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漆面出现小白孔孔鼓上的小米粒粒大什么原因

“喜欢我到什么程度?”绿子问。
“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当时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只觉…
前段时间有个外国友人加我Facebook,我看是耶鲁的就同意了。这位友人灰常热情地和我聊天:&img src=&/28bbe97db70c4d6cf78d0338_b.png& data-rawwidth=&310& data-rawheight=&23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0&&&img src=&/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r.png&&看到这儿,我已经有点蛋疼了:&br&1. 大姐,好像我们不认识唉,我真的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br&2. 作为外国友人,大姐您为啥说“weixin”,而不是“WeChat”呢?是骗人的小号吗?&br&3. 我翻了一下Facebook,应该是真人,确实是和我一年入学耶鲁的,好像是学艺术的。为什么我完全木有印象啊啊啊啊。&br&&br&我决定加上国际友人的微信一探究竟,后面的聊天我就不截屏了,给大家翻译一下。&br&国际友人:我最近一直在北京,中国好好玩呀!&br&我:(翻了一下她的朋友圈确实都是在北京照的)恩,北京好玩的地方很多。&br&国际友人:你要回中国还是留在美国呀?&br&我:先在美国工作两年再回去。&br&国际友人:你决定回中国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你是搞IT的吧,我帮你&b&介绍工作&/b&!&br&&img src=&/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r.png&&介绍工作。。。介绍工作。。。介绍工作。。。看到这儿,我更蛋疼了:&br&1. 大姐,我好歹也是CS的PhD,找IT工作为啥需要学艺术的来介绍。&br&2. 大姐,作为外国友人,你说要给我在美国介绍工作,我也就忍了,回中国为啥要找您??!!&br&&br&于是。。。蛋疼的我就直接把她&b&拉黑了&/b&,对,你没看错,是拉黑了,我就是这么耿直!&br&更蛋疼的是我把截屏发给了一个在耶鲁见多识广的哥们,我们的对话如下:&br&我:这大姐是谁呀?&br&哥们:和我们一届的,还一起吃过饭,你不记得啦?&br&我:有吗?完全没有印象!还说等我回中国联系她,给我介绍工作,也是醉了!&br&哥们:这么爽!那你还不好好&b&把握机会&/b&!!!!&br&&img src=&/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1dfc5a5182eee316d717f800e2a335c_r.png&&&br&我:。。。。。。。。把握。。。。。。。。。。神马机会??!!&br&哥们:你竟然不知道啊!!!!她舅舅是B国总理啊!她现在代表B国在中国各种谈合作呢!&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听到这儿,我已经斯巴达了,赶紧把她从黑名单里拉出来,然后发现我已经躺在人家的黑名单里了!!!!&br&。。。&br&。。。&br&。。。&br&希望没有影响到两国邦交。&br&以上,
前段时间有个外国友人加我Facebook,我看是耶鲁的就同意了。这位友人灰常热情地和我聊天:看到这儿,我已经有点蛋疼了:1. 大姐,好像我们不认识唉,我真的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了。2. 作为外国友人,大姐您为啥说“weixin”,而不是“WeChat”呢?是骗人的小…
-&br&&br&我和宾大法学院的一个朋友吃饭,闲聊到他家庭,他突然拿出一张五十菲律宾比索的纸币,指着上面的头像告诉我,这是他的grand grand father。&br&&br&&br&以下闲话:&br&&br&这个问题在我首页飘一天了,很多答案看了真的要叹气。&br&稚子的时候心总是很轻的,各位现在的心似乎太重了些。&br&再富贵的人,字也得一个一个认,书也得一页一页读,道理也得花代价才能懂,生老病死、肉体凡胎,他们的每一秒,也并不是在天上过得。诸位似乎过于沉痛了。&br&须知今日诸位心上重一点,明日整个社会就会更重一点,丛林法则、唯出身论就会在这个社会再抬一点头。世风更坏,也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我和宾大法学院的一个朋友吃饭,闲聊到他家庭,他突然拿出一张五十菲律宾比索的纸币,指着上面的头像告诉我,这是他的grand grand father。以下闲话:这个问题在我首页飘一天了,很多答案看了真的要叹气。稚子的时候心总是很轻的,各位现在的心似乎太重了…
