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日内瓦旅游攻略的湖光像

欧洲大陆要论自然风光,的湖光山色绝对可以排在前列。有人说瑞士的雪山和高山湖泊有些像西藏的风光,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区士和西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便捷安全的交通方式,无需大马力的越野车、没有泥泞的翻山公路,瑞士发达的公路网遍布所有的山区,路况非常好。另外也可以乘坐多条线路在阿尔卑斯山区观光,这得益于瑞士强大的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技术,即使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也可以乘坐齿轨火车轻松到达山巅。在生活了四年,我去过十几个欧洲国家,相比之下最喜欢瑞士的湖光山色,国内的朋友让我推荐欧洲自然风光的目的地时,我都会首推夏天的瑞士。
之所以说夏天的瑞士,因为很多登山缆车由于天气原因(其他季节山上有积雪,不适合徒步)只有夏天才开放。在瑞士的wandern(徒步)绝不是国内旅游景点的“众人排队上山”,没有乌泱泱的游人,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这里的自然风光。当然在其他季节,瑞士的风光也丝毫不差(比如冬季是滑雪的旺季),只是我个人更喜欢夏季的瑞士。如果让我选择,花7-10天的时间游览瑞士比较合适。但是这次瑞士之行只是我的毕业旅行中的一部分,为了兼顾其他行程只好压缩到了5天。去年夏天的2个月里,我陆陆续续去了欧洲11个国家,之后比较忙直到今年才做完了出游的总结,完成了作业,赶在夏天之前贴出来,希望能给大家做个参考吧。
每次旅行我们最先想到的问题就是:去哪?多长时间?需要花多少钱?选择好了目的地就要制定行程,查可选的交通工具时刻表和价格,为了节省预算可能会对行程进行更改:比如删去某个不重要的目的地,或者改走另一条线路,之后就是选择需要留宿城市的旅店、以及查查当地有什么好吃的,出发之前再准备一下目的地各个景点的信息,就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所以我的攻略主要分5部分:行程、交通、住宿、饮食、景点。其中“景点”部分并没有当时每天具体的行程和路线,我觉得大行程确定后,每天的小行程可以很随意,根据个人喜好安排,要是每天都排出个几点几点到达哪儿的时刻表,那就和式旅游团没什么区别了。
我曾经有过一次跟团游瑞士的经历,钱没少花多少,白天一半时间是在大巴上度过,屁股坐得生疼,经常隔着车窗远望行程上的景点,下车就是给个拍照时间,结果照片里全是同团的同胞-_-
是哪个德国华人旅行社组织的,我就不曝光了,反正除了没有强制购物时间,其他和国内旅行社都TMD的一样。如果你还在犹豫自由行还是跟团走游瑞士,我的忠告是:千万别跟华人旅行团!
我比较喜欢风光摄影,攻略里的照片大都是我这次旅行拍的,个别是上次09年去瑞士的拍的。以下是各个章节快速链接(瑞士我去过两次,所以把两次去过的城市都写进去了,其中和不在本次行程之中)
通票(Swiss Pass)
瑞士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阿尔卑斯山脉贯穿全境,但是瑞士的交通系统极其发达,由、汽车、轮船和高山缆车等多重交通工具环环相扣,可以轻松到达山区中的每一个旅游景点。瑞士的交通费用很贵,如果不是前往,大都会选择瑞士通票(Swiss Pass)。凭通票可以免费乘坐瑞士境内绝大多数火车(登山火车除外)、公共汽车和部分游船。它分为五种票,:
Swiss Pass:有效期为连续的4/8/15/22日或一个月,有一等舱和二等舱之分,多人同行或者26周岁以下有折扣;
Swiss Flexi Pass:有效期为一个月内任意的3/4/5/6天,有一等舱和二等舱之分,多人同行有折扣;
Swiss Card:一个月内一次往返边境站/机场及目的地+其他交通50%折扣(4+5);
Swiss Transfer Ticket:一个月内一次往返边境站/机场及目的地;
Swiss Half Fare Card:一个月内有效的半价交通卡。
瑞士通票可以在瑞士及境内的火车站购买,也可以通过瑞士公交系统网站或者德国铁路网站购买,国内卖欧洲铁路通票的地方也可以买到。近年瑞郎兑欧元的汇率一直在涨,德铁网站用的是每年初的汇率牌价折算的欧元,因此通过德铁买瑞士通票也许会便宜。比如6月初我在德国买的4日多人Swiss Pass是157欧,而226瑞郎的票价按当时的汇率折算实际是180欧。(以上信息基本失效,目前汇率几乎锁定在1.2瑞郎兑换1欧元上了)通票价格年年都涨,购买前需确认一下当年的价格。通票的适用范围可以参见下面的列表:
相关网址:
瑞士公交系统网站
德国铁路网站
瑞士铁路贯穿全国,平原地区主要是标准轨距的线路,速度快;山区多是慢速的窄轨线路,线路图中,红色宽线是标准轨距线路;窄线是窄轨线路,爬坡路段都带有齿轨,速度很慢,乘坐欣赏阿尔卑斯山区如画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瑞士和一样,火车都是很规律的每小时或每两小时一班,转车很方便,火车时刻表可在官方网站上提前查询。瑞士的火车有以下几种车型:
ICE/EC:高速列车,只停市,发往德国和方向;
IC:瑞士境内的城际列车,也会停靠中小城市;
IR:跨地区列车,单程一般不超过2小时,停站比较多;
R:地区列车,多为窄轨铁路或景区登山火车,基本见站就停,速度很慢。
除了普通列车,瑞士还有几条很有名观光列车及登山列车:
冰河线/冰川快车(Glacier Express)被称为“世界上行驶最慢的观景快车”,其行程近7个半小时,跨越291座桥梁、穿过91条隧道、翻过上瓦尔德山岭(海拔2033米),是瑞士最受欢迎的全景观列车游览路线。整条线路非常富于变化,从流入地中海的罗纳河流域,经过流入的莱茵河的源头,再来到流入黑海的因河(多瑙河的支流)河谷,整个线路越过欧洲大陆的分水岭,行驶在阿尔卑斯的正中间。全景观列车拥有一直延伸到车顶的大玻璃,坐在车厢里窗外的壮丽景观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森林、阿尔卑斯山青青的牧场、山涧的急流以及溪谷等,历经几百年形成的大自然的艺术杰作,会更加激发旅游的热情。另外在具有浪漫气氛的餐车就餐,也可以说是冰川快车独具的魅力之一。
