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长于封建时代时代女眷头饰

齐鲁行(二):聆听孔子
齐鲁行(二):聆听孔子
第二站:曲阜&&时间:8月8日下午-8月9日中午
说起孔子(Confucius),全中国人乃至世界人士都略知一二,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实,孔子可以说是一位“命运多舛,一波三折”的人物。他中年得志,在鲁国为官,后受国内三大势力的排挤,只得罢官而去,与弟子周游列国,途中经历种种磨难,特别是在陈断粮,危及生命,孔子却一直弹琴唱歌。而后潜心修学,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公元前<font FACE="宋体-1年,孔子去世。鲁哀公立庙祭祀孔子。汉高祖路过曲阜时,用隆重的太宰祭祀孔子,开创皇家祭孔的先河,二千年间从未断绝。孔子最后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位极人皇,享尽人间烟火,受遍历代祭祀。但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的摧残,孔子被戏谑地称为“孔老二”,孔家学说遭到完全的否定。然而时至今日,当地政府又借孔子之名大力发展旅游业,孔子又“火”了一把。但,他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永恒的。孔子的杰出贡献可分为两类。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仁政”、”以礼治国“,他的这套思想成为两千多年中国封建制度的思想核心。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孔子原始的思想被歪曲。在教育方面,他的贡献十分巨大。提出了许多例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弟子不必让于师,师不必贤与弟子”的先进教育理论,并因此培养出了许多贤人,衍生出许多典故,被誉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怀着对这一位两千多年前的老人的崇敬,我们于8月8日下午七点多到达曲阜站。曲阜站位于曲阜的东南端,是个很破旧的小站,且那个地段交通很不发达。我们只好乘出租前往住宿地点。入住的七天快捷酒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正位于孔庙南段约一百米处,在前往景点的过程中节省了很多时间。
在酒店内放好行李后,我们便开始了今晚夜游曲阜的旅程。计划一个环线,沿途可以观赏曲阜明故城(即明代修建的城墙)。由南部越往北走,就越灯火辉煌。走到明故城墙下时,巍然矗立的明代城墙与彩灯交相辉映,在现代化的气息中透出一丝的古朴。一条护城河环绕城墙,沿岸杨柳茂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漫步一圈后回到酒店入睡,&期待明天能够真正聆听到孔子的心声!&&&(8月8日晚)
今早醒来感觉天气不是那么热了,或许是昨天天阴且飘落几点雨滴的缘故吧,这正为这次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吃过早饭后,便步行前往曲阜明故城外,观看于八点开始的开城仪式。在明故城城墙之上,有“万仞宫墙”匾,相传是乾隆所题。开城仪式是根据孔子提出的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内的“六艺”所编排的一组表演。仪式过后,游客便大批涌入。在经过一个瓮城后,便看到了三孔景区的第一个建筑群——孔庙。
曲阜孔庙位列全国孔庙之首,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度不凡。庙门前的第一个牌坊“金声玉振”听起来就很霸气,是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金声玉振“坊后面分列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左右分列“德牟天地”、“道冠古今”坊。这是孔庙前的一系列牌坊建筑群,是历代帝王对孔子功绩最基本的褒奖。顺着帝王祭祀的中轴线再往前走,便是孔庙的第一道门——圣时门,赞扬孔子的“圣明”学说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走过这一道门后,便可望见孔庙内古柏参天,隐天蔽日,道路上铺的方砖被湿滑的青苔包裹,时有清风徐来,沁人心脾。而仿北京金水河而建的玉带河早已干涸,仅存古河道。
经过了接下来的三道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后,我们望见了孔庙内的藏书楼——奎文阁。阁内藏有仿照明代刻本——《圣迹图》,称之为历史上最早的连环画,描述了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迹及其死后帝王对他的褒封。可叹的是,孔子生前家境清贫,仅靠教书度日。