&p&我想比较一下我的外公和爷爷。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人的思维差距。&/p&&br&&p&两个人年龄差不多90岁。&/p&&br&&p&爷爷,约克人。当年很优秀,上过很不错的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教授。当地的小地主和农业主都认识他,可能因为他专业的关系。他比很多老年人要更加有想法,更加有威风。虽然他蛮有钱,但确实没有“富人思维”。&/p&&br&&p&外公,伦敦人,比较有钱。他也做过伦敦大学学院和帝国理工的教授。影响力和关系稍微强大一些,因为他的著作和他的理论传到很多国家了。&/p&&p&他是做房地产以及心理学的(我知道,很奇怪的一种组合)。我觉得他更明显有“富人思维”。&/p&&br&&p&他们俩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非常内向,甚至都可能和我一样是AS。&/p&&br&&p&---&/p&&br&&p&1)爷爷每次碰到“傻逼”或者各种不能忍受的人,直接火大爆发骂人。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是外公好像一直都能包容忍受所有矛盾的事情。&/p&&br&&p&小时候有几次见过他们俩吵起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p&&p&他们都是很讲道理的人,很注重逻辑(这也影响到我不少了)。&/p&&p&但是我爷爷这个人是从来不能下台阶的,也完全没有放弃和认错的能力。&/p&&p&外公是比较和谐的人,没有见过他大声说话。他每次就能让事情过去,安抚人家。&/p&&p&小时候的感觉是:爷爷外公都有道理,可是爷爷一直闹,一直不接受新的想法。所以比较排斥他。&/p&&br&&p&有一次,我十几岁,和爸爸妈妈吵架了;第二天他们两个都来我们家了。&/p&&p&爷爷说要把我杀了,说无论父母是否是对的,我是一个非常有罪的人,需要惩罚。&/p&&p&外公也说父母是对的,但是他花了很多时间跟我解释,去理解我的出发点。&/p&&p&然后只有外公花时间告诉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处理。&/p&&br&&p&这就是一个思维的不同。&/p&&br&&br&&br&&p&2)讲讲他们的资金管理能力吧。&/p&&br&&p&外公是六七十年一直在省钱投资。前几年他把住的大房子卖掉了,然后搬到南部海边一个很便宜的小号房子了。&/p&&p&他每年都要去三四个不同的国家。虽然还没去中国,但是他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人。&/p&&p&外公在一些其它地方也有房子,大部分时间没人住,应该就是投资用吧。&/p&&br&&p&爷爷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投资。十几年前,他也把自己住了六十年的大房子卖掉了,结果是去买更贵的房子了。那么多房间完全没必要,但是他觉得很炫耀吧。&/p&&p&他出国不多,可能最近二十年没有出过国吧。他总是把英国和约克当成中心,有点受不了。&/p&&br&&p&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区别是:如果我们家需要钱;爷爷会很主动给我们一大笔。但是外公会要求很多细节,并且要求利息之类的。爷爷很好,但是也说明他是一个很不谨慎很不计较的人吧。更尊敬外公这样子有原则的。&/p&&br&&p&表面上,外公有时候很小气吧。即使比爷爷更富有,他也不愿意多浪费一分一毛。&/p&&br&&br&&br&&p&3)刚说了外公的房地产教育和专业背景。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他(以及他学生)给世界房产估算这行业提供了不小的贡献和影响。在伦敦碰到过他的一些学生,他们现在在行业里都很牛。还有一些看过外公的书的人。他们问第一句话就是,“怎样才可以联系到你外公?”&/p&&br&&p&而爷爷就没这么牛的影响力。回家碰到爷爷曾经认识的老头或中年人,也有,可是他们都更关注我爸的事情,最多就问一句“你爷爷还在吗?”