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60050mm定焦镜头头无法合焦,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按几次快门,拍上几张照片后,又能准确对焦了,是

佳能18-135STM,在用显示器拍照时可以手动对焦,用取景器拍时就不能、必须的半按快门才能合焦,是我的镜头 求解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已有1条答案
请把镜头上的对焦选项AF(自动)拨到MF(手动)即可。
追问: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我已经拨到手动了,在用显示屏拍照时就不用半按快门手动对焦就直接合焦了
选择举报原因&
镜头:EF-S18-135mm f/3.5-5.6 IS STM 1时间: 20:17:40.39快门:30光圈:F/8.0焦距:18毫米感光度:100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微信公众账号
大家都喜欢
没找到想要的答案?那就登录提问吧网页设计教程与开发
提供各种常见网页效果
提供各种各样的设计教程
装扮QQ,让QQ变得更酷
设计参考,提高自升水平
学习服务器和操作系统
提供各种素材和工具
收藏学习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摄影入门:教你搭配多镜组合(佳能镜头)
  作者:撞针
  三个镜头是个里程碑。有三个镜头的摄友拍摄选择的自由度已经很大了,什么都能拍,什么都可以拍好。更重要的是买了三个镜头的摄友肯定不会介意再买第四个、第五个,组成自己的镜头群。更更重要的是舍得买三个以上的镜头说明开始发烧,乐的投入,目标镜头有可能包括一些万元以上的牛头。
  相关阅读:
  摄影入门:教你如何挑选佳能通用镜头
  摄影入门:如何选择你的搭配双镜(佳能镜头)
  多镜组合:三镜以上,笑傲行摄
  (一)中低端多头组合
  入门、一般家用的多镜头组合,大家大可以从前面说的那些个镜头中挑选拼凑出&变-定-变&的三镜头组合,这里专门要说两个入门组合:
  1.穷人三宝
  EF-S 18-55mm f/3.5-5.6 IS STM
  EF-S 55-250mm f/4-5.6 IS II
  EF 40mm f/2.8 STM
  ¥800+10
  A:焦段光圈具备,真的是穷人三宝
  S:不够骚吧
  C:焦距从18-250mm,相当于全幅上29-400,干啥都够了。EF 40mm f/2.8 STM补充了光圈,当然选择EF 50mm f/1.8 II光圈更大,只是乐趣不如前者。这套组合虽然便宜,但同样可以很有威力,毕竟照片价值决定于主题、用光和构图,器材好不加分的。
  2.小康之选
  EF 17-40mm f/4L USM
  EF 50mm f/1.4 USM
  EF 70-200mm f/4L USM
  ¥80=12560
  A:红圈也有了,定焦也有了,焦段和光圈兼顾。
  S:50/1.4相对红圈头差了一些
  C:总价格刚刚过万,算是过上了器材的小康生活。比上不足比下很有余。悄悄说:如果把50mm f/1.4 USM换成蔡司50mm F1.4 ZE 镜头,这也套也真是拿得出手,是玩摄影的东西。
  (二)发烧组合
  没得说,开始发烧了就必须把目标定在红圈头上。而且除了下面提到的几个三头组合,再加上写定焦啥的也很必要。发烧组合包括:
  1.F4小三元
  EF 17-40mm f/4L USM
  EF 24-105mm f/4L IS USM
  EF 70-200mm f/4L IS USM
  ¥00=18240
  A:这套组合面子不足里子足,用过都说好
  S:EF 17-40mm f/4L USM和EF 24-105mm f/4L IS USM的焦段重合总是让人不太舒服
  C:都是f/4的红小生,性能那是没得说。最适合全幅机身,当然中高档APS-C机身都适用。且出门选择1.广角+标变、2.长焦+标变、3.单带标变或者4.广角+长焦这四种方案都很方便。&小三元&性能平衡,实用方便,亲切窝心。当然也有两个常见问题,一是前面提到的EF 17-40mm f/4L USM的全画幅边缘成像太烂,二是17-40mm和24-105mm有一段焦距重叠。
  2.小三元长焦段变奏版
  EF 17-40mm f/4L USM(或者EF-S 10-22mm f/3.5-5.6 USM)
  EF 24-105mm f/4L IS USM
  EF 70-300mm f/4-5.6L IS USM
  ¥00=18440
  A:焦段机器宽泛
  S:谈不上什么
  C:非全副的话选择EF-S 10-22mm f/3.5-5.6 USM,全幅从17mm开始到300mm,成像都很不错,焦段特别宽广,近能拍家居、远能打鸟,适合随便走、随便拍的旅行摄影者。胖白和XXBIS的选择前面提到过,如果特别喜欢长焦,这个组合更好。一般摄影爱好者,XXBIS组合的小三元更方便。
  3. 小三元兼微距变奏版
  EF 17-40mm f/4L USM
  EF 24-70mm f/4L IS USM
  EF 70-200mm f/4L IS USM(或者EF 70-300mm f/4-5.6L IS USM)
  ¥00=21740
  A:新头新气象,变焦也微距
