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on气动马达 hochar哪个国家的

悼念黎巴嫩著名酿酒师Serge Hochar
13:51:07& &
来源:DECANTER 中国醇鉴 &&作者:Andrew Jefford
& & 正如世上没有一款葡萄酒与睦纱酒庄(Ch?teau Musar)葡萄酒相似,世上也再不会有像Serge Hochar一样的酿酒师了。让我来试着解释一下。
& & 我在黎巴嫩和他详谈过两次,一次是在1993年4月初,另一次是在2003年8月。我也曾于2003年5月在伦敦采访过他;最后一次见他则是2014年11月在南非的Riebeek Kasteel,他作为主宾出席2014年的黑地革命(Swartland Revolution)活动。事实上,开启黎巴嫩葡萄酒复兴的是他的父亲Gaston,但他才是令黎巴嫩葡萄酒获得现在的国际地位的功臣。他在年黎巴嫩内战期间坚持酿造葡萄酒的勇气十分出名。
& & 如果你和Serge坐下来交谈并一起品酒,你就踏上了一场不知将前往何方的悠然旅程。事实上,无论从哪种传统意义上来讲,“采访他”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很快就会将你的问题彻底颠覆,质疑你的假设,或者将整个对话引向他其有趣的方向。幽默和深刻毫无缝隙地融合在他的谈话中,正如他的人生本身。他是悖论和隐喻的大师。在进行了一场长时间而丰富多彩的、有如曲折旅行般的谈话后,他会用这个问题收尾:“这是答案吗?”尽管你从来也不能确定他所谈的就是答案,但和他的谈话总会令你变得更睿智一些。
& & 我一直认为他是伟大的法国黎凡特(Levantine)传统在葡萄酒世界的继承人。黎凡特传统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融合,诞生于具有世界性且通常具有宽容精神的城市贝鲁特(Beirut)、亚历山大(Alexandria)和士麦那(Smyrna)。在这里,西欧和奥斯曼近东地区的思想和语言创造性地融合在了一起;在这里,对话总是倾向于冲突;在这里,腓尼基人没有被遗忘,并且几个世纪累积下来的智慧赋予了贸易一种两厢情愿的理想,以战胜看似不可调和的宗教和大国强权政治理念。在这里,简单的感官乐趣可以向形而上学的思辨敞开大门,反之亦然:Serge是唯一一个告诉我葡萄酒 “解答了生存的奥义”的酿酒师。他说葡萄酒在他面临生存矛盾的时候帮助他接受了生命,葡萄酒“不是人类的生命,但却同样是一种真实的生命”。当你面对Serge的时候,没有什么话题是禁区——但是你会发现,每一个概念都需要重新定义。
& & 这种蜿蜒迂回、不断提问、天马行空般高度兴奋的态度比较容易激怒那些提出盎格鲁-撒克逊科学实用主义的人,就好像睦纱酒庄的葡萄酒在那些痴迷于技术正确的(实用主义盎格鲁-撒克逊)品鉴者眼中常常是出格的。在某种程度上,Serge是一个终极的不干涉主义者:在1959年和1961年酿造完全不添加硫磺的葡萄酒,且从不在葡萄酒中添加硫磺以外的任何东西;将橡木的使用减到最少;在战乱已经竭尽所能地摧毁了一切的情况下依然相信他的酿酒原料;经常倾听他所感觉到的葡萄酒的诉求,给它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表现空间、更多的自由去展现自己。
& & 他说,他用了18年的时间才找到睦纱酒庄的“正确”混酿——一种违反直觉的赤霞珠、佳丽酿()和神索()混酿。他声称睦纱酒庄葡萄酒的适饮时间是葡萄酒30岁的时候,尽管所有惯常的指标都显示应该更早饮用这些葡萄酒。“随着陈年,”他在南非时曾说,“葡萄酒会变得更加年轻而宏大。为什么?我完全不知道。今年,我酿造了我的第56个年份。”他继续说道,“然后我发现——这远远不够。我需要2,000年的时间来彻底理解这一切。葡萄酒交给你时间的哲学、缓慢的哲学。”
& & 如果你从来没有喝过睦纱酒庄的红葡萄酒,品鉴前不要设定任何预期,并且对一切抱着开放的心态,你就会爱上它并陶醉其中,就像过去半个世纪中成百上千的人一样。但是,如果我必须挑出睦纱葡萄酒的三种品质,我会赞扬它的成熟和芳香;这两者既证明了贝卡谷地(Bekaa valley)在葡萄种植方面的天资,也证明了这里酿造曾被称为“Bybline”的优质葡萄酒的史实。此外,我还会赞扬它适合饮用的品质;这种品质是睦纱葡萄酒的成熟度、这里的风土、Serge的直觉以及他作为非干涉主义者的本能的遗产。这不是适合怪胎的葡萄酒。
