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火德公族谱顺序与涯雨公

反对将梅州城南门火德公祠改名珠公祠 - 李火德研究专区 -
全球李氏论坛—全球最大的姓氏论坛|家谱|族谱
- Powered by Discuz!
UID3675&帖子714&主题31&精华0&积分855&威望0 &金钱141 &性别男&在线时间29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反对将梅州城南门火德公祠改名珠公祠
本帖最后由 油豆树 于
13:20 编辑
据传从这次参与日“广东梅州李氏宗亲联谊会、广东梅州陇西文化研究会、广东梅州南门李氏祖祠管委会”的宗亲说:“当届会长及部份人欲将梅州城南门李氏火德公祠更名为宝珠公祠”。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震惊!梅州(原嘉应州)南门李氏祖祠乃是火德公祠堂,李象元作有多篇序,火德公后裔旧谱中都有明确的记载,“我祖火德公在闽地上杭风浪岗,每年追祭报本,奈我等居住粤东,路途遥远,不若举习智为总首事,建火德公宗祠,先即发簿,其地基今买在嘉应州城本地南门内,座北向南................乾隆元年(1736)购地、乾隆二年(1737)兴建、乾隆四年(1739)工成”,先辈们辛苦修谱建的火德公祠,怎么说改就改呢?况我五华李氏先贤当年也参与了修谱、购地、建祠、祭祀全过程。譬如藩公-致祯裔的展成公,藩公-致祥裔的秀成公。望久居祖地的宗长、先公了解、制止错误事件的发生!
此次南门火德公祠编写的《祠谱》抄载宝珠公资料入书较多,而对火德公资料则没多少载入,实为遗憾!
(49.12 KB)
(46.64 KB)
UID3675&帖子714&主题31&精华0&积分855&威望0 &金钱141 &性别男&在线时间29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下载次数:0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請梅州宗長們賜教!
在資料中五華錠公出於梅州祠所奉之源祖火德公、能否賜知有関錠公之子庭芝公之資料是祷!
(547.08 KB)
下载次数:0
UID2283&帖子2000&主题188&精华2&积分2383&威望22 &金钱334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原金堂县)&在线时间170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支持油豆树观点,反对将梅州火德公祠改为宝珠公祠!
账号:李维骞& &板块:成都李氏家园;QQ:;& & 邮箱:;祖源地:五华县安流镇樟树头村
UID8118&帖子2444&主题126&精华0&积分2732&威望3 &金钱288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在线时间99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认为原来是什么名称仍然应沿用什么名称,没有必要更改。火德公因乐善好施出了名,儿子有好名声,父亲自然也光彩。
UID2164&帖子13655&主题724&精华5&积分14715&威望55 &金钱899 &在线时间2221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后人遵重前人正当所为是一种美德。何为变来变去,往后世人不知以何为好?
庄塘李氏族群qq号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謝謝宗長附伝資料!
請宗長能將此族譜於何年編的出自何處李氏、因家族譜記載不同、家曾叔祖父亦希望後輩賢達考核、
宗長您研究多年希望能將火德公下系-至敏公世代之考核資料賜知晩輩們是為至盼!
至於梅州火德公祠改為珠公祠反不反対、我們居住在外鄕實在沒有投票權、倒是希望梅州宗長能告悉為什麼要改名的原由是為至祷!
UID3675&帖子714&主题31&精华0&积分855&威望0 &金钱141 &性别男&在线时间29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五华李氏翱公系谱
UID3675&帖子714&主题31&精华0&积分855&威望0 &金钱141 &性别男&在线时间29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304.85 KB)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謝謝宗長伝附資料!
希望梅州火德公祠之管理宗長能賜教:
祝文中宝珠公為官、、、、此官銜能賜知!及英年早、、、、此英年約几歳?此重要信息希讓子孫傳下去!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希望寫祝文之宗長能賜教!
(391.41 KB)
下载次数:0
UID55237&帖子694&主题6&精华0&积分802&威望3 &金钱108 &在线时间5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贻仲 于
19:56 编辑
四川省隆昌县的五华迁来锭公裔谱载火德公祠:嘉应州城内建祠。。。。。。
(45.81 KB)
(66.36 KB)
下载次数:0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謝謝宗賢伝附資料!