&/p&&br&&p&我理解我爷爷,他从来没有主动帮助人,这一点我很确定。外公呢,不仅会把利益关系想得更清楚,也会帮助很多没必要帮助的人。他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所有人该有的慈善仁义。&/p&&br&&p&之前在外公家住过,见过他很烦躁在计算数学模型的时候。但是外婆喊我们吃饭,或者让我们去看电视,他马上能够变得很放松听话。我也发现过他不喜欢出门,每次都是外婆出去买东西。可是他真的很通情达理,也很明白怎么让自己不着急。&/p&&br&&p&爷爷就完全不一样了。见过他很忙在车库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谁喊他过来或者打扰他,他都不能忍受甚至大发脾气。他社交能力比外公还差,因为他这样会让别人觉得被冒犯了。他会把所有事情怪在别人头上的,也会觉得所有人要去阻碍他。所以爷爷和外公差别真的很大。&/p&&br&&br&&br&&p&4)爷爷之前每次出去开车,我都吓死了。他经常超速,不断地在骂人。什么事情都是其他司机的错。奶奶在边上一直让他冷静,他也一点都不听话。反正如果去其他地方,他都要开车,不愿意坐火车飞机。他觉得这样很酷(他很喜欢汽车)。&/p&&br&&p&外公当然也开车,但是开得很慢。他被警察罚过都是因为太慢了。哈哈,真的,跟蜗牛一样。但是他出去什么远一点的地方都要坐飞机坐火车。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开车来看我们,要四五个钟头。如果坐飞机过来就一个钟头加上两个钟头在机场。他觉得开车多花两个小时没必要,油费也不便宜,还可以在路途上看书写字。他各个方面想的很清楚。&/p&&br&&p&给我的感觉吧;爷爷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所以他喜欢开车,买较贵的车什么的。而外公不在乎,他只考虑自己的时间的价值,以及自己的舒服程度。&/p&&br&&p&---&/p&&br&&p&感觉外公和爷爷的背景本来就不一样。但是和你们想的可能是反过来的情况。&/p&&br&&p&外公这么优秀,却生在一个很一般的家庭。他父亲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去世了。之后,都是他一个人在奋斗。因此,他对金钱更敏感,而且很自信,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有耐心认真考虑和学习新的东西。&/p&&br&&p&爷爷呢,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自己本身就比较聪明,但是学习什么的都有很多帮助和支持。他父母也一直健在各种帮助他,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么激进的人了。同时他对金钱很随意,是他背景带来的坏处,也不是好处。各种浪费钱。&/p&&br&&p&还有一个区别是:外公有一个支持他的老婆(我外婆),外婆天天照顾他让他专心工作,外婆不会让他接触到任何突然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心里有一种很稳定放松的感觉。奶奶就不是这样的人了。她家比爷爷还更有钱,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别人。这可能导致我爷爷变得越来越烦躁。也许他从来没有过内心安定的感觉。&/p&&br&&p&外公一直在考虑事情的价值,也一直考虑别人的感受。&/p&&p&爷爷一直在考虑自己的面子。&/p&&p&外公一直在想怎么帮助别人,但是也很小心细节。&/p&&p&爷爷又不想帮人,又对花钱没概念。爷爷觉得全世界是一个装逼比赛。&/p&&p&这些是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区别吧。&/p&&br&&p&---&/p&&br&&p&最后,我想到了自己继承了他们哪些特色?我也不是富人,论不出什么富人思维。&/p&&p&我好像和我外公一样喜欢替他人考虑。也有他的一些数学和分析的基因吧。&/p&&p&但是我跟爷爷一样就是我一直杞人忧天,很多事情很焦虑。&/p&&br&&p&------&/p&&br&&p&补充:看到评论里有几个人说这篇回答跑题了。&/p&&p&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不是有钱人的思维就是富人思维。&/p&&p&我认为的富人思维,是像外公这样的思维。虽然他的出生没有爷爷富。