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国企请假制度用人制度

关于“关切”的新闻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公众关注这一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将如何有效改善国企的用人制度,破解部分国企领导“既当高官又拿高薪”之弊?如何使国企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如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新华社记者采访国资系统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改革的关切。
以市场化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全民财富”——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回应六大关切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此次国企改革方案有哪些特点和亮点?如何使国企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如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记者采访国资系统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回应社会各界对改革关切。
原标题 产奶大国何以纷纷“海外背奶”——聚焦消费者三大“奶关切”“从孩子出生到3岁,我一直找朋友从日本背奶粉回来。
  原标题 产奶大国何以纷纷“海外背奶”——聚焦消费者三大“奶关切”新华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王宇、于文静、张炼)“从孩子出生到3岁,我一直找朋友从日本背奶粉回来。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称,国务卿克里13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向后者表达了对乌克兰东部袭击活动急剧上升的“严重关切”,并敦促冲突双方立刻停火。克里的话表明美国对乌克兰东部暴力活动不断升级日益担忧。
楚天都市报讯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汪亮亮)有钱人都在烦恼些什么问题?本周六上午,楚天都市报将联合宜信财富推出第二期“楚天·宜信财智训练营”,从报名情况来看,很多人最关切的是婚姻风险。创富难,守富更难。
人民网讯 8月17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新的一期全国环保系统政务微博排行周榜。榜单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浪微博、清华大学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联合出品,通过对新浪微博平台中环保系统机构开设的微博、微信账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传播力、服务力和互动力三个维度评估每个账号的运营情况,本榜单统计周期为8月9日至8月15日。
8月12日复牌的协鑫集成,首日恢复上市就报收13.25元,涨幅高达986.1%,盘中几度临停,全天成交额达22.03亿元。然而是否有类似协鑫集成的股票被多家机构关注呢?从机构调研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环球网报道记者王欢】日本防卫省武官最高领导、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相当于总参谋长)河野克俊当地时间8月12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分别与该国国防部长加斯明和军方首脑、总参谋长艾里贝里举行会谈,就中国在南海推进的填海造岛表达见解称:“日本反对凭借实力改变现状,对此表示关切。
人民网莫斯科8月13日电 (记者 华迪) 俄新网今日援引m24.ru网站消息称,莫斯科、莫斯科州和图拉州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负责人叶甫根尼·安东诺夫透露,首都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收到了一封来自法国使馆的信件,信中表达了对“欧尚”连锁超市进行检查的关切。
新华网天津8月13日电(记者“新华视点”记者秦交锋、毛振华、李鲲)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公众心存诸多关切。  爆炸原因:只有现场的。
【法新社东京8月5日电】一名高级别官员今天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告诉美国副总统乔·拜登,如果维基揭秘网称华盛顿监听日本政界人士的说法属实,则其会有“严重关切”并要求进行调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说,拜登已致电安倍就“引起麻烦”道歉,但未证实监听的说法。
面对舆论压力,日本政府近日不得不在美国“窃听日本”一事上再作出进一步表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日上午在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电话会谈时向美方表明了严重关切,而为了安抚这一亚洲重要盟友,拜登代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此事表示道歉,日美双方似乎希望以此来阻止事态继续发酵。
中新网兰州8月4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南如卓玛)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组专访,他在回答“为官一任的心愿”提问时表示,让甘肃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小康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感。王三运的这个“心愿”非常符合当地省情。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崔文毅、潘洁)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30日表示,中方注意到近期美国有些军政高官频繁就南海问题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挑拨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对美方推动南海地区军事化表示高度关切。
参考消息网8月1日报道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31日报道称,在美被控经济间谍的天大教授张浩获保释,天津大学教授张浩今年5月因涉嫌从事商业间谍活动遭美国司法部起诉。30日,天津大学证实他已经获得保释。今年5月16日,张浩受邀前往美国凤凰城参加国际微波会议,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时被捕,被控“经济间谍”和“窃取商业机密”等罪名。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怎么改,最利民生?面对公众对收费公路合理性、公平性、公益性的追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征求意见稿)给出了真诚的回答,对准焦点、不避难点、覆盖盲点,在遵循法治轨道、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呼应公众关切、对接百姓需求的科学设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日本首相安倍晋三7月4日在东京都内的迎宾馆,与越南总理阮晋勇举行了会谈。日本共同社7月5日报道称,关于南海问题,双方认为中国推动大规模填海造岛和军事设施建设等正在“单方面改变现状”,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新华网巴黎7月2日电(记者郑斌)法国总统奥朗德2日向新闻界发表讲话说,如果希腊在5日的公投中反对债权人提出的债务解决协议草案,欧洲将进入“未知”的领域。奥朗德表示,如果希腊公投支持协议草案,谈判将很容易开启,他相信会很快达成协议。