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首钢京唐公司oa系统裁员是真吗

首钢京唐二期月底开工,435亿大手笔定位更高端_世界金属导报-爱微帮
&& &&& 首钢京唐二期月底开工,435亿大手笔定位…
【大公报讯】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促成首钢京唐二期开工。该项目宣传处处长马晓接受采访时表示,首钢京唐二期工程初步定于本月21日开工,总计划投资435.4578亿元(人民币,下同),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首钢京唐为首钢股份子公司。首钢股份自4月22日起停牌,停牌前报6.15元。据介绍,二期项目全部定位品质板材,尤其是汽车板材。将分两步进行,一步建成投产后,年产生铁460万吨、钢坯530万吨、钢材500万吨;二步建成投产后,年产能达到铁水891万吨、钢坯940万吨、钢材900万吨。投产后的首钢京唐,年产能将达到铁水1789万吨、钢坯1910万吨、钢材1813万吨,年生产能力单体钢铁厂内地最大,世界第二。而据京唐钢铁党委副书记顾章飞透露,后续首钢集团内部改革和资产整合仍值得关注,首钢京唐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工程,总投资将达到435.46亿元。京唐钢铁二期工程将比一期工程产品定位更加高端,包括军工领域用钢。今年利润总量较去年逊色马晓透露,一期工程的核心就是循环经济,基本实现了零排放,二期工程会做得更好。一期工程中,仅环保设备就投入了70多亿元,用于购置128台废气处理设施、8套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如此多的环保投入占工程总投资的11.21%,是内地其他钢厂的3至5倍,每吨钢的环保成本差不多有150元。此外,首钢京唐还与唐山本地的三友化工、开滦煤矿等上市企业合作,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水、煤焦油、煤气、固体废弃物(高炉的水渣、转炉的钢渣)等进行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目前首钢京唐共有员工8500人,去年全年实现盈利1.1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有媒体估算首钢京唐5年亏损120.72亿。马晓表示,首钢京唐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盈利应该是未来常态。他同时透露,内地钢铁行业整体处于低谷,钢材价格一路走低。而且首钢京唐不能随便裁员,还要保证员工正常福利,因此2015年的盈利总量会比2014年的1.1亿元逊色。首钢后续资本运作可期在钢铁行业整体低迷以及国企改革大力推进之时,首钢集团将百亿钢铁资产注入首钢股份,无疑给了投资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也带去了无数的疑问。更大的“野心在后面”,按照首钢内部的说法,目前是“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钢铁主业,另一头是城市综合服务商。这是首钢给自己新的定位。在首钢京唐,该公司利用自己优势,利用工业余热“能源”将“海水资源”转换成“淡水资源”。数据显示,首钢京唐2014年全年盈利1.23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 1218.59万元。此外,根据首钢股份公告的盈利预测,京唐钢铁2015年至2016年预计将实现净利润2.98亿元和7.98亿元。首钢称,首钢目前正在大力度开发非钢铁板块的盈利能力,降低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偏低带来的压力。作为首钢搬迁的重要载体,同时将钢铁、电力、水利、化工各个行业相结合,构建“纵向产业延伸、横向行业融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据首钢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事实上,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是首钢集团迈向整体上市的第一步。未来,首钢围绕钢铁和非钢两个板块整合,资本运作“连续剧”将充满想象空间。京唐钢铁地处曹妃甸,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国内第一个临海靠港的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是首钢搬迁调整的重要载体,也是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项目。受益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销售,在全球钢铁行业陷入低谷、业绩普遍不振的情况下,京唐钢铁“逆势飘红”,2014年全年盈利1.23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 1218.59万元。此外,根据首钢股份公告的盈利预测,京唐钢铁2015年至2016年预计将实现净利润2.98亿元和7.98亿元。顾章飞表示,现在钢价已经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京唐钢铁依然能实现盈利,未来钢价再下跌空间应该不大,或者基本没有了。此外,循环经济也是京唐钢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原因。据顾章飞介绍,京唐按照循环经济构建的全流程能源转换体系,实现了余热、余压的高效能源转换,构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曹妃甸城事)微信品牌推广电话:010--《世界金属导报》邮发代号:1-241国内统一刊号:CN11-4676/F全年定价:288元/年全国各地邮局订阅订阅电话:010-详情敬请关注.cn/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投稿信箱:
点击展开全文
《世界金属导报》是钢铁企业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技术发布平台,更是政府机关、学协会、企业领导,各级管理部门、生产组织现场、技术产品研发、原料设备采购乃至市场贸易营销人员必读的一份专业性报纸。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绿色钢城--写在首钢京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三) - 今日头条()