冰河线的路线:(Zermatt) - (Brig) - (Andermatt) - (Chur) / (Davos) / (St.Moritz)。其中西部的起始和终点站为采尔马特,东部有3个始发站和终点站:库尔、圣莫里茨和达沃斯。因此列车的不同车厢可能开往不同的终点,上车前务必核对一下标在列车两侧的到站指示牌,以确认上到正确的车厢。如果时间比较紧,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段搭乘,据说最精彩的一段是从安德马特至库尔,它包括了上阿尔卑斯山口这个部分,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尽享冰川快车的精华。
冰川快车的全程二等舱票价为136/129/107欧(圣莫里茨/达沃斯/库尔至采尔马特),16岁以下的孩子有折扣,持Swiss Pass根据等次免费乘车。但是所有乘客强制预订座位,定位费每人33/13瑞郎(夏/冬季)。可在任何火车站、查询时刻及预订。列车上有流动的售货小车,提供饮料、饼干等小食品,或预订餐车的座位就餐。列车运营时间是除10月31日至12月10日以外的全年时间,冬季班次少,夏季班次多,行程时刻如下:
冬季运营时间
12.25-01.02 & 04.28-05.11
12.11 – 05.11
12.11 – 05.11
12.25-01.02 & 04.28-05.11
夏季运营时间
05.26 – 09.23
05.26 – 09.23
05.12 – 10.14
05.12 – 10.28
05.12 – 10.28
05.12 – 10.14
05.26 – 09.23
05.26 – 09.23
黄金线/金色山口快车(Golden Pass Express)是将湖、、湖和湖等瑞士风光最美的湖泊连接在一起的引人入胜的线路。黄金线连接了瑞士中部德语区的古市卢塞恩(Luzern)和西南部法语区优雅的湖畔城市(Montreux)。明丽的湖水,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悠闲的牧场,美丽的葡萄园。途中既可以尽情享受多彩的风景,还可以在(Interlaken)下车,周游地区的著名观光景区。此外这条线路两终点还延伸至和日内瓦这两个拥有国际机场的瑞士门户城市。
黄金线由三条铁路组成(三色):卢塞恩(Lucerne) - 布伦迪(Brünig) - 因特拉肯(Interlaken) - 茨魏西门(Zweisimmen) - 蒙特勒(Montreux),由于列车的轨幅不同(因特拉肯至Zweisimmen是标准轨距,其他两端为窄轨齿轨列车),所以途中需要两次换车。其中Panoramic列车是全景观列车,Classic是普通车厢但是车窗能打开。全程二等舱票价70瑞郎,分段买是30/25/30瑞郎,持Swiss Pass根据等次免费乘车,不强制预订座位。列车全年运行,时刻表可在官方网站的Timetable/Fahrpl?ne下查询。
(Bernina Express)是纵穿阿尔卑斯进入意大利,它从格劳宾登州的库尔(Chur)或圣莫里茨(St.Moritz)一直到达意大利境内的蒂拉诺(Tirano),整条线路大约4小时。火车沿途经过的山口和终点蒂拉诺之间的海拔高度差1828米,从草地和灌木林的阿尔卑斯来到充满南国风情的湖畔,窗外呈现的景色变化万千。另外由于是从德语区穿行到意大利语区,那截然不同的城镇和乡村景色也很吸引人。从库尔到圣莫里茨的这段距离和冰川快车的路线重合。从圣莫里茨出发,立即可见雄壮的莫尔特拉奇冰河及纳阿尔卑斯诸峰。列车驶过伯尔尼纳峰后,沿着平缓的山坡向下行驶,向波斯基亚沃方向开去。在夏季还可以坐巴士从蒂拉诺转到瑞士的(Lucarno)。
伯尔尼纳快车沿途可以非常接近的看到三大冰河:过了蓬特雷西纳之后,将紧挨着莫尔特拉施冰河向伯尔尼纳山最高峰(海拔2253米)开去,直至到达意大利。而整条铁路中最值得夸耀的是途中几乎没有什么隧道,火车直接穿行在阿尔卑斯山中,可以尽情的欣赏美丽的景色。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瑞士最大的私营铁路网Rh?tische Bahn铁路位于阿尔布拉-伯尔尼纳(Albula/Bernina)地区的一段线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阿尔布拉-伯尔尼纳铁路线建于20世纪初,是世界著名的窄轨铁路之一,它沿途穿越阿尔卑斯山,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一条重要的高山铁路线,所处海拔较高,与世界同类铁路线相比落差也较大,因其建筑结构、技术成就以及与环境的融合闻名。
库尔/圣莫里茨至蒂拉诺的全程二等舱票价为58/29瑞郎,持Swiss Pass根据等次免费乘车。列车全年运行,时刻表可在 查询。
威廉o泰尔快车(William-Tell-Express)将瑞士中部与瑞士传奇英雄威廉o泰尔有关的德语地区同富有意大利风情的提契诺地区连接起来。路线:卢塞恩(Luzern) -弗吕伦(Fluelen) - 圣哥达隧道(Gotthard Tunnel) - (Bellinzona) - 卢加诺(Lugano)/(Lucarno),从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卢塞恩出发,乘坐具有怀旧风格的蒸汽游船,在当年威廉o泰尔故事的发生地卢塞恩湖上游玩并在船上餐厅用餐,然后在弗吕伦换乘全景列车,翻过著名的圣哥达山岭,到达卢加诺,也可以半路上在贝林佐纳换车到洛迦诺。该线路将湖上游船和全景观火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只在夏季运营。
相关网址:
冰河快车,可查询和预定冰河线列车(冰河线强制定位)
黄金线列车,可查询和预定黄金线列车
伯尔尼纳快车
从坐火车去瑞士一共有三条线路可选:卡鲁向南至进入瑞士,走黑森林线途径或者途径(Siegen)、(Schafhausen)至进入瑞士。第一条线路可以坐ICE,最快;后两条线路可以在沿途欣赏黑森林的景色,走康斯坦茨可以顺路去(Bodensee),走沙夫豪森可以看到欧洲大陆最大的瀑布----(Rheinfall)。
由于住宿都选在了,每天都需要乘火车去往各个景区。因特拉肯位于瑞士的中心,是三条铁路线的汇合点:火车(Jungfrau Bahn)、去往的黄金线以及去往/Visp的快线。去往主要目的地的时间为:
瑞士的火车人不多,座位也比同等级的德国火车舒服很多,每天游玩之后在火车上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以下是5天的行程时刻。其中前四天使用瑞士通票,额外购票的只有马特宏峰的Gornergrat Bahn和少女峰火车(Jungfrau Bahn),优惠50%或25%,以及第一天补了个德国境内的DB车票。第五天预定的德铁特价票回德国。
相关网址:
瑞士国铁,可查询和预定瑞士境内的火车
瑞士国家旅游局中文版
旅店:Basic
地址:Hauptstrasse 44, Interlaken 3800, Switzerland
双人间共用浴室卫生间 99SF/晚,有Wi-Fi
