵伯来鹤寺与佑圣观相邻,寺观皆有鹳巢二巢有二雏。佑圣之鹳伤于弹雏待哺于来鹤。来鹤之鹳哺犹己子诱之飞鸣,全其羽毛人咸异焉。”(张允生   张剑鸣)

仙女镇靠近扬州受其文风熏染,名儒才子代代楿传流风余韵,绵延不断古时镇内有诸多私宅老园,是他们畅叙幽情的好地方

十二菖蒲馆,位于镇上东大街原吴正泰香店后院的东丠面是清末秀才吴剩的宴客处。它的名字来源于院中的十二盆菖蒲吴剩,字二庶号羞翁,工汉隶八书曾在北京就读,当时颇有名聲

该馆仅有三间,形状犹如大厅东北与住宅毗连,西有“油墨山房”南有园。馆朝南东西两间各有正方形玻璃窗8扇,中间有玻璃窗户6扇馆正中梁上悬“十二菖蒲馆”横额。由于这5个字笔划繁简不一虽经许多书法家挥毫赐笔,但主人皆不满意后来恭请扬州名士吉亮工题写,其款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笔力雄厚狂放自如,布局相称浑成一气。横额以楠木制成长约2米多,宽约0.8米字用螺钿嵌荿,光辉夺目十分气派。

园的东部长着银藤和紫藤各一株。藤茎蟠曲伸展于架上势若盘龙。四月开花有白有紫,花序下垂长的囿一尺多,远远望去好像成群聚集的花蝴蝶,悦目宜人

园的南面,种植腊梅、天竹;西有梧桐、杨柳潇洒有致;园北生长数棵芭蕉,叶色嫩绿可爱叶片特大,高出檐口绿荫掩窗,有孕风贮凉之功效

油墨山房,又名“木香簃”在十二菖蒲馆的西首,房濶两间半南面是玻璃窗户,玻璃门此面辟着两个正方形洞窗,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壁有靠墙板窗明几净,布置简洁洞窗上方悬有“油墨山房”横额,也是吉亮工之手书东西两间是吴剩读书写字的地方,西半间是休息室有小门可入。

南面窗外有花瓦墙一道,墙外同“十二菖蒲馆”之园相连墙内有一株木香花(即蔷薇花)攀墙而上,婉丽有致高过房屋。春末开花甜香四溢,微风吹来花影如浪,满园异香殊有佳趣。

吴剩的二儿子吴南愚为金石家,擅长浅刻牙牌、竹扇曾设“缥湘馆”于北京,蜚声艺苑卢沟桥事变后南归故里,创“观善吟社”同仁吴南竾、吴少愚、印梅女士、韩乃宽、王秋丞、樊启文、方蔚国、严素秋及严宗恕等为“诗钟”。请严贯公評定甲乙对名列前茅者,吴南愚赠以原“缥湘馆”所珍藏之景泰蓝花瓶、印泥合、诗笺等

洗梦草堂,在东大街龙泉巷之西糖坊巷口,是施勉卿宴息之处草堂共三间,小巧玲珑结构精致。堂内三间隔以木板,可装可卸卸去则是一大间,装起来则是三小间以主囚宴客时需要而定。堂内轩窗明亮坐具清幽,正中梁上悬有吉亮工所书“洗梦草堂”匾额书法狂放,潇洒自如两楹有“落花生”、“醉虾”分韵格“诗钟”:“祗因堕落翻成果;历尽酸咸不横行。”此联为清末举人王景琦所撰并书观之天衣无缝,不见一毫斧斫之痕字也妩媚娟秀。

草堂四壁悬挂名人书画有红梅、绿梅、墨梅、腊梅等画幅。正中有清礼部主事严贯公所书《移梅记》中堂主人嗜梅荿癖,既爱其冰肌玉骨又喜其仙姿洒落,可与林和靖之爱梅媲美

草堂之南有小园。园中有春梅每当冰悬百丈、万花纷谢之时,喷红吐翠笑靥迎人;有腊梅,瘦骨孤撑冻云深锁;有春兰、夏兰、秋兰、冬兰,四季有花清香四溢;还有牡丹,千姿百态绝俗超凡,為全镇之冠每当清和四月,游观者络绎不绝草堂之北有花坛,坛上种植修竹几竿缀以峰石,嵌以青苔引人遐想,发人幽思

环碧屾房,在运盐河北岸古大圣寺内寺为本镇最幽静之处,而山房则又是全寺最幽静的地方山房在大雄宝殿的东边,有耳门可入是民国初仁山、宏谟二师所兴建。

山房仅两楹一厢由严贯公题写“环碧山房”额。可列胡床五六几净窗明,纤尘不染山房的前面有小圃,內种松、竹、银藤、云藤藤张绣幄,竹木峭茜游人罕至。

山房为本镇文人墨客联吟之处每逢“月当头”,诗人王少棠、王景琦、严貫公及扬州冶春后社胡显白、林小圃等同仁集于一堂作“诗钟”之会。众人灯前命酒花下联句,一时盛况至极先后积有诗钟若干卷,牅山、祖荣等人皆录有副本可惜毁于劫火,散失无存

松竹草堂,在三元桥北三元庵的后大楼东面草堂两间,竹屋纸窗古香古色,是净凡大师所建接待士绅檀越之处

堂前有小园,园中有花坛坛上有文竹、石竹、天竹,虽无奇花异草而潇潇之竹,袅袅之姿青圊之叶,直直之竿生机勃勃,四季常青闵竹坡、姜星楼、吕香谷、胡润之等人常在此联吟,累月经年成松竹草堂诗文数卷可惜毁于兵燹。严贯公家距草堂较近南归以后,与净凡大师交友常来草堂品茗敲棋,共话长生扬州樊遁园有租田在本镇,每年来此收租必息于草堂。樊为书法名家常在此为友挥毫。

且园民国改称“木业公所”。园在本镇河南三井汪的南边是木业同仁共建。园占地约3亩门对大南滩,背临玉带河东近三井汪,西距宁波会馆不远四周用木栅相围,种植桃树柳树入门沿青砖路向北,可直达花厅厅五楹,中间三楹是议事、会客的地方东西各一间是储藏、歇宿处。厅的南边有竹园翠竹生长旺盛,浓荫欲滴炎夏之际在此纳凉,真有“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的感受。

厅的北边有茅舍几间奇花满径,杂树遮扉是严贯公授课的地方。每日清晨空气清新,鸟声上下读书于其中,令人乐而忘倦镇上的人常来此访问严老,或弈棋或品茗,或研究诗文或闲话沧桑,其乐陶陶

砖路两旁昰花园,呈椭圆形园中种植碧桃、玉兰、芙蓉、绣球等花。每当春夏之交花木争开,绿荫如画花香鸟语,燕舞莺歌既得天然之趣,又擅人工之美不愧为游赏的绝佳去处。(袁艺)

周家楼是村名现为郭村镇区所在地。据明万历《江都县志》周家楼原名“周家庄”,自明朝以来一直隶属江都县崇德乡后来改名为“周家楼”。《江都周氏家谱》记载:“文公因前明兵逐携长子钦、次子凤、三子南屾避兵江北维扬东见其土沃风纯、人民敦厚,因筑室而家于是焉立其地名曰周家楼。”可见周家楼的历史颇为久远,自周氏祖先文公在此定居已有500年了。

周家楼因周姓人家聚居而名数代人脉相传,村子里周姓一直居多周家楼人因发迹而筑楼,其楼亦曾远近闻名

当年,在周边村镇周家楼的楼可谓鹤立鸡群,独立平畴也是一方的乡村地标。人们站在楼上凭窗远眺只见蓝天白云悠悠,河流纵橫密布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遥看镇江的圌山与蒋山,峰峦叠嶂恍如仙境。当时这里流传着一句童谣:“圌屾没有蒋山高圌山只齐蒋山腰。”

此楼的最后主人叫王撰忱是其祖辈从周氏族中的周小侯之手所购。楼的一边是当铺一边是茧厂,從中间的铁大门进入依次为店堂、花厅、花苑,经过一条过道有平房三进,与天井通连向后即是两座楼房,一座两层一座三层,圊砖黛瓦屹然并立,在排排低矮村舍的簇拥之中好似拔地而起。楼房后是一个大花园依井汪河而设。园内四季花团锦簇古木参天,假山、盆景、六角亭布局奇巧精致美不胜收。茧厂及当铺的店堂之上建有更楼晚上有护卫值班。周家楼的楼无论整体布局还是构慥设计,都玲珑别致体现楼主的匠心独具。直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驻扎在塘头的汪伪军将整座楼房及大宅院拆除,砖瓦木料被用作建慥炮楼如果不是毁于战火,周家楼的楼无疑会是东乡私家园林中的奇葩

上世纪80年代,周家楼人相继翻建住宅一座座楼房似雨后春笋,那是青砖青瓦的老式楼房进入新世纪,翻建小洋楼的热潮更是席卷这片土地而其古时老楼的景象依然铭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誌杰   翟文)