此譜是否清代編的譜、錠公下系有無記載!如有資料祈能賜知為盼!
UID55237&帖子694&主题6&精华0&积分802&威望3 &金钱108 &在线时间5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上杭谱记录万三郎生敏锭捷永良子德子栓等七子,不知道对不对?我始兴谱有永良子景崇公族谱,记录景崇生洪武二年(1369),永良也是1330左右生人啦,故永良不会是锭公之弟
UID55237&帖子694&主题6&精华0&积分802&威望3 &金钱108 &在线时间5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此谱仅一张
UID55237&帖子694&主题6&精华0&积分802&威望3 &金钱108 &在线时间51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闽 于
10:49 编辑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謝謝宗親!
五華新編族譜世系圖亦有此記載、此世系圖於李氏網已附伝過請參閲”誰還有火德公世系圖”主題專欄。
UID158&帖子33&主题10&精华0&积分37&威望0 &金钱4 &性别男&来自江西抚州&在线时间1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尊重历史,尊重祖先,没必要改来改去的.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请点击播放:
齐建文化丰碑
共造精神宝库
加快步伐努力完成李氏总谱的编纂工作从宋季鼎沸对应李氏源流论证火德公生年(五) 李金水 - 李火德研究专区 -
全球李氏论坛—全球最大的姓氏论坛|家谱|族谱
- Powered by Discuz!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从宋季鼎沸对应李氏源流论证火德公生年(五) 李金水
从宋季鼎沸对应李氏源流论证火德公生年(五) 李金水
如果说古上杭有享誉中外的名人,无疑只有一个人,他名字叫李火德。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火德公建造的李氏大宗祠,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闽西上杭县稔田镇广袤无垠田垌之中,龙起古田高寨山南麓,雄芒高卓闽粤,行度非常,奔胜运里雄踞杭川,穿田过垌耸拨丰朗岗上。祠前万山献秀,明堂藏聚千金;玉案砂环水绕,拥抱有情;洵为椒衍,瓜绵融注一方之美。
火德公在福建省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开基以来,支分派出,蕃衍无穷,不仅限于闽、粤、赣、湘、桂、黔、川等中国省份,东南亚各国李姓华人大多数也是火德公之子孙,甚至远播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各国。在他身后的八百多年间不断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后裔子孙的推崇膜拜,每年春分、秋分前来上杭李氏大宗祠祭祖的人不可胜数,香火鼎盛,闻名遐迩。
还有众说纷纭的是火德公生年,葬在丰朗岗火德公生年只有一个,至今还是朦朦胧胧, 已成为名门望族的一大憾事。有人建议专门组织专家探究、考证,我觉得,这些小事, 专门组织的专家就不必管了,多花点精力探究火德公远祖吧,真正的火德公生年及先祖世系涉及子孙传承的正确与否。鉴此,本文以宋季鼎沸对应《李氏源流》论证火德公生年, 期望得出真实、可传的结论。
一、宋季鼎沸注释
宋季:宋朝末了之时。一般是指宋度宗(赵禥)咸淳()、宋恭宗(赵显)德祐()、宋端宗(赵昰)景炎()、宋帝昺(赵昺)祥兴()四代时期。即1265年至1279年这15年间。亦称“宋末”。
宋:宋朝(960—1279)
季:最小,末了。如:1.&&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季弟(小弟)。季父(小叔叔);2.&&末了:季世。季春(春季末一月)。明季(明代末年)。季军(体育运动竞赛的第三名)。
季的详细字义:〈形〉1.&&同本义(与“老”相对):季,少称。——《说文》。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季者,幼也。——《白虎通》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苹》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2.&&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3.&&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如:季春之月。——《礼记•月令》;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4.&&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名〉:末,一个朝代的末期;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常用词组:1.&&季春:农历三月,即春季最后一月;2.&&季冬 :农历十二月,即冬季最末一个月;3. 季世:末代;一个历史时代最末段的十余年间或者最后一代。此季世也。——《左传•昭公三年》如:殷周季世。
鼎沸:1.指局势不稳定、不安定。《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比喻吵闹、乱糟糟的样子。有如锅里的水开了一样义兵鼎沸,在于董卓。——《后汉书•王允传》。2. 比喻形势纷扰动乱。《汉书•霍光传》:“今羣下鼎沸,社稷将倾。” 宋 王谠 《唐语林•识鉴》:“及 安禄山 之乱,华夏鼎沸。” 李兆麟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
宋季鼎沸:宋朝末了之时,形势纷扰动乱。
二、李氏族谱序(雍正十年谱 即1733年)
葢聞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之有祖,猶木之有根水之有源,根固枝茂源深流長,理固然也。後世子孫盛且賢者,安得不由祖宗積累而致之欤!
