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钩网简历模版能在线简历和附件简历同时看么

拉勾网有哪些体验不好的地方?
按投票排序
强迫拒绝,最不好的功能,没有之一!强迫HR必须拒绝不合适求职者;虽然是为了求职者拥有更好的求职体验,但对HR体验非常不好!处理方式非常武断,逼HR每天扮演坏人;虽然我经常夸拉勾网,但该批评必须批评!
拉勾网主要针对的还是有工作经验的群体,虽然也有针对应届生毕业生的筛选项,但是作为一个应届生,我来说说我使用过程中几点体验不好的地方1. “工作经验”信息不一致。有不少的经验不限的职位,点开之后发现需要工作经验,导致用户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和感情,用户是很“傲娇”的,几次对于细节的“不爽”可能就会流失哦~例子如下:点开之后,职位要求中明确说需要3年工作经验2. 很多职位简介中未明确说明是招实习生还是正式员工;也存在勾选“全职”之后,内容中还是有兼职/实习的信息,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会导致用户会自己一个个check,以至于对网站有不信任感,对准确度持怀疑态度,点开之后,点开之后,一直浏览到最后一行才明白原来是招实习生啊,难怪薪资比较低3.针对某个公司的全部职位,能够增加多种维度的筛选功能,包括时间、职位类型、全职/实习、工作经验等,现在只能“下一页”“上一页”…4. 投递简历简历动态更新不够及时,虽然有“成功投递”“已查看”之类的功能,但是一直是空的,这一点,我觉得内推网做得很不错~还可以下载APP或者微信关注并绑定账号,有任何动态都会实时通知~很好地把握住了求职者心理,ps结尾的“加油”很贴心呐而拉勾上我投递的简历显示4月30号被接受之后无任何其他记录了~~然后呢?且无法查看联系人,有种石沉大海的感觉。然后呢?且无法查看联系人,有种石沉大海的感觉。到现在过去将近一个月,后面四项依然是无记录,既然有这些功能,还是做完善比较好,即使明知道被刷了,求职者也希望有个明确说法的。
1.点开公司所有职位后不能按地区筛选!这些竟然不考虑!2.不能重复投递简历,一旦投递成功,无论之后简历有无更新都不能投递
1、打开后首页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了,打开拉勾网看到的第一个页面一定是拉勾网自己的介绍,我就好奇了,拉勾网有这么饥渴吗?首页不应该展现些综合性强、更有意思的内容吗?拉勾网这么做或许只是为了推广自己,这样的做法或许对于新手用户比较有效,但是网站用户中还有很多事中间用户和专家用户,这样的设计对于我们只是麻烦而已,我现在一看到那个页面就烦,所以也不认真看,直奔主题。当然,如果拉勾网真的有那么饥渴,也可以把招聘和公司信息设计成一个吸引人的点击和banner ,而不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页面。2、
职位与用户关系的状态。在拉勾网中,职位页面最重要的按钮只有两种状态:投递和已投递。对于已经投递的用户来说,这个按钮可以显示更多有用的信息:投递成功,简历被查看,不合适等等。其指导原则就是:一旦投递简历,该按钮的文字就应该和已投递简历状态挂钩。3、
面试通知邮件信息设计不佳在有幸收到拉勾网发出的面试通知邮件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信息重复。典型的邮件包括基本的面试信息,包括公司、职位、时间、地点、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等,但是在拉钩网发出的邮件中,前四个信息无一例外都带着重复的两个字“面试”——即使用户早就知道这是和面试有关的信息,它不再有提示的作用,变成了纯粹的累赘而已。“信息呈现方式越是结构化和精练,人们就越能更快和更容易地扫描和理解。”“假设有个更简练、更结构化的设计,去掉重复病只把代表选项的文字标记为连接,再比较一下,所有存在于实际网页中的选项在新设计中都保留了,但占用的页面空间更少,同时也更容易边浏览。”另外,对电话号码进行设计也可以使其更容易被浏览。“为了容易浏览和记忆,习惯上这两类号码(电话号码和信用卡号码)会被分隔为多个部分。“ 对于拉勾网和其他没有对长串数字进行显示进行优化的网站来说,如果不是在用户界面中明确地为不同部分提供独立字段的话,可以允许用户输入时讲号码用空格或者其他符号分隔开。电话号码和证件号来说,最好是没四个数字就默认一个空格。4、菜单文字不够简洁因为曾经有不知道点击哪个选项的彷徨,所以对拉勾网菜单的文字有些怀疑。可能是为了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用户产生好感等目的,拉钩的很多菜单项都特意在前面加了“我”这个字,就像苹果产品的“i”让用户感觉到个性和自我一样。但是在菜单中这样的设计真的可取吗?到目前为止,我只觉得这样的设计牺牲了阅读的方便性而已。而且造成菜单条目和实际打开页面内容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有时候让人很困惑,比如“我投递的职位”菜单打开的页面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已投递简历状态“,但两者文字中重合的部分只有”投递“,这种信息的不一致让我有时感到小小的困惑。或许,拉钩应该考虑减少些个性化的表单,提高简洁和方便性,毕竟,优雅简洁才是让人永不厌烦的设计。最后,个人完整表述博客可见:
楼上说的问题都很实在,直至今天还没改进,比如打开百度招聘页面,1000多个职位,无任何筛选功能,叫用户一页一页去翻看吗?!!!拉勾,速度要快啊!
