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王壮 36氪在某些方面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十三)
共和国记事: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千年飞天梦圆
.cn  日15:48  中国新闻网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9时整,撋裰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前言】
  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大约21个小时后,即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
  【导读】
  杨利伟:入轨时曾有错觉产生 没看见长城
  聚焦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从飞行员到飞天英雄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诞生内幕
  观察: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改变世界航天格局
  幕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曾经过40年争论决策
  公元日早晨,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空晴朗,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天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中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熠熠生辉。没有多少风,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安祥与宁静。
  辉煌历史
  50年代末,为了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共和国领袖们做出了发展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和航天事业的英明决策。195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汇同特种工程部队和从各军兵种,地方建筑、铁路等部门抽调来的精兵强将以及各大院校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组织十万大军,开进绵延五百里的巴旦吉林沙漠,拉开了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综合试验靶场大会战的序幕。在这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最低温度零下34摄氏度的戈壁滩上,要建设一座高科技的综合试验靶场谈何容易!他们住帐篷、睡地窖,顶风冒沙、战天斗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硬是在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里,用原始工具建成了靶场试验第一期工程,使靶场初步具备了导弹飞行试验的基本条件,令外国专家瞠目结舌。因为,根据他们计算,这些工程至少需要15年时间才能完成。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前来靶场主持试验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这是我军武器装备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实现“两弹结合”试验。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日,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日,我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三颗星卫星。
  日,第一次提供卫星对外搭载服务。
  一座座丰碑的背后,浸透着共和国领袖和开国元勋的心血!日,毛泽东亲自接见了发射“东方红”卫星的部分人员;日至日,周恩来先后五次亲临视察;日,邓小平亲临视察发射中心;日至日,江泽民先后两次亲临中心视察,并为发射中心题名“东风航天城”。
  中国国防科技的奠基人之一——聂荣臻元帅对发射中心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十大元帅最后陨落的一颗巨星,他把这里作为永久的宿营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从我国政治、军事、外交、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伟大决策,也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进军宇宙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1986年3月,中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等人联名向党中央提交了标志中国高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其中一个领域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着眼中国政治、军事、外交、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的伟大决策,也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批准正式上马,发射场定在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日,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奠基,1997年竣工,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发射场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和航天员区六大区域组成,形成了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及测控通讯等系统,从测试到发射,以及上升段、运行段、返回段测量,包括副着陆场系统在内的一套完整试验体系,它综合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的“三垂”模式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技术,是我国航天测控领域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测控领域一次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一流的科技、一流的装备,一流的航天科技队伍,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100%的成功率,奠定了“世界领先、亚洲一流”的大型航天发射中心,也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着陆场七大系统。航天员系统负责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研制航天员的个人装备和飞行过程中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数据传输的有关设备,对飞船的工程设计提出医学要求。另外,航天员系统还要负责航天员的环境控制。外层空间的环境特点是高真空、高辐射、微重力。这些即是空间资源,又对航天员造成不利的生存环境。失重、真空、宇宙辐射都会对人造成伤害。针对这些环境因素,环控生保分系统要给航天员创造一个适于生活、工作的大气环境。
  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研究所承担。应用系统是利用飞船仪器舱搭载科学实验仪器,来进行对地观测、空间探测、军事侦察以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试验。我们可以探测到的地球上各种生物光谱,判断农作物的收成、长势、病虫害以及森林植被情况,监测诸如火山喷发、地震、森林大火等灾害信息。太空环境有助于我们研究许多生命和单晶材料的生长规律。我们通过对小白鼠生命细胞和化学材料的这些研究成果将广泛应用于我们未来的医药发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难病症,以及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之中!
  飞船系统共有十三个分系统,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是中国实现载人航天的工具。其中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是航天员活动的地方。在上升段、变轨段和返回段中,他们都固定在返回舱的个人坐椅上。飞船在轨运行时,他们就可以去轨道舱中活动,做试验。
  运载火箭是飞船的运输车。目前,载人航天发射火箭为“长征2F”火箭,推力600吨,是目前中国最高、最重、推力最大的火箭,其可靠度达到99.9%以上。火箭将飞船推到足够的速度才算完成使命,期间经过内蒙古自治区、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等7个省、市、自治区,航程两千多公里。
  测控系统是在飞船点火发射后,负责飞船从发射、运行并最终返回的全程测量和遥控。目前我国的测控系统设有四艘远航测量船,六个陆上测量站和三个活动测量站。测控系统是飞船和地面唯一的联系途径,它们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命运!
  着陆场系统负责搜救航天员、飞船返回段测量以及返回舱的回收。他们要在飞船返回的第一时间内找到并打开返回舱舱门,解救航天员!飞船做完自主飞行后,将进行一系列调姿、变轨,然后返回地面。按目前的飞行模式,飞船将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如果主着陆场不具备气象条件,飞船还可以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着陆场。
  回望神舟
  从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批准正式上马起,研制试验的科技工作者们,历经七年的刻苦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大部分产品的研制。1998年3月,发射场、火箭完成了发射场技术合练,10月20日,成功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零高度逃逸救生飞行试验,验证了火箭的逃逸救生功能。1999年6月,神舟一号专列进场,开始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艘试验飞船的发射试验。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历经夏、秋、冬三个季节,11月20日,“神舟”1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热烈祝贺!这是由地面初样产品改造的试验飞船,初步考验了飞船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火箭系统功能的高可靠性!飞船在轨运行一天之后,成功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飞船返回舱圆满回收后,军委江泽民主席和胡锦涛副主席带领军委全体委员,亲临北京航天中心,视察了飞船返回舱并听取报告。
  日,“神舟”2号飞船成功发射。这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正样发射试验阶段。
  日,“神舟”3号飞船再铸辉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经受了一次全系统的考核。江主席在这里宣布,中国下一步还要搞空间实验室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日凌晨,“神舟”四号飞船再度腾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经过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特别是经过神舟三号、神舟四号连续两次与载人飞行技术状态基本一致的飞行试验,航天员生活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全面考验了飞船和火箭各个系统协调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考核了飞船人工控制、自主应急返回等功能;考核了飞船载人环境,基本上是人的最终状态。
  期间,应用系统也将进行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之初,就专门设置了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专门从事空间科学的试验和观测。过去十年之中,从事空间科学应用系统的科学家们进行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试验,飞船应用科学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过程当中,应用系统的投入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产生的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我们已经得到了回报。
  “神舟”号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为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航天员
  与此同时,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也在一步步推进。航天员是从我国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精英,他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训练。挑选航天员就是一个很重要和复杂的东西,组织人员下到飞行员所在部队,进行走访,进行家族病史的排除,那么还了解一些很生动的,活的一些信息,比如说他在飞行过程中,曾经碰上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经历过一些什么样特殊的任务的考验,包括可能在飞行过程当中,出过什么样的飞行故障,和他是怎么样处置的,他的心理状态等等。航天员的选拔是一个严格的过程,可谓千里挑一。航天员训练也是有大量的前期工作的,按照训练的大纲和方案进行训练。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就是专业基础阶段,围绕着航天和载人航天,进行专业的基础理论培训,包括载载人航天理论,控制等,还有其他相关的这些专业,编制了专门的教材。第二阶段训练,主要是航天专业技能训练,为了着将来能够执行任务,一个系统一个系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进行相关的载人航天技能的训练,也编制了专门的教材,讲课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工程一线的专家,至少是副主任设计师以上的专家。第三阶段的训练主要是任务训练,这里面包括了野外的各种救生训练,如戈壁沙漠地区的野外救生训练,特别是航天员来说,综合素质培养的。那么更重要的就是为了任务,以飞行模拟器做主要现场,反反复复进行各种任务情况下的训练等训练。另外还包括政治理论教育、体能训练等。
  今日航天城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戈壁大漠深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西边有绵延千里的马鬃山。大部分为戈壁沙漠,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这里气候为温带内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气候干燥,相对湿度37%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0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则高达3600毫米以上,是降雨量的90倍。最低气温达零下34摄氏度,最高气温42摄氏度。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黑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河从中穿流而过。弱水河是航天城赖以发展的源泉,也是额济纳旗人民唯一的生命线。这里生长着誉满全球的世界珍奇遗产——胡杨,弱水河岸的胡杨是世界仅存的三片森林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森林,是竖在巴丹吉林沙漠西边的一道天然屏障。硝烟远去,新风渐来。古老的战场,如今又成为中华儿女进军宇宙的靶场!当“神舟”腾飞的火焰照亮那些残垣断壁的古城遗迹,这片曾经辉煌过的土地,再一次显示出它迷人的魅力!
  4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中心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设掀起了第二次创业的新高潮。广大科技干部和部队官兵,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成了载人航天发射场,自办社会,自谋发展,使中心成为一个具有城市功能的军事管理区。如今的航天城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服务保障健全,文体设施齐备,教育水平逐渐提高,通信交通日趋完善,现代化建设步步攀升,一个凝聚着高科技结晶的综合性航天城正在崛起!
  伴随着载人航天前进的脚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启动黑河治理、电网改造、水库加固等工程,封滩育林,改善环境,把这里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中心!