绿色钢城--写在首钢京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三)
绿色钢城——写在首钢京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三)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张笑非 通讯员 王育民 杨立文 王婷婷)“首钢要搬迁到曹妃甸。”2005年初,当首钢搬迁到曹妃甸的消息传来,人们有兴奋,也有担忧:“首钢搬迁,是从北京移到曹妃甸的‘污染大户’。”甚至有人说:“曹妃甸南有大海碧波,北有国家级湿地公园,首钢搬到曹妃甸,将会带来灭顶之灾!”喜忧参半、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弹指一挥,10年匆匆而过。回望首钢京唐公司的10年历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粉尘、噪音以及“三废”问题,而且,带来了一座绿色的现代化工厂。绿色钢城,这是首钢京唐公司向世人交出了一份绿色的答卷!理念:“搬迁建设,绝不能是污染的转移”;“首钢决不能把脏的东西带到河北。”2005年,10月。“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曹妃甸。在海上依靠吹沙造地,建设一个海上钢城,是我们的一个创造。但是,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海上建一个钢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在唐山市刚刚注册成立,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首钢搬迁协调领导小组、首钢设计院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咨公司等单位,就多次召开会议,其中,“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首钢京唐公司”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唐山有一些群众对首钢搬迁有一种担心,说‘首钢是一个污染源,首钢搬到唐山,就是把污染源搬到了唐山……’。”“唐山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水的因素。”……当今世界普遍面临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了21世纪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因此,国务院领导对首钢京唐公司建设提出要求:“要把首钢京唐建设成为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但是,钢铁企业是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一个大的钢铁企业,只要生产,必然会产生粉尘、噪音、废水、废气、废渣……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钢京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匡迪表示: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建设资源可循环的绿色钢铁厂,就必须保证优质洁净钢生产平台建设,高效能源转化、梯级利用的工业过程,各种固体废弃物、粉尘的充分利用和接近“零排放”——“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建设一个新一代可循环的钢铁流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殷瑞钰说:“京唐公司的顶层设计,要以实现三个功能为目标,即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高效转换功能、大宗废弃物处理—消化和再资源化功能。这样,在设计上必须建立起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的概念。”……对一个个问题,专家们议论风生,尽显真知灼见。徐匡迪说:“首钢搬迁,不是复制,是在首钢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人才和技术基础上的新建。因此,首钢的搬迁,不是污染的搬迁。我们不能把脏的东西带到河北。”西山的红叶正红。而在曹妃甸,以围海造地为发轫,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大幕已经拉开……在以后的实践中,首钢京唐公司不仅在曹妃甸高高耸立起我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运行系统最全、装备水平最高、工艺技术最先进、生产流程最高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而且,投入环保资金75.9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1.21%,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效果最好”的目标——绿色钢城,从这里诞生!循环:从企业内部“小循环”到社会环境“大循环”,经济、社会效益凸显钢铁厂是耗水大户——按照行业惯例,每生产1吨钢大约需要消耗3吨水。如果按照首钢京唐钢铁厂每年970万吨钢材的生产规模,其耗水量每年高达2910万吨。然而,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唐山是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资料显示,唐山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那么,首钢京唐公司如何突破“缺水”这个瓶颈?曹妃甸临海,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建设用地、海上运输等问题,而且,可以利用海水淡化,一方面,解决自身用水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回收钢厂余热,实现内部的“小循环”……于是,首钢京唐公司发挥临海优势,采用21世纪世界最高水平的能耗标准,全面实施海水淡化项目。2007年9月,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一期一步两个单元工程开工建设,至2009年3月、5月,两个单元工程分别调试成功。