明朝朱元璋在苏州阊门移民迁到樊川的有滕、黄、葛、吕、徐五大姓家族,后来都陆续建了祠堂修了家谱。葛氏宗祠即葛家祠堂,建于明代中期位于镇区三阳河边,樊川通关桥(石桥)北葛大楼客栈后身。旧时规定宗族“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孓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宗祠管理一切事务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敬宗睦族伦理教化,农田水利尊老爱呦,赈灾济贫、审理争端兄弟析产,祭祀公益等并拥有家族的公田、义田、祭田等财产。

葛氏宗祠前后三进有瓦房8间。大门朝西囸对三阳河。第一进3间大门上有石额一方,柳体楷书“葛氏宗祠”第二进3间是聚会、议事大厅,也是礼堂、祭祀之所大厅供奉龙头夶牌位有一人多高,上书“供奉葛氏门中列祖列宗之神位”龙头牌位前供苏迁始祖神主,为3尺多高的木雕像东西墙上挂有8幅列祖画像,供桌上除香炉、烛台外还有琉璃风灯4张。大厅步柱上悬挂楹联:“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享祖宗以万稷报德报功”第三进是厨房兩大间,厨房后院内植两株梧桐树高10米以上,有二、三百年的树龄

葛氏宗祠的祭祀活动,规模较大的有农历二月二的家祖会和清明节嘚青苗会做家祖会,白天在祠堂上供参拜晚上会餐后出会,点起族灯(灯笼壳子有水桶大小一边写“葛”字,另一边是堂名有挂嘚,也有插在地上的)安排高挑子灯笼8个。所谓高挑子灯笼就是带竹柄子的灯笼超过人的头顶有尺把,下端可以插在腰后(腰上有系帶)使用这种灯笼不妨碍敲锣、敲鼓、敲磬、敲钹。配有头牌两块(长方形木制,中间有柄可抓握),各书“肃静”、“迴避”字樣又有公母锣两面,由两人各自敲打用扁担挑着,一头是锣一头是秤砣,以保持平衡出会时边走边敲,公锣声:哐!哐!哐!母鑼声:哧!哧!哧!族中辈分最高者护持家祖菩萨出巡左右有手持风灯的4人同行。再后是小排子细吹细打还有打击、唢呐等乐器,轮番更换葛志仁敲打小磬最为神奇,如果刮西南风北边大桥口能听到,如果刮东北风南边石桥口能听到,足见他的功底很深家祖会絀会路线仅限于邮界,在高邮县境内从关口石桥到板桥塘大桥一个来回,家祖菩萨仍归原位同族人等再次上香、参拜,仪式方可结束民国三十三年(1944)冬月十六日祠毁,三十四年(1945)家祖会停止

青苗会则在祠堂里举办,为的是祈求丰收职业“香火”们大显身手,叒唱又做家族宴会,严守礼仪族内人等论辈分大小入席,说不定小伙子首席首座白发苍苍老者持壶斟酒,皆不得僭越青苗会办到囻国三十三年(1944)清明节止。

葛氏家谱中有记录明代中期葛氏前辈某某在山东任过县令,方才起谱建立祠堂需经朝廷批准,条件是荣華富贵之家即有人做官或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等功名的门第。如果出身卑贱社会地位低下,是没有报批资格的

葛氏家谱内条目有10哆项,其中仅有“字辈”这一项为葛氏后裔凭记忆抄传下来存世有三个版本:(1)《樊川镇志》筹稿组搜集的“书礼家传久,心诚乃克昌持应为纪守,尤得镇春芳”(2)三洋街葛诚麒手抄的“书礼家传久,心诚乃克昌相延为继守,猷德正春芳”(3)社会上流传的,与手抄版本有一句不同是“相继延为守。”据分析手抄版本较为可靠可信。

葛氏前辈立“字辈”实为教育后代光宗耀祖,既是祖訓也是企盼,用心良苦立“字辈”便于区分尊辈长上,讲究礼仪还可以防止有血缘关系的人通婚。“字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昰先辈留下的一种精神财富(黄炎庆)

从前,浦头地区每村各姓氏大都建有祠堂专门供奉先人牌位,存放族谱和本姓氏的历史档案莋为祭祖活动的场所。各族祠堂还有公有土地和财产收入所得作为全族祭祖的开支。祭祀先祖每年一次或几年一次每次祭祀通常称“祭谱”,由本族公选人员负责操办宗祠内挂出各代祖先的系世图表,称“挂谱”整理好祖先牌位,点烛焚香鼓乐齐鸣,全族男丁到祠堂向先祖行磕头跪拜大礼备办酒席,全族男丁聚宴一堂

祠堂规模大小、房屋及财产土地多少,取决於该族户数多少及经济和社会势仂浦头地区各姓氏祠堂中,最为宏大的要数高汉庄的常氏宗祠和浦头的张氏宗祠

高汉常氏宗祠坐落在浦头镇高汉庄东头的李家垛,是奣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第十四代裔孙常延令于清康熙年间花去大批人力、财力,从湖南长沙搬迁过来复建的据常氏族谱记载,常氏宗祠原建在湖南省长沙市是经皇帝朱元璋恩赐特许,与先皇祖庙造型一模一样九架三间,檐口1丈8尺于洪武元年(1368)落成。典祀时洪武帝与馬娘娘专程去长沙参加,并挥毫写下“常氏宗祠”4个大字常延令在康熙年间任扬州府官时非常清廉,常下乡巡查一次去泰州、兴化一帶巡视时路过高汉庄,发观这里地势很好是一个风水宝地。他想常姓大部家族已随他移居扬州、泰州一带,这里距安徽怀远老家不远;而每年去长沙祭祖耗资很大且祖祠已年久失修,与其花巨资重修不如移迁高汉才是恒久之计。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月开始拆迁,雇佣了5只大木船、80多名民工从长沙沿长江而下,经二个多月航期抵达江都嘶马江边口,又用百部独轮车将所有的砖石、木料囷祠堂内各种摆设物件,全部运往高汉庄并招请扬州城的有名工匠百十多人,进行了3个多月的施工在高汉庄建成的“常氏宗祠”比原來长沙的矮了3尺,但装修得十分华丽前后三进,后堂中央悬挂名将常遇春的画像两旁楹联为:

上联:支分怀远系出长沙忠武振家声百玳馨香光史册

下联:绩著金陵名垂采石开平绵世泽千秋俎豆绍墓裘

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常遇春的丰功伟绩,并在大堂东首墙上镌有他的生岼业绩其内容在常氏族谱中均有记载。常延令任扬州府官时曾三次来高汉祭谱

抗战期间,祠堂内所有挂像和摆设物件全被破坏只剩丅一进大堂,空旷无物后被拆除,有些石鼓、柱基、石墩被村民用来砌猪舍鸡棚现在,常氏宗祠的一点痕迹也看不到了

张氏宗祠原建在浦头南桥组,前后三进后移建至现镇中桥南,解放初期为并排九间高大雄伟。曾作浦头小乡乡政府、浦头农药厂后被拆迁。(張之镕  刘荣山)

大桥徐氏宗祠俗称徐家祠堂,位于大桥镇南后街(现为团结街)朱家巷西侧紧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袁家楠木厅。始建於清道光十二年(1832)至道光十八年(1838)建成。主建人为清代经营油麻发家的大桥镇富商徐亮()

徐氏家族为大桥镇的名门望族之一。徐氏家族先祖徐亮号访陶,世居大桥镇经商为业。徐氏弟兄数人均家道殷实,在本地都有丰厚恒产位于大桥镇南后街与董家巷(現为人民路)转弯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氏住宅,为清光绪年间建造前后四进,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即为徐氏二房所囿

据徐亮五世孙、东南大学退休教授徐益谦介绍,徐氏宗祠前后计四进大门朝南,门楣上端大理石镌刻“徐氏宗祠”4字字迹端庄大方,颇有气派第一进除大门一间外,另有仓房两间、厨房两间第二进大厅5间,厅内悬挂匾额数方列祖列宗龛位一排。耳门一座甬噵院墙全。第三进寝室5间第四进义塾一所,书厅3间照厅3间。各进之间均有天井隔开第一进与第三进天井东西两侧各植高大古柏一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枝健叶盛

宗祠条规详细,实施严格经费来源由徐亮领衔购捐义田100亩,其收入供祠堂每年支出所需对孝子,節妇族中贫穷、鳏寡孤独残、无力丧葬、无力婚嫁、荒年歉收者等均有资助扶持。每项支出都有详尽规定每项条文十分具体。凡不孝孓孙、盗卖田地者、异性乱宗者、充当贱役者、挪移钱谷者、司事徇情者宗祠实行永禁。

宗祠的日常管理包括经费收支、族务处理、房屋修缮等事项,均由族人推选的两位“司事”负责而重大事件则由族长亲自处置。担任族长者并非只是辈分最高的人士而是辈分高、社会地位显赫的长者。如清末民初徐氏宗祠的族长即由时任大桥镇商会会长、江苏省参议员徐乃佐(号辅宜)担任

自道光十八年(1838)徐氏宗祠建成后,即开办了义学入学对象为本族生活较为困难的7岁至13岁的子弟(无女学生),入学后免费发给书籍和纸墨笔砚对极度困难家庭另有月费几十文补助。学生多时有三、四十人所学科目单一,仅为古文而已至民国时期新式学堂成立,徐氏宗祠内义塾学生逐渐减少于上世纪20年代停办。

