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必有我师山行是什么季节的诗东

山行的诗句中坐是什么意思_百度作业帮
山行的诗句中坐是什么意思
山行的诗句中坐是什么意思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山上盘曲的小路一直向上走,   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饶有趣味的诗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山行: 回复@xxl0592: 我觉得你的提问,是我以及很多人(也许包括你)都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一个靠百度无法直接得到... - 雪球&:回复: 我觉得你的提问,是我以及很多人(也许包括你)都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一个靠百度无法直接得到答案的问题。我试图去回答一下我的看法和做法,当然,我认为我做的不够好,所以回答的答案绝对不是个满意解,甚至是个错误的解答。1、首先,我觉得一个好的行业、好的公司、好的管理层、好前景(钱景)是我们寻找的标的,但是他只是个标的。从好的基本面到是否买入,什么价格和什么时间买入,还有一个过程和判断。我们尽可能的选择好的价格买入,或者“潮平两岸阔、风帆一正悬”,好的价格之外,好的时机也可以追求。2、接下来,你会问怎么确定买入价格和买入时间。对于价格,我只能说多比较,同历史比较,同同行业、同类型比较,同市场比较,同绝对收益比较。对于时机,我习惯于经验和概率。抱歉,关于经验和概率,我没法描述的过细,但是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指啥。3、一个完全的白马股,那么人云亦云的东西多少反应在股价之中。这里,我承认市场有效,不是说我承认市场永远是对的,但是我认为市场是一种力量的动态平衡,市场是有惯性的,是服从统计某些特征的。因为最终决定市场价格的是买卖双方,就好比所有人认为银行坏账高的可怕,那么股价必定惨不忍睹,哪怕事实并非那么糟糕;就像很多人认为医疗环保更有前途,所以这个观念不过时的时候,高pe就会持续。看起来很矛盾,但是也不矛盾,我们做研究,努力发现市场的运行状态,观察市场的情绪,同时也去发掘那些人云亦云之外的东西,更要尽可能去判断将来可能的状态。4、有必要强调一下第三点的一件事情,我非常非常非常看重未来。通常,我买入股票就不会关心成本,同时,我会关注公司的过去和现在,但是了解过去和现在的目的是判断将来。我很感谢 那种有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他应该付出不少时间和精力的成果,但是我肯定不会请他当我的卖方,因为东老对将来的判断往往很少。我也看 那种对招行五年甚至更久的成长、分红预期,呵呵,但是看完也只能是笑笑,因为对于将来的美好,可能性和概率十分十分重要。不好意思,不是在拍两位大v,是我要求更多、期待更高。5、我不是一个绝对死板的只做基本面分析,尽管至今不知道KDJ,MCAD 是什么意思,但是短线实力应该可以混个饭吃。过去7年,我的策略就是选股战胜指数,个人操作来战胜个股,相对收益有了,绝对收益是必然。最后,请几位有可能的话,指点一二。
//:回复:有困惑,希望知道山神兄看法。可能扯得有点多,希望能有耐心看完。 如大平安,业绩好,增速不错,公司经营能力强。可盘点今年涨幅几乎为零,看好一个公司希望长期持有应该不算太错,可如果一直持有这样,如何保证心态去一直持有下去而不会怀疑自己的操作?对这样的股票,什么样情况买入算是合理?又如何保证预期的买入情况会出现?毕竟也有一些白马股一直在上扬的。又如茅台,也算白马股,从质地,到存货价值,到品牌和未来发展,都算可以预期的,但如果12年七月买入到现在几乎涨幅为零。: 寿险业忧心“利差损”财新记者 丁锋  低利率环境下的寿险业,利差损、资产配置荒的忧虑再起。  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年内第五次降准降息,中国已然进入低利率时代。而上市险企刚刚出炉的三季报显示,由于利率持续下行,保险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均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为4.37%,同比下降38个基点;前三个季度净投资收益率为4.41%,同比下降42个基点。  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在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收官、监管层放开保单最低预定利率、降息周期下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中,利差损风险自然备受关注。  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内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可控。穆迪高级信用评级主任严溢敏告诉财新记者,低利率环境会降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但较低的存款利率也增加了能够提供更高收益的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两边加起来,影响较为中性。但如果债券与定存的投资收益率持续下降,股市继续低迷,那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就会承受很大压力,盈利或资本状况也有大幅变弱的可能。  对于投资端压力,严溢敏认为,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会青睐于一些另类的投资机会,比如非标金融产品、房地产、海外投资、债权计划等,但问题在于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与人才去选择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标的。