  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寄托了中华民族千百年前的“飞天之梦”,而今,中国自己的航天员将从这里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
  圆梦九天
  日和23日,神舟五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进场,完成了总装、测试以及船、箭联合测试。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也都先后进厂并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我国首飞航天员于9月17日第一次进场,完成了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成功进行了发射负八小时程序的演练,工作正常。发射前几天,船箭塔组合体已经垂直转运至发射区,飞船、火箭都已完成了燃料加注,国内外航天测控通信网已经全面启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部工作已经顺利准备就绪。
  深秋的东风航天城在金黄的胡杨映衬下显得美丽端庄,晨曦中的载人发射场在光环的映衬下显得壮观雄伟。
  日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的日子,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实现的日子,炎黄子孙的梦终于在这一天要梦圆九天。
  凌晨1点,我们有幸参加了这次载人发射任务的拍摄工作,虽然深秋的午夜已有几丝凉意,但当我们走进发射测试站的测试发射指挥大厅时,却被眼前的一切所深深吸引着,感动着,大厅里灯火辉煌,人头攒动,这里的参试人员已早早的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入8小时的准备程序。
  在大厅第三排就座的是0号指挥员郭保新他正在不时的下达着指挥口令,此时他锐利的眼神变得严肃而沉稳,这已是他第五次担任0号指挥了,今天他的口令清晰而洪亮。时间在一分一秒的度过,各系统的总师、专家们全神惯注的注视着大屏幕。
  位于航天城东南角的航天员小区会见厅内,灯火璀璨。今夜,中央领导人将在这里接见出征的航天员。
  从千名优秀飞行员中层层挑选出来的14名航天员,经过五年多的培训,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处于一流,人人渴望乘坐中国的神舟号飞船遨游太空、获得中国第一航天员的荣誉。
  今日来到的这三位航天员是第二次入住航天员小区问天阁公寓。经过一系列的生理测试、通信头戴通话试验及航天服气密性检查后,射前3时40分,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及参加任务的两名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在护送员的陪同下,由问天阁公寓医监医保室来到了玻璃厅。由于航天员在登舱进入太空前,已做过各种消毒处理,为防止各种感染,不允许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因而圆形的会见厅被弧形的玻璃墙隔成两块,透过玻璃墙,两厅的情况可以相互通视。会见厅玻璃墙上方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员出征仪式”19个大字在灯光的照明下,熠熠生辉。
  当身着我国自行研制生产航天服的航天员出现在玻璃厅内时,等候在会见厅里的任务指挥部、发射指挥部的领导及部分贵宾报以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左手拎着便携式通风机,右手不停地向大家挥动致意,脸上始终透示着一种坚强和刚毅。在护送员的帮助下,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另两名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成品字形就座,护送员随即撤至玻璃厅外门口等待。三名航天员与身后巨大的国旗形相辉映,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历史将永远定格住这一瞬间,因为中国航天史上崭新的一页将在这里书写创造。来自各地的媒体记者更是不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用手中的笔、相机、摄像机记录下这历史的瞬间。
  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的陪同下,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会见厅,航天员激动的挥起右手,欢迎总书记的到来。
  李继耐部长向总书记介绍了航天员的情况。总书记十分关心他的生活训练情况,与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总书记关切的问航天员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说:你们用实际行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飞向太空,党和人民感谢你们。我和全国人民深深祝福,等着你凯旋归来。
  “我将牢记您的嘱托,决不辜负全国人民和祖国的希望,聚精会神的做好每个动作,为解放军、为中华民族、为祖国争光”。航天员杨利伟洪亮、铿锵的话语,让我们感到了一种无比的刚强、自信、及战无不胜的勇气和决心。
  会见厅里顿时响起了久久的、热烈的掌声。
  航天员小区圆梦园场坪,在三盏聚光灯的照射下,如同白昼。桅杆上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飘扬。尽管戈壁深秋寒意早,可此刻航天人的心里却热血沸腾着。航天员杨利伟在护送员的陪同下,从会见厅南门专用通道来到了场坪。尽管步履让人看起来有点笨拙,可迈出的每一步是那样的坚实、稳健。早已等候多时的欢送队伍成两列向航天员挥手致敬,祝福航天员平安归来。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洪亮的报告声打破了静寂中的戈壁。
  “出发!”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李继耐部长下达了出征的命令。
  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与身后的另两名航天员紧紧的拥抱。在登上特1号车的瞬间,他再次向欢送的队伍挥手致意。欢送的人群久久的注视着离去的车队,直到很远很远……
  在沿路布岗警卫的注目中,由先遣车和五辆警用摩托开道的车队一路向发射场前进。
  车队驶到了发射塔架下的南场坪,特1号车稳稳的停在了塔架防爆电梯口南侧的位置,航天员杨利伟将由此登塔、进舱。
  在迈入电梯的刹那间,航天员杨利伟又一次转身挥手致意。
  早先下车的任务指挥部及发射指挥部成员在电梯口的东侧已列好队,为航天员杨利伟登舱作最后的送行。
  电梯的门慢慢的合上了……
  “敬礼,中国的航天员”。祝福你,一路平安。
  “神舟五号报告:三小时准备完毕”。发射场传来了航天员响亮的报告声。
  5点58分航天员杨利伟到达发射塔架在进行完了一切进舱后检查后,6点15分航天员杨利伟进入舱体,在舱体接受了与地面的话音检查和气密性检查,一切正常后返回舱舱门关闭。7点20分各系统老总签发发射令。
  东方泛出的鱼肚白,为晨曦中的发射场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温柔的外纱。
  30分钟的口令下达后,此时此刻,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的工作一切正常,整个大厅内的老总、专家、参试人员正严阵以待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10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
  “10、9、8、7、6、5、4、3、2、1、点火!”
  日9时,中国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平台火光顿起,橘红色的烈焰裹挟着蒸腾的水气顺着双向倒流槽喷勃而出,向上拱起,形成合抱之势,将乳白色的船箭联合体轻轻托起,徐徐上升。几秒钟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破空而来,并迅速地笼罩了你的周围,让你无法判断这巨大的轰鸣声究竟是来自哪一个地方,而双脚下那随着轰鸣声快节奏微微颤抖的土地会进一步迷糊你的理性判断,这声音真的不是来自你眼前那徐徐上升的蒸腾的烈焰,它只不过是一幅几近完美的图画,而声音却来自他处,来自你的四面八方。
  大厅里的工作人员是既紧张又兴奋,他们期待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飞船升空后,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航天员杨利伟,人们悄悄的注视大屏幕上的他,终于在升空后的几分钟他动了动,他看着大家传回话音说:“飞船一切正常”顿时大厅内响起了如潮水般的热烈掌声,这些个奋战的日日夜夜,只有此时老总们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微笑,载人航天10年的不懈努力,都在航天员杨利伟迈向太空的时候化为幸福的回忆;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那微笑是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的艰辛。
  望着1500米处飞船飞走后留下的发射塔架,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大厅内激动的泪水,尽情的欢呼,情不自禁的拥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终生最难忘的。
  “遥看琼楼舞清影,今朝神舟上九天”。
  这一天,中国航天腾飞的乐章又一次奏响了最摄人心魄的交响曲,中国用自己的飞船将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
  日,这一天,迎来了永载史册的日子,从此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
  这是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中国航天史上铸就的又一座巍巍丰碑,中华儿女将在浩淼宇宙的雄伟战场上大显身手!
  “神舟”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以及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坚定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信心!
杨利伟:入轨时曾有错觉产生 没看见长城
.cn  日15:48  新华网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连线采访时表示,自己“当然”希望这次遨游太空的旅程能“再长一些”。
  杨利伟在太空中曾有两次休息,期间大概睡熟有半个小时。杨利伟坦承,自己在飞行十几个小时以后有一点疲劳。但他仍表示希望飞行能再长一些。
  杨利伟说,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刚入轨的阶段对身体最有挑战性。此时需要失重对身体的影响。而自己当时有一点儿错觉,感觉是头朝下。经过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进行调整,依靠平时训练的方法进行克服后,自己就恢复了正常。
  杨利伟说,自己在飞行过程中并没有紧张,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想着程序和操作,更没有感到恐惧感。
  杨利伟表示,在着陆时感到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但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高兴,因为又回到了地球。而在走出舱门,又一次脚踩土地时,自己为祖国感到了骄傲。
  16日清晨返回地球后,杨利伟当天乘专机由内蒙古着陆场返回北京,下午进行了休息。杨利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疲劳,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仍然建议杨利伟多休息,因为从15日凌晨到16日晚间,杨利伟睡眠的时间太少。而根据专家形象的说法,在天上14圈就是14天,因为飞船一会儿转至阴面,一会儿转至阳面。有可能对人的生理节律造成一定影响。
  附: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对话全文(据央视国际)
  白岩松:杨利伟你好。
  杨利伟:你好。
  白:我是白岩松,我特别想对你首先说的是,欢迎你回到地球。
  杨利伟:谢谢你白岩松。
  白:杨利伟,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过程中,哪一段是你感觉最难受的,最具有挑战性的?
  杨利伟:应该是刚入轨这个阶段。刚入轨的时候人在失重情况下,怎样去克服失重对身体的影响,应该是这一段。
  白:当时的难受程度是什么样的?