  S:EF 24-70mm f/4L IS USM还是贵了点
  C:总价格已经超过2万元大关,与小三元基本组合相比优点是更轻巧了,而且EF 24-70mm f/4L IS USM还当不错的微距用,摄影题材扩展了,拍啥都不惧。问题在于到底是上24-70/4L还是上24-105+百微,这种问题总是让人抓狂。如果只是偶尔想玩玩微距的选这套比较好,专注微距的还是上百微吧。
  (三)烧得过火
  这已经是纯专业镜头了,玩到这份上,你真的应该考虑器材投入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回报。毕竟靠单反和红圈镜头摆阔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镜头配置到三万元以上,俺相信你是真的痴迷摄影,祝你的作品和器材一样专业。
  1.大三元
  EF 16-35mm f/2.8L II USM
  EF 24-70mm f/2.8L II USM
  EF 70-200mm f/2.8L II IS USM
  A:f/2.8&3,&L&&3,恭喜登顶
  S:贵就一个字
  C:II代大三元,背着这三个镜头,即使抱着中档的机身,别人看了也会把口水滴到脚面上。只是跟某某社、叉叉报业的同志们就不用秀这个了,人家都有的用,所谓大款斗不过公款嘛。这里要分看说说这三枚变焦旗舰镜头。
  (1)EF 16-35mm f/2.8L II USM
  2007年上市
  A:较前代超广角有明显提升
  S:跨品牌比较时会显得有些不足
  C:与其他品牌的高端广角变焦镜头相比,EF 16-35mm f/2.8L II USM不算突出,但比前代还是有明显进步的,完全没有EF 17-40mm f/4L USM的边缘成像问题,总体水平基本令人满意。不管怎么说,在Canon推出14-24mm f/2.8之前,EF 16-35mm f/2.8L II USM是专业超广角的不二选择。
  (2)EF 24-70mm f/2.8L II USM
  2012年上市
  C:EF 24-70mm f/2.8L USM的I代的口碑一般,II代则相当突出。不少评测、实验室表明是目前最锐利的标变镜头,没有之一。像差校正、焦外也都让人非常满意。要说不足,一是价格较高,好在近期降了不少,二是82mm口径和正变焦不如I代方便,遮光罩威武和保护性都不如I代,但这些都完全可以接受,毕竟是最好的标变镜头哦。
  (3)EF 70-200mm f/2.8L II IS USM
  2010年上市
  C:1995年的非IS版70-200mm f/2.8是镜皇,2001年的IS I代也是镜皇,现在的IS II代更是镜皇。XBII小白兔是新长焦变焦的领军人物,锐度极高、焦外不错,如果不是体积重量,完全可以挑战定焦的。
  2.超宽焦段
  EF 16-35mm f/2.8L II USM
  EF 24-70mm f/2.8L II USM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C:把小白兔换成大白的意思非常明确,从超广角到超长焦全部都覆盖了。拍摄赛场、野生动物400mm真的很有用。当然最好是EF 16-35mm f/2.8L II USM能进化到EF 14-24mm f/2.8L II USM,大白可以进化到II代,或者变成EF 80-400mm f/4-5.6L IS USM。在那之前,焦段最宽广的变焦镜头组合就是这个。
  四、定焦乱弹
  前面一直说搭配主要考虑焦段整齐,虽然也涉及定焦,但其实还是以变焦为主的。下面开始一个一个的乱弹定焦了。前面提到过的定焦镜头就不再重复了。
  (一)标准/中焦焦段
  1.标头王者
  EF 50mm f/1.2L USM
  2007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0900
  A:新派顶级标头
  C:标头家家都有,每家做得都不错,但在众多厂家的众多标头中,这一枚入得前三甲。在7D级别的APS画幅上拍摄肖像,50mm焦段是最合适的,拍摄距离正好,出来的人像既不变形也不平板。在全幅上拍大半身、全身人像也很不错。早先颇受争议EF 50 mm f/1.0L USM不再,EF 50 mm f/1.4 USM毕竟不是L头,EF 50mm f/1.2L USM就是最奢侈的标头,焦外成像、色彩反映都是其他标头很难企及的。
  2.肖像镜皇
  EF 85mm f/1.2L II USM
  2006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3700
  A:几近完美的光学素质,Canon镜头的骄傲
  S:贵,对焦稍慢
  C:Canon肖像镜皇,或者干脆说是所有135mm肖像镜皇。老款EF 85mm f/1.2L USM已经是不朽传奇,II代又有所提升。但速度依然很慢,快照是很难的,虚焦也很容易暴露,不太适合快拍。光圈超大、色彩柔和逼真、质感强、焦外超好超好,成像优势太明显了,肖像摄影最爱。配5DII或中低端机身,对焦是个问题。在5DIII之类顶级机身上更容易发挥。
  3.刚柔相济
  EF 135mm f/2L USM
  1996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7260
  A:绝对顶级成像素质,大光圈完全可以,价格适中
  S:缺乏IS
