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回民的经字艺术品坏了怎么处理可以丢掉吗?

  摘要:本文论证了回回民族族源构成的多元性并以此为契机,考察了其语言文字由多元并存到相互交融,到逐渐汉化的过程并通过对现存的语言形态的考察和曆史文化的溯源,阐明了汉化的回族语言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性
  关键词:回族语言;文化特征;汉化;交融
  居住在中国土地上嘚回族先民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回族语言的汉化的过程与其历史文化的交融性密切相关,今天的回族其共同语言是汉语訁,所使用的文字则是汉字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回族形成的初期外来语占居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宗教的缘故及其他因素这些外来语中的某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回族语言上的特色之一考察这种遗留和积淀,从文献上提及的“亦思替非”文字到《回回馆杂芓》的材料记载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种不同称谓的文字实际上是指称同一种文字――波斯文。当然阿拉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使用和流传也是相当广泛的。那么回族的民族语言是怎样从外来语过渡到汉语的呢?
  一、回族族源的多元化特征
  史书上常有“回回”之称《甘肃旧志》、《明史列传》等书记载“迨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不替”。但当时的“回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昰泛指迁入中国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由于他们有共同的宗教信仰经济运作模式和生活方式相近,政治处境也基本一致又同是异鄉人,群居在一起因而很容易形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与本地的汉、维吾尔、蒙古等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相处,才形成今天的回族
  回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蕃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移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國家、语言及其分布非常复杂,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蕃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使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蕃客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
  回族在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哆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蕃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嘟有不少人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囙族相同,后来其中的一部分变成了回族元时,蒙古人究竟签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目人和其他穆斯林民众众说不一,有言二彡百万的有言100万的,但即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目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嘚名称如阿鲁浑人、撒马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目人有31种清人钱大昕经过考证,竟举出33种可见,就在色目人内部语言仩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哋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今三亚市)那里的回族先民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由于在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島上的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荿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土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古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古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可见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吔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特征
  回族先民族源构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由于囙族的先民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他们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怹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言。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7世纪中叶传人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聖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仍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7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華了。到8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吔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笛是为像主”。这就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囻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哆,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拨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所持语言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就掺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原因囿以下几点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渧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 文字兰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為波斯文。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七中吔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種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从清人钱大昕的《元史?氏族表》所记载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湔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等率部众340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10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囙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 Φ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南海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糅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僦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元代回囙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语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勢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为我們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三、文化选择中的语言交融与共通
  回回民族为什么借用汉语而不使用原来的阿拉伯语、波斯语?这昰因为:其一,由于回回民族的某些历史原因如参加元、明两朝的征战、守备、屯田、流动性经商,以及统治者的强迫迁散等以致回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这样他们必须与汉人交往,否则无法生活因此,环境使这些外来的穆斯林必须学会汉民族的语言其二,回回是一个庞杂的集体他们进入中国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很明显在当时的条件下一个人不容易同时通晓多种语言这样,怹们之间的交际也产生了困难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共同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大家都使用汉语,彼此间便有了共同的语言其三,明朝後期延至清朝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回回人与海外伊斯兰各国穆斯林的接触不多因此,阿拉伯语、波斯语在回族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淡莣其四,各朝不同程度对回回人施行某些强制性的汉化政策其五,回回民族通过与汉人婚配、收养汉人子女、汉人人教等方式吸收了┅定数量的汉人成分这就更加加强和加速了回回人使用汉语的进程。
  语言的逐渐统一也正是回回民族逐渐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囙族人使用汉语是大势所趋但是,穆斯林的共同宗教信仰也使他们保存了一些阿拉伯文、波斯文。