閩汀杭邑李氏祖子明善,生姿聰敏才識過人,观其貌堂堂昂昂、威儀重厚,聽其言溫溫和和、清雅可愛,寔為有德有才之君子,而非他人之可論也。永樂元年有司舉之以應秋闈之選,其明善大展胸中平日之所學,于是文魁多士。明年春屡舉南宮上嘉,其年少志銳錫之冠帶予之,俸廪玉成于文淵閣,四年春領吾郡永明教蒞學宮,施教有方,不匝視人材軰出、登貢士者項背擢巍科者,蝉聯遠邇之士皆稱之連口。
永樂九年秋,余以大艱終制思慕祖宗之,在白象、枇杷肅拜丘茔,別宗親道經永庠與明善會,交談旬日連床繼夜,道同氣合猶兄弟,然別間,捧家譜求文以識之余,辭弗獲,于是展譜而觀,則知李氏乃隴西人也,因祖宗宦遊至汀遂家于寧化属地李家坊。宋季鼎沸 , 火德翁徙于上杭勝運之豐朗宅柱石而居焉。
自火德翁至明善八世矣,其間簪纓緋衣代不乏人,奈何譜帙久遭兵燹之失,明善父德榮常欲續述未就,故以祖宗之源流支派語明善,于是服膺父命編徧(遍)是譜,以効歐阳蘇圖例,其間源流支分井井有條,明善寔所謂克善繼善述之,孝子賢孫也,他日子孫绳绳振振珍是譜,若金若玉傳之永古無疆,則明善之敬祖宗不惟啟今世宗支之聳,依帰固必為後世子子孫孫瓜瓞綿遠之矜式法程也,故曰: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豈小補云乎哉。
永樂九年(1411年)季秋月吉日鑒察御史春陵何噐撰(抄于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火德公派下八世祖成山公后裔李继烈宗亲保存的编纂于雍正十年孟秋的老族谱)
三、火德公出生年代考求
上述鑒察御史春陵何噐撰《李氏族谱序》载:“宋季鼎沸 , 火德翁徙于上杭勝運之豐朗宅柱石而居焉。”其实无用多说,我想大家都明白,是指宋朝末了之时,形势纷扰动乱时期(1265年至1279年这15年间,亦称“宋末”。),李火德公迁上杭丰朗岗。除了看不明的、不想看明白的,剩余的当然就是他种目的故意作的淫辞邪说。由此可见,有的人杜撰文章载:“宋季鼎沸泛指宋初的代周鼎沸,也可能指的,两宋之间的鼎沸,和宋元之间的鼎沸。但从时间上推考,绝不会是宋元之间的鼎沸。”是明显有悖于《新华词典》注释,纯属荒诞不经揉搓“大作”。又给火德公生年研究带来新的混乱。
现据鑒察御史春陵何噐撰《李氏族谱序》来论证火德公生年,宋季鼎沸即为1265年至1279年这15年间,亦称“宋末”。又据台灣《李氏源流》書中有「火德公傳」,説道「火德公姓李,其先汀之寧化人,值宋末元兵亂,與妻伍氏居於福建省汀漳道上杭縣勝連裏之豐郎鄉。」可见,上述一谱序一源流记载火德公迁上杭年代吻合无隙,说明火德公迁上杭年代尽管不同版本里面的字句有些少差异,总体还是相同的。并且《道州县志》载道州(今道县)人何器,明建文举人,授福建道御史,出为南昌知府,有治绩;又考《福州府志(清•乾隆)》职官二《明代•职官志》载:“洪武十年七月,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巡按之设自此始。”《明会典》载:“凡巡按御史,一年已满,差官更代。巡按御史何器永乐间任。”单从府志、州志来看,监察御史舂陵何器确有其人。因此,是“宋季鼎沸”也好,是“宋元兵亂”也罢,反证都是指宋代未期。这时,火德公兄弟们徙于上杭勝運之豐朗宅柱石而居焉,按常理火德公兄弟们应是成年人20-40岁之间,推算排行老四的火德公大致生于-20)年。再据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士、曾任广东省参议员的李柏存先生于1946年还专此写出《火德公生卒年代考》观点是支持丙寅岁之说的;祖籍五华,火德公廿八代孙李亚相于2011年于广州写的《火德公出生年代考求》观点也是支持丙寅岁之说;加上绝大多数李氏族谱记载及全球最大李氏论坛众宗亲同样是支持丙寅岁之说。凭着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原则,因此,火德公出生于丙寅岁已无庸置疑。1245年前后丙寅岁是1266年及1206年,究竟到底那个丙寅岁李氏火德公实际生年?
