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有什么进步作用?是问答题_百度作业帮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有什么进步作用?是问答题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有什么进步作用?是问答题
  1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作用;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2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作用;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答案带解析】(10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欧美一些国家分...
(10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欧美一些国家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了主导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二
20世纪中期,由于美国作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的出现,全球化又获得了额外的巨大提高。……二战后,美国向欧洲提供了巨额贷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当然,它在向各国提供贷款的同时。也为美国本土的一些跨国公司进入新的市场提供了机会。——(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材料三 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1)据材料一,作者认为哪一事件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1分)指出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条件。(2分)(2) 据材料二,20世纪初,美国人在交通领域的哪一项发明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美国成为一个经济巨人和超级大国得益于哪些事件(答一点)?二战后美国是通过采取哪一措施实现对西欧的经济控制的?(3分)(3)材料三反映哪次科技革命成果?此次科技革命把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2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你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两点即可,2分) 
(1)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经济条件:率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3分)
(2)飞机;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扫除了发展障碍,工业革命的成果,罗斯福新政,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胜国等;推行马歇尔计划(3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2分)
(4)先进的社会制度,科技革命,对外进行殖民掠夺,重视教育等。(2分)
试题分析:(...
考点分析:
考点1: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 新航路的开辟,是指欧洲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对外寻找的通往和印度的运动,而历经,麦哲伦,,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用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
发展的局面,但随之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也从此开始了。
知识点拓展
一、★★文艺复兴
1、P.58兴起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的意大利
2、P.58指导思想(核心内容):人文主义思想
3、P.58形式:弘扬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4、P.58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P.59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人 &物 国 &别 代表作品 地 &位
但 &丁 意大利 《神曲》 先驱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艺术大师
莎士比亚 英 &国 《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文学巨匠
6、P.60文艺复兴的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开辟
1、P.60原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目的):追求东方财富;(动力):《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2、P.60条件:指南针、造船和航海技术、地圆学说
3、P.61经过:
葡萄牙→好望角
最早开辟新航路
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
发现美洲新大陆
葡→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最早到达东方
环球航行第一人
4、★P.61--6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密切了亚、美、非三大洲之间的交通往来,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也称又称英国内战、清教徒革命。
& & &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阶级矛盾。
  客观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2.新贵族和资本主义势力的壮大。
  时间: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处理苏格兰人民起义~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英国式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双方代表人物:克伦威尔、查理一世
  革命主力:农民、手工业者与城市贫民。
  结果: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兵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文件影响: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终于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其它欧洲国家,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知识点拓展
一、P.67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
二、P.67领导: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三、P.68导火线: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四、P.68开始:1640年新议会召开,资产阶级要求限制王权
五、P.68决战:1645年的纳西比战役
六、P.68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七、P.68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八、P.69复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九、P.69政变:1688年“光荣革命”,另立新国王
十、★★P.69胜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的君主立宪政体。
十一、★★P.6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近代史开端)
考点3:美国的诞生
