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变成五战区会不会变成中国的另一个安史之乱?

[原创]安史之乱产生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无疑对唐朝影响巨大,可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之后基本上是一蹶不振了,基本上是偏安南方一隅了,原来还能控制的河北和西北基本上丢光了,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还有240年左右时间,占据唐朝总时间(近300年)的绝大部分。而对于安史之乱的原因,很多历史学家给出解释更多是李隆基经过多年的勤政到了晚年变得怠政和慵懒,又有说什么任用奸臣李林浦之类的,还说什么政治腐败。其实这些说法,有的是封建文人出于自己被李林浦等压抑而没法当大官的原因,有的是出于封建角度出发。总之,是没有提到根本原因。个人感觉根本原因如下:1,对边疆节度使的控制力大大降低唐朝的一个极大的缺点是边疆各地节度使权利过大,据说当初是因为唐朝中央军队经过多次打战后极大削弱,而大臣看到唐朝文官管军队不如边疆将领管军队来的好使,而唐朝有急需打开向西的丝绸之路,而且唐朝边疆对手比较多,不仅包括突厥,还包括吐蕃原始社会,乃至西南的小邦南诏、突厥势力削弱以及西迁后北方的契丹部落等,为了更加有效地对付这些对手,唐朝中枢给边疆节度使更多权利,使其能临机应变。这个结果导致这些节度使不仅管军事而且管民政,基本上是一个独立小王国的土皇帝,而边疆距离唐朝中枢长安遥远,使得对节度使的控制力较弱。而李林浦之前的唐朝中枢还能基本上控制那些节度使,而那些节度使如安禄山那样嚣张者,见了李林浦都战战兢兢,可见李林浦在世之时至少还能基本上控制这些节度使,而这些节度使也基本上是按照唐朝的原先政策,当过一段时间后就升迁到中枢任宰相(唐朝是多宰相制度,而其中一个是最高)之类的。而李林浦死后的杨国忠显然能力差远了,根本就没法控制这些节度使。此后唐朝对节度使的控制力度明显弱了很多。让这些边疆的节度使权利越来愈大。到后来安禄山等居然不上报朝廷就私自撤换其手下的汉人将领,将其替换为契丹等胡人将领。唐朝的这个节度使制度,显然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自然可以达到有效对付边疆游牧部落的目的,用的不好就伤了自己。结果是唐朝用的很差。2,过分重用胡人中原封建王朝历朝历代,即使是武功强的汉、对武将防范严厉的宋代都有用胡人将领和胡人兵。当时这些朝代都有个特点就是对投奔的游牧部落胡人将领采用利用的同时,又加以限制,而且更多情况下是使用的同时通过文化方面融合和同化他们,让这些人自己感觉到是为自己民族作战一样,而且这些朝代依然是以汉人军队为主力的。所以这些朝代都基本上很少出现投降的游牧胡人将领反叛,更别说由于反叛带来巨大破坏;相反汉武帝时期俘虏的匈奴贵族金日磾后来反而成了汉帝国的坚实拥护者。而唐朝就不一样了,作为农耕社会的唐朝居然用游牧胡人将领到了过分依赖,以及很少提防的地步;这样那些本来就没有心向唐朝的胡人将领,等到有了机会必然会反叛,而且这些胡人将领反叛时候必然带来大量游牧部落兵,那就不仅仅是改朝换代那么简单了,更多是烧杀掠夺,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看看唐朝对胡人的不限制以及大量使用,高仙芝是高丽人当节度使,安禄山是典型的白人杂胡(也称为粟特人,现在中亚人的特点,金发碧眼)后来却掌握了唐朝三镇节度使,掌握了基本上唐朝一半的军队。其实之前无论是李林浦还是杨国忠都认识到了安禄山的潜在威胁,而建议在安禄山进京述职的时候杀之,估计他们也多少了解到一些情况,如安禄山反叛前对三镇兵力进行大规模清洗,将大量忠于唐朝的汉人将领换成对唐朝毫无忠心可言甚至是对唐朝仇视等契丹部落胡人将领;而且安禄山在掌握大唐东北方面的军政大权(三镇节度使)后,将河北、山西等地大大地胡化——即让契丹势力大大深入此地;然而李隆基似乎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居然无动于衷。3,唐朝对外表现不怎么样、以及唐宫廷胡化习俗也让周边游牧部落看不起这一点仅仅是个人论断,一家之言而已。之前的秦汉都不像唐朝那样整个上层宫廷胡化之风盛行,而是有自己特色,所以汉时期的周边部落是积极学习汉的,如匈奴等。而唐朝宫廷是反之的,这样情况绝对不能说成是什么自信的表现,因为现在美国够自信强大,但美国上层依然是白人文化,华人也罢,黑人也罢想融入美国上层社会,必须接受白人文化,如奥巴马是黑人(虽然有一半白人血统,但在美国只有超过90%白人血统才能算是白人)但不过是个披着黑人皮的白人而已,美国当然有黑人文化,但那都是不入流的。唐朝上层宫廷的胡化之风盛行使得周边游牧部落看了以后,觉得唐朝文化不怎么样,还是学自己的,更加鄙视唐朝。而同时唐朝对外战争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如对吐蕃基本上是败,很少胜利,让吐蕃进一步挤压丝绸之路通道空间;而且面对南诏小邦和契丹部落也是败多胜少,这样情况下游牧部落自然不会看高唐朝,一旦安禄山准备要反了,那么那些契丹部落必然敢于积极响应等必然来趁火打劫。4,当时注意力被吐蕃吸引安禄山叛乱前夕,唐朝和吐蕃争通往西域的通道。当时唐朝京城西安等腹地和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范围安西军镇之间通过一条狭窄的丝绸之路通道联系起来。这样唐朝可以东、西、北从多个方面对吐蕃发起攻击,而吐蕃为了摆脱这个局面,大力发动进攻,为的是控制丝绸之路通道,切断唐朝内地和西域之间的联系。双方为此多次激战,结果是唐朝败多胜少,丢弃多处关键城池,不过后来夺回几处,吐蕃不甘心有想着夺回来,双方一触即发。这样出了安禄山的三镇之外,唐朝的很多军队集中在了安西以及丝绸之路通道上,准备和吐蕃进行进一步决战争夺地盘。如此一来,也在客观上给了安禄山机会。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本人知道有限,如果有朋友知道,不妨提出来让人了解一下。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频道栏目&&&