1、火德公生于1266年的拟定结论,再据众谱记述三一郎生于己巳年、三二郎生于辛未年、三三郎生于癸酉年记载,相应得出三一郎生于1329年、三二郎生于1331年、三三郎生于1333年。广东兴宁县叶塘镇龙居社李氏关于三三郎曾孙念八郎公生于1351年的老谱记载,念八郎公世系为:1世火德公→2世三三郎公→3世四八郎公(号宗嵩)→4世万二郎公(字元礼)→5世念八郎公(字山甫)万二郎公之八子,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三月初十日出生,明洪武、永乐年间(约公元1400年),念八郎公移广东省兴宁县叶塘镇龙居社。三三郎公至念八郎公平均每代人间隔约6年,显然不符合世代蕃衍常规情理,火德公生于1266年的拟定结论离谱, 否定。
2、火德公生于1206年的拟定结论,再据众谱记述三一郎生于己巳年、三二郎生于辛未年、三三郎生于癸酉年记载,相应得出三一郎生于1269年、三二郎生于1271年、三三郎生于1273年。广东兴宁县叶塘镇龙居社李氏关于三三郎曾孙念八郎公生于1351年的老谱记载,念八郎公世系为:1世火德公→2世三三郎公→3世四八郎公(号宗嵩)→4世万二郎公(字元礼)→5世念八郎公(字山甫)万二郎公之八子,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三月初十日出生,明洪武、永乐年间(约公元1400年),念八郎公移广东省兴宁县叶塘镇龙居社。三三郎公至念八郎公平均每代人间隔约26年,符合世代蕃衍常规情理,火德公生于1206年基本认定。
以火德公生于1206年的基本认定,来查验火德公12世孙小胜开基祖少溪公,少溪公世系为:1世火德公→2世三二郎→3世百十二郎→4世十一郎→5世千一郎→6世百一郎→7世念二郎→8世成玉公→9世小八郎→10世甲九郎→11世乙五郎公→12世少溪公,生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二郎至少溪公平均每代人间隔为27年,符合世代蕃衍常规情理。由此也进一步验证火德公生于1206年(丙寅岁)是真实、可信。
综合以上探究、考求,得出结论:李火德公生于宋宁宗开禧二年丙寅岁(公元1206年);李三一郎生于宋度宗咸淳五年己巳岁(公元1269年);李三二郎生于宋度宗咸淳七年辛未岁 (公元1271年);李三三郎生于宋度宗咸淳九年癸酉岁(公元1273年)。
巍巍郡望陇西堂,种族文明火德公。思不透世事万千,辨不清家乘谱牒。一已之见也只是冰山一角,此文所述只是运斧般门, 谬误之处,席而恭听。
写于江门五邑城& &未勘草稿
UID8118&帖子2444&主题126&精华0&积分2732&威望3 &金钱288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在线时间99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我认为坚持火德公生于1206年的观点与坚持火德公只有两个儿子的观点都不利于火德公子孙的团结!火德公到丰朗岗开基的原因都被后人推断为因战乱,宁化石壁人多地少不一定要战乱才搬家,我们先祖从广东来四川不就是看到四川当时人少地多,气候宜人才来的。我认为季远的《火德翁传》也好,何器作的《序》也好,将火德公迁徙的原因一笔带过而已,不是他们文章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所以不会深究火德公因何而来丰朗岗。李明善是火德公八世孙应该不会有大的差错,因此1206年就不太可能,这个问题始终没解释通。
UID27672&帖子231&主题8&精华0&积分351&威望0 &金钱120 &在线时间13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正雄:“火德公到丰朗岗开基的原因都被后人推断为因战乱,宁化石壁人多地少不一定要战乱才搬家,我们先祖从广东来四川不就是看到四川当时人少地多,气候宜人才来的。我认为季远的《火德翁传》也好,何器作的《序》也好,将火德公迁徙的原因一笔带过而已,不是他们文章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所以不会深究火德公因何而来丰朗岗。”
