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阿市乡乡木拉村小阁老三组王釆洪

阿市乡信息门户_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市阿市乡
   时间:
&阿市乡简介:&&&&&&&&阿市苗族彝族乡位于毕节市东北部,距毕节市区69公里,距大纳公路10.5公里,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是毕节市的六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东北与普宜镇接壤,东南与大方县长石、兴隆、八堡等镇乡相邻,西南与小吉场相连,西北与清水铺镇隔河相望。全乡辖16个村,162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白、布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彝族最多,苗族彝族为建乡主体民族。2003年,全乡5222户,26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7893人,占总人口的30.3%。&&&&
  贫困村处于边远、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土地贫瘠,居住环境十分封闭。祖祖辈辈都靠简单粗放,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从事自给自足的小生产。形不成社会化分工、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缺乏市场意识,生产技能低下,生活方式落后,观念陈旧,科技文化素质十分低下。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
  阿市乡资源丰富。一是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茂密,木材蓄积量大,林灌覆盖率达38.9%,在毕节市镇、乡、办事处中最高。二是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广泛分布着煤矿、铁矿、铅锌矿、硫晶砂等矿产资源。三是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自然景观奇特,有怪石林立被称为“小桂林”的中寨风景区,有幽深的箐沟峡谷,险峻的开河溶洞,神秘的雄垮仙人洞,水深流急的望乡河峡谷。位于木拉村的小阁老水库,四周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是休闲避暑垂钓的极好去处。苗族蜡染、刺绣曾获地区民族服饰展览二等奖。五是水利资源丰富,望乡河锁孔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是国家以电代柴代煤项目电站,已通过初步勘测。&&&&
&&&&整个调查摸底和援助计划得到了阿市乡党委、政府的认可,得到了团胜村、阿市村村民的认同。调查结束后,农行毕节分行积极开展在机关员工中的捐款筹资活动,并在上级行的支持下,共筹集所需资金4.5万元。 在团胜村村委办,等待多时的阿市乡李兴学乡长热情接待了农行人员。..
&&&&7月20日凌晨,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安装和精心调试下,偏远的毕节市阿市乡中寨移动电话基站开通。至此,阿市乡实现移动电话“村村通”,全乡所有村和所有村民组都被移动电话信号所覆盖。 从2002年至今,阿市乡把实现电话“村村通”列为乡党委、乡政府每年为群众办的实事,..
阿市乡附近照片:
毕节-爱民广场
毕节市人民公园
毕节-麻园工行
BiJie Peoples Park
毕节-倒天河
毕节清毕路高层大厦(都尉)
毕节乡村风貌
毕节麻园大道(都尉)
ICBC Building in BiJ
毕节麻园大道1~都尉
地区行政办公中心
毕节-猪屎街
毕节麻园大道
毕节行署高层
虎踞山上看毕节城
毕节城南商圈
毕节-地区老行政中心
毕节-正在操练的士兵
毕节市府大楼
毕节-中心后窗看观测站
毕节入境大道
毕节水文观测站
毕节-松山路口
毕节-市行政中心
毕节市小城一隅
 &&&&请本地朋友帮助解答下面问题
阿市乡周边自然村(距离,海拔,面积)
服务提供:木拉村介绍_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木拉村资料简介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木拉村
地名:木拉村隶属: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520502长途区号:0857
邮政编码:551700车牌号码:贵F行政级别:村 木拉村相关网站:?????????????