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郭君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土耳其近日发生针对中国的暴力活动表示高度关切,要求土方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有关问题上谨言慎行。近日土耳其发生多起针对中国的游行示威,有报道称事件起因是有关中国政府禁止新疆穆斯林民众封斋等维吾尔族人问题的报道。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改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六大措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国企改革改什么_国企改革怎么改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到底改什么,国企改革怎么改?国企改革中又需要坚持什么?  一、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二、国企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包括:  1、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  2、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相关法规更加健全,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  3、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作用有效发挥  4、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三、国企改革改什么?  将国有企业氛围商业类和公益类  1、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  2、谁出资谁分类,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  3、功能类别可以动态调整  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1、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着力推进整体上市。  2、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公益类国有企业  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1、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  2、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不干预  3、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  4、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5、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以罐资本为主  1、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  2、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3、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4、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2、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实行同股同权,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  3、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  4、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强化监督方式国有资产流失  1、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2、建立健全高效协商的外部监督机制  3、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阳光国企  4、严格责任追究  四、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1、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反之亦然  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央企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企业其他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设立1名专职抓企业党建工作的副书记  2、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管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解决企业领导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3、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机构要履行好监督责任  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企业考核等持钩,实行“一案双查”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五、为国企改革创造外部条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
(责任编辑:HN666)
09/09 13:0608/25 08:50
黄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何推进国企收入分配制度“纠偏”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周子勋  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现状  中国经济时报:为何国企收入分配改革会成为改革的焦点?  张车伟:我认为,中国真正的收入分配问题不是收入差距的问题,而是收入分配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不合理的矛盾焦点实际上就集中在公有财产收益的分配不合理,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或者是公有资产收益分配不合理最集中的地方。  国有企业资本化收益被企业实际控制人、相关利益群体和内部职工瓜分,国家和全民没有得到合理分享,反而承担大量补贴。国有企业改制及资本化大大促进了企业效率,国有资产价值得以显现,实现了从&包袱&向&财富&的转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分配机制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公导致了相关利益群体受益,使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人利益受损。国有企业资本化过程被企业高管和内部人控制,出现侵吞或低价变卖国有资产现象,企业高管巨额年薪与经营绩效没有完全挂钩,企业内部职工以高工资、高福利享受垄断收益。而且,国有企业同时享受着资源要素、融资贷款等多方面优惠,大部分企业利润却被少数人分享。  国家收缴红利也主要在企业体系内部转移,公共财政基本上没有获得国有资本的收益,更没有惠及全民。而且,国有企业还享受了资源要素方面的优惠和财政补贴,相当于得到了全体国民的补贴。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利用政策和信贷优势将巨额资金投入股市、楼市、金融衍生品、大宗商品等非主营业务中,加剧了资产泡沫,进一步恶化了居民收入分配。国有企业资本化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收益分配机制,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少数利益群体几乎可以说是直接剥夺国家或全体国民的财富,引发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烈的不满。  