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斗破苍穹之神帝巅峰组八字成语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二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神”三.《山海经》杂谈《山海经》既然被后世归入神怪小说,那我们来先讨论讨论怎么理解这些“神”和“怪”。1.怎样解读“神”:就像在下一章基因里分析的,西方的“神”更多的代表的是现代人对古代人的生产力差距。隔在古代人和现代人(也就是人和神)之间的是知识和生产力的巨大断崖。(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提法在这里比较突兀,详细请看后面要写到的基因篇章,简单来说基因学的研究发现所有现代人类都起源于10多万年前的某非洲人,我们称这个源流的为现代人。而以前单纯依靠古人类化石的研究认为是我们的祖先是洞穴人(Neanderthal – 意为洞穴居住的人,音译为“尼安德特人”),我们简称为古代人。古代人,基因学发现是几十万年前和100多万年前两次从非洲走出分布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群,在第三次走出非洲的拥有更高智慧更高生产力的现代人的迁徙潮流面前,显得非常原始。)在西方历史传说中的“神”,从生理特征从情感上来说,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大家都一样有喜怒哀乐,即便是在西方被人崇拜几千年的上帝,也都具备人性的一切弱点―――嫉妒专横贪婪残暴。。。:看看十诫第一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再看看十诫第二条―――“。。。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在欧洲神话里,“神”们最初住在高高的山上,不和普通人通婚,后来不断有神禁不住诱惑,和普通人中相貌英俊美丽的通婚,先生出半人半神的代理者统治普通人,再往后,这种通婚越来越多,经过上千年的融合,神和人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消失了。我们对《山海经》里的“神”的理解,也应该缘着这最朴素的本意。“神”字―――在我们前面讨论的甲骨文字源时说过,是指穿着华丽(奇装异服还长尾巴?)的祭司,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是个拥有知识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类社会阶层。让我们来看看《山海经》里对“神”的描述:南山经卷一:“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而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西山经:“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我们把这些对“神”的描述文字,用小学生造句的方法抽出共同的主干:“XXX里,到XX山,神XX居之,其神状XXX,(司XX)”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往某方向走若干里路,来到某山,某神(大多还有名有姓)住在这里,这神长啥样,(除分管这片山外)还兼有什么职务。这样读来,那么我们《山海经》的“神”是每一个原始部族的祭司。每一个部族有各自不同的图腾,祭祀仪式上,“神”就得穿戴打扮,尽量装得像。(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在人类能够制造较好的工具之前,人在自然界是很弱小的动物,没有虎豹的凶残,没有牛马的脚力,没有鸟的自由灵巧,人类对这些动物的特长是很羡慕的。以动物为图腾,或加工创造些半人半兽的图腾是全世界人类在漫漫原始期共同的文化特征。)中山经:“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这种“人面鸟首”的神的形象三星堆了有,我们来看张图片先: 再看一个非常奇怪的滇文化青铜腰扣上的形象:这个腰扣被定名为“二怪兽铜扣饰”,1956年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但是,让我们仔细看看这“怪兽”,这俩家伙似乎左右手都戴着有领玉璧,似乎左右耳朵都有耳环。这个腰扣锈蚀较重看不太清,是吧,不着急,咱们另外看个清晰的图: 上面这是1996年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71号墓的叠鼓型贮贝器下鼓侧面的阴刻画面描摹图。