降息双刃剑  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最直观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率变动通过影响寿险产品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提高或降低寿险产品的吸引力;二是利率变化影响保险公司投资端的收益率水平。  在投资型寿险产品占主导的中国保险市场上,银行及各种理财产品可以说是寿险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降息对保险负债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银行存款利率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  从2014年11月至今,央行已经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腰斩,从3.0%降到现今的1.5%。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平均收益率也由5.5%降到4.5%左右,下降约两成。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短期来看,近五年保险公司的日子应该会比较好过。现在保险公司资产久期大概在六到八年,若将这些资产全部置换成低利率资产,大概在五年以后,所以在这期间,保险公司还能维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收益率。这种情况下,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是比较高的。相对比较确定的是,明年会看到保险公司新增保费增速较快。  严溢敏也认为,尽管过去几年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寿险产品因收益率低,受欢迎程度并不高,但随着中国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且保险定价逐步实现市场化,收益率差距已大大缩小,较低的存款利率增加了能够提供更高收益的保险产品的吸引力。  但从投资端来看,低利率环境对投资收益率造成的压力毋庸质疑。2015年,尽管多数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高歌猛进,但净投资收益率出现了增速放缓甚至下降的情况(净投资收益率含股息、利息、红利,不含跟着资本市场波动及整个公司短期操作产生的买卖价差)。  上市险企业绩报告显示,由于利率持续下降,除了前述的中国人寿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下降,新华保险(601336.SH/01336.HK)的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也随之下降,为4.8%,同比下降了30个基点。  一位险企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经济下行周期,资产配置压力难以避免,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找到高收益资产,而是找到安全且收益率适中的资产。利差损风险小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欧、日、韩的寿险业,无一例外都经历过利差损的冲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寿险行业的保单利率最高达9%左右,但90年代中后期的连续降息,加之险资投资渠道单一,保险公司投资收益远远落后于有效保单的预定利率,产生了约570亿元的利差损,严重影响了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正是因此,监管层做出了寿险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规定。  但这次情况并不一样。海通证券在报告中写道,利差损出现的前提是中国进入长期低利率时期,资本市场长期低迷;目前仅影响2014年、2015年的少部分新增保单,出现大范围利差损冲击的可能性极小。  前述券商分析师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利差损之所以严重,是因利率降低幅度大、速度快,几年内将利率由超过10%降到2%左右。而现在仅从3.0%降到1.5%,即使出现利差损,也不过是之前的一个零头。  此外,即使长期低利率、资本市场长期低迷的情况出现,受利差损影响的保单也并不多。严溢敏说,“现在市场上多数保单是预定利率放开之前卖的,旧的预定利率只有2.5%,以现在的投资环境来说,公司其实都能做到2.5%的投资收益率,大部分在4%以上。”  2013年起,保监会才开始推行寿险费率改革,随后,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寿险逐步取消2.5%的预定利率限制;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初期,保险公司并没有出现激进定价的现象。普华永道中国保险业主管合伙人周星此前告诉财新记者,上市公司对寿险费率改革后的产品定价还是相对谨慎,因为定价有相应的定价模型,且监管强调,超过一定的预定利率水平要有额外的准备金计提,所以上市公司并没有因为定价利率的放开,就卖很多高固定回报的产品。准备金补提风险  利率持续下行可能导致2016年准备金大幅补提风险,而这将使险企净利润承压。  中信证券研报称,假设国债收益率从现在到2016年底维持当前水平,即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3.0%,15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3.4%水平,以此推算国债750日移动平均收益率曲线,保险公司传统险折现率将从2015年四季度开始显著下降,2016年全年可能下降50个基点以上。  