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快乐的周末作文周末公益性活动共举办多少场

“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文化品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基层文化项目中最有影响、最具人气、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莫过于群众文化活动,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活力的体现。伴随各级基层文化阵地的全覆盖和“15分钟文化圈”形成,成都市文化馆一方面引导各级文化馆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另一方面通过统筹指导、示范带动,强力推进城乡群众文化活动长效发展。其中,新都区的 “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活动便是众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的靓丽代表。
原标题:“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文化品牌
基层文化项目中最有影响、最具人气、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莫过于群众文化活动,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最直观、最生动、最具活力的体现。伴随各级基层文化阵地的全覆盖和“15分钟文化圈”形成,成都市文化馆一方面引导各级文化馆打造特色活动品牌,另一方面通过统筹指导、示范带动,强力推进城乡群众文化活动长效发展。其中,新都区的 “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活动便是众多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的靓丽代表。新都文化风景 “快乐周末·百姓舞台”围绕满足群众文化权益的宗旨,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发展供需契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2012年新都区推出了文化民生升级版——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人民群众唱主角的“快乐周末·百姓舞台”。该舞台摒弃以往基层赛事活动表象化(你演我看)、跑场子(演完了事)、自娱自乐(低水平重复)倾向,以政府四大保障机制为前提,创新探索基层群众舞台活动的长效发展,开辟了一条文化服务民生的新路径,加速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成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和独具魅力文化名区建设中的一抹亮丽风景。这是一个让老百姓喜欢的文化盛宴,一个让群众充满自信的梦想舞台。每到周五晚上,能够容纳3000人的新都黄桷树广场上总是座无虚席,54场比赛、2000名选手、20万观众……每一曲都伴随着观众热情的喝彩,每一场都闪耀着群众才艺的火花,每个人都充盈着幸福快乐的文化正能量。2012年的冬天,周冠军、季冠军在这里同台竞技,群舞、独舞、曲艺、杂技、流行乐、民歌……各路选手尽展风采,百姓舞台的欢乐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成为那个冬天里最让人振奋的“新都之声”。谁都没想到,每场投入不过1.3万元的舞台活动,竟如一颗重磅彩弹,迅速引爆了整个新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文化名片”。如今评选新都知晓率最高、最受欢迎的广场活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当选首位。“快乐周末·百姓舞台”采取不设任何门槛的擂台赛方式,参演人员涉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组织、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等,他们来自四川、重庆、山东等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外籍人士参加。活动自2012年3月开展以来,已举办323场,参与爱好者1.6万余人,参与观众60多万人次。“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一场场视听文化盛宴,更搭建了一个满足基层群众文化诉求、实现基层百姓文化梦想的舞台。同时,这一活动的原动力和文化张力催生了当地一系列围绕“快乐文化”主题的民生讲坛、艺术团体、惠民演出的产生;推进了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在设施“硬件”达标后,功能发挥、服务优化等文化“软件”的建设;带动了城乡文化活动的全域覆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广场文化”向较高层次的“舞台文化”转型升级。毫无疑问,这场由政府搭建平台引领的群众文化行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已成为新都区、成都市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文化知名品牌之一。四大机制 全方位营造文化舞台以需定供 建立供需协调机制是否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指标。当前多地政府采取的都是公共文化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与公众文化需求常常错位。早在2011年10月,新都区文体广新局就组织人员深入调查基层群众文化需要,并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符合区情的文化活动模式,确立了供需协调机制,即:所立项目要以群众喜爱为第一选择,满足群众真正所需;项目推动全程中要对群众需求做充分的了解、调查、反馈、整合,保证服务对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探索项目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适应群众不断变化发展的新需求。经过调研论证,一种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擂台赛运作方式浮出水面,2012年3月,政府主导、百姓主演、专家主评、群众主推的“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概念正式提出。确定“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源于3个基础:一是新都千年历史积淀下文化热土的孕育。