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中岳 太极拳太极鞭杆视频

[转载]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作者:陈雄
&&&我在业余时间里痴迷研练传统太极拳,拳龄不算很长,大约二十八年而已。除了林墨根、松绪金等三位恩师传授拳技拳艺之外,我还请教过太极名家名师傅钟文与傅声远、杨振铎、郑钧(赵堡架太极传人)、张志俊(陈式太极传人)、赵幼斌、曹彦章(崔毅士的传人)、孟宪民与丁水德(牛春明的传人)、沈行佐与沈行佑(武汇川的传人)、曹一民(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主席)、翟维传(武式太极传人)、&刘习文(张虎臣的传人)等人,海纳百川嘛。多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偶有些粗浅体会。利用出公差到外地的机会,喜跟其他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遇上明师或前辈则诚心请教,质疑问难,所以积累了一些太极拳的真言实话。以下系本人初窥太极拳门径的一孔之见,体悟肤浅,仅供太极拳初学者参考。笔者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一起探讨太极拳真谛,为弘扬国粹尽一份力量。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并诚挚欢迎指正。就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只有经过明师点拨及实践,才可悟其真义。
1&、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无止境。须渐修方能顿悟。但一层功夫一层理,不到一定的境界,凭现有的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功夫不到,耳食为知,终属虚妄。
2&、太极拳学习主要是以传统的言传身教方式,所以,太极拳爱好者选择老师学拳就极为重要。正所谓:老师(传统称呼为“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已。可见老师想不想、能不能把你领进门具有决定意义。在这里要提醒太极拳爱好者,不要迷信哪一派的“正宗传人”或“什么大师”、“&嫡传弟子”等宣传,太极拳是活着的文化与技艺,是不能像古董、金钱一样继承、传递的。所以说:选择老师学拳首先是明师(明白拳理拳法的“明”和开明不保守的“明”),再是严师,加上名师当然更好。还要具体看看继承人的武德、功夫、综合修养如何。
3&、书本图谱形式的缺点是图形静止,无法表现拳术运劲及神态。视频影像形式则没有图谱形式的缺点,老师向学生言传身教,自学者似乎是在旁听。其实,没有老师在旁边校正动作,是图谱和影像形式自学时的共同缺点。再说,图谱影像上的示范者,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套路到对练,经过体悟身知的老师,图谱影像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图谱、影像只是供训练有素者所用。非此类自学者,若以自己的理解按图索骥,十之八九的结果是南辕北辙。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学,由此而形成错误练法。理论性学问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只要理解了,就算掌握了。而太极拳则是身体力行的技艺,语言、文字、图像都无法确切地记录身体力行的感觉,这就决定了“复制学习”太极拳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是太极拳难以普及之处,也是中华古老文明宝贵之处。
4&、练习太极拳要想具有技击实战能力,首先要出功夫,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呢?以我个人练习太极拳的经验来说,太极拳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基本功的训练;二是套路的练习;&三是桩功的练习;四是辅助功法的练习;五是内功的修炼;六是各种推手的练习;七是散手实战训练。
5&、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精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快架与慢架的区别不单是练拳速度,快架的动作结构与风格、整式作用与整势打法要点等等都与慢架不同。
6&、某名家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松功修炼”,这句话不错。他指出:松功修炼是从下往上练。亦有名师说松功修炼是从上往下练。我师承所学的松功修炼是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杨氏太极拳的下盘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
7&、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
8&、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
9&、有人说弓步的后脚稍许弯曲是对的练法,有人说弓步的后脚伸直是对的练法,其实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虚实状态。对此我赞成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的意思:弓步的后脚,不用时为虚,可以稍许弯曲;用时为实,接对方之劲力卸落地面时后脚伸直,发劲时后脚蹬地由实变虚,亦可伸直。