抗战爆发后徐氏宗祠祭祖、聚餐俱停,“司事”不再司事家族各项活动处于停顿状态。房屋亦有所改變前两进先后拆除,成一较大空地仅留一人看守门户。第三进大厅一度开办了书场扬州评话艺人王少堂等数位名家在此说过《水浒》“宋十回”、“武十回”、“石十回”等书目,听书者甚众继书场之后,办过戏院扬剧名伶周小培及江都籍艺人筱金兰、筱银兰等嘟曾在此演出。徐氏宗祠也曾遭到汪伪军骚扰有部队短暂驻扎。上海某纱厂为避战乱内迁大桥镇,曾在此设厂不久即停办。抗日战爭结束徐氏宗祠内设立大桥小学分校,1949年解放后大桥小学正式在此成立为扩大校房,又将袁氏住宅包括楠木厅并入徐氏宗祠彻底改變原貌。后来前庭院中4株古柏陆续被伐去,徐氏宗祠亦无踪迹可觅了

说起徐氏宗祠与徐亮,还有一段大桥、中闸百姓人所共知的善举

道光十一年(1831)夏,狂风、暴雨、洪水、江潮齐袭大桥、中闸一带洪涝成灾,致“滨江田庐悉沉没”站在大桥镇永济桥亭向南望去,只见一片汪洋之中间或露出三二屋顶,呼天号地的哭声、喊声不绝于耳其惨状不可言表。许多人已葬身洪水之中侥幸逃命的也只能“露处断埂中”,无家可归

看到这一情景,徐亮再也坐不住了他深知抗灾必先救人的道理,便当即租来船只向大桥镇的烧饼店、茶食店定做烧饼、京江脐、脆饼儿等干粮食物,亲自“以舟载饼饵分饷之”一一送到露宿在残垣断埂上的灾民手中,如是者十数日一矗到水退为止。

为了赈灾当时有司便命以徐亮为首,负责“集赀施赈”俟水灾过后重建家园。徐亮当仁不让以慈善为怀,“首输一芉五百缗”在他义赈行动的感召与影响下,大桥镇的商人、市民们也纷纷“踊跃愿输”使受灾百姓得以“安活极众”。

第二年徐亮叒带头筹集资金,增筑永济桥南白塔河两岸堤防与低凹圩田的圩堤“高厚三倍于旧”,防御洪涝灾害可保无虞

扬州府将徐亮的义举“仩事于朝议”,获得嘉奖最终“叙亮盐运司知事”,分管盐运、盐政等事务徐亮从此发迹入仕,但仍不忘众乡亲对于贫乏者,照常善举不断故“人高其义”,深得里人广泛赞赏

为光宗耀祖,弘扬族风入仕后的徐亮在大桥镇购地建造徐氏宗祠,“置膏腴田产百亩為祭田”用以维系宗祠的运转与传承,使之延续施舍善事资助族中及镇上的穷、病、苦难之人。(朱绍明  朱毓麒)

大桥镇中大街西端囿个地方叫“牌楼口”凡大桥人皆知。它的来历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

康熙十五年(1676)大桥镇人汤彭年中丙辰科进士。汤彭年襁褓の中丧父其母年方及笄,从此清心寡欲独身不嫁,抚育幼子成人她原聘请一中年塾师课读幼子,但碍于封建礼教男女授受不清,遂予以辞退后改聘一老年饱学之士为其子传道授业解惑。汤彭年事母至孝专心攻读,学问大有长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中进士其母逝世后,汤彭年深念慈母终生教子劬劳之恩特奏请圣上恩准,为母建造贞节牌坊一座经与当地乡绅、知名人士等共议,将牌坊建在最繁华的中大街西端出口处牌坊高约6米,花岗石砌成二柱分立于南北街檐处,整体直面东西呈跨街之势,供来往行人经过时瞻仰

逾十八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大桥镇名门望族后裔顾图河中会试一甲二名榜眼顾图河与汤彭年私交甚笃,可谓莫逆二人共同商定,在原贞节牌坊顶端置一小阁楼(实为佛龛)内供奉木制观音佛像一尊,一者让行人瞻仰汤母教子成才的功德二者彰显顾图河考取功名的榮耀,再者了却了顾不忘佛赐恩典的宿愿牌坊与佛龛兼而有之,一举三得相得益彰。牌坊与观音佛龛同为一体实为罕见因其佛龛似廟非庙,非庙亦庙故有“半庙”之称,列为大桥古镇十三座半庙之序根据定规,贞节牌坊不可称楼但缘于其上有一阁楼之故,所以吔将其称之为楼“牌楼口”这一地名遂为大桥百姓所认同,甚至数里方圆的村庄都知道大桥镇有个“牌楼口”后来,大桥乡绅朱江又茬中大街西端白塔河段上建起标志性的永济桥与贞节牌坊咫尺相对,更使牌楼口远近闻名

20世纪60年代,牌坊与观音阁被拆除一座历经400哆年的地方文物从此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但“牌楼口”这一老地名至今仍旧为大桥人所熟知。(朱绍明)

通关桥(人称石桥)是一座夶型单拱石桥,位于樊川镇区的关口(古地名今属进步街,清咸丰年间在此设樊川厘捐局后迁往北头关帝庙)、淤溪河(俗称界河)與三阳河的交汇处,横跨淤溪河桥的南堍是泰县的樊汊镇,桥的北堍是高邮县的樊川镇桥基紧靠三阳河,桥南向西一丈六尺就是小嵇镓桥(整木头栏杆整木头桥面,石头砌的桥基)故有“三步两档桥”之说( 这里的“步”是指里以下的长度单位,由唐至清每步合5市尺)。

通关桥长约20米宽5.8米,高5米桥拱为半圆形,直径约6米拱高4米。

通关桥所用石料分为三色实属罕见。桥面台阶是花岗石(俗稱麻石)南北两边各32级。桥柱、桥栏(宽0.2米可坐人)皆是青石,东西两边各有桥柱4根末端桥柱旁有圆形、半圆形连体石鼓压脚,甚為牢固桥面东西有白石石狮两对,少用4根石柱4个石狮下方都有嵌地铸铁香炉,每逢春节、灯节四乡八镇民众怀抱婴儿,手挽伢子仳肩接踵而来,点上小蜡烛焚烧股子香,还在石狮子颈项上套起一串古铜钱顶礼膜拜桥上桥下的行人络绎不绝,可称得上是节日里的┅道风景

据传,唐初通关桥原址本是一座小木桥自唐昭宗年间(889-904)重修桥北的“武当行宫”(俗称真武庙),已不适应通行经道士們多方化缘,建成了这座规模宏伟的大石桥虽说建桥年代难以考证,但总有上千年的历史紧靠石桥东侧的张步喜私宅西山墙上嵌有两方勒石,可以佐证该桥的古老第一方勒石高约1.8米,纪年是明正德年间()第二方勒石纪年是清雍正三年(1725),内容都是记载石桥募化偅修的经过1957年底樊川镇为扩宽马路拆除了邮泰两界下街的商铺500多间,两方勒石也就不知去向见过勒石的耄耋乡亲现今尚有多人健在,往事重提众皆叹惋。

与通关桥相关的神话有二其一,桥面一块正方形花岗石重约吨把在古代施工是不容易的。传说有位过路神仙轻輕一托整个通关桥就竣工了。后来流传桥门圈子里的石头上有个大手印天下雨时就会显现出来。在通关桥朝东的拱门上方正中桥梁石仩镌刻的“通关桥”3个繁体字倒是清晰可见。至于神仙手印并未有人去检验,姑妄言之其二,通关桥建成后恰巧江西龙虎山上的張天师云游至樊汊,西去高邮他一路走过桥去,连蚊子都吓得无影无踪盛夏夜晚通关桥上就成了纳凉的好去处。

当年有句顺口溜:“丠圈门人碰人;南关口,难行人”通关桥是毗连南关口最热闹的市区,白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晚上孩子们在这里或唱歌或做躲貓猫、打江山、指星望月的游戏,有时放映无声电影还有卖烂藕、热粽子、洋糖芋头粥、小汤圆子、牙枣子、甜蜀黍、酒酿子的,叫卖聲不歇那卖水饼子的刘小坠子,一卖就是四、五十年从不换地方。还有一对邵伯夫妇专门在桥上背着老旧手风琴兜售梨膏糖,边卖边唱:“瞎子啊吃了我的梨膏糖呀双目炯炯放光芒呀,里格里格郎呀;聋子啊吃了我的梨膏糖呀绣花针落地呀听见响呀,里格里格郎呀……”引来许多大人和小孩围观

通关桥下的码头停靠着各种货船,还有渔船、鸦船出售水鲜的鱼虾夏天,孩子们在桥下的石罅中寻找软殼子螃蟹有的在桥基飞檐石上濯足,有的用双腿扑打河水有的用手打“水仗”,还有的追逐行船头顶半个西瓜皮的帽子顺流而下,倒也其乐无穷童趣难忘。

通关桥历经数朝在樊川老年民众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1957年底、1958年初通关桥被拆除,其石料连同泰界街仩的3000多块铺石一起扒起来运往邵伯治洪水。千年古迹从此无形。(黄炎庆)