手机浏览,不小心按了“投递”按钮,直接投递了。TMD,居然没有取消投递功能!
来说说严重bug,简历数据回滚,有一段时间投递的简历信息丢失,这属于后台数据库管理者的严重失职,我们还别说前端的用户体验了,后台数据搞不好,网站迟早完蛋。
我有以下问题:1.在线简历只能创建一份是出于哪些考虑?2.期望工作地点只能设定一个是出于哪些考虑?3.简历的名称是否会做为关键词被HR搜索?4.头像尺寸要求120x120PX,不能让用户上传照片后自由剪裁照片区域,导致传上的头像要么被压扁,要么区域不合适,
附件简历不能上传jpg,其他格式又不能大于10m,在底下添加作品又只能裁取一部分,真的很让人捉急啊
通常我是换地方——换工作——换手机。换了地方,换了工作,上拉勾网换不了手机。
简历都没有办法填,
手机版的app
经常有企业绕过面试步骤,私下电话要过去面试,其实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清楚,这样的企业没有资格上线吧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这个说不准 一般是3天之内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新产品汪的首次提问。事情是这样的:早上开会,HR说之前网络招聘的效果不理想,我说用拉勾试试。结果老板直接让我去研究这个产品,还得写的有点深度……所以我基本的内容写好了,剩下如标题所示的三个问题还找不到资料。请各路大神帮帮忙,要是创始人马总@马德龙 肯不吝赐教的话就更好了。(看到您说一段时间内不回答与拉勾有关问题,不知这次能不能破个例)
付费这个我不清楚,但是企业恢复时间,我用拉钩的时候,基本是如果过滤成功的话,可以当天就有回复,也有过好几天的。他的简历过滤条件我觉得就是关键字匹配(可能用到了词法分析),我是以应届生投简历,但是我没有写工作年限,我尝试投递要求三年以上的经验的公司,它会告诉我工作经验不匹配拉勾网的体验如何?
拉勾网不到一年就已经3轮融资,算是跑的非常快的创业公司了。那么,拉勾网在使用上,有哪些好的体验,和还没有做好的值得改进的体验呢?