  杨利伟:当时我有一点儿错觉,自己感觉是头朝下的位置。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平时训练的方法来进行克服的,大概经过一个小时多一点,就恢复正常了。
  白:有一点可能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杨利伟: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
  白:今天下午睡觉的时候睡着了吗?
  杨利伟:睡着了。
  白: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白:大家也非常关心,你做了一些自选动作,比如说把航天日记展示给大家看,当时你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杨利伟:因为那是我在第一时间解开束缚去拿程序本,我在上面写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白:就是在返回的过程中,就是马上要回家了,那个时候开始想家的,还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想家了?
  杨利伟:应该是在返回的时候。
  白:因为现在宿双宁总指挥也在我们的演播室,我得问几个和他也有关的问题。我们在整个的飞行的过程中,吃饭的感觉怎么样?
  杨利伟:吃饭的感觉很好,因为我们吃的都是航天食品。
  白:有很多的朋友都在关心你,究竟在太空的20多个小时里,有没有睡着觉呢?
  杨利伟:有。
  白:大约睡了多少长时间?
  杨利伟:大概睡熟有半个小时吧。
  白:你最疲劳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这20多个小时里头?
  杨利伟:应该是在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以后有一点疲劳。
  白:你觉得这20多个小时是长还是短?
  杨利伟:当然是希望再长一些了。
  白:对于你来说,在整个今天的飞行过程中,失重和超重都出现过,哪一个更让你觉得难受?
  杨利伟:应该说各有各的特点。
  白:我听到一个细节,说在起飞前几秒钟你的脉搏依然只有70多下,真的在整个过程中一点儿没有紧张的时候吗?
  杨利伟:我没有想紧张的问题,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想着程序和操作。
  白:就是一直在这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头程序和操作是你特别在意的事情是吧?
  杨利伟:对。
  白:有没有恐惧感,利伟?
  杨利伟:应该说没有恐惧感,一切都是按照程序去做的。
  白:今天在回到地球,着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杨:着陆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但是当时心情感觉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又回到了地球。
  白:当你走出舱门的时候,脚又一次踩到土地上的时候这种感觉一定非常特别?
  杨利伟:是这样的。
  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杨利伟:应该是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
  白:宿总(注:宿双宁)有关心的问题要问你。
  杨利伟:宿总你好。
  宿双宁:你好,你现在从返回地球到现在已经是14多个小时了,你感到疲劳吗?
  杨利伟:不疲劳,我现在恢复得可以。
  宿: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多休息,因为从咱们14号晚上,或者15号凌晨,到现在,我看你睡眠的时间太少,逐渐适应我们现在的节律。因为在天上我们胡总指挥说,他说14圈他说是14天,因为它是一会阴面一会阳面嘛。一个是日出,一个是日落,可能生理节律有一点打乱,今天晚上好好休息。
  白:利伟我只有两个问题,在走之前可能只有航天城比如卫星发射基地的人送你,但是回来的时候,我相信今天全国的人民都在等待着你回来,利伟你怎样面对这种新的生活和马上来到你面前的鲜花和掌声?
  杨利伟:我想荣誉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是属于我们全国人民的,我自己没过多地想过这个问题。
  白:完成了这20多个小时的过程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如果你今天写日记会写什么?
  杨利伟:我会把在太空航行过程当中的一些感受总结一下,为我们以后的任务积累一些经验。
  白:好,今天夫人去接你,孩子去接你的时候,儿子在您的耳边说的是什么?
  杨利伟:欢迎我凯旋归来。
  白:好。非常感谢利伟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好好休息。
  杨利伟:好,谢谢。
  白:好,保重。
聚焦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从飞行员到飞天英雄
.cn  日15:48  东方网
  杨利伟在参加航天员选拔之前,曾在成都军区空军驻渝航空兵某部工作生活了4年,是该部正营职领航主任,一级飞行员,四种气象飞行员,四机长机,安全飞行1149小时33分,因飞行技术拔尖、正确处置空中特情两次荣立三等功。1996年8月,杨利伟从这里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杨利伟的战友胡岳彪评价说,杨利伟天生就是一块干飞行的料,生活习惯好,不抽烟,不喝酒,接受能力强,热爱体育锻炼,在航校学习飞行时,他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全班拔尖的。1984年,胡岳彪和杨利伟一起在学院参加初级教练机训练时,正巧碰上部队精简整编,学院里飞行学员淘汰率高达93%,要求飞行员各方面都要优秀,竞争相当激烈。为了能顺利驾机飞上蓝天,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们分分秒秒都用在钻研航理、进行地面练习、体能训练上。为了锻炼坚强无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杨利伟和同学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双腿肿了消,消了又肿;万米越野,他们顶着凛冽的北风跑,手、耳冻得麻木,内衣被汗水浸透,也没有停下来;长途拉练,杨利伟常常走在最前面,双脚磨出血泡,他总是不吭声地咬牙坚持。
  在同学中,杨利伟给人的印象是成熟和稳重,心理素质特别好,胡岳彪回忆说,他属于心理“早熟”的那种。1985年夏天,他们参加飞行跳伞训练,由于空中风速过大,杨利伟和一名学员在空中发生两伞重叠,情形十分紧急,地面指挥员急得大叫,杨利伟没有丝毫慌张,沉着冷静地操作,迅速排除险情,安全着陆。
  到部队后,杨利伟在航校学习时形成的坚持体能锻炼的习惯从没有间断过。他常常打篮球,后来电视转播美国NBA篮球联赛,只要不影响飞行,他几乎每场必看。平日里,他常常到部队机场旁边的山上去锻炼,一座800多米高的山坡,他10来分钟就能跑个上下。胡岳彪对杨利伟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向笔者介绍道,杨利伟和战友周末到西安鸿门宴遗址风景区游览,从部队出发往返100多公里的路程,杨利伟骑着自行车就去了,晚上回到部队还跑去打了场篮球。
  该部副部队长徐万华曾经担任过杨利伟的团长,他用一句话总结道:“杨利伟飞行事业心特别强,他的飞天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92年,因部队精简整编,杨利伟被分配到该部改装歼击机。从西安大城市来到重庆山区某小县城、由驾驶得如鱼得水的强击机到重新学习飞歼击机、家属工作小孩入托等一系列困难接踵而来。与他一起改装的20多名飞行员有的选择了停飞,有的转业到了民航,种种新的人生选择摆在杨利伟的面前,此刻的他理想信念没有丝毫动摇,仍然执著地追逐自己的飞天梦。徐万华回忆说,对于杨利伟来说,飞行就是生命。
  尽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杨利伟仍全身心投入到改装训练中,重新学习航理,克服飞行中遇到的难题。他认真研究强击机与歼击机在战斗技术上的变化,仔细琢磨空中战斗特技的动作要领和西南地区低云、雾大、飞行能见度低等复杂气象条件。由于歼击机飞行中飞行员身体常常要经受自身体重6到8倍重量的负荷,对飞行员抗载能力提出严格要求。为此,杨利伟不断强化体能训练,每天都进行旋梯、滚轮、单双杠、1500米中长跑等训练,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作为杨利伟的团长,徐万华对自己手下的飞行员十分了解。他说,平时杨利伟在部队训练中话不多,爱学习,爱锻炼,反应和接受能力快,训练刻苦,特别是善于总结飞行经验,飞行技术提高很快。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飞行事业心,他顺利完成飞行训练大纲各项训练要求,对空中目标射击完成率达到100%,提前1年时间成为一名歼击机战斗员。
  该部的领航主任孙华培曾与杨利伟一同参加过在空军歼击机和强击机飞行员中进行的航天员选拔,并进入过最后一轮60名航天员的选拔,最后因身体发现小肉瘤而被排除在12名航天员名单之外。回顾当年参加体检,他感慨地说,当年我们团有6名飞行员参加了初选,杨利伟从近2000名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12名第一代航天员之一,我作为飞行员感到格外高兴,杨利伟是我们空军飞行员的杰出代表。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诞生内幕
.cn  日15:48  人民网
  谁也不知道,中国究竟要造一个什么样的载人飞船。
  专家们为自己心中的飞船争论不已时,作为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常常陷入两难境地。沉思中他的银白的头发会微微地颤抖地垂落下来。
  前苏联和美国从发射无人飞船到建立长期性空间站,历时30多年,经历从无人飞船到永久性空间站5个发展阶段,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惨痛的挫败,中国人该怎样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在中国之前,美国和苏联都把人送上了太空,那么我们的神舟飞船是不是可以在先行者的肩头起步,或者与国外进行技合作项目?