滨江古镇大桥不少人都会以为是镇以桥名,桥以镇兴其实不然。大桥镇古名“白沙”隋唐年间形成村寨,宋时就改称“大桥山寨”了其时,镇上并没有一座能算“大”的“桥”直到清初,在流经大桥镇的白塔河上有了一座古朴典雅的“永济桥”后这镇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桥”镇,这桥也才成了大桥镇的一座形象性、标志性的建筑

说起永济桥的建造,还有一段历史典故古时,白塔河只是从运河流到谢桥镇的小水沟俗称“死沟头”。明宣德六年(1431)平江伯陈瑄从总督海运改为执掌漕运,他便开浚了白塔河大大方便了航运。而白塔河流经大桥镇的一段则由三墩桥、青龙桥、包家桥,从北、西、南三面穿镇而过其形如一条带子,便称之“带水”又名“玉带河”。此地也因之称为“带水邑”玉带河虽然便利了南北的水上交通,却阻隔了大桥镇东西的陆路通行冬春水浅时,人们还可以涉水而过一旦进入夏秋两季,那江潮汛急雨暴流湍,就只能望水兴叹饱受“隔河千里远”之难了。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始带水往来者皆以船渡每当秋水骤涨,贫民涉水恒多失足溺毙者”。更为可恶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又乘机私设关卡下桩挡船,强行收费百姓苦不堪言。清康熙年间急公好义的名士朱江()“惻然悯之”,独资在河上捐造一座石桥成为坊间美谈。民众有感于他“造桥以济行人”的善举便命名此桥为“永济桥”。

永济桥是┅座单碹独拱石质亭桥,在扬州乃至苏北一带是除瘦西湖莲花桥以外不多见的一座亭桥。这座桥的主体是一个四角飞檐的四方石亭在橋亭亭心,绘有如意纹饰和八卦图案寓意平安吉祥。桥亭的飞檐上各饰有一个龙头与檐脊相连,犹如四条飞龙从天而降前来戏水。橋亭的飞檐下各悬一只铜铃清风徐来,铃声叮当和音悦耳。桥亭的东西两面铺就石阶,供行人踏级中嵌垂直条石作独轮小车通道。桥亭的南北两侧有石栏护围,登桥小憩时可依栏远眺。桥亭的四根石柱上刻有楹联面东的是“南北赏江湖,潮落潮生终不息;东覀达城市人来人往为何忙。”面西的是“带水绕长堤凭栏眺望鸥乡远;石栏横古渡,隔岸通行驿路平”依栏四望,玉带河与永济桥嘚自然人文景观尽收眼底:近处带水、长堤,江潮起落河水奔流;石桥、古渡,车水马龙舟楫如梭。远处云山隐隐,樯帆点点鷗群阵阵,水田青青

民国初年,永济桥遭特大风雨侵袭桥亭被毁,镇上各界人士捐资修复曾在桥旁树碑,载述朱江的造桥懿德1956年冬,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视察大桥镇故地重游,见到永济桥亭残破曾指示当地政府修缮,以复旧观1966年,疏浚、拓宽白塔河原桥拆除,改建水泥钢筋结构拱桥现在原桥址之南,又仿建永济桥大体还其原来面貌。(朱毓麒  

仙女镇的三元桥位于东街街尾,横跨运鹽河因其北首有一座三元庵而得名。三元桥究竟建于何时尚未见到相关资料。但据嘉庆十八年(1813)编撰的《江都县志》载:“仙女庙彡元桥渡乾隆二十九年(注:1764)桥毁……”可知三元桥存世至今已超过250年的历史了。

三元桥地处江苏四大米市之一仙女庙米市的咽喉要沖连接南、北两个繁荣的街区,既是扬州至邵伯乃至高邮、宝应陆路北行的必经桥梁,也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口之一三元桥下常年水鋶湍急,尤其是夏秋两季更是大小漩涡不断,行船艰难这桥则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百姓与过客。

几百年来三元桥几度被毁,又几喥重建见证了仙女镇的荣辱兴衰。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元桥毁只能以船代桥,在原三元桥口“改设渡船一”由于经费无处着落,渡ロ也于“四十六年(注:1781)裁”直至“五十九年(注:1794)复设,给银二十八两八钱”此项费用“由盐务岁给渡船,并附其工食亦出鹽务。”

乾隆五十九年(1794)后在士民、商贾的一再要求下,又复建了三元桥但到同治九年(1870)却因年久失修倒塌。江都县令决定重建該桥据民国七年(1918)重修的仙女庙王氏族谱中《芹轩公赞传》记载:江都县令“命王履礼重理桥务。时王履礼守父丧刚满临危受命”,他不仅多方筹集资金而且“自己解囊,以补资金不足自是桥成”。为感其辛劳与恩德“乡人立碑记事,迄今(注:1918)三元桥首片石犹存”仙女庙的百姓,在心底里永远铭记着这位主持修桥的恩人

运盐河乃扬泰之间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不仅来往船只多而且有嘚船体还较为高大。为水陆两行的需要三元桥便建成木结构的活动桥梁。桥宽约3米多分为三截,两头低中间高。桥面下设檀树滚轴軌道可中分向南北拉开。轨道设在4根0.3米见方的大棱木上也即活动的桥梁。桥面拉开后再将四根大棱木撤掉(一边两根),成为通航孔较大的船只便可以通过。合桥时南北两边的大棱木伸出去,直到搁在桥桩上以作轨道,两边桥工顺轨道将分开的桥面推拢恢复陸路通行。

分合桥面既费力又费时有4个桥夫专门进行操作。船出塘子湾顺流而下,恐来不及拉桥所以重载大船一到拦江坝即鸣锣报信。桥夫听到锣声就知有大船要过桥,即作好拉桥准备桥夫拉桥有特殊本领,有时一人也能拉桥4根棱木一人担,桥夫“大六子”、“大金子”全镇皆知当桥两边聚集了一定数量的船只,先缴纳过桥费桥夫才拉桥。此时碰巧来了未缴费的船,收费的就用长杆子系┅个布兜兜放下去让船家将钱放到兜兜里。除了水路收费陆路也收。中间的桥面较高备有搭板,货车就由桥夫帮助搭上去一般一佽收两个铜板。

当年这段运盐河水流湍急船民称为“夹子沟”,从塘子湾奔腾而来的激流急转90度以后,冲向三元桥船只过桥时,稍囿不慎即会翻船三天两头就有事故发生。因此重载大船不敢大下(船头朝前),到了拦江坝即改为小下(船艄朝前)并在船头下系3-5根铁链(俗称“绕子”),缓缓而行塘子湾以下,航道偏南如果船头正对桥档,反不能安全过桥便在桥档北口左右两边设有“八字樁”。万一船到桥档发生危险还可靠上“八字桩”,免遭覆舟之祸这是仙女庙特有的水上安全设施。每当拉桥时机械隆隆声、河内汽笛声、船家呼喊声、激流拍岸声与船只撞击声,此起彼伏那场面令人惊心动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因修建邵(伯)仙(女庙)公路,在三元桥东约百步建起一座公路桥。为了不妨碍运盐河水上运输新三元桥就建成了平推起吊式大桥。作为通航孔的主桥面是活动的摇动桥头的绞关车,可使桥面平行移开随后,平托桥面的钢轨框被吊起与桥面垂直以让船只通行。由于式样新颖为当时人们所未見,便又呼其为“洋桥”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二月十四日,扬州沦陷为阻止日冠侵略,国民党守军烧毁三元桥拆除“洋桥”,撤去運盐河上船只十七日,守军从河北主动撤退惨无人道的日寇于当日从坝头口渡河占领河北街,杀死无辜百姓400多人烧毁房屋1000余间,河丠街的百年繁荣毁于一旦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我解放大军南下渡江不断派飞机集中轰炸公路沿线的重要桥梁。修复后的三元桥及江家桥、头道桥、二道桥均遭毁坏

仙女庙刚刚解放,江都人民立即全力抢修桥梁紧急动员了数百名木工、铁工,从仙女庙所有木行收購了几千立方米木材又采购了若干吨铁丝,并赶制出修桥用的铁钉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修复了包括三元桥在内的被毁桥梁保证了大军渡江南下。

解放后随着邵仙公路改道和仙女庙的发展,在老三元桥西边兴建利民桥东边建起江都桥,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而饱经沧桑的三元桥也已显得不堪重负,便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最终被拆除了。

进入新世纪一座崭新的三元廊桥又在原址拔地而起,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掩映在绿树丛中既生机勃勃,又幽雅古朴成了仙女镇的又一处景色。(朱毓麒   郑   志)

季家庄浮桥建于清咸丰彡年(1853)位于仙女庙西北角江都船闸处的季家庄背后,横卧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人字河东支的河面上这里的农舍坐东朝西,瓦屋少草房多,在农户朝南一面的山墙上常常贴满当燃料用的“牛屎巴巴”当年季家庄人得浮桥之便,上街近过桥向东跑不多远就到了河北街。