  C:不要看此头老,一直是Canon定焦三剑客之一,谈到Canon成像,此头在全幅上是极好的,与EF 85mm f/1.2L II USM是绝配,相对廉价不少。f/2光圈已经锐不可挡,焦外相当华丽。有人用它担纲70-200mm之间的长焦段,在它和小小白之间作取舍。有小白兔的大多不会考虑了,毕竟没有IS方便,焦段也比不上小白兔远近通吃,而且某些成像特征有胶卷时代共有的问题。大家都等着Canon更新啊,更新啊。
  (二)长焦焦段
  1.惜败于变焦
  EF 200mm f/2.8L II USM
  1996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6400
  A:整体成像很好,轻巧,最便宜的L级定焦。
  S:缺少IS,光圈、成像不突出
  C:EF 200mm f/2.8L II USM是EF 135mm f/2L USM的姐妹镜头,成像还算接近EF 135mm f/2L USM。关键问题是有70-200mm f/2.8的变焦头存在,让它显得魅力不足。与小白兔相比,EF 200mm f/2.8L II USM焦外成像略柔和,体积重量优势明显,但光圈一样,焦段灵活性严重不足,总体不占优势,就算升级IS版吸引力也不是特别强大,所以一般不会推荐的。
  2.定焦发力点
  EF 300mm f/4L IS USM
  1997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1600
  A:红圈、白头、USM、IS
  S:奢侈的玩具
  C:300mm上,定焦拥有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有钱就大胆的追求吧。这个340配增距镜立即变成了480,带一个340和一个增距镜总比带500mm镜头要轻松许多,所以是野外摄影者比较喜欢的头。比较古旧,没有数码化,也该升级了的说。不知道为啥Canon近几年产品更新换代这么不给力啊。
  3.廉价超长焦
  EF 400mm f/5.6L USM
  1993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0000
  A:价格&平易近人&,重量可以手持
  S:缺乏IS
  C:价格作为超长焦红圈白头真不算贵,没有IS化,仅有6组7个镜片,重量轻直径小,依然可以使用镜前滤镜。最大光圈再小一级,恐怕非顶级机身就得放弃自动对焦了。古旧镜头,成像和做工存在胶卷时代镜头的一些通病,而且需要400mm f/5.6规格的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带IS的大白,此头就不多说了。
  (三)广角/超广角
  1.小广角精品
  EF 35mm f/1.4L USM
  1998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1500
  A:成像优秀,焦段容易控制
  S:全幅还好,APS上有点浪费
  C:在全幅上35mm是不少人喜爱的焦段,脱离了标准视觉的限制,构图轻快自然,又不必担心透视畸变。曾经有一段时期,别人问撞针如果只允许拥有一枚镜头的话会选哪一枚,当时撞针想都没想就说是EF 35/1.4L USM。这是一枚成像、机械性能都没得说的好镜头,某些人把它和EF 85mm f/1.2L II USM、EF 135mm f/2L USM并称Canon定焦三剑客,不知道现在EF 200mm f/2L IS USM出来以后还能不能这样排。用在APS上,35mm视角又靠回标头了,常有人慨叹&标头难用&,而且花万把块买一个f/1.4的标头,亏点。谈到这个镜头,许许多多摄友都会嚷出三个字:&升级吧!&它太惹人喜爱了,但大光圈下有胶卷镜头的成像特征,一旦升级,贴近数码时代高反差、色相中立的成像特征,必然会让人无力抗拒。
  2.广角贵族
  EF 24mm f/1.4L II USM
  2008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0560
  A:成像优秀
  S:俺能再说一遍&贵&字吗
  C:全幅广角用到24mm也就差不多了。非全幅就不要考虑了,浪费!浪费!浪费!浪费了61%的优秀的边缘成像,买椟还珠。24mm是广角人文和风景的常用焦段,EF 24mm f/1.4L USM的I代曾经独占24mm镜头的光圈之最,不过现今其他厂商也赶上来了。II代的成像、像差比变焦24mm更优秀许多。取景控制得当的话,其透视畸变可大可小,易于构图,用来拍摄风景、人文、环境人像都是很好的选择,就是运用上比35mm难一点点,不如35mm那么&普及&。性能好,价格高,有钱的可以上,没别的道理可说。
  3.超广角至尊
  EF 14mm f/2.8L II USM
  2007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4800
  A:完美的成像和畸变控制
  S:贵得不一般,难控制得不一般
  C:真心没啥好说的,顶级超广角镜头,色彩浓郁,畸变极小,小到和焦距不成比例!想把握住它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和更多的金钱,绝对属于发烧装备。BTW,其他品牌14-24mm f/2.8规格的变焦镜头价格便宜量又足,让Canon的超广角至尊有些没面子。
  4.曾经超广过
  EF 20mm f/2.8 USM
