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评价对杜甫的评价句子

问:胡震亨《唐音癸签》中对杜甫的评价,其中“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请问,以诗入诗怎么理解?
按时间排序
就是好用诗典。比如: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杜甫:草木变衰行剑外。宋玉: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一句诗,杜甫来回地用。再比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为什么说“好自标榜”?意思是:“老子读过这些,老子肚里有货。”当然,这是胡震亨的评价。但,需要讲的是,胡震亨说杜甫和别人不同的五点,一定要放在杜甫的时代去体会: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拗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此皆诸家所无。难道就杜甫一人篇制多?就杜甫一人好作拗体?不可能。不能流行的大潮全被杜甫一个占了,就说“以诗入诗”,杜甫同时代人也有。比如:单说拿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入诗,不仅杜甫有,刘长卿也有嘛!刘长卿(约726-786):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考刘长卿的时代,和杜甫几近同时,闻一多甚至认为,刘长卿生于709年,傅璇琮认为,刘长卿生于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刘长卿一辈子,和杜甫没有什么交往(但刘长卿认识李白,杜甫也认识李白,都混诗人圈,共同的朋友是有的)。不过,未必刘长卿没读过杜甫的诗,没暗自揣摩学习过。当时,诗人之间的好诗是会互相传抄的。有熟人,有圈子,读到别人的诗并不难。难的是经历战火流传下来。而既能流传至今的诗,在当时的流行就可想而知了。就从刚刚举的《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这首诗里看: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这首诗作于何年呢?有说758年,有说782年。应以782年为是。为什么说782年为是?756年,刘长卿到苏州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诬入狱,大赦,758年摄海盐令。海盐是在浙江。781年,任随州刺史,后应辟入淮南节度使幕。任随州刺史期间,曾作诗“淮南摇落客心悲”、“不敢淮南外”,刘长卿这首诗也提到“淮南木落”,应是在随州刺史前后所作。而杜甫《登高》,作于767年。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作于762年,其中有一句:“乞归优诏许”。刘长卿此诗“生涯岂料承优诏”与此口吻何其相近。乃至刘长卿任随州刺史期间,此时杜甫(712-770)已死,“淮南摇落客心悲”这种句子,又与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何其仿佛。卢文弨《抱经堂文集》称刘长卿:“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刘长卿与杜子美,几乎是同时代人。但从诗风上,大家能看出来二人风格的相近。对典故使用的偏好,两人身上都有。到了几十年后,李义山的诗里,“以诗入诗”就更常见了。王安石说,“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 以诗入诗,到了后来,大为流行,到宋朝江西诗派,再到清朝,你要不以诗入诗,就不好意思提笔写诗。那个时候,就不是“好自标榜”了,而几乎成了作诗的必须——不懂用典你动什么笔?《红楼梦》里边,中秋夜联句,“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虽曰是联诗,也是在斗谁读的书多,这也是胡震亨说“好自标榜”的原因。(当然,胡震亨没看到清朝对老杜的推崇又猛上了很多台阶。)胡氏提到的别的特点,“篇制多”、“一题数首”没有一样不流行的。李义山的时代就不乏“一题数首”了。这正是杜甫何以成为杜甫的原因——他开辟了潮流。
化用前人诗句,杜诗详注里有大量的注释都是有关前人用过的字眼。个人觉得这个观点比较扯淡,诗歌的常用词就那些,总会有雷同。老杜是很喜欢翻案,但大部分都是为了调侃,经常旧句用出新意,妙味横出。站得高,你就望的远 用杜甫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用王安石的诗句表达,那就是_百度作业帮
站得高,你就望的远 用杜甫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用王安石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站得高,你就望的远 用杜甫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用王安石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用杜甫的诗句表达,那就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王安石的诗句表达,那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王安石
  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历史上的评价多有不同。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改革进行定性,指出
帝王也风骚
元曲四大家
唐宋八大大家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允明徐祯卿
明代三大才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