2009年3月,一期二步两个单元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8月、10月分别调试成功——整个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在国内首屈一指:日产水规模达到5万吨,不仅可以满足整个钢厂50%以上的淡水需求,每年可减少使用地表水资源1734万吨,而且,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种余热余能资源,实现从内部的“小循环”到社会环境的“大循环”。海水淡化项目在国内首屈一指,为海水淡化新技术的国产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首钢京唐公司循环发展的“冰山一角”。首钢京唐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说:按照循环经济构建的产业链,正在发挥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海水淡化催生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初步形成。在国内首次应用热法低温多效海水能源梯电——水的大循环,年发电量3.4亿度,是循环经营的最好体现;海水淡化与下游制盐产业形成产业链,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供给附近的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提供能源产品。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除满足企业自用外,还向周边企业供应,目前已实现向工业区部分企业供应采暖水。充分挖掘设备生产能力,实现了氧气、氮气、氩气、氢气外销。目前,50余种能源产品已有20种外销,实现了为社会服务功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对全流程废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高效回收、再资源化和产品化技术集成,实现了零排放,并通过深加工提升固废再资源化产品的价值。高炉水渣、钢渣、粉煤灰、除尘灰、轧钢氧化铁皮等各类固体废弃物,实现了100%循环利用。现在,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据首钢京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章飞介绍,完成后预计日处理海水能力可达10万立方米。同时,三期、四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届时,首钢京唐公司将形成海水淡化日处理280万立方米的能力,除了厂区生产使用,还可向北京等城市供给淡化海水。“零排放”:首钢京唐公司的绿色崛起,为社会树起一座丰碑污染物的“零排放”,一直是全球钢铁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技术和成本压力成了实现“零排放”难以逾越的两道“坎儿”。首钢京唐公司从上到下,依靠科技创新,跨过了这道“坎儿”——炼焦系统采用了真空碳酸钾脱硫、焦油氨水超级离心分离、高度自动化的焦炉机械等14项先进技术;300MW煤—煤气混烧发电机组项目,利用两台300MW机组,煤—煤气混烧技术的应用,回收了钢厂副产煤气,减少因煤气放散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大量电煤资源,产生良好的效益;烧结系统采用了低温厚料层烧结烟气脱硫净化、烧结矿冷却余热回收等12项先进技术,烧结矿品位、转鼓强度及能源动力消耗指标均达到先进水平;炼铁系统采用了无料钟炉顶、高炉高效长寿综合技术、BSK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环保型渣处理等68项先进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粉尘、废渣的排放。炼钢系统采用了高炉—转炉“一罐到底”的短流程界面衔接技术,在铁水罐内KR脱硫,脱磷、脱硅转炉与脱碳转炉高效配合的“2+3”全三脱冶炼工艺,双工位多功能RH真空精炼等18项先进技术,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烟尘排放、增加煤气回收……一条绿色之路,在脚下延伸——2010年,首钢京唐公司被列入第一批钢铁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名单;2012年10月通过了德国莱茵公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2013年6月,被评为唐山市环保达标建设暨百家示范企业;2014年,取得了“全国大气污染减排突出贡献企业”和“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两个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一期建设项目环保验收,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授予“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称号,并被列入第一批钢铁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名单……随着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压力,标准要求更严,指标约束更紧,环保执法成为新常态。面对新的责任与挑战,京唐公司将秉承“绿色发展”意识,统筹规划系统节能,加大推进环保工作力度……首钢京唐公司的绿色崛起,是为社会树起的一座丰碑。
环渤海新闻网是由唐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综合门户网站。
别吹了,听说最近要裁员呢。。。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首钢集团2016校园招聘-梧桐果网申
已有0人关注
该企业未发布招聘简章
已罚他3天不准吃饭