&br&&/p&希望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br&&br&------&br&&br&&p&补充:有人提到这两种不同家庭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遇到对方,怎么会在一起了。&/p&&p&之前我妈在剑桥读物理。爸在谢菲尔德读生物化学。&/p&&p&但是他们研究生在同一个大学。都喜欢爬山吧,所以开始在一起。&/p&&br&&p&有一个很奇怪的巧合,就是爷爷和外公的房子,都叫做Lxxxx-Wood。&/p&&p&(在英国每个房子都要取名字的)&/p&&p&所以他们俩的家里地址最上面一行是一样的。刚认识就发现了。&/p&&p&这么巧,爸妈大学毕业一起买的小房子也取名叫Lxxxx-Forest。&/p&&p&(好吧,中国人可能很难感受到这个巧合有多大意义。对英国人来说,选房名很讲究的,&/p&&p&是代表家庭的一口号。说明外公爷爷还是有很多相似的思维。)&/p&
我想比较一下我的外公和爷爷。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人的思维差距。两个人年龄差不多90岁。爷爷,约克人。当年很优秀,上过很不错的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教授。当地的小地主和农业主都认识他,可能因为他专业的关系。他比很多老年人要更加有想法,更加…
&p&好多朋友同事想去中国,或者他们去了之后遇到了各种问题。&/p&&p&自己第一次去中国也很不简单(艰难)。&/p&&p&这答案就从跟其他外国人讲建议的这个角度写吧。换位思考。&/p&&br&&p&---&/p&&br&&p&1)在中国很多地方买东西,不要傻傻地相信那些贴上去的价格。(除非是大超市之类的)&/p&&br&&p&特别是酒店前台那个价格表无敌骗人。最好刷一些手机app来确定别人大概付了多少一晚。&/p&&br&&p&还有,销售人员一开口说的那个价格,也不要太信了。&/p&&p&如果刚来到中国不熟悉,他们看得出来,起码会把价格说得高几倍。&/p&&p&在欧洲这些价格欺骗是违法的,可以报警,但是在中国是蛮正常的。&/p&&br&&p&你们没有讨价还价的习惯,如果来中国就得谨慎一点。不能那么天真。&/p&&p&在中国不久,你们很快就能学到几个很管用的砍价手段。这种训练蛮值得的。&/p&&br&【补充一句:中国商店人员经常用那么大的计算器,有时候按钮比手指还要大。这种计算器看上去二二的,但是这没有讽刺逗逼的意思。这不过是他们的习惯,他们觉得这样显得很先进。】&br&&br&&br&&p&2)在中国行走,看到马路对面红绿灯一亮,不一定真的能走过去。&/p&&br&&p&关键是:在中国,绿灯不一定代表所有车都要停下来。那些车还可以转弯。&/p&&p&自己刚到中国真的很害怕,感觉红绿灯很没逻辑啊。还被车撞过一次。&/p&&p&后来习惯了。稍微注意到这一点即可。&/p&&br&&br&&br&&p&3)如果在中国吃东西,都很好吃。鼓励你们多吃一些。&/p&&br&&p&但是千万不能问人家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p&&p&如果很好奇,最好先把东西吃掉再问别人吃了什么。&/p&&p&很多食品,万一你知道是什么动物什么部位做的,真的会把你们吓坏了。&/p&&p&吃不下去或者不敢吃,在中国非常不礼貌。&/p&&p&你们的玻璃心真的会受不了的。所以真诚建议先吃后问。&/p&&br&&p&还有,很多菜单上的英文菜名描述,不靠谱啊。&/p&&p&反过来,有时候菜单上写的东西会更变态,会误导人。不要当真。&/p&&p&夫妻肺片这种,真的不是人的器官做的菜。不要害怕。&/p&&br&&img src=&/a07ad83a73a23c0d70f8c4_b.jpg&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10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a07ad83a73a23c0d70f8c4_r.jpg&&&br&&p&4)如果有什么让你不爽的事情,或者你不想做一件事情,不要直接说出来。&/p&&br&&p&如果真有那么严重,可以先找机会跟对方私下解释。如果张口当着群众的面说,会让对方很尴尬。&/p&&p&中国这个面子文化很难理解。如果私下跟人沟通,他们会更开心,更好理解的。&/p&&p&不过,如果有什么极好的事情,当人面要直接公开说出来!这样会让他们涨面子,哈哈。&/p&&br&&br&&br&&p&5)关于更敏感的话题。最好不要说出来。除非你跟对方已经熟到一定程度。&/p&&br&&p&许多在欧洲似乎很普通的话题,在中国就超级敏感了。&/p&&p&如果意识不到一些事情的敏感性,最好看中国人的反应吧。