& & 但是现在他走了,未来会怎样?Serge的铁律之一就是忠诚与恒久;从这层意义上说,他是史上最非美国式的雇主。2003年,我问起我在1993年见到的助理酿酒师Tariq Sakr是否还在睦纱酒庄。“当然在。”Serge回答道,“和我一起工作的人必须一直和我一起工作。时间的价值非常重要。你失去一个人的时候,就失去了很多东西。如果我和你在一起度过了两个小时,这就已经很重要了。失去这个是非常愚蠢的。”所以接触过睦纱酒庄任何事物的任何人——家族成员、雇员、世界各地的代理商、海外员工——全部依然忠心地待在这里,这种文化也紧密地存在于Serge留下的遗产里。我相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睦纱依然会是Serge的睦纱,并且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 & 不过,我希望它有一些变化——如果在这里成长的人觉得应该改变。也许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睦纱的白葡萄酒对外行人来说更加易于理解一些(Serge总说睦纱白葡萄酒是他“真正的”红葡萄酒,并且就连他都承认这款酒“难以理解”)。在完全成熟甚至是达到豪华水平的成熟状态下被出售的葡萄酒需要毫无瑕疵的储存条件;有时候这在黎巴嫩是难以实现的。过去十几年中波尔多发展出的先进的果实处理和分拣技术对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都是有益的。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混酿也需要发生变化;Serge曾悲伤地表示,去年是人们第一次无法在黎巴嫩滑雪,而且他深知全球气候变暖须列入他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中。
& & 黎巴嫩会怎样呢?这个国家已经经历了内战带来的极度痛苦,也饱受了2006年的黎以冲突及其后续的冲击,现在又面临着另一个生存挑战。这一次是位于该国东北部的叙利亚的内战。这个人口只有430万的小国已经接纳了110万来自叙利亚的注册难民,此外还有50万人没有登记。如果证实这些人会长期居住在这里,他们将会永远地改变黎巴嫩本已十分复杂的人口构成之间脆弱的平衡。当我在黎巴嫩内战结束后不久第一次见到Serge的时候,他就对我说:“这一切一定会再次发生;这是必然的。”当我在南非问起他叙利亚难民的问题时,他回答说:“黎巴嫩一直是一个难民的国度。我也是900年前才来到黎巴嫩的。”
& & “宗教信仰是关键问题。”2003年时他曾这样告诉我,“对我来说,我的宗教信仰是葡萄酒。因为葡萄酒是对自然的反映,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我是马龙派基督教徒(Maronite Christian),但这并不是我的人性核心所在之处。它存在于对他人的接受之中,存在于宽容之中;这是人性唯一的解决之道。这是葡萄酒教给我的一点。但是在这里,我看不到任何解决方法。我不是乐观主义也不是悲观主义,我是现实主义。我们很幸运,因为黎巴嫩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所以我们是现实情况的奴隶。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命运。从人类起始之初,这已是黎巴嫩的命运。这也是黎巴嫩不可毁灭的原因:这是一个像凤凰一般不断涅磐重生的国度。”
浏览(586)&
作者: Andrew Jefford&&
本文标签:
Wed Aug 19 09:22:39 CST 2015
Sun Jan 04 16:40:17 CST 2015
Wed May 28 10:04:58 CST 2014
Wed Jan 08 10:29:20 CST 2014