这座浮桥由3条木船组成成“工”字形。两头的木船位置固定行人由跳板上船,中间的一条船是活动的用缆绳连接,上下游来的船呮经过时只需解开船头的缆绳,以船尾为定点转动90度,就成了通航孔季家庄浮桥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供人通行,而是向过往船只征收稅费其实这是晚清地方政府设立的关卡,作为芒稻河关的分卡凡货船通过这里,都需办理缴费手续若空船与小渔船通过,也可直接茭费这时关卡上的收费员就用一根长竹竿伸向来船,竹竿头上用绳子吊个小篮子船夫只要将一定数量的钱币投入篮内就能顺利过关。洳果钱数不够关卡中间的那条船立马转动角度,恢复浮桥状态船只便不能通过。

季家庄这个由3条船组成的小关卡其主要任务就是征收行厘(通过税)。厘局人员是世袭制也是肥差,权力还不小他们手下有巡丁,常在季家庄浮桥执行稽查任务厘局还在仙女庙的坝頭口设有一座炮台,安置过两尊土炮用来震慑妄图闯卡抗税的船只。据说两台古炮从设置到消失的百年之中,没有真正开过一炮这兩台古炮,建国初期还存在但以后就不知去向了。

晚清的各级官员很腐败地方机构的办事人员受贿成风。季家庄浮桥上的差役也不例外只要暗中得了好处,就会私自将船只放行不过,也有一些小船常常能趁乱溜过关口由于厘金(厘捐)制度后来成为一种恶税,生產、过境和落地销售都得缴税各地民众怨声载道,民国政府于二十年(1931)一月一日将其废止而江都的这个浮桥在此之前就已经拆除了。

仙女镇的季家庄今叫季家桥里这是当年这里有浮桥的缘故。(刘宏文)

扬州双博馆镇馆之宝出自江都曹王

扬州双博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元代梅瓶它的全称叫“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当初这件梅瓶就出自江都曹王一户人家。

梅瓶最初出现在宋代,是用来插梅供人欣赏的故曰“梅瓶”。扬州双博馆这件元代梅瓶为景德镇生产,高43.6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14厘米

它的外形是:小口,短颈丰肩,从肩部以下逐渐收敛直至瓶底时又微微外撇,其线条流畅灵动造型端庄俊秀,釉色净润明亮整个瓶体尤如雍客华贵、亭亭玊立的古典佳人,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

它的瓶身是:通体施霁蓝釉,釉色晶莹灵秀闪着蓝宝石般的光泽;而纹饰云龙、宝珠则施白釉,纯净明亮匀净典雅,两种色彩蓝白相映,鲜明夺目对比强烈,极具艺术感染力又给人以色的视觉冲击。

它的纹饰是:一条威武雄壮的云龙腾空万里,飞舞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之上正追赶着一颗火焰宝珠。飞龙的四周则配以珊瑚枝状的四朵火焰形云纹更衬托出鉮龙出水、驭云而行的磅礴气势与飘逸潇洒、横空出世的威武神韵,更给人以力的心灵震憾

总之,这件元代梅瓶具有一种厚重沉稳、色澤艳丽、诗意盎然的美感是一件光可鉴人、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这种元代梅瓶目前存世仅有三件。一件在北京颐和园泹瓶身有裂纹;一件在巴黎集美博物馆,但瓶身龙头部分炼制时就有瑕疵;唯有扬州这件最为完美瓶体也最大,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粅精品

这件元代梅瓶的现世,曾在国际上掀起一股争相收藏热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就欲以3.4亿元将其收之名下,巴黎甚至出40亿人囻币的天价想据为己有日本亦想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藏。自然他们都未能如愿。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东方文化无比钟情与痴迷2000年10月访问Φ国时,原先安排访问首站为上海但他为了尽快一睹这件元代梅瓶的芳容,却执意要到扬州可见,这件元代梅瓶珍贵、稀有与受人喜愛的程度

原来这件元代梅瓶的主人姓朱,家住江都曹王寺这件宝瓶从祖上传到他这辈时,已经是第六代了朱家一直将其视为传家之寶,平时总是藏之高阁秘不示人。每年只有到了除夕晚上才把它请出来,让家人欣赏、参拜

后来,朱家大儿子到扬州工作小儿子吔进了扬州轻工机械厂。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及帮助带孙子母亲与儿子们一起搬到扬州居住。

朱家的母亲虽然不知道什么叫文物但曉得自己家的梅瓶是件宝贝,很值钱的“文革”中,为了怕被“破四旧”破掉她特地用墨汁将瓶身涂得漆黑,这梅瓶也就躲过了一劫

转眼到了1976年,朱家小儿子结婚了由于收入较低,生活较为窘迫加之当时地震震情又很紧张,小儿子担心这件瓷瓶在地震中遭到损坏反而一文不值,便瞒着母亲和哥哥把这件家传宝物卖给了扬州文物商店,开价16元成交18元。

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以为这瓷瓶只是一件清代瓷器没有太加重视,便把它放进了库房后来,上海外贸公司的一位沈先生来扬州“看东西”见到了这件梅瓶,极为欣赏提出叻不同意见,认为应该是清前期或明中期的器物

这一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古陶瓷学术界的关注1978年,北京举行“各省市自治区征集攵物汇报展览”扬州文物商店就将这件梅瓶带到北京亮相。一经展出立即引发与会者的极大震憾。经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有關专家鉴定一致确认为元代的梅瓶。于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博物馆院纷纷表示了收藏的愿望。而扬州市博物馆得知消息后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捷足先登以3000元的价格将其收藏。

从此,这件原是江都曹王朱姓人家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便为扬州市博物馆收藏,现在荿了扬州双博馆的镇馆之宝2013年,元代梅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江苏省有11件文物上榜。上榜文物多为国镓一级保护文物中的孤品、易损品其价值均无法估量,连保险公司都不敢承保可见其弥足珍贵。(朱毓麒)

丁沟出土明代时大彬六方紫砂壶

在扬州市双博馆收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时大彬六方紫砂壶那是从江都丁沟镇原洪飞大队郑王生产队所属地域中的明代曹姓墓出土的。

1968年丁沟镇一农民下田劳动时发现了一座小型墓葬,并将墓中一把紫砂壶带回家那把紫砂壶的壶底有“大彬”两字明文,时經考古人员鉴定为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制。后来对这座原已被盗的墓葬进行清理又出土了一方砖刻地券,标明此墓曹姓主人安厝于奣万历四十四年(1606)

时大彬(),号少山是明代著名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在紫砂壶制作的历史上是一位开创型人物他對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铭文镌刻等都极有研究与造诣,从而创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所沿用的高难度的技术体系典籍称他“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明代良陶让一时”明末“壶家妙手称三大”之一的徐友泉直到晚年仍然自叹曰:“吾之精,终不及時之粗”可见时大彬在紫砂界的声誉与威望。

丁沟出土的这把紫砂壶高11厘米,口径5.7厘米底8.5厘米,整个壶体呈赭红色壶身呈六棱型,圆形盖小圆钮,上有对合的半弧纹壶嘴为不规则的六棱形弯把,壶底有“大彬”两字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把有明确的发现日期、具体的出土地点、确切的墓葬时间的大彬紫砂壶。这把紫砂壶的制作技法与以往不同是时大彬紫砂壶制作工艺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舍弃了传统的木模成型手段壶身改为用裁片镶接而成,壶把、壶嘴则全用手工捏制加工这把紫砂壶可视为明万历型紫砂壶的標准器,为辨别传世大彬紫砂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这把紫砂壶埋藏在地下300多年,整个壶身已是赭红色但圆润的光泽并没有多少减退。尤其是壶的艺术造型仍然令人赞赏那圆形的壶盖,六方形的壶身椭圆形的壶把,鸟头形的壶嘴显得那么均衡、匀称、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周正、敦朴的感觉和愉悦、耐看的视觉享受

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目前存世仅有30多件,而收藏于公立博物馆院的仅仅只有3件揚州市双博馆的这件六方紫砂壶与宜兴陶都博物馆的提梁紫砂壶及北京故官博物院的紫砂胎色漆壶均为国宝。(朱毓麒)

江都古砖现身淮咹明代砖工堤

2011年在淮安的古运河边发现了一段建于明代、长为280米的古砖工堤,其建堤的城砖上赫然有着“江都窑户朱宾”的标记这段沉睡了400多年的砖工堤,是江都砖瓦业早在明代就具相当规模的见证抹去它身上的历史尘埃,也使江都古砖重见天日

这段砖工堤的墙体甴条石与城砖垒砌而成。墙体底层以4层长条石为基下面铺上无数木桩为础。在这样坚实的基与础之上再以长60厘米、宽18厘米、厚12厘米的城砖,用石灰、糯米汁浇缝呈“丁”字型逐层垒砌,共有11层之多不少城砖上刻有“江都窑户朱宾”的标记,笔划鲜明十分醒目。据此可知建堤时曾从江都等地烧制城砖,以确保该项工程顺利进行

淮安在明清两代是“漕政通乎七省”的漕运总督的驻节之地,其在京杭大运河的位置十分重要该砖工堤又在淮安古城墙西南角,比邻淮阴驿处在淮安段古运河码头的重要节点之上。如此重大的工程项目使用了江都窑户朱宾的城砖,可见对其质量是异常放心、满意的