&/p&&p&如果他们突然变得不怎么好奇热闹,或者感觉别扭,就应该明白是时候主动改话题了。&/p&&br&&p&其实就算你在中国呆了很多年,也很难掌握这一些。&/p&&p&总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变得敏感了。永远有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在背后的因素。&/p&&p&比如说,我这个月才发现在中国不能支持伦敦的穆斯林市长。也不能表示反对川普。&/p&&p&如果支持了,很多喷子会来骂人的。&/p&&br&&p&这不是欧洲呀,也不是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那个放松随意的模样。&/p&&p&不能随便讽刺或拆开分析对方的国家。&/p&&p&你很喜欢中国人,但是中国人和中国政府是分不开的。&/p&&p&再加上中国人接触的世界,理解的世界,跟你们也很不一样。&/p&&br&&p&在中国,永远都有那么多在背后的无法理解的复杂矛盾。不理解的话得克制自己。&/p&&p&如果你是那种本来就认为中国政府有什么问题的人,你最好就别来了。&/p&&br&&br&&br&&p&6)额,如果你超级喜欢日本什么的,也不要来。来了千万不要说出来。&/p&&br&&p&看中国的电视也能发现。&/p&&p&虽然你们看不懂,但是随便翻一翻几个电视台,你找到的各种夸张各种残暴的一个,很可能是在描述中国跟日本二战的事情。你们还好意思说日本哪里好?&/p&&br&&br&&br&&p&7)回到中国菜的话题;一盘菜里面很可能有一些根本不能吃进去的东西。&/p&&br&&p&那些红红的东西,比我们熟悉的类似的辣椒状的蔬菜辣多了。小心。&/p&&p&还有那些香料和骨头。很多我们不认识。但是都不能直接吃进去。&/p&&br&&p&可以先吃一个看看吧。如果感觉不对,以后就别吃了。&/p&&br&&p&哦,还有,每一顿饭都要吃米饭或面食。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叫做“主食”。&/p&&p&意思就是你们一顿饭都得加这个蔬菜进去。不加不行。(在中国,米饭好像不叫蔬菜?)&/p&&p&有点类似我们爷爷那一代天天要加面包或土豆一样。在中国这还是很普遍的一种思维。&/p&&p&如果不吃应该也可以,但是建议吃吧。很健康。&/p&&p&吃太多了也不会变成长得跟米饭一样。妈妈那么说只是迷信。你看中国人都还那么健康。&/p&&br&&br&&br&&p&8)一开始你肯定听不懂中国人在说什么。但是不要被吓到。&/p&&br&&p&他们讲话有时候像美国人一样,比较吵闹。但这个跟美国人不一样。&/p&&p&他们不在吵架,也不在装逼打压别人,这只是他们的一种很开心的表现。&/p&&br&&p&和你无关,不要以为你什么地方做错了。以后听懂了,了解了一些他们的社会规矩,就没事。&/p&&br&&br&&br&&p&9)关于排队插队等问题;你们真不要生气了。要耐心。&/p&&br&&p&我之前刚到中国,有几次因为这种事情也生气发怒了。后来还是习惯了。&/p&&br&&p&其实最我也发现了怎么插队。很有用的。别人挤到你前面,就去学他们的套路。&/p&&p&他们插队什么的也没有恶意。这只是一种文化差异。入乡随俗。&/p&&br&&br&&br&&p&10)如果是去中国旅游。拜托别一天一城市之类的。那样真的很没用。&/p&&br&&p&你们都这样想,我真的很无语。&/p&&p&中国很多城市的旅游景点比一个欧洲国家的景点还多。这些城市都有几千年的历史。&/p&&p&一个浙江省就有比英国更多的东西。你们还去杭州只呆一天?不是很搞笑吗?&/p&&br&&p&所以不要被旅行社骗到了。自己思考。&/p&&p&那样去中国两个礼拜,大部分时间在车上;还不如在北京呆两个礼拜吧。&/p&&br&&br&&br&&p&11)那些在路上给你打招呼的人。要学英语什么的。。。小心啊。只有少数是真诚的。&/p&&br&&p&他们会坑你,会把你带到某个地方买东西。也可能把你带到酒吧咖啡店。最后那个单子很吓人。&/p&&br&&p&还要更加小心那些小美女。哈哈。好多朋友刚到中国几天就被这样坑过。还有因为不买单被打的。(所以也不要觉得自己很帅很漂亮什么的,他们看上的根本不是你的脸,是你的钱包)&/p&&br&&p&所以如果真想跟对方交朋友,最好自己选地方。&/p&&br&&p&反过来,如果迷路了或者碰到什么严重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办,最好找一个年轻人。&/p&&p&看上去是学生的人基本上都会讲英语,也比较热心愿意帮助别人。&/p&&br&&br&&br&&p&12)如果很多中国人要跟你拍照什么的,或者拍你的孩子,也不要觉得诡异。