Mon Dec 23 14:11:49 CST 2013干杯美酒:让我们离自己更近一些_尚品频道_新浪网
干杯美酒:让我们离自己更近一些
  爱酒、懂酒、乐酒,杯酒人生,其味无穷。当我们试图推举2010年度最佳的美酒佳酿,我们是要推举那些举世知名的老牌名庄,还是更着重个性和体悟的品鉴经验?在与诸多业内资深人士交流的时候,我们听到了很多美酒背后的故事,由美酒而生发的感悟与哲学思考。或许,杯中酒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一缕味道、那一段时光,更是那一些人和那一些沉淀其中的性灵。于是我们选择了独特的、低调的、满载情谊的、有趣的和震撼的酒。举起酒杯,我们共享这一年独有的杯酒人生。
美酒背后的故事
  平衡与特质
  路易十三RARE CASK
  诞生的经过源于酿酒大师皮埃蕾特-特里谢(Pierrette Trichet)的一次“超乎预期的惊喜发现”。这桶非凡的单桶原酒具有超乎人们想象的极高浓度,度数可达40至43.8度。在路易十三的历史上,单桶酒首次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借助其他任何外力,以特别的形式亮相。首批路易十三RARE CASK被分装在786只经过编号的细颈瓶中,称为“43.8”,象征作为单桶原酒特殊标志的酒精浓度。 “43.8”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象征,独有的酒精浓度能够释放出罕有的芬芳,其巧妙融合后演绎出和谐与浓郁芳香间的完美平衡。
  触及完美极限的大自然礼物
  推荐人:韦一 路易十三中国区品牌大使
  作为干邑之王,路易十三是一款强调平衡与和谐的佳酿,无论色泽、芳香,还是口感,各方面都呈现的几近完美。而路易十三Rare Cask在这种完美平衡上又增添了其独特的特质,它极高的酒精浓度带来的冲击,具有超乎期望的热烈和力度,令人回味无穷。谈起2009年10月那场路易十三Rare Cask全球上市发布会,那份精彩和震撼仍令韦一历历在目。在离群索居却极富内涵的的桂林愚自,以大地为舞台,以天空为帘幕,路易十三团队将未经雕琢的山洞精心打造成酒窖,在天然隽永的山水间揭开了路易十三Rare Cask的神秘面纱。路易十三Rare Cask令路易十三的传统得到新的演绎,而此番盛事也超越了预言所及的范围。当人与自然联合起来创造伟大的事物时,有时上天的犒赏会超出所有预料。
  今年8月,韦一有幸参加了玛歌酒庄在长城上举办的盛大品酒会,垂直年份的Magnum品尝令他印象深刻。他将那次活动的资料,从酒单到纪念册悉数带回,作为一次美好记忆的珍藏。从干邑谈到红酒,韦一总结他喜欢变化丰富的酒,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空气的接触令美酒表现出不同的口感,这样的变化能令人不断保持惊喜。时间,融合自然的灵气、阳光、雨露、风土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凝聚成完美的品质。韦一说,这一切都源于自然的恩赐,而人仅仅做了选择。
一次美好记忆的珍藏
百龄坛17年调和型苏格兰威士忌
  恰到好处
  百龄坛17年调和型苏格兰威士忌
  1827年,乔治-百龄坛 (George Ballantine) 先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酿造出的第一瓶佳酿,由此揭开百龄坛183年的品牌传奇。到今天,这一传统苏格兰调和型威士忌品牌因其年份齐全且口感较为柔和成熟依然是许多初入威士忌之门的人士的首选。百龄坛作为调和型威士忌融合了苏格兰高低、低地、伊莱岛和斯贝赛区四大产区的威士忌,经首席调酒师桑迪-希斯洛普的妙手调制,已经是欧洲销量第一的苏格兰威士忌和亚洲销量第一的超高档威士忌系列,平均每秒售出2瓶百龄坛。百龄坛17年,以其优越的性价比和口感的成熟与恰到好处,成为了年度威士忌之选。
  岁月沉淀下的内敛与低调
  推荐人:金磊 保乐力加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经理