  戚发轫说:“没有。我们曾经很想,但没办成。我们就决定:自己干。”
  神舟之神
  点火:上演生死时速
  “零故障、零缺陷”在地面上可以做到,但只要一上天,有很多事就难以预测了。
  “挑战者”号爆炸的烈焰每一个航天人都不敢忘记。
  李颐黎是神舟应急救生系统的主任,他要考虑的是从待发射、上升、运行和返回着陆的救生对策。
  飞船发射的瞬间可以说是千钧一发。设计师们根据世界载人航天历史上的失败教训认定,此时的危险源主要是火箭或飞船推进剂泄漏、着火,火箭发生故障等,航天员该如何尽快逃离。
  发射前最后5分钟。航天员系好束带,关闭头盔面罩,戴好手套,两手抱膝静坐等待升空。
  突然故障检测系统报告出现紧急情况,航天员迅速从座椅处攀上近2米高的舱口,快速打开飞船舱门,以最快速度钻出飞船。飞船舱门正对着第九层发射塔架,旁边有一个航天员专用防爆电梯,但是没电。航天员快速跑到撤离滑道口,纵身向几十米的紧急撤离滑道跳下去……
  这是逃生演习中的一幕。
  紧急撤离滑道是一个钢套管和高弹力阻燃材料救生袋制造的高约50米的细长的尼龙口袋,航天局叉开双腿,用肘部及手使劲撑住袋壁,以便下滑得慢一点。尼龙口袋里层是张力为钢材的10倍特殊纤维层,只要用力撑,就可以控制下滑速度或者停止,防止溜得太快太远而摔伤。
  尼龙滑道是湿的。这是为了磨擦产生静电面浇湿的,航天员从口袋里钻出来,到达发射架下的地下掩蔽室,至此,航天员就安全了。
  但这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的逃离办法,火箭一旦点火,就不可能再停下来。神舟五号的救生办法是:火箭顶端的逃逸塔迅速点火,拉着飞船以超过火箭几倍的速度逃离火箭。逃逸塔上四个又轻又薄不会变型的栅翼格会自动打开,控制飞船稳定飞行。
  逃逸塔的作用是火箭点火的前5分钟到起飞后120秒钟,也就是飞行高度0公里至39公里,帮助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在世界载人航天史上,逃逸塔只被使用过两次。
  回家:闯过死亡关口
  飞上207公里的飞船就进入入轨轨道了。浩淼的太空离地球很远,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危险。
  一个可能是飞船失去控制,飞向更远的太空回不了家;第二个可能是飞船的航天员座舱被流星或太空垃圾击穿;第三个可能是飞船上的某个阀门泄漏。
  日,前苏联首次发射了无人驾驶的卫星式飞船1号,飞船姿态控制系统故障,制动火箭点火后将返回舱推向了更高的轨道,日飞船才返回大气层并烧毁。
  回家和上天,一样充满风险。返回是载人飞船的事故多发段,不少航天员在回家途中死去。
  飞船控制专家陈祖贵的四个摞起来有30厘米厚大本子上写满了计算公式。他要给飞船安上“眼睛”和“大脑”。他习惯了人们这样和他见面打招呼:“飞船能不能回来?”
  2001年1月,神舟二号飞船返回的前一圈,突然发生飞船发生震荡,返回姿态不稳,轨道舱泄压,此时距离飞船的返回只有一个半钟头了。指挥大厅的空气几乎凝固。陈祖贵拿出可信的数据,说明飞船完全在控制之中,可以发出“回收”命令。果然,一切如常。
  神舟飞船的落点范围精确在了正负10公里左右,这相当于打靶发十环的水平,而俄罗斯的水平是30多公里。
  据说,为了让摄影师拍摄到飞船在火红的晚霞中徐徐降落的情景,制导导航专家们特意设计了偏航机动技术。按推算,神舟一号的最佳发射窗口时间是上午,那么飞船就会在漆黑的晚上返回。而使用偏航机动技术,就无需考虑发射窗口,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发射。当神舟一号降落在晚霞中的大草原时,没有人想到,科学和浪漫竟然会结合得如此完美。
  假如返回座舱发生泄漏,神州五号的控制面板会发出压力报警信号,航天员必须在10分钟内穿好航天服,接通供气管。航天服可连续6个小时保证航天员的氧气供应。在这6小时内,飞船可以在10个应急着陆场中选择着陆。
  假如险情十分紧急,飞船可以启动立即返回功能,设计师保证飞船有2个小时的时间,瞄准第一个来得及着陆的地区着陆。
  假如2台变轨发动机发生放障,另两台会立即补上;假如4台发动机者停火,另有8台小发动机,足以让飞船完成自动调姿,顺利返回。
  假如着陆缓冲发动机不工作,返回舱底部安装的Y高度仪会使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足以让航天员安然着陆。万一发动机不点火,航天员的座椅下部胀环式缓冲器,能够起到“弹簧”的作用。
  返回舱里为航天员准备了所有能够想到的救生物品:远距离呼救电台、Cpp定位仪、信号枪、闪光标位器、太阳反光镜、光烟信号管、海水染色剂,急救药包、蛇伤自救盒、蚊虫驱避剂、食品、饮水、指北针、抗风火柴、防尘太阳镜、引火物、救生船、渔具、驱鲨鱼剂、抗浸防寒飘浮装备、救生手册等、救生手枪、生存刀。
  飞船落地后其顶端的闪光灯以每分钟闪动55下的频率发出白色的闪亮,可以连续闪光25小时;假如落在海里飞船上配备的染色剂会把飞船周围的海域染成绿色荧光区,便于飞机搜索。
  细节:洞开生之门
  1967年1用月27日,美国阿波罗4A飞船和土星5号火箭进入了倒计时,突然通话器传来密封舱员呼救:“着火了!”“快放我们出去!”但等救援人员跑去打开舱门时,飞船里的3名航天虽已全部被烧死。
  这只是—次地面联会模拟飞行试验,就让美国损失了3名航天员。阿波罗飞船座舱里气压较低,着火后,舱内形成负压,无论里面还是外面在短时间里都无法打开门。
  中国的神舟飞船的舱门无论从里面还是从外面,不超过3秒钟就能迅速打开。
  生之大门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而洞开。但是这个门可能有几百上千种方案和样式,你必须有能力和智慧选择出最佳的一种。
  这个门如果宽—点航天员逃生可能更为顺利,但它可能因为大而密封不严从而造成隐患;这个门可能因为密封很好而让人放心,但它可能因为过于密封而开启困难。矛盾、芜杂、纷乱,有时候可能你向左了就不能向右,这时候就必须在针锋相对中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
  而选择的智慧不是天生的,它来自于反复的实践。神舟飞船的降落伞是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降落伞中最大的一种。它展开有1200平方米,它的每一个针脚都要求一致、细密,为了保持一致性,有的活必须一个人从头到底。据说,一个缝纫女工一年只能缝一面伞。
  降落伞对于航天员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日,美国发射的—只猴子在回收过程中,由于降落伞无法张开被活活摔死。
  大沙漠试验场上,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从1万米的高空把模拟返回舱抛下。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此时五彩缤纷的主伞铺开在蓝天上,返回船悠悠然地向下飘落。在落地的一刹那,返回舱上的切割器“咔喳”一声切断伞绳吊带,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如一片彩云随风而走。
  如此情景反复实验了70多次,但科学家们还是不放心,特意配备了2名“大刀手”,一旦伞绳不能自动切断,大刀手就要冲上前去飞刀断绳。
  如果返回舱落在水里,伞舱正在航天员头部的上方,水就会涌进伞舱里,使返回舱沉没。设计师妙思解难,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排水功能。伞舱底部被装了一个气囊,返回舱落水里气囊就会自动充气,膨胀成一个体积为150升的大气包,不仅能把水挤出伞舱,还能24小时充当浮筏,让返回舱漂浮起来。
  一个细节和一个细节之间如连环锁一样紧紧相扣,它托起的是航天员的生命。
  飞船环境:承载生命重量
  内蒙古大沙漠,“神舟”五号空投实验。飞船返回舱从高空抛下,溅起一股沙尘。
  科技人员跑过去舱门,一股刺鼻的白烟窜出来。“像火药燃烧的味道。”一位科技人员回忆。
  这是一次偶然发现,但这个发现是致命的。返回舱舱内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飞船必须给人提供一个像地球一样的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小环境,否则,人在太空是连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的,
  飞船舱内的空气必须是新鲜的,这是第一要素。航天员所呼吸的空气是由飞船自身携带有氧气瓶和氮气瓶提供的,通过舱内安装的压力调节系统,不断地为座舱补充氧气和氮气。使舱内的大气成分和压力始终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同时,舱内的通风净化设备不停地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进行过滤和净化。
  这股意外的臭气从何而来,为什么神舟一号、神舟二号没有发现?后来一分析。发射无人飞船时,返回舱要在落地一段时间后才开舱。那时味道已散开了,所以问题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
  飞船总指挥袁家军、总设计师戚发韧的亲自带领盘查,发现气体来自两处一是火工品工作时间舱内泄漏的燃气,二是从舱内非金属材料排泄出有害气体。
  改进是必然的,但这意味着所有的密封结构设计、垫圈选择和安装工艺等都要重新来过。
  “堵”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有害的气体排出去。他们在飞船返回舱身上钻通一个个的小孔,这些小孔的奥秘是,既能把有害气体排出舱外,又能保证舱外的气体流不进舱内来,保持密封。
  就这样的一个问题,攻关小组竟工作了两年才完全解决。
  飞船上有了人,湿度问题随之而来。人呼吸、排汗每天可产生1公斤多的水汽。这些水汽在飞船的舱壁、仪表表面凝成雾,电气设备就会短路。