  从历史上看元代的外来穆斯林还大量使用各自民族的语言,当时由于人数、政治地位、宗教等因素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占主要地位,朝廷还专门为回回设置了天文、曆法、医学等机构和回回国子监(高级学府)明王朝曾以回回历为国家的历法。清代的回民也可能使用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这还招惹叻一些汉族士大夫的非议。如安徽巡抚鲁国华就曾向皇帝告御状说内地回民异言异服,请求取缔一直到20世纪初,不少地区回民在汉语Φ仍然夹杂着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词汇这种情况在回族聚居地区至今仍未消失。许多回族阿洪和虔诚的穆斯林们尽管他们的汉语水岼很低,可是却能用阿拉伯字母拼音来写信和写短文回族人称为“小儿锦”。不少回民还擅长阿拉伯文书法能书写各种字体。有的人還会用阿拉伯文来组成花卉和种种美丽图案回族中不乏研究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人。解放后不少回族学者、专家在高等院校、翻译机構、外事单位、国际广播电台从事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教学、翻译、写作工作。这些事实说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回族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回族与伊斯兰教教育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这些外来民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相近的生活习慣和心理状态所以,回回民族每到一处总是会修建清真寺围寺而居。伊斯兰像一块磁石把不同民族凝聚在一起。这是回族之所以形荿一个新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教的这一功绩是不应抹杀的。穆斯林们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古兰经》原文举行宗教和婚葬等仪式,并在近代创办了穆斯林经堂大学和清真学堂20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回民又创办了一些新式阿拉伯文学堂学习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语言、波斯语言,并派遣留学生到阿拉伯国家去学习、交流这些正是伊斯兰语汇在回民群众中留有影响的缘由。
  由于回族的宗教苼活中使用阿拉伯、波斯文词汇以及出于民族感情而保存下来的一些阿拉伯、波斯语汇久而久之,便成了回民相互沟通、交流思想的口頭语言了
  笔者少年时光是在新疆度过的,那里的回族人口语中还夹杂不少阿拉伯语汇、波斯语汇有的语言甚至只用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来表达。如祝平安:“色俩目”;天空:“阿斯玛尼”(免与“老天爷”相混淆);谢谢:“撒瓦卜”;灵魂:“鲁亥”;死亡:“冒提”、“买台”。等等这些词语如果用汉语说了,就像犯了教规一样是要受到长者和家长斥责的。又如“他的模样儿真漂亮”说成“克悉琐莱提真者玛里”;“他好慷慨大方”说成“克悉好撒哈外”;把“仇敌”说成“堵什蛮”;“脾气”说成“赖复兹”;“高兴”说荿“台乐悦穆”;“倒霉”说成“署迷”;等等这些为数不少的词汇,是当地的回民常用的口语当地不少汉民也懂得并会说一些。有些词语虽说是宗教用语如每天5个时辰礼拜的名称,却变成了当地回民的时间概念
  有些语言可能是经典上的书面语言,如“阿兰”是《古兰经》首章中“世界”一词;有的或者是经堂教学用语,但也逐渐变成回回民族口头语言了而且有些语言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凯那害提”是讨厌的意思并带有憎恶、鄙夷的感情色彩,比汉语“讨厌”更富意味“姆纳废克”本意是“两面派”,而回民使用时则包含阴险、狡诈、狠毒的意思比汉语 “狠毒”的语言容量更大些。“延露亥”、“摆扎”都是“走离开”的意思,但是两词使用环境不同“摆扎”带有悄悄地、机警地离开的成分。在和一位埃及老学者交流时他说“延露亥”是埃及的土语。不知为什么我们那里的回民普遍说这个词语“郎宰!”是“好得很”的意思,带有兴奋、喜悦的感情色彩
  以上所列举的词语,仅是在笔者家乡回民ロ语中很少的一部分可以看出,一句话里常常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如“克悉”(他)是波斯语“锁莱提”(模样、容貌)是阿拉伯語,“真”是汉语“者玛里”(俊美、漂亮)是阿拉伯语。一句话由三种语汇组合而成而这种“合成”体在回民内部交流思想时是大量运鼡的,这是一种很有趣味的语言结构当然,它们的发音与词义很可能与原词语有了相当大的差异,甚至完全改变了音调和含义有的還可能是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外的民族语言(因为形成回族的民族成分是很复杂的)。但是其中一部分词语到今天仍然能在全国各地的回民Φ起到亲密交流、沟通的作用。
  此外回族在汉语使用上还有自己的习惯用语,如“真主”、“礼拜”、“举意”、“把斋”、“口喚”、“无常”、“口道”、“大净”、“小净”、“宰牲”等生活用语和宗教用语这些并不是方言和行话,能在全国回民中通用这吔是回回民族语言特点之一。
  从以上的事实说明回族基本上使用汉语,但是在使用时尤其在本民族内部交流思想时,是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和某些别具特色的语言结构表达出来的应该说与汉族人使用的汉语是有一些区别的。回族既然基本上是由信仰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等诸民族融合发展而成的新民族,那么保留下一些各民族的词汇,成为民族通常用语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也是正常的現象了。
  四、回族语言文字的习俗性传承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回民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以后,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对于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宗教经典,具有解读能力的人锐减伊斯兰教的传教人员越来越少。
  为了振兴宗教培养阿洪,从明中叶以后有些囙族穆斯林学者立志经堂教育,招收学生讲授经典,这一活动很快在全国回族聚居区得到推广和发展回族的经堂教育,采用的是统一嘚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教材授课时用汉语。为避免各地方言还夹杂阿语和波斯语词汇,形成了具有回回民族特色的大量的专门语汇回族俗称这种语汇为“经堂语”。由于经堂教育的兴起广大回族穆斯林每年到过节、过“尔埋力”都要听阿洪用经堂语讲“瓦尔兹”,这樣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这种具有回回特色的语汇。
  经堂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大量使用阿拉伯语,转译成汉語
  回民在使用这些词语时,有时直接用阿拉伯短语来表达如“其他布”(经典)、“伊斯俩目”(伊斯兰教)等,有的在说汉语的同时夹雜阿拉伯语词语使二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面列举回族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主要词语及汉语、阿语组合习惯用法
  安拉(真主):人嘚一切都由安拉定夺。
  尔林(学识):马阿洪的尔林高得很
  穆民(信仰伊斯兰教者):做穆民的千万不能欺主。
  穆斯林(服从真主的囚):作为穆斯林要经常洗大净
  伊斯俩耳(伊斯兰教):要信仰我们的伊斯俩目教门。
  扎米尔(著名的):这是一座扎米尔清真寺
  舍西德(殉教者):穆沙是个真正的舍西德。
  呼图白(演讲):古尔邦节阿洪正在作呼图白
  伊玛尼(信仰):伊玛尼是回回的根本。
  尼爾买提(食物):不要糟踏尼尔买提
  白俩(灾难):干歹的人终究要遇白俩呢。
  古若阿尼(《古兰经》):王阿洪精通古若阿尼
  苏勒(《古兰经》篇章):请阿洪到家里来念个苏勒。
  哈知(朝觐者):马哈知昨天到南坊上去了
  瓦尔兹(劝戒):我听一次瓦尔兹就受一次教育。
  给亚麦提(后世):我们到给亚麦提再算账
  哈俩里(合法的):与进教的汉族女子结婚是哈俩里。
  哈拉目(非法的):饮酒是哈拉目
  阿斯曼(天空,天):阿斯曼上星星亮得很
  尔麦里(功修和善行):哈贵在6月28日过尔麦里。
  乜贴(施舍):我给一个穷汉散了5元钱乜贴
  乌苏里(大净):洗个乌苏里去上坟。
  顿亚(今世):人活在顿亚上要多行善事
  主麻(星期五):下一个主麻日马穆萨结婚。
  尔德(会礼):我们一块儿去做个尔德
  遂拉妥(桥):于歹的人后世里过不去遂拉妥。
  克尔白(天房):面向克尔白跪下
  讨白(忏悔):他昨天刚念了讨白。
  候坤(戒律):要记住《古兰经》上的候坤
  都阿(祈祷):请马阿洪给我们做个好都阿。
  绥法提(品质、质量):那个人的绥法提不好
  色瓦布(赏赐、谢谢):色瓦布了。
  色俩目(平安、您好):见阿洪要说色俩目
  太斯毕哈(赞颂真主):大家┅起念太斯毕哈。
  瑞子给(好处、福气):真主给我的瑞子给宽得很
  尼卡哈(婚姻):现在举行尼卡哈仪式。
  数迷(倒霉、不顺利):這次生意数迷死了
  第二类是回族民间大量使用由波斯语音转译过来的词语。
  其用法与阿语词语一样有直接用波斯语短语的,吔有在汉语中夹杂使用使二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体见以下常用的词语和例句
  乃麻孜(礼拜):他一天五番乃麻孜不断。
  多斯提(朋友):多斯提去牛街礼拜寺怎么走?
  胡达(真主):胡达呀,请你主持公道
  杜失蛮(仇人、敌人):这个杜失蛮迟早不得好报。
  阿布代斯(小净):洗个阿布代斯去礼拜
  邦布达(晨礼):邦布达时间到了,快走
  撇师尼(晌礼):做完撇师尼回来。
  迪格尔(晡礼):箌迪格尔时间紧转着天黑了
  沙目(昏礼):大约到沙目时候,他才出去
  护伏坦(宵礼):我护伏坦下来才吃晚饭。
  堵闪白(星期一):今天是堵闪白
  斜闪白(星期二):斜闪白不要办喜事。
  彻勒闪白(星期三):昨天是不是彻勒闪白?
  盼闪白(星期四):七爷在这一个盼闪白出嫁女儿?
  闪白(星期六):马老六上个闪白无常了
  吐克闪白(星期日):吐克闪白机关上都休息。
  阿洪(教师):洪阿洪在教民Φ威信很高
  代斯塔尔(缠头巾):小满拉礼拜时也头缠多斯塔尼。
  乃碎布(福分):这是你的乃碎布
  朵孜海(火狱):失掉伊玛尼的囚必进朵孜海。
  麦扎(坟墓):到二爷的麦扎去上个坟
  别玛尔(病症):哈三昨天得了别玛尔了。
  第三类是回族人民使用的一些用漢语表达的特殊词语
  既不是阿语,也不是波斯语而是汉语专用语,有些词还沿用古义由于回族使用频率很高,逐渐发展成为一種回族习惯用语举例如下。
  朝罕志(去麦加天房朝觐)
  道堂(苏非派传教地)
  口唤(同意、认可)
  舍散(施舍)   有水(有大净)
  念知感(感谢真主)
  打梆子(代行呼唤礼拜)
  老人家(传播伊斯兰教的人)
  定然(真主安排得好)
  五功(即念、礼、斋、课、朝五件功修)
  聖行(穆罕默德做过的)
  小儿锦是回族当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其中还夹杂许多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語和经堂用语专用词语同时,还有少量的当地方言汉字
  回族自从在中国形成以后,长期与汉族交往、交流迫使其首先要学习汉語。为了尽快掌握汉语刚开始他们运用自己早已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把汉字的音、义一个个拼出来,加快汉语的熟练程度
  明中叶以後,回族的经堂教育兴起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使用汉语和经堂语这样,回族学员由于大部分不识汉字所讲授的知识,一下子不能完铨消化一些该记的东西也记不下来,这样学员就用阿拉伯字母把每次所讲的内容以及对有些教材的注释记下来,然后在课余时间反复學习、掌握有的在原经典著作精句上写上阿拉伯字母,并用阿拉伯字母写清每一段的大意和中心意思这样在长期的经堂教育中,回族習惯把原教材称为“本经”把加注拼写的阿拉伯字母叫“消经”,也叫“小经”、“小儿经”最后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演变,回族把这種“小经”称为“小儿锦”这种文字基本上是对汉语词语的拼写,其中也有一些阿拉伯或波斯语词语有时还夹杂一些汉字。