  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新世纪,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钢积极推进搬迁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进创新创优创业,开创了钢铁企业“一业多地”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从以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向打造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迈出了重要步伐。改革开放30年,首钢的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9万吨,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提高到1320亿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费576.6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和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立足科学发展 实施搬迁调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首钢在环境治理上处于全国钢铁企业的领先水平,但是北京地区自然形成的大气污染本底值很高,环境容量非常有限,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冶炼工业。首钢必须搬迁,重大历史选择和严峻考验摆在了首钢人的面前。要将一个8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搬迁,这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涉及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搞好当前的生产经营,又要压缩北京地区钢产量、安置富余人员,还要在外地建设新钢厂,多条战线同时推进,其实施难度、时间的紧迫性、资金投入的强度和技术的先进性、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艰巨性,都是史无前例的。  首钢坚持从大局出发,不等不靠,主动进取,在争取国家批准首钢发展规划的同时,先期启动搬迁,2004年在河北迁安市依托首钢矿山基地建成了首钢迁钢公司,在河北秦皇岛市与首钢中板厂配套建成了首秦公司,为首钢更大规模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练兵厂、试验厂,积累了经验。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以此为契机,首钢走上了一条“创新、创优、创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迁钢、首秦、冷轧,首钢京唐钢铁厂相继建成投产,新钢厂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首钢搬迁调整的新钢厂、新布局、新优势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  坚持挖潜增效 提高运行质量  首钢正处于搬迁调整战略转型期,又要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2008年又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严峻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和挑战。首钢提出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抓结构、保质量、打品种、提效益、创品牌”上来,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打好搬迁调整攻坚战,打好产品结构调整和经营生产攻坚战,打好企业转型升级和科学管理攻坚战。围绕提高盈利能力,按照“细、准、实、快”的工作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实施了“降低成本、产品研发、市场开发”三个目标倒推机制;加强月度计划的组织协调,建立了从生产到产品开发、市场销售联动的经营机制,组建了“8+1”的产品开发项目部,成立了6个降成本攻关组,通过与先进企业对标找差,明确工作着力点,细化攻关措施,坚持不懈地开展对标挖潜、增收节支活动。通过搬迁调整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从2002年到2008年,集团钢产量从817万吨增加到1219万吨,增长49%;销售收入从385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增长2.4倍;实现利润水平从4.8亿元增加到44.88亿元,增长8.3倍;资产总额从475亿元增加到2070亿元,增长3.3倍;职工人均年收入从1.73万元增加到4.9万元,增长1.8倍。通过搬迁调整,首钢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顺义冷轧公司、京唐钢铁厂各新项目建设,创造了我国钢铁业建设发展的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实现了从以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型的历史性转变,具有优良传统和90年历史的首钢在实施搬迁调整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展现出新的活力与前景。  推进技术进步 着力自主创新  首钢要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新钢厂,必须解决先进技术来源。首钢从以生产长材为主,向生产高档板材转变,必须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要在几年时间内走完其他企业十几年走过的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搬迁调整,是首钢面临的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首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搬迁调整的中心环节,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做好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2008年拳头产品达到908万吨,占钢材的比重达到77%。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初步形成了船板、管线钢、冷镦钢、耐腐蚀板、高强度机械用板、高层建筑用板、优碳系列盘条、合金焊线等系列品牌集群。首钢技术研究院在全国56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比中,由位上升到2009年第4位。  确立产销研结合、产学研结合、多层次联合协作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新钢厂建设的先进技术来源。