  因为没有载过人,所以没有考虑到人的呼吸和汗气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原先的设计中,许多电缆接插件没有防水功能。
  所有电缆接插件都做了模拟结露结水试验,以找出会出问题部位。有趣的是科技人员发现,婴儿尿不湿的纤维织物对吸水吸湿很有作用,于是类似的材料被聪明的用在飞船上。
  一个飞船有20多个“窗口”,它们有舷窗、伞舱、发动机舱口,每一个窗口都是一种考验,都可能隐藏着一种危险。这些窗口必须是密闭的,又要是防热的。
  舷窗在设计者的手里变成了多层,最外层采用耐高温的材料,这种外层玻璃只隔热但不密封,中间多层玻璃之间采用真空密封设计,类似于暖水瓶。
  太空卧室:让机器充满人性
  戚发轫为航天员设计的家周到、美丽。
  飞船座舱内仪表是黑色的、走电线的内壁是铁灰色,座椅的四周是乳白色的舱内的照明灯也是乳白色的,灯管的外面还罩漂亮花纹的灯罩。但是每一样材料的选用完全不同于家庭装修,材料的用与不用,都有科学依据。舱内照明舍弃了白炽灯,因为它可以产生热量,现在用的是冷光源的U形荧光灯,既明亮又不刺眼。灯罩的作用是收集灯管破裂后的碎片,并使亮度二次均匀分布。
  航天员在飞船上的坐姿始终是窝着的,身体被紧紧地束缚在太空椅上,手臂能够到的地方有限,飞船上的仪表台、控制台、按钮的安放都比较矮,航天员不用改变身体的姿式就有能够到。太空椅边还放置了一根小棒,如果手臂够不到,就用小棒,就可以控制开关。
  航天员因为戴了手套,手指要比一般人粗些,因此飞船上各种按钮和开关的尺寸都做得比地面上的大,之间的间隙也很大。
  何宇、朱光辰、柯伦被称为“飞船工程师”。何宇坐上宇航椅,立即发现从这个位置上够到操作板是不容易的。于是进行了改进。从飞船轨道舱到返回舱,都安有扶手、脚蹬子,便于航天员经过时使用。但当飞船工程师们穿上笨重的航天服时,发现腿打不了弯儿,脚蹬子的距离就显得太大了,脚蹬子因此多了几个,不用的时候还可折叠收起,方便了航天员的进出。
  飞船报警的时候屏幕上的汉字,字体是仿宋体而没有用黑体。仿宋字比较柔和,可以缓解感官上的刺激,报警语句最多不会超过9个字,用的是女中音,让人听起来会感觉到沉稳和踏实。
  飞船发射前的几小时,何宇等人最后一次进入飞船,检查阀门、按键、照明灯、仪表显示,然后郑重地在确认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记者 南香红)
  长箭之美
  站在高高的火箭发射塔架下面,任大漠之风吹过头发,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略显踌躇。在他的65个年轮里,有39个与航天密切不分。
  “这是一个大喜大悲的工作。”他说,“每临射之前,我的口袋里都装着速效救心丸。”
  他曾经4次成功地神舟飞船送入宇宙。“现在更不能失败。我们失败不起。”他说,“当我---还有火箭实验大队的队员们——看到航天员登上飞船的一刻,再不用任何人强调这次飞行的重要。”
  最后一次“总检”
  10目2日15时30分,长征二号F火箭的第五次总检查开始了。还有不到300小时,它将带着“神舟”五号飞向苍穹。
  在基地的飞行指挥控制中心,标有“航天发射指挥监控系统”的电子大屏幕突然亮起来。在屏幕上,你会看到9块大小不等的显示器,其中5块是对火箭或飞船某—部位的即时监测录像---可以随时变换;另外4块上呈现着重要数据,比如测试的阶段、口令和时间。
  斑澜的图像让单调的中控室变得生动起来。身着白色工作服的人们穿梭着,进入标有红色警戒线的地带,这是他们的岗位。每个人都会用手快速触摸“放电棒”,卸去可能干扰信号的静电。
  “-3小时准备!ACI号,请接通变频!”坐在大屏幕左侧一岗上的战士传达着口令。
  “变频接通!”扬声器传来执行者的回复。
  “明白!”一岗回答。
  “-40分钟准备!AC4号,请检查加进器压力!”
  “AC4报告:检查完毕!”
  “明白!”
  口令在继续。好,一切正常。
  “这次总检之后,火箭将和‘神舟’对接。”黄春平说,“‘长二F’的五大电器系统---推进、控制、遥测、逃逸和故障检测,今天会被再一次考验。除了点火起飞、以及飞行中的物体分离之外,检测和发射时的状态基本一致。”
  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的总工程师王永志严肃地坐在后排。但这毕竟是一次模拟飞行,紧张还留在13天之后。
  “-20分钟准备……-10分钟准备……10.9、8.7……”
  很好,一切正常。
  “从火箭起飞前8小时开始,我们就用倒记时表示离点火的时间。”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说,“它很直观,但给每个人增加了无形压力。”
  “……AB3号,准备起飞!”
  “点火,起飞”!大屏幕的文字令人心跳。设想中的长箭冲向苍穹。好极了,一切正常。
  斜阳挂在湛蓝的天上。窗外,“神五”发射塔架在戈壁中耸立,这个巨大的钢铁之物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色。
  黄色的电子计时板在跳跃。大屏幕上的时间:升空后120秒。逃逸塔与火箭分离。好,一切正常。
  140秒,助推器分离。
  160秒,一二级分离。
  200秒,整流罩分离。
  580秒,想象中的“长二F”火箭与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分离。
  真是好极了,一切正常。
  王永志淡淡一笑。基地首长笑笑。黄春平和刘竹生点点头。央视记者不失时机地把话筒递了上去。
  检测仅用了1小时。没有飞船的参与,程序被简化了。(由于涉及保密工作,文中的代号、口令及技术参数做了处理,并非真实数据——记者注)
  10万人的结晶
  基地与北京有着1小时的时差。早晨7时整,明亮的太阳会从地平线上跳出来,叫醒火箭实验大队的28—多名队员。
  自助早餐很丰盛,相当于星级宾馆。“我们的采购人员会开车花24小时穿越戈壁,买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实验队临时党委副书记罗北庆说。
  8时45分,贴有“神箭”标志的大巴车会在队员们的宿舍--神舟宾馆---前准时等候。而后车子行进2公里,越过黑可,进入厂区。
  这里把上班称为“上前线”,厂区是“阵地”,领导人则是“总指挥”。O日,队员们从大本营---位于北京南郊的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坐着专列来到基地。“我们的日程已被提前安排好,”实验队总调度倪海龙说,“但也会有些微调,比如火箭出现故障时。”
  七大系统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见相关资料表格),运载火箭系统是其中之一。“系统之间需要协调,”倪海龙说。每天17时30分,他会准时参加实验大队内部的例会,安排次日工作;与其他六个系统的协调会,则放在每天18时进行。
  “火箭与飞船的关系最密切。”黄春平说,“因为箭、船要对接,像乘客和公交车的关系。”
  珠联壁合的对接要协调好三种接口---机械接口、供电系统接口及软件接口。连接直径的数值是多少?卡头是怎样的?接点又是什么样的?……这些是前两种接口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第三种接口,则需要信息的有效传递——比如火箭出了问题,必须由逃逸系统指令飞船尽快脱离险区。
  “箭、船两个系统的主任设计师,会以文字形式对此严格作出规定。”黄春平说,“那些初始参数被奉为金科玉律。”
  每个火箭实验队员都知道:在七个系统中,火箭是最基础的部分。“一旦这个系统发生了问题,一切将灰飞烟灭。”黄春平感叹道,“载人火箭是不败工程。”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某一型号的火箭上就执行着总指挥负责制。65岁的黄春平在实验大队拥有决策权,他的副手刘宇是一位沉稳帅气的中年男士。
  而在技术层面上,64岁的刘竹生担当着系统的首席人物。人们称他为总设计师。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剂木春、控制系统副总师孙凝生是刘的得力助手。副总之下,是各系统的正副主任设计师。而各系统的设计员们,承担着火箭技术的最基层工作。
  这个实验大队里,还有负责新闻报道的内刊记者及摄像师。
  “很难确切统计,共有多少人参与到‘长二F’的设计和生产中。”刘竹生说,“如果算上生产元件的90多个厂家,恐怕不下10万人。”
  所以,尽管其中一个人认真工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只要某个人有一点疏忽,就可能给火前乃至七大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很多实验队员因此患上了“火箭综合征”:临发射前3个小时,开始口干,要不停地喝冷水——即使在零下20多度的冬天;还有手心出汗、不停上厕所;在发射成功之后,他们又会抱在一起疯狂的哭笑。
  “发射‘神五”之前,人们比前四次更紧张。”罗北庆说,“下班后也没人打牌——队员们借此证明自己的全心投入。过去,玩扑克一直是他们放松的重要方式。”
  调整队员们的情绪是罗北庆的工作之一。10月3日上午,他走进戈壁寻找美丽的胡杨林。“我们已经做了一本名册,上面有280多个队员的名字。”他说,“我们准备附上照片。胡杨——能代表戈壁的植物,应该是拍照最好的背景。”
  故检与逃逸:力保航天员安全
  当“长二F”竖立在厂房里时,你看不到它的全貌。
  火箭太庞大了,从基座到顶端,需要坐电梯跨越7个楼层。它长达58.3米,直径2.25-3.35米,起飞总质量为580多吨,身上装有4万多只元器件,价值约2亿人民币。
  它的身体呈明亮的乳白色。这与绘在上面的五星红旗,构成了一幅完美图画。
  哨兵时刻巡逻在火箭的身边,想与之会影的人会被坚决制止。
  “所谓‘长’,是指它的名字‘长征号’;‘二’是火箭的级数---这是一发两级火箭,还有些火箭是一级或三级。”刘竹生说,“而‘F’是序号。”
  那么,我们的“神箭”神在何处?