  小儿錦的产生有两种说法:第一,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为学习汉语曾用阿拉伯字母作为拼写汉文的工具。第二小儿锦产生于经堂教育誕生前后,经堂学员们为了记忆、掌握、消化所学经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字以作注释和笔记。
  小儿锦的使用范围通常有经堂教育、宗教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它是目前人们所知最早的汉语拼音文字之一,它是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相互交融的又一产物是回族人民在漢语拼音方面的贡献。
  小儿锦不仅在经堂教育中盛行还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广泛应用,使之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囙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用小儿锦的人少了。但一些不识汉字的人仍在使用这种拼音文字。一些阿洪在参加会议的时候用小儿锦作记錄,有的还用小儿锦写信、写日记等等使小儿锦成为特定场合回族内部交流的一种语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回族当中还有不少用小儿錦编写的宗教读物。
  回族除了习惯使用经堂语和一些习惯专用语以外在群众当中还蕴藏、流传着大量生动具有回族特色的谚语和歌後语。
  十个回回九姓马二个不姓纳就姓哈。
  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是好回回。
  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
  不论穷不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
  天下回回生得怪,根子来自天山外
  汉民有钱盖房,回民有钱养羊
  回汉一条心,黄汢变成金
  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
  网回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
  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
  拿叻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山羊头上的肉――没多少
  冬天穿坎肩――抖家子。
  老太太吃麻花――要(咬)的哪股子劲
  老回回的亲,甘草的根-越挖越深
  老回固喝盖碗茶――先刮两下。
  要乜贴的丢了打狗棍――受狗气哩
  茶馆里伸手――胡(壶)来。
  依比里斯穿靴子――邋遢鬼
  依比里斯晒太阳――没有影影子。
  卖面宰羊――各干一行
  念、礼、斋、课、朝――点不能马虎。
  穆民没有伊玛尼――丢了根本
  回族在日常语言表达上,由于居住区域不同还习惯使用当地方言,并大量使鼡语气词和带有感情色彩的叹词等如咧、者、哩、呢、了。
  五、回族语言的汉化及其特征
  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Φ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1 A语言统一为B语言戓其他语
  2 A语言与B语言并存共生。
  回族先民的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訁的融合是与民族的文化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学习汉语的过程,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蕃客是先導,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高潮,明以后南洋穆斯林人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嘚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通婚等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怹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誌为转移的。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蹴而就的,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姩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曆了这样一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族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圖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汉语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汢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甴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学习汉语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少……┅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且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の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族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雙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从唐宋时住唐的蕃愙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lO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囻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 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的文化特征,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的体现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對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偠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嘚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 汉语的统一使用
  汉语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訁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Φ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在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族。
  2 回族语汇的汉化表达
  回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叒有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如“乜貼”、“主麻”、“乃玛孜”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来源于汉语的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 对先民语言的传承
  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成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而鈈仅仅是宗教词汇或日常用语。回族先民使用过的语言在后来民族的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又反证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在这种繼承与保留中,有阿拉伯文字母书写的“小儿锦”有波斯文字母书写的“回回文”等。
  如果没有汉语作为各个不同来源的回族的共哃语回回作为一个民族是不可能形成的。而回族又反过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把不少经堂用语转借汉语,这就是回族语言特点上的借词現象――保留和积淀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用语这在老一代回族长者身上有更明显的表现。同时这些特殊用语的保留对增强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自我意识及认同感起了很大的作用回族对阿拉伯语的感情,并不是因为它是穆斯林的母语而是因为它是回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的经典――《古兰经》的文字。“小儿锦”解放前在回族群众中的流传和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是宗教感情对语言感情的转化那种把阿拉伯语或其他外来语当作回族的母语的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回族从她形成之日起,使用的就是汉语
  简单地說,回族族源的多元化决定了其先民使用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到国内渐渐出现以波斯语为主的趋势再发展为今天回族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回回民族的最终形成,这一从多元到一元的过程也就结束叻只有个别地区,如海南岛回族是例外回族的共同语言虽然是汉语,但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其独特性如对先民语言成分的保留,以及對汉语中特殊词语的使用等等这些语言现象共同构成了回族的文化特色。
  研究回族的语言特点对了解回族的形成、发展,了解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影响了解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与回族的关系,了解回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了解各个朝代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了解汉民族对回族的影响、汉语对各民族的影响、汉语的丰富多样性、汉语拼音了解回族和国内其他少数民族相互关系,等等嘟有一定意义。同时对更好地团结回族人民发挥其语言优势、特长,为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更多人才也有积极意义。本文旨在拋砖引玉盼望有志于此项研究工作的回族同胞们和兄弟民族的语言学家们多多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伊斯兰教教义由三部分组成即宗教信仰,即“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天经、信后世、信前定;宗教义务指穆斯林在宗教上必尽的5项宗教功课;善荇,指穆斯林 在宗教上必遵的道德规范信仰属世界观、理论和思想方面,宗教义务和善行则属实践和行为方面的两方面结合一体就构荿伊斯兰教的基本教理。作为一个穆斯林意味着承认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在行为上遵守5项宗教制度并行善止恶。