  与金磊从谈论年份开始,代表光阴的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讲究年份,是威士忌带进来的风潮。这首先是一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告诉消费者酒的品质。百龄坛有科学的窖藏管理,17年或30年有严格的标准,我们不可能因为目前市场上17年的酒卖得好就牺牲掉原本会成为30年的酒。”而他个人最喜欢的是百龄坛17年,因为经过一段历史,口感已经非常成熟。他喜欢这样喝:加一点冰或水,不放绿茶,喝威士忌纯正的口味。“如同一团火深入你的内心,并不是冲出来的,也不是很张扬的,非常收敛。年份越久,个性越沉稳成熟,酒和人是一样的。”
  恰逢今年是百龄坛与高尔夫结缘50周年,金磊的好友梁文冲正是在17年前中山的一个球场开始他日渐辉煌的职业高尔夫生涯。“17年的历练,无论是阅历、性格或智慧,都有许多沉淀。因为经历更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以激励自己的,于是越加珍惜。如同威士忌,这是精神的血液,给你力量,令你坚定。17年的变化可能是看不见的,但却意味深长。”
  流淌在时光中的干邑黄金
  尚-马爹利 至尊
  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称干邑为“众神的灵药”。2010年,马爹利推出“尚-马爹利 至尊(L’Or de Jean Martell)”,作为其最荣耀辉煌的醇酿之一,它是用马爹利 “天堂酒窖”中所保存的最古老、最珍稀的“生命之水”精酿而成的,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生命之水”可以上溯至10世纪二三十年代。不管是品尝它还是观赏它,都可以领略来自法兰西王室特有的高贵典雅气质。而最重要的是“尚-马爹利 至尊”体内浸润着创始人尚-马爹利先生矢志完美的酿造哲学,它也是马爹利对其1715年诞生以来,近三个世纪辉煌历史的集中呈现。
  对故乡、葡萄、土壤的眷恋
  推荐人:孟尼亚 马爹利全球品牌传承总监
  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干邑人,孟尼亚一直对于美酒之王干邑有着不解的情怀。这位资深品酒人士对于干邑气味的复杂和口感有着深刻的领会。以“尚-马爹利 至尊”为例,孟尼亚评道:“虽然其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来自甜橙、柠檬和西梅的清新果香,但是你一点点品下去,又可以闻到肉桂和干姜的芬芳、檀木和琼脂木的木香,还有孜然之类的香辛料来带的呛辣气息。”谈到口感,他说:“品鉴者会感受到黑醋栗以及各类干果在冲击味蕾,而当这种混合的、好像蜜饯一样的滋味扩散开来,又会发出无穷丰富的芳香,就像孔雀开屏,散放余韵悠长的尾调,让人回味无穷。”
  当你开启这瓶极为特殊的美酒,孟尼亚推荐你这样享用:一间安静的休息室或者客厅,两把舒适的扶椅,几只上等的雪茄,以及一盒美味的巧克力,然后就可以坐下来静静地啜饮了。
  与国运一脉相承
  国酒茅台(酱香型)
  她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并称世界上最好的三大蒸馏酒。这个著名的东方佳酿,酒味幽远,神秘的气息,蕴藏无数味觉密码。
  赤水河全长500 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而茅台镇的钟灵毓秀,成就了“离开茅台,酿不出茅台酒”的定律。不止是奔腾的河水,上千年的酿酒传统,凝聚成深藏于茅台酒厂内的神奇技艺和古老传统。“那里的天空,都和别处不同。弥漫其间的微生物,使得那儿制出来的曲子,酱香味尤为特别。”茅台酒厂制曲一车间技师这样说。
  “国酒茅台”的含义,既有伟大技艺的忠实传承,这里的许多工艺,要依靠流传已久的经验和感觉来传承,很多环节必靠人工完成;也有她与中国过去一个世纪跌宕起伏的命运关联――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到红军长征,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及至香港回归、两岸和谈、上海世博会的开幕等等,茅台酒对中国历史的深度见证,为其显赫尊贵、海阔天空的延展埋下了伏笔。