因此,不解决这样的收益分配问题,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就不能说是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时报: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现状如何?  王小鲁:在谈国企分配问题之前,首先要谈谈国企改革的总体状况。国有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轮对亏损小企业的改制和破产关闭,工业国有企业数量从11万户 (1996年)下降到6万多户(1998年),以后又继续减少。目前工业中的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达1.8万户,其中一部分已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但仍由国家控股。这些国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电力、设备制造、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钢铁和有色冶金、石油加工和化工这几个领域,占国企总资本和总产出的80%以上。此外,第三产业中金融、铁路、电信等行业也是国企高度集中的领域。  通过过去的改革,国有企业已经摆脱了大量企业亏损、资不抵债的状况。201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工业资产总计的40%、主营业务收入的26%、利润的24%。从这些指标可见,国有企业的资本密集度较高,但效益仍然偏低,总体经营状况差于非国有企业。以2012年资产总额计算利润率,工业整体为8.1%,而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只有4.9%。其中一部分企业的低利润是受到限价等客观因素影响,但同时国企还占据着若干高盈利的资源性和天然垄断性行业,还有一批拥有先进装备和资金雄厚的设备制造企业,利弊相权,当前业绩仍显著低于应达到的水平,说明国企需要进一步改革。  国企在经营方面的问题,与国企的收入分配状况关系很大。很多国企由于管理松懈,将企业利润的相当部分转化为内部职工的高福利和管理层的职务消费及隐性收入。这也造成了国企和非国企、国企管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异悬殊。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腐败严重,内外勾结,监守自盗,造成国有资产和收益流失。这说明通过改革解决国企收入分配问题,应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陈龙:国企收入分配中的一些不合理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企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远高于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二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差距大,特别是部分垄断行业的国企收入是其他行业的数倍。三是国企内部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管理层的收入远高于普通职工,并存在&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四是部分国有企业的社会贡献度与其员工收入水平、资源占有程度等极为不匹配,特别是一些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其管理层仍享受高薪待遇。此外,一些国企上缴利润过低,没有体现其全民性质,使国企蜕化为企业内部职工的&国企&。五是分配秩序较为混乱,存在职务消费以及各种隐形福利等不合理行为。这些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一大障碍。  国企收入分配的症结  中国经济时报:国企收入分配的症结在哪里?  张车伟: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说问题的根源并不仅仅在于收入差距扩大本身,这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源在于收入差距扩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不公平的分配方式所引起的。所谓收入分配不公平,简单说来就是社会财富或者收入以不合法、不合理或者不透明的途径和方式流入了部分群体或者个人的口袋,而应该得到财富和收入的群体或者个人却被排除在外。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大量社会财富不断被创造出来,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财富以不公平的方式被分配,这不仅加大了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而且也是制造社会裂痕的重要根源,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最危险因素。因此,只盯住收入差距问题而不着重解决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收入差距即使能够得以缩小,但收入分配问题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王小鲁:国企在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其一是制度松懈、对内部分配缺乏管理,这与政府管理体制有关。政府是企业的老板,如果老板自身行为不端正、不尽责,岂能管好企业?其二是透明度低,缺乏监督。国企是公共企业,其管理应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这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制度。其三是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天然垄断地位或者受到行政性垄断的保护,享有特殊待遇。对此需要通过改革、扩大市场竞争,消除其垄断地位,或者对其垄断性收益进行再分配,使国企与非国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其四是企业行为需要端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外部投资者,能够改善企业行为。但这一过程必须公开透明,防止私相授受,甚至借机进行利益输出。尤其对具有垄断性的企业进行改革,必须做到规范和透明。  周景彤: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深层次问题的根源在于国企政府背景的所有权与企业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权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同行业间国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与市场脱节,国企内部不同层级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集中体现在管理层与一线员工薪酬的差距上;而与收入紧密挂钩的保险、福利制度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满足既得利益者和欲得利益者的不同诉求,是改革中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也是巨大阻力所在。  二是由于各类国企的历史背景不同,市场化程度各异,一个统领性方案无法解决不同国企个性化的问题,因此改革需要大量工作、扎实推进。  三是国有企业出资人与负责人 (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代理问题有所差异,国有企业负责人与党政干部交叉任职。这种行政官员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旋转门&造成了收入过高和偏低的情况并存。因此,仅通过降低国企高管薪酬解决问题未必完全合理,也不可能是&一招鲜&,迫切需要从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进行,关键是要推进去行政化。  四是缺乏与竞争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员工薪酬与其对企业的贡献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集中体现在同一层级员工收入的平均主义倾向严重。有些企业在业绩出现下滑时,企业高管的薪酬仍然是上升的。  