10&、有人把肩关节练得很灵活,以为松肩坠肘练到位了。其实“松肩坠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肩关节”好松,肩胛骨难松。只有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又利于气沉丹田。
11&、为什么要松腰&?&松腰可以使重心下移,达到平衡稳定,这是它的主要作用。
12&、为什么要沉肘&?&因为要把全身的力量运到手上去,故而不但要松肩,还必须沉肘。
13&、太极拳的松功是一种修炼手段,“松”的目的不是实战时软塌塌、松懈懈、如一摊稀泥;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使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穿透力、击打力。这是太极拳初学者要明白的主要东西。
14&、为什么要含胸&?&含胸有两种显著的作用。第一是含胸可以使气不上浮,为了能使气向下沉,则必须含胸;第二是含胸动作对于两腿的起落和进退,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
15&、为什么要拔背&?&为了避免脊柱松弛过度和产生低头弯腰等现象,所以用拔背来控制。此外,拔背在技击时,还起着发力的作用。
16&、何谓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如果腰胯在这个势完成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胯与四肢的运动已脱节。
17&、有人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势下沉,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松沉。
18&、太极拳含有气功的一些精华,但要知道太极拳不是气功。气不只是气功说的体内之气,太极拳要全身内外都化为神气,执着在内怎能全身通透。有些人被神玄所蒙,着意追求大、小周天通的练功效果,这会影响拳艺的提高。还是“道法自然”好,多点体悟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说十要》才实在。
19&、鼓隆肚腹不一定是气沉丹田。练气是先将空气的气沉入丹田,心与气守于丹田,积之渐渐会有成果。当气沉丹田时,气要细、长、静、慢,有如抽丝一般,不能强压。呼吸应自然,是心将气沉丹田。绝不能强求,先练丹田,再行气到全身。
20&、当练拳中出现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一定是方法错。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颤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担心。前辈说“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细汗,出完细汗出香汗”。到了只细细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进门。刚开始大汗淋漓的关是一定要过的。抖是调整内里的上乘法门。
21&、太极拳的精髓就是练出松沉劲,脚下生根的松沉劲是基础劲,是底层劲,亦叫母劲,其他劲道都是由松沉劲展开生出。如身上无松沉劲而谈练整体劲,那是没用的空话。
22&、在盘拳转腰胯时,不要把松沉与圆活分开,要一边沉一边转,同步进行运势。脚要乘沉而出,乘沉而回;腰胯要沉着转,手要亦随沉而动。从始至终,势势松沉。比如拳架中的云手动作,右实脚下沉时,左虚脚同时乘沉而出去;左脚变实下沉时,右脚变虚同时乘沉而收回。
23&、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24&、松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考验,但不能从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锻炼,基本的训练是要从拳架、功法中去练松。
25&、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个高度上做纵向和横向的进退,除了“下势”、“金鸡独立”、“蹬脚”等少数拳式之外。这种平送腰胯的练法,不能有较明显的起伏,要靠腰胯带领四肢,凭着两腿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行拳。这样的练法长功较快。
26&、各派太极拳的最大的特点是讲求松柔,谈“松”是人人说练对的,但谈到“紧”就有些人觉得是练错了,其实这些人不懂真正的“松”是啥东西。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松的目的是为了用,紧的用途就是一触即发,是刚劲。“松”在外表可以看见,“紧”在外不明显,主要是在内的意会。正所谓“柔中求刚,刚柔相济”。有练家子说:“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不错,很贴切,松紧本是一根绳,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不然就丢了,找不到绳了。再如马车上鞭杆的鞭绳闲放时是柔的,打到马的身体就变成刚的了。
27&、拳论日:“腰如车轮。”&“腰如纛。”前者言其松活,后者言其正直。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提高腰部活动的灵活性。正直就是腰脊竖起、伸直。有人以为左右扭&腰&是松腰转动、前晃后摇胯骨是松胯灵活,其实腰是崁在胯骨中点而随着松胯转动的,换句话说,不是转腰,而是转腰胯,不要分开腰和胯。腰和胯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转腰不转胯,势必造成拧腰,腰的转动范围也很小,因为腰脊椎旋转,胯关节随之开合。