&奎文阁之后的是十三碑亭,是宋至清的历代皇帝祭祀孔庙是为孔子书写的功德碑所建的碑亭。碑亭都是被黄色的琉璃瓦覆盖着,表现了孔子所受褒封的等级之高。对石碑我倒没有太大兴趣,反倒是碑亭的建筑特色很令我好奇。碑亭之间的飞檐互相穿插,其间只有微毫之距,不得不令人昨舌。现今被用作贬义词的“勾心斗角”即出处于此,没想到它是为了赞美这里的高超的建筑技艺。大成门位于十三碑亭之后,是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前的一道门。在这里,孔庙的帝王威严已可见一斑。在大成门后有一棵桧树(秦桧之桧),号称是“先师手植桧”,至今仍郁郁苍苍(发现凡是有古建筑有关的,这里的树木都很长寿)。大成门之后,便是据说孔子曾在此讲学的杏坛。虽不见杏树,但这座四四方方的亭子却别有风味,杏坛内有乾隆御书《杏坛赞》。走到这儿,我想到,爸爸和孔子都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这么说爸爸与孔子属于同行。借着这点儿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我向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最美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杏坛四周古树丛生,后面便是孔庙的主题建筑——大成殿,是孔庙内最辉煌的殿堂。大殿顶部用黄色琉璃瓦覆顶,金碧辉煌,大殿周围有十几根粗壮的盘龙柱,柱子上都雕刻着一条威严但不生硬的龙。殿上“大成殿”匾为雍正皇帝手书。殿内一块蓝色的巨匾上写着康熙皇帝手书的“万世师表”,可谓是对孔子贡献最高级别的褒奖。大成殿之后是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Q&&gu&#257;n})的殿堂,但只有一个牌位,这又令我感受到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不公平状况。圣迹殿位于孔庙中轴线的最后端,里面陈列着明万历年刻本《圣迹图》与唐吴道子的孔子像刻本。在中轴线体验完毕之后,我们又折回游览东路,这一条路线上有汉画像石陈列馆、孔氏后人藏书避难的鲁壁、陪伴孔子度过一生的孔宅故井,以及孔子教儿孙读书学习的诗礼堂。游览完东路后,我们从东门出孔庙,开始游览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府邸。为中国现存最大、历史最长的封建贵族府邸,号称“天下第一家”。宋代开始封孔子嫡系子孙为衍圣公,自最后一代衍圣公已有七十七代。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在解放前夕去往台湾。至今孔家后代的行辈虽已经过千百次修订,但同龄的行辈已相差十几袋之多。曲阜孔氏或许是中国最为尊贵的氏族,衍圣公也同样成为历史上袭封时间最长的封建贵族。府内的建筑大多是翻新的,但结构布局有条不紊。有接待贵客的厅堂(悬挂由慈禧题写的寿字),还有处理宗族事务的,供子孙读书的,避难的奎楼,女眷与下人居住的房间。府后有一座铁山园,园中既有苍松,又有假山花草,富有情趣。由此,我也体会到了孔府内等级的森严。
参观完孔府这座深宅大院后,我们又乘观光车前往孔林。(孔子及其后代的墓葬地)。在古代,帝王墓为陵,只有圣人墓才称为林。孔林在曲阜,关林在洛阳,两座林,文武两圣人,交相辉映。
在孔林内,数以万计的柏桧枫楷等古树遮天蔽日,城墙、道路早已被青苔侵蚀,显得十分湿滑,空气中透过一丝泥土的芬芳。它不像帝王陵墓那么威严,反倒相对更为柔和,好像圣人在抚摸。一阵小雨过后,孔林中显得尤为宁静。于是,我们怀着这种崇敬的心情拜谒孔子墓。孔子墓没有帝王陵那么气派,享殿前方两侧有华表、石兽、石翁仲,特别是石兽,憨态可掬,尽显情态,好像在享受圣人的抚摸。孔子墓的前方是其孙(沂国述圣公)孔汲墓,右侧是其子(泗水侯)孔鲤墓,有“携子抱孙”之意。&孔子墓墓碑上用金色篆体书写“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可见孔子在古代的地位是帝王级别的。孔子墓的左侧,有他的弟子子贡守灵六年的庐墓处。孔子死后,弟子们皆守灵三年而去,唯有子贡庐墓六年。孔林中仍保存着他所植楷树的一段树干,向世人表现他对先师的崇敬与怀念。
漫步在墓园之内,心中忽然升腾,会想起这位老人两千多年前为使国泰民安、百姓守礼所做的贡献:修订《诗》《书》《礼》《易》,编纂《春秋》。这一切,使他的一生最终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使他的人生理想得到了升华,使他的人格魅力光照万世。
自古以来,帝王祭孔自然是怀着一份崇敬的,但其根本是借着儒家学说巩固政权。但孔子最初追求的是以礼治国、以人为本、仁政为民的完美境界。他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了一生,而且用一种长远牢靠的方式——教育,传播下这种思想,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人为这个目标奋斗着。