  1954 年,周恩来赴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赞誉茅台是其外交成功的功臣之一。而在“四人帮”被粉碎、中国告别封闭走向开放的前夜,邓小平兴奋得连干了27 杯茅台酒。在1949年以来的历史中,茅台酒的身影,在很多事关这个国家的命运转折之处,都有精彩闪现。
  对茅台酒的挚爱,早已跨越政商界限,在各个精英阶层流行。
  每一瓶酒背后都是人世沧桑
  推荐人:丁学良 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每一瓶酒背后都有很多故事、很多情谊、很多人世沧桑。”这是丁学良讲述他与茅台酒的故事之后的感慨。1984年8月丁学良留学美国,没有赶上好友10月份的婚礼。好友特地为他留起了一瓶茅台,“等你回来再给你”。丁学良嘱咐好友封酒,撕掉塑料纸,以厚实的红绸布密密扎紧瓶口,滴蜡封满,再用油纸包起,埋于地下。1994年丁学良回国才拿到这瓶茅台。到今年已经26年,适逢家中有一件开心的事,便将这瓶背后满怀深情厚谊的茅台开心地喝了。
  “太幸福了”,丁学良回忆当年在美国波士顿喝茅台,不仅可以在中国城一间已经营了2、3代的餐厅喝到茅台,还能在市面上买到与总领馆国庆宴会上口感一致的真茅台。丁学良迄今还记得1985年在纽约买茅台的售价是8美元1瓶,一般一买就是5瓶。至于为何对茅台酒如此情有独钟,丁学良讲了他从北到南对中国蒸馏白酒的考察之旅。越往南,蒸馏白酒的技术越复杂,所费时间越长,成本也越高,一直到贵州与四川交界的一小块地方,因当地独特的生态,酿成了酱香型白酒,在丁学良口中这是中国蒸馏白酒的“最高境界”,“是最精致的,也是最复杂的”。而这首选中的首先当推茅台酒。
  “好酒不是买来的,是找来的。”酷爱酱香型白酒的丁学良不断感叹。
轩尼诗X.O珍藏版
  当代设计艺术史诗
  轩尼诗X.O珍藏版
  轩尼诗X.O酒瓶的线条自1947年佐夫(Geoffe)侯爵亲手绘制后再也不曾改变,而2010年末推出的轩尼诗X.O珍藏版却由阿里克-李维(Arik Levy)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底座,刻面尖锐而强硬,酒瓶仿若雕像竖立其上。而底座的设计灵感来自其代表作“岩石”系列,令他最感兴趣的是这些柔和的造型与尖锐的棱角兼容并蓄的可能性。这样的设计与轩尼诗原创X.O相得益彰,先有胡椒的辛辣、丁香和少许陈年皮革的清香,入口后阳刚力道转化为圆润、甘醇的口感,而适当地添加冰或水,则为每一次品饮带来不同的奇妙感受。
  在炮火中坚守平和与艺术
  黎巴嫩Chateau Musar红葡萄酒
  黎巴嫩的红酒或许你还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么Chateau Musar是你首先应该选择品尝和鉴赏的。1959年法国侨民Gaston Hochar的儿子Serge Hochar从波尔多拿了酿酒文凭学成归来继承父业创立了Chateau Musar酒庄,并于1956年推出首个年份红酒。50多年来获奖无数,如1979年在英国Bristol酒展获殊名大奖,Serge Hochar于1984年被《Decanter》杂志评为该年最出色酿酒师等。
  Musar的葡萄园海拔1000米,享尽地中海的天然条件优势。然而黎巴嫩战争频仍,炮火不断,于是人们因为担心葡萄园受到污染或战火的毁坏而囤货,使Chateau Musar的酒在市场上创下高价,即使是它的入门款也是其他酒庄入门款的3倍左右价格。或许也正是这种稀有和Serge Hochar对于酿酒的乐趣和艺术的坚守,令Chateau Musar的酒迅速虏获了大量拥趸。2010年11月初,Chateau Musar在上海武康路葡道举办品酒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人生,重要的是不后悔
  推荐人:齐仲蝉Chantal 旅居法国11 年,钻研美酒美食,深入各国酒区实地拜访近1000家酒庄。著有《法国人的酒窝》一书