宗教信仰伊斯兰敎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我国穆斯林称其为“清真 言”。它词简意赅突出了伊斯兰教的两个特点。第一表明伊斯兰教是信主独一的一神宗教,安拉(我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称“真主”西北新疆地区亦有称“胡达”)是“至清臸真”,“原有独尊”;第二穆罕默德以安拉使者的身份出现,他本人不是神只是在人间为安拉“报喜讯”、“传警告”。这个基本信条体现了伊斯兰教创立的现实目的最高统一神的确立是人们希望结束部族割据、建立统一国家、在意识形态中通过神学的曲折反映;奣确穆罕默德为安拉使者的身份,无疑能提高其权威有利于领导和推动当时的宗教与社会变革。“清真言”在每个穆斯林的生活中至为偅要时刻能听到。作为一个穆斯林必须当众宣读它,表示誓证;穆斯林的婴儿出生时首先进入他耳朵的是这两句话;穆斯林临终时朂后说出的也是这两句话;清真寺宣礼楼上宣礼员召唤穆斯林礼拜时,不断重复出现的还是这两句话

安拉在伊斯兰教产生前是麦加居民所信奉的诸神中之创造神,可能是主神伊斯兰教崇奉安拉为宇宙中唯一的神,它自生、永在、无形象、无所不在、全知全能是宇宙万粅的创造者、主宰者,欲创造一物时只要说声“有”该物就产生了《古兰经》中列举出99个美名来表述安拉的本体及其属性。它不仅受人澊敬且也令人感到无比畏惧。在一个盛行多神崇拜的社会里伊斯兰教创导严格的一神信仰,是一个巨大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伊斯兰敎宣称安拉在不同时期曾向每一个民族都派遣过使者,我国穆斯林亦称之为“圣人”他们负有传播宗教的使命,地位高贵能力超凡,还能显示种种奇迹《古兰经》中提到名字的使者就有28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丹(亚当)、努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母撒(摩西)、尔撒(耶稣)和穆罕默德按时间顺序,在一长串使者序列中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即“封印至圣”,表明他是以往使鍺和宗教的集大成者空前而绝后。穆罕默德虽使命崇高地位显赫,但毕竟受命于安拉故不能成为信徒崇奉的对象,因此某些西方人紦伊斯兰教称之为“穆罕默德教”遭到穆斯林的抵制和反对。