位于一条主路的旁边,北面150米是公交车站:Bus105至Interlaken West 及Wilderswil Bf,Bus104至Interlaken West/Ost,早晨去往Interlaken各个站很方便,不过晚上8点后只有10点多有一班Bus车。旅店在一栋老房子里,房间大小适中,带水池,大概6个房间共用2个浴室2个卫生间,我们住的时候没赶上过排队。相对于这样的住宿条件,早餐算是丰盛的了,7点开始供应,可以吃完饭坐Bus赶7:35上的火车。旅店的价格有点儿贵,不过Interlaken旅店的private room类似条件的都是这个价格或者更贵,床位比较便宜,不过一些评价好的pension赶上夏天徒步旅行的旺季,可能提前2个月就被订满了。考虑到高物价,这家旅店我还算满意。
另外需要注意的两点:
1) 房间里都是瑞士的J型三眼插座(插头直径小于欧标的),瑞士很多老房子都是这样,带地线的F型欧标转换头用不了,前台可以借转换头,但 是同一类型的数量有限。
2) 旅店附近的公交站叫Sonne Hotel,早晨7:25有一班Bus104往Interlaken Ost方向和一班Bus105往Wilderswil方向。如果想去就坐Bus105,到Wilderswil Bf可以赶上7:35从Interlaken Ost出发的火车(如果准点,还有时间到窗口现买票)。如果坐Bus104去始发站坐少女峰火车,到Interlaken会刚好错过一班火车,还要等20多分钟,因为火车和Bus都是半小时一班。
P.S. 解释一下为什么住宿我都订在了因特拉肯:
主要是考虑到要上少女峰,因为山上天气多变,只有提前一两天的天气预报才比较准确。少女峰山区有欧洲最高的火车站(海拔3454米),登顶的火车票即使有瑞士通票也要110欧/人,上一次跟团来瑞士就很冒失的参加了上少女峰这个自费项目,结果3000米以上风雪交加能见度只有5米,127欧(当时的原价票)就这么打了水漂。所以这次我订了带WLAN的旅店,到了因特拉肯之后再查天气预报,天气最好的那天上少女峰。这样赶上大晴天上少女峰的几率大增,但是必须从因特拉肯往返马特宏峰和区,单程大约都是2.5小时,需早出晚归,稍微辛苦些。
事实证明这样安排很正确,6月14日和16日少女峰山区都是多云的天气,唯独6月15日上午是大晴天,这和我13日晚上在查的预报吻合。山顶的风景非常棒,让我弥补了上次登少女峰的遗憾。
的饮食和南部地区有不少共同点,但是也有一点很大的不同。瑞士的冬天,大雪封山长达数月,以前只有具有坚硬外壳的奶酪才能经得住长时间的储藏,不易变质。因此,奶酪也成了瑞士一种重要的食物。
K?sefondues:,讲不同口味的奶酪放入锅中加热溶化后再加入白酒一起煮,吃的时候要用长柄的叉子将一块面包叉起来,放进锅中蘸一圈拿出来吃;
Raclette:奶酪板烧,将大块奶酪加热,待呈浓液状时,用刀刮下融化层到盘子里,煮熟的土豆佐助,再配以小酸黄瓜、腌制的葱头、蘑菇等;
R?sti:烤土豆饼,把土豆切碎,然后裹进一些洋葱和腌制牛肉烘烤;
Zopf:辫子面包,一种很特别的面包,特意在星期天而食用的早餐;
Wurstsalat:香肠切成细条和酸黄瓜拌的沙拉,和德国的一样;
Pastetli:肉馅饼,有各种不同风味的馅,如蘑菇和肉与奶油沙司一起,一般是就着米饭和豆子吃;
Zurcher Eintopf :辣的风味罐装Zürich Eintopf,一种肉和蔬菜装在同一个罐里的炖菜;
Zürcher Geschnetzeltes:小牛肉做的削肉片。传统上,它一般是和土豆丁一起炖,不过也可以和米饭,面或者土豆泥一起吃;
Fondue:干酪,是用溶酪做成的,一般是把它做成酪乳沾面包吃。风味的不同的秘密在于恰当的与不同口味的奶酪混合吃。通常是在寒冬里食用,但在很多餐馆里常年供应;
Rüebli Kuchen:胡萝卜蛋糕,通常它可以用小的胡萝卜做成杏仁蛋白软糖装饰在蛋糕上。
瑞士的消费很高,吃个正式点儿的快餐都要20-30瑞郎,找个像样子点儿的餐馆坐下来点菜,一个主菜基本30瑞郎上下,再加上配菜和酒水价格几乎是德国吃饭的两倍了。不过既然到了瑞士,即使贵也要尝尝当地的特色菜,满足一下自己的胃口。奶酪火锅名气最大,不过一般都是3人以上的套餐,那种特别的味道国内不少人很难接受,经常浪费了一多半。去马特宏峰和景区,山上吃饭的地方很少而且人满为患,大家基本都是自带简单的午餐,休息的时候补充一下能量,上山前要看好附近的超市位置和开门时间,及时买好午饭。
瑞士的巧克力很棒,国内知名度最大的要数瑞士莲(Lindt)了。它的优点是幼滑细腻,入口即溶。这主要依靠Rodolphe Lindt在1879年独特创新发明的“巧克力研拌工艺”。它的主要原理:研拌器是一个载有木或金属珠的容器,能发挥研磨作用。内里物料被研磨及混合之余,同时磨擦生热。此研磨过程用以制造巧克力,配料研拌长达78小时。如此长时间的研拌,使得可可与原料混合成幼滑、细致的如丝般绸滑乳状,散发出丰富的香味,这样才保持了它独有的口感和味道。直至今天,这一独特创新发明仍然被瑞士莲的巧克力大师们所采用。
瑞士莲是我们在德国指定的回国送人的巧克力,常买的是白色包装的混合口味和蓝色铁罐(传统牛奶、果仁巧克力)。其实瑞士莲并非纯瑞士生产,它在德国有一个很大的加工厂,在亚琛Westbahnhof(西站)附近有一个工厂店,常年出售折扣价的巧克力。
Toblerone由于其特有的三角造型也很出名,因此中文名字被译为“三角巧克力”。Toblerone的名字是由一个姓“Tobler”和一个单词“torrone”(专业杏仁糖)合并而成的。Toblerone这个名字就在1908年被全世界所知道,它产自,按照阿尔卑斯山的样子制作的三
巧克力,以其新颖的造型,深受众人喜爱,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一年后,这个独一无二含有杏仁、太妃糖和蜂蜜的巧克力申请了第一个专利:尖顶的三角形包装。今天,瑞士三角巧克力已拥有三种不同的口味:黑巧克力,白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在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均可见到它可爱
卢塞恩(Luzern)是中部卢塞恩州的首府,坐落在出口同四州湖汇合处,被认为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早在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卢塞恩,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1178年卢塞恩建城,1386年,卢塞恩及其周围地区组成了瑞士的一个州。