这人和上面腰扣塑造的是一个形象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化妆成兽的人,他两手都戴着有领玉璧,两耳戴耳环,嘴上似乎还含着獠牙。有砖家把这看做狩猎方式,我认为这也许正是《山海经》所描述的一种“神”模仿动物的祭祀行为。提提西王母―――他也是某一原始部落的“神”。“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 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对西王母的描述来看,西王母也是个神。但是请注意,我认为,这“王”并非指后世的君王,“母”也并非说她是女性,更不能想象成美女。“西王母”只是个名字而已,和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意思没有区别。再顺便说说《穆天子传》,如果的确所载是周穆王的故事,那么穆王作为西周第五代天子,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依《竹书纪年》判断大约于前976年至前922年在位,那么他遇到的这位冒牌“西王母”比《山海经》描述的夏代前的这位西王母至少晚了1000年。这显然不是一个人,估计穆王深居禁宫,对外面的精彩世界充满幻想,某晚听了某御用添油加醋把西王母描绘为绝色美女的故事,就像打了二两鸡血,一晚睡不着,天一亮把国事交代了就立即启程西行,非要一见,苦了那些编故事,只得走一步编一步,开公路爱情电影导演之先河,最后,也不知哪儿找了个美女冠以“西王母”的头衔,好生接待,终于让舟车劳顿,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穆王满意而归。(我们看电影一般都着迷于男女主角,殊不知幕后的导演才真正是影片的灵魂,这周穆王和“西王母”在这个西行故事里只是男女壹号罢了,真正了不起的是围绕在周穆王周围把故事变成现实的幕后英雄们。)怎样理解“神话”:我们理解了“神”,就能很容易地理解“神话”了。“神话”一词最初的意义是指祭司口述的故事,《山海经》给我们讲述的很多关于华夏先民起源和传奇生活的内容,这正是来源于祭司的“神话”,这样看来,把《山海经》归入“神话”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三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怪”2.怎样解读“怪”:2.1怪兽:2.1.1不常见的动物:南山经卷一:“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斑马吗?红尾巴有些奇特。“有蛇焉,名曰肥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六足四翼,典型昆虫特征,不知这究竟描述的是什么动物,跟蛇有什么相像处吗?2.1.2有很多是误传和误解,有一些是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符号,有些是氏族部落图腾的标志。 举两个例子:对量词的错误理解:南山经卷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上图是日本人画的,日本人听了中国人的误传,在他们的神怪作品里也频繁描写九尾狐仙)九尾狐―――现实世界里有九只尾巴的狐狸吗?现在资讯发达了,我们能够凭借媒体知道全世界个个角落里的奇闻怪事,联体婴儿有,基因缺陷造成的五条腿六条腿的猫猫狗狗时有报道,多一两只尾巴是可能的,但是多到九只,从概率学的角度是不可能的。这九尾狐是困惑我们的地方,历代文人骚客倒是不断发挥想象,添油加醋,把个九尾狐炒作成狐妖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山海经图是记录山川地理出产的,某座山是狐狸窝,我要表示这里狐狸多,是重复画9只一样的狐狸来表示喃,还是用某种简略的表示方法―――用一狐九尾来代表?就像某人姓“万”那个故事,难道我非得写上一万横才能表现“万”字?我就不能创造了另外的字代表万?要知道,“尾”它的确还是个量词,而且我们现在还在沿用:虽然现在不说“一尾狐狸”了,但还有“一尾鱼”的说法。这《山海经》也许就是“尾”作为量词的根源。是不是这种解读方式更合理些?对特殊的符号或代表特殊的意义的图像的不理解,非指怪兽:南山经卷一:“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専][讠也],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我们不明白这图形的意思,不妨暂时把它们当成特殊意义的符号放到一边,没必要自己吓自己。