陈龙:国企收入分配制度诸多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分配的不公平。深化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保证收入分配的依据及分配方式和内容的合理性。其具体要求可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如何体现经营业绩(贡献)和风险责任。目前,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没能完全体现经营业绩(贡献)和风险责任,相当一部分国企主要是行政力量和垄断优势获得利润。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必然要求职工收入水平与经营管理业绩和风险责任紧密挂钩。  第二,如何发挥激励机制。国企在性质上首先属于企业,这就要求其分配机制,能够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深化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解决激励不足(特别是中长期激励不足)、权责不明、创新动力不强等问题。  第三,如何体现国有资本的性质。国有资本的性质是全民所有,这就意味着其产生的收益也应全民共享。深化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处理好国家与企业职工的利益分配关系,体现国有资本的全民所有性质,实现社会共享收益。  第四,如何体现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国有企业门类众多、涵盖不同行业,既有竞争性的,也有公益性的。其特点不同,分配方式也必然不同。深化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根据国企自身特点和定位,确定收入分配模式和薪酬制度。特别是对于兼具公益性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或者是对此不能截然分开的,需要对此做出统筹安排和周密设计。  第五,如何与组织结构、人事(干部)制度等国企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  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  中国经济时报:下一步国企收入分配改革将走向何方?  王小鲁:一是健全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分配;二是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减少保护,引进市场竞争;四是改革资源税和国企红利上缴制度,加大对垄断性收益的再分配;五是引进外部投资,形成多元化的企业股权结构。  周景彤:收入分配改革是国企整体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国企收入分配改革须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即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未来国企收入分配改革可能的方向,一是理顺政府作为出资人与国企董事会之间的关系,随着央企董事会建设的逐步推行,企业管理层薪酬应交由董事会决定。二是推进国企薪酬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制度创新,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将薪酬的改革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解决激励相容问题。当然,此项制度的推行需要和资本市场发展协调推进。三是在国企内部,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工资总额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选人用人制度,国企员工收入根据绩效要&有上有下&,收入分配适当向一线员工倾斜,管理层职务消费、业务消费等将被严格控制。  陈龙:深化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统筹考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大背景,在规范央企高管薪酬制度、职务消费、提高国有资本上缴比例等改革基础上,构建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国企收入分配制度,为此,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以贡献为依据,确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员工薪酬不仅与社会平均薪酬水平保持合理的差距,而且要与岗位绩效、行业整体效益、风险与责任等挂钩。同时,全面推行同工同酬和阳光工资制度。对于垄断行业薪酬,可参照其他竞争性行业的平均收入,量化出一个平均收入的相对比率,从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上进行双重调控,以缩小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在行业内部,限制垄断企业高管的高收入,规范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之间的分配关系,防止收入差距偏大。为保证薪酬制度的公平合理,需要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二是消除灰色福利。当前一些国企存在大量灰色福利,如各类商业保险、实物福利等,扭曲了收入分配行为。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改变福利泛化的现象,消除灰色福利。对于各种收入,都要纳入薪酬体系统一管理。限制实物分配,使收入分配货币化,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  三是构建社会共享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要提高到30%。今后要将这一目标细化,并以此为基地,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模式、使用方向等做进一步规范,形成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以国有资本上缴收益为基础,构建社会共享机制,使社会成员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  四是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实施定期公开、优化决策程序和监督机制,增强国企收入分配的公开性、透明性。  收入分配改革为何这么缓慢  中国经济时报:收入分配改革一直在提,但为什么这么缓慢?难点和阻力在哪?  张车伟:收入差距难以缩小的关键原因主要是再分配手段缺乏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中国的税收制度以间接税为主,直接税所占比重很低,因此,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在某种程度上与税收制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具有密切关系。从支出的角度来看,中国财政直接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较低,再分配功能较弱。  王小鲁:分配方式是生产方式的另一面,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不仅限于经济体制,还涉及政治和社会管理体制。因此实际上所谓收入分配改革,需要的就是全面的体制改革,涉及企业制度、财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资本市场管理制度、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这是一个总体工程,需要全盘规划、有序推进。并要克服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抵抗,难度可想而知。在我看来,改革国企内部的分配制度,仅仅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一小步。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革总要一步一步走,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周景彤: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讨论了有几十年,但进展比较缓慢,相关政策的目标和其执行效果存在一定差距。