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瓶安全吗么?

led灯具怎么选 led灯具选购三大原则
&& 16:12:00.0&&编辑:silver
第3页:led灯具怎么选 led灯具的安全性
相关阅读:
所属分类:文章详情
登录:&&&&&&&&&&&&&&之前我也看到过,挺漂亮地想买一个,出于对科学的执着还是上果壳搜了下,看完之后就不想买了……转过来给你们看一下。===================================================================(文/)天气瓶全名天气预报瓶,又名风暴瓶,英文名StormGlass。发明人说法不一,其中一位据说还是气象学家罗伯特·菲茨罗伊(Robert FitzRoy)——此人就是达尔文进行环球考察时乘坐的那艘“小猎犬号”的船长。他把蒸馏水、樟脑、乙醇、硝酸钾和氯化铵混合成溶液,密封在玻璃瓶子里。随着天气的变化,瓶子里溶液的结晶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观察结晶就能预报天气。然后就是各种淘宝卖家的介绍,都说能预测天气——“当瓶中液体清澈干净,代表天气晴朗;当瓶中液体混浊朦胧,代表天空多云阴郁;当瓶中出现大片结晶,代表将降温甚至下雪。”(各家描述略有出入,总体上大同小异)淘宝商家对天气瓶不同天气产生不同晶体变化的介绍PS:不得不说,在淘宝搞调研真的太考验人性了,鼠标神不守舍东点西点根本停不下来,调研结束后差点破产。掐指一算:这顶多是个漂亮的温度计!首先,天气虽然千变万化,其实归根结底不外乎是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对于天气瓶子而言,由于它是密闭的,所以湿度和气压无法施予影响,真正能对它产生作用的就只有温度。我们可以看看天气瓶子号称能预测出的几种天气:晴、阴、多云、降雪、暴风雪……这些天气状况,都并非只由气温这一个指标来主导。比如说,某地,冷空气来了,气温下降(这是天气瓶能捕捉的),但到底会不会下雪,还取决于水汽输送条件(这是天气瓶不能捕捉的),所以天气瓶子怎么可能判断下雪呢?!还有阴、晴、多云,这些天气现象完全可能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发生,其差别仅在于天空云量(晴为云量<30%,阴为云量>70%,中间的为多云),天气瓶子又怎么能获取到天空云量信息呢?其次,既然天气瓶子完全依赖于温度变化,那显然它就必须放在室外,才能与大气温度充分接触。可是几乎所有的广告和介绍都没有提示这一点,大部分图片也都是放置在室内——这倒也与它精巧脆弱的造型相符。在如今的居室条件下,室温变化已经越来越小了,冬天有暖气、夏天开空调,这种条件下,天气瓶子连真实的气温都反映不了,更别说再进阶到天气变化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算我们把天气瓶子放在室外,就算室外的天气瓶子真能反映出气温变化——那又怎样?这能叫“预报”吗?!什么叫预报?现在是10℃,我跟你说,24小时后会变成20℃,这才叫预报!而天气瓶子无非是现在已经20℃了,它用结晶的状态反映出来而已,这可不是预报,这只是实测,其功能仅仅相当于一支漂亮的气温计——把抽象的水银柱刻度,换成了具象的溶液结晶型而已。等下!到底能不能实现温度计的功能还且说呢!做个实验:天气瓶比温度计任性很多天气瓶子里的溶液结晶变化,到底能不能反映温度的变化?或者说,能反映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战胜了我爱财如命的本质——我去买了一个天气瓶子!在买的瞬间我突然又想到,要不要考虑下瓶子自身是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瓶子却产生不同的结晶变化?理论上来说,此时我应该买100个瓶子来观察。但是!我爱财如命的本质终于战胜了一切——我决定只买两个来看看再说……OK,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气瓶子。我把它们放在室内远离暖气的窗户边上(之所以要远离暖气是为了照顾南方人民的情绪),它们总体上很清澈,只在底部有少量小枝杈一样的结晶。过了24小时,请注意,此时室温跟昨天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它们就变成了酱紫——两个瓶子的结晶就像在自己生长,而且很明显左边的瓶子里的结晶长得更快。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太小了,我决定找个变温幅度更大的地方来观察!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实验基地,借助他们高大上洋的实验设备来完成我们的小打小闹小实验。用基地老师的话说——杀鸡用牛刀!请看这个箱子!