2.2怪人,大多类似前文讨论的“神”的形象:“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2.3怪国名,人名:“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黑齿国在其北,为人(此处有可能漏了“齿”字)黑”不要忘了我们在前面分析的,这《山海经》最初是以图画和语言代代相传的,后来文字成熟后才变为文字和书籍,《山海经》内记述的人和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和封国,要把人名和国名用简单抽象的图画符号表现出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表现出来后,要让后世子孙正确传承解读更困难。当然,在给小孩取名字的时候,名字也是有所指的:小孩生下来毛多,就叫毛民,小孩生下来牙齿黑,给父母留下很深印象,就叫黑齿。也有寄予远大希望的:想将来当个堂堂君子继承封国的叫君子。也有父母做个离奇古怪的梦,梦见天上有十个太阳,就叫十日。。。。)3.怎样解读传说故事:《山海经》内记述的故事有很多被曲解,比较典型的有“巴蛇吞象”和“后羿射日”(后羿射日放到下一话来单独详细写)。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前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巴这地方有一种大蛇,它太贪心,吞了一头大象,三年了才消化完,把骨头排出来。。。很多学者举南美非洲巨蟒吞吃鹿或其他较大型动物的图片例子来试图论证古代的确有大蟒。 但是,能吞象吗? 没人有把握。这个传说我们能否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巴这地方发现了一种大型动物的化石,用了三年时间才把它完整清理出来,这种骨头做药吃了,可以治疗心腹病(药方药效可参考《本草》里的“龙骨”)。但是,这东西长得太奇怪了。没人知道是什么。好了,有古代的砖家出来作解释了,这是一头大蛇吞了象,这蛇太贪心,把自己给撑死了。用现代人的见识一看―――这不就是个恐龙化石而已吗?这个故事说明,砖家是古代就有的动物。 刚从某人的博客里搜出来下面这段话(引用于她参观的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给大家说一个小知识,为什么恐龙博物馆的恐龙化石不是特别多,虽然已经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类型的恐龙化石却没有把它拼凑出来?讲解员告诉我,挖掘恐龙化石和考古是两码事。挖掘恐龙化石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一个恐龙化石的挖掘需要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员独自挖掘,这样就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并且挖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个部位损坏,那么挖掘过程就失败了。一句话概括是,即使挖掘不出一个完整恐龙的成品,也不能移花接木的方式胡乱拼凑。”令我吃惊的是里面恰恰讲到3年!(就像跳出来给我讲的故事做证一样)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四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羿射十日”“后羿射日”与“羿射十日”?这个传说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烤得庄稼活不了了,民不聊生,好了,派后羿去,射了九个留一个,天地又恢复正常了。―――――咱们的先祖多么伟大啊?但是,天上有可能出现十个太阳吗?别忘了,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和古印度,古埃居,古地中海,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先民共享一个地球,如果真有十个太阳出现,为什么其他有成熟文字的文明反而没有记载?是他们都感到羞耻?因为这件大事竟然被当时文明比他们落后的中国人干了?还有很多学者把这十日解读成外星人的飞碟,但是原始弓箭能射下飞碟吗?哈哈,想起当年中国用红旗导弹打下美国的U2侦察机,当外国记者追问我们是用什么先进武器打下U2的时候,外交部长陈毅说:“是老子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天上从来没出现过10个太阳,我们这样演绎是对“十日”完全的曲解。先看看《山海经》对“十日”是怎样描述的:《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很明显,“十日”是人的名字,他是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封国―――“十日国”。