基本赞同正雄宗亲观点。但从火德公算起,明善叔祖应该不止八世,盖因上祖图谱遗失,明善叔祖自己也说——“其间或有所遗”。这正是明善叔祖的英明之处,给我们留下了考证空间。
UID27672&帖子231&主题8&精华0&积分351&威望0 &金钱120 &在线时间13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金水宗亲对“宋季鼎沸”的解释是对的。但何器的序言不是金科玉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有宗亲说过:不能凭一两篇序言来判定火德公的生年。
UID27672&帖子231&主题8&精华0&积分351&威望0 &金钱120 &在线时间13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何器序言中有一句话值得重视:“則知李氏乃隴西人也,因祖宗宦遊至汀遂家于寧化属地李家坊(做官赴任携家来宁化)”,与火德公上辈为避乱迁居石壁的说法不同。
UID27672&帖子231&主题8&精华0&积分351&威望0 &金钱120 &在线时间135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何器序言中有一句话值得重视:“則知李氏乃隴西人也,因祖宗宦遊至汀遂家于寧化属地李家坊(做官赴任携家来宁化)”,与火德公上辈为避乱迁居石壁的说法不同。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我认为坚持火德公生于1206年的观点与坚持火德公只有两个儿子的观点都不利于火德公子孙的团结!火德公到丰朗岗开基的原因都被后人推断为因战乱,宁化石壁人多地少不一定要战乱才搬家,我们先祖从广东来四川不就是看到四川当时人少地多,气候宜人才来的。我认为季远的《火德翁传》也好,何器作的《序》也好,将火德公迁徙的原因一笔带过而已,不是他们文章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所以不会深究火德公因何而来丰朗岗。
--------------------------------
据我所知道,火德公及子孙迁移,多是因人多地少这种因素而迁移。其实,过了200多年何器才写的序,作者笼统说一下年代而已,宗亲你说无不有道理。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李明善是火德公八世孙应该不会有大的差错,因此1206年就不太可能,这个问题始终没解释通。
---------------------------------------
平乐县阳安李樑公世系,李樑公是唐末哀帝天佑时太尉,奉诏从长安(西安)南征,落籍平乐阳安。距今1000多年,传54世。平乐阳安镇有李樑公祠和李樑公夫妇墓地两穴,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看看此世系,明善世系就有可能的,唐哀帝天佑一年(公元904年),1109年间传54世,平均每代人间隔大致21年。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金水 于
07:41 编辑
金水宗亲对“宋季鼎沸”的解释是对的。但何器的序言不是金科玉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有宗亲说过:不能凭一两篇序言来判定火德公的生年。
-----------------------------
李澄宗亲,谢谢你的宝贵意见!
