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中铁九局的陕铁院学生中铁二局什么时候复牌去报到

原来,还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就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他,已经和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提前一年落实了就业单位,解决了就业问题,这怎能不让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中华铁道网通讯员 张玉鹏)最近几天,90后大学生杨西一直沉浸在幸福的喜悦当中。原来,还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就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他,已经和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提前一年落实了就业单位,解决了就业问题,这怎能不让他的心里乐开了花!
  南宁铁路局在陕铁院招聘面试2014届毕业生
  像杨西一样提前一年找到就业单位的陕铁院大二学生目前已有2923名,占到该院2014届毕业生总人数的75%。而该院今年毕业的2013届学生也已经有96%顺利就业。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99万,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陕铁院的大学生就业却呈现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截至目前,已有中铁四局、中铁十七局、西安铁路局、兰州铁路局等60多家单位纷纷来到陕铁院,提前一年招聘该院2014届毕业生。其中,不少单位更是下了大订单招揽人才,如西安铁路局一次性招聘625人,兰州铁路局招聘529人,十七局四公司招聘174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铁十一局建安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来到陕铁院,招聘了30名2014届建筑工程技术及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后,当得知该院有48名该专业学生正在位于新疆喀什的三莎高速公路项目部参加现场教学时,便立即决定动身赶往项目所在工地,专门在施工现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经过对学生现场综合表现的考察和面试后,该公司与那里的22名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大学生杨西也凭借优异的表现和该公司成功签约,提前一年解决了就业单位。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铁路工程类高职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校园文化建设融入铁路企业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近年来,陕铁院紧紧围绕培养铁路工程建设人才的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铁路精神,积极推进校园文化与铁路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潜心实施文化育人工程。校徽、校训、校歌、学院精神的凝练,彰显铁路特点;学院道路、建筑以铁路专家、铁路干线命名;建立起了企业文化长廊,定期展示铁路企业文化理念,使铁路文化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针对铁路企业用人注重吃苦奉献精神的“第一准则”,该院在学生中大力弘扬“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培育学生“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良好精神品质。“严字当头,铁的纪律”是铁路人的优良传统,该院坚持把半军事化管理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学生实行依法、严格、科学管理,培养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的铁路建设者,做到步调统一、严格守时、令行禁止。形成了“校园文化传承铁路文化,开办专业突出铁路工程,实践教学强化铁路技能,工学结合依托铁路企业,毕业生安心铁路建设”的鲜明办学特色。
  走集团化办学之路,密切深度校企合作关系。陕铁院牵头组建了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行集团化办学战略,并与20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行“学院与集团公司,系部与分公司(项目部),教研室(专业)与项目部(工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四级对接的紧密型校企立体运行机制。广泛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顶岗就业一体化、科研攻关、联合共建等多元化合作。同时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动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邀请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此外,该院在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武汉铁路局信阳工务段等合作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完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选派专业课教师赴施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和技术服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
  开辟工地课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陕铁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大二年级学生中探索“工地课堂”现场教学模式,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合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针对铁路施工企业流动不定的特点,该院按照专业对口、工学交替的原则,在铁路建设沿线组建“工地课堂”,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互兼互聘,交替授课,在教学中实行教学组织的柔性管理,教师结合实际施工工期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一边组织专业教学,一边与学生共同研究施工工法,解决施工项目技术难题。工地建到哪里,课堂就跟到哪里,形成了与铁路建设点多、线长、流动特点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该院大二学生先后在京石客专、沪昆客专、兰新二线、西宝客专、大西客专、长昆客专、合蚌客专等多个企业工地一线,参与测量、材料试验、施工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和工作,既解企业缺人的燃眉之急,又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锻炼提升,实现了“工地变课堂,教师变师傅,学生变员工”的三个转变,促进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确保了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办学40年来,陕铁院紧紧依托铁路行业,坚持“铁路工程”办学特色,实施品牌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为我国铁路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陕铁院毕业生秉承母校“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和“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以“职业素养高、上岗时间快、实践技能强”受到用人单位普遍赞誉。