地理上位于“黑齿国”和“雨师妾国”附近。“十日国”在山海经图上的代表符号是扶桑树,在这树上,九日位于下部枝条,一日位于上部枝条。再看看今本《山海经》里对“羿”是怎样描述的:《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古本《山海经》(其他古籍引用古代的《山海经》)内还有这样的记录:宋代《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这说明宋代能看到的古本《山海经》中还有“羿射十日”的故事,但是后来在流传当中这段失落了。这应该是“羿射十日”最初的来源。而《淮南子》对“羿射十日”也有和古本《山海经》非常一致的记录:《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So,“羿射十日” 本身记录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史实―――“羿”作为中央政府主管征伐的将领,受尧帝的命令,灭了十日国。什么射太阳,什么射落九个留一个,都是后世的胡乱加工。好,故事讲完了,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后羿”和“羿”的区别:《山海经》里记载的这位射日的叫“羿”,生活于夏前帝俊帝尧时代,善射,身份是一员武将。而“后羿”生活于夏代初期,本是有穷氏的首领,在夏第二任帝“太康”即位期间,驱逐太康把持朝政,立太康弟“仲康”为第三任帝,作为傀儡。仲康死后,又立仲康儿子“相”继位第四任帝,最后终于又赶跑了相,自己称帝,加“后”字(“后”是夏帝王的加字)称为“夏后羿”。(这段历史在《史记》《竹书》等古籍里被称为“太康失邦”)这样说来,“羿”和“后羿”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那么,以后我们讲到的这个射日的传说,严格来说她名称应该叫“羿射十日”而非 “后羿射日”。故事到此似乎该划上句号了。但是,1986年在四川发现了两个三星堆祭坑,里面层层叠叠堆满了象牙,青铜器(掩埋之前多被焚烧打碎),玉器。其中2号祭坑还发现了几棵青铜树,这故事就得接着讲了。。。上图是三星堆二号坑清除表层封土后露出的象牙堆积层上图是三星堆二号坑清除象牙堆积层后露出的青铜器物堆积上图是三星堆二号坑起运青铜面具,用人来参照看看器物的大小这几张三星堆的照片和我下一话要大量引用的文字图片来源于《三星堆--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这本书虽然仍然不能完全走出黄河流域文明中心说,但是作者之一亲历了三星堆的发掘和后期整理修复,书内有很多第一手的细节资料。除此外,全书理论较严谨,推荐有兴趣的同学一读(写三星堆的书太多,我选了些在看,目前为止只发现这一本好的。)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五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鬼”   ( 17:08:31) 转载▼标签: 分类: 昨天读了读包含“神”字的成语,感觉神鬼从起源来说是不分家的,既然前面讲了怎样解读“神”,不讲讲“鬼”有些美中不足。所以决定在接着写“十日国扶桑树”的文字之前,插入这一段。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五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鬼”怎样解读“鬼”?鬼这个东西,一般演绎为人死后本该去阴间但又为了某种缘故继续游荡在阳间的灵魂,民间传说,文学影视作品里多得是。现实生活中,即便很多胆子大的人,一说起鬼来反而立刻变色,但鬼究竟是什么,从来就没人说得清。现代科学虽然很发达了,但是对“鬼”一说完全不承认,对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可以说是个盲区。《山海经》内提到“鬼”的地方非常少,只有两处:《山海经.中山经》:“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 ,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山海经.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信息少,不足以解读,我们还是从文字起源来看看吧:“鬼”字:从甲骨文字型上可以看出,“鬼”的本意就是戴面具的人。从跽坐在祭台前的“鬼”的形象,可以知道“鬼”是类似于“神”的一种祭祀人员。而后世的金文多在鬼的形象旁加戈,表示被商周中央政权征伐的对象――鬼方,这一时期“鬼”已经变为一个方国部族的代表了(类似于“羌”字,后期也多加戈表示被征伐的对象)。