28&、先练“落地生根”,后练“去除己根”,从“有根胜无根”到“无根胜有根”需要一段练习、体悟的过程。依本人愚见,部分人练了多年太极拳而“脚下无根”,这样何以接劲、化劲、发劲?是练法不对,;但是练了多年太极拳仍停留在“落地生根”,就会有不自觉、或多或少的犯僵滞与犯顶抗,亦是练法不当,误解了桩功之根。&太极技击名家杨少侯先生对此说:肢体不僵滞,不扎桩,实腿能转,虚腿能走、能踢。
29&、部分太极拳初学者看到的是脚下的双重,不大注意到手上的双重。什么是脚下双重和手上双重呢&?&在行功练拳过程中,以双脚&(&腿&)&支撑身体重量者,均称为脚下双重。双手虽不支撑身体重量,但在练拳时,双手不分阴阳,用力平均,或在推手、技击时双掌用力,均称之为手上双重。同理,亦有身上的双重。有人解释双重说,两脚同时着地,两手同时打击,是双重;一脚一手是单重,这是错误的解释。我们要知道单重、双重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太极拳只是轴心运动,找著了轴心所在,则触处成圆,处处单重;找不著重心,则触途成滞,处处双重。欲避手上、脚下、身上的双重之病,一定要遵照阴阳相济、阴阳变转之拳理,循规蹈矩。凡圈皆有轴心,由轴心发出来的圈,便无缺陷出处;无凸凹处,那得有双重?&&
30&、禁用腿和脚,背离了太极拳论,人为的妨害了武术的技击优势。武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步赢人(腿打人)”,可见腿脚功夫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推手禁用腿脚,完全违背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太极拳讲究手上八法劲、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如果少了“腿下八法功”,太极拳如何能在武术中对抗搏击中与其它各拳种功夫进行切磋较技。古之先哲有以常山之蛇喻太极技击之功的说法,攻其首,尾进,攻其尾,首进,攻其中,首尾俱进。人的躯干四肢,手身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禁用腿脚,作茧自缚。
31&、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规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劲道与势法都是白练浪费时间而已。从某种角度上说:练太极拳不是从套路开始,而是从劲道与势法开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拳是用脑在练,不是用眼睛,眼睛有时会迷惑。
32&、虚与实是相对的,是相比而言的。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谓虚,是比较轻松灵活的意思;所谓实,是比较沉着充实的意思。这是区分虚实的一般原则。实际上区分虚实的方法多种多样,是个十分细致的问题。①、以承担体重的多少来区分两脚和两腿的虚实。承担体重较多的脚和腿为实,承担体重较少的脚和腿为虚。②、以着力的大小来区分虚实。着力较大者为实,着力较小者为虚。③、以外形的开合来区分虚实。身肢伸展外开时为实,身肢收缩内合时为虚。④、以内气的收放来区分虚实。内气从丹田外发达于手足,则手足为实,内气从手足内收,归于丹田,则手足为虚。⑤、以意念的倾注与否来区分虚实。意念倾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实;意念不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虚。在太极拳经典著作中,更是将虚归为阴,实归为阳,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在实战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有机转化,借力打力。
33&、太极拳发人时如无引劲,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对方失重跌出,此法多多少少有点犯顶抗之病,属于低级阶段的东西;发人时如含引劲,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无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属于中高级阶段的东西。
34&、杨氏太极拳的&“接劲”,是对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来时,我方承接运用之法。两力硬碰硬,是为撞劲,当以大力者易胜,或者造成两败俱伤。“接劲”好比一个重球击来,我“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所以,掌握了太极拳的接劲,也就掌握了太极散打的高级技艺。
35&、所谓舍己,并非真的“舍己”,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乘虚而入,避实就虚;因势利导,后发先至,这样理解才较为得当。
36&、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阶段的功夫,如方向、角度、力点、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接手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要训练拳架式子的打法应用,当打法与内功整合之后就可练习自由搏击了。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因为实战技击开始前,以及交战过程中每一次分开后,交战双方一般是处在安全距离以外的,那么从安全距离到零距离的身体接触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太极拳所练的“接手法”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接手法”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