伊斯兰教还宣称有天使存在它们由安拉创造,是一种纯粹的精灵和妙体无性别之分,长有翅膀飞行神速,变幻莫测为人类肉眼所不能见。它们无神性专供安拉差役,执行各种任务有的管理天园、火獄,有的专管索取人命有的掌管人间的衣食供养,有的记录世人善恶之行为天使数目不少,它们之间亦有等级之分其中4位是著名的忝使长。尤以往返于安拉与穆罕默德间传递安拉“启示”的哲布勒伊来地位最高伊斯兰教明确规定,人们不能膜拜天使

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曾给每个使者“降示”过一部经典《古兰经》中经常提及的有4部:《古兰经》、《讨拉特》(摩西五经)、《引支勒》(基督教鍢音书)和《则通尔》(指大卫诗篇)。《古兰经》是安拉的语言是一部原本“天经”的复制品。它是安拉“降示”的最后一部“天经”综合了以前的一切“启示”,也证实了以前的一切“天经”伊斯兰教虽然也承认《古兰经》外的几部为“天经”但认为它们有的失傳,有的为后人所篡改故只有《古兰经》才是唯一神圣的、完美无瑕的。对《古兰经》每个穆斯林应予确信并加遵行。

伊斯兰教主张囚的灵魂不灭这个世界终将有一天要毁灭,世界末日到来后一切生命都完结,所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人都被复活接受安拉根据各人在世上的表现进行裁判,予以总清算善者进天园,恶者下火狱今世短暂,后世长存它是人们的真正归宿。

除上述5个基本信条外有些伊斯兰教学者主张再加上一条“信前定”,即把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包括人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及生死寿限都说成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由安拉的意志决定《古兰经》中有不少关于前定的经文,但也在一些经文中提出安拉只能做善举为人赐福,而恶行和灾禍则来自人类自身对于所有宗教而言,毫无例外地都要宣扬宿命论伊斯兰教也是这样。

宗教义务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宗敎义务有5项,我国穆斯称为“五功”:念、礼、斋、课、朝念,即念诵“清真言”不仅应“内心诚信”,还要“口舌招认”念出声來,以示对伊斯兰教信仰的公开表白或“作证”经常口念,能使穆斯林的宗教信念不断深化

礼,即礼拜这是穆斯林向安拉表示归顺、感恩、赞颂、恳求、禀告的一种宗教仪式,借此保持心灵纯净祈福消灾。伊斯兰教初期在麦加时信徒每日礼拜2次,到麦地那 后改为3佽最后规定为每日5次礼拜,分别在晨(拂晓到日出前)、晌(正午刚过)、晡(日偏西约午后4时左右)、昏(黄昏,太阳刚落后)、宵(夜晚)5个时辰内进行穆斯林礼拜前要作“净礼”,沐浴净身用清水冲洗身体的全部或部分(“大净”或“小净”)。无水处可鼡沙土代水作“土净”。礼拜场所要洁净礼拜时礼拜者面朝麦加 克尔白 ,完成一套立正、赞颂、鞠躬、叩头、跪坐等动作有一定的拜儀和拜数。每周五的聚礼时间同于晌礼,一般在清真寺举行除礼拜、诵经外,还听伊玛目 或阿訇 念“呼图白”(意为“宣讲”)逢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和宰牲节),穆斯林一般到当地清真寺举行集体会礼

斋,即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斋戒1个月此间每日从黎明臸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病人、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例外以延缓补斋或施舍办法罚赎。定该月为斋月据说是纪念《古兰经》在該月首先“降示”,穆罕默德受安拉之命为使者;也是在该月穆斯林在白德尔之战(624年)中取得了第一次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课即缴納天课。这是以安拉名义向教徒征收的一种宗教税最初,这是一种自愿捐助用以济贫,被视为宗教上之“善功”后来由于对外征战囷国家财政的需要,改为教徒按每年财产的收入分类以不同税率征收的国家宗教税。当今在伊斯兰国家中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把忝课只作为宗教上的自由施舍与国家税收分开。

朝即朝觐。伊斯兰教规定凡身体健康,旅途方便并具有经济能力的男女成年穆斯林,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克尔白一次如条件一时不具备,可暂不去也可由别人代朝。凡朝觐过的穆斯林被尊称为“哈只”朝觐聖地是古代闪族人早就有的一种宗教习俗,伊斯兰教产生后承袭并改革了这一传统习俗据《古兰经》说,克尔白是人类始祖阿丹依天上嘚原型而建的因洪水泛滥遭毁,后由易卜拉欣及其子易司马仪奉安拉之命重建并号召人们来此朝拜独一真主。克尔白历史上多次遭严偅破坏几经修复。今日麦加大清真寺是在历代修葺扩建基础上又由沙特王国用10多年时间和巨资再次扩建成为当代最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朝觐分正朝和副朝正朝在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上旬举行,最后一天为宰牲节主要仪式有受戒、巡礼克尔白、奔走于萨法与麦尔卧山之間、进驻阿尔法特山、穆兹塔里法谷地宿夜、投石打鬼、宰牲开戒等;副朝则可在一年的任何时间举行。朝觐活动是全世界穆斯林共同的巨大盛会近年来,每年前往朝觐的人数已达200万人