按投票排序
不请自来,深有感触!√ 去年转行,具体见√ 我的朋友圈基本就4样:安利我司、安利我喜欢的app、安利我的喵、安利拉勾网。√ 原因很简单:快消转行互联网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各种招聘网站都得不到互联网行业可靠的招聘信息;传统招聘网站的UI我不喜欢,用着不爽,体验不好;很多招聘网站没有极速招聘和快速的反馈(这一点拉勾也出过一次笑话,时隔半年给我发来邮件说不合适,话说我都已经拿到新公司工资了好吗~不过值得表扬的是,我把这个情况反馈给拉勾以后很快得到解决处理)√ 说说我的经历:日投递若干份简历日得到反馈:简历已通过/未通过日接到电话通知面试日面试若干轮2014年入职现在的公司√ 总体感受:专业、高效。定位为互联网招聘类网站,所以自身也具备互联网思维,无论是营销、网站设计还是交互体验,都非常不错,虽然有时候也会有一些bug,但是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我觉得就蛮好了。√ 写在最后:我对拉勾的感情不仅仅是对一个平台,拉勾、知乎、我现在的公司在我心里的位置属于非常高的,这一点我现在公司的老板都能感觉到。因为我在人生最低谷时在知乎看到了
的回答,加了她的微信,然后知道了一个网站,然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递了简历,我收到的第一份反馈就来自于现在的公司,然后在集团快要关闭招聘的前几天办了入职。因此,我才收获了现在的生活,也因此收获了很多朋友。我不知道人生际遇会有多少次机会给到我们,但是我相信这是冥冥中注定的,我抓住了,就胜利了。
13年找工作,直接放弃几大招聘网站,一心到北京。应该是从微博上面知道这个网站的,而且应该与3W有关。找的是北京PHP开发岗位的实习,招聘我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聊了几十分钟的样子,说过段时间会打电话过来,那时候是十一前。后来又打过来一次电话,聊了具体可能做的工作以及我的意愿还有实习薪水的问题。10月8号电话打来,问我什么时候可以过去。我答复一个星期内就过去。在找到这个工作之前曾有另一位公司的人事打电话过来,说下午两点电话面试,下午两点电话准时拨过来。当时由于准备不足,问到的问题基本没怎么答上来,但是至少有了经验,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的从容应答,即使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弄清楚。当时投了大概四五个公司,其中一个叫小跑生活,一个是我实习的股票雷达,我说的是公司的产品名,公司的名字其实不是这样。另外几个公司没印象了。投简历最大的感触就是如果能力到了其实找工作是件很轻松但需要认真挑选的过程,当然,我还差得远,需要继续努力。另外,面试的准备也很重要,第一次找工作的人,很多地方不清楚,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拉勾还提供了针对企业或者HR使用的后台系统了吧,回复明显是模板化的,但这个功能为招聘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只需要填写一定的理由,即可快速地将反馈提供给应聘方了。这个功能之前是没有的,当时投递完剩下的事情就是招聘方直接与应聘方沟通了。现在还配合微信进行互动与即时反馈,为微信后台点赞。最后想说的是,功夫全在诗外,根据岗位需求及个人发展愿景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认真执行,最后是工作来找你。
谢邀。首先要谢谢拉勾这个平台以及拉勾的众多工作人员,鞠躬感谢 和 ,帮助我们一个刚刚成立不到半个月的公司将团队组建了大半,十分感谢。作为招聘者,拉勾对于我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职位选择不够。因为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越来越垂直,越来越细分,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分。例如,我现在非常需要一个空间设计(是不是不理解一个做足球的公司为什么需要空间设计……),但是在拉勾里根本招不到,这对我而言显得很尴尬了。2.行业领域不可修改。夏尔体育在拉勾上的账号是很早就申请了,当时还没有诸如“运动体育”这样的分类,同时,前端还没有修改的入口,于是在互联网招聘周的前几天,通过运动体育是搜索不到我们的。还好拉勾的运营团队对于这个问题解决的及时,再次感谢。但是,拉勾相对比其他的招聘网站而言,优势也的确很大。互联网人才多;初创公司在这里可以与巨头互联网公司直接竞争;功能简洁明快不会过多占用hr的工作时间。