& &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 & & 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合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 & & 评价华盛顿: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1777年10月带领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1781年10月,英军司令康华利率领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1789年华盛顿被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1796年9月,在做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过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知识点拓展
一、P.72原因: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矛盾)
二、领导: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
三、P.73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四、★P.73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五、★P.74建国: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
六、P.74转折: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七、P.74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八、★★P.75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其思想理论基础是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九、★★P.7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十、★★★评价华盛顿
& &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领导人,有“美国国父”之称。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他领导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独立战争胜利后,他又主持制定了美国的1787年宪法,建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但保留了南方的奴隶制度,且没有消除种族歧视。
考点4:美国南北战争
一、P.11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二、P.111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三、P.11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四、目标和任务: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其次是废除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五、★★P.113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通过,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六、P.113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七、★★P.114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1、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3、影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他反对奴隶制度,但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而是逐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他的这种温和主张,使北方军队在内战初期军事上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两个法令,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使北方战胜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被南方奴隶主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矛盾)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主要文献
考点5: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开始:
1、P.124时间:19世纪70年代
2、★标志: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使用)
二、经过:
1、★P.124--125电力的广泛应用:
1879年美国天才“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以及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在电能的应用方面,美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2、★P.126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以后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在此基础上,1885年本茨制成了汽车,因此被誉为“汽车之父”。(P.127)191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3、远距离通讯设备的新发明(电报、电话等)
三、理论基础:电磁学理论(电磁感应原理)
四、P.124进入的时代:“电气时代”
五、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并成为重要生产力。
(2)本次科技革命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范围更大,发展更迅速。
(3)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或同时进行。
七、影响:
(1)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2)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密切了联系。
(3)使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牛顿力学原理
电磁感应原理
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
&美国、德国
标志性成果
改良蒸汽机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主要发明成果
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机、轮船
电车、电灯、汽车、飞机、飞艇、电报、电话
原子弹、航天飞机、飞船、电脑、基因克隆等
进入的时代
考点6: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P.10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开始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突破。
3、P.10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理。
5、领先国家:美国。
6、P.103进入的时代:信息时代。
7、新兴工业部门:核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化学工业、生物工程。
8、涉及的领域:原子能技术、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克隆技术)(基因工程)
二、★★P.104第三科技革命的特点
1、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加强,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P.10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格局的变化。
2、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如:日本的“科技立国”;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国的“863计划”等)
3、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四、我国如何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2、国家立法保护科技发明,重奖科技发明,注重引进人才。