Copyright& 中华铁道网 版权所有
号 && 京公网安备14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掠影
依托铁路做专做强 导向就业凸显特色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办学掠影
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新高,第一志愿报考率平均达到112%以上。2006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高出录分线62分,文科高出129分。办学事业凸现出报考率高、录取线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的“四高”特征。究其原因,来源于学院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所铸就的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来源于适应市场法则的竞争能力,而竞争取胜的唯一法宝就是依靠特色办学。特色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凸显了学院姓“铁”的品牌优势,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声誉,从而形成了学院铁路属性、集束专业特征和就业强势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办学有特色:因铁路而生,倚铁路而长,随铁路的延伸而成长
从渭南铁路工程学校,到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5年迁延发展,升格更替,陕铁院的办学理念在改革创新中与时俱进,但围绕铁路和工程做文章的理念则始终未变,体现了学校决策者执着的铁路情怀和理性的办学定位。学院犹如铁路的中转枢纽,把各种优良的办学资源聚拢而来,又把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沿铁路分散而去,已累计为社会培养2万余名合格的铁路建设者。铁路是学院的聚焦点,“工程”是学院的辐射源,由此铸就了学院依托铁路办专业,依托专业聚人才,依托人才兴事业的良好格局。
迁延发展:因“铁路”而生,倚“铁路”而长。20世纪70年代,铁路面临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大发展的良机,而有一技之长的铁路建设者尤为奇缺,培训提高大批铁路职工的业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铁道部决定成立渭南铁路工程学校,开办中专层次学历教育,为铁路行业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铁路事业的发展,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30余年间,学校先后为铁路行业培养了万余名合格的建设者,辛勤耕耘的足迹遍布各大新建铁路干线。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益也在不断随之发展和提高。
改革创新:立足铁路,服务工程,打造品牌,提升质量。2003年,学校划归陕西省政府,直属教育厅管理,升格为高职学院。学院的“软”“硬”件优势教学资源均集中在以铁路工程为核心的专业布局上。如果走综合发展之路,难以避免专业设置趋同化、办学模式雷同化、教学资源稀缺化的弊端。只要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铁路特色是学院立足高职园地的基础和优势,也是学院应对市场竞争的标志和法宝。宽而全是一种办学形式,专而精也不失一种选择。所以,院领导邀请专家和用人单位来校会诊把脉,帮助学校合理定位。结论是:办最好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不求做大做全,力求做专做强。整合资源,形成优势,发挥极值,打造品牌,依铁路有为,依铁路定位,办出“陕铁院”的鲜明特色。
专业有特点:依托铁路工程,形成了“1+X+X'”三级专业建设格局
以铁路工程为核心,形成了集束型专业布局特色
建校以来,院党委提出了“依托铁路行业,紧密结合市场,发挥以铁道工程为主干的‘集束’型专业群优势,精致管理、做优做精,走内涵发展之路、实施品牌战略”的办学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改革、整合等措施,开办了17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铁路工程类专业为核心的集束型专业特征。目前,学院开办的17个专业按照属性来分析,有15个专业隶属工程大类,占88.2%;专业所属学生占所有在校生的98.5%,专业方向之集中居全国铁路高职院校之首。
按照“1+X+X'”模型构建三级专业建设格局
建院以来,学院在专业建设上遵循有利于现有专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专业向铁路工程方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的原则,提出了按照“1+X+X'”模型构建三级专业建设格局的总体思路,并已初步形成了专业构架特色。
“1”,即围绕铁路工程选择优势明显的专业作为学院的长线主干专业;
“X”,即围绕“1”,拓宽专业服务面向,选择3—5门专业作为外延拓展型支撑专业;
“X′”,即围绕“X”,面向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选择与之相关的社会急需专业,作为辐射支撑专业群。
“1”是中心,是基础,“X”是拓展,是专门化,“X′”是支撑,是辐射点。三级专业基础相互融通,特别是“1”与“X”之间,最大的区别仅限于少数强化型专业课程的区别。明确了三级专业构架,学院就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办出“品牌”效应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提升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如: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作为“1”,即长线主干专业;拓展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再辐射开办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材料工程技术等专业,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融通,互相支持、互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格局。