37&、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师或师兄对练,练到纯熟。要真打,找到感觉,练到纯熟,碰到自卫抗暴之时自然就能用,这样哪有练不出功夫的事情。
38&、推手是练懂劲功夫,可以完全敞开身心交流;发放手是试劲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断手是论偷打功夫,难以交流;散手是见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双方动手交流前宜详辨甄别,明确交流规则,崇尚武德为好。
39&、太极功夫,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制大、沾连黏随、顺势借力,是数千年传统武学的总结与浓缩;同样包含了武术中“踢、打、摔、拿(不是军警的擒拿术,而是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的技击术。
40&、太极功夫,修的是智慧之道、觉悟之道。外有明师之点授,内有自我之内修,则太极功夫有望上身。
41&、有位前辈说:“二十岁多学点,三四十岁多练点,五六十岁多养点。”客观上值得注意,五六十岁的太极拳爱好者还是多养点,少点对外交手较劲为宜。据网络传闻:&1929&年&11&月,孙氏太极明师李庆澜在江苏国术馆任教习时,曾与服务于同馆的教习——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进行散手交流,李对郝说:&"&我的拳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用。真打起来才能体会得到&"&。交手中,李出快拳奔郝面门,郝上步接拳,李拳速收,同时矮身左闪,出右脚钉郝前腿之迎面骨。郝移腿稍缓,被李钉中。郝负痛,身体略有前倾。李拳再至,在郝的眼前晃而未发,郝未及接住该拳,而李拳已收。至此,高低已分。其实,郝对太极拳研究颇深,道理亦明。作为太极拳师,郝之理、法俱良,为当时不多见者。徐哲东先生称郝的周身如有电网,使人触之即出。但因郝身步两法及实战经验均不如李,且又上了年纪&(&时郝已&52&岁,而李仅&28&岁&)&,反应稍慢,故负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转载]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转载]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 20:22:37) 转载▼标签: 分类: 原文地址:作者:太极拳的真言实话作者:陈雄我在业余时间里痴迷研练传统太极拳,拳龄不算很长,大约二十八年而已。除了林墨根、松绪金等三位恩师传授拳技拳艺之外,我还请教过太极名家名师傅钟文与傅声远、杨振铎、郑钧(赵堡架太极传人)、张志俊(陈式太极传人)、赵幼斌、曹彦章(崔毅士的传人)、孟宪民与丁水德(牛春明的传人)、沈行佐与沈行佑(武汇川的传人)、曹一民(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主席)、翟维传(武式太极传人)、&刘习文(张虎臣的传人)等人,海纳百川嘛。多年来对拳艺极虑求精,搜寻探索,偶有些粗浅体会。利用出公差到外地的机会,喜跟其他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遇上明师或前辈则诚心请教,质疑问难,所以积累了一些太极拳的真言实话。以下系本人初窥太极拳门径的一孔之见,体悟肤浅,仅供太极拳初学者参考。笔者意在抛砖引玉,愿与同仁一起探讨太极拳真谛,为弘扬国粹尽一份力量。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并诚挚欢迎指正。就太极拳而言,其动作的细微之处及道理的深奥玄妙处,多有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困难&,&只有经过明师点拨及实践,才可悟其真义。1&、学习太极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永无止境。须渐修方能顿悟。但一层功夫一层理,不到一定的境界,凭现有的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功夫不到,耳食为知,终属虚妄。2&、太极拳学习主要是以传统的言传身教方式,所以,太极拳爱好者选择老师学拳就极为重要。正所谓:老师(传统称呼为“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已。可见老师想不想、能不能把你领进门具有决定意义。在这里要提醒太极拳爱好者,不要迷信哪一派的“正宗传人”或“什么大师”、“&嫡传弟子”等宣传,太极拳是活着的文化与技艺,是不能像古董、金钱一样继承、传递的。所以说:选择老师学拳首先是明师(明白拳理拳法的“明”和开明不保守的“明”),再是严师,加上名师当然更好。还要具体看看继承人的武德、功夫、综合修养如何。3&、书本图谱形式的缺点是图形静止,无法表现拳术运劲及神态。视频影像形式则没有图谱形式的缺点,老师向学生言传身教,自学者似乎是在旁听。其实,没有老师在旁边校正动作,是图谱和影像形式自学时的共同缺点。再说,图谱影像上的示范者,都是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功到套路,由套路到对练,经过体悟身知的老师,图谱影像等载体无法把这个过程反应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图谱、影像只是供训练有素者所用。非此类自学者,若以自己的理解按图索骥,十之八九的结果是南辕北辙。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学,由此而形成错误练法。