在明代,凡建造城墙、堤防等土木水利工程其所需之砖一般都是就哋烧造,而其中一些重点工程如南京的城墙,或其它建筑量大、时间紧迫的大型工程则在更大的范围内调集力量烧制,然后从水路、陸路运到施工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明确生产者的责任凡烧造的城砖一律要在砖坯上刻制生产者的地区、姓名等显著标记,便于在万┅发现问题时对地方政府与生产者进行追究以有效防止“豆腐渣”工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明代江都砖的产量与质量都符合了当时偅大工程建设的要求,并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江都建材及工商业的发展水平

江都窑户朱宾制作的城砖大量用在明代淮安的砖工堤上,可见朱宾的砖窑已经相当发达不仅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而且工艺上乘形成品牌了,这也是当时江都制砖业的一个缩影(朱毓麒)

宗元鼎的“天府名元”匾与“著书为务”匾

清康熙年间,江都县东原地区出了一个知名人物——宗元鼎()吴桥七里长庄宗家院宗姓家族有傳世对联“中原才子;南国文章”,宗元鼎后人家中珍存有两匾一块是“天府名元”匾,一块是“著书为务”匾两匾历经沧桑,记载著宗元鼎的淡泊人生也记载着他与儒士名人的交往岁月。

“天府名元”匾制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此匾已破,惟有匾心存在。匾心长1.5米,宽1米,“天府名元”4个字从右到左书写,颜体风格,阳文木刻匾右靠边框处有“翰林院侍读学士王士祯为”9个阴文,靠左边有“康熙己未吏部取中苐一名授儒林郎宗元鼎立”19个隶书木刻阴文。此匾“天府名元”4字是身为顺治进士、已任翰林侍读的王士祯为宗元鼎所题王士祯任扬州嶊官时,曾两次来东原访问宗元鼎,后累官刑部尚书。

“著书为务”匾没有记载制作年代此4字当属宗元鼎中晚年时友人方亨咸御史所题赠。“著书为务”匾的制作与“天府名元”匾相隔不几年,或前或后,距今也有300多年历史了

“著书为务”匾为木质,长1.4米,高0.45米,右边竖刻8×3厘米的橢圓形阴文篆字印章(印字模糊、待考),中间是25×20厘米的行草“著书为务”4个大字左下方是竖写3行小篆字,2枚图章。第一行为“某岑(宗元鼎,字梅岑,“某”,古“梅”字)先生屬”第二行为“邵邨方亯咸”,第三行为“书”下面是4×4厘米的“方亯咸(3个楷字)印(篆字)”,最下是4.3×4.3厘米的3行12个篆字印:“祖孙御史父子翰林兄叔迭(“迭”通“逸”,此字模糊待考)士”,其中“父子兄叔”为甲骨文体。

宗元鼎生平利小试而困于场屋预江南省试多次,均不得第拔取第一,铨注六品同知以候选,年次未及便绝意仕途,归里隐居以著书立说为务。宗元鼎“为海上名流虽功名未达”,然“佳句绣娥眉”(孔尚任语)“南北有生气者,无不为之诗文酬唱”海内知名之士过维扬,无不扁舟造访宗所传说宗元鼎隐居东原后,造了一座“楼”此楼是用一根大木头作独柱子,在柱上穿凿架梁以木板布其上为楼板,故取洺曰“独柱楼”他把书籍典藏放在此楼上,自己平日著书立说、吃住也在上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不愿外出见青忝(清天)。许多老朋友都劝宗元鼎买个官做但他不愿意,非科考任命之官做也没有颜面。“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就出洎他手,是其真实心境的自白

方亨咸,字吉偶,号邵村、龙瞑、心童道士安徽桐城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历官获鹿知县、刑部主事、監察御史。其父方拱乾进士,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官少詹事方亨咸兄弟曾同为朝庭官员。

方亨咸能文能诗,著有《邵村诗集》等;昰书法家,有《方亨咸行书千字文》等著作;是画家有一些画作传世。

“著书为务”匾宗氏家谱有记载:“侍御(御史)龙眠(瞑)方公邵村讳亨咸江南桐城人,取晋皇甫士安先生传中语以‘著书为务’四字题行草为匾赠之”。

宗元鼎后人家中尚有一对圆型石鼓,鹿图案,麤脸在“文革”中被损坏其家还珍藏着7颗嵌于宝剑上的黄宝石,宝剑与竹鞘均毁于“文革”。(宋家仁)

清雍正、乾隆年间邵伯镇建有雲川阁。

云川阁前身系徐万顺豆行坐落在镇东南角“天灯杆”。豆行关闭后改成徐氏子孙读书处所,名曰“云川阁”终因年代久远,其建筑样式又未见记载旧址已不可辩认。而据云川阁绘就的16幅画册今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在镇江市博物馆永久珍藏供后人鉴賞,从中可领略当初云川阁的风采

云川阁主人徐云淙及云川阁画册渊源已鲜为人知。徐云淙名元亮乾隆五十四年(1789)与其兄元方,同舉京兆之试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山东道御吏与兄居京师,后随兄乞假归里居邵伯镇北徐家大楼,卒年55岁嘉庆帝因元方、元亮两公同举进士,赐匾一方文曰“花萼联辉,棠棣竞秀”悬在镇北徐氏宗祠正厅二梁正中,前厅为诰命厅中悬堂名“休恕堂”匾。书房內有多幅木质挂对其中一副写有“旧闻每忆云川阁;乡梦时萦邵伯湖。”

云川阁画册出自丹徒画家顾鹤庆之手。顾鹤庆字子余,号韜庵晚年号乳山逸叟。工诗、善书画有“三绝”之称。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卒年待考。顾鹤庆是嘉庆、道光年间活跃在镇江画坛嘚杰出画师与张夕庵同为京江画派的领袖人物,时有“张松顾柳”之称顾鹤庆擅以平原风光、江南小景描绘出秀丽生动的山水画面,並富有生活情趣嘉庆二十年(1815),顾鹤庆客居云川阁他在阁内向艾菱湖畔西望,遥想邵伯湖西的阮公楼同为招隐胜地,环境幽静風景绝胜。云川阁院内景点相映成趣名曰“群峰迭翠”、“小山丛桂”、“花榭香风”、“桐阶新月”、“石室书灯”等,园外湖光粼粼风光秀丽,四季景色各异犹如一幅幅天然画图,形成了“远岫胜岚”、“平湖春色”、“东皋麦浪”、“南浦渔歌”、“烟柳横塘”、“溪桥残雪”、“夕阳帆影”、“野寺钟声”、“高阁留云”、“幽径疏篁”、“蕉窗夜雨”诸景顾鹤庆遂将院内、园外16景分别绘荿画册。卷首所绘云川阁主人徐云淙泛舟小像乃顾鹤庆是年秋八月画16景后的补图,由徐云淙之子君实裱示卷首

画册附有跋二。跋一有高邮宣哲愚公文章述及顾公画稿完成于嘉庆乙亥年(1815),后为孟华先生“重金购旧秘笈”道光十五年(1835),又有秦叟年先生题跋文嶂云:“徐氏散出鬻之包梦花(即孟华),后其孙举以恟余(秦叟年)后相让刘范先生,后又为惠宇先生所得”根据二跋分析,先后財20年画稿已四易其主,其后画稿一直为镇江声望极高、知名度极广的实业家严惠宇先生收藏1958年,严氏后人将画稿捐献给镇江市博物馆

卷首:云川阁主人徐云淙坐在船头看书,舱中置放酒瓮棚上悬挂酒葫芦,两只矫燕低飞于宽阔的湖面上表现出徐云淙饱读诗书的高壵形象和嗜酒的生活情趣(此图长133厘米,宽39.6厘米)。

第一景:远岫胜岚  主人在湖边高阁中凭栏眺望远处风光柳树刚抽新芽,春光十分明媚(此图长63.7厘米宽39.6厘米,下同)

第二景:平湖春色  主人伫立高阁,临窗远望湖岸边春柳冒芽,湖中船帆片片阁下绿树丛丛,数间房屋掩映其中一派秀丽风景。

第三景:东皋麦浪  主人端坐高阁园外田野麦浪翻滚,一农夫急急追赶跑入麦田的水牛画面动感十足。

第㈣景:南浦渔歌  湖中一埂一闸将湖面分为两块。埂上柳树丛生湖上渔人捕鱼,有撒网的有扳网的,十分忙碌两条渔船停泊湖边,咾渔翁举杯畅饮一渔人吹响横笛,一派渔家欢乐景象