围绕专业格局,构建课程模块,形成符合学院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学院按照长线主干专业、相关支撑专业、辐射带动专业三级专业建设格局,不断加大课程改革与建设思路,形成了与专业建设相互吻合的课程建设体系。这种“基础课程相融相通、专业课程互相渗透、核心课程部分共融”的结构,充分体现出了学院集束型专业群构架的鲜明特征。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学院适当增加了部分现场急需的课程,满足生产需求。如在新修订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新增了《工程爆破》,同时增加了道路桥梁概论、高速铁路概论、高速铁路施工或养护维修等专业拓展课程内容。工程造价专业增加了《建筑测量》课程,公路与桥梁专业增设了《公路工程检测》课程,以满足现场要求技术人员掌握新建高速公路的质量监控和检测技术的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增加了《工程监理概论》和《工程建设法规》课程,以适应目前建筑类毕业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围绕专业建设,构建以铁路工程主干专业实训基地为重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瞄准专业的“1”,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了与长线主干专业配套的,能满足不同铁路行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重点实验实训中心,覆盖多个“X”支撑专业,既保证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又避免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如测量实验室先后购进静态全球定位系统(GPS)3套(12台),动态全球定位系统(GPS)1套,光电测距仪1台套,全站仪79台套,各种精度经纬仪221台,各种类型水准仪177台,总价值630余万元,能够同时满足7个班的课内实训和技能强化训练任务。该实验室拥有仪器类型之全,数量之多居全国铁路高职类院校之首。测绘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达340亩,陇海、西(安)合(肥)铁路相伴而过,桥梁、隧道、涵洞、抗滑桩、护坡、挡土墙等各类工程结构物一应俱全,其面积之大、功能之全居全国铁路高职院校之首,可覆盖多专业、多工种实习实训项目,满足多个专业实习实训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有创新:通过订单培养、企业特色班等形式,探索形成“两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院在加强与34家国有大型、特大型铁路企业合作的基础上,紧紧依靠65个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运行机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一生一强”或“多生一强”的毕业生能力特色。
“两段三结合”式培养模式
“两段”即按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在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第一阶段是指一、二年级、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前十周(2.25年)。理实并重,学做交融,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相结合;第二阶段是三年级第一学期后十周到毕业(0.75年)。主要是强化技能岗前培训,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订单式委培模式
目前,订单式委托培养已经是陕铁院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人单位提前到学院预定毕业生,同时在学校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特殊需求,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要求,学院依据此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技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学院先后与中铁九局订单委培32人,与中铁四局五公司订单委培101人,与中铁一局三公司订单委培29人,先后累计共订单式委培学生259人,实现了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效果。
企业特色班模式
在订单式委培模式的基础上,学院还积极探索,选择需求量大或者岗位人才培养要求比较集中的单位开办企业特色班,集中管理,强化培训。不但加强基本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针对企业特点,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企业自豪感。如与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合作开办“桥定班”、“物流班”,由企业在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挑选组成新的班级,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两班共定向培养86人;与中铁一局物贸公司合作开办“物贸桥建班”,采用企业和学院共同授课的形式,共培养专业人才54人。
顶岗实习模式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利用与企业建立的6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一是结合分段教育,利用课程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到工程一线实践操作,具备真设备、真环境、真氛围、真生产的特性,提高了课程实习的效果;二是在专业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利用参与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去有目的顶岗,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和现场的零距离对接。每年都有60%左右的签约同学能够提前6-10个月的时间奔赴各种岗位进行实习。在准就业顶岗实习的同时,企业一般会给学生发放1000元左右的实习工资。若工程结束或任务不紧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学生还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参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等,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半工半读。
学生有特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多年来,陕铁院按照“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身心健康素质是保障”的素质教育理念,坚持“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强调基础与特长并重,专业与人文融通,努力培养学生“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陕铁院精神,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推行“双证书”制度,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