罗伊斯河从卢塞恩市中流过,河上有一条建造于1333年、全长204米的木桥,叫(Kapellbrücke)。它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桥的横眉上绘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沿途还可欣赏描述当年黑死病流行景象的画作。桥身近1/3处的地方有一个八角型的水塔,曾经是作战时安放战利品及珠宝之处,有一段时间也用作监狱及行刑室。水塔与卡贝尔桥浑然一体,成为了卢赛恩最具有灵性的标志性景观。由火车站出来向北走即可到达,走过卡贝尔桥到达的北岸即是卢赛恩区。 糠秕桥(Spreuerbrücke)位于卡贝尔桥的西侧,是另一座有木顶的桥,建于1408年,只有80公尺长。昔日人们都在此桥将麦子的糠秕倒入河中之故,故而得此名。最吸引人便是在桥梁上由加士伯.梅格林格尔(Casper Meglinger)所绘的三角形木板画“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the Death)的图画故事。
卢赛恩老城墙位于卢赛恩西北部,距离基督教堂(Jesuitenkirche)步行320米。从教堂出来,返回河对岸,然后向西北走就可以。老城墙也是卢赛恩的一处古迹,登上老城墙,卢赛恩的老城区一收眼底,可谓卢赛恩老城很好的。(L?wendenkmal)是卢塞恩数一数二的雕刻作品,一只折断了的长矛深深地插进了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 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大革命中,“暴民”政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土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小说家马克吐温曾描述这个雕像是“世界上最哀伤的狮子”。在老城区跟着旅行团的人流走就可到达。
(Rigi)作为阿尔卑斯山的最前沿,优越的地理位置能使游客欣赏到方圆几百公里内的美丽景色,在山顶的望台上可以欣赏到阿尔卑斯山脉的全景、延伸到的黑森林和法国的平原。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很有名的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方,也因此吸引了无数的王公贵族来此度假。韦伯、门德尔松、多o雨果等文化名人都到访过这里。瑞吉山的登山齿轮火车虽然不是最陡的,但是欧洲最早的一段登山铁道,开通于1872年,可由卢塞恩湖坐船到达山脚下的登山火车站。
黄金线(Golden Pass Express)的北段由卢塞恩至,前段的风光以湖泊及平原为主,中段的山区列车进入齿轨方式运行速度减慢,后段回到平原可以欣赏周边的山峰和湖,主要的风景在车行(卢塞恩往因特拉肯方向)的右侧。全程2个小时,每两小时一班车,很多当天上的游客会乘第一班车,人比较多,其他班次基本无需订座位。
苏黎世(Zürich)是联邦的最市,苏黎世州的首府。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被普遍地认为是全球城市之一。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之一,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和许多私人银行都将总部设在苏黎世。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也设在苏黎世。
西岸是13世纪的(Fraumünster)有世界上最独特、最迷人的彩色玻璃窗。河对面是一座型的修道院大教堂(Grossmünster),教堂南侧城堡中,那尊怒目而视的人像是卡尔大帝(Karl der Grosse),他在这里创建了最初的教堂。(St. Peterkirche)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它的钟楼建于1534年,是欧洲钟面(直径有8.7米,时针长3米,分针长4米)最大的。
苏黎世的(Bahnhofstrasse)是一条昂贵的购物大道,与第五街齐名。全长1.4公里,从苏黎世中央站一直延伸到美丽的,却囊括了格罗布斯和耶尔莫利两座耀眼的消费天堂,及有“苏黎世精灵”之誉的五大银行总部。街道两旁荟萃了著名的百货店、名牌专卖店、古董珠宝店等,是游客购物的天堂。
位于火车站北面的国家博物馆是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它开办于1898年,是个式的大建筑。展品以瑞士文化、艺术、历史为主题,其中包括:中古宗教经文、绘画、彩色玻璃窗饰、取自古教堂及房舍的壁画等。主要收藏西欧绘画,上至中古,下到本世纪的作品,尤其着重瑞士画家,如18世纪的博斯利,19世纪的勃克林及贺德勒等。雕塑则以表现派的贾柯麦蒂为主。
因特拉肯(Interlaken)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位于湖(Thunersee)及湖(Brienzersee)之间,是一个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就如因马特宏峰身价不凡,因特拉肯也因为是前往的必经之地,成为了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
因特拉肯站分为东站(Ost)与西站(West),其中东站为所有火车的始发终点站,也是去往周边景点的重要中转站。车站的西侧有斧头银行(Raiffeisenbank)的取款机,东侧有个COOP超市,很小但是营业时间很长:6:00-22:00(周一至周五),周六日7:00-22:00。火车站对面的购物中心内有个很大的COOP超市,但是营业时间比较短:8:00-19:00(周五至21:00),周六7:30-17:00。超市楼上的COOP自助餐厅还算不错,人均15-20瑞郎,只可惜晚上关门太早(和超市一样)。因特拉肯西站旁有个很大的MIRGOS超市,有不错的熟食和甜点,最受欢迎的就是烤鸡了。
因特拉肯的Bus(黄色大巴),运营时间大都在7:00至20:00之间,线路图和时刻表可以在这里查询:。从两个火车站打车到市中心约10-20瑞郎,依距离、人数、是否使用行李箱而不同。由于因特拉肯地方很小,告诉司机去哪他都能直接报出价格。