&/p&&br&&p&如果不在大城市,很多人在乡村没有亲眼见过外国人。&/p&&p&他们很好奇,就像你那么好奇看到他们的世界一样。&/p&&p&就像人家说“老外”之类的,也没有任何恶意。他们很可能只是好奇甚至激动。&/p&&p&所以要包容,要耐心。道德观要放在一边。别去想什么隐私权利之类的,那些不存在。&/p&&br&&p&我自己还好,因为好多人看到我以为我要么是新疆的,要么是俄罗斯的。&/p&&p&可能跟胡子有关,呵呵。你们黄头发的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况,一看就是外地人。&/p&&br&&p&说到这儿,如果你到中国发现自己喜欢这种被大家关注的感觉,要小心。&/p&&p&好多我认识的外国人就因为这种事情,变得超级自以为是。&/p&&p&在外国本来是很没存在感的小透明,到中国以后就觉得自己是老大无敌。&/p&&p&你们小心不要变成这样。&/p&&p&迟早有一天中国人会发现你只是长了一张外国人的脸而已。&/p&&br&&p&最好是在乎内心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东西。&/p&&p&这样你交到的中国朋友都是因为喜欢你这个人,而不是因为你是外国的。&/p&&p&发现知乎有很多个不错的外国大V。希望有更多果仁到知乎更多的分享。&/p&&br&&p&---&/p&&br&&p&以后想到更多的外国人在中国的必备常识,再补充吧。&/p&&p&很可能看上去有些负面,不要介意。这都是外国人到中国最为真实的困难。&/p&
好多朋友同事想去中国,或者他们去了之后遇到了各种问题。自己第一次去中国也很不简单(艰难)。这答案就从跟其他外国人讲建议的这个角度写吧。换位思考。---1)在中国很多地方买东西,不要傻傻地相信那些贴上去的价格。(除非是大超市之类的)特别是酒…
人在阅读时只有20%的时间是在看字,有80%的时间被浪费在了眼球移动上。Spritz这个应用每次只显示一个字,每个字有一个字母标成红色,读者只要看着红色字母就会认得整个词语,接着后面的字就会快速弹出。使用Spritz每分钟可读500至1000字。这样77分钟就能读完一部哈利·波特,13小时就能读完《圣经》。&br&&br&&a href=&///?target=http%3A///%3Furl_type%3D39%26object_type%3Dwebpage%26pos%3D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url_type=39&object_type=webpage&pos=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人在阅读时只有20%的时间是在看字,有80%的时间被浪费在了眼球移动上。Spritz这个应用每次只显示一个字,每个字有一个字母标成红色,读者只要看着红色字母就会认得整个词语,接着后面的字就会快速弹出。使用Spritz每分钟可读500至1000字。这样77分钟就能读…
&p&我以前,也像许多位刚高考或即将高考考生似的,恨极了高考。&/p&&p&我是江苏人。当年高考,所谓五年四改革。轮到我们考那年,高二升高三时,还不确认高考要怎么办。制度朝令夕改,传言纷纷。好想揍人。&/p&&p&最后呢,高考,我们一口气考了九门(我那届,偏科生都完了),而且是考完后,蒙着眼填志愿,分数?自己猜。&br&&/p&&p&那年,我许多好朋友人仰马翻。我父母稳稳地按照我估的分数,下压了30分,给我填了所上海211,“你就不要冒险了”,结果也还好。我有几位该去南京大学的朋友,掉回无锡本地大学了……&/p&&br&&p&当然,过了这么些年回头看看,恨意弥散了些。&br&&/p&&p&倒不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我现在偶尔,还会做噩梦,“已经3月份了,还有一整本数学书的课本,一点知识都没学!”&/p&&p&只是多少见过些世面,回头看,明白了一点。&/p&&br&&br&&br&&br&&p&考试,原来便是&strong&为我们平民准备的福利&/strong&。&/p&&p&汉时有考试,考察的考,试探的试。&/p&&p&一度是,地方郡国推举出一个人,叫做孝廉;中央再考试一下,合格便能从政。听着好,像分区选举是给民间孩子从政的机会,但后来,许多被举的孝廉,都是仕宦子弟。比如曹操就被举过孝廉。&/p&&p&说白了:几十万人里,保送一个人上去考试——谁有机会上去,一目了然。&/p&&p&魏晋之间,九品中正制,直白地说,门户世袭,天下皆知。&/p&&p&那时候,平民孩子,都不用考试,因为没这个上升通道。&/p&&p&此后唐朝兴科举,绵延千年。&/p&&br&&p&&strong&科举选不出真才子&/strong&,唐朝时就这么说了。