3、成立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制定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振兴科技、加强科技研究,生产活动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五、对三次科技革命的思考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注重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全面爆发75周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回顾上世纪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转移到了会议桌上,通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继召开,新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1)这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新的国际体系分别确立了帝国主义怎样的统治新秩序?(2分)材料二:“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2)美苏由二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对手,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主要以什么形式对抗,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发展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分)材料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关键的两大课题。只有严格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准则,才能真正维护和平,实现共同发展。——江泽民(4)当今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地位如何?若想在世界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应该怎样做?(2分) 
思路决定出路,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6分)【
】(1)洋务运动中主张“变法图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改正: 【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改正: 【
】(3)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改正:【
】(4)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改正: 
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1)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_______、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海军。(2)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必须走______________的道路。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现在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______________ 就是印度人发明的。
(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的选举制度指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____________发明与西传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安徽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1)西汉_______主持编著的《淮南子》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北宋的_______多才多艺,尤以绘画最为世人称道,被誉为“宋画第一”。(3)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毛概精品——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
下载积分:1787
内容提示:毛概精品——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6|
上传日期: 08:58: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毛概精品——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习题
官方公共微信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形象的重新塑造及其意义――对于电视剧《大染坊》、《大宅门》、《天下第一楼》的文化阐释邵 明内容提要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大宅门》、《天下第一楼》分别从政治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角度重塑了被传统革命话语定型化的民族资本家形象,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意识的整合与动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关键词 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意识建构
尽管市场经济建设已经超过二十年,全球化的表征在中国早已随处可见,然而,就其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深层特征而言,当代中国无疑仍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时期。由此,对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意识的建构就是一个持续性历史任务。 不
可否认,包括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在内的大众文化叙事在上述意识建构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正是通过大众文化叙事对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有悖
于传统认识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所作出的符合市场意识的把握方式,从而:一、内在于主流政治话语与市场经济价值的裂缝得以弥合并扩大了主流意识形态
对于当代现实的理论整合能力;二、普通社会大众的个体意识被导向对于市场经济时代社会文化逻辑的认同;三、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建构自身与市场经济时代想象性
关系的意识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剧烈变动的社会经济、政治现实获得了相应的意识阐释方式,从而确保了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平衡。 1990
年代以来,民营企业逐渐崛起,民营企业家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一现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冲击极其深刻。近年来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大染坊》、《大宅门》、《天下第一楼》通过重塑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形象的叙事操作,分别从政治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角度曲折地引导了当代社会大众对
于上述现实的心理认同,在整合与动员转轨期社会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 陈寿亭:民族资本家形象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身份转换”
统政治话语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定位是“一分为二”的,这一阶级一直被认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
求;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的发育不成熟,所以,当反动势力强大之时,它又具有软弱性、动摇性乃至于反动性。在早期革命文学和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经典革命