“畏”字:由上图上部甲骨文写法可以看出,“畏”字的本意是“鬼”执器物。在甲骨文里,“畏”是“鬼”执刀执斤(左上角的“畏”是执刀,右上角的 “畏”是执斤,注意斤的啄部是向着“鬼”自己,估计这表示祭祀中的武器持握方式,而非战场持握方式)。而上图下部西周金文里,“鬼”手持的东西变化了,从武器变成了“卜木”(卜木:用来在龟甲牛骨上钻眼以卜吉凶的那根棍子),这是否说明“鬼”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从手执武器的祭祀人员变成了占卜师?总而言之,从我们的象形文字起源描述的形象场景来看,“鬼”的最初的意思是戴面具的祭祀人员,这种祭祀大概用于驱逐疫病邪恶,因为仪式和传承都很神秘,被后世不断误解,以致于把正义的“鬼”所要驱逐的邪恶对象误认为了鬼。相较于“神”是化妆为强大动物以祈求得到自然力量的祭司,“鬼”是戴着凶恶面具(因为面具的特殊功用,要求面具越夸张,越狰狞越有效)来威慑驱逐疫病邪恶的祭司,二者只是分工稍有不同而已。什么阴曹地府,什么阎罗王、什么大鬼、小鬼都是后世胡乱加工的东西。要记住―――“鬼”是人类自己的一支正义力量,我们再也不要用“鬼”来自己吓自己。让我们在祖先遗物里找找这些戴面具的“鬼”形象:说到面具,首推三星堆,各种夸张的纵目形象青铜面具的确能起到恐怖效果:但是这些个众多的戴面具的人像又怎么去理解?难道都是祭祀人员―――“鬼”吗?后世民间流传下来的傩(nuo)戏傩舞应该就是“鬼”的祭祀传承,而傩面(傩舞面具),应该就是“鬼”的面具。只是后世不知道戴面具跳傩戏的祭祀人员本身才是“鬼”,而误以为通过他们的仪式去驱逐的疫灾是鬼。上图为江西婺(wu)源傩舞学习傩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竟然发现这么一段话,有意思,摘下来做这一话的结束语:“江西萍乡傩之所以被傩研界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除了它源远流长外,也是因为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这三大宝中的傩庙数量多、规模大,可称为全国之冠。而古傩面具的遗存可堪称中国之最。在萍乡,记者了解到,萍乡傩阵容庞大,一堂傩最多时竟有126个面具。那么,流传至今的萍乡傩面对数千年的多元历史文化冲击,是否玉瓦俱全呢?萍乡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千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颇有来由。一种说法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第十五话完哈哈,那个怕鬼的小朋友,看了这一话以后不怕了吧?怀疑我在胡说?毛主席说:“我们应当相信小白玉刀,我们应当相信他的解读,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日雪后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六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上)三星堆的扶桑树下一话我想来试着“讲讲故事”,试着往小说的路上走,主观的成分会多些(因为其中很多东西没法彻底考证了)。在写故事之前,这一话让我们先来客观踏实地学习了解三星堆。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部,坐落于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离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37公里。我们先来看看我前面提到的《三星堆--长江上游文明中心探索》这本书记录了一些什么细节资料(双引号引用的部分除另外注明外,都是这本书里的原文):1.三星堆―――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西,南,东部都有古代城墙,而北面未发现城墙,可能是以鸭子河为天然屏障之故。城址是南宽北窄的梯形布局,现存面积达3.5平方公里,大于同时期(作者认为是商代古城)的郑州商城,居全国前列。对东,西,南三面城墙的调查河发掘,初步了解了城墙的体型,筑法,堆积层次河时代范围。东城墙长度一千七百余米,现存城垣(yuán)长约一千一百米,顶宽二十余米,基宽四十多米,现存高度约4米。其机构由主城墙,内侧墙和外侧墙三部分组成,系用五花夯工分段夯筑法筑成。主城墙多为平行夯层,内侧墙和外侧墙则多为斜行夯层,主城墙顶部采用了土胚砖作为城墙建筑材料,为我国最早使用砖胚筑墙的例证之一。南城墙即被称为“三星堆”的一条土埂(小刀注:三星堆这一地名来源于当地的几个土堆,这些土堆现在考证为残留的城墙和城内高台遗址),墙体亦为人工修筑,长二百余米,宽约四十余米,残高6米,城墙外有深2.8米的壕沟。。。