&/p&&p&因为,本来,唐宋之间科举,主要写策论,考士子的时事政才,兼考文章。科举是公务员考试,务实为主,又不是选拔文艺创作青年,所以考场多留一条作文,算是给文艺青年们留了条路,也提倡素质教育。&/p&&p&历代考场作文,只有过一首好诗:钱起先生《湘灵鼓瑟诗》里,曰:&/p&&p&“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p&&br&&p&&strong&考场作文试不出好文章&/strong&。韩愈后来回头读自己的考场作文,甚为羞臊,“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几个月都羞羞答答,简直想否认那是自己写的东西,还特意搬出司马迁、孟夫子、司马相如、杨雄、屈原这些心中偶像申斥道:这五位如果蒙了名字去参加考试,估计也考不中!&/p&&br&&p&实际上,韩愈在科举和户部的老师里倒霉许多次。&/p&&p&但如果没有考试制度,韩愈该怎么样呢?怕还是一生郁郁吧。&br&&/p&&br&&p&大家都知道考试制度很扭曲。许多孩子都在背高考题了。其实古代也如此。明清科举制度有八股,那时书商也懂教材赚钱,没事印点高考满分作文流出结集,供大家学习的;至于捐监纳贡之类就不提了。汪曾祺先生做个评估:清朝,纯花钱买国子监大学毕业文凭,而不会写文章的,全国一年可能多到八十万。&/p&&p&所以都说考试要改革呀。晚清,科举要改革,拿新名词显新潮,把拿破仑译做拿破轮,出了个题目叫《项羽拿破轮论》,大概想把两位旷世名将来个比较吧。于是就有腐儒写出考场名文了:&/p&&p&“以项羽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用之举也! ”&/p&&p&是很好笑。但反过来想,国家教育出问题那么多年,考试改革,只是在让那些被教育耽误了的诸位付出代价而已。&/p&&br&&br&&p&如果是&strong&教育制度的考察&/strong&,高考这制度真挺扭曲的。&/p&&p&但因为加上了&strong&个人出身上升通道&/strong&的因素,高考制度已经算公平了。&/p&&p&是的,高考制度很扭曲,很不合理,可能试不出真才学(虽然很利于考察执行能力),但在如今的中国,已是最公平的选举制度之一了。 &br&&/p&&br&&br&&p&一个美好的传说:王维年少时,听说太平公主内定了位叫张九皋的做头名,于是打通关系,酒席间给公主弹了首《郁纶袍》琴曲,再献诗文。公主心醉,当场就定他为头名。&/p&&p&这故事听来很浪漫,但仔细想,很让人心寒。幸亏这是王维啊,他头名,大家也没话说。如果是其他人呢?比如,张佳玮是张易之的侄子,也参加那年科举,太平公主给脸面,于是张佳玮靠着张易之的关系,就轻松压倒王维,得到一个保送资格?公平吗?不公平。因为平民百姓没这路关系。&/p&&br&&p&范进们当然可笑。但至少进了考场,范进和无数潜在的富户子弟,是相对平等的。&/p&&br&&br&&br&&br&&p&一种说法是:高考之前,是我们知识最丰沛的时候。我们会做代数和几何,会做物理受力分析和化学式,背得出历史年表——而我们毕业之后,什么都不会了。&/p&&p&其实不是的。&br&&/p&&p&高三为了备考的学生,会背诵一大堆书本提炼好的知识,读了这些,给人一种富有知识的错觉。但那些更多是索引,是入门。比如,多少人都背历史书,都知道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达芬奇,知道文艺复兴大师多。但大多数高考生,未必说得出当时意大利其他大师的名字。你提起姜波罗尼亚、里皮父子、安杰利科、马萨乔、乌切罗、提香、乔尔乔内、佩鲁吉诺,知道的怕没几个。哪怕对达芬奇等三杰,也怕是只知道几个巨作的名字而已。&/p&&p&如是,在高考之前,我们知道的,大多是索引,是入门,是大纲,但不是知识本身。好比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里,韦小宝要练绝世武功,陈近南给韦小宝一本薄薄的书,然后一盆凉水泼下来:“这是绝世武功的目录,秘籍在那里”——指了指另一桌堆积如山的书籍。&/p&&p&高三给学生们的,其实是一些基本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以及一些浮光掠影的,世上知识的目录。&/p&&p&有些知识,因为高考存在,当时会显得很无趣。但许多年后,你会发现,那也许是你最后有时间接触某些美好的知识了。&/p&&p&高三不是知识的巅峰,只是你掌握了许多题目的做法、有许多索引和入门,可能还有人生中最自律的一段时光。&/p&&p&对大多数有一定总结和归纳能力的人而言(不排除有些一再犯同一错误的),你的知识,总会随时间慢慢增长的,虽然也许无法归纳为语言,但你所知道的,只是与日俱增。