  1992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4200
  A:广角与超广角的自然衔接
  S:光圈成像毫无优势
  C:也是历史老头了,早年很多人推崇,有&20mm万岁的口号&,但现在看来,但颜色清单,f/2.8成像差,用16、17、18mm的广角变焦镜头完全可以替代,何况副厂f/2.8的标变和它差不多价钱。
  (四)微距摄影
  1.微距+肖像
  EF-S 60mm f/2.8 USM 微距
  2005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3400
  A:APS画幅人像、微距兼顾
  S:工作距离近
  C::&EF-S版百微&,放大倍率1:1,成像和机械性能都不错,拍人像也还行。不过f/2.8的光圈拍摄肖像不算大,对焦也不算快。达到1x的倍率镜头前端到物体(工作距离)只有9cm左右,这个距离拍摄昆虫怕是困难,还可能遮挡光线。APS-C画幅特别想要微距人像二者兼顾的可以上这个,否则还是推荐百微。
  2.红圈百微
  EF 100mm f/2.8L IS USM 微距
  2009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5800
  A:L级成像,双重防抖,价格适中
  S:没啥
  C:与上一代非L版本相比,增加的IS大幅度提升了操作手感,新时代微距中坚力量,双重IS防抖对手持拍摄有很大帮助。成像一流、做工一流、操作性一流,值得拥有。在全幅上也是可以兼顾人像的,对焦速度慢一点而已。
  3.经典百微
  EF 100mm f/2.8 USM 微距
  2000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4000
  A:价格平易,成像有水准
  S:没啥
  C:一直是大家喜欢的微距镜头。没有IS防抖虽不方便,微距拍摄中倒不算致命。比红圈版便宜,工作距离也稍远,总体还是不错的。节俭持家的微距选择。不过那天退市了也正常。
  4.洞悉纤毫
  EF 180mm f/3.5L USM 微距
  1996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12000
  A:顶级微距头,工作距离充足,
  S:景深太浅,没有IS,操作比较费劲
  C:绝对是顶级微距头,工作距离够大,户外拍摄昆虫的首选,曾经号称最像德头的EF镜头。以它的分量和焦距来说,三脚架是必不可少了。景深浅,焦距长,最好用微距云台,否则对焦、抖动失败率都很高。也确实老了一些今天如果重新设计,防抖和成像都会更好。
  5.昨日黄花
  EF 50mm f/2.5 小型微距
  1987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2300
  A:价格低廉,体积轻巧
  S:成像倍率低
  C:最早一批EF镜头,这个镜头以前是翻拍利器,现在翻拍这个行当为扫描仪抢占。使用AFD马达,对焦速度慢,声音大。本身的放大倍率是0.5x,作为专业微距镜头太落后,Canon提供一种叫做原尺寸转换器EF (Life Size Converter EF )的东西,专用于这个镜头。接上后无限远不能合焦,但是可以实现1x的放大倍率。听说过没见过,报价也不低。微距头小轻也不算什么优点,可能唯一的卖点是在全幅微距镜头中算视角比较广的,紧淘汰算了。
  6.超微行者
  MP-E65mm f/2.8 1-5x 微距摄影
  1999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7700
  A:简直是显微镜头
  S:手动,只能微距拍摄,无限远不对焦
  C:这个玩意简直不叫摄影镜头,恐怕只有专业人士会用。
  五、特殊镜头
  (一)移轴镜头
  TS-E 17mm f/4L
  TS-E 24mm f/3.5L II
  TS-E 45mm f/2.8
  TS-E 90mm f/2.8
  2009年上市、2009年上市、1991年上市、1991年上市
  ¥15000、¥13000、¥9800、¥9700
  T(ilt)&&摇头晃脑;S(hift)&&移形换影;有E没F,电子光圈镜头,但只能手动对焦。平行移动(Shift)可以使得被摄物体与焦平面平行,拍摄建筑物之类时消除建筑物下大上小的透视畸变;摆动(Tilt)可以改变镜头与焦平面的角度,创造倾斜的景深。
  TS-E 17mm f/4L和TS-E24mm f/3.5L II拍摄广角建筑可以完全消除畸变;TS-E 24mm f/3.5L II作为24mm镜头风景成像极佳;TS-E 90mm f/2.8拍摄广告或人像可以创造特殊的景深效果;TS-E 45mm f/2.8也可以拍出远近皆倾清晰的神奇照片,所以移轴镜头深得商业摄影师的喜爱。日常摄影用就显得有些麻烦了。
  这些移轴镜头本身的成像圈比全画幅还要大,整体成像做了更高级别的优化,因而性能出色,只是操作上比较复杂,对焦、测光都要依赖摄影者。好在live view普及,这些都不是问题。以往主要是专业人士使用,现在大家口袋厚了,不少超发烧友也沉迷其中,真的很有玩头,很有乐趣。当然不是靠一点文字就能说清出的,有兴趣的可以先去体验中心试试。
  (二)鱼眼镜头
  EF 8-15mm f/4L USM 鱼眼
  2010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8400