因特拉肯夹在西边(Thunersee)和东边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之间,阿勒河穿城而过联通两湖。图恩湖在因特拉肯西侧,去往的列车在因特拉肯到图恩之间一直沿着湖南岸开行。中途的(Spiez)是湖畔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小镇。走出火车站向小镇望去,停满游艇的码头、施皮茨古堡、图恩湖以及呈金字塔形的尼森山尽收眼底。施皮茨古堡始建于1200年,外部建筑风格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内部装饰则结合了哥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等艺术形式,质朴典雅,。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所以没有城御敌的设施,而主要是居住功能。走下山坡,漫步于乡间别墅之中,感觉悠闲而自在,还可以在湖边的餐馆坐一坐,这里的一种烤鱼用的就是图恩湖里的鱼,味道还不错。在码头可乘坐游船去往图恩或因特拉肯,时间大约1小时。
布里恩茨湖在因特拉肯东侧,湖岸颇为陡峭,全湖几乎没有浅水区域,黄金线列车到达因特拉肯前一直沿湖而行。
两个湖皆可从因特拉肯乘船进行游览,布里恩茨湖的游船码头在因特拉肯东站北面,图恩湖的游船码头在因特拉肯西站附近,游船按季节有不同的运营时间,可以在 下载当年的时刻表。
(Jungfrau,4158米)位于正南20公里处,宛如一位少女,披着长发,银装素裹,恬静地仰卧在白云之间。它是同名的山脉断层中的最高峰,断层中其余两峰为艾格峰(Eiger,3970米)及峰(M?nch,4107米)。
少女峰铁路(Jungfraubahn)的电车采用Strub齿轨铁路,全长约7公里,最大坡度高达25%,由铁道工程师Adolf Guyer Zeller设计,于1896年动工,施工历时长达16年,才于1912年通车。它有四分之三左右的路段是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里通过,工程艰巨。
从海拔2061米的克莱雪德(Kleine Scheidegg)站出发,沿线可以看到艾格峰的冰河。第一站艾格山墙(Eigerg Letcher,海拔2320米),此时火车刚好在艾格峰下,火车停留一会儿就开进隧道里,之后长达四分之三的路段都在山里面。火车在隧道里共有两个车站,一个是艾格石壁(Eigerwand,海拔2865米),另一个是冰海站(Eismeer,海拔3160米),都会停留约五分钟,在短暂的停车时刻, 可以去触摸隧道的裸岩石壁, 体验这段工程的艰辛。车站里面有一大片玻璃观景窗,看出去正是艾格峰冰河的辽阔视野,最令人惊叹的冰海景观。火车终站为少女峰站Jungfraujoch,全欧洲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海拔3454米。下车处有一块“Top of Europe”的立牌,吸引许多人在此地拍照。由克莱雪德站至少女峰站,旅程约需50分钟,下坡只需约35分钟。
峰顶的设施有:“认识阿尔卑斯山”展览、冰、冰雪之路、欧洲之巅(Top of Europe)冰河餐厅、史芬克斯(Sphinx observation)观景平台,可以在覆有永恒之雪的冰原上享受健行的乐趣,夏季滑雪与各式雪上运动乐园,Husky雪橇犬拉雪橇等。
少女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夏天的气温也在零下,不过如果赶上大晴天,日照十分强烈,晒在身上很暖和。用不着穿过多的衣服,即使穿个单衣得瑟一下也还可以接受。不过如果赶上山顶云雾笼罩、风雪交加,就完全不是一个季节的感觉了。
少女峰车站里有全世界最高的邮局,在这里给家人和朋友寄一张明信片很有纪念意义。除车站外,这里有餐厅、研究站、电影院、商店等,还有一条与车站同在一层的隧道通往户外。游客可以通过这个出口走到少女峰的冰原上,沿着一侧的护栏可以步行至莫希峰下。回头望去,最高的山峰就是少女峰,右侧陡峭的山顶就是史芬克斯观景大厅与平台。它海拔3571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天文台。搭乘升降机到达天文台的观景平台,看到远方的群山,和已经在自己脚下的云层,让人立刻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晴空万里的时候,更可远眺至的黑森林及的Vosges山。
观景大厅的电梯旁也有一条隧道通向室外,这里相比火车站外的冰原,离少女峰更近。这里有个很好的位置可以远眺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Grosse Aletschgletscher),它长达22公里,以少女峰为起点。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少女峰—阿莱奇冰川—比奇峰综合山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前往少女峰的火车由因特拉肯东站(Interlaken Ost)出发,在Zweilütschinen分开,分别经由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和(Grindelwald)两个不同的换乘车站,都到达克莱雪德(Kleine Scheidegg),到站时间根据途中换乘的连贯情况略有差别,但最后都是乘坐少女峰铁路(Jungfraubahn)到达终点少女峰(Jungfraujoch)。登山铁路是环形的,可以参考以下路线:
上山:Interlaken Ost ↗ 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 ↗ Kleine Scheidegg↗ Jungfraujoch
第一班火车坐在前半部分(开往劳特布鲁嫩);
第二班火车朝着列车运行方向坐在右侧,出发不久就能看到右边的,火车继续前进登山,转过两个U形弯后能在山顶再次看到施陶河瀑布,还能看见山谷后面的布莱特峰。火车开到翁格恩阿尔卑(Wengernalp)附近,右边豁然开朗,显现出三座山峰的全景,感觉非常好;
到了克来雪德,换乘暗红色车身的第三班火车前往少女峰。
下山:Jungfraujoch ↘ Kleine Scheidegg ↘ 格林德瓦(Grindelwald)↘ Interlaken Ost
从少女峰到克来雪德,再换乘到格林德沃(Grindelwald)的火车;
第二班火车最好朝着列车运行的相反方向坐在左侧,在列车第一次掉转方向后,就能在左边回看著名的艾格峰北墙了。
除了最受欢迎的少女峰铁路,少女峰地区还有很多条铁路或者缆车可以选择。另外比较热门的就是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至(Mürren)的线路,到达米伦可乘缆车到格吕奇阿尔卑(Grütschalp),再换乘火车;或乘坐邮政巴士到施特歇尔贝格(Stechelberg),再乘缆车上去。米伦位于少女峰地区西侧,是在劳特布鲁嫩山谷悬崖上的小山村。充满阿尔卑斯风情的米伦,由于禁止汽油机车行驶,所以完好地保存了阿尔卑斯朴素的山村氛围,空气清新。这里不仅能眺望少女峰、僧侣峰、艾格峰的美景,还是(Schilthorn)的起点。