  木拉村位于七星关区阿市乡东南面,与普宜镇、大方县相邻。全村境内形成典型的山区地貌,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1100米。高原气候突出,暖湿共济,雨热同期。年均月温12―16○C,最冷月年均气湿3.8○C,最热月平均气温24○C,全年大于10○C的活动积温为4297○C.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70%。雨量充沛,很适宜各种农作物、林木及牧草生长。全年无霜期约269天,有利于大力开发林牧草地资源。
  木拉村500余户23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全村境内土地较为丰富,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黄棕壤土等为主,对发展林牧草地具有很好的山区优势。木拉村是阿市乡大牲牧存栏数量最大的村,对发展养殖具有绝对的优势。
  木拉村水源极为丰富,上有绿树成荫的小阁老水库,且水源比较稳定,终年不断,枯水季节也不影响正常用水。木拉、阿市、麻窝等村人畜饮用的自来水水源均出自小阁老水库上游。木拉公路早已开通,为牧畜产品的运输创造了条件。
  --人口总数:2300人
农业人口:229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等
发展口号:兴农兴牧,迅速致富
  --所辖村:发朗组,中队组,阁老一组,阁0组,阁老三组等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经果林,玉米,洋芋,养羊等
名特产品:野生弥猴桃
办公所在地:阿市乡木拉村
  --自然条件:山川、河流、水库
资源:矿产、土地
木拉村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木拉村怎么看? ---说两句吧!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
阿市乡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  阿市苗族彝族乡为下辖的一个乡村,位于七星关区东北部,地垮东经105°35′-105°40′,北纬27°34′-27°36′之间。乡政府所在地距毕节市区69公里。东北与接壤,东南与长石、兴隆等镇乡相邻,西南与小吉场相连,西北与隔河相望。  基本信息      阿市乡   人口总数:23764人 ;农业人口:23397人 ;非农业人口:367人  行政区面积:10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42.9亩  办公所在地:七星关区阿市乡阿市村六组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求发展,同心协力共繁荣  所辖村:头庄村,丫口田村,团胜村,中寨村,麻窝村,阿市村,草坪村,柳湾村,尖山村,雄垮村,安然村,木拉村,湾子村,草坪村  生产总值:601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苦丁茶,黑山羊  资源:矿产,土地,林业 简介  阿市苗族彝族乡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有耕地24313亩,其中水田2500亩。辖13个村,162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白、布依等民族。2010年末,全乡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0.3%。  阿市乡区位优势明显:740县道经过7个村纵贯全乡,其余村多数距740县道不足5公里。乡政府距西南出海辅助通道大(方)纳(溪)高等级公路10.5公里,乡界最近距大纳公路仅1.5公里,最远距大纳公路也只有20公里。 气候特征  阿市苗族彝族乡高原气候突出,暖湿共济,雨热同期。平均月气温12℃-16℃,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3.8℃,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4297℃。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70%,很适宜农作物生长。全年无霜期269天。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的春旱、冰雹,夏季的伏旱、暴雨,秋季的低温、秋绵雨。  资源状况      阿市乡   阿市乡资源丰富:一是土地资源丰富。除耕地外,林地、荒山面积61386亩,可退耕还林18774亩。坡耕地面积较大,土壤类型多样,利于发挥山区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二是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森林茂密,木材蓄积量大,林灌覆盖率达59.4%,为七星关区最高。  三是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广泛分布着煤矿、铁矿、铅锌矿、硫晶砂等矿产资源。  四是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自然景观奇特,有怪石林立被称为“小桂林”的中寨戛拉山风景区,有幽深的箐沟峡谷,险峻的开河溶洞,神秘的雄垮仙人洞,水深流急的望乡河峡谷,四周绿树成荫的小阁老水库。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芦笙舞表演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加上一年一度的苗族七月场采花节,具备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条件。  五是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既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又蕴藏着丰富的能源。 