  前两日,Chantal参加了一场来自黎巴嫩的葡萄酒酒庄Musar的品酒会。酒庄主带了1969年的珍藏来到上海,Chantal与他聊天,问及在黎巴嫩酿酒的困难,庄主说缺少人工。因为黎巴嫩400万人口中有100万百万富翁,所以他们只好聘请外国人来采收葡萄。黎巴嫩是个战火频仍的地方,庄主一次站在自家阳台上喝酒,不远处可以听到炮火隆隆,但老人说“我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平和宁静,因为我的内心没有战争”。这句话令Chantal感动。品酒既毕,从2003年较新的酒到1969年的珍藏,人们的评酒词不外乎“强壮、柔和”,轮到Chantal,她指着1969年的酒,说自己“仿佛听到了幽静的山谷中有空灵的女声独唱”,老人如逢莫逆。
  与Chantal聊美酒背后的故事,那些与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完美融合的酒的个性与酒庄主们的传奇人生,不啻为一种美酒之余的享受。Chantal说她并不需要一张品酒师的认证,也不喜欢在品酒之前参考其他人的评论,那些都不重要,她更信任自己灵敏的感观和极具个人体验的领悟。“人生,重要的是不后悔。”我们聊酒,也聊“舍得”和“公益”。她有强大的内心和澎湃的激情,未来她或许会推动美酒与公益慈善的合作,那便是人生更丰富而有意义的故事了。
  “生命之水”的执著
  人头马天醇XO特优香槟干邑
  人头马天醇XO特优香槟干邑来自拥有悠久历史的法国酿酒公司“人头马”。酿造所需“生命之水”的葡萄85%精选自 “大香槟区”,15%精选自“小香槟区”,均是干邑中心最优秀的葡萄区,选用10年至37年陈酿的“生命之水”调制而成,并首次精选家族私人珍藏葡萄原酒。这款干邑呈现亮丽的红褐色,口感醇香丰盈,顺喉圆润,带给如丝般的感觉,糅合着茉莉、鸢尾花、肉桂等花果香料的气味,荡漾着来自法国的优雅芬芳。
  斗牛士的力量
  西班牙雪利酒EL
  CANDADO Pedro Ximenez
  这一款雪利酒EL CANDADO Pedro Ximenez100%采用上佳的葡萄品种佩德罗-希梅斯,陈酿10年以上。其深褐色的酒体带有深橄榄绿的光晕,闻起来有干果风味(葡萄干,无花果)并有轻微的太妃糖、巧克力和香料的香气;入口质感绵厚、顺滑,混合了干果、蜂蜜和胡椒的味道,悠长的余味中有焦糖的隐约香气。和巧克力、甜品是绝配,也可以作为饭后的消化酒。同时由于它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聚集的特别香气,让特别难以搭配的中餐例如烤鸭和大闸蟹(都带有自身的酱料)也能和其达成和谐。这款酒的幽默之处在于庄主在酒瓶上安装的金锁,仿佛说着,“不要偷喝”。在2010年香港荐酒师学会举办的“最佳西班牙葡萄酒”评选中荣获银奖。
  任何鉴赏都只是管窥人生的途径之一
  推荐人:刘憬苓 法国高等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Indigo公关公司总经理,曾在法国拍摄葡萄酒纪录片,并在中国引入《Wine & Dine》双语版
  从喜欢白葡萄酒过渡到复杂的红葡萄酒,从追捧名庄一直到发现适合自己的葡萄酒。刘憬苓说:“这是一个真正钟爱葡萄酒的人经历的过程和付出的学费。”
  她说:“任何鉴赏都只是管窥人生的一个途径,不管是艺术品、干邑还是葡萄酒、雪茄,每个钟爱它们的爱好者都从一个细小的切入口完成了自己对人生的梦想。”于她,从葡萄酒中获得的最终乐趣已经过渡到和酿酒师的“交流”,通过一瓶酒,明白背后的人如何理解人生,并将其体现和分享。例如和Herve Bizeul的交流,令她想起6年前在勃艮第的时候和朋友的争论,到底做酒是“人定胜天”还是“顺应天意”?“年纪稍大,觉得自己可控的东西很少,待生命和自然在你面前渐渐展开故事,自己只是一个参与者。结果是好是坏已经不重要,至多重新来过。”这是Herve告诉她的,令她心有戚戚焉。
  如果苏格兰的语言是威士忌
  麦卡伦西雷佩迪苏格兰单一
  麦芽威士忌