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箱子!这是一个可以人为决定温度、湿度和气压的箱子,全名温湿压联合试验箱。温湿压联合试验箱(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实验基地提供)考虑到,正如前面所说,湿度和压强不能影响密闭瓶子中的溶液和晶体,所以我们把湿度和压强都定为接近自然状态的常数:湿度为30%,压强为1013hPa。好了,下面开始变化温度:刚放进箱子的瞬间,溶液还很清澈,只有底部有少量结晶。室温时拍摄PS:如果你发现两个瓶子变胖了的话,那是因为——没错!镜头太近了!请忽略摄像大哥酷似赵又廷的面庞,哎呀你们又看不见!难怪妹子们自拍要配备专用自拍杆啊,离镜头太近只会拍出车祸现场啊!抱歉在那一刻我走神了……温度先升到40℃,静置15分钟,额,似乎没什么变化。40℃时拍摄温度降到30℃,静置15分钟,咦,左边瓶子出现了轻微的浑浊,感觉结晶都悬浮起来了;而右边瓶子依旧清澈,只是底部的晶体变多了一点。所以,是温度越低、结晶越多吗?30℃时拍摄温度降到20℃,静置15分钟,咦,又回到清澈的状态了,跟40℃时非常类似。哎呀不会是箱子的温度设置出问题了吧?赶紧检查了一下,的确是20℃呀——看来瓶子很任性!20℃时拍摄温度降到10℃,静置15分钟,又没什么变化了。看来结晶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的线性关系,比如温度越低、结晶就越多。10℃时拍摄温度降到0℃,静置15分钟,左边瓶子里悬浮的结晶增多了,显得很浑浊;右边瓶子里的晶体也在增长,但速度比较慢。0℃时拍摄温度降到-5℃,静置15分钟,晶体继续旺盛生长,但右边的瓶子始终保持慢半拍的节奏。-5℃时拍摄正准备继续降到-20℃,基地老师突然说:“等下!降到20度这玩意儿不会冻炸了吧?!”我说:好呀好呀那我们就拍个冻炸了的吧!到时候我就配个图说——看吧我们把天气瓶子虐!到!炸!裂!噗哈哈哈……基地老师:噗哈你个鬼啊!瓶子炸了是没事儿,这箱子怎么办?弄坏了你赔?!我:赔不起……好的我们停止吧!于是我们把温度恢复到0℃,开始收拾东西。10分钟以后不经意看了眼——咦,左边瓶子里的晶体好像在向下沉淀,而右边瓶子里的晶体还在继续增加。0℃持续10分钟后拍摄干脆又等了10分钟,两个瓶子的晶体都增加了!而此时的温压湿条件并没有变化。0℃持续20分钟后拍摄再度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天气瓶子中结晶的状态呢?除了温度本身以外,温度趋势是否对结晶形态也有影响呢?比如同样在10℃的状态,从20℃降到10℃,跟从0℃升到10℃,结晶会不会不一样呢?静置时间会不会也有影响呢?比如在恒定的条件下,晶体会不会自己生长?即使温度、温度趋势、静置时间等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结晶形态也不一样。这是因为溶液结晶本身就具有随机性呢?还是因为商品生产时不精确,每个瓶子中的溶液浓度有差异呢?思考了5分钟后,我找到了正确答案——我是学气象的又不是学溶液结晶的我怎么知道?!子曰: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我还是去找专业对口的老师来解答问题吧么么哒~场外求助:化学专家都说不靠谱了这位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博士,鼓掌~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孙亚飞博士我:孙博士孙博士,你看到我的小实验了吗?孙:看到了。我:有什么看法呢?孙:女人为了逛淘宝真是什么理由都想得出。我:……重点错!重点是天气瓶子里的溶液结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好吗博士大人!孙:哎巧了,日本科学家长岛和茂跟你有一样的疑问,他和他的团队专门进行了实验,对天气瓶的结晶条件和结晶成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环境电场、磁场、湿度、气压这些因素,对于天气瓶子中晶体的生长都没!有!影!响!真正能造成影响的,主要是环境温度。一般对于这种樟脑-乙醇-水体系,温度越低,就越容易出现结晶。我:但是我发现,我们在降温过程中,它的晶体并不是越来越多,中间曾经有一阵反而变少了,后来又继续增多了。孙:因为温度变化的趋势和速率,也会影响结晶。比如同样是降温,快速降温的结晶和缓慢降温的结晶就不一样。还有外界扰动也会有影响,比如你要是摇晃过瓶子的话,就会促进晶体的生成。我:咦?摇晃瓶子不会把晶体摇散了吗?孙:呵呵,摇晃的确不容易形成完整的较大的晶体,但是就量而言,还是促进的。我:嗷,酱紫。还有一个现象,我把瓶子放着,环境没有任何变化,晶体自己就变多了,它是会自由生长吗?孙:会。我:那一方面,静置时晶体会自由生长;另一方面,摇晃时也会促进晶体生成。