问题在于:一是改革顶层设计相对缺失;二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三是在二次分配过程中,政府对中低收入者的就业培训、信息提供、最低保障、自由迁移等方面,许多工作尚未做到位;四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依然比较明显。总之,地区城乡差距、垄断、顶层设计及其执行力不足是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三大根源。  陈龙:制约收入分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其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无论是从收入分配的性质和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我国收入分配具体问题与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的关系角度来看,收入分配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从某一方面着手,去破解整个收入分配问题,这也就决定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  其二,相关利益集团的掣肘。随着改革的深入,所谓的&帕累托改进&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触动部分人的利益。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采取种种手段,或者通过舆论的宣传、利益代言人,影响改革政策的制定,或者是采取一些措施,反对、阻挠、消极对待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以此维护自身的利益。  其三,改革的非系统性和局限性。受&就分配论分配&、&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政府不应干预市场分配&等认识误区的影响,使改革呈现碎片化特点,缺少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和设计,带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色彩,难以触及收入分配问题的核心,解决不了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  其四,推动改革方式的局限性。虽然党和政府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到社会民意,但由于缺乏公共参与和制度保障机制,一些改革愿景也可能在力不从心的实践中落空。  其五,体制和制度性约束。收入分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制度和体制的影响较大。我国现行体制和制度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户籍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等,不仅成为导致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成为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一大阻力。  其六,改革环境、改革风险及改革共识的压力。人们对收入分配需要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但对如何改革存有较大分歧,并未形成共识。由于改革环境的变化、风险的增加,削弱了改革的推动力。  其七,收入基础信息的限制。统计信息资料的翔实状况,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基础。如果缺乏翔实的收入基础信息,改革方案无异于空中楼阁,很难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我国收入基础信息的不准确或相关信息的缺乏,已成为影响收入分配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因素。  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如何改  中国经济时报:收入分配改革应该如何改?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张车伟: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应该把消除收入分配不公放在最优先的地位,而对于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需要在消除收入分配不公的基础上,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再分配制度予以逐步解决。  周景彤:对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下一步的关键在于落实,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一是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打破垄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继续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差距,发展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陈龙:从大的思路上而言,收入分配改革应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以解决因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公共权力的扭曲等因素引起的分配不公平为重点,形成合理的要素分配机制。这主要通过规范性机制、限制性机制和调节机制来实现。二是以制度安排的形式,优化公共服务,提高居民可行能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需要层次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是要解决发展成果共享问题。三是促进收入阶层的流动性,实现激励方式的转换,提升激励水平。激励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必然要求。将激励重点由收入差距转为收入阶层流动,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一种有利于发挥激励作用的体制环境,让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产阶层,从而加快形成中产阶层数量庞大的橄榄型社会。  在路径选择上,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提升居民的可行能力为切入点。可行能力是指人在生存、享受、发展方面的基础能力。二是以完善市场机制和信息统计制度为基础和前提。三是以规范公权分配为着力点。四是在调节环节上,增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协调性。五是在调节方式上,应在完善直接调节方式基础上优化公共服务等间接调节方式。六是在改革的推动方式上,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作者:周子勋 编辑:曹阳&&&&&&
中国经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经济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经济新闻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010)
中国经济时报社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平西府王府街
邮政编码:102209 电话:(010)(总机) (010)0(编辑部) (010)(广告部) (010)(发行部) 传真:(010) 电邮:.cn
Copyright 2011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人事制度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