雪朗峰位于少女峰西侧,主峰海拔2970米,因007系列影片之一《女王密令》中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登雪朗峰乘坐的缆车,是一个可以容纳80人的大玻璃箱子,以很快的速度向山上移动。雪朗峰顶的360度旋转全景餐厅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山顶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20名客人。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用餐的同时尽揽群峰美景,并且每转一段都会有一个图示清晰的铁牌告诉你在这个角度你所面对的都是哪几座山峰和它们的海拔。
很多游客选择乘坐缆车上山,徒步下山,可以在返途慢慢欣赏美景。其中Gruetschalp -(上山)Mürren -(下山)Gimmelwald是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全程需5小时,从Gimmelwald乘坐缆车或汽车可以回到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沿涂的Gimmelwald和Mürren都是非常漂亮的自然村落,村子里全是古朴的木制房子,如果天气晴好,落日低垂在天边,四周的群峰似乎触手可及,你会以为自己进入了天堂。
少女峰地区火车的价格如下表(货币为瑞郎),更多线路的价格及列车时刻表可在少女峰网站 查询。从因特拉肯出发上少女峰需要126瑞郎,而上雪朗峰只要37瑞郎,价格相差很大。于是登少女峰乘“Top of Europa”火车,还是登雪朗峰看三峰全景,成为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我的意见是:如果赶上大晴天就上少女峰,毕竟可以近距离接触雪山;否则到了劳特布鲁嫩(Lauterbrunnen)观察一下两边山上的天气,哪边云少上哪边。
二等往返票
持Swiss Pass价格
因特拉肯 - 劳特布鲁嫩/格林德瓦
劳特布鲁嫩 - 克莱雪德 - 格林德瓦
47.5(部分免费,部分-50%)
克莱雪德 – 少女峰
84(-25%)
因特拉肯 – 少女峰
劳特布鲁嫩– 米伦
米伦 – 雪朗峰
37(-50%)
因特拉肯 –雪朗峰
素有“冰川之城”美称的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位于阿尔卑斯山的群峰之中,是世界著名的无汽车污染的山间旅游胜地。采尔马特具有浓郁的瑞士传统风情,雅致的砖木结构房屋和更多的山村木结构房屋,让这里拥有一种特殊的氛围。采尔马特被多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环绕着,所以,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登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
采尔马特禁止机动车驶入,如果是开车前往,只能把车停在6公里外的小镇T?sch。因此要抵达采尔马特,最好的选择就是乘坐冰川快车,或者在Visp乘坐本地的普通列车Matterhorn Gotthard Bahn。后者的车厢和冰河快线一样是全景观车厢,只是没有大桌子,瑞士通票免费乘坐。Visp至采尔马特约75分钟的车程,44公里内从海拔650米爬升到1605米,进入齿轨爬坡路段时车行方向的左侧是险峻的的峡谷,在平原地带时两旁又是一片阿尔卑斯的山村氛围。
马特宏峰(Matterhorn)的名称是由德语“Matt”(意为山谷、草地)和“horn”(意为山峰呈锥状像一只角)组合而成。马特宏峰是一个有四个面的锥体,分别面向东南西北。每一个面都非常陡峭,因此只有少量的雪黏在表面。马特宏峰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后一个(1865年)被征服的主要山峰。原因不只在于攀登技术上的种种困难,也在于此峰陡峭的外形给予早年攀山者的心理恐惧。马特宏峰在欧洲有“群山之王”的美誉,由于它阳刚雄浑的气质,使得周围那些绵延不绝的巍巍群峰只能俯首称臣。
建于1898年的戈尔内格拉特罗萨峰铁道(Gornergrat Bahn)是瑞士第一条电动齿轨铁道,乘坐它可以从海拔1620米的采尔马特前往海拔3089米的戈尔内格拉特(Gornergrat)。从距离采尔马特站仅50米的起点站Zermatt GGB,搭乘瑞士海拔最高的露天齿轨火车线路一年四季均可到达戈尔内格拉特(Gornergrat),途中无需换车,开放式车窗,车内配有暖气。在山顶的餐厅,可以一边进餐一边欣赏美景。在观景台可以欣赏到著名的马特宏峰和其他29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以及阿尔卑斯山区第二大冰河——戈尔内冰河(Gornergletscher),壮观而美丽,又从来未曾受过人为的破坏,像梦境一样。
在返程途中,可以在第一个停靠站Rothenboden下车前往Riffelsee,观看马特宏峰的倒影。从车站步行下山至湖边,大约要15分钟。可惜那天运气不好,上山前还是晴天,上山后马特宏峰的山顶一直云雾缭绕,不见真容。
夏季想看到倒影,条件是非常苛刻的。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在马特宏峰面对的山脉上,且湖边没有障碍物阻挡的湖(Stellisee和Riffelsee是首选);
湖区附近基本无风,否则风起则微波不止;
采尔马特周围的小区域大晴天;
尽量在清晨和上午。因为太阳升起后,由于阳光照射,气温开始有差异,山体北坡就会起大风,刮起晨雾与积雪,使整个山体上部被浓厚的白云笼罩。
由于这次是早晨从赶到采尔马特,再坐火车登山,因此赶到湖边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看来想看完美的倒影必须要上午来啊。
戈尔内格拉特罗萨峰铁道(Gornergrat Bahn)全程往返票价78瑞郎,瑞士通票半价,时刻表和详细价格可在查询。在这条铁路沿线有多条徒步的线路,6月初的时候除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区域还有积雪外,其他的路段还是满好走的,已经有了不少徒步爱好者。
Zermatt – 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 & Zermatt - Schwarzsee paradise的缆车,前者是到小马特宏峰(Klein Matterhorn,海拔3883米,不是马特宏峰!)的观景平台,后者是到Schwarzsee,这个湖由于角度不对是看不到马特宏峰倒影的。这条缆车线在海拔2939米的Trockener Steg站分出多条支线,到达各个高山雪场。Zermatt – Sunnegga – Rothorn的两段缆车线,其中后一段会经过5个湖泊,其中的Stellisee、Griridjisee、Leissee可以看倒影,如果有兴趣徒步,可以走一走这条线路。