  “它采用了55项新技术,其中1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黄春平说,“它丝毫不逊色于俄罗斯的同类火箭。”
  “‘长二F’的可靠性达到0.97,安全性是0.997。”刘竹生说,“这意味着,发射100次会有97次成功;即使失败1000次,航天员也可以被成功逃离997次。”
  与不载人的商用火箭相比,“长二F”有着两个特有的重要系统---故障诊断(又称故障检测)系统及逃逸系统:通过故检系统,可以随时监测火箭的各项参数,判断其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情况不妙,故检系统会向逃逸系统发出指令,后者将把飞船迅速带离危险区。
  “故检系统的原理很简单,就像你去医院体检,仪器会为你测量体温、血压等各项指标。”刘竹生说。
  但这里的问题是,首先如何选择参数--判断人是否发烧用体温,判断火箭的故障该用哪些数值?在整个火箭中,能够遥测的参数不下1000个。二是“门槛值”——人的体温超过摄氏37度被认为是发烧,而火箭的某个参数达到了怎样的值,才算出了问题?
  “参数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火箭自身的判断,二是地面控制系统的判断。”故检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智说,“‘箭上判断’的能力有限,主要针对火箭过载下降--这表现为加速度越来越慢——是发动机系统出了问题;还有姿态失稳——火箭偏离轨道或者翻了跟头,这是火箭的控制系统的问题。”
  地面控制系统的判断,则分为待发和上升两个阶段。待发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推进剂泄漏、火箭着火、火箭倾倒、发动机紧急关机等。它们很容易判断,因为火箭上有数据线与控制系统相联,甚至肉眼就能一目了然。出现问题时,一线人员会上报指挥员、指挥长直到总指挥。
  而在上升段,危险来自发动机着火、停止工作,或者整流罩打不开把飞船困在其中。
  “如果火箭在上升段起火,温度和热流参数将通过箭上的传感器传到地面的计算机里。”张智说,‘测控人员根据参数的变化,就会命令航天员逃逸。而这个值,是通过多次实验积累而成的。”
  箭上判断和地面判断采用“二选一”的原则。只要一个判断系统发现了问题,就会对逃逸系统发出指令。“双保险”是“长二F”的安全性高达0.997的重要原因。
  逃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逃逸塔、整流罩、栅格翼和上下支撑机构。“在‘长二F’的顶端,你可以看到一个尖尖的、形状像塔的物体,它被称做逃逸塔。”火箭逃逸系统的主任设计师肖耘说,“逃逸塔与飞船相连,并拥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可以带着飞船离危险的火箭。”
  在火箭离开地面120秒,行进约39公里之后,逃逸塔会被抛弃。此后火箭出现故障,系统的另一重要部件--整流罩将接替逃逸塔的功能。整流罩同样拥有自己的动力系统,它能把飞船的前两部分---工作禾舱和载入舱安全带离。200秒时,整流罩也会被抛弃,此后飞船可以依靠自己的动力,直接甩掉问题火箭。
  肖耘用手指着自己鼻尖,笑笑说:“如果火箭在发射架上就出了问题,航天员可以从飞船进入一条特制的管道,而后垂直滑入地上。管道的设计采用了减速原理,1999年我曾经试过一次,结果不小心蹭破了鼻子。”
  “美国没有载人火箭,他们启用了航天飞机。”张智说,“美国人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相反---航天飞机上没有故检和逃逸系统。他们认为:如果飞机的某个部位可能出现问题,就将其换掉,以保证航天器的可靠性接近100%。但很遗憾,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的爆炸,给这种设计思路蒙上了阴影。”
  马上就要发射了,人们对即将升空的“长二F”火箭做最后的检查。“我们熟悉它可能出现的121个问题,”黄春平说,“这些问题是我们总结了长二丙、长二捆等相似型号火箭的经验教训,分析出来的。在这枚火箭出厂前,我们对它做了13次检查;运到基地后又查了9次--包括5次独立检查,4次与飞船系统的联合检测。”
  “我们还建立了故障树系统。”刘竹生说,“火箭的七个分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又被化为分系统的子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由此级级下推,直到每个细枝末节。”
观察: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改变世界航天格局
.cn  日15:48   央视网
  新华网北京日电 值此“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第一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太空飞行之际,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中国。对此,有关人士纷纷评论说,“神舟”五号飞船的飞行成功,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载人航天国家,而且更象征着世界航天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欢迎他们研究和探索太空的意志与愿望”——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说
  10月15日,“神舟”成为全球热点词语。自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那一刻起,全球的目光都在注视着这个新生的航天器,它的平安返回使世界对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等人都用热情洋溢的言语对“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往返太空表示祝贺和赞叹。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专家们指出,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独立和完整技术能力的载人航天国家,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发展。美国知名航天政策专家、“全球安全”思想库负责人约翰·派克说,中国作为第一个完成载人航天的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仅显示了其国家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在世界上的地位,而且还证明其现代化战略的正确性。
  世界舆论还认为,与冷战时期美国和原苏联剑拔弩张、军事色彩浓重的太空竞争相比,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更多地体现了和平、合作与科学探索的精神。美宇航局局长奥基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是“和平的”,美国期待能与中国合作;欧洲航天局局长多尔丹对中欧航天合作表示乐观并认为,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将开创国际太空合作的新时代;俄罗斯专家还建议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中邀请中国参与。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众多国家都对“神舟”进入太空表示欢迎。   
  “太空,至少是地球轨道,将不再是个别人独占的领域”——美国航天史专家霍华德·麦柯迪教授预言
  “神舟”五号的飞行成功,不仅改变了全球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才能把人类送上太空的格局,还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国家进入宇宙空间。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已有50个国家制定了自己的航天计划,虽然其中多数国家仅仅把力量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但一些经济和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也制定了外层空间探测和载人航天的远期规划。就在今年,日本和巴西都试验了自己的运载火箭,韩国建设了独立的航天发射基地,印度、尼日利亚等也借助其他国家的火箭把自己的卫星送入轨道;为加入航天大国之列,日本、印度等国都在为研制新型载人航天器作技术准备,甚至计划探测月球和火星。而曾经写过多部航天史专著的麦柯迪日前评论说:“中国是在这个队伍的最前列。”
  自从1957年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在半个世纪不到的人类航天史上,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首次进入太空,美国“阿波罗”飞船1969年成功登月,成为里程碑式的壮举。航天事业不仅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丰富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促进了天文学、高能物理、材料学、自动控制、信息、制造工艺学等科技门类发展,形成了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无疑,会有更多的国家走上航天之路。   
  “对世界大多数人而言,太空被认为是终极前沿”——《洛杉矶时报》评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实现载人航天的俄罗斯、美国都在有所取舍中锐意进取,其他有志航天者,也在飞天之路的起始阶段秣马厉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俄罗斯正在改进已使用多年的“联盟”飞船,并寻找更好的发射地点,在载人航天领域力求更新技术、降低成本;美国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2月坠毁之后,对航天计划进行反思与调查,除了改进维修航天飞机,还准备研发下一代航天器;刚刚顺利完成太空之旅的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壮大了世界载人航天器家族,增强了人类载人航天的能力;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是目前惟一可供宇航员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航天器,虽然美国宇航局在种种压力下已将建造居住舱的计划束之高阁,但欧洲国家和日本仍在为空间站建设实验舱、配套设备以及运输飞船,空间站最终有可能在波折中被建成可供7人进驻的“天宫”。
  将来,人类还可能在太空中走得更远:1994年欧洲航天局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日本计划在2015年后建立月球观测站,印度也打算在2006年前后发射月球探测器,中国则在201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内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此外,欧洲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都在赶赴火星的路上,这种探测也是为人类登上火星做准备,部分专家设想,在2015年前后发射1艘载有6名宇航员的飞船和1艘货运飞船,开始火星之旅。
  可以预见,“神舟”五号顺利结束太空之旅后,各航天国家将会更多地在合作与竞争交织之中不断完善、打造航天器,在曲折之中共筑空间站,在艰难之中向月球和火星进军。航天事业,将帮助人类探索未知的太空,拓展知识的边界,攀登新的高峰。(记者栾海 陈勇 曲国斌)
幕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曾经过40年争论决策
.cn  日15:48  中国网
  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个有着美丽的胡杨林和奇特的雅丹地貌的古老战场,沸腾起来了。
  从这里,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带着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升腾而起。通向这辉煌一刻的,是中国航天人走过的一条怎样坎坷、神奇的飞天之路呢?