民俗文化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 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火把节传说一  传说远古时代,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迎来了一个金色的秋天。望着丰收的景象,男女老幼欢歌起舞……但是,可恨的天王,不让彝族人民过上美好的日子,派来了一个叫十大力的大历士,毁坏彝山的庄稼。 彝族人民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被糟踏,个个怒火胸中烧。一个叫包聪的小伙子要阻止十大力的暴行。他与十大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大风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山神们伸长脖子观望。包聪和十大力扭打在一起,象两条巨龙舞动,头和头顶在一起,象两座大山。四支脚踩过的地方都变成了深深的水井,膝头跪过的地方成了水塘。太阳升起又落,月亮落了又升,他们扭打了三天三夜,十大力终于精疲力竭,包聪乘机挥起一脚把它踢倒在地。大山看了张大嘴巴称赞,大树伸拇指喝采,箐水歌唱颂扬,大风把英雄的事迹到处传播……天王听了恼羞成怒,撒下一把香灰。霎时,香灰变成了无数的害虫,落满彝山。彝族人民眼看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又要遭毁,大家集合起来,一人一个火把,组成一条火龙,遍游田野,把害虫全部烧死了。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从此以后,火把节成了彝族人民“除虫害,庆丰收”的节日。  火把节传说二  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苗族对哥及七月场     阿市乡苗族服饰市乡聚居着苗、彝、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居住历史久远,曾被划归为管制区域,设立土司职位岔戛拉。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苗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服饰。服饰主要是由苗族家庭手工制作,从纺纱织布到蜡染刺绣全部是传统的手工操作,绣出的布匹五彩缤纷,制作的苗族服饰极具民族特色,凝聚着苗族同胞的智慧。  苗族同胞热情好客,招待客人用苗族咂酒、牛角酒,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苗族男青年向女青年求婚时,女青年如果同意,男青年必须向女青年献上苗家粑粑,而女青年则赠送自己绣的飘带给男青年作为定情之物。在次年的正月初一至十六相约对歌,在每年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逢阿市赶集日为苗族传统采花节。在节日里,他们吹木叶、芦笙,相互对歌、跳舞,情投意合的苗族青年就可以正式向女方家族提亲。  苗族咂酒是用本地大米自酿而成,平时封装在土坛内,每有贵客到来,主人就启封开坛,由客人用麦杆从坛内咂吸,所以称为咂酒。 旅游景点  戛拉风景区景点  从播扎桥进入中寨村,自金竹林起,分别经岔河至大寨至宋家沟6公里,经兴寨至沙田约5公里左右,沿河两岸青山绿水,整个中寨村素有“小桂林”的美誉,地市党政主要领导曾多次到中寨村考察调研,将中寨风景区旅游开发纳入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主要景点:      阿市乡   观音山、观音庙景点:观音山位于中寨村吴家寨,在群众中素有“风水宝地”的美誉,有古诗云“梳妆观音山,脚踏两岔河。谁能识得破,金银用马驮。”同时,中寨吴氏谱书上记载有诗云:“观音山下出青松,笔岫文峰几万重。龙后天池钟秀乞,穴前玉带绕堂中。”也凸现了观音山不平凡的文化底蕴。观音庙建于明朝1623年,为永守府〈现四川叙永县〉红岩坝金竹林湾奢香夫人邀请其朋友长奶夫人协助修盐路时修建(现在的驿道),当时共修建3座庙宇,分别为建于观音山的观音庙(1994年已恢复,古碑、古迹现在还在)、建于兴寨组的庙名不详,建于宋家沟组的杨思庙(现还有碑记为证),三座庙宇均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  仙人塔景点:位于中寨村大寨组,山型陡峭绝壁,怪石林立,多道山峰之间仅一条路通往廖家坡组(共6公里)。相传明末清初“吴王剿水西”时,吴三桂于1644年指挥将士在此与岔戛拉(土司职位)领导的彝民(时称水西)作战而得名(现还有古城墙及当时作战的平台为证),据说当时双方战死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从山后看,将军山宛如雄鹰展翅待飞,改变方位再观看,又如五虎伸爪,所以又称“雄鹰展翅”、“五虎伸爪”。 还有仙人桥、仙人灶、仙人鼓等自然景点,各景点之间相映成趣,连贯成线,形成中寨独有的自然风光。  三涨水自然奇观:位于中寨村大寨组,包括龙井水景点,并有千年古树和保持较好的大寨组百年老屋为名。三涨水常年为一自然的地下水池,以具有奇特的自然现象而得名,“三涨水”每天涨水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时间不定。据群众观察,涨水时伴随池中隆隆的声响,泉水涨满池子并溢出。龙井水清澈见底,即使天降大雨山洪瀑发也能保持清澈而得名。  一线天景点:包括犀牛洞、童子拜观音、铧口山、千年古藤(又称老虎窝)等景点,位于中寨组沙田组。 当地特产  戛拉苦丁茶    戛拉苦丁茶  位于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毕节市区64公里的中寨村,境内植被覆盖率高达75%,有野生的苦丁茶、竹笋和多种中药材以及其它土特产品,最具特色的要数野生的苦丁茶了,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 J. Tseng)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野生刺梨  阿市乡野生刺梨含维生素高,在阿市乡境内随处可见,属于绿色食品。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市乡中寨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