理论性学问可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只要理解了,就算掌握了。而太极拳则是身体力行的技艺,语言、文字、图像都无法确切地记录身体力行的感觉,这就决定了“复制学习”太极拳的长期性与复杂性是太极拳难以普及之处,也是中华古老文明宝贵之处。4&、练习太极拳要想具有技击实战能力,首先要出功夫,如何才能出功夫呢?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练习方法。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练习方法呢?以我个人练习太极拳的经验来说,太极拳的内容应包括:一是基本功的训练;二是套路的练习;&三是桩功的练习;四是辅助功法的练习;五是内功的修炼;六是各种推手的练习;七是散手实战训练。5&、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只知道杨式太极拳唯有慢练的传统拳架,不知道还有快练的传统拳架。“慢”好像是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以至忽视了慢的实质和快的一面,甚至有人提出“如把太极拳练快,别人就不相信你练的是太极拳了”,客观否定了快的重要性,盲目为了“慢”而慢练,最终将喜欢技击的太极拳练习者引入了“枉费功夫贻叹息”的误区。殊不知慢是为了给快打基础,慢是练功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目的,正如拳谚的“慢如抽丝,疾如电挚”。只有在慢练的过程中,才能细心对照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的要领要求,精神和体力亦容易协调统一。快架与慢架的区别不单是练拳速度,快架的动作结构与风格、整式作用与整势打法要点等等都与慢架不同。6&、某名家说:“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松功修炼”,这句话不错。他指出:松功修炼是从下往上练。亦有名师说松功修炼是从上往下练。我师承所学的松功修炼是实的部分身体从上往下放松而沉到脚底,如松而不沉,不是真松;虚的部分身体从下往上放松而飘或提起来,如松而不飘或不提,亦不是真松。杨氏太极拳的下盘沉提劲,就是这种练法之一。7&、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膝盖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膝。不要把膝关节承载过多的身势重量,而是靠松胯把身势重量下沉至脚底。如能松胯,则膝盖松开自然受力。8&、如在练拳架或练推手时觉得腰骨或腰肌过分受力,不是真正松腰。9&、有人说弓步的后脚稍许弯曲是对的练法,有人说弓步的后脚伸直是对的练法,其实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虚实状态。对此我赞成太极名家董英杰先生的意思:弓步的后脚,不用时为虚,可以稍许弯曲;用时为实,接对方之劲力卸落地面时后脚伸直,发劲时后脚蹬地由实变虚,亦可伸直。10&、有人把肩关节练得很灵活,以为松肩坠肘练到位了。其实“松肩坠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肩关节”好松,肩胛骨难松。只有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又利于气沉丹田。11&、为什么要松腰&?&松腰可以使重心下移,达到平衡稳定,这是它的主要作用。12&、为什么要沉肘&?&因为要把全身的力量运到手上去,故而不但要松肩,还必须沉肘。13&、太极拳的松功是一种修炼手段,“松”的目的不是实战时软塌塌、松懈懈、如一摊稀泥;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使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穿透力、击打力。这是太极拳初学者要明白的主要东西。14&、为什么要含胸&?&含胸有两种显著的作用。第一是含胸可以使气不上浮,为了能使气向下沉,则必须含胸;第二是含胸动作对于两腿的起落和进退,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15&、为什么要拔背&?&为了避免脊柱松弛过度和产生低头弯腰等现象,所以用拔背来控制。此外,拔背在技击时,还起着发力的作用。16&、何谓腰胯带领四肢,就是说四肢的一举一动都受腰胯带领;如果腰胯在这个势完成运动后,上肢或下肢还有多余的动作,那么,说明腰胯与四肢的运动已脱节。17&、有人用弯曲膝关节来降低下盘重心和身体高度的练法,一不是松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关节僵紧,不利于虚实变化,又容易损伤膝关节。只有松腰、松胯的身势下沉,脚底受力(不是僵滞长时间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时间的受力),膝盖不受力,才是松沉。18&、太极拳含有气功的一些精华,但要知道太极拳不是气功。气不只是气功说的体内之气,太极拳要全身内外都化为神气,执着在内怎能全身通透。有些人被神玄所蒙,着意追求大、小周天通的练功效果,这会影响拳艺的提高。还是“道法自然”好,多点体悟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说十要》才实在。19&、鼓隆肚腹不一定是气沉丹田。练气是先将空气的气沉入丹田,心与气守于丹田,积之渐渐会有成果。当气沉丹田时,气要细、长、静、慢,有如抽丝一般,不能强压。呼吸应自然,是心将气沉丹田。绝不能强求,先练丹田,再行气到全身。20&、当练拳中出现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一定是方法错。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颤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担心。