  麦卡伦西雷佩迪,是由麦卡伦与莱俪共同创作的。麦卡伦作为珍贵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在经由雪莉调味的古旧西班牙橡木桶中酝酿发酵。莱俪工匠大使传承脱蜡工艺,纯手工制作出“西雷佩迪”水晶酒樽,承载的是在其近200年的酿酒历史中最古老的单一麦芽威士忌。西雷佩迪将12座城市作为“环球荣耀之旅”的停站,拍卖麦卡伦特别版100毫升64年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全程所有拍卖所得将赠予慈善机构,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洁净、安全的饮用水。诚如今年5月份,一位纽约的买家在世界最大的威士忌卖场格拉斯哥以12000英镑购入一瓶麦卡伦50年威士忌创下纪录。西雷佩迪于11月底在纽约拍卖。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投资品,顶级单一麦芽威士忌并不比顶级红葡萄酒来得逊色。
  纯净与复杂的统一
  曼达岬夏多内白葡萄酒
  通常来说,白葡萄酒作为年度推荐并不常见,但是曼达岬夏多内白葡萄酒确实是太出色了。这是一款果香浓郁、纯净,口感非常复杂的白葡萄酒;也完全展现了玛格丽特河产区的精髓。曼达岬夏多内白葡萄酒2008年份在《美酒倡导者》杂志上被罗伯特帕克评为94分;而2009年份的曼达岬夏多内白葡萄酒在2011年度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年鉴》中被杰里米奥利弗评为95分。这款馥郁芳醇的白葡萄酒与精美的海鲜搭配方显其精美。
  葡萄酒的奥秘值得不断探索
  推荐人:程坚 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洋酒(上海)有限公司香槟及葡萄酒品牌大使。进入葡萄酒行业至今已十余年
  2008年底探访曼达岬酒庄的时候酒庄曾赠送了一瓶2005年份的曼达岬夏多内白葡萄酒给程坚作为留念。那段美好的回忆令他难忘。而聊到今年,他脱口而出的是编写《酩悦轩尼诗葡萄酒庄系列美酒美食搭配手册》这一“最为艰巨也是最为有趣”的任务。“这绝非易事”。要确定最适合搭配餐厅招牌菜的葡萄酒,邀请美酒美食评论家,邀请摄影记者,与当地销售协调,然后是穿梭于各个城市的办事处与餐厅。最终这本美酒美食搭配手册以最短的时间面世,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具有启发性的建议、或经典或富有创意的亚洲美食与葡萄酒的搭配而得到了餐饮业内外人士的好评。(文/孙琳 王梦怡)>>>>文章正文
耶路撒冷:两只美丽的蝴蝶
&&& 海明威是我大学时期最喜爱的大师,尤其喜欢那种以漠然的微笑面对无常命运与冷酷现实的人生态度,海明威的硬汉形象不是无畏,而是无所谓,他的小说被改编成许多电影,我也收藏不少,其中,经过这么多年依然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的,是《西线无战事》的结尾:战壕里呆坐的保尔,突然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当他爬出战壕捕捉时,"呯"一声枪响,保尔应声而倒。&&& 保尔应该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兵了,他怎么会因为一只蝴蝶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呢?战地里的这只蝴蝶又象征什么呢?&&& 保尔绝不是为追求美好事物而牺牲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阿Ken说战火连年的以色列和黎巴嫩也有上好的葡萄酒的时候,这只久违的蝴蝶又在我的脑海里飞翔。&&& 迫不及待地要阿Ken从香港弄了一瓶以色列的Galil Mountain Merlot加里山梅乐(2003年)和一瓶黎巴嫩的Chateau Musar 干红(2000年)。