这似乎是两个相反的条件,却指向了同样的趋势——也就是非线性变化咯?孙:是的,所以结晶过程是很复杂的。我:最后一个问题,两个瓶子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结晶状态却不同,是不是说明结晶具有某种随机性呢?孙: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两个瓶子里的溶液比例和浓度不一样;另一种就是你说的随机性——我们业内更喜欢称之为“人品”。当然了,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而是有很多微观干扰我们无法克服,而宏观差别又很大,类似于蝴蝶效应,你懂的。我:赞!那这样看来,要想用天气瓶子来反映温度,是不太靠谱的了?孙:是的,干扰因素太多,还有拼人品,很难准确地反映温度变化。我:好的,明白啦!那孙博士您还有什么要跟我们的读者盆友们说的吗?孙:我想说的是,我也会做天气瓶子,这些溶液我们实验室都有,密封也没什么难度,价格便宜量又足,全国包邮……我:孙博士债见!总结陈词:就让天气瓶做一只安静的美道具吧!根据上面一系列的讨论,相信大家也能看出,天气预报瓶——第一,肯定不能预报天气;第二,不仅不能预报,甚至也不能实时反映天气;第三,不仅不能反映自然天气,甚至也不能准确反映室内温度。所以,这么说吧,天气预报瓶,其实就是一个能够很粗糙地反映出室内温度大致变化的工艺品。就功能而言,还不如一只简陋的气温计。当然,它可以用来观察晶体变化,也具有美观作用,仅此而已。至于其它神乎其神的功能性的宣传,我只能说——不可能啦!(编辑:老猫)
楼上SimonS已经回答的非常准确了&br&不过呢,为了更加真实有效的回答这个问题&br&我做了一个实验,当然不是淘宝买来的现成预报瓶&br&上图:&br&做这个试验,必须全称戴手套,为什么呢?因为,这全是化学药品啊,万一你没注意偷偷添了自己的手指呢,对吧,后果,呵呵喽&br&&img src=&/cb82a4b0c6fb78f19ab7_b.jpg& data-rawwidth=&2336& data-rawheight=&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6& data-original=&/cb82a4b0c6fb78f19ab7_r.jpg&&然后呢就是准备所用的化学药品喽&br&&img src=&/f26bcaae9cea830ace6df_b.jpg& data-rawwidth=&4160& data-rawheight=&2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60& data-original=&/f26bcaae9cea830ace6df_r.jpg&&烧杯两个,量筒一个,硝酸钾,氯化铵、乙醇、蒸馏水,当然还有樟脑丸,记住一定要天然樟脑丸,不过这次我被超市坑了,买的貌似不是天然的,强烈建议买粉末状的樟脑丸。不然你会像我一样得用脚先把它踩碎,哈哈哈&br&接下来就是告诉你为什么要选用天然的樟脑丸喽&br&&img src=&/5dba44d201b3c66dea53cfc0d614f3f4_b.jpg& data-rawwidth=&4160& data-rawheight=&2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60& data-original=&/5dba44d201b3c66dea53cfc0d614f3f4_r.jpg&&分别称取2.5g的硝酸钾和2.5g的氯化铵溶于40ml的蒸馏水中(有超纯水的话最好喽,为嘛?干净清澈啊,离子浓度非常小啊)再将10g磨好的樟脑丸粉末加入到40ml的无水乙醇中,搅拌,不停的搅拌,搅啊搅,如果能均匀溶解最好不过啦,然而臣妾做不到啊(都是樟脑丸的错,人工合成的樟脑丸含有很多高分子无机材料,还有萘,有毒啊)&br&&img src=&/125ed58a970d7d0df49dff1cbba2478a_b.jpg& data-rawwidth=&2336& data-rawheight=&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6& data-original=&/125ed58a970d7d0df49dff1cbba2478a_r.jpg&&搅拌温度选择30到40度之间即可,温度过高酒精挥发快啊,这个温度也利于溶解,当然不加温搅拌也可以(我即使加温也TM不溶解啊,坑爹的超市)&br&等不及了,将上述硝酸钾和氯化铵混合溶液加入到樟脑丸乙醇溶液中,我加,我搅。。。。。。尼玛,最后就这样了&br&&img src=&/fc2c6c06dea27f78531b9e_b.jpg& data-rawwidth=&2336& data-rawheight=&4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36& data-original=&/fc2c6c06dea27f78531b9e_r.jpg&&说好的澄清溶液呢??????????