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开展冷轧技术与人才培训合作,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展轧钢工艺、能耗控制研究,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合资开发世界领先水平的熔融还原项目;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成立的汽车用钢、电工钢、宽厚板三个研发中心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为首钢新钢厂投产后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钢京唐钢铁厂的建设集中体现了“自主创新、技术先进;装备大型、产品一流;流程紧凑、管理高效;循环经济,环境清洁”的特点。主体工艺装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余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全部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1%,主要产品覆盖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热镀锌板、彩涂板、电工钢等,将广泛用于汽车、造船、管线、电力、家电等多个领域。    已建成投产的北京顺义冷轧厂,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居当今世界前列。坚持走国产化道路,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采用“点菜式”引进,国内配套设备制造重量占总重量的87%;体现循环经济要求,国内第一次在冷轧厂使用中水,采取一系列节能、节水、节地新技术,达到同类工厂国际先进水平。  先期建设的迁钢公司、首秦公司于2004年投产,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成为搬迁调整的试验场和练兵场。迁钢公司2160mm热连轧生产线,投产一年后,即批量生产了管线钢、船板、耐候钢板、汽车板四大系列高端产品,210吨转炉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完全由国内自主设计的自动化炼钢;迁钢获得了全国多名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总体上达到了同类型钢铁企业国际一流水平。首秦公司以“做精每件事,创新每一天”为工作标准,以建设“专精深强”的国内一流的宽厚板企业为目标,按照“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型、清洁高效型”冶金示范工厂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该公司生产的高强船板、锅炉板、压力容器板、桥梁板、机械工程用板、管线钢、耐候钢、模具钢、高强低合金钢板、高层建筑用板等宽厚板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其中,高强船板通过了中、美、德、法、英、日、韩、意、挪等九国船级社认证,中(宽)厚板取得了出口欧盟建筑钢材CE认证。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绿色钢铁”  首钢始终把首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履行社会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多年来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以来完成环境治理项目40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先后关停了部分涉钢系统工厂和设备,逐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兑现“绿色奥运”承诺,2008年首钢压缩北京地区400万吨钢产量,其中三季度采取非常措施,每月按20万吨钢组织生产,仅相当于原产量的27%,各项污染物排放较同期下降70%以上,全年下降50%以上,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成功举办奥运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首钢已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熄焦工程、污水处理厂、报废机动车拆解项目;形成23项可产业化应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包括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12项、煤焦领域6项、污水治理和大气污染控制领域5项;拥有国家授权的环保新技术专利41项;主持参与《耐磨沥青路面用钢渣》等4项国家标准和《普通预拌砂浆用钢渣砂》1个行业标准的编制任务;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处于国际前沿的熔融还原技术,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研究”的多项研发任务,为钢铁工业清洁化生产做好了技术储备。2007年,首钢在河北迁安建设了全国冶金企业首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包括11个资源利用项目,目前钢渣处理、尾渣制砖、渣钢提纯等一批固废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成为河北省科学发展的示范园区。  首钢京唐钢铁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废水、固废的零排放。吨钢可比能耗达到649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水循环率97.5%,吨钢粉尘排放量0.3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0.25千克,达到同类工厂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海水淡化,每年节约淡水2000万吨,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吨。电站采用海水直流冷却,年节水1070万吨。