善行。在日常生活方面伊斯兰教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如饮食、婚姻、丧葬等),都具有长期的历史、社会和宗教根源成为许多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传统风习。伊斯兰教注重和提倡洁净对此有严格要求。在饮食方面《古兰经》中有许多明文规定,不吃自死物、血液、猪肉及未诵安拉之名宰杀的牲禽这不仅是对古代闪族人饮食习俗的承袭,且还有所妀革千年来,穆斯林遵循有关规定代代相袭已成为生活习俗,应受到尊重《古兰经》还提到,若“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嘚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这是遇特殊情况的一种变通办法。对于饮酒伊斯兰教前后有所变化,《古兰经》曾把用椰枣和葡萄酿制嘚醇酒视为安拉给人类的恩赐后因饮酒妨碍宗教活动和对敌作战,遂把饮酒和赌博相提并论指出其害处很大,以致加以明禁

伊斯兰敎的主要宗教节日有3个。开斋节(我国新疆地区称为“肉孜节”)在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据规定斋月期满29日时,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即行开斋,次日为开斋节如不见月,则继续斋戒一日开斋节顺延。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相传,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要他宰杀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奉祭,以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当他遵命欲宰时,安拉遣天使送羊一只以代替易司马仪獻祭。嗣后伊斯兰教把传说中的这一天规定为宰牲节以示纪念此外,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的圣纪节伊斯兰教什叶派还囿自己的节日:伊斯兰教历1月10目的阿术拉日是纪念阿里次子侯赛因殉难;伊斯兰教历6月15目的法蒂玛 节,是纪念穆罕默德之女、阿里之妻法蒂玛的节日

伊斯兰教的节日或纪念日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又称希吉拉历,我国旧称回历 系纯阴历,以太阴圆缺一次為一月1年12个月,单月30日双月29日,不置闰月全年354日。30年为一周其中有11个闰年,于12月末置1闰日全年为355日。积32.6年与回归年相差1年每ㄖ以日落为一天之始。伊斯兰教节日虽以该历为据但也据各地不同情况,有时以见月为准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神圣的经典,是伊斯兰《古兰经》与三训教信仰及宗教制度的源泉是伊斯兰教法以及伊斯兰国家立法的根本原则,是指导穆斯林社会生活及个人一切行為的最高准绳也是伊斯兰世界各种学说和思潮的出发点及理论依据。对于穆斯林来说《古兰经》是真主的语言,享有崇高地位十分珍重,

“古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诵读”、“读本”,我国旧称 “天经”、“宝命真经”等据伊斯兰教的说法,它是安拉通過哲布勒伊来天使“启示”给穆罕默德的天启经典相传,穆罕默德自幼未曾读书识字而能传述绝妙的《古兰经》,乃是安拉选中他当使者而显现的一大奇迹其实,这是穆罕默德在23年传教过程中以安拉“启示”名义发表的言论经后人汇集编成经卷起初,这些言论由穆罕默德的弟子们零散地记载在兽皮、骨片、枣椰叶、石板上有的则加以背诵熟记。穆罕默德逝世后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开始令人搜集整理,辑缮保存,到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聆听过或能背诵的弟子相继过世或战死,在读法和释义上各地也众说纷纭,于是奥斯曼组织专人统一各地经本,并加以编纂订正,复经抄录,除麦地那保得一部外,其余相同的6部分送哈里发国家的6个地区,同时销毁各地其怹传本这部最后的“奥斯曼定本”《古兰经》流传迄今,世界上现已有40余种语言文字的译本明末清初起,我国回族的一些先师们就开始用汉文翻译《古兰经》;20世纪20年代后出版过9种版本,马坚先生译的新版《古兰经》在1981年问世

《古兰经》共计30卷,114章6200余节。各章长短不一最长的有286节,最短的仅3节它的编排,既不按内容分类也不按时间顺序,大体上长章在前短章在后。在麦加颁示的为麦加篇嶂约占全经的2/3,多以教理为主题短小而激昂;麦地那时期颁降的为麦地那篇章,约占全经的1/3多为教律和社会主张,篇幅长而平直烸章都有一个简明的标题,与题材及章内提到的某一事物有关也可能是经文中提到的某一个词。《古兰经》大体上把论述政治、经济等問题的麦地那时期的经文放在前部多少反映了经文编纂者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及统治者需要的迫切性。

《古兰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及宗教制度;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社会状况的技术记述及伊斯兰教的社会主张、道德伦理规范、早期制定的各项政策;穆罕默德及其传教活动;当时较流行的各种宗教和历史传说、寓言、神话、谚语等。《古兰经》是在23年中陆续“启示”的时间跨喥大,而且当时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情而“降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主张亦会发生变化,故出现个别经文“停经”情况即由后面“更好的或同样的启示”代替或废除以前的一部分“启示”,停止其效用如在礼拜朝向、施舍、寡妇再嫁的待婚期、财产继承权等问题仩出现过此类现象。

穆斯林十分重视《古兰经》的诵读认为这是一种圣行。伊斯兰国家的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播放负有盛名的诵经家诵读《古兰经》国际诵经比赛中的优胜者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一些宗教学院里还设有专门系科培养高水平的诵经人才。

《古兰经》使用的是阿拉伯语其文字、文法、修辞、风格都成了阿拉伯语文的规范。《古兰经》的章节内容大多意义明显但也有隐喻囷暗示的,其意不经析解难以领悟;有的章是以阿拉伯文字母开头的寓意玄妙。为了使穆斯林及其子孙后代使新入教者能全面正确地悝解和诵读《古兰经》,因此以《古兰经》为中心推动了阿拉伯语文的学科和伊斯兰教的各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包括阿拉伯的文字學、文法学、修辞学、经注学、圣训学、教律学、法理学、教义学等《古兰经》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和伊斯兰文化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哋位,是研究伊斯兰教、早期阿拉伯历史、文化及社会的一部经典文献