城墙两侧的居住遗址非常密集,城中心还有大面积文化遗存;在古城的中轴线上,分布着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西泉坎四处台地,一批最重要的文物,祭祀坑都位于这一中轴线上。。。”“1988年10月至1989年 1月,在第七次联合发掘中,对南城墙进行了试掘。1990年1月第八次联合发掘时,在东城墙发现土胚,首次了解了三星堆古城墙的机构,夯筑方法和年代。 1991年12月至1992年5月第九次联合发掘,对西城墙进行试掘并得到确认。1994年11月至1995年1月进行的第十次联合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南城墙东,西两端及中段开探沟发掘,南城墙得到确认。。。城墙夯土内发现的陶片,均属三星堆一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东城墙及南城墙内侧,发现城墙夯土压在三星堆一期的文化层上,同时又被三星堆二期(相当于夏代至商代早期)偏晚的文化层所叠压。从层位关系上来看,三星堆城墙的时代相当于商代早期。”(小刀注:作者这里的推论有问题――――既然城墙被三星堆二期偏晚文化层叠压,而二期又判断为“夏代至商代早期”,这说明城墙有可能筑于夏代或夏代之前,估计“商代早期”的说法是畏惧中原黄河流域文明中心说下的非常保守结论。)2.三星堆祭祀坑―――凌驾于殷商之上的国力:“1986年在三星堆外南侧先后发掘出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一号坑长 4.64米,宽3.48米,深1.64米,坑口三方有坑道;二号坑长5.3米,宽2.3米,深1.55米。两坑修造规整,填平夯实,坑内有次序地分层堆满玉石璧璋,青铜人像,象牙,骨渣等。这些文物原来都是宗庙内神像,祭器,祭品等宗教礼仪用器,由于某种原因,宗庙被毁,或更换神像,祭器被迁出,以祭祀的礼仪形式,审慎而有礼节地埋入坑中,因而较全面地保存了下来。。。”2.1 一号坑:“日上午,从三星堆土埂南面的南兴乡二砖厂挖土工地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这个取土断面下方,暴露出玉戈,玉璋等精美玉石器十余件,并伴有火烧过泛白的碎骨渣。。。最初判断这是一座“大墓”。1929年农民燕氏偶然发现的玉石器坑当初被定为“窖藏”(小刀注:这是三星堆最早的发现,具体经过请上网搜)。由于原来的埋藏情况和地层依据已被破坏,对后来考古专家准确判断那批玉石器的出土情况造成困难,因而在年代的确定上众说纷纭,或主张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或主张属春秋时代,莫衷一是。而这次考古队员们亲眼目睹出土情况,砖厂挖毁的仅是坑的一角,而大部分还被坑上厚厚的文化层叠压着,这的确是弄清三星堆遗址玉石器年代的绝好机会。于是考古队员们决定采用探方法,由上往下,由晚至早进行发掘。”“7月24日,探方内的文化层清理完毕,暴露出坑内和坑道的夯土。黄色的生土和棕红,棕褐,浅黄,灰白相杂的五花夯土以及文化层以下的原生土区分界线十分明显。。。夯土十分坚硬,清理起来特别费劲。民工们议论着:当时为什么夯筑得这么紧呢,里面一定藏着不少宝贝,夯得紧就是怕人把宝贝挖出来吧。。。”“一号坑出土文物包括:金皮杖,金面罩,金箔虎型器,金料块等金器;人头像,跪坐人像,人面像,龙柱型器,龙型饰,虎型器,龙虎尊,罍(léi),盘,器盖,戈,瑗等青铜器;璋,玉戈,玉剑,玉锄,佩,凿,斧,锛,斤,璧,瑗等玉石器;尖底盏,平底盘,器座等陶器;若干海贝,十余根象牙和约3立方米的烧骨碎渣。。。在以上器物被埋入坑之前,都经火烧过。现在看来多数铜头像颈部被烧成半熔化状向外卷起,铜龙虎尊器口及腹部一侧已熔化无存。铜戈,铜瑗多数烧变形,有几件还熔在一起互相粘连,玉石器则多数被烧裂残断。。。经科学测试,一号祭祀坑中所出3立方米的烧骨碎渣中不含人骨,从骨渣残片观察,全为大型的动物骨。。。”2.2 二号坑:“8月14日傍晚,考古队员将一号祭祀坑回填完毕,带着丰收的快意即将返回驻地,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使他们刚平静下来的心情再次激动,在一号祭祀坑东南约20~30米处,砖厂工人取土时又挖出了铜头像,据说,铜头像的眼,眉,唇还进过化妆呢(小刀注:彩绘见空气就风化了,就像兵马俑)。近乎神话的消息,使所有人员吃惊不已,人们奔向现场,只见取土断面已暴露出坑的一角,又一出地下宝库即将展现,此坑被编为二号祭祀坑。”“坑内填土均为五花夯土,层层夯实,十分板结。二号坑出土器物众多,总数约四五百件。青铜器有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及人面像,兽面像,尊,彝,罍,铜树,戈,瑗,眼型器,眼泡,太阳形器,铃,挂饰龙,蛇,鸟,鸡等;金器有金叶,金璋,金面罩,金箔带等;玉器有戈,璋,璧,环,瑗,刀,斤,珠,管;此外,还发现数十根象牙和大量的海贝。