  A:鱼眼成像极佳,全画幅、APS画幅兼顾,圆周鱼眼和对角线鱼眼兼顾
  S:价格较高,应用范围有限
  C:EF 8-15mm f/4L USM是非常非常好的鱼眼镜头,变焦设计兼顾了对角线180&和圆周180&两种鱼眼形式,也坚固了全画幅和非全副(aps-c画幅只能对角线鱼眼),而且鱼眼成像好的可怕。用不着多说,&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玩特殊视觉的就买这玩意儿,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用一次。
  (三)超长焦镜头
  Canon 400mm以上的镜头被划分为超长焦镜头,那个是按光学分类。撞针觉得按照结构、体积、操作、价格来看,220、328可以归入此类,456不算。
  1.泰坦们
  EF 200mm f/2.0L IS USM
  EF 300mm f/2.8L IS II USM
  EF 400mm f/2.8L IS II USM
  EF 500mm f/4L IS II USM
  EF 600mm f/4L IS II USM
  EF 800mm f/5.6L IS USM
  2008年、2010年、2010年、2011年、2011年、2008年
  ¥45000、¥45000、¥70000、¥63000、¥74000、¥90000
  C:上次撞针还傻不愣登的说这几个之间的成像、操作,现在想想你只要他们是Canon最专业、最优秀、成像最好的镜头就可以了。
  2.绿色光环
  EF 400mm f/4 DO IS USM
  2001年上市
  ¥:46000
  C:Canon另一枚绿圈头,通过一个DO镜片把常规设计的EF 400mm f/4L IS USM缩小了1/3。和EF 400mm f/2.8L IS USM相比算是极其轻巧了(1830g:5300g),但新一代白炮出现后,这个头的各方面就不显得如何诱惑了。
  3.新生力量
  EF 200-400mm f/4L IS USM 1.4x
  2013年
  C:这个焦段对于很多专业摄影师来说真是非常方便,从200-560mm全覆盖,达到了400mm f/4和560mm f/5.6的规格,诱惑力比普通超长焦还要大。这个头和普通人关系也不大,前一段时候原形路面,据说正在调整,即将上市。
  (四)增距镜
  EF 1.4x III和EF 2x III
  2010年上市
  市场参考价¥:
  C:获得1.4或者2倍焦距看上去非常吸引人,但要考虑的事情很多。
  首先,增距镜通俗一点说来就是一个&放大镜&,把原镜头的成像&放大&,成像效果当然比原镜头差些。但使用增距镜后原镜头成像只有中央部分被留用,Canon增距镜本身成像还好好,因此增倍效果都还可以接受,以至于曾有人认定增距镜可以改善原镜头光学性能,提高成像质量。这个说法是在有点不靠谱,否则Canon早就把这个镜片组固化到镜头设计里面了,何必单拿出来卖这点小钱。真刀真枪较量,增距镜既比不上原镜头,也比不上2倍焦距的那个镜头,不但分辨率反差会略有降低,而且会增加色散、桶形畸变。
  其次,EF 1.4x III和EF 2x III镜片都向前突出,进入镜头尾部,所以广角和标准镜头无法使用,但是副厂的某些增距镜就可以。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200mm以下的中长焦镜头都不贵,成像也远好于广角接上增距镜。这个焦段用增距镜成像、光圈、对焦损失太大。
  再次就是光圈等问题。光圈f值等于光圈有效孔径与镜头焦距的比值。现在焦距增倍了,有效孔径可还是原来的,所以使用EF 1.4x III增距镜原镜头光圈减小1级,使用EF 2x III增距镜,原镜头光圈减小2级。
  光圈由带来了对焦问题。而如果镜头最大光圈小于f/8,大部分机身就不能自动对焦了,也就是说f/5.6的镜头接上EF 1.4x II或者f/4的镜头接上EF 2x II将基本无法自动对焦(EOS 5D Mark III升级固件1.2.1后,中央对焦点可以对焦,1D X的固件估计也会升级支持)。即使光圈够大能自动对焦的,对焦性能也会打折扣。任何镜头使用增倍镜EF1.4x III时自动对焦速度大约降低一半;使用增倍镜EF2x III时自动对焦速度约将下降到1/4左右。而且如果光圈太小,自动相机的取景器就会变暗,弱光下取景和手动对焦都不舒服。好在现在又Live View。
  再说说哪些镜头适合配用增距镜。能够使用EF 增距镜的镜头有十几款,本着实用性原则,撞针推荐EF 135mm f/2L USM、EF 70-200mm f/2.8L USM、EF 70-200mm f/2.8L II IS USM、EF 300mm f/4L IS USM四枚镜头可以考虑增距镜。此外超长焦都可以考虑增距镜。
  EF 135mm f/2L USM加上增距镜,成像还不错,大致能把100-300mm焦段都抵挡起来。只是偶尔用400mm的话,爱死小白兔加上EF 2x II可以取代大白;小小白200mm成像稍差、爱死小小白光圈也太小,不太推荐;考虑到孱弱的400mm端和可怜的光圈,大白就算了。EF 300mm f/4L IS USM加上2x是获得600mm最廉价的方法,也是最轻便的方法,当然对焦也还是有点受限制。超长焦镜头加增距镜的做法无疑是为了特殊需要,该用的时候自然就要用,没啥好讨论的。
如果有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进入.