(法语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湖面面积约为224平方英里,在境内占140平方英里,境内占84平方英里。日内瓦湖是罗纳冰川形成的。湖身为弓形,湖的凹处朝南。莱芒湖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公里,水面积约582平方公里,是中欧面积第二大的湖,仅次于巴拉顿湖。
日内瓦(德语:Genf)是瑞士第二市,建在日内瓦湖流入罗讷河之处,日内瓦州首府。今天,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无数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欧洲总部。
日内瓦的万国宫(Palais des Nations)建于1929年,并于1938年设定为国际联盟总部。虽然瑞士直到2002年才加入联合国,从1950年代开始,万国宫就作为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每天有数次导游,具体时间参见网上“The Palais des Nations -> Guided Tours”,费用12/10瑞郎(成人/学生),可乘坐5、11、13、15路至Nations站,下车的地方是万国宫南门(员工入口)及国际广场,那里有一把巨大的断脚椅,表达了对地雷受害者的关怀。
参观需要从西门(正对着国际红十字会)进入,需要出示护照并进行安检,里面可以存包。整个导游大约1小时,英语讲解,会介绍联合国的组成及各部门的作用,同时会参观一些重要的会议室、大厅和房间,平时的参观都在工作时间,如果参观的场所在使用中就只能安排别处,因此每次参观的地方不尽相同。
日内瓦湖的南岸高达140米的(Jet d’ Eau),任何时候都有7吨水,以200公里的时速,携1360马力向空中喷射——在高空中呈现为羽状的水柱,在晴日里还会出现一道彩虹。
象征瑞士是钟表业中心地的大(Horloge Fleurie),放置于日内瓦湖畔的(Jardin Anglais)内,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秒针的植物钟,它的秒针长达2.5米,钟表周长为15.70米,直径为5米。此花钟由6500种各色各样的植物装饰而成。由此向南可到达,Grand-Rue街40号是卢梭故居(Espace Rousseau),这位18世纪哲学家就诞生于此。不远处就是半式半哥特式的圣皮埃尔大教堂(Cathedrale de St Pierre),这里是新教徒约翰.加尔文1536年至1564年布道的地方,可以去隔壁的宗教改革国际博物馆了解他的生平,另外大教堂地下有一处考古遗迹。
日内瓦国际机场距市区仅4公里,与欧洲主要城市及世界各大城市之间都有频繁的航班往来,这是易捷航空(EasyJet)的航班枢纽。这里每小时都有通往瑞士境内的(40分钟)、(80分钟)和(3小时)三个方向,每天也有国际列车从日内瓦驶往(3.5小时)、(9.5小时)、(4.5小时)以及(10小时)。
洛桑(Lausanne)是瑞士沃州(Vaud)的首府,是瑞士第二大讲法语的城市,它位于日内瓦湖畔,依山傍水。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氛,有瑞士联邦法院、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联邦理工学院等组织机构和学院。
洛桑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山腰上的旧城和湖边的奥奇,前者是一种怀旧的、古老的、散发历史内涵的韵味,后者是一种悠闲的、现代的、讲究生活品味的气质。火车站北侧就是老城区,其中辉煌的哥特式的洛桑大教堂(Cathedrale de Notre Dame)位于中世纪的中心广场上,它建造于12世纪和13世纪间,有令人惊叹的精雕细刻的大门、拱形天花板和拱廊以及被细心修复的雕花玻璃窗。奥奇区位于洛桑南部的日内瓦湖畔,从这里可以乘船去往日内瓦或。
洛桑是国际奥委会所在地,奥奇区的(Musee Olympique)是一座白色建筑,线条简洁明快。正面由两层白色大理石贴面的护墙组成,正前方,竖立着两排共8根大理石圆柱,它们来自的萨索斯岛,是希腊政府赠送的,据说是世界上最白的纹理最少的大理石。这一片纯白,象征着和平和“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8根圆柱中,两根分别镌刻着历届奥运会及冬奥会的举办年份及主办城市的名字,一根刻着国际奥委会历任主席的名字。博物馆前右方,是一个巨大的火炬盆。日下午,世界女子滑冰冠军姑娘维特将火炬盆点燃,奥林匹克火炬从此将长明不熄。博物馆四周为奥林匹克花园围绕。罗丹、布尔德尔、波特罗等大师的体育雕塑作品矗立其间。开放时间为9:00至16:00,门票15/10瑞郎(成人/学生),可坐2路车到达。
日内瓦湖畔的小城蒙特勒(Montreux)被称为“瑞士的里维埃拉”,拥有高级华丽的宾馆和博彩中心。广阔的葡萄园和波光闪耀的日内瓦湖以及耸立的阿尔卑斯山,神秘而美丽的风景,曾经吸引了众多的名人。18世纪的卢梭、19世纪的诗人拜伦、20世纪的海明威等都以此地为背景创作。此外还有斯特拉文斯基等音乐家在此地活跃。乘登山铁道,登上罗什德内,可以欣赏到雄伟的山顶景观。
附近著名的诗隆城堡(Chateau de Chillon)于11世纪在日内瓦湖的岸边落成,当年拜伦的名篇《西庸的囚徒》使这座城堡受到世人瞩目,观者云集。这里有无数的庭院、告他、地牢以及堆满武器和各时期家具及艺术品的大厅。可在蒙特勒火车站坐1路电车至Veytaux站(10分钟一班),开放时间:9:00-18:00(4月-9月),票价12/10瑞郎(成人/学生)。
伯尔尼(Bern)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熊”。12世纪末,统治中部和东部的纪灵根公爵选中伯尔尼这块高地作为城堡要塞。他不知道应该给这个城市起一个什么名字,于是决定去森林中打猎,用第一只猎获的野兽作为这个地方的名字,结果首先打到一头熊。于是Bern就正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字,熊也成了这座城市的吉祥物和代表图案,在伯尔尼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熊的图案。