或许,此时,这个理想已很不成熟,但当我们方向迷失,精神堕落的时候,回想起孔子他老人家的谆谆教导,就会感到心灵的净化,人格的魅力在闪耀,真善美在靠近,这是孔子思想对目前国人来讲最大的益处。一种纯朴无暇的思想,在任何时代对于迷失自我的人来讲都是一剂良方。庙中的、府中的、林中的古树能使我们更贴近孔子,聆听他想说的想要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且论性功能障碍的孔子是否会被国学辣妹勾引
孔子,名丘。是一个文化人,并且开创了一个文化学派。自汉以降,很多为了标榜自己有文化的人把他尊成了文化人的始祖。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不是一个文化人,我是一个文明人。在这个社会里,文化和文明是很难结合到一起的。很多有文化的都在或多或少的惹上一些不文明的事情。我在学术上对孔子没有太多的研究,只知道他说了很多很拗口的话。并且让弟子们整理出来了,居然流传很多年。我更加关心的是孔子的私生活。
孔子是个人,并且是个男人。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历史书上面他都是以一种宽额长髯外加很多皱纹的老人形象出现。这确实很让我们有一种历史文化的沧桑感,和对大师的敬畏感。可是本人却是个闲人,我居然只对孔子的个人问题感兴趣。
孔子肯定年轻过,甚至也很有可能尿过炕。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怀疑孔子也应该曾经对女色动过心。孔子在为我们所知的年代里,干的最多的一些事情就是到处游说,到处讲学。我总是在想,每当夜深更尽,缺月挂疏桐的异乡驿站里。孔先生是不是也会觉得寂寞无奈呢?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一个资料表明孔子是热衷于同性之爱的。并且听说孔子他也是有后代的,所以足可以证明孔先生是有过性经历的。所以孤独的孔子在孤独的驿馆的时候,很有可能寂寞难耐。又没有听说过,孔先生是带着女眷游历的。他的弟子倒是遍天下,弟子也应该有妻子家眷。可惜以孔老夫子的人品很难做到去调戏弟子家眷的事情。于是我们孔子一定是拼命的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并且最终在他学术文化得到空前成功的日子里,他也终于患上了严重的性压抑,甚至前列腺的肿大,最终导致性功能障碍。
这形成了一个多么大的尴尬,中国的文化人,中国的文化始祖,居然因为性压抑而患上了男性方面的疾病。我们可以沿着我跳跃的思维继续往下面联想。在孔子学术盛行之前,即先秦时代,中原大地上是没有什么处女情节或者是贞洁情节的。寡妇可以再蘸,闺女可以双许,甚至现在流行的试婚、婚前同居的情况,在那个年代里也是经常发生的。可是孔子为什么疾呼“贞操”之说呢?并且将这两个字绵延了两千多年,并且在宋明时达到了顶峰。
这当然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可事实偏偏发生了。这不由使我更加放肆的联想,孔子提出贞操学说,很有可能是以下两种原因。第一个,他老人家性压抑了一辈子,偏偏自己标榜的人品又不允许他做出趴在女茅厕墙头偷看的事情。他所有的欲火只能在每年鲜有的几次与老婆相聚的时候发泄。他觉得很委屈,于是立了贞操学说,让那些寡妇们也要性压抑一辈子。第二个,那就是孔子性功能障碍之后,再加上常年不在家,于是寂寞的老婆给他戴了很多顶鲜绿的帽子。孔子一怒之下,立说来限制人们的性自由。
当然,这些情况都是我的猜测,事实早已经无法考究了。这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大的联想意淫的空间。这是一个好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太多的死板和道貌岸然了。给文化的始祖想象点绯闻,很是一种别样的色彩。
于是,在思维活络的今日。勇敢者终于出现了。白乐天的后人,白小姐。从千古的文化重压中跳了出来。撕碎了传统礼教带给自己的束缚和衣服。露着肚脐和腋窝,在孔子陵前搔首弄姿。真是其眼也迷离,其身也窈窕。白小姐用自己的肉身来承载了即将衰老的中国文化,她宣称要勾引孔子,用她年轻的身段来换取一个垂垂的文化老人,一次青春的勃发。仿佛在做出这样一个宣言:让孔子用喷薄的精液在白小姐身上写出更加绚烂的国学吧!
对于这件事情的本身,我是举五肢来赞成的。可是对于这件事情的做法,我却有点尴尬和茫然。白乐天是个诗人,当然也能算个大儒。一个大儒的后代要用肉体来勾引大儒的始祖,这总有点乱伦之嫌,这让我十分尴尬。而白小姐放弃了传统礼教的束缚去用身体喝止现代人们对传统国学的遗忘。而这传统国学的创始者偏偏又是传统礼教的缔造者。这又让我的思维感到茫然失措。
于是我的思维又回到了文章的题目上来,九泉下的孔老夫子是否会被这个国学辣妹所勾引,他的性功能障碍是否能够治疗痊愈?而白乐天在九泉之下又会为自己后代与祖师之间的这段“乱伦、黄昏、婚外恋”又会有什么样无奈与尴尬?我无从得知,就象我无从得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国学究竟要走相何处一样。
/ellcfeyoyo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