新都自古便是“民富俗淳,人文蔚起”之地。出土于新都“二台子”的汉代说唱俑,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富有娱乐精神的新都人的鼻祖,而“快乐周末·百姓舞台”这种“百姓主演、群众主推”的活动模式,延续了这种文化和娱乐精神,是对新都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文化强区建设下文艺队伍的枝繁叶茂。2009年新都区拥有群众文艺队伍187支,2013年达到294支,4年新增文化团队100余支,这成为“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活动长盛不衰的有力保障。同时擂台赛吸引聚集了一批批文化骨干力量、优秀文艺爱好者,不仅提高了全区文化队伍整体服务水平,也改善了民间文艺队伍以往规模较小、影响不大的情况。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域覆盖下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正如说唱俑一样,只要有一隅空地,即便没有琴瑟相伴、没有灯光布景,甚至没有观众,都能随意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就是将娱乐精神融入了骨子里的新都人。“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活动“快乐你就来”的宣言、零门槛的设置和亲民的表演方式,使70万新都人人人都有机会上台快乐一回。从文化需求角度看,无论是台下人的文化审美获取还是台上人的文化梦想实现,“快乐周末·百姓舞台”都满足了群众对健康文化的追求。正因如此,这项植根于这片文化热土的活动一炮打响。以事定费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新都区立足实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优质品牌打造,出台了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每年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保障“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活动项目运行。该区文化主管部门为保障经费专款专用,勤俭办事,对活动项目的投入和支出做了硬性规定,要求每场投入1.3万元(含舞美、音响、灯光设施租赁等)。相比其他大型节庆演出和名人演艺活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是小投入,但却带动了老百姓的极大热情,撬动了群众大舞台。这是因为公共文化经费恰当地用在了群众喜爱的活动上,鼓励了文艺队伍和草根明星,激发了文化组织者、工作者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带动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开发,形成了“政府投入-活动做优-影响拓展”的良性循环。以评定效 建立管理考核机制好的创意更需要好的落实。为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克服上面积极基层不积极的现象,新都区将“快乐周末·百姓舞台”纳入每年度区级民生重点工作和年终区目督办考核内容;文化主管部门也将该活动的组织工作作为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一系列办法措施,树立了“有为才有位”思想,明确目标责任,实现以评定效,对组织单位、组织人员和基层骨干有效管理,加大了文化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另外,“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依托文化阵地、广场、公园、体育场发展子舞台,鼓励社会单位和企业厂矿开办小舞台,在有条件的社区扶持建立社区舞台,让新都群众能及时参与和享受身边舞台演出,人人都有机会展示风采。以赛促建 建立示范带动机制擂台赛本身就是一种择优方式,新都区不仅充分运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服务于民,而且将这一品牌活动拓展延伸,着力发现、培育、宣传优秀人才、社会组织和基层阵地,建立起示范带动机制。他们通过群众自我推荐、表演,专家点评、讲解,群众投票、推选的方式发现草根明星,这个具有扎实群众基础的百姓舞台已成为市民眼中的“草根星光大道”,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艺术梦想者;其次,通过擂台赛的赛前培训、赛场点评、赛后提高、再次上台打擂……锻炼了一批批文艺团体,造就了一批批文艺爱好者和优秀人才,伴随着专业水平的进步成长,他们活跃在各级舞台上,成为群众文化的传播者,推动了整体文化艺术发展、文化品位提升以及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再次,人才队伍储备培育和文化审美需求提高为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等阵地开放及功能服务提供了原动力,当文化场所成为教学或培训基地,当参赛节目成为当地村民群众的话题,有了文化活动你追我赶、携手共进的喜人局面时,基层文化阵地空置、闲置问题也就圆满解决。三项创新服务群众文化新需求组织机制创新,形成社会单位共参与的联动机制。“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从一开始就以新都区文体广新局牵头,区级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驻区部队、企业公司、社会团体联合组织,形成了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动发展机制。例如,举办“快乐周末·百姓舞台”走进军营、走进青工文化驿站、走进建筑工地、走进农家院舍等活动,联合举办和联动发展便于集中优势、扩大活动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从一开始就形成了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动发展机制。例如,举办“快乐周末·百姓舞台”走进军营、走进青工文化驿站、走进建筑工地、走进农家院舍等活动,联合举办和联动发展便于集中优势、扩大活动规模、增强社会影响。形式内容创新,营造零门槛亲民惠民的文化乐园。采取开放式报名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限选手年龄、身份,实现零门槛、零距离;不分专业文艺从业者或业余文艺爱好者,除本人外,亲友团等都可参与;不论声乐、舞蹈、器乐、相声、小品、戏曲、诗歌朗诵、评书、节目主持、T台秀、民间技艺等,只需文艺表演内容健康向上;活动突破比赛单向形式,还可与观众互动,台上台下直接交流。形式内容创新打破了之前政府投入大、组织观众难的问题,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运行模式创新,“广场文化”向“舞台文化”转型升级。