码农一枚。我倒是蛮赞同前面的哥们说的“拉勾非常适合互联网相关职位的求职。”好吧,最近刚好在找工作~~ 以前刚毕业那会用的是大街网,后来用51job和智联这些。。这次第一次尝试拉勾,使用之后,再去看51job都有点没耐心了,再说了,用了它几年除了收费项目多了,其他没感觉有优化过。当然,我也不是天天找工作,非深度用户。。。说说拉勾网使用感受:用户体验,互联网职位够细够准确,这些是必须的,毕竟它是垂直领域,不像传统包括全行业~~第一点:简历模板,简单简洁。其次非常好的是可以设定投递默认使用自己上传的简历,也就是可以直接使用自己设计的简历文档,不用再去填那种"标准但不一定合适"的模板了。第二点:工资明确,不用浪费一些时间。第三点:反馈及时,如果你使用邮箱就会收到上面答案截图发的那种提醒邮件。当然,你也许不是时时刻刻看着邮箱,微信也会秒推诶,这个体验才好。筛选、合格、不合格等环节响应都比较快。好吧,我觉得我网投也就关注上面三点,其他的一个网站几十个模块几十个按钮,除了让感觉使用复杂,之外不知道可以干嘛。。当然,拉勾也有缺点啦。一天只能投10个(算缺点么,对于那些海投的人来说也许是) ~~~~(&_&)~~~~
,暂时职位还不够多(慢慢加油吧)。至于,51job和智联:优点:职位够,职位多,职位多。 质量~ 响应~ 体验~ 自己试试去吧,我就不吐槽了~ 如果未来拉勾职位够了,其实我也不去折腾它们了。。
刚通过拉勾网拿了新的offer,说说感想。先说缺点吧,当然这不是拉勾的问题,是互联网行业的。因为我多年的技术方向一直是.net,相关技术主要用于企业、政府、金融和各种外包,在互联网圈子不受待见。这里要么是老牌的java、PHP,要么是各种新兴技术和移动开发,就算微软今年已经大力进军互联网(外加知乎有温赵轮造势),还是很难改变多年形成的现状。扯远了。但这也造成了我刚通过它投简历时确实没抱太大希望,只是当成广撒网的一环,主要精力还是在51和智联。但在投递简历以及和企业的交流过程中,渐渐感觉到了它比起传统招聘网站来确实有很多优点。简历限制在每天投10份,避免海投,能够同时节约HR和求职者双方的时间精力;强制公布薪酬,好处同上;推荐算法做得不错,只要投过或搜索过一些,之后就会自动匹配一些职位了。不过推荐高端职位推荐时往往没有划分技术方向,给我推了一堆java职位,还需要手工挑选一遍……投递情况及时反馈:投递成功了、被HR看过了、约面试或被拒了都是有记录的。就算被拒也是明确被拒,如果HR长时间没有查看,或者看了也没有后续,还会主动给你发个邮件。这就跟鼓励海投的传统招聘网站比如51和智联有区别了,比如你在后两者的搜索结果中都会看到全选框:那是什么意思?显然就是「看都不看、选了就投」的意思嘛。海投这种行为,对于毕业生和方向未定的初级求职者可能还有点意义,但只要稍有经验和明确定位,就会更希望求职过程变得少而精,虽然理论上可以靠猎头,但国内猎头行业这个鱼龙混杂,不专业不靠谱程度令人发指。相比之下,如果各行业都开展起专业化的垂直招聘,以取代混乱的综合招聘和猎头,对从业者和用人单位都是极大的好事。据我所知广告行业和特定领域的销售圈都做起了较成熟的垂直招聘,互联网和IT业界相对来说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呢。关于拉勾还有件事要说,前些天搞那个招聘周流量巨大搞得整个网站都半死不活,我跟那活动主推的职位没啥关系,也受了池鱼之殃……所以 是时候再加几十台服务器了。(最后向中关村的诸位问好,我以后也混这边了么么哒)
我就是应届生啊 但是就是在拉勾网找到的工作 针对互联网行业的 简化了hr和求职者盲目搜索的工作 谢谢它哦
浏览帖子经过这里,正经回答一个之前发现的问题:「上传附件简历截取标题字数 」无提示情况下这样好吗?先讨论下简历标题,大部分人习惯是:面试职位+姓名+手机 (加-连字符约20字以内/特殊职位名称除外),我是属于变态写法:面试部门名称+职位+姓名+手机号+投递日期。。。好了,超20字。举例如下图:招聘要求是这个样子,标明了部门+职位方向;赞一个!喜欢这样的企业,可以把职位描述写得很详细,让准备投靠的求职者也一目了然。招聘要求是这个样子,标明了部门+职位方向;赞一个!喜欢这样的企业,可以把职位描述写得很详细,让准备投靠的求职者也一目了然。然后我秉承文件标题明了化一贯原则,文件标题:面试平台部-高级java工程师(支撑系统研发)-王小明-139××××××××-201508××.pdf满心欢喜去上传,成了下图这个样子:啊啊啊,所以公司HR下载到电脑的文件标题是:啊啊啊,所以公司HR下载到电脑的文件标题是:下载面试平台部-高级java工程师(支撑系统.pdf