叙事中,对于民族资本家的刻画更着力于表现其“软弱性”、“反动性”,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子夜》中的吴荪甫、《上海的早晨》中的徐义德等等。然
而,由陈杰编剧、王文杰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却将注意力集中于民族资本家的“革命性”维度,从而悬置了传统政治话语与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冲突,对于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1)的政治动员作出了艺术回应。
寿亭出场之际,是一个父母双亡的乞丐,在呼啸的寒风中,衣衫褴褛,夜宿街头,主人公这一身份特征的叙事意义非同寻常。在传统意识形态框架和经典革命叙事
中,绝对贫困,苦大仇深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身份特权,地主、资本家必然出生于剥削阶级家庭,自幼躺在贫苦人民的劳动果实上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罪恶生
活。然而,陈寿亭却出身贫寒!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身份转换,通过这一转换,革命话语赋予资产阶级的剥削“原罪”得以解脱。更为重要的是“身份转换”的
叙事前提使剧作获得了描绘陈寿亭作为民族资本家革命性特征的话语空间。
过去高度政治化的经典革命叙事文本中,全面而严整的阶级对立使得出身贫苦的叙事主人公唯一有前途的选择便是走上革命道路。所以,潘冬子(影片《闪闪的红
星》少年主人公)的学徒经历短暂而充满痛苦,因为作为剥削阶级的东家具有本阶级与生俱来的贪婪与残酷,他们的压榨只能进一步强化主体参加革命的要求。与此
不同,电视剧《大染坊》却构筑了人间温情销蚀阶级对立的社会生活画面(究竟哪种再现更为真实?),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救下了濒于冻毙的陈六子(陈寿亭)并
认为义子:“有我一口,就有你一口!”这一情节弥合了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鸿沟,从此,陈寿亭获得了并非走向革命却可以实现其人生成功的第一个台阶。 在陈寿亭由一个叫化子成长为民族工业巨子的过程中,充满了具有传奇色彩的斗争故事。正是在与不同对手的斗争中,一位深谋远虑、正气凛然的民族资本家形象得以塑造。 陈
寿亭早期在周村以及初到青岛主持大华染厂时,他的对手主要是印染行业的民族资本家。陈寿亭虽然目不识丁,但是,他凭着天生的颖悟能力迅速把握了现代工商业
的运作原则从而在商战中一路凯歌。这种“下里巴人”战胜上等阶层的传奇让人不禁产生关于革命者斗争故事的联想,果然是“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只
不过在《大染坊》中,斗争不是武装暴动而是商业竞争。在这一时期,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莫过于陈寿亭对于“五•四”
运动期间青岛学潮的支持。他将仓库积压的布匹捐赠给学生制作标语横幅,布匹的正面印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口号,背面是“大华染厂飞虎牌”的布匹
广告。这一细节最好地体现了陈寿亭的爱国精神和商业头脑,由此,他既切切实实地支持了爱国学生运动,体现了民族资本家的进步性质,又扩大了企业和产品的知
名度,使大华一跃成为青岛最大的印染企业,显示出其过人的市场意识。 不
过,最能表现陈寿亭革命精神的是他与日本商人藤井及其买办代理訾文海之间的斗争。在竞争中,陈寿亭屡屡挫败背靠“大日本帝国”的藤井及其汉奸走狗,并坚定
地拒绝了藤井种种企图邀其合伙的威逼利诱,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气节而未显任何
“软弱性”,以致于藤井多次威胁性劝诫:“国家太弱,个人太强,你会吃亏的!”的确,国家太弱,以陈寿亭一人之力,乃至于集民族资产阶级的全部力量,也无
法抵挡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和军事侵略,陈寿亭在济南沦陷之际含恨而终,死前痛斥“国民政府”:“这是什么样的军队!这是什么样的国家!”在这一悲剧性
情节高潮到来之际,剧作对于民族资本家的正面塑造与对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严厉批判在叙事中达成完全一致,彻底转换了前者的历史身份,从而达到了在意识形态
框架内通过对于历史的重新解说引导社会大众建立对于当代社会经济现实的政治性认同。
二、白景琦:大众期待视野中的传奇英雄
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场宏大的历史运动,
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时代车轮滚滚前进所带来的激昂与憧憬,也有大变动时期必然存在的种种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失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另外一部分人则亲
身体验着“下岗”、“失业”、 “打工”、“自谋职业”等等时代关键词的苦涩内涵。政治腐败、权力寻租
、卖淫嫖娼、养小蜜、包二奶等等社会丑恶现象考验着当代社会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其对于社会的整体性认同。如何理解先富起来的这一部分人?如何理解“允许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文化逻辑?或者说, 面对巨大的社会差异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对于普通人而言,最理智的选择莫过于无可奈何地认同现
实,同时接受生活所有的希望与失望、快乐与艰辛,把一切光怪陆离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从这种意义上说,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深刻地把握了当代社会大众的
心理需求。剧作通过对于传奇英雄白景琦形象的塑造,将复杂的当代现实绘入虚构的历史图景,让观众在沉迷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之时不自觉的接受剧作关于一切
现状由来已久的暗示,从而实现了与社会的心理和解。 《大
宅门》最重要的叙事前提在于它重建了已经被“五•四”新文学所解构了的“家”。对于白家的主子――那些“爷”、“奶奶”、“姨奶奶”们而言,大宅门是他们
安身立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归宿;对于白家的奴才――那些“佣人”、“丫头”们而言,在白家做稳了奴隶更是三生有幸,郑老屁正因为与白景琦曾有街头斗殴之缘
才得以在大灾之年投奔白家从而保住了一条性命。在这一叙事前提之下,剧作以钦敬的笔调构筑了“七老爷”(白景琦)的神话,讲述富贵者如何天生异禀、与众不
同。由此,资本家不再是恶的化身,“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必然有值得常人钦佩的过人之处。当然,剧作这一叙事姿态不免会使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到猛烈批判而仍
然遗存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意识之中的种种落后价值得到容忍,然而,有意思的是,为新文化所倡导的进步价值也往往成为人物行为的内在依据,一切矛盾、对立的
价值意蕴即便在同一个人身上都是既充分展开,又和平共处,其复杂与多变一如芸芸众生的现实生活,就此而言,《大宅门》是一个真正的后现代文本。 在
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行贿受贿是政治腐败的突出表现,然而,电视剧《大宅门》却完全将这一腐败行径作为正常的社会交往予以表现,甚而至于往往以此为由赞
扬行贿者精明干练、才智超人。白文氏正是通过大肆贿赂常公公才能盘回“百草厅”,战胜商业竞争对手。有这样一位母亲,“七老爷”于行贿一途自然炉火纯青。
在济南通过诉讼搞垮竞争对手“孙记胶庄”靠的是贿赂府台大人,营救堂哥白景怡靠的是贿赂宫中王公公,银子铺路,无往而不胜。而且,“七老爷”的行状远不止
于行贿,当夫人黄春因为有孕在身回京调养之时,他在济南沉醉“畅春园”,与妓女杨九红打得火热。年近花甲还纳丫鬟槐花为妾,槐花自杀后,又娶丫鬟香秀为正
室。行贿、嫖娼、包二奶(放在当代中国,完全是不法商人黑包工的标本),有钱人历来如此,还有什么值得人们不平衡的呢?
然,“七老爷”绝非一无是处,相反,在他身上充满了让人景仰的英雄光芒,他不顾家庭阻力与仇人之女黄春自由恋爱,为了爱情毅然携带黄春离开锦衣玉食的大宅
门――好一个五•四青年!在前往济南的路上,他义薄云天,倾囊救助落难者;到了济南,他不愿投奔贵为提督儿媳的堂姐白玉芬而“自主创业”,凭借一泡大粪当
来的两千两银子作为本钱创下万贯家产――好一个传奇英雄!他不顾全族反对,一意孤行,迎娶丫鬟香秀为正室,
“丫头怎么就不能当太太?”――好一个平等主义者!在剧作的最后,他绝不与日本人合作,毅然停产停业,誓以三爷为榜样,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全剧收束于
“七老爷”当众宣读决心赴死的遗嘱,声调铿锵激昂,情怀激烈悲壮,此情此景,端的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好一个爱国资本家! “七
