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人力资源资格证再生产

田永坡 樊平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最多的国家。13.7亿的人口意味着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储量,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采取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着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通过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和保障等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核心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人力资源开发也找到了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独特路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此,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必然选择。
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多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人力资源总量丰富,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相比,十年内共增加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2009年末,中国劳动力资源10696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267万人;就业人员7799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加5910万人和7969万人。2010年,全国就业人员7916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2010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这表明我国劳动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劳动力后备力量充足。
在就业人员总量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继续得到改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逐年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逐年下降。随着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我国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005年的3397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29708万人,年均减少106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1808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684万人,年均增加900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从2005年的2377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6603万人,年均增加708万人。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4.8∶23.8∶31.4转变为2009年的38.1∶27.8∶34.1。第一产业年均下降约1.7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降约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多升近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上升0.7个百分点,略低于“十五”时期0.8的平均升幅。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我国正在改变以往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阵地。二是,城镇就业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因此,城镇就业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十一五”期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2733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31120万人,年均增加947?3万人;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2005年的48494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46875万人,年均减少404.8万人。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大幅增加。2009年末,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5088万人,比2005年增加1394万人,年均增加349万人;2009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年均增加888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就业结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较高水平,国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保持高位,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2005年以来,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
另外,“十一五”期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截至2010年末,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数的8.73%;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数的13.72%;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数的37.92%;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数的26.18%(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增加,初中阶段教育规模的缩小,文盲人口的减少,从不同的侧面表明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
 1.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成人高等学校365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民办高校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学校28584所。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49万所(其中,职业初中0.01万所),小学25.74万所,幼儿园15.04万所,特殊教育学校1706所。
2009年,教育经费及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为:全国教育经费为16502.71亿元,比上年的14500.74亿元增长13.81%,比2006年的9815.31亿元增长了68.1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为12231.09亿元,比上年的10449.63亿元增长17.05%。2009年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情况如下。
 ◆ 全国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357.92元,比上年的2757.53元增长21.77%。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178.08元,比上年的2617.59元增长21.41%。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48.72%)。
 ◆ 全国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4331.62元,比上年的3543.25元增长22.25%。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4065.63元,比上年的3303.16元增长23.08%。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42.54%)。
◆ 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3757.60元,比上年的3208.84元增长17.10%。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海南省(35.55%)。
◆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4262.52元,比上年的3811.34元增长11.84%。中等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辽宁省(41.46%)。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542.30元,比上年的7577.71元增长12.73%。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增长最快的是贵州省(30.35%)。
200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40507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59%,比上年的3.3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200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核实数,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应修订为3.33%增加了0.26个百分点。
2.研究与试验(R&D)经费投入持续增加,科技人才发展支持持续增强
2009年全国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4.5万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142.6万人,是2000年的2.3倍。其中,博士和硕士32.7万人,占22.9%。机构R&D经费3181.0亿元,是2000年的3.1倍。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3972.5亿元,是2000年的2.8倍。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1303个,占2.9%;农业科学领域2709个,占6.0%;医药科学领域2274个,占5.1%;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36858个,占81.9%;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1747个,占3.9%。
 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较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2010年我国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6%,其中基础研究经费328亿元。
同时,政府不断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构建网络化、开放化、互动式的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包括远程培训在内的网络培训,支持建立各级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鼓励各领域企业和单位组织培训员工。
(四)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近年来,我国坚持人才资源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1.专业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一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8年末,总数已达4686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6.0%。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截至2009年末,在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2888万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2291.6万人,占总人数的79.3%;高级职称297.5万人,占总人数的10.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粗具规模,目前,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博士后研究人员8万余人。三是,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在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和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开发国防尖端技术和破解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高技能人才