转载请注明:破洛洛(谢谢合作)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佳能定焦镜头为什么不能照特写?(拍摄产品-戒指,但是当镜头靠近时,就不能拍摄了)请专家指导详细方法,_百度知道
佳能定焦镜头为什么不能照特写?(拍摄产品-戒指,但是当镜头靠近时,就不能拍摄了)请专家指导详细方法,
提问者采纳
解决办法就是离远一点,不要用闪光灯,离远一点在裁切试试;F2,顾名思义就是能拍很小的东西,最后再考虑用裁剪的方法获得想要的构图一般商业拍摄会使用微距镜头用的是什么定焦头,超过了对焦范围,否则戒指是金属,特点是该镜头的对焦距离能离物体非常近,比如50MM---无穷远。根据你的情况应该是离物体太近,如果照虚了就用三角架,每一个镜头都有对焦的范围,比较出名的是CANON的100MM&#47,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对上焦否则就无法对焦了.8你没有必要买一个镜头了(6000多呢)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每个镜头都是有最近的拍摄距离的就是镜头和被拍摄物的之间距离佳能的定焦头很棒,不可能拍摄不了特写肯定是你的镜头和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太近超过了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的极限而导致不能合焦
你的这种拍摄需求需要的不是定焦镜头,需要的是微距镜头,例如佳能的百微,当然这个也是定焦镜头只不过是能够拍摄微距,并不是所有的镜头都可以拍摄微距的,当对焦距离过近时,被摄物体由于超出了对焦范围而无法在底片上留下清晰地像,这主要是由于镜头本身的构造决定的,你要想获得清晰地像就必须与被摄物体保持一定距离,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你所说的无法体现细节的问题,所以,此时你需要微距镜头,微距镜头能够在比较近的位置对焦,同时能够获得清晰的成像,足以体现细节,建议拍摄时使用脚架。
拍摄戒指这类小产品,需要使用微距镜头,如100mm微距。使用非微距镜头拍摄,需要使用近摄镜片,近摄皮腔,或倒接镜头等附件才能进行微距拍摄。
定焦镜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好, []|
对话名家:佳能高端镜头——拍鸟必备
  经验人士总是会提醒发烧友:器材不是万能灵药,但对于职业摄影师来说,一些满足基本拍摄需要的器材装备却是必须的,这些装备就像厨师手中的铁锅、炒勺,仅仅是他们必备的劳动工具,只是这些工具有时候确实看起来昂贵了一些。比如,鸟类摄影师和他们手中的专业级长焦镜头!前不久,编辑收到了三位国内知名的生态摄影专家的作品,在翻阅照片的属性信息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无一例外都在使用佳能的L系列长焦镜头。考虑到这些体形巨大而价格高昂的镜头,经常成为器材发烧友们茶余饭后的议论内容,编辑以为,不妨请教一下三位专家,看看他们是如何评说手中这些用来捕捉鸟儿倩影的“家伙什”的!
  “更轻便的佳能EF800mmF5.6L镜头显著降低了我在拍摄时的体能消耗。”
俯视生灵姜平摄  曾一直热衷于风光人文摄影的著名摄影师姜平,竟成了生态摄影的推崇者。若要问二者有何共同之处,那是摄影师从生存哲学的高度来看待物种生存的眼光转向,体现的是他对大自然特别是对生命的美学理解。面对芸芸众生,拍摄便是思考的过程,所以他兼具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拍摄,选择的镜头亦是从800mm的超长焦到16mm的广角。
  【拍摄的任务】
  对于鸟类摄影师来说,没有那么多机会选择自己可以拍什么或者不拍什么,很多时候是偶然碰到的,要拍下来并且拍好。就我个人来说,由于有比较多的时间来拍摄日本北海道的鱼鹰、天鹅和丹顶鹤,以及非洲的火烈鸟,所以面对类似的拍摄工作会更熟悉一些。但是,你不可避免去陌生的地方,或者面对陌生的拍摄目标,并且它们都是飞来飞去,很少停歇的鸟类。
  【器材的选择】
  无论是在非洲还是在日本,你都要面对移动迅速的鸟,这些灵巧的动物,在转瞬之间就可以逃离你的视线。即使在不飞翔的时候,它们也不会安静下来,因此很少有机会拍摄静态的鸟。这种高度的随机性,需要你的相机随时可以完成对焦并释放快门,速度和耐用性都是关键。而这些,恰恰是佳能相机的优势,它们机身坚固可靠,快门响应和测距对焦都非常迅速,按键操作方便快捷,当然镜头的素质特别是这些L系列长焦镜头的素质绝不含糊。在非洲草原上,我将镜头架在汽车上拍摄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这个时候800mm镜头上新的IS防抖装置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它能自己适应这种简易的固定方式(一些老式防抖镜头在这种状态下为了避免出错不得不关闭防抖功能),并提供最恰当的抖动补偿效果,提高了我的拍摄成功率。