1998年,陕铁院较早在全省高职院校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并重制度。2003年,又提出了毕业生合格与特长的能力要求。针对铁路工程各专业所对应的各种职业岗位,提出把较强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土工及建材试验能力、工程施工管理和概预算能力作为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重点训练和培养。2004年,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将课程教学内容、考试和考核与各种社会技能考试、鉴定考核有机结合,部分教材直接选用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在院内设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NIT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陕西省造价员培训等职业技能鉴定所(点)。目前具备15个技能工种的鉴定资格,为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取证和毕业后的就业准入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各专业毕业生取证率超过91%,大多数同学都有一证(毕业证)一书或多书(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技术业务的多面手,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做到环境育人
学院坚持以两课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纪念党的生日、国庆节、弘扬长征精神等活动对全院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宿舍形象设计大赛、创建文明校园等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同学们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进行军训、公益劳动、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安排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了“苦得、累得、饿得、受得”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作风严谨”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环境能力强,能很快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赏。
就业有强势:“四率”带动“三率”,彰显办学效益
近年来,陕铁院坚持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代表家长、考生、社会三方利益着眼,开创性的提出了“确保就业率,巩固签约率,拓宽专业对口率,提高岗位稳定率”的“四率”原则,辐射带动了“报考率、报到率、第一志愿上线率”“三率”逐年提高,取得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可喜成绩。
“四率”带动“三率”,凸现鲜明的办学特色
由于陕铁院开办的专业市场适应能力强,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以“团结协作精神好、能够吃苦耐劳、专业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实践能力强”的素质特色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加之就业单位相对集中在国有大型和特大型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和大型施工企业,且单位的用人机制灵活、毕业生发展空间良好,个人收入满意度高等因素,形成了较高的就业率、签约率、专业对口率和岗位稳定率,奠定了学院就业工作的良好声誉。“出口畅”换来“进口旺”,较高的“四率”赢得了连锁效应,辐射带动了“报考率、报到率、第一志愿上线率”逐年提高。从2001起,学院连续六年超过了96%的较高就业率,其中签约率平均在85%以上,而集中在铁路行业就业的占90%,上岗以后的专业与岗位对应率为98%,岗位稳定率也达到了95%以上,凸显了该院毕业生的就业力,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
“召回制”成就了就业大市场
2003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领导以博大的气魄和胸襟,果断做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开创意义的决策,就是试行“召回制”。把用人单位感到不满意的毕业生,召回到学院重新学习培训。这一重大决策,实现了家长放心、学生放心、用人单位放心的“三方共赢”,凸显了学校教育的人性化和责任感,打出了学院就业工作的知名品牌。学院先后对2003年召回的8名、2004年召回的4名、2005年召回的3名学生进行了再培训,使他们重拾信心,“回炉”成钢,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多次到该院选聘的中铁隧道局集团人事部负责人说:“陕铁院敢于承诺对毕业生实行‘召回制’,是对自己教育实力有信心,对培养出的学生质量有信心的表现,反映了学院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市场意识”。如今,陕铁院的毕业生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哪里有铁路建设,哪里就有该院的毕业生,他们携着母校的荣誉,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与共和国铁路建设一起延伸。(柯昌万)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信息
>> 最新新闻
致陕铁院2016届毕业生“三句话”
浏览次数:483
全体2016届毕业生:
一、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转变就业观念迫在眉睫   截止日,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数4366人,男生3580人,女生786人,目前已就业1879人,男生1725人,女生154人,未就业人数2487。未就业学生基数很大。但就在此种严峻形势下,还依然存在毕业生不能积极主动面试,等靠思想严重,在单位顶岗实习期间不能安心实习,抱怨苦累,甚至违约,截止目前已经有93名学生违约,给用人单位留下十分不良的印象,为学院良好的声誉提供负能量,不知珍惜来之不易的就业岗位,总想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面是很多企业招不到人;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则是“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留恋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就业;有的大学毕业生强求专业对口,一步到位,不愿“骑驴找马”;有的要求工资要高、福利要好、工作要舒服;有的强调“以我为本”、频频跳槽,哪里钱多就往哪跑,甚至把岗位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诸如此类的就业观念,致使用工岗位和社会结构、特别是就业环境产生严重失衡和重大压力。   李克强总理说,“要营造一种社会氛围,使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或者说形成一种适应就业需要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称。其实在每个领域,即使是看似很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大学生、研究生,也应该有这样的理念。”   因此,当前我院毕业生都应该积极地转变就业观念,与其整天抱怨,不如让“脚先着地”,树立现代社会需要的新的就业理念,主动应对就业形势、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把个人的理想和期望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从普通行业干起、普通职业干起、普通岗位干起、甚至从普通薪水干起,充分融入基层、体验民生、体察社会,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强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只有把就业眼光放远一点、选择岗位条件低一点、工作付出再多一点,才能就好业、好就业。   