通过自发电每年节约社会供电55.1亿度。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和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每年减少石灰石开采250万m3,节约山石开采约35万m3,可向社会提供200~300万m2居民住户采暖热源等,为打造“绿色钢铁”提供了科学示范。  深化改革开放 激发创新活力  面对搬迁调整新形势,首钢进一步加大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力度,列入市国资委改制计划的108家单位,到2008年底全部完成改制,其中辅业改制94家,共计涉及职工和离退休人员5.8万人,国有净资产23亿元;另有14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劣势企业退出等方式完成改制。采取首钢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参股等形式,实行本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增强了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另外,历史遗留的20多家外埠企业全部划转地方管理;北京城区8家企业划转区县管理。  首钢以开放的思维,创建开放式企业,2001年以来,累计与国内外150多家上下游和其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企业联合重组,完成了对山西长治钢厂、贵阳钢厂、新疆伊犁地区资源等的重组,标志着首钢优化区域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实施资源战略取得了新的突破。  随着北京地区涉钢产业停产,首钢将在北京发展首钢总部经济,发展高端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性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实施工业区改造,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基地等。通过创新发展,将把首钢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运行高效型、循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钢铁工业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边查询:
旗下其他企业快速登录 :
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2016年裁员潮真的来了,看看你的公司是否名列其中
发布时间: 14:22
来源:高顿网校
小编导读:
裁员,是不是一个令人警醒的名词?就近来高顿财经研究中心的企业报告数据显示,多行业巨头企业都在酝酿着一场缩减企业运营成本的裁员行动。
一刀挥下的裁员大斧,是否真的能令这些企业走出阴影之中?那么,现在就随笔者看一看有哪一些巨头企业打算在2016年完成裁员计划。
花岗石的斑驳间,是屹立在苏黎世车站的瑞士银行。这一存放着全球1/3境外资产的企业,也正将面临残酷的裁员。瑞银将针对其部门,在2016年年底裁员2000人。
摩根大通:
据今年五月高顿财经CFA研究中心企业统计,摩根大通就已开始了公司内部的资源调整。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戴蒙表示,平均每家摩根大通分行将在未来两年内通过自然减员的方式减少一名员工。摩根大通这一全美最大的银行,将在2016年完成裁员人数5000名。
或许,大家对这一公司并不熟悉。格罗方德半导体是由AMD拆分出来的芯片代工厂。据高顿财经CFA研究中心统计数据表明,因中国2015年的微型计算机产量年减15%,同比例计算机缩减达到2000多万台。中国晶片市场的需求疲软令格罗方德出乎意料。需求产量的变小,令其不得不考虑起2016年的拟裁员计划。
对于电子巨头的三星而言,这已不是第一次传出拟裁员的计划。就位于三星总部的釜山地区,再一次被韩媒报道三星拟裁员总部企业10%的人员,以此削减企业2016年的运营成本。三星此次裁员的主要部门集中在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部门。
企业永远是将有效运营放在大前提上。作为惠普的董事长于今年9月发表申明,将为惠普运转的可持续成本架构而做出改变。将在2016年裁员人数2.5万至3万人。这一举措将成为惠普削减年度成本27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
又是一大电商。德国西门子公司早在2015年2月便对外正式宣布:将为公司节省10亿欧元的开支,从而进行2016年年底完成的全球削减7800个岗位。
就高顿财经CFA研究中心据悉,西门子的此次改革力度非常大,他们将取消西门子内部的整个中层层级。
作为全球的能源公司之一,美国的石油巨头。雪佛龙在2015年10月发布的第三季度才报表上的数字并不乐观。雪佛龙的盈利与营收数据相比之前几个季度正在大幅下滑。为了控制公司整年的运营成本,雪佛龙决定将在2016年至2018年裁员人,严格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
阿斯顿&马丁
有没有看过詹姆斯邦德的007,他的座驾便是限量版的阿斯顿&马丁。
2007年,自被福特汽车抛售之后,阿斯顿&马丁的销售业绩表现并不见好。作为跑车中的&劳斯莱斯&,企业这两年的营收常见负数。
盈利过低的现状不得不的让阿斯顿&马丁自省,拟裁员近300人来削减企业的运营成本开支也是自省中的一部分动作。
▎本文作者橙与雪芋 ,来源CFA。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CFA&(gaoduncfa)。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打造全球最专业的VC/PE、IB、融资、证券、金融资讯在线分享平台!为各界有志于投资投行、顶级券商等领域的在校学生、社会精英提供最快、最专业的业内资讯和财经培训。
责编:Yuyu.zhang
Android Pad版
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课程
加入你感兴趣的讨论群
题库交流群
注册会计师
咨询热线(9:00-21:00)
400-825-0088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gaoduneclass
一手掌握财经学习资讯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钢京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