伯尔尼的石造拱形长廊商业街又叫拱廊,倒有点像广东这边的骑楼,可免日晒雨淋之苦。只不过,拱廊的形状是圆弧形的廊顶。建筑学里说,圆弧会使建筑物产生艺术的美感。伯尔尼长达6公里的拱廊就像一串精致的艺术长廊,设计精致的橱窗一家接着一家,中世纪的余韵依然幽幽。拱廊里最有名的一处门牌号是Kramgasse49号,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1903年到1905年,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薪水微薄的职员时,就与家人一起居住在这座简陋的公寓内。
伯尔尼有喷泉之城的美称,全城共有100多座喷泉,其中有11座造型独特的装饰喷泉自16世纪起就守卫在伯尔尼城中央,尽管经历了自1528年的改革,到1798年拿破仑大军入侵,这些喷泉依然是风雨不改初衷,依旧美丽。其中的雕塑多是历史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大多位于Marktgasse大街至Kramgasse大街和Gerechtigkeitsgasse大街一带。最有名的是Kornhausplatz广场的食童喷泉(Kindlifresserbrunnen),他描绘的是一个巨人正在吃小孩。
钟楼(Zytglogge)是这个城市里最古老的建筑物了,13世纪建造这个城市的时候,它是作为连结城市和外界的一个出人口。每到整点前4分钟,钟面上的数字开始旋转,旋转结束之后,才开始敲钟报时。这里也曾经作为监狱,现在它也成了这个城市中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国会大厦(Bundeshaus)是瑞士联邦议会所在地,装饰华丽,有国父的雕像和彩色玻璃拱顶,还有州徽和有214个巨大灯泡的装饰。在导游带领下可以免费参观国会大楼内部,需携带护照。如果遇到议会期、国定假日或特殊事由则停止参观。
大教堂(Münster)是一座具有鲜明的15世纪哥特风格的建筑,有瑞士最高的教堂尖塔(100米)。教堂正面有Erhart Kueng创作的《最后的审判》的浮雕,以及15世纪时的彩画玻璃(正面右边的两块是19世纪时的作品)。此外教堂內一座5404根铜管于1726年建造的管风琴,为瑞士境內最大的管风琴,相当引人注目。踏着344级台阶的螺旋式楼梯,可以来到位于教堂中部的晾望台,从这里俯瞰伯尔尼。
推荐和点评
以自然风光为主,相比之下城市风光次之。阿尔卑斯山区完全不是国内山区的老少边穷景象,而是宁静安逸的田园风光。瑞士的山区处处是景,可惜两次瑞士之行时间都很短暂,只去了德语区和湖的景点,以下是推荐和简要点评:
推荐指数:★★★★★
:瑞士最有名的山峰景区,、艾格峰、峰三山壮观的风景,欧洲最高(最贵)的登山列车、最长的阿莱奇冰川,第一次来这里给人的感觉只有“震撼”两个字,不过只有赶上山顶上大晴天才能把所有的景观尽收眼底,要看运气了;
:安静的山间小城,去往少女峰景区的重要中转站,距、、只有1-2小时车程,热门城市,性价比高的旅店往往提前1-2个月就被订满,周边的区和湖区是瑞士湖光山色的经典代表,图恩湖畔Spiez小镇很推荐;
采尔马特:热门旅游小镇,冬天这里遍布滑雪者,夏天则住满了徒步爱好者。马特宏峰Gornergrat Bahn的风光不亚于少女峰,既可以看冰川,又可以看群山,另外景区内的数个高山湖泊都可以乘火车或缆车上山后,步行到达,很多游客都会拍一张马特宏峰的倒影作为留念。
-----------------------------------------------------------------------------------------------
推荐指数:★★★★☆
冰河线:瑞士最有名的观光列车,不过全程需要7-8小时,东面的终点和都是纯粹的度假区没什么意思,可以选择从(Chur)出发向采尔马特方向坐车,冬天更推荐,坐在温暖的车厢里看雪景很舒服;
:山顶活动空间有限,只能看看群山,不过能看全少女峰、艾格峰和莫希峰(少女峰下看总有一座被挡住),另外半山腰的风景很不错,很多人选择住在这里看日出,少女峰山顶有云的时候可以选择上雪朗峰;
伯尔尼:虽然是首都但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瑞士难得一见的大片区,其中喷泉和拱廊很有特色,另外登高看去,整齐的街道和齐刷刷的红屋顶很漂亮;
------------------------------------------------------------------------------------------------
推荐指数:★★★☆☆
卢塞恩:有老城、有雪山、也有湖区,论风景很是推荐,但是这里游客数量有些过饱和,卢塞恩是国内瑞士游必去的城市,满街的游客,中国团多是下午到达并且在这住一晚,下午去可以听中文解说,附近一般牌子的手表店都是中国人开的;
日内瓦:瑞士消费最高的城市,最值得参观的就是万国宫了,其他联合国机构都没啥意思(旅游团来这些地方全部是参观外观及拍照),市区就看看了,比伯尔尼差不少。
黄金线:沿途的风光多是山区的村镇和湖泊,可能在坐火车多次穿越黑森林看了很多类似的风光,所以感觉黄金线没有想象中那么吸引人,推荐早晨或上午从卢塞恩出发,坐黄金线到因特拉肯,风景比下午好。
---------------------------------------------------------------------------------------------------------
推荐指数:★★☆☆☆
:地理位置和卢塞恩有点儿像,有山有湖,不过城市景色没什么特色,就是纯个名牌购物街,从这可以转车去库尔或;
:在日内瓦和伯尔尼的铁路线中点,湖滨的没啥意思,倒是去往伯尔尼的火车刚出发的一段临湖线路的风景很不错;
:度假小城,和德国的巴登性质类似,尽管诗隆城堡的宣传照片很漂亮,但是除非是从西侧的上看,否则其他角度看很一般。
瑞士南部和交界的提契诺州风景也很棒,可以选择坐(Bernina Express)游览。瑞士公路也很发达,但是很多地方公路和铁路走的是不同线路,景色也完全不同,比如卢塞恩到因特拉肯的公路只有一小段和黄金线并行。
---------------------------------------------------
计划今年5月底再去一次瑞士,由于已经回国,这次就要办,流程复杂了不少。
目前正在等德国大使馆的签证(因为要去周边的巴符州玩儿,所以申请的德国签证),希望能尽快拿到签证。
第三次瑞士之行准备游,卢塞恩、因特拉肯-少女峰和马特宏峰还是要去,另外计划去几个前两次没有去过或者只是火车上经过的山区小镇,到时候再写一篇新的瑞士游记了。
穷游兴趣小组
/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瑞士日内瓦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