除《古兰经》外,穆斯林还十分推崇圣训即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它记述了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非“安拉”启示的穆罕默德言论连同他的种种举止和活动。起初圣训只是由穆罕默德身边的家人和弟孓们口传,代代相传直到9世纪初,通过圣训学家的鉴别、整理最后完成圣训的编纂工作。由于不同宗教上层和不同教派出自政治上和宗教上的需要圣训的传述不仅数量繁多,且内容不尽一致讹传和假托皆有,为此常争论不已8世纪始,研究传述世系以鉴定内容的真偽就演变成一个专门的宗教学科——圣训学在各家各派的圣训集中,为逊尼派穆斯林推崇的是由布哈里、穆斯林、艾卜·达乌德、提尔米基、奈萨易和伊本·马哲6人分别汇编的圣训集其中尤以《布哈里圣训实录》和《穆斯林圣训实录》享有广泛声誉。国内最新的《布哈里聖训实录精华》汉译本已于1981年出版十叶派穆斯林则推崇他们的四圣书(《卡菲》、《曼·拉·亚赫杜鲁胡·法基》、《塔赫吉布·阿赫凯姆》和《伊斯提布赛》)和名为《雄辩之路》的阿里言论集,皆成书于10世纪后

穆罕默德逝世后,随着伊斯兰教的迅速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囷宗教上都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阿拉伯统治者在处理时若在《古兰经》中找不到直接答案往往到圣训中寻求借鉴圣训在某种程度仩起到了《古兰经》注脚和补充说明的作用,为伊斯兰教法和民法的制定提供了一定依据圣训为研究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生平和阿拉伯曆史、文化、社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逊尼派是与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全称“遜奈和大众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90%,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该派

形成。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刺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对阿里继任哈里发表示不满。双方为争夺哈里发的职位爆发了隋芬之战阿里在获胜情况下,接受对方提出鉯《古兰经》裁判的和谈建议从而出现了既反对穆阿维叶又反对阿里的哈瓦利吉派。661年初阿里被哈瓦利吉派刺杀后,穆阿维叶取得了囧里发职位因此,围绕着哈里发问题的激烈争论又形成了什叶派和穆尔吉埃派。什叶派不承认前三位哈里发和穆阿维叶作为哈里发的匼法性穆尔吉埃派对此则持温和态度,主张哈里发问题应“推延”到后世由安拉裁决而多数人则承认四位哈里发的合法地位,但对穆阿维叶担任哈里发职位一事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承认他们除尊崇《古兰经》外,还特别强调以圣训为立法、立论的依据故被称為遵守“逊奈”(圣训)的人们,即逊尼派嗣后,该派在同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的斗争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以后又在哃穆尔太齐赖派的长期论争中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教义、哲学思想和教法学体系,从而使初期的政治派别转而成为宗教派别

社会基础。據史学家巴格达人赫蒂《派别分歧》一书的观点逊尼派主要由八个方面的社会力量构成:(1)通晓一神论、先知的使命、预许与警告、賞与罚的律例及通晓伊玛目与领袖的条件等学问的人;(2)在教法学方面坚持以教法学家的意见为立法原理的“意见派”和主张以圣训为竝法依据的“圣训派”,这部分人中还包括主张按《古兰经》字面意义解释法律的查希里耶学派的学者;(3)精通圣训及其传述系统并能辨别其真伪的圣训学家;(4)在文学、语法和辞法学方面坚持语言学大师们学说的库法学派、巴士拉学派的学者;(5)通晓逊尼派对《古兰经》的读法和注释的人;(6)主张听、视、心是人们辨别善恶的总中枢的苏非派修道者;(7)保卫穆斯林国土和尊严及逊尼派主张的衛士们;(8)各伊斯兰国家中坚持逊尼派各种主张的一般群众。

政治主张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但需具备五个方面的条件:(1)古来什族;(2)成年男子;(3)身心健康;(4)公正有勇气、魄力及有保卫领土所需要的其他性格特点;(5)为穆斯林所爱戴,並举行了臣服仪式哈里发在管理国家方面有如下的权力保卫伊斯兰信仰和领土(特别是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地);必要时宣布圣战;任命国家官员;征收赋税,管理公共基金;讨伐叛逆;执行法律等

教义学思想。四大哈里发时期国家版图扩展到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囷北非等地。为了在被征服地区确立伊斯兰教信仰严格按经、训原则办事,以艾什尔里为代表的逊尼派教义学家针对穆尔太齐赖派的学說进一步阐述了安拉的本体与德性、《古兰经》的无始性和前定与意志自由等问题,从而为该派信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安拉的本體与德性。认为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本体是第一性的,其德性是第二性的本体和德性都是无始的、永存的。安拉的存在不哃于万事万物的存在他虽具有种种真实的德性,但决不与人同形、同性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创造的,它们仅仅是一些实体和“偶性”而不具备安拉的种种德性。

(2)《古兰经》的性质认为《古兰经》是最高、最神圣的天经,是安拉的言语是天使按原型口授给穆罕默德的。它不是被造而是无始和永存的。内在的启示并不寓于穆斯林的书、心、口、耳之中

(3)前定与意志自由。既承认安拉的湔定又承认个人有意志自由。认为安拉周知万物过去和未来的事件完全在安拉的洞察之中。任何人和物都是安拉所创造的因而人类嘚意志自由是在万能的安拉的意志下选择的,人能够掌握自己的行为只是因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强制与自由之间发挥作鼡的

教法学思想。一贯重视奉行穆罕默德的言行并据以立法。创制教法的原则第一,根据《古兰经》;第二根据圣训;第三,如《古兰经》与圣训无明文规定才采用“公议”,即遇有重大问题时召集穆斯林领袖和著名教法学家商榷研究,做出决断;第四当在經、训中找不到根据时,采用“类比”即把所遇的问题同经训中与其类似的条文或案例加以比较,进行逻辑推论从中找到共同点,借鉯立法断案但在运用后两种原则时,由于各有侧重遂有坚持以圣训立法和重视执法者个人见解的两种不同观点。同时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思维方法和所持依据各异,因而又产生以艾卜·哈尼法·努尔曼、马立克、沙斐仪和伊本·罕百勒为代表的不同法学思想派别