  目前常用的器材主要是佳能的EOS-1DsMarkIII机身和EF800mmF5.6LISUSM、EF28-300mmF3.5-5.6LISUSM镜头,由于经常需要乘飞机在空中俯拍飞翔中的鸟群,因此也经常用到一些中焦镜头甚至16mm的广角镜头。此外,反应鸟与环境关系的照片,也是常面对的拍摄题材,这时中焦或者广角镜头就有了用武之地。
  【给影友的一些建议】
  有经验的拍鸟爱好者如果想进一步锻炼拍摄的技术和意识,可以考虑在5、6月份去非洲拍摄当地的野生鸟类,当然非洲的环境比较恶劣,对体能消耗大,还是要考虑适当的筛选随行的器材,佳能的新出的几只II代L镜头重量减轻了很多,可以优先考虑。在购买器材前要首先考虑自己的拍摄目的,以便作出合理的规划。买到相应器材后,就应该详细了解,并能熟练的使用器材,做到拍摄时人机合一,得心应手。在技术方面摄影者应该提高主动的拍摄意识。
  【编辑点评】
  EF800mmF5.6LISUSM,2008年发布的新一代超长焦远摄定焦镜头,本为满足专业摄影师在户外、野生动物摄影等领域的特殊需求而打造。考虑到大部分使用同类镜头的职业摄影师都不会轻易的追新,姜平老师(以下简称“姜”)能够这么快开始使用这只镜头,想必与他的拍摄题材涉及较广,海外拍摄任务较多有关这只设计前卫的800mm镜头有一些小特点会给他带来一些帮助:比如镁合金制造的镜身,体积和重量都只和600mmF4L镜头相当,这就让姜可以在野外机动拍摄中不至于被一只超级镜头拖累,我们看到在他的工作照中,甚至有手持该镜头的场景。此外,从姜平老师作品的特点看,他喜欢展现鸟类在运动中的姿态之美,这就要求镜头有着可靠的对焦性能,而和其它两位摄影师手中的早期型600mm、500mm镜头相比,新的800mm镜头在AF算法上做了不少调整,尽管你看到的依然是镜身上USM马达的标志,但对焦速度和精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EF16-35mmF2.8LIIUSM,2007年发布的第三代L系列顶级广角变焦头,是EF16-35mmf/2.8LUSM的升级版。光学结构相似,但改进的镜片镀膜和镜片位置能更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镜头根据最新环保法规用无铅玻璃制造。本来广角变焦更多用于纪实摄影领域,但本文中摄影家姜平先生用它来反映鸟类和环境的关系,广角镜头拍摄的鸟群改变了鸟类摄影作品在人们记忆中的形象。
  “佳能L系列600和800mm定焦镜头速度上的优势,帮我赢得了更多机会。”
  对鸟类的研究,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段文科长期进行着鸟类习性的研究,并进行影像拍摄记录,对于这种科考性的拍摄,对设备的防水、耐用及对焦的专业性也是极大考验。佳能相机配备EF600mmF4LISUSM镜头,是段文科的最爱。
  【拍摄的任务】
  对于鸟类摄影者来说,技术或画面的完美固然重要,但真实、自然地呈现鸟类生存的状态和环境才是更有价值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去那些人迹罕至的,真正属于鸟儿自由翱翔的天地中去。我花了一些时间来拍摄黑嘴鸥,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数量比较稀少,人们对它的了解也有限;另一方面我希望能掌握他们的姿态,习性,生活规律,并通过照片更理想地呈现出来。
  【器材的选择】
  优秀的鸟类摄影师应当尊重这些自然界的生灵,同时善待它们栖息的环境,不要去妨碍它们的活动。基于这种考虑,我会尽可能的不离鸟的居所太近,然而拍摄一些特写照片又难以避免,因此除了增加用于伪装的附件之外,超长焦镜头也是必备工具。我偏爱佳能的L系列超长焦镜头,这个系列的产品丰富,焦段涵盖比较完整,EF600mmF4LISUSM是我过去最常用的装备,现在则很喜欢用EF800mmF5.6LISUSM,一是焦距更长,二是比前者使用更轻便些,机动能力强,另外,佳能说改了对焦算法,从我用的情况看,确实合焦那一下比以前的产品坚决,拍摄一些体型比较小,距离比较远的移动目标,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机身方面,原来偏爱EOS-1DMarkIII和MarkIV,这个系列连拍速度快,张数也多,因为乘了1.3的焦距系数,可以把600mm镜头变成接近800mm,方便在更远距离拍摄特写。但是现在经验更丰富了,对速度的需求没那么苛刻了,就渐渐喜欢上了全幅的EOS-1DsMarkIII,它的画质更好。拍一张是一张,适合那些求精的作品!佳能的机身总的来说,对焦快,时滞小,而且调整拍摄参数的方式(比其他厂商)的更方便,更适合拍鸟这种高度机动灵活的题材。这次我去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张穆,就主要使用EOS1DsMarkIII配合EF800mmF5.6LISUSM,收获很多,特别是黑鹇,国内只有西藏能够拍到。