虽然也许意识不到,但这些知识,其实并不比高三那些书面凝结的知识跌份儿。只是术业有专攻,在一些门类钻得更细了,而已。&/p&&p&所以:别因为高考就恨知识和学习。知识是好的,只是考试制度让它们显得丑陋了。&/p&&p&学习,将来还要继续的,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p&&br&&br&&p&提一下,现在大学的意义所在。&/p&&p&高三家长们所谓“高三苦一点,大学就好了”,当然是胡扯。&/p&&p&理想中的古典大学精神咱们就不提了,那太美好,也指望不上,只说现实生活里的大学。&/p&&p&如上所述,高中生涯,其实只是给出一个通识教育的知识索引,大学则更像是对专门学问的钻研,虽然国内大学的教育质量未必有保障。&/p&&p&这里得多提一句的是:大学,并不只意味着学习。&/p&&br&&p&如果没有大学这个缓冲地带,学生们得怎么办呢?18岁,高中毕业了;没有大学,那么,要么就直接进社会工作,或者去一个大学的替代品里学习知识。两者必居其一。&/p&&br&&p&可以抱怨国内大学教育无甚意义,但大学真不只是学习。这段时间,让孩子有机会,也有合理的理由,远离故乡,至少离开父母身边,去尝试成长。国内许多学生,在大学之前,没有正常的社交和自由生活。国内大学的课业,相对不如高中紧张严密,于是有可能做出选择——做个好学生,或者多经历些,甚至创业或者当个情圣。&/p&&p&大多数人,人生中第一段相对自由的、模仿成年人的时光,是大学里来的。&/p&&p&大学未必提供更高质量的知识,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是未成年人和社会人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而且基本是默认的。大学给你成长的可能性,虽然不那么多,但总会比高中多一点。&/p&&p&在这个相对安全的缓冲带里,你可以尝试一切可能性,也包括犯些错误。勤奋学习是其中的一种选择,虽然很好,但你依然有其他的选择,虽然未必那么美好。&/p&&p&等以后上了社会,自由逐渐被剥夺时,多少会明白大学这段时间的可贵了。&/p&&br&&br&&br&&p&所以了。&/p&&p&&strong&高考,作为教育审查制度,不太合理;作为选拔制度,却是中国当下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地区招考当然扯淡,我身为前江苏考生,经历过所谓五年四次高考改革,知道其中的苦楚)。&/strong&&/p&&p&&strong&但在我国,真的已经很公平了。对许多山区孩子而言,这是他们一辈子昂着头来大城市的(而非入城务工),不多的机会之一。&/strong&&/p&&p&&strong&何况,还能有一段相对自由的时光,作为奖品呢。&/strong&&/p&&br&&br&&p&所以,今天高考的、将来要高考的和已经高考过的诸位:&/p&&p&祝大家好运,总能遇到公平与好运。&/p&&p&以及,再怎么千难万险,想一想夏天要来了,心情总会好些吧。&/p&&br&&br&&br&&br&&br&&br&&br&&p&哦对了。一个彩蛋。&/p&&p&去年长沙雅礼中学某位老师,拿了我一篇文章去做阅读理解&/p&&p&然后,据说,下面这个是今年石景山中学的二模考题?&/p&&p&这说明,每天读点张佳玮,对将来高考阅读理解大概没啥坏处…………&/p&&img src=&/a3fe16c61cc0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width=&960& data-original=&/a3fe16c61cc0_r.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img src=&/d155e5e3c480cfd284b65e49d0dec66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8& width=&600& data-original=&/d155e5e3c480cfd284b65e49d0dec66c_r.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我以前,也像许多位刚高考或即将高考考生似的,恨极了高考。我是江苏人。当年高考,所谓五年四改革。轮到我们考那年,高二升高三时,还不确认高考要怎么办。制度朝令夕改,传言纷纷。好想揍人。最后呢,高考,我们一口气考了九门(我那届,偏科生都完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脸上长白色的小米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