前辈说“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细汗,出完细汗出香汗”。到了只细细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进门。刚开始大汗淋漓的关是一定要过的。抖是调整内里的上乘法门。21&、太极拳的精髓就是练出松沉劲,脚下生根的松沉劲是基础劲,是底层劲,亦叫母劲,其他劲道都是由松沉劲展开生出。如身上无松沉劲而谈练整体劲,那是没用的空话。22&、在盘拳转腰胯时,不要把松沉与圆活分开,要一边沉一边转,同步进行运势。脚要乘沉而出,乘沉而回;腰胯要沉着转,手要亦随沉而动。从始至终,势势松沉。比如拳架中的云手动作,右实脚下沉时,左虚脚同时乘沉而出去;左脚变实下沉时,右脚变虚同时乘沉而收回。23&、只有松腰塌胯,才能使身体中正的沉到脚底地面;只有沉到脚底,才能产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驱使身体由后坐势变为前弓势或由前弓势变为后坐势。与其说实脚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说实脚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24&、松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考验,但不能从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锻炼,基本的训练是要从拳架、功法中去练松。25&、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个高度上做纵向和横向的进退,除了“下势”、“金鸡独立”、“蹬脚”等少数拳式之外。这种平送腰胯的练法,不能有较明显的起伏,要靠腰胯带领四肢,凭着两腿前后、左右的虚实变化来行拳。这样的练法长功较快。26&、各派太极拳的最大的特点是讲求松柔,谈“松”是人人说练对的,但谈到“紧”就有些人觉得是练错了,其实这些人不懂真正的“松”是啥东西。松在太极拳中不是为松而松,松的目的是为了用,紧的用途就是一触即发,是刚劲。“松”在外表可以看见,“紧”在外不明显,主要是在内的意会。正所谓“柔中求刚,刚柔相济”。有练家子说:“松紧本是一根绳,松紧紧松刚柔用。找到这根绳子,功夫也就快练成了。”不错,很贴切,松紧本是一根绳,还是个有弹性的绳,这个绳要有意念虚领两个绳头,不然就丢了,找不到绳了。再如马车上鞭杆的鞭绳闲放时是柔的,打到马的身体就变成刚的了。27&、拳论日:“腰如车轮。”&“腰如纛。”前者言其松活,后者言其正直。松活就是松腰松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松,提高腰部活动的灵活性。正直就是腰脊竖起、伸直。有人以为左右扭&腰&是松腰转动、前晃后摇胯骨是松胯灵活,其实腰是崁在胯骨中点而随着松胯转动的,换句话说,不是转腰,而是转腰胯,不要分开腰和胯。腰和胯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转腰不转胯,势必造成拧腰,腰的转动范围也很小,因为腰脊椎旋转,胯关节随之开合。28&、先练“落地生根”,后练“去除己根”,从“有根胜无根”到“无根胜有根”需要一段练习、体悟的过程。依本人愚见,部分人练了多年太极拳而“脚下无根”,这样何以接劲、化劲、发劲?是练法不对,;但是练了多年太极拳仍停留在“落地生根”,就会有不自觉、或多或少的犯僵滞与犯顶抗,亦是练法不当,误解了桩功之根。&太极技击名家杨少侯先生对此说:肢体不僵滞,不扎桩,实腿能转,虚腿能走、能踢。29&、部分太极拳初学者看到的是脚下的双重,不大注意到手上的双重。什么是脚下双重和手上双重呢&?&在行功练拳过程中,以双脚&(&腿&)&支撑身体重量者,均称为脚下双重。双手虽不支撑身体重量,但在练拳时,双手不分阴阳,用力平均,或在推手、技击时双掌用力,均称之为手上双重。同理,亦有身上的双重。有人解释双重说,两脚同时着地,两手同时打击,是双重;一脚一手是单重,这是错误的解释。我们要知道单重、双重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太极拳只是轴心运动,找著了轴心所在,则触处成圆,处处单重;找不著重心,则触途成滞,处处双重。欲避手上、脚下、身上的双重之病,一定要遵照阴阳相济、阴阳变转之拳理,循规蹈矩。凡圈皆有轴心,由轴心发出来的圈,便无缺陷出处;无凸凹处,那得有双重?30&、禁用腿和脚,背离了太极拳论,人为的妨害了武术的技击优势。武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步赢人(腿打人)”,可见腿脚功夫在武术中的重要性。太极推手禁用腿脚,完全违背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太极拳讲究手上八法劲、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如果少了“腿下八法功”,太极拳如何能在武术中对抗搏击中与其它各拳种功夫进行切磋较技。古之先哲有以常山之蛇喻太极技击之功的说法,攻其首,尾进,攻其尾,首进,攻其中,首尾俱进。人的躯干四肢,手身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禁用腿脚,作茧自缚。31&、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规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劲道与势法都是白练浪费时间而已。从某种角度上说:练太极拳不是从套路开始,而是从劲道与势法开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拳是用脑在练,不是用眼睛,眼睛有时会迷惑。32&、虚与实是相对的,是相比而言的。