  【给影友的一些建议】
  对于拍鸟爱好者来说,乌梁素海是个好地方,盘锦是湿地爱好者的乐园,那里鸟类品种多,春秋季鸟群集中,最多时能聚集百万只的规模。也有林鸟,比如中华攀雀、戴胜、东方大苇莺等。如果是冬季拍鸟,则适合去云南。在进阶镜头的选择上,如果是拍鸟的初学者,建议可以考虑佳能EF400mmF5.6L或者EF400mmF4Do这种比较轻便的长焦镜头来拍鸟,对于老年影友、女性影友来说,轻便的70-300mm段长焦变焦镜头配合APS画幅的中档单反可以作为一般拍摄鸟类的工具。
  黑嘴鸥段文科摄  配图说明:图中所拍的是黑嘴鸥在搭建的地面巢中育雏的场景。地面巢、编织巢、泥巢、洞穴巢、水面浮巢,没有专业领域的知识,还真难分清,更别说去了解各种鸟类的习性了。
黑鹇段文科摄佳能EF800mmF5.6LISUSM  【编辑点评】
    EF600mmF4LIIISUSM,去年年底发布的L系列新一代的超长焦远摄定焦镜头,文中段文科老师使用的是它的上一代产品1999年发布的EF600mmF4LISUSM镜头,对于经验丰富的资深鸟类摄影师来说,这只12年前设计的镜头已经足够拍摄出精彩的鸟类特写照片了,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职业摄影师不会轻易更换用习惯的器材。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新的II代镜头对焦速度,要快得多,镁、钛合金镜头的体积重量也更轻巧,IS防抖的成功率也更高,对于正打算升级镜头的“鸟友”来说,如果你想弥补自己画面感缺乏,预判不准确及时等经验问题,早日拍出精彩的鸟类特写照片,那么这只II代600mm镜头是不二选择!
  EF70-300mmF4-5.6LISUSM,佳能L系列第一种轻便型设计的覆盖300mm焦段的专业级长焦变焦镜头,比著名的“小白IS”还要便宜,但却能覆盖300mm(在APS机身上相当于480mm,正好是可以用来拍摄鸟类特写的入门焦段)的焦距,并提供降低4档安全快门的IS光学防抖效果,如果用于手持或者独脚架支撑拍摄,在城郊的鸟类保护区或动物园拍摄常见的鸟类,则很容易获得高品质的照片。它同样拥有多枚超低色散镜片以及环形超声波马达,成像质量和镜筒材料以及制作工艺,都是L级专业镜头的平均水准,超过了多数其它厂商的同焦段产品。
  “收集珍惜鸟种的影像资料,我离不开佳能EF500mmF4L定焦镜头。”
    精准的对焦、漂亮的虚化,让拍鸟成为一大乐事。而真正令沈越感到快乐的是对这些长着天使翅膀的自由生灵的深入观察。做为医生的沈越,或许是出于职业的习惯,拍起鸟来也体现着其对待生命的严谨,他先后共拍摄了国内600余种鸟类的图片,这在鸟类摄影者中可谓曲指可数。
  【拍摄的任务】
  自然界的鸟是不能由人摆布的,因此拍鸟是一种挑战性很强的工作,鸟在自然状态下的美丽,用相机记录下来,自己慢慢欣赏,与大家一起欣赏,有一种满足感。而且拍摄野生鸟类,有一种狩猎般的新奇感。我的爱好是收集鸟种,所以只要是我没拍过的鸟种,都是我所追求的。全国有许多拍鸟圣地,哪里都有新奇的没拍过的鸟种在等着我。我今年5、6月份的计划是江西婺源的靛冠噪鹛。
  【器材的选择】
  佳能相机是我从1995年喜爱摄影以来一直在用的系统。鸟类拍摄,对机身的可靠性,对焦的快速准确性以及连拍的速度和数量都是有很高要求的,而佳能机身恰恰能够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求。比如我拍摄的那张白尾鹞(一种猫头鹰科的鸟类)的照片,它从我正面高速飞来,而我要保证拍摄清晰的头部其截面积又比较小,这就带来2个问题,第一如果镜头不能快速的连续驱动对焦,稍有延缓,它的翅膀就要跑出画面了,第二,如果单个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不够精确,那么小的脑袋很难对准的,可见获得这个画面,除了经验技术,相机镜头的性能也是关键因素。至少到目前,L系列长焦镜头的品种是越来越多,性能也愈加优良,自我感觉这个选择很正确。
  我使用的机身主要是EOS-1DMarkIII,EOS7D,镜头主要是EF500mmF4LISUSM,EF400mmF5.6LUSM,EF135mmF2LUSM,EF50mmF1.2LUSM,EF17-40mmF4LUSM。
  【给影友的一些建议】
  在镜头的升级选择上,EF600mmF4LIS和EF500mmF4LIS是最适合进阶的拍鸟爱好者使用的。喜欢拍摄水鸟的,喜欢蹲守的,用EF600mmF4LIS比较合适,因
推荐微博: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定焦镜头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