  “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20世纪60年代,是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的时期。继日加加林首飞太空之后,季托夫、谢泼德、格伦等一个个太空英雄们纷纷叩响天门。
  “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苏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太空角逐,使毛泽东为之震惊!有着古老飞天梦想的中国,开始萌动着续梦的计划。
  1967年7月,中国科学院和七机部共同进行了中国载人航天途径和步骤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他们的研究已小有成就,不仅做出了精美的模型,而且给飞船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曙光号”。用当时七机部副部长、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说就是:“先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日,中国人在度过了一个“奔走相告,如饮狂泉”的激情“东方红”之夜后,又在酝酿着一鼓作气、一飞冲天的计划。
  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讨论中国该造怎样一艘飞船。李颐黎研究员难忘当年的情景:“会议结束前,我们还有幸品尝了中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大家一边吃一边描绘中国未来的飞船,热情特别高涨。”
  由于有前几年的预先研究做基础,“曙光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那是1971年4月,以当时年份和月份为代号,被命名为“714”工程。
  帐篷里备战航天员试验
  “曙光号”的第一批乘客,当时在位于北京农业大学院内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里,进行飞天前的各种准备。
  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近日追忆了他30年前拍摄第一批航天员训练、生活的情形———
  当时我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厂领导看我对宇宙探索这个题材有兴趣,就让我拍一部《载人航天》科教电影。我带了一个摄制组到北京,进了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就是中国的航天员训练基地。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规模挺大,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做准备工作的,当时已有各种专门的训练设备,什么振动椅、离心机、冲击塔、模拟舱之类,应有尽有。我们对宇航员的各项训练都逐一做了拍摄。当时,我国甚至连宇航员们吃的太空食品也已经研制好了,是上海一家食品厂做的。它们只有军棋子那么大,味道并不是很好,只是十分新奇。
  有了各方面的支持,很快片子就送审了。钱学森审看了影片,我请教他有没有保密问题?他说没问题,可以公映。真正要保密的东西,我们也没让你们去拍,航天的核心技术是发动机什么的。
  美联社很快就发了报道,说“中国的宇航员马上要上太空”。不过,当时中央主要意见还是缓缓再说,各种媒体也就没有再继续报道。
  据叶永烈先生说,《载人航天》这部片子只在内部很小范围内放映过。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工业制造及相关的工艺水平又低,加上“文革”的动荡和天灾人祸,“曙光号”最终只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图和一个个的试验中。
  后来,周恩来总理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不与苏美大国开展“太空竞赛”,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发展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
  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现任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的汤兰祥向我讲起了他所亲历的坎坷艰辛———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最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的一个研究所。当时,这里集中了一大批航空医学专业的工程人员。1970年底,经国务院李先念同志批准,我们与501部(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一起搬到了农业大学。空空落落的农业大学,只有我们两家单位。但我们这样的国家级保密单位,连一堵像样的墙都没有,四周只用铁丝网围了一下。
  “曙光号”的方案为两舱式,构型类似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飞船。外形像一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组成。当时对于飞船乘载几名宇航员,意见并不一致,大家边试验边探讨。
  我一毕业就分到了第三研究室,参加“曙光号”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紧张有序,人员也比较充足,仅第三研究室就有80多人。全国也很支持这项工作,我去河南新乡一个厂家做温度、湿度控制的协作研究,一跑就是3年。后来因为“文革”,研究工作时断时续。即使这样,工程下马时,我们还是研制出了系统级的样机,可供宇航员开展试验。
  那时,研究所已开始了我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工作。选拔小组先后在沈阳、南京、广州和北京军区的14个歼击机部队及院校进行挑选,总共有1840名飞行员被推荐参加“过筛子”,最后剩下88名好汉。经过三个月的再度选拔,1971年5月,20名身体健康、政治思想和飞行技术过硬的佼佼者,成为我国首批待训宇航员。我们听说淘汰率最高的是失重和负载测试。失重使人脑袋肿大,脸部充血,浑身的血向上涌,特别难受。负载测试是坐在离心机舱里,让离心机转动产生加速度,舱里的人感觉如同泰山压顶,双眼外凸、五脏六腑几乎要被挤扁,有的人还能听到自己的肺在作响。
  当年,毛泽东主席说,农业大学建在城里,活见鬼。结果农大迁去延安,我们进来了。钢筋水泥,各种设施,大量的投入和建设刚有个样子,农大又回来了。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把办公室腾了出来,有的科研人员只能住在帐篷里搞研究。
  1975年,听到工程下马和大幅度整编的消息,我们的心都凉透了,选出的宇航员也陆续返回了原单位。我与501部负责飞船总体设计的范剑峰、王壮,伤心了好多天。几代人的心血,几年的秘密奋斗,都将付诸东流。唉,当时就想,中国的宇航员,什么时候才能飞天呢?
  但我们的队伍并没有完全解散。任务取消后,一部分人继续进行载人航天预先研究,其他的人开始为其他军兵种服务。返回原单位的宇航员起先还经常打听情况,询问什么时候恢复训练,但长时间没有消息,大家慢慢也忘了这事儿。
  直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度立项时,我们又有了空前的积极性。
  任新民:“近地空域应翱翔中国太空站”
  角逐太空的步伐并不因某个国家的意志而放慢。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惊动全球的“星球大战”计划。
  戈尔巴乔夫马上提出了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
  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首先提出了要建立“技术欧洲”的计划,即“尤利卡”计划。1987年11月,欧洲宇航局部长会议决定建立独立的欧洲载人航天系统。
  日本高度重视宇航技术跟踪和关键技术预研。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提出了发展载人航天计划的设想。
  印度、巴西的高技术发展计划也适时出台。
  此时,距中国“曙光号”飞船工程下马已近10年光景。
  面对美苏等世界宇航大国掀起的这场以经济、科技为重点,带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国何去何从?
  1985年7月,秦皇岛,中国首届太空站研讨会正在召开。在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任新民的倡导下,我国载人航天计划又一次启动了。
  这一年,任新民已经70高龄。这位被尊为航天“总总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依然以满腔的热情为航天的战略发展奔走呐喊。任新民与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一起被称为“航天四老”,而“任屠黄梁”中的“任”之所以居首位,并非浪得虚名。
  任新民曾作为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弹道式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组织研制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组织用长征三号火箭把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商业发射服务零的突破……
  对于20多年来一直在火箭、卫星工程间奔波的任新民来说,宇航员上天犹如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在太空站研讨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虽然意见大相径庭,思路也不成熟,但却有一个共识:发展载人航天是大势所趋。与会代表的研究报告被汇编成《太空站讨论会文集》,任新民在文集序言中这样写道:
  “太空站迟早是要搞的,但等到人家都成了常规的东西,我们才开始设想,到时候就晚了。所以,从现在起就应有一个长远规划,对其中的某些单项关键技术应立即着手研究。一旦国家下决心发展载人航天,就能及时起步。我们要争取在21世纪初,在地球的近地空域翱翔着中国的永久型太空站,在太空站和地球之间有中国的运输工具,装载着人员、物资、设备穿梭往来,我国的航天员、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太空站上紧张地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活动。”
  四位科学家上书邓小平
  1986年春天,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四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并设法以书信的形式送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那里。3月5日,邓小平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后来被称为“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国家拨款50亿元。
  “863”计划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1987年,在原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
  这是一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大会战。
  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之争
  在航天技术领域和两个主题项目概念的研究中,仅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就提出了五个方案,即:多用途飞船、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垂直起飞水平着陆的两级火箭飞机和水平起降两级入轨的空天飞机,人称“五朵金花”。
  经过一年多的论证,专家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评议会。主导意见是:航天飞机和火箭飞机虽然是未来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能的发展方向,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基础和投资力度,尚不宜作为21世纪初的跟踪目标;带主动力的航天飞机要解决火箭发动机的重复使用问题,难度比较大;可供进一步研究比较的是多用途飞船方案和不带主动力的小型航天飞机方案。
  此后,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如何起步,飞船方案论证人员和航天飞机论证人员展开了长达3年的学术争论。
  1989年8月,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丁衡高收到了航空航天部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写来的一封信,信中的主要观点是“航天飞机方案”大大优于“多用途飞船方案”。
  信中提到:载人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手段已经处于衰退阶段,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代表了国际航天发展潮流,中国的载人航天应当有一个高起点。搞飞船做一个扔一个,不但不能争光,还会给国家抹黑。
  而载人飞船方案论证组认为,载人飞船既可搭乘航天员,又可向空间站运输物资,还能作为空间站轨道救生艇用,且经费较低,更符合中国的国情。航天飞机无论是造价还是维修费用以及发射场建设都相当昂贵,中国此时还不具备航天飞机的生产工艺条件。
  1989年,航空航天部党组专门委托庄逢甘、孙家栋两位专家主持召开飞船与小型航天飞机比较论证会。
  论证会就在北京市阜成路8号的航天大院里进行。这是两种思想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航空航天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高技术论证组组长李颐黎作为载人飞船方案的代言人,从技术可行性、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技术风险等方面将载人飞船方案与小型航天飞机方案作了比较。
  李颐黎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钱学森当年讲授《星际航行概论》时带的四大弟子之一。
  对于比较论证会,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欧洲发展小型航天飞机凭借的是航空技术优势,而我国航空技术不具有优势。欧洲小型航天飞机这条路尚未走完,技术风险大、投资风险大、研制周期长的弊病就已暴露出来了。”
  “美国有钱,他们有4架航天飞机,每架回来后光检修就要半年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一次就得4亿5亿美元;俄罗斯也有3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飞过一次,另一架正准备飞,还有一架是做试验用的。因为没钱,现在也飞不起了。欧空局研制的‘赫尔墨斯号’小型航天飞机也是方案一变再变,进度一拖再拖,经费一加再加,盟国都不想干了,最后只好下马。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从国情出发,绝不能搞航天飞机!”