这些器物埋入坑内时,似乎也是根据器物的质料按次序放入的。最上部放置的是象牙,覆盖满了整个坑,象牙以下是铜尊,铜罍,人头像,兽面像等,再其下是铜树,挂饰,眼形器,太阳形器以及戈,瑗,兽面像等。海贝装入铜尊内,玉凿,玉瑗等玉器装在铜罍内,而玉璋,玉戈等大型玉器和一号祭祀坑埋入的情况一样,是从东南方的坑口一侧放入的。和一号坑的情况大致相同,二号坑出土的器物均经火烧过,但没有发现一号坑那样的烧骨渣,甚至连火烧的灰烬也极少带入坑内。值得人们深思的是,青铜立人像,人头像,兽面像,铜罍,铜尊等大型铜器,除经火烧过外,还进行了有意的砸击毁坏。这些气势非凡的神像,庄重精美的礼器为什么要遭到如此“礼遇”呢?这是一个吸引了众多学者极需揭开的迷。”“通过对三星堆青铜器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发现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立人像等铜器,大部分都经火烧过,有的铜器标本的金相组织表现为晶粒粗大,晶界上富铅;有的标本d固溶体的晶粒大,铅除在α固溶体内以点状分布外,均趋向于晶界形成网状,包围着α固溶体,并且出现多气孔和铸造缺陷,说明此类青铜器是经过长时间的火烧过程。只有少量的罍,尊等装有玉石器祭品的礼器,以及眼形器未经火烧过。。。”“人们会问,仅两次祭祀活动,就埋入这样多的器物,是何缘故?再商王朝的政治中心,都未发现埋入如此丰富文物的祭祀,而偏居西川的蜀人竟有如此壮观的祭礼,国力何以承受呢?”“其实,这两个祭祀坑中埋入的器物,能明显地看出各坑器物与器物间的时代差距,它们都不是专为这两次祭祀而铸造的祭祀用品和用器,而是原来在宗庙中,各自经过数十乃至上百载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宗庙用器,大概是宗庙被毁后,各种文物重器,神灵,祭品等以祭祀的礼仪方式埋入坑中,这就是两个祭祀坑为什么出土如此丰富而华丽的国宝重器的原因所在。”3.二号坑青铜立人像―――足以在这星球上曾经有过的一切青铜文明面前傲立二号坑出土立人像,台座高80厘米,立人高172厘米(比我矮1厘米),冠沿高10厘米,通高262厘米。“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尊高达2.62米,重一百八十多公斤的商代青铜立人像,这尊距今三千多年(小刀注,这个“三千多年”我不知道从何而来),形体如此高大,制作精美的青铜铸像,在迄今中国出土的商周文物中从未发现过。。。在古埃及和希腊等世界文明古国中,这一时期也未发现有这样巨大的青铜雕像。”我们在这里顺便谈谈立人手中持握的是什么?―――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立人像的双手姿势非常特殊,,两臂一上一下举在胸前,双手各自握成环管状,一只圈手的直径大约20厘米。从弯度和直径来说和一二号坑出土的大量象牙一致。我偏向认为此人像持握的是大象牙。关于用象牙祭祀的证据,让我们来引述四川省文史馆冯广宏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描述了分别出自三星堆和金沙的两件玉璋上的阴刻图案,请主要看他对图案的描述,而略过他的分析):A.三星堆边璋图刻上图是三星堆阴刻祭祀场面边璋,对不起,我只找到这张图,更细的照片没找到,没机缘亲眼细细端详这图,所以只能引用其他亲眼见过的学者的论述。“三星堆二号坑出土大小玉器80余件,其中一件镂刻图像的边璋(编号k2③: 201-4)最有文化价值。这一边璋通长54. 2厘米,厚8毫米,几乎有人臂 那么长,可见属于文化重器;顶端的“射”宽8. 8厘米,基本有手掌那么宽;但底端长11. 4厘米的“邸”部分显著缩窄,底部“邸”宽6厘米;在宽 窄变化的地方穿了一个口径1. 2厘米的圆孔。这件边璋两面都镂刻着同样的图像。每面图像都有两幅,一颠一倒,分别刻在射部和邸部,两部的图像内容也基本相同,一共分为5层,各层之间有平行线作为分隔。第一层与第四层刻的是人像,所以占的空间较大;第二层与第五层刻的是山,占不了多少空间;居于中央的第三层最窄,刻着方形云雷纹图案,纯属装饰。第一层人像,顶部刻有三个,因底部比较狭窄,只能刻上两个。每个站立着的人,衣着和姿势完全一样,甚至表情严肃的脸谱也完全相同,使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戴着面具?他们全都竖眉毛、吊眼睛、大嘴巴,具有与坑中铜人像相似的特征;耳朵上戴的耳图1环,皆呈铃铛形;头戴斗状的平顶帽,帽上两排刺点,显示出编织的质量;大家都露出细细长长的颈子,统统穿超短袖的连衣裙。3000年前工匠镂刻的技艺相当高超,虽然线条很细,可是人像赤裸的双臂,竟能体现出发达的肌肉;圆润的小腿根,似乎戴了脚镯。分开的双脚,穿着尖端卷翘的平底鞋。所刻画的每人两手均相握平放,左手抱着空拳,右手外包,两个大拇指柔和上翘。