&br&哦买噶!!!!&br&&br&好了,试验做完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预报瓶到底是什么原理呢,能不能预报啊!!!!!&br&PS:首先,试验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br&1、樟脑丸的问题,天然粉末状绝壁最好的选择&br&2、周围环境,气温、气压、湿度的影响(当然这不是关键因素)&br&3、搅拌时间和乙醇挥发的影响&br&4、操作过程的影响(这其实可以忽略,因为操作完全正确,呼哈哈)&br&其次,天气预报瓶是什么原理呢?&br&道理很简单,在化学里面,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没错,就是一种物理结晶现象,就是结晶后晶体生长现象,不是化学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r&首先我们从预报瓶的构造上来解释,其重要特点就是密封、密封、还是密封!!!为什么要密封,很简单,因为不密封就会挥发啊,溶剂就会减少啊,最后要么蒸发完了要么就全是硬块头的晶体啊,还怎么实现晶体析出又溶解的现象啊!!!&br&为什么要用乙醇?因为用于结晶和重结晶的常用溶剂有: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氯仿、冰醋酸、二氧六环、四氯化碳、苯、石油醚等。第一,乙醇廉价,第二樟脑丸可溶于乙醇,第三乙醇沸点低。&br&为什么选用硝酸钾和氯化铵,因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均溶于水,微溶于乙醇,这样就为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产生结晶创造了先决条件,我太聪明了,哈哈哈哈,尼玛,这是常识!!!&br&好了,不要纠结这些细节好吗!因为再细节化学研究员都尴尬了!!!&br&现在就说说原理: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必将引起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发生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对溶液的溶解度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气压,然并卵,预报瓶是密封的,当然如果你密封的非常好的话,气压的影响可以忽略喽,所以最大的影响就是温度,初中我们就知道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关键因素!!!常识告诉我们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然,就是这个道理,结晶也是这个道理,知道什么是微溶吗,所以温度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到预报瓶,于是晶体就析出来了,至于为什么会形成各种形状呢,那是因为在结晶析出的时候有晶体生长,这和晶体生长速率,动力学有很大的关系!!!&br&好了,大致就是这样!!!&br&最后,这玩意到底能不能预报天气呢?回答是:不能!!!!不能!!!!!!!!!!!!&br&因为它只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迟来的预报,它不会预报未来的。OK!!!!&br&&br&华丽的分割++++++++++======================================================&br&&br&总结:把这个当个小小的艺术品哄哄女孩子就OK啦,还怕自己单身!!!!
楼上SimonS已经回答的非常准确了不过呢,为了更加真实有效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实验,当然不是淘宝买来的现成预报瓶上图:做这个试验,必须全称戴手套,为什么呢?因为,这全是化学药品啊,万一你没注意偷偷添了自己的手指呢,对吧,后果,呵呵喽然后呢…
修电脑的 顺便敲代码如何挑选led灯 led灯选购须知
&& 10:48:37.0&&编辑:ceci
第3页:led灯具的安全性
相关阅读:
所属分类:文章详情
登录:&&&&&&&&&&&&&&记住用户名我喜欢的商品
您还没有登录今日最新上架商品¥24.90¥8.80¥24.90¥1.01¥5.20你看过的商品(F5刷新)热门分类手机话费充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预报风暴瓶准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