估计这会儿HR童鞋已凌乱;拉勾还自动加上了“下载”两字,估计是要区分线上简历和附件简历区别。截取标题字数可以,但也要调研好。20个字真的不够用,关键问题是大部分人不知道有字数限制一说,上传附件后需要鼠标滑过标题才会有显示;有提示好一些,求职者改下标题字数,不至于HR收到一个半截标题。 ----------------------------------------------------------------------------------------------------题外话:关于文件标题初入职场,新人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传递文件时标题不清晰,无外乎几种情况:新建Word文档/文本、只有姓名、只有日期、随意标个数字等等让文件接收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Email中附件标题更甚。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步入职场的基本准则,从小事做起。
先声明:本人大三,广州,找前端实习在拉勾上投n多简历,有几个问题1.知名公司挂在上面就是空的,阿里新浪百度腾讯搜狐全都是长期未查看。2.野鸡公司,没有资质甚至根本不是公司的'公司'不加审核,有些认证的公司办公地址和官网是假的,招聘信息假,有一个还不发工资,最后小区门口保安帮忙报警。-----------------------------------------------------------------3.是不是公司用拉勾通知面试要收费啊,都是'不合适'再单独发面试短信和邮件,拉勾你不会被这些公司耍了吧。PS:这一条评论有HR解释说不用收费 @:招聘hr为第三条解释一下:用拉勾通知面试不收费。但是,我自己通知候选人的时候不可能后台直接一个信息过去就完事的,无论如何是需要跟候选人电话沟通一下基础信息(公司地址,业务项目,团队情况,薪资福利等等,有不少信息是需要先电话沟通的),并且电话跟候选人约完面试之后还会发面试邮件,手机短信。这些都做完了,那拉勾后台再发送面试通知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了。但是拉勾后台又需要及时处理简历,这个时候点不合适只要一次鼠标点击,点安排面试则需要输入一些面试信息比较繁琐。再加上一些公司如果走公司内部的招聘系统的话,跟不会自己系统操作一次,拉勾后台操作一次了。------------------------------------------------------------------于是我和同学一致认定,如果真的要找中小公司也不要去拉勾,还不如V2EX或者知乎上直接搜索邮箱去投。5.31更新目前答主我自己在宣讲会收到深圳某手游公司的offer,广州两家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实习offer,广州一家在线教育公司的前端实习offer,BTW,后三家一家直接投邮箱,两家来自,但其实jobtong也不是很好用,长时间不更新信息,但从命中概率上比拉勾好点
用拉勾投过三批次的简历,每一次的体验都不太相同:先说早期用的一次:14年年初的时候用的,投了几家,并绑定了微信,其中一家很快就给反馈了,直接通过拉勾给的反馈约面试。简历状态变更直接通过微信告知,这一点当时很让人觉得不错!在我从微信收到面试邀请后,招聘方还是通过电话联系了我,因为他虽然从拉勾上给我发了面试邀请,但不确定我能不能去,所以还是电话确认了一下。感触:拉勾网虽然在“响应”(反馈)这一点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如绑定微信通知投递状态),但还是破解不了招聘中沟通不对称的问题。在约见面试的时候,招聘方仍倾向于使用电话沟通的方式以便即时沟通,确认彼此的状态。结果去面试了,但是不合适,双方均未达成意向。中期的一次约莫是年中:这时候拉勾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了,公司也相应多起来,匹配的职位也多了起来,投了几家,均有反馈,后来去细细聊了之后,最终未达成工作意向。感触:其实在职位描述里能了解到的还是挺少的,比如,我要找“产品经理”的职位,看到的JD基本都大同小异,其实去到公司面试后才会了解到各个公司对“产品经理”职责定义的不同,所做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化的东西才是最需要被求职者了解到的,但在网上的JD中却被“同质化”了。这一点或许也是一个壁垒,且难以打破——有的时候即便面试了也对某家公司难以了解,得真正投入进去了或许才能感知到。最近的一次,年底了,是让我最失望的一次。这次不知抽了什么风,投递的时候用的是在线简历(前两次都用的附件简历),导致了对拉勾网印象的直线下降。在线简历做的简直就是个渣渣……简历都不同步!求职者投出去的和招聘方看到的不是同一份!这真是让找工作的人很难做人。