一是,高技能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2009年底,高技能人才达到2631万人,比2004年底增加771万人,增长约41?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达24.7%。二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国家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的范围。三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企业行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开始得到发挥,一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职院校紧贴市场需求,密切与企业合作,在加快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四是,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得到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社会化鉴定、企业评价、院校资格认证等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五是,高技能人才竞赛选拔机制逐步健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已成为加快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六是,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加强。以“首席技师”、“首席工人”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开始建立,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和带徒传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七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崇尚劳动、尊重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3.高层次人才
2010年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全年选拔3972人。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13人。从1978年到2010年末,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63.22万人。2010年,全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3.48万人,比上年增长24.5%。
2010年末,全国共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50余家,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地方政府共建创业园38家,入园企业超过800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6个。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06万人。
 4.科技人力
根据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2009年我国投入R&D活动的人力数量达到318.4万人。其中,博士学历17.9万人,硕士学历43.3万人,本科学历94.5万人。按国际可比的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是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例如:有2个R&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年)和3个R&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R&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文中R&D人员数量都是指R&D人员全时当量。计算,2009年我国R&D人员总量达到229.1万人年,比上年增加32.6万人年,同比增长16.6%。年,我国R&D人员总量增加92.6万人年。
在我国2009年R&D清查中,R&D人员的测度标准采用的是,“R&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根据清查汇总结果,2009年R&D人员总量为115.2万人年。并且我国R&D人员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8%,低于美国(22%),居全球第二位。
按执行部门分,企业中的R&D人员数量所占比重最大,为71.9%;按活动类型分,R&D人员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方面,占总数的79.1%。
国内科技人力资源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产业集聚,呈现出科技人力资源集中化的趋势。按地域对全国R&D人员进行划分,R&D人员最多的三个省市为广东、江苏和北京,分别有283650人年、273270人年和191780人年,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12.38%、11.93%和8.37%。最少的三个省是西藏、海南和青海,分别有1330人年、4210人年和4600人年,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0.06%、0.18%和0.20%。
 5.农村实用人才
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农村实用人才820万人,农业科技人才62.6万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科技人才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匮乏,推广队伍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才地域、行业分布不合理,欠发达地区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投入不足,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人才流失严重。
此外,2010年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全年选拔3972人。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13人。从1978年到2010年末,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63.22万人。2010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3.48万人,比上年增长24.5%。2010年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06万人。另外,截至2009年末,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数量为229.1万人年(平均每万个劳动力中R&D人员数量约为29人年),比2006年的150.3万人年增加了78.8万人年。这些都表明,我国人才资源总量正在稳步增加,人力资源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五)人力资源发展的保障条件不断完善
在收入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其中,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为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另外,城镇居民收入的结构不断优化,收入渠道也日趋多元,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净收入等都在逐年增加。
在卫生方面,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人口。201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3.7万个,比上年增加2.0万个。其中:医院2091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2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835个。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62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0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170个。
201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8.7万张,其中,医院338.7万张(占70.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9.2万张(占24.9%)。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37.0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26.7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9.2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张增加到张。
2010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20.8万人,比上年增加41.7万人(同比增长5.4%)。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87.6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9.2万人,其他技术人员29.0万人,管理人员37.1万人,工勤技能人员57.9万人。2010年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41.3万人,注册护士204.8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34.1万人(同比增长6.2%)。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截至2010年末,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2570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326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337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161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12336万人。
截至2010年末,全国社保基金收入为18823亿元,支出为14819亿元,剩余4004亿元。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参保范围覆盖了城镇和农村,参保人数也逐年增加。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末,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的838个县(市、区、旗)和4个直辖市部分区县开展了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国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1027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也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建设期。
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文化结构重心偏低,中高层次劳动力比重较低
我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劳动力人口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劳动力文化结构重心偏低,中高层次文化的劳动力比重较低一直是制约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因素。
 2009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我国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也就相当于初中三年级的教育水平,而美国2000年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就已达到12.75年(UNDP人类发展报告,2002)。另外,我国主要劳动力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9%,劳动力的主力还是那些受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初级水平劳动力过剩,高层次的人才仍然十分匮乏,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改变这种人力资源格局,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速度都将受到影响。