  这次比较论证后,航空航天部系统内逐渐达成共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从载人飞船起步。
  钱学森:这是国家最高决策
  论证组首席专家屠善澄院士向钱学森汇报了飞船的论证情况。钱学森很认真地听取了屠善澄的汇报,并郑重地表示:“将来人上天这个事情,比民航飞机要复杂得多,没有国际合作是不行的,哪个国家自己也干不起。这是国家最高决策。在50年代要搞‘两弹’就是国家最高决策,那也不是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能定的,而是中央定的。”
  屠善澄问:“假如人要上天,飞船作为第一步,您的意见怎么样呢?”
  钱学森稍稍沉吟了一下:“假设要人上天,第一步可以是这样。如果说要搞载人,那么用简单办法走一段路,保持发言权,是可以的。”
  既然发展载人航天是国家最高领导的决策问题,那么哪位领导代表国家来做这个决策呢?
  机遇终于来了。
  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航天高技术报告会”。
  现在回想起来,这无疑是对推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决策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
  会议当天,刘纪原副部长刚从内蒙古指挥部调研回京。火车到站时,他对航空航天部计划司总工程师张宏显说:“到会场后,先不要留下来参加会议,你回部机关去,把我们写的《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建议》取来封好,送给参加会议的二炮副参谋长粟前明(小平同志的妹夫),什么话也不要说。”
  张宏显将封在牛皮纸口袋里的文件送给栗前明时,只说:“这是刘副部长让我送给您的。”“你告诉刘副部长,我一定送到。”粟前明回答。
  张宏显清楚地记得,在《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建议》中,特别写到:
  上不上载人航天,是政治决策,不是纯科技问题,不是科技工作者能定的。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面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的、得来不易的航天国际地位得而复失的危险。恳请中央尽快决策。
  李鹏紧急邀见任新民
  日,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任新民一上班,就接到了国务院秘书局的电话通知:李鹏总理3月15日下午3时至5时邀见任新民同志,同时还要听取了解飞船情况的同志汇报。
  任新民不禁喜上心头,他与载人航天项目专家组组长钱振业很快商定了汇报的提纲。
  见面时,李鹏总理开门见山地说,今天主要是想听一听有关载人飞船方面的情况。
  任新民首先分析了中国为什么要从多用途飞船起步。他说:“我国已具有研制飞船的技术基础和研制条件。我国航天员的环控生保技术,有一定的预先研究基础。运载火箭可靠性技术,可采用措施提高。在返回防热技术上,已有防热材料研究成果和返回式卫星的经验可借鉴。运行返回控制技术,有通信卫星和导弹控制技术为基础。计算机综合管理技术,我国已能利用多台计算机冗余技术,实现对飞船控制,这一点还需要通过工程研制掌握。至于飞船上升段应急救生技术,这个过去没有搞过,需要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
  钱振业说:“中国的载人飞船可以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经过提高可靠性的改进后进行飞船发射……”
  “我国要搞飞船工程需要多少投资?研制周期要多长?”
  钱振业看了一下汇报提纲:“我国研制飞船的费用约30亿元。在保证投资及时到位的条件下,工程研制需要6-7年时间。”
  李鹏总理笑笑说道:“钱是有困难。但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要搞载人航天,从飞船搞起,争取建国50周年载人飞船上天!”
  5天后,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转来了对《航空航天重大情况(5)》报批件的批示,签收单位是航空航天部。
  批示上留下了一串国家领导人的名字。
  中央领导的批示下来后,航空航天部领导、部机关便着手研究载人飞船工程的研制分工问题。工程论证进入了快车道。
  1991年4月,北京北安河。“载人飞船工程实施方案”讨论会由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庄逢甘主持。
  庄逢甘是我国空气动力学首席专家,至今仍然活跃在科技的主战场。早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回国后,在洲际导弹研制、风洞建设方面屡建战功。
  “会议要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局三个总体单位,深入论证,进一步提出各自的实施方案,以便择优选用。半年后,三个总体单位分别提交了《载人飞船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我还记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的论证绿皮书厚达0.3米。”庄逢甘回忆道。
  1992年,中国史另起一行
  日,中央专委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
  “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方面考虑,立即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是必要的。我国发展载人航天,要从载人飞船起步。”中央专委第五次会议上给出的公允定论,赢得了此次会议最热烈最持久的一次掌声。这是无数航天人蕴藏在心间多少年的一种能量的释放。
  会议决定,在“863”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航空航天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原国防科工委组织各方面专家,进一步对载人飞船工程研制问题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早早来到了办公室。这一天,他的心情有些特别。今天,党组将召开动员会,由他宣布我国开展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落实中央决策进一步搞好载人飞船工程论证工作的决定》。
  “今年是1992年,这一年,在已经记满了5000年方块字的史册上,将另起一行,庄严书写:仙女散花,不再是年画上的;飞天弄琴,不再是石窟里的;嫦娥奔月,也不再是神话中的!中国,不会永远被地球引力捆绑住。因为我们中国人,已经准备造船了。”林宗棠讲到这里时,台下掌声一片。
  几天后,根据中央专委会的会议精神,航空航天部正式成立了载人航天工程论证评审组。组长是任新民,副组长是王大珩和屠善澄。成员有:王希季、庄逢甘、闵桂荣、张履谦、杨嘉墀、童铠、谢光选等院士。
  “澳星”风波
  日下午4时40分。西昌发射中心的澳星发射已经进入了-2小时准备。
  下午5时,电视上出现了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播报:全国观众们,今晚6时30分,中央电视台将直播我国发射“澳星”的实况,请广大观众注意收看。
  林宗棠与几位航天老总们来到西昌指控中心,临坐下时,他笑着说了一句:“几位心脏不好的,速效救心丸带了吗?”
  “已经搁兜里了。”老专家们应道。
  林宗棠对他的常务副部长刘纪原笑了笑说:“今天这个‘长二捆’成功与否,对于我们正在论证的飞船至关重要呀。”
  时刻表跳变着,大厅里一片寂静。“点火!”
  火箭底部喷出一团橘黄色的火焰,滚雷般的轰鸣在山谷里回响。
  大屏幕上,火箭底部的火焰,突然减弱,火箭只是微微晃了晃,便不动了!
  一张张兴奋的面孔马上凝固住了,电视机前观众吃饭的筷子僵在了半空中。
  突然不知谁在喊:“紧急关机!”“紧急关机!”“紧急关机!”一串恐怖的声音,连连划过。
  指挥长冲着面前的麦克风:“断掉箭上电源!”
  零号指挥员按指挥长的意见指挥道:“断掉箭上电源,短路火工品插头,取出爆炸器与引爆器……”
  那一刻,坐在西昌指挥大厅里的林宗棠感到了揪心般的疼痛。
  飞船工程会不会因此再次下马,会不会因此而成为“曙光二号”?
  4月14日,故障原因终于查清,罪魁祸首是半个绿豆大小的铝质多余物。
  屋漏偏逢连夜雨。反对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呼声再次出现。
  林宗棠一笑置之:“国家科委已经在《中国新闻》公布了国家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纲要首次公开,中国要研究开发载人航天技术,保持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地位。这表明中央没有因为这次发射失败,失去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现在只有加快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6月份拿出完整的文本,报中央审批。”
  8月14日,“长二捆”火箭再发“澳星”,圆满成功!
  动用国库的金子也要干
  日,中央专委向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呈上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在《请示》中,建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大约在2007年左右,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
  第一艘试验无人飞船要争取1998年、确保1999年首飞,即“争八保九”。
  日,一个应该载入史册的日子。
  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原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部的汇报,中顾委老领导杨尚昆、万里、薄一波也参加了会议。
  听完汇报后第一个发言的是李瑞环。他说,如果钱不够,奥运会不申办了也要办这个事。
  杨尚昆强调了以大工程培养新人的意见。他说,老一辈搞了“两弹一星”,如果没有新的任务,我们的队伍无法完成新老交替,就会断档。
  刘华清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钱不够,动用国库里的金子也要干。
  常委们从国家利益和凝聚民心的高度,肯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会议最后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有事可以直接向中央报告。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第195次会议讨论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根据中央领导指示,载人飞船工程是一项大型的保密工程,应贯彻“要静静地、坚持不懈地、锲而不舍地去搞”,“多干、少说”,“只干、不说”的原则,不报道、不宣传。因此,自1992年末,工程就在全国各有关单位中悄无声息地全面开展起来。 (左赛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安局长与王壮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