据其测算,折现率下降1个基点,对中国人寿净利润的影响为减少7.65亿元;对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净利润的影响为减少2.4亿元;对新华保险净利润的影响为减少1.5亿元。  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中国人寿在中报和三季报分别补提了41.8亿元和56.6亿元的准备金;中国太保与新华保险仅在中报分别补提了8.1亿元和15.7亿元的准备金。  中金公司保险行业分析员毛军华认为,中国人寿宣布一次性提高准备金,抵御收益率下降带来的利差收缩风险,市场对此反应较为负面。此外,投资者担心同业是否会跟进提高准备金,导致四季度或者明年净利润承压。  关于低利率对保险公司估值的影响,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保险公司的估值依赖内含价值,而内含价值对长期投资收益率的敏感性非常高。长期投资收益率下调50个基点的话,对应内含价值可能降低10%至20%。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通过估值下行来体现低利率下行压力。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内含价值向下修正涉及复杂的精算模型,保险公司一般不调整长期投资回报率。但市场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主要通过估值来调整,估值下行幅度取决于对长期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资产配置挑战  在资产配置荒时代,险企也不能例外。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低利率环境正在改变险企的投资偏好。  此前,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全球金融机构团队主管David Lomas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七年间,高利差时代已经远去,低利差取而代之,这对险资投资收益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过去两年,保险公司开始对能产生高收益的非传统资产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而且投资组合日益多元化,比如会配置更多的新兴市场债券、银行贷款、证券化资产、私有资产等。过去,保险公司最钟爱政府债券和投资级别的公司债等传统资产。  从中国保险市场来看,自险资投资松绑后,险企投资也越来越多元化。合源资本董事长华旸认为,“总体来看,股权投资是险资资产配置的一个大方向,现在债券、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都在下降。在降息周期中,债券等收益率不会太高;另外,在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高企,对投资端造成很大的压力,迫使保险公司去找一些高收益资产。”  从险企业绩报告披露的投资资产配置结构来看,截至6月底,中国人寿非标资产约为2244亿元,占比仅为10.1%,股票和基金资产为2576亿元,占比仅为11.6%;而新华保险非标资产约为1209亿元,占比为18.9%,股票和基金资产为981.4亿元,占比为15.3%。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中国人寿非标资产和二级市场配置显著低于同行,资产配置结构尚有调整空间,而新华保险的非标资产和二级市场配置分别高于同行,结构调整空间不大。  前述券商分析师说,“如果未来五年持续低利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肯定会受到影响,毕竟一方面有新增保费,另一方面也有之前固定收益的资产到期,这些资产再去做投资就很难像之前有那么高收益。不过,现在的保险公司,一方面这两年增加了很多另类资产的投资,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愿意去投资信用债,取得风险溢价。”已有2人赞助了这篇帖子12雪球币:66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三女行必有我师_百度百科
三女行必有我师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三位年龄相仿,性格不同的女孩在上学途中偶遇,发现对方都是魔法使用者,并结识了同样身为魔法使用者却拥有不同身份的许许多多的人,中途还邂逅了各自崇拜的偶像,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搞笑又温馨的事情。精彩故事的帷幕,就此拉开……山行纪事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山行纪事》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作品之一。
扉开日华早,路转霜花鲜。
游鸿得嘉客,健鹤随老仙。
舴艋野渡浅,略彴孤村连。
纡余盘龙外,杳霭乌猿边。
麦畦破冻划,稻架烘晴悬。
万鸦暗澒洞,只鹭明{左女右便}娟。
寺古缭虚嶂,房深贮澄涟。
珍鳞紫金睟,秀石苍玉挛。
住僧自缚律,爱客能逃禅。
老帖不容搨,枯琴尚堪弦。
出访文举碣,还息维摩毡。
窗晖梅枝月,帐郁柏子烟。
吸清饱蝉腹,拥薄攒龟肩。
忍寒如忍艾,望晓犹望年。
报明翠鲸壮,送暖红鳞妍。
读易坐方稳,搜诗去俄翩。
行行晋县垒,历历吴墓田。
森峭径绝壁,嵌空派危泉。
飞堕雪珂境,撼动冰轮天。
憩寂小养隽,挟酣急凌巅。
阁摧失杰咏,岩在余奇镌。
夕气生远屿,倦怀寄平川。
路旁柳如此,陌上花依然。
数年束强项,一日舒联拳。
大千自鹏鷃,方寸皆鱼鸢。
东风染芳碧,更着寻春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行是什么季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