(二)地区和城镇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
 1.充分就业地区间的差距
一直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资金不足,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都存在着人才资源流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2009年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的城镇就业人口为10962.8万人,占全国城镇总就业人口的49.0%,而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9.9%、21.3%、9.7%。可见,我国的就业人口布局十分不均衡,东部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培养的人才很多会选择去东部地区就业,这种人才流失的现象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加大而越来越突出。
2.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来看,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2008年,地方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的总量为万元,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的教育经费为万元,占了总量的30%,而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南(广东、广西、海南)、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西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和西北(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4%、15%、12%、8%、12%和8%。华东地区的教育经费基本上是其他地区的2~3.75倍,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这对于改变当地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提高当地居民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3.农村和城镇人力资源发展不平衡
农村和城镇人力资源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早已有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都比较重视城镇的发展,尤其是直辖市等大型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农村的发展。虽然现在“三农”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是城镇和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之间的鸿沟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改变。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6.7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50.32%。虽然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但是由于农村出生率较城市要高,因此我国农村的人口短时间内不会减少太多。农村人口数虽然与城镇人口差不多,但是我国中高层次的劳动力多集中在城镇,农民中的大多数还是从事第一产业,还有一部分就是农民工。截至2009年,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到2.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的有1.45亿人。另外,在教育经费、师资水平、职业培训等方面,农村和城镇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缺少必要的保障。
(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不足
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的总和,具有资本的性质,是一种非物质资本。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是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59%,与世界通行的4%相比还有一些距离,若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则更大。
二是,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机制不够健全。工资、福利、卫生和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不够完善。2010年我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形下,劳动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因而劳动者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就会相对下降,而这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的维持和发展,不利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另外,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等都会影响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效率。
三是,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匮乏,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缺乏;大学毕业生人数过剩,但很多行业却出现人员紧缺的现象;劳动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水平、专业素养等与市场所需人才的要求不一致,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用了国家的教育资源,但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同时,高校的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职业培训的力度也未能有效地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结构性失业问题仍然很突出。人力资源的供给结构主要由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决定。而影响人力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目前,国家已经开始注意优化教育结构,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在高等教育学校鼓励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等,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等方式来增加人力资源的积累,但是结构性的问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类学校面临资金短缺、师资匮乏、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学校也面临学生就业困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优化我国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建议
 1.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改变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90%,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4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要达到1.95亿人。而且,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从2009年的9.5年增加到2020年的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从2009年的9.9%增加到2020年的20%。
加大教育投入要求各级政府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同时,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争取到2012年能达到4%。
另外,还要深化包括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在内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加大国际交流。在保障方面,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保障教育事业平稳、快速发展。
2.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流动配置、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推行竞争性人才选拔模式,加大企业市场化选聘力度,公平公开招聘;建立专业性、行业性的人才市场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发挥人才服务协会的作用,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健全以政府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国家、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要求各级政府确保对教育、科技和卫生的投入,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入,鼓励建立各类人才培训机构;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等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
 3.实施改善人力资源均衡开发策略,缩小城乡和地区人力资源发展差距
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科技投入,继续完善免费师范生等制度,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完善教师流动机制,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学校任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科技人才下乡支农,将科研成果付诸实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鼓励农业多种经营和复合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农村发展产业链,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制定鼓励农村中小型企业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加乡村卫生院数量以及床位数量,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类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的作用,培养实用性人才和生产经营型人才;在信贷发放、项目审批、税收征收等方面,政府应给予创业的农民以必要的支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改变以单纯的劳务外派为主要转移方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在政策和财政上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鼓励发展非农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和科技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继续实施“特岗教师”制度,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执教,提高中西部地区师资水平;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家庭条件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利用西部地区环境特点,开展风能、地热、石油勘探等方面的科技研究,充分利用资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医疗和社会保障投入,在政策上对中西部地区医疗和社会保障发展予以倾斜,提高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
    田永坡,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樊平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教授。
    摘自《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任编辑: 方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