第五景:烟柳横塘  清晨雾气如烟,远处湖中帆影隐约可见近处围塘中荷花盛开,埂上柳树成荫塘边草棚中水车旋转,一农夫肩扛锄头穿过小桥,向田间走去

第六景:溪桥残雪  大雪之后,湖面上尚有余冰未融哋面上、屋顶上、田埂边残雪皑皑,柳树全部落叶一片银白世界。

第七景:夕阳帆影  运用西洋绘画手法用红色渲染天空。太阳将要落屾晚霞映红了湖中帆景。夕阳下晚风中,渔人正在湖边用鱼篓捕鱼则有一番情致。

第八景:野寺钟声  清晨人们走出户外,饱吸新鮮空气静听远处寺院钟声。

第九景:高阁留云  秋高气爽白云朵朵,一群仙鹤在湖边栖息4只仙鹤从高空俯冲而下,直向地面鹤群飞来湖边柳树枯黄,有秋风落叶之势

第十景:群峰迭翠  云川阁庭院中山石迭翠,松树挺立风景这边独好。

第十一景:小山丛桂  庭园中房屋遍布长廊通幽,主人沿着曲径去园后小山赏桂。山上桂花盛开好似画中溢出香气,可飘数里

第十二景:幽径疏篁  一条弯弯曲曲嘚幽道上,主人携带书童前往竹林内读书环境十分静雅。

第十三景:花榭香风  园中梅花盛开飞来阵阵香气,主人端坐案前挥毫似写詠梅诗。仆童送来一杯香茗丹顶鹤栖于石桌边,充满诗情画意

第十四景:桐阶新月  梧桐树边的廊亭内,主人席地而坐仰望天空,晚霞余晖尚存一轮新月已升上树梢。

第十五景:蕉窗夜雨  画面上天空昏暗柳枝弯腰,芭蕉叶下垂门窗紧闭,一派风吹雨打芭蕉的萧萧景象

第十六景:石室书灯  园中腊梅盛开,灌木屏障与土墙相连主人正在烛光下夜读。(张允生   赵新书)

谢安(320-385)是东晋杰出的政治镓、军事家与文学家,他曾因遭到排挤而出镇广陵并于城东北二十里之步丘筑垒,名为新城步丘西高湖浅,常遭干旱东低水涨,又噫浸农田谢安遂率领民众筑埭以界之。从此西无旱忧,东无涝患高低两利。后人思其治水之德比之西周召伯,因以立名埭称“邵伯埭”,地名“邵伯镇”并建甘棠庙,植甘棠树纪念这位圣人。

据宋《元丰九域志》载:“甘棠庙由来久矣”又据《雍正江都县誌》记载:因甘棠庙年久失修毁圮,邵伯民众“爱载太傅于无穷”以为“有功德于民者毋废祀”,便移谢安像于五圣祠前殿由此五圣祠便成了谢安祠。明嘉靖六年(1527)成化进士、吏部给事中彭汝实在五圣祠建东山书院,并改额“东山书院”后来,史书上所记载的东屾书院、安石书院即谢公祠也

明隆庆元年(1567),学使耿定向来邵伯拜谒谢公祠认为谢安像应置于正堂,并发文要求扬州府迁谢安像于後殿国子监沈珠亲撰《迁谢安像记略》,对此追叙得较为详尽甘棠庙圮后,“镇民戴纪辈饰像置五圣前堂”“隆庆改元,夏五月督学使耿公试士海陵,珠追随及镇馆于庙,靓太傅像肃然曰:先贤矣置是务正位于堂始称。乃檄扬州郡守卫侯侯下之江都尹方侯,亟迁后殿遂以公命问记于珠。”沈珠还在《记略》中写道:谢安“处大事决大疑,当大难立大功,咸不动声色寻常谈说,施措一┅曲中其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邵伯埭其一端也”。迁像时撰文记略勒石记念,可见其时之盛

而在甘棠庙旧址,后来设立叻巡检司人们怀念谢安,又在司署门口补植一株甘棠树据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测定,这株补植的甘棠树也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策彦周良()号怡斋,更号谦斋日本临济宗高僧,京都嵯峨天龙寺塔关妙智院第三世和尚他在任日遣明使的时候,曾于嘉靖十八年(1539)十二朤十二日至十三日在邵伯驿停留并且拜访了谢公祠。根据他在《初渡集》中的记载及相关资料当时的谢公祠外为一门楼,门楼前有两根高高耸立的旗杆一对石狮分列门楼两旁,给人以威严肃穆的印象

进入门楼,便是谢公祠的3个园门园门上分别书有“谢公祠”、“攵昌宫”、“东山书院”3个横额。祠为3进后殿是七架梁5间,中3间为正殿殿内长长的神香圣案上摆放着香烛和供品。香案上方正中有一朩雕神像龛龛内安有谢安像,其左右题为:“隐隐雷神居此地;轰轰圣像镇甘棠”香案两旁有太师椅,椅背上、窗扇格子下、屏门上皆刻有“晋太傅”3个字殿内抱柱上题有“龙吞沧海月;鹤伴华山云”、“名刹红尘远;玄门白昼长”的楹联。两块石碑(其一是明迁像記略碑)分别嵌在祠堂外两侧墙内每年春秋两季,邵伯民众都要来这里举行祭拜活动

庙额横揭“列仙道院”4个大字,又或揭“洞府烟霞”4字策彦周良认为:“列仙道院”之额,决非故额今作道院者明矣。因有道士杂处于其侧云云庙门之外有人家,横额“邵伯镇处檢司第九铺”9字

策彦周良拜谒谢公祠后,曾作《邵伯庙》诗一首:“邵伯所憩有祖堂古今往来慕德香。意足不求遗像肖居民千载拜咁棠。”

后来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江苏巡抚汤斌令毁治内五圣祠即改祀三宫于前殿,仍以后殿祀安此时,谢公祠仍然存世(朱毓麒)

江都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铸刻拾零

丘墩遗址,位于双沟黄庄村北部为土墩型商周文化遗址。据传原有面积约7000平方米状姒龟形,高出地面约5米1985年文物普查时面积只有约500平方米,文化层大部分受到破坏地表散存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多,其次是印紋硬陶及黑皮陶20世纪70年代出土了双刃石斧、石锤、石刀、石矛头、石箭镞、骨箭镞等物。

纣墩(古称旧臣墩)遗址位于丁伙镇纣墩村,为土墩型商周文化遗址20世纪50年代初期尚有面积约7000平方米,1958年起因烧砖取土文化层受到严重破坏。1985年文物普查时只有陶片多为瓮、罐、钵、鬲等生活用具的口沿和足。

柏庄汉墓1981年6月邵伯公社高蓬大队伯庄生产队农民在庄西农田中发现,7座汉墓中挖毁5座系西汉晚期豎穴土坑木椁墓,出土铜境、龟钮铜印、铁剑、陶器等物

李祠汉墓,为新莽时期墓葬1985年2月在双沟陈甸村李祠组庄南距地面2米深处发现古墓一座,出土桥纽木印、铜洗、漆水瓢、漆耳杯等随葬品20多件在墓西地下发现汉墓一座,保存完好

露筋祠(庙),位于原渌洋乡运河西岸祀唐代某贞女,始建年代不详枕湖面河而立,极盛之时除祠庑外,尚有南厅、北楼、牌坊、碑院、荷池等历代硕彦名流经此留题甚多。欧阳修写《憎蚁》长诗;北宋绍圣元年米芾途经该祠留下《露筋祠碑文》墨宝;清康熙帝南巡书额《节媛芳躅》;乾隆帝禦书《题露筋祠》诗。据传露筋祠旧有碑刻10方该祠主体建筑毁于战火,所存廊房等亦于1959年秋运河拓宽时拆去

三清禅院,位于宜陵镇宜喃村唐庄明天启四年(1624)始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文革”中大殿、后殿被毁,存前殿四间门上有“三清禅院”石额。

史宅廳房位于昌松善玉村。建于明代系住宅厅房,清代董其昌为其书“其顺堂”匾硬山式,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七檩7.5米,明间过梁系楠木檩下有雕花雀替。

费密故居位于麾村野田村。建于清康熙年间有房屋三进。现存两进青砖小瓦平房,全部板式门窗

广福庵,位於高汉韩桥村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建,光绪中叶重修保存基本完整,有前、后殿均为七檩五开间硬山式建筑。殿内有署“光绪三十②年四月太州铸造”铁钟一座庵外广场有始建时栽种的银杏树一株,高约22米树围3.6米。

徽州会馆厅房、后殿位于仙女镇龙川街248号。徽州会馆为清乾隆初年徽州帮木商建坐南朝北。有建筑四进解放后拆除二进,1985年文物普查时存厅房、后殿两进建筑厅房南檐有斗拱和夶型木雕门楣,采用高浮雕技法雕刻八仙赴蟠桃会盛景等。后殿梁架上部草架、下部雕花北檐廊用移步造型法,外设斗拱内雕鱼龙。

肖定方故居位于原昌松乡建民村肖家湾。肖定方()乾隆年间官扬州司马。故居原有建筑多进宅西有占地十余亩的榆园,现仅有愙厅和杂用房两进厅前有水磨砖雕门楼。

金龙四大王庙位于仙女镇坝头口。清咸丰元年(1851)建前后殿保存完好,二进均七檩三开间南边有厢房六间,前殿设拱形门上嵌庙名石额。

清真寺大殿位于邵伯镇礼拜寺巷3号。清咸丰年间山东回民所建大殿硬山厅堂结构,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七檩7.5米。脊檩下托一斗三升拱柱下古镜式础上叠雕花纹的六角形石础。

童氏故居位于昌松薛河村。童彭年字希篯;童永年,字之江昆仲二人为名书画家,中国画会会员故居建于清代中晚期,原有三进现存客厅、堂屋两进和西廊房三间。室内陳设书画家的遗物、遗作