&&& 以色列的葡萄酒有极悠久的历史,耶稣第一次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特异功能,就是在婚礼上将水变成葡萄酒,2007年12月,罗伯特·帕克给予以色列葡萄酒很高评价,14款葡萄酒荣获90分以上的高分,其中戈兰高地酒厂的2005年份琼瑶浆甜酒获得93分,这是迄今为止帕克对地中海东部国家(包括希腊、黎巴嫩)葡萄酒给予的最高评分。&&& 从加里山的梅乐背标的网址上,厂商是戈兰高地酒庄(Golan Heights Winery),但应该不是帕克品尝过的那一家,因为该公司整个网站并没有提到帕克,这款酒呈暗石榴红色,浓郁的浆果香中,透出青椒、烘烤及矿物的气息,这股隐隐约约的烘烤的木味,使我有些困惑,我的的确确是闻到"木"的味道,但是,这又的的确确是一款没有经过橡木桶的葡萄酒,不会加橡木片或者橡木精,也许这就是科技的效果,入口柔顺,单宁平和,酸度适中,酒体饱满,余味颇长,酒精度是14.5%,可感觉并不明显,所以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平衡。&&& 这款酒的背标还有一处可谓耐人寻味,酿酒师的签名是:Gaby Sadan,Satan(撒旦)是圣经中的恶魔,是邪恶、黑暗之源,犹太人是个虔诚的民族,难道竟也有以魔鬼为姓名者?抑或象笔者写博客,签的是笔名?&&& 为了窥探其中的奥妙,我在网上搜罗有关撒旦的信息,总结来说,撒旦是有智慧的,他的作为充满诡诈,这也许可以解释上面提到的有关"木"的味道的错觉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联想,之所以有此联想,是因为美好的东西必然使人想入非非的。screen.width-8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800;"/>&&& 黎巴嫩人已有6000多年的酿酒史,他们的祖先腓尼基人将葡萄酒从高加索、安纳托利亚地区转卖到地中海国家和欧洲南部,《圣经》中多次描述到葡萄酒的迦南,就位于今天的黎巴嫩南部。&&& 穆萨酒庄(Chateau Musar)创建于1930年,原址是17世纪的一座古堡,庄主Gaston Hochar 是长期旅居法国的归侨,到1959年,他的长子Serge从波尔多学成归来,开始用全新的理念来诠释葡萄酒。&&& 这款穆萨酒庄2000年的干红,由赤霞珠、神索和卡利尼昂三种葡萄混合酿制,在混凝土槽中发酵,然后在大桶中熟成一年,再放入法国橡木桶一年,然后又在大桶中存放数年,最后才装瓶,优雅而富于变化,色泽呈深石榴红色,果香与橡木味很浓郁,黑醋栗、青椒、烤面包及焦糖的香气,口感厚实,单宁柔和,酸度略高,味道丰富且有层次,突出的辛辣与动物毛皮的味道,不足的是回味不是很讨好,就个人的偏好而言,我不喜欢干红中有明显的红枣和皮毛的味道,总的来说,这就象是一瓶复杂的波尔多葡萄酒,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品咂。screen.width-8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800;"/>&&& 人类的历史,也是战争与民族的历史,是战争造成民族间的仇恨?抑或民族是战争的根源?就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以人类现阶段的智力水平是难以化解的,但是,在隆隆炮声中,那一片又一片蓬勃发展的葡萄园,就会有一只又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入无数苦难的心灵,于是,我们可以相信: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既是每一个人的共性,也是每一个民族的共性,这也就是世界和平与大同的坚不可摧的基础了。
Frankie,赵凡
国内知名的葡萄酒品酒专家。
酒斛网——数10万葡萄酒爱好者一起发现美酒,分享微醺的乐趣。Copyright
2008 Vinehoo.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aston gued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