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谓虚,是比较轻松灵活的意思;所谓实,是比较沉着充实的意思。这是区分虚实的一般原则。实际上区分虚实的方法多种多样,是个十分细致的问题。①、以承担体重的多少来区分两脚和两腿的虚实。承担体重较多的脚和腿为实,承担体重较少的脚和腿为虚。②、以着力的大小来区分虚实。着力较大者为实,着力较小者为虚。③、以外形的开合来区分虚实。身肢伸展外开时为实,身肢收缩内合时为虚。④、以内气的收放来区分虚实。内气从丹田外发达于手足,则手足为实,内气从手足内收,归于丹田,则手足为虚。⑤、以意念的倾注与否来区分虚实。意念倾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实;意念不注于某部位,则该部位为虚。在太极拳经典著作中,更是将虚归为阴,实归为阳,认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在实战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有机转化,借力打力。33&、太极拳发人时如无引劲,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对方失重跌出,此法多多少少有点犯顶抗之病,属于低级阶段的东西;发人时如含引劲,引之中对方已经落空,无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属于中高级阶段的东西。34&、杨氏太极拳的&“接劲”,是对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来时,我方承接运用之法。两力硬碰硬,是为撞劲,当以大力者易胜,或者造成两败俱伤。“接劲”好比一个重球击来,我“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所以,掌握了太极拳的接劲,也就掌握了太极散打的高级技艺。35&、所谓舍己,并非真的“舍己”,是顺应来势,伺机而动&;&乘虚而入,避实就虚;因势利导,后发先至,这样理解才较为得当。36&、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阶段的功夫,如方向、角度、力点、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接手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要训练拳架式子的打法应用,当打法与内功整合之后就可练习自由搏击了。所谓“接手法”,就是实战开始身体第一次接触以及交战中每一次分开又再次接触时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因为实战技击开始前,以及交战过程中每一次分开后,交战双方一般是处在安全距离以外的,那么从安全距离到零距离的身体接触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内所包含的技击技术,太极拳所练的“接手法”不是简单的格挡招架,它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揣度、牵动、诱骗对手,为进攻和防守做准备。接手任务完成得好,便得机得势,取得主动;反之,便失机失势,陷入被动。一般来说,实战技击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接手法”既需要明师指点,又需要刻苦训练,还需要有人给你搭架陪练。37&、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师或师兄对练,练到纯熟。要真打,找到感觉,练到纯熟,碰到自卫抗暴之时自然就能用,这样哪有练不出功夫的事情。38&、推手是练懂劲功夫,可以完全敞开身心交流;发放手是试劲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断手是论偷打功夫,难以交流;散手是见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双方动手交流前宜详辨甄别,明确交流规则,崇尚武德为好。39&、太极功夫,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制大、沾连黏随、顺势借力,是数千年传统武学的总结与浓缩;同样包含了武术中“踢、打、摔、拿(不是军警的擒拿术,而是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的技击术。40&、太极功夫,修的是智慧之道、觉悟之道。外有明师之点授,内有自我之内修,则太极功夫有望上身。41&、有位前辈说:“二十岁多学点,三四十岁多练点,五六十岁多养点。”客观上值得注意,五六十岁的太极拳爱好者还是多养点,少点对外交手较劲为宜。据网络传闻:&1929&年&11&月,孙氏太极明师李庆澜在江苏国术馆任教习时,曾与服务于同馆的教习——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进行散手交流,李对郝说:&"&我的拳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用。真打起来才能体会得到&"&。交手中,李出快拳奔郝面门,郝上步接拳,李拳速收,同时矮身左闪,出右脚钉郝前腿之迎面骨。郝移腿稍缓,被李钉中。郝负痛,身体略有前倾。李拳再至,在郝的眼前晃而未发,郝未及接住该拳,而李拳已收。至此,高低已分。其实,郝对太极拳研究颇深,道理亦明。作为太极拳师,郝之理、法俱良,为当时不多见者。徐哲东先生称郝的周身如有电网,使人触之即出。但因郝身步两法及实战经验均不如李,且又上了年纪&(&时郝已&52&岁,而李仅&28&岁&)&,反应稍慢,故负之。分享:
0  喜欢0  赠金笔阅读(7)┊
(0)┊ (0) ┊ ┊
┊┊前一篇:后一篇: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8太极鞭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