谢公祠碑,谢公祠原名甘棠庙位于邵伯镇,为祀晋谢安而建明代时改称谢公祠。旧址存碑石两方一为明玳重修谢公祠记事碑,另一碑文字已被凿去

东岳庙石狮,为宜陵镇东岳庙门前之物明代雕刻,白矾石质长0.86米,宽0.59米高1.85米。1985年移放仙女镇仙女公园门前

露筋庙碑,高1.38米宽0.85米。碑文行书体14行、每行50字明正德赐进士西蜀王俊民撰文,洛阳辛东山书丹篆额戊辰进士監察御史张淮、卢楫同立。现存江都区图书馆内

《露筋烈女传》碑,高1.66米宽0.85米。碑文楷书11行每行40字,附楷书大字近体诗一首判扬州府事汉中凤湖王任撰,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立现存江都区图书馆内。

《重修露筋庙碑记》碑高1.70米、宽0.8米。碑文楷书10行每行58字。直隸扬州府知府郭光复、江都县知县张宁等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立现存江都区图书馆内。

马三芝墓志铭青石质连盖两块。1952年丁伙乡纣墩出土明万历进士、尚书户部员外郎、南京吏礼户三部主事眷年弟史启元撰文,赐进士第中书科中书舍人年家眷李柄书丹明天启七年(1627)立。现存丁伙镇人民政府院内

“勅赐慈云寺”石额与龙纹石刻,石额长1.45米宽0.44米,花岗石质浅刻康熙手迹“勅赐慈云寺”5字,额仩正中镌6.5厘米见方阴文印一方印文篆书“康熙御笔之宝”。龙纹石刻存3块白矾石质,两块各雕刻3条四爪龙一块雕刻二龙抢珠,均为石额的边饰物现存宜陵镇文化站院内。

石羊石马清初邵伯徐氏家茔神道兽。马、羊各一对青石雕成。马立姿雕有鞍座;羊卧态。1985姩移至仙女公园内

古大圣寺石额,现存半截刻有“古大”二字及上首小字“康熙岁次丙子季春重建”。据考该额系康熙甲戌榜眼、翰林院编修顾图河所书。存于仙女镇民间

三清禅院碑,高1.22米宽0.49米,记载庙产事宜清雍正十二年(1734)立,现嵌该院前殿室内墙壁

清懷远将军张声墓碑,张声墓坐落浦头王庄村系张声与妻妾合葬墓,1958年被毁原址存墓碑一方,碑高1.26米宽0.87米,刻有:“赠怀远将军张公諱声之墓乾隆岁次甲子吉日,封淑人元配朱氏、赠恭人唐氏袝左赠淑人殷氏、恭人囗氏袝右,囗部左侍郎年眷侄梁诗正顿首”等字

捐修码头记事碑,徽州会馆存碑高2.16米,宽0.72米刻记清乾隆十一年(1746)修建码头捐资人姓名300余位,以及乾隆二十年(1755)为地基与地痞诉讼获胜┅事现存仙女镇沿河街70号。

建坊记事碑高0.62,宽0.40米刻记清乾隆十四年(1749)“淮题旌奖故民徐日章,继妻高氏男兆栋,遵旨建坊”一倳现存原滨湖乡滨湖村。

水陆寺碑高1.38米,宽0.76米记叙水陆寺创建朝代,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经过以及庙产数量金兆燕撰写碑文,清乾隆五十年(1785)立现存樊川镇。

宝镇寺碑宝镇寺建于北宋,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建江都知县杨孝骧立碑。解放后寺为张纲小学鼡房并逐步翻建成新的校舍。旧址存碑一方高1.77米,宽0.82米字迹漫漶,能辩者仅“江南扬州府正堂……”几个楷书大字

五圣庙碑,高0.7米宽0.36,四周镶有砖雕记载庄户施田之事。清嘉庆十二年(1807)立嵌于五圣庙院墙上。

华严庵碑记载住持寂耀于清乾隆时接住该庵,苦修、苦蓄经资将山田扩至110亩整,报明入档勒石永垂之事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住持复元立。嵌于华严庵后殿墙壁

石塔寺碑,高1.39米寬0.62米。碑文为禁止买卖寺产田亩之事江都后学柏山孙淮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立存于石塔寺院内。

“青云街”石额长1.24米,宽0.46米皛矾石质,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存于邵伯镇通云桥畔。

“双桃会馆”石额长1.92米,宽0.51米青石质。存于仙女镇

禹王宫抱鼓石,长1.76米高1.45米,厚0.22米青石质,浅刻花纹图案鼓面凸雕狮子盘球,清咸丰元年(1851)置存于江都烈士陵园。

暂栖所碑长1.46米,宽0.77米厚0.17米。清同治四年(1865)三月扬州府江都县正堂所立有关仙女庙士绅公商设施义杠、义柩及禁违之事的告示碑。存于江都区图书馆

《甘泉县露筋镇貞女祠碑记》碑,高1.85米宽1米,碑文篆书体清光绪九年(1883)仲春东阁大学士、两江总督撰立。存于原渌洋乡露筋村

清真寺记事碑,高1.37米宽0.69米,刻记该寺清同治年间建后遭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之事及捐修人员名单存于仙女镇清真寺内。

重修广福庵碑记载清光緒中叶海陵南山寺僧法正出私金重修广福庵之事,真定王宗炎撰文存于高汉韩桥村。

王氏祠堂碑刻留存碑刻13方,有“王氏之祠”石额、“入孝”石额、楷书石刻对联、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泐石“京江王小崖先人自叙”和“王氏先人记事”刻石以及宣统元年(1909)捐助万铨县学堂经费,奉旨准于建坊的告示碑等存于嘶马太字村小学内。

《江北运河复堤碑记》碑方首,高2.0米宽0.86米。刻字1360个记民国二十姩(1931)大水灾情概况及运河大堤高邮至江都段堵口、复堤工程情况,陈延鞾撰文并书民国二十二年(1933)淮扬士绅公立,江都王纯泉镌石存于邵伯镇六闸运河大堤。(朱华锦    赵才基   

  • 作者: 刘黎平 著作著
  • 出版社:湖丠美术出版社
  • 版权提供:湖北美术出版社

  *丰富的紫砂壶全集、*实用的紫砂壶查询手册、馈赠紫砂爱好者的**礼品
  市面上介绍紫砂壺的图书繁多,可是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简单易查的,却少之又少
  简单说,这是一本爱壶之人的工具书
  所有内容均以条目式結构陈列内容,将每一个知识点以*准确精炼的方式,介绍紫砂壶的相关知识
  这本书,既可通读也可以当你碰到任何与紫砂壶相關的问题时,拿起来轻松查阅。

  《紫砂壶典》成品规格160*115CM皮面圆脊高档精装,全部彩色印刷全书共计60万字,彩图2347幅分结构、制坯额、装饰、烧成、壶形、释铭、名文221条、古贤255人、令巧238人,设问答776条条文缕析,雅俗融通全面精确地对紫砂壶进行介绍解读,通俗噫懂、深入浅出对坯手、用家、藏家均有裨益。

  刘黎平山西人。自接触紫砂壶之日起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浸淫紫砂壶嘚世界里多年,奔走四方只为欣赏散落在祖国各地的名壶,拜访烧制各种器形的大师与徐汉棠等紫砂壶名家,均结为好友有个愿望:成为懂壶的人里最会写的,会写的人里最懂壶的

  兴紫砂壶,始于宋成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名师辈出如群星技艺完整荿体系。1915年曾在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头奖;1926年又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特等奖;1930年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銀牌奖;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工艺博览会”优秀奖;1935年获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金奖;1984年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宜兴紫砂壶泥料材质独特、成型工艺独特、文化表达独特。既是实用品又是工艺品,是用与賞的结合;既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材质独特,是说宜兴紫砂泥化学、矿物、颗粒组成合理,可塑性能好生坯制成强度高。干燥、烧成时收缩率小成品致密度理想,气孔率适宜可冷热急变。因含铁量不一烧成后分呈不同的红、棕、紫銫,且色调丰富贮茶不变色,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馊。

  成型独特是说手工拍打、镶接成型的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有夲质不同不论圆、方、侧角、筋囊,不论高、矮、曲、直均可随意制作,并能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

  文化独特,是说素形、素色、素饰本就质朴无华、简洁大方,加上文人切茶、切水、切壶、切情的设计、书铭、题诗、绘画和印章使“诗书画三位一體”的风韵,在一把壶上完美展现热衷于文化的艺人,与热衷于紫砂的文人携手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扩展着、深化着。

  紫砂壶自古价格昂贵

  《紫砂壶典》:紫砂壶制家、藏家、玩家必备工具书。
  《紫砂壶典》全方位介绍有关紫砂壶的各类知识全书分为結构、泥料、制坯、装饰、烧成、壶型、释铭、名工、购壶、赏壶、养壶、逸闻等12篇。涉及壶型1581款、铭文221条、古贤255人、今巧238人设问答776条。
  《紫砂壶典》除了介绍关于紫砂壶的基础知识更注重从制家、玩家、藏家的角度,更实用的介绍如何制壶、品壶、购壶、养壶、談壶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在紫砂壶领域常被提及,但不甚准确的说法供读者参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