持不同生年火德公族谱宗亲都说说其生年合理化,由他方反博,充分论证,才是弄清问题好方法。
据我所知,所有的记载火德公生年都存在其合理的一面,反之亦然。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贻仲 于
22:23 编辑
贺州市八步区里松镇火德公派下八世祖成岳公后裔李继烈宗亲保存的编纂于雍正十年孟秋的老族谱,何器《李氏族谱序》,资料极为宝贵。(来源:古崙秋子 )
下载次数:14
下载次数:0
UID23680&帖子486&主题95&精华0&积分740&威望9 &金钱254 &在线时间30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关于“李家坊”,见“江西宁都客家姓氏源流轨迹 ”
从许多古墓和大量谱牒中,收集到各姓的源流历史及播迁轨迹,现将宁都客家姓氏的迁徙来龙去脉摘录如下:
李:陇西郡。据琳池大四郎墓碑及《宁都陇西李氏九修族谱》载,基祖大四郎公,号子鱼,先世熙煦避世乱,由中原南徙抚州赤南门,子鱼敕封御史大夫,于唐朝后期从抚州赤南门迁宁都清泰乡琳池定居,已传40多代。长子孟威后裔第十三世海郎迁石上湖圳口。次子孟烈于唐末移居东山坝。《古下仕登伯彬隆侃房谱》载,德辅(生于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岁)从抚州赤南门游教虔宁,遂成家焉,为古下始祖。其后四世孙兴公析居县衙后孝友坊(现名李家巷)。《东龙李氏翊俊翁墓》载,子鱼公后裔由琳池徙石城半迳,传至翊俊翁于北宋乾德五年从半迳迁田埠东龙开基。《新田李氏十二修族谱》载,十五郎于北宋天圣丙寅年从吉州砂罗缸谷村迁新田定居。宁都李氏人口为全县之冠,1991年有5.9万多人,遍布各乡、镇、村。俗称&无李不成村&。据福建、广东李氏族谱载,后裔于宋代迁往汀州、宁化、永定、武平、始兴、连平、平远、大埔、兴宁、蕉岭、南雄等地。
UID8118&帖子2444&主题126&精华0&积分2732&威望3 &金钱288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在线时间99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正雄 于
15:07 编辑
& & 因这几天没上网,故对宗亲意见未及时回复,望见谅!宗亲说火德公至明善叔祖不止八世,这就不好说了,明善叔祖是否搞清楚了,他虽没说死,但他当时都弄不清楚的事情,后人说弄清楚了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往七世或九世设想都不妥,因只是猜测,并无依据,可能更不准确。
UID8118&帖子2444&主题126&精华0&积分2732&威望3 &金钱288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在线时间99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据我所知道,火德公及子孙迁移,多是因人多地少这种因素而迁移。其实,过了200多年何器才写的序,作者笼统说一下年代而已,宗亲你说无不有道理。
& &因这几天没上网,所以未及时回复宗亲的意见,望见谅!同时谢谢宗亲同意本人看法![/size]
UID8118&帖子2444&主题126&精华0&积分2732&威望3 &金钱288 &性别男&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在线时间99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正雄 于
15:08 编辑
& & 我认为明善叔祖自述是火德公八世孙时虽留有余地,但现在往七世或九世推都不妥,因只是猜测,并无依据,可能更不准确。[/size]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本帖最后由 李金水 于
08:18 编辑
新发现季远序(三)载:“ 汉晋唐宋,后光辉映,殊难历数,迨我祖火德公至万二公既有四世矣,其间科名不绝,甲第相承。”,汉晋唐宋后就是明显指元、明代了;我祖火德公至万二公既有四世矣应是指本文中提到的世系:1世火德公→2世三三郎公→3世四八郎公(号宗嵩)→4世万二郎公(字元礼)。
UID15943&帖子7788&主题13&精华0&积分8253&威望12 &金钱391 &性别男&来自湖北孝感大悟夏店&在线时间536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谢谢上传资料,阅读了。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谢谢李其江宗亲的关注!
UID29265&帖子1614&主题2&精华0&积分1864&威望0 &金钱250 &性别男&来自广西陆川县司法局&在线时间20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多谢诸位宗亲上传宝贵资料
宗传老子、祠唤坡心!
UID18449&帖子4019&主题460&精华1&积分4664&威望26 &金钱626 &在线时间2064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 & 谢谢李芳泽宗亲的关注!
UID1057&帖子692&主题10&精华0&积分822&威望0 &金钱130 &性别男&来自台湾&在线时间599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金水宗亲对“宋季鼎沸”的解释是对的,
宗親們好!季的字是末的意思、季春是春末、那宋朝末年是否該寫成 季宋 呢?ー般文章上如 春季 季字是春天的 時候、也就是説表達時間的名詞、宋季 是宋朝的時期而不該是宋朝末期(季宋)。
鼎沸 是鼎内的物貭経過熱的處理而沸騰起來、解釋時局動乱是対的、但特指宋元之乱、那太武断了、宋初、北宋末到南宋初也是時局不安。更何況是用 鼎沸這 鼎 是代表國家地域、如專指宋元之乱、國學根基深厚的宗親們是否也是這樣表達嗎?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请点击播放:
齐建文化丰碑
共造精神宝库
加快步伐努力完成李氏总谱的编纂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氏火德公族谱顺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