老爷”真是一位充满离奇色彩的市井英雄,正义与邪恶在他的身上融会无间:他行贿违法却又精忠爱国,他追求爱情却又包养娼妓,他平等待人却又安享作为“老
爷”的种种特权。然而,这恰恰是剧作最具关键意义的叙事策略,就个体形象塑造而言,正是人物的正义色彩使得其无赖行径同样变得可以接受,由此,观众便会由
认同人物进而接受“向来如此”的社会现实。因为具备这一意识前提,面对歧异混杂、价值暧昧因而令人手足无措的生活,人们便习惯于以努力适应代替坚决抵制,
以纵情狂欢代替愤世嫉俗。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宅门》为消费社会的俗众群体提供了实现社会认同的意识途径,是大众文化的美学标本。 三、卢孟实:功成身退的顿悟者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在义利对举中确定前者的价值主导地位,进而发展出对于逐利者乃至于富贵者的道德鄙视是中国古代文人与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一贯文化心态。所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传唱千古的讨富檄文,而司马迁作《货殖列传》则不免惊世骇俗。 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但是,文化精英们似乎并未实现与富贵者的和解。“五•四”运动前后,利用帝国主义列强深陷战争无暇东顾的时机而发展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文学第一个辉煌的十年并未获得表现。至于1933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子夜》对于吴荪甫的塑造,已经是在无产阶级政治观和历史观的主导下宣判民族资产阶级的死刑:“半殖民地中国不可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3)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一过程的历史合理性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中得以确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
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趋成熟,资本掌握者逐渐取代了知识分子在社会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后者历史性的心理挫折。由此,传统文化价值影响,现
实意识形态要求以及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实际位置,都导致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疏离意识。但是,在全球化趋势无可逆转的今天,对于始终倡导以
“现代性”价值重新编组中国社会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分子而言,如果不能建立对于市场经济核心主体的正面理解方式,一切现代性价值的设计与憧憬都不免成为
蹈空的虚构。 由
何冀平编剧、夏钢执导的《天下第一楼》通过对于民族资本家卢孟实的奋斗经历和人生感悟的表现,一方面立足现代性价值达成了对于制约中国社会实现市场转型的
传统文化意识的批判性审视,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迅猛市场化过程中逐渐处于边缘位置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建立自身与时代想象性关系的意识途径,使他们得以实现在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角色认同。 不
同于陈寿亭目不识丁的“革命身份”和白景琦始终引以为傲的“土匪”习气,在《天下第一楼》中,卢孟实被作为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特征的商人形象而塑造。这一点
通过剧作中卢孟实手把手地教授刘金锭习字,编撰“膳中备载”,及其对于传统文化典籍的熟知程度等等细节可以看到。值得注意的是,在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中,传
统文化价值已经被现代市场观念所整合因而并未成为其投身商海的否定性力量,相反,正是强烈的入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欲望支撑了卢孟实的奋斗生涯。作为“福聚
德”的掌柜(相当于现代企业的经理),他雄心勃勃,目光长远,具备现代商业竞争意识。他承办数百桌犒军筵席,名震京师;他大胆推进烹饪技术革新,适应了扩
大经营规模的需求;他延聘各种人才并能凝聚人心,人尽其用。最终,“福聚德”在他手中盖起高楼,成为京城第一饭庄。然而,正当卢孟实事业蒸蒸日上之时,
“福聚德”的两位少爷东家联合对卢孟实心怀嫉妒的二掌柜王子西,利用老东家临终遗信断然解雇卢孟实,中断了他更为宏阔的设想,同时也使得“福聚德”失去了
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可能,从而只能停留在家族经营的低级水平上。这一充满传统权谋文化特征的情节传达了自“五•四”以来具有现代价值观的知识分子对于原生态
文化意识有碍于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判断,用传统的政治话语表述,这是“封建意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然而,卢孟实被解雇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文化批判,事实上,这一遭际开启了主体穿透生活壁障审视人生的可能。有意思的是,在卢孟实经由“困而知之”(4)
所获致的生命体悟中,其基本价值取向依然来自于传统文化资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5)所以,当失去了恋人、事业之后,他反而能以最澄净的目
光哂笑自己的全部奋斗与执着。于是,他真的象玉雏儿所说的那样,与自己多年的对手瑞英杯酒释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虽然曲终人散,临别时的气氛未免萧索。 一
个多世纪的民族屈辱昭示知识者,现代化是无可避免的选择,然而,现代化的价值体系真的无法安顿个体的心灵。无论是现代主义焦虑的“尖叫”,还是后现代主义
主体零散化的回避策略,终究未能熨平西方人心灵异化的褶痕,更不可能为承袭着五千年文化体验的中国知识者提供安身立命的价值支撑。因而,从民族文化先哲的
生命感悟中汲取滋养灵魂的甘泉,“在一个遥远的来源中产生家园”(6)就是知识者在这个多元文化时代较为可行的文化选择
之路。现世的生活仍然涌动不止,然而,卢孟实终于能以旷达的心境经由绿树掩映的乡间道路返回故土,这何尝不是知识者的文化回乡?正是定格于马车后座因生命
自足而面露微笑的卢孟实,为当代知识分子提供了既宽容而又可以笑傲灯红酒绿的现代生活的角色认同方式。
无疑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市场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然而,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意识形态价值、民间文化立场还是社会知识传统,都从各自的角度具
有对于先富者的批判性审视方式,由此,因为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在中国就更有其系统性价值基础。从这种意义上看,上述大众文化叙事作品以曲折传神的
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含而不露的叙事表达中模糊、软化乃至置换了种种政治、文化、知识价值的刚性要求,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当代意识中成为
可以接受的现实。由此,尽管上述作品可能具有种种未必尽如人意之处,然而,在迅猛市场化的当代中国,其平衡社会心理进而实现历史性意识动员的正面意义确乎
不可忽视。
(本文系安徽省委党校“大众文化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200511)
注释: [1].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J].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告,. [2]. 论语•里仁第四. 四书集注. 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 [3]. 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J].新疆日报副刊绿洲,
[4]. 论语•季氏第十六. 四书集注.长沙: 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9. [5]. 老子•庄子•列子. 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 [6]. 马丁•海德格尔. 八十诞辰纪念集(由他的家乡梅斯基尔镇编辑)[M].转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安徽省委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文学博士
阅读数[4592]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