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HD
七军区变五战区 原来的司令员、政委都去哪儿了?
财新网讯(记者 林子桢)2月1日,军改重新划分五大战区,七大军区成为历史。财新记者从军事科学院获悉,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蔡英挺转任军事科学院院长。至此,七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去向全部浮出水面。具体情况为:今年62岁的蔡英挺,出生于福建,1970年12月入伍。他曾长期服役于南京军区驻福建某部,熟悉台海及周边海上军情,对台海问题颇有研究。1980年代中期开始担任南京军区某守备师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等职务。1996年,台海关系紧张,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亲临南京战区指导,此后蔡英挺任张万年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与其他多位被重用的将领一样,蔡英挺有过集团军军长、大军区参谋长的任职经历。2002年后,蔡英挺重返南京军区任副参谋长;2004年接替升任南京军区参谋长的赵克石,担任驻福建某集团军军长;2007年任军区参谋长,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并当选17届中央候补委员;2011年夏季的将领调整中,蔡英挺得以升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从而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大军区级将领。在担任副总参谋长一年多之后,蔡英挺重返南京军区,接替转任总后勤部部长的赵克石,出任南京军区司令员,2012年11月当选18届中央委员。过去七大军区中的南京军区,领导指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境内的所属武装力量,防区与朝鲜半岛、日本和台湾岛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的东南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成立于1958年的军事科学院,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军事学术研究机关和科学研究机构。日,陆军总部、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之际,军科院前任院长高津转任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高津是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被誉为“科技强军的带头人”,今年57岁(1959 年4 月生),江苏靖江人。他出身将门,当兵第一年就荣立三等功,后考入二炮指挥学院,获工程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服役于二炮。高津2011年接替改任副司令员的陆福恩,升任二炮参谋长,跻身副大军区级;2013年晋升中将。他于2014年两度履新,先在夏季由二炮参谋长转任总参谋长助理,再在冬季接替刘成军上将履新军科院院长,成为现役最年轻正大军区级将领,且是军科院史上最年轻的院长。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20元--1000元)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
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热帖排行榜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掌上四川:
zhangshangsc
华西都市网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中国通史》
安史之乱)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
纪录片检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区和军区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