通过城乡搭舞台、流动送舞台,办好大舞台、发展小舞台,政府为群众提供展示平台,让群众以主角的身份广泛参与,改变了“观众不是领导就是演员”的摊派式、指令性文化运行模式产生的现象。另一方面,“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改变了群众自娱自乐的封闭状态,使其走出去交流提高。四个推动实现群众文化活动长效发展推动基层文化阵地功能发挥和特色化发展。“快乐周末·百姓舞台”是全区性活动,其统筹全区公共文化阵地、队伍、活动、资源,对全区基层文化阵地进行指导、监督,并加强对镇(街道)及村(社区)文化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一是要求文化站长、文化专干、社区文艺辅导员等基层文化干部作为组织者参与活动并进行考核;二是要求基层文化阵地因地制宜挖掘草根特色人才,提供免费开放的辅导培训、设施场地等,带动当地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三是结合一级站、特色站建设开展优秀经验和成功做法交流推广,以点带面调动全市基层文化阵地主观能动性。如去年5月,新都区成立了为企业员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青工文化驿站,参照文化站设施功能配置,每年服务1.2万名员工,今年已对周边企业150名文化爱好者进行各艺术门类培训,并成功举办了“快乐周末·百姓舞台”青工驿站专场演出,搭建了企业员工展示文艺风采的舞台。推动人才骨干和优秀文艺团队建设。“快乐周末·百姓舞台”的举办,推出了一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百姓明星和文化艺术人才,例如民间歌手王帅参加“中原红歌会”获得第五名,并入围2013年《中国好声音》,选手胡柯也入围《中国梦想秀》比赛,擂台赛选手张敏、朱慧钱、曾汉、吴晓菲、成都仙牌灵芝艺术团等季度冠军分获2012年度人气奖、潜质奖和最佳表演奖,一举成为新都文化名人。新都区文化馆对优秀人才和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按照其文艺特长编组成立了“快乐周末·群文艺术团”“快乐周末·香城民乐团”“快乐周末·少儿艺术团”“快乐周末·桂湖讲坛文艺团”等新兴队伍,城乡基层也形成了新都小百合艺术团、POPO琴行古乐团、马家健身队、泰兴秧歌队、三河金钱板艺术团等骨干文艺团队以及文化志愿者队伍,目前全区拥有基层文艺团队294支,文艺骨干、志愿者700余人。推动文艺精品和群众原创作品创作。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上,群众的原创作品有了展示的舞台,目前通过该舞台呈现的群众创作作品达90余个,并且经专家点评、专业辅导和多番修改,推出了一批水准较高、质量较硬的群众文艺精品。如歌曲《又到春暖花开》,通过文化馆组织专家对其打磨排练,获得了2012年四川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暨农民工文艺汇演金奖;少儿舞蹈《汉俑童谣》获2012年四川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一等奖;舞蹈《红色秧歌》获2012年四川省金秋乐舞蹈大赛金奖;精心锤炼加工的川剧舞蹈《玩友》获得全国舞蹈大赛金奖。百姓故事《高原天使曾阳萍》参加成都市第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百姓故事·我爱我家”PK赛获二等奖,法治故事《审瓜》参加成都市法治文化聚民心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在2013年成都文化四季风“欢歌庆秋”大赛上,新都群众文艺团队精彩演唱原创作品《三月川西油菜花》,最终从全市46支队伍中胜出,获得大赛唯一的原创一等奖。推动基层文化活动全域覆盖和群众文化活动长效发展。在实现供需平衡、机制保障、服务创新的基础上,“快乐周末·百姓舞台”进入投入产出良性发展轨道。这一成功案例引领带动着新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其他公共文化项目的开展。如新都区将“快乐周末·百姓舞台”外延拓展,深入推进“快乐周末·文化惠民直通车”“快乐周末·青工驿站”“快乐周末·文艺鉴赏”“快乐周末·少儿艺术团”“快乐周末·文化志愿者队伍”等快乐主题系列惠民工程,带动了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活动竞相绽放。无论是大型节庆活动、民俗特色活动,还是企业、工地、镇(街道)活动,都注重突出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把握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宗旨,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深化活动长效机制,让群众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新都区文体广新局局长宋昌文表示,政府就是要调动各种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打造一个百姓参与其中的文化品牌活动。“快乐周末·百姓舞台”之所以能够在新都一石激起千层浪,被百姓称为“草根星光大道”和“永不落幕的百姓文化大舞台”,原因在于新都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围绕人民群众需求探索“供需契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并以机制保障和创新服务推动群众文化活动长效发展,从而避免了群众活动“昙花一现”、后劲不足等问题。“快乐周末·百姓舞台”如同一辆幸福快车,在城乡播撒着快乐文化的种子,不仅让文化知民、文化亲民,更种下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公益活动策划方案5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公益活动策划方案5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把载体做美&& 把特色做强
一、充分发挥已建成区域的重要作用,生成效益,打响品牌
组织新年音乐会、庆五一诗歌朗诵、祖国诵之类的大型活动。
二、充分发挥实践“飞地”的重要作用,生成效益,打响品牌
三、充分发挥中心西边和北边这七十亩地的重要作用,生成效益,打响品牌
四、继续进行全方位宣传活动,让每一个大丰人都了解活动中心
五、努务建设配套服务项目
六、辐射全市各个行业,争取引进资金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大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版所有 &&ICP备案号:
今日访问:130 次 共计访问: 1123319 次
大丰市教育局
盐城市教育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乐的周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