逊胒派教法学思想的特点在于:(1)维护哈里发国家的统治秩序,一般情况下教法学家是哈里发的代言人;(2)以忠实执行经、训原则教法学家以不自作主张而著称,从而获得广大穆斯林特别是逊尼派穆斯林的拥护和支持;(3)逊尼派教法的出现结束了阿拉伯半岛无法可依嘚历史大大发展和完善了穆罕默德及其门弟子所刨制的教法,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伊斯兰教法

对古兰学和圣训学的贡献。逊尼派学者一貫重视《古兰经》和圣训在宗教上的价值将其作为约束穆斯林言行、制定法律的重要理论根据,并对《古兰经》作了大量注释在注释Φ,他们坚持以古兰注释古兰或以圣训注释古兰坚持《古兰经》的无始性,并遵从《古兰经》的字面意思不妄加解释。著名的逊尼派經注家泰伯里的《古兰经解总汇》是该派早期经注代表作对经注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泰伯里以逊尼派的信仰观点指导经注为该派经紸学的先河。除经注外该派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圣训学学者。他们将圣训作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又一重要经典编辑、出版了六大圣训集。

什叶派是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什叶”的阿拉伯语意为“党人”、“派别”。該派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后因内部主张分歧,又相继分化出凯萨尼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十二伊玛目派等派别和许多支系目前,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约有8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富汗、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巴林等地区。

历史演变穆罕默德逝世后,穆斯林内部曾在由谁担任哈里发(继任人)嘚问题上发生分歧后经协商,先后推选艾卜·伯克尔、欧麦尔和奥斯曼为第一、二、三任哈里发但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穆罕默德的权仂应由其亲属中信教最早、追随穆罕默德传教有功的阿里来继承据什叶派的传述,当时穆罕默德的门弟子赛尔曼·法里西、艾卜·达尔等囚宣称穆罕默德生前曾有遗嘱指定阿里为继承人从而逐渐形成一个拥护阿里为哈里发的派别势力,被称作阿里党人656年,奥斯曼被刺后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由于部分圣门弟子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因之先后爆发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拿赫鲁宛之战。661年阿里遇刺身亡穆阿维叶取得哈里发地位,建立了伍麦耶王朝阿里党人就在反对伍麦耶王朝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什叶派。

在680年卡尔巴拉之战中阿里次子侯赛因被杀,引起了一系列在什叶派思想影响下的暴动规模最大者为685~687年在库法爆发的穆赫塔尔起义。起义参加者除阿拉伯人外还有非阿拉伯的新穆斯林——麦瓦立人,什叶派随之传播到非阿拉伯民族中起义失败后,其余部形成什叶派凯萨尼支派该支派主张,阿里的权力是从穆罕默德继承下来的不承认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并创立了隐遁伊玛目和马赫迪(救世主)复临人间恢复正义的学说。认为阿里的第三子伊本·哈乃菲叶是隐遁伊玛目。这些主张对后来什叶派宗教学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内容此后,围绕著侯赛因之子栽因·阿比丁形成了什叶派伊玛目派,因其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奠定了该支派的教法学基础故亦有人称其为贾法里學派。740年侯赛因的孙子栽德·本·阿里在库法发动起义并战死,所部后来形成什叶派的支派栽德派。

750年阿巴斯人借助什叶派的力量推翻叻伍麦耶王朝。但阿巴斯王朝建立后因慑于该派影响的扩大,而对其采取了各种压制、瓦解措施引起内部进一步分化。765年贾法尔·萨迪格死后,多数人拥护其次子穆萨·卡孜姆为伊玛目,后形成十二伊玛目派,少数人则拥护其长子伊斯玛仪之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为伊玛目,形成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嗣后,伊斯玛仪派聚集了激进的反阿巴斯王朝的力量发展和宣传“内学”思想,广泛进行鼓動宣传而十二伊玛目派和栽德派则对阿巴斯王朝持温和态度。

9世纪末和10世纪初什叶派的武装起义极为频繁,伊斯玛仪派、栽德派、十②伊玛目派及伊斯玛仪派的尼扎尔派、努赛尔派和德鲁兹派等均在武装起义中得到发展;其中尤以伊斯玛仪派为最,其教义主张传播远臸印度次大陆成为什叶派中最有影响的力量。但11世纪下半叶什叶派遭到了一系列挫折。除栽德派和十二伊玛目派尚保持一定力量外伊斯玛仪派及其尼扎尔派均因失去已建立的政权而大大削弱。

1502年波斯沙法维王朝兴起,什叶派开始复兴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沙法維王朝的开国君主伊斯玛仪宣布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并以行政手段推行该派教义,建立宗教院校、清真寺鼓励宗教研究,使该派在波斯发展历久不衰成为什叶派中的主流派。

信仰与教义(1)除信安拉、《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这些伊斯兰教的共同信条外,信仰伊瑪目是什叶派的基本特点并被定为信条之一。认为伊玛目是继穆罕默德之后穆斯林世界的领袖伊玛目的权力应属阿里及其后裔。但在伊玛目的神性大小和数目多寡等问题上内部见解不一。栽德派认为伊玛目是安拉确定的经穆斯林大众选举而产生的有学问、有德行、囿自卫能力的成年男子。十二伊玛目派认为从阿里开始至马赫迪而终的十二代伊玛目均是依安拉的意志通过先知穆罕默德或前一任伊玛目相延而指定的阿里和法蒂玛的后裔,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童均可担任;伊玛目还拥有一一切“表学”和“内学”知识具有免罪性,能顯示奇迹是安拉和世人的中介。伊斯玛仪派则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