招聘方谁会想到说是平台的问题,一般都会直接认为是求职者态度不好了,简历都没写,投个基本信息干嘛?90%以上的公司都会对这种简历说pass的吧……而且又不是找刚进入职场时毫无经历的基础职位了……自我感觉挺恶劣的。我本来也不知道的——也不会知道——要不是我收到一家创业公司的面试邀请后,面完走的时候,HR妹子向我吐槽了一句:“你在网上的简历只有基本信息,我想打印都打印不出什么。”我才知道难怪我已经更改了我的手机号码,对方约我面试的时候还打的是我以前填写的手机号(两个号都在用着,以前的手机号信号不好,总是漏接,于是换了一个),一时很气愤又很委屈,感觉自己明明很认真地写了简历,但是招聘方看到的就是一份粗糙不完整的,看不到求职者态度的简历!想想这次投了好几个都杳无音信,大概也跟此有一点点关系吧!(不敢说关系太大了)发现这个简历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之后,然后我更惊讶地发现,我以前两次找工作时投递的简历历史数据都不见了……在各个简历状态里都找不到……拉勾的同学不会误删了什么表吧?(评论里拉勾的同学解释了,是因为只展示近两个月的)感触:感觉拉勾网把重心还是放在营销上了,比起营销来,产品本身做得挺渣的。一个功能既然在,求职者和招聘方都信任平台,那就得把它做好啊……不然先不要开放这个功能好了。再感受其他的流程或功能,能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能把产品、功能再做好一点吧……至少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求职者认为自己投出去的和招聘方看到的得是一致的吧?另外,在最近的一次求职中用了传统的智联招聘,体验反而要比拉勾好许多,主要体现在智联招聘告诉求职者“谁看过我的简历”和向企业主动推送简历上(这两者,就我的理解是同一行为面向不同对象的两种展示,虽然不知道是怎么推送的,但通过智联联系到我对口的企业很多,但从拉勾主动找过来的为零),这或许也是解决了另一个维度上的“沟通不畅”吧?总体感受是,看拉勾目前的势头是营销重于产品和功能了,但愿会在产品本身上能有改进和突破吧~~btw,什么时候能出移动端的产品呢?必须得用网页这个有时不太方便,主要的不方便是不能随时随地查看有什么新职位。感觉只有设置投递简历在PC端方便一些,其他的操作在移动端更方便、自由。
对应届生或者实习生意义不大
被拒绝的速度还是挺快的,赞!
有“炒作”的嫌疑,我真没觉得他的产品有多好。
我一直觉得拉勾网和传统的招聘网站不太一样,至少觉得他们在认真打磨这个产品,努力在优化求职者的体验,其他网站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很明显,真心不想打开智联招聘的网页。具体的体验是在去年,去年大约这个时候,我开始找一份设计实习工作。作为一个学旅游管理出身,半路出家做设计的人来说,说实话当时并没抱有太大期望,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投的简历。我的实际体验是这样的:1.关于简历简历附件只能添加PDF不能添加压缩包,作为做设计的人来说,有时候如果想给个炫酷的keynote简历呢?抱歉不可以。。多少给设计师的自我销售打了些折扣吧(虽然我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尝试Keynote简历)。非得用PDF不知道是为了看起来更正式一些还是拉勾为了招聘方收到的简历比较统一?不造。。2.关于反馈速度反馈还是很快,点赞!而且微信有提示相关负责人已经查看简历了什么的,感觉在这点上拉勾已经甩开智联招聘什么的一大截。3.关于招聘方信息有个问题就是我没法知道这家公司具体在哪,我要是知道这家公司在望京SOHO,在几号线哪站附近,我会更好地筛选投递,合理安排每天仅有的10次机会,谁愿意东城西城来回跑呢。。4.关于薪资在拉勾上看到某M公司招聘视觉设计,薪资是10K+,提供午晚餐,后来朋友去了M公司,说算上年终平均只有8K多一点,我问她说怎么比拉勾要低,她说估计是把午晚餐折算加在薪资里。。so,看到拉勾上的高工资,觉得有点不踏实,不知道其中还埋伏着什么。。当然这不是我的经历,只是听朋友说的。而且拉勾在薪资真实方面好像还是很注意的。5.感觉拉勾不太重视找工作的学生群体,实习岗位并不是很多。而且当时在拉勾投简历的同时,大公司也在各种校招,拉勾的运营辣么牛逼有创意,拉勾完全可以在校招期间跟各个公司有合作,为什么放弃应届狗?6.拉勾搭建了一个求职招人的平台,但是后面的服务没有继续深入,是不是可以考虑考虑大概是这样的,毕竟一年前了,细节记得并不是很清楚了,这一年偶尔在拉勾上看些消息,但是并没有投简历了。。PS:当时还是找到了实习机会,薪水也比想象高,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