李克强还说,“获得理想的职业、走到高的岗位往往也是从低层做起的。我并不想把‘总理’和‘农民’这两个岗位做贵贱之分。但是,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在几十年前我就是农民。当年我当农民的经历对我今天担任总理的职务受益匪浅。我也相信,这个会场建筑中心的管理者,如果他有‘刷马桶’的经历,会把这个建筑群管理得更好。”   就业观,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整体价值观。只有摒弃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就业观念,坚持从基层、从低层做起、从普通岗位干起,才能为体现和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奠定根基和思想准备。   希望大家树立和坚定具有时代性的就业理念,“把事业的火种撒播于基层,把腾飞的支点选定基层,把个人的梦想放飞在基层。”希望大家破除陈规陋习、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行动、面向实践、面向基层、面向创业寻找就业岗位,积极发挥专长,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 二、上海铁路局“招聘条件”发出了就业竞争集结号   上海铁路局2016年新招聘员工不再局限于原铁路系统直属的几所铁路学校(陕铁院是其中之一),而是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通过上铁资讯网公开发布招聘信息及招聘程序,严格按照学校发邀请函→学校组织学生网上报名→上海铁路局资格审查→面试考核、确定人员→结果公示(7天)→与毕业生签约的程序进行。招聘只接受网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具有面试资格的2016届毕业生参加,不接受任何书面形式的面试材料,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环境。同时,上海铁路局一再重申2016年招聘将严格按照精细化的程序执行。   这一信号预示我院行业优势的相对减弱,原来铁路系统内学校之间的就业竞争,现在变成全国范围内所有铁路专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对于毕业生的人数需求将可能有减少的趋势,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将全面提升。  三、中铁航空港一公司“招聘要求”急唤毕业生综合能力提升   10月10日,中铁航空港一公司来院招聘项目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聘要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普通话标准、善于表达,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身体健康,有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能胜任办公室日常文字工作。   这次招聘要求给我院毕业生在个人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青春靓丽的外形,更要有阳光自信的内在,同时在语言表达、礼仪修养、机灵活便方面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另外,写作能力一直是我院大部分毕业生所欠缺的地方,因此更应加强这方面平时的积累和训练。      2016届全体同学们,就业工作已全面吹响号角,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站在了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请你们:   1、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求职准备过程中,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众多来院单位,诸多竞争对手,各方面的充足准备都必不可少。专业知识的再巩固,求职技巧的学习积累,求职信息的及时获得,自身气质形象的包装等等,每一项都值得我们用心准备。在以往的优秀求职经验交流中,不乏有同学深情回忆当初彻夜看专业课笔记,看各种面试秘籍,看着视频学打领带、学化妆,他们手中记录详细的招聘信息等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准备只有更充分没有最充分!这些准备不仅能让你获得能力上的提高,在与他人的竞争中,你的自信度也将因此而大幅提升。在求职的战场上,“军备竞赛”的大幕永远不会落下。   2、信息获取能力十分重要。 请大家时刻关注陕铁院主要就业网络平台:就业指导中心官方网站,就业指导中心官方QQ群,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信、微博,在微信公众号中,每天都有相关指导文章以及指导活动的推送,并且整合了招聘会等的信息,既能使同学及时获取求职指导信息,也能随时掌握学校招聘会动态。除这些以外,许多网站以及手机应用等的工具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同学们可以有所选择的加以利用。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络平台一方面作为我们向同学们传递相关指导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倾听同学声音,沟通学生交流的平台,因此在求职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是感受都可以向我们留言或是投稿,我们都将认真倾听。   3、审慎签约,恪守信用。 签约需审慎,解约要三思。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们建议同学们在签约时一定要审慎,仔细阅读三方协议条款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附加条款,充分考虑后签约。签约后尽量不要解约,如必须解约时应与用人单位妥善沟通,保护自身权益,降低解约成本,珍视自身信用,并按照程序办理解约手续,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就业指导中心将在2016求职季中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着力为同学打造良好的求职环境和求职体验,将求职指导与咨询贯穿求职服务始终,为同学们的求职之路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将更加积极地邀请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揽才,提升招聘岗位的质量和数量,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求职机会。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的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我们。
&&&&&&&&&&&&&&&&&&&&&&&&&&&&&&&&&&&&&&&&&&&&&&&&&&&&&&&&& 就业指导中心
&&&&&&&&&&&&&&&&&&&&&&&&&&&&&&&&&&&&&&&&&&&&&&&&&&&&&&&& 日
版权: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信息网
电话:   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站北路东段一号
您是当前第4189108位访问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铁什么时候停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