传统行业,现在的公司在楼下做O2O线下服务推广,感到有兴趣。当天得知现在公司信息,想投个简历玩玩。找遍各大传统招聘网站无果,终于在拉勾网找到有招聘职位,注册,投递简历。第二天HR电话约见,第三天面试。面试过程略去。第四天得到offer,花了三天办理离职,第八天入职。拉勾网,一个神奇的网站…
大概在拉勾上投过10~20份简历,历时2个月。对其的感受大概是从满怀期待到一点都不想用。不知道上面那些说“基本有反馈”的,是不是和我用的同一个拉勾?不想用拉勾的原因很简单:上面很多岗位根本不招人,只是把拉勾当刷眼熟的平台。你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70%的投递是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被“不匹配”的。也就是说很多发布职位者根本就没看简历,只是放着让它自动过期。这也就算了。更让我不爽的是在自动过期的情况下,拉勾还会“勤勤恳恳”地给你发拒信。你能想象我投了五份简历等结果,结果一份都没被HR看,某天早上手机还震动一打开邮箱里五份拒绝信的感受吗?最后我选择了放弃拉勾,直奔某招聘社区(避免广告嫌疑,名字隐去),投了大概5份就找到了工作。以下是我的看法。1.国内招聘市场处在一个鱼龙混杂的状态。无论求职者还是HR,大多数水平都还处于比较一般的状态,加上互不信任,招聘的矛盾依然强烈,而拉勾对这个状态基本没有改善。2.这种简单供需衔接、服务不彻底的模式是没有前途的。3.用户体验组应该好好把自己当做普通用户,从新去体验自己的产品。
只用过一次,体验不是很好。首先职位的分类里没有算法类的职位分类,特别不方便。然后投了一发小米手环的机器学习职位,感觉hr把信息发布出去之后是不是都不会看投递的简历。好长时间之后收到了这个反馈:
你的简历已投递出去一段时间,但是招聘方始终没有进行查阅并与你联系,可能因为你的简历与职位条件不太相符。
我们是一家在杭州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到目前为止通过拉勾网招到了4个开发,1个产品和1个美工,最大的感受就是:投过来的简历针对性强。比起智联,51等大众招聘网站,拉勾尤其适合招聘开发和产品类员工,简历的针对性很强,应聘者一看也是针对研究过岗位的,而不是海投的,所以相对会“靠谱”很多。尤其好的是,这么好的效果还不收钱,而在另外一些招聘网站公司每年要花万元。ps,真实信息,接受核实,不是在给校友做广告写软文。。。再ps,马总是不是给点好评奖励
1.使用经历约2013年11月上旬,注册,写简历,投简历十几封,地点北京,职位产品运营。过一周左右收到1/4面试反馈。2.使用感受拉勾网相比大而全的智联招聘,大街网等,已经细分到互联网行业,所以也比较适合投身互联网的用户使用。我在知道拉勾之前,在其他网站上费了不少劲找合适,靠谱的职位。而且,感觉在拉勾网上找人的企业比较看重工作经历,所以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可能不太适合。跳槽的人也比较适合。现在偶尔会上去看看各类职位的招聘情况,发现首页经常有活动,大大小小的企业也比较多,方便了人跳槽~3.小建议在线简历的制作感觉格式上不太注重,很多网站都是这样。而且,我今天回去搜以前投过的简历,找不到了…
拉勾跟猎聘对用户体验是不错,可惜有一极大缺点,相对智联以及51job来讲,猎聘跟拉勾无论是招聘单位数量或者应聘者简历库数量跟上述二者明显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毕竟招聘或者应聘需要挑选,被挑选的群体越大越广,其选择余地就越大。所以对于51job以及智联来说,他们压根没有把拉勾或者猎聘当竞争对手。拉勾跟猎聘只能在细分的市场寻求自己的目标。如果我找个程序员或许会考虑拉勾,但招其他岗位,最好的选择还是51job以及智联。题外话,51job招聘单位有地理位置细分,而拉勾没有,住在福田的人是多半不会考虑去南山工作,真说用户体验,拉勾相对51job也没有多高明。如果说强制招聘方放出待遇以及对简历录取做出决定,这些算应聘者体验的话,那好吧。至于说海投,51job只是提供了一个海投的按钮而已,按不按取决于你,而且,你我心知肚明的是海投也不会明显提升面试邀约率。所以再跳槽我还是会考虑以51job,智联为主,而招聘网站续费选择也依然是51job为主。btw,拉勾生成的简历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次收到这样的邮件 赞一个!ps:我觉得自己挺匹配要求的呀 可是就没有然后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钩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