从这种特殊的手势得知,这些人应是惯于作法的巫师,古称祭酒。第四层无论在顶在底,都是三人,人像的打扮和姿态,与第一层基本类似。不同之处仅是耳环变成了套环形;头上戴着穹窿状高帽,而非平顶帽;由于帽子高耸,占据了空间,下半身只有处理成双膝着地的“下跪”姿势,脚上穿的鞋子则采取省笔绘法。《三星堆祭祀坑》报告称为“跪坐”[1], 不太确切。如果真是跪坐的话,脚就会收到背后,我们看到的应该只是膝盖,就没有那摆成八字形的两只脚了。不过,巫师神秘的手势仍和第一层相同,说明施法仪注并没有变化,只是服饰略有差别而已。有人觉得这一层法师的级别可能要高一点,恐不尽然。值得重视的是第二层和第五层,刻画的基本内容是两座相连的馒头山。这种山头在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普遍存在,由于经受了千万年侵蚀剥蚀,山顶浑圆,山坡平缓,相对高度一般在50~100米。低丘成群的地带,溪河密布,树林成片,生物繁盛,是采集狩猎的好去处;同时屏蔽性也好,万一有敌对势力进入,也便于隐蔽,而敌方往往如入迷宫,不敢妄动。但是因为盆地内气候偏于温湿,阴天较多,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对人体健康有所妨害。所以保健防病,在古代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此事全属巫师的责任,而他们也往往积累有一些医疗经验,不过更多的还是实施神秘的法术,现代科学常视之为心理治疗。格外严重的是,自然灾害更经常困扰蜀人,山地有岩崩滑坡,平地有洪水成灾,如何消灾避祸,也是巫师的主要任务。从镂刻的那些山形来看,纹饰相当华丽。外轮廓是一条穹窿形的宽带,意在显示坡面土层;宽带上刻有左右云气纹簇拥着顶部的“日”,如果不过分深化它的内涵,可以诠释为草叶和草果,那是山坡上常见之物。山体中心部分有个较小的圆日,可视为带有眉毛的眼睛,在古蜀人心目中,可能就代表山水之神了。二号坑出土的铜器中,凡表示山形的地方,都采用穹窿形宽带作为外廓,如几件“神树”的底座,还有大型“神坛”的中部,支撑上部殿堂的四座山 ,莫不有着宽带外廓。宽带纹饰基本上都是几套云气纹与圆圈的组合;这可说是三星堆人表现神山的惯用手法;但山体中心部分所表现的神灵形态 ,则各有千秋。神树多用空洞或镂空花纹;而神坛四山则刻成一倒置的人面图案,意在暗示神灵正躺在里面。边璋第四层巫师戴的穹窿帽子,显然是在模仿山形,应属专门祭祀山神的道具,欲使他们更具联系神界的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边璋第二层的双山左右两侧,镂刻了从空而降的两只巨手,以翘起大拇指的拳头死死抵住山边。看样子那位巨人是背对着观众的 ,因为兰花指状的小指,图上已分明刻画出来。《三星堆祭祀坑》报告认为那巨人可能是颛顼的孙子“黎”,《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老童生重和 黎,上帝“令重献上天,令黎抑下地”。黎正在用大拇指和食指压抑着那两座山。在第二层两座山头之间,有显眼的文字性符号,像个梯形的盆子,左右各立三根向心的短曲线。《三星堆祭祀坑》报告描述为“船形符号,船中似有人站立”,好像不确。梯形符号的底部微微向上凹进,表明有透气散热的功能,可见是盆而不是船;上边那些短划,或表示水汽,并不是人。第二层的手和盆属于“会意”式文字,或称“图语”;但第五层就成为形象化的实物了。在这一层里,山还是那两座山,可是左右两侧的巨手,忽然换成射顶分岔的牙璋,所谓“牙璋”,是射部有刃、阑部有齿的璋类玉器;这种牙璋二号坑中出土了10多件;而盆却换成了横在山间的巨型象牙,其根部还裹着“缫”和“采”。从第二层和第五层图像的对比得知,牙璋的作用应该与巨手等效;而象牙的作用则与盆形符号等效。“边璋”上面刻画有两组图案,两组图案几乎相同,每组的下层的图案都是两座山,山的外侧都是牙璋,这正是插璋祭山的反映。《周礼.春官.典瑞》载:“璋邸射以祀山川。”而在两山之间悬一弯钩状物,极象一只弧形的象牙,它和上层图案中两山之间的另一不明物,应该是祭祀日月的。”B.金沙边璋图刻上图为成都市内的金沙遗址出土阴刻跪人扛象牙玉璋。“金沙遗址曾出土一件编号为“2001CQJL10: 16”的玉质边璋,整体呈平行四边形,长18.3厘米,宽 6.1厘米,厚1.1厘米。两面都刻有相同的图像,刻画得非常细微,不注意还难以发现。那是一个人的右侧跪坐像,下有线条图案,似乎表示地席。此人方冠高鼻,大眼上吊,似穿短袍。右肩扛着和半身略等的象牙,尖端朝下,双手抱握。因为象牙重量比牙璋大,他不可能像三星堆残头铜人那样平手抬举。这里的图像,等于给三星堆边璋图像作了注释。”几年前去参观时,还从这个角度照了张三星堆立人像:再顺便提一下,位于成都东北37公里处的三星堆古城遗址和位于成都二环路西段外的金沙祭祀遗址是一脉相承的,一般认为金沙是三星堆的接续,三星堆多大型器物而金沙多小型器物(这是否说明在这个都城迁徙的阶段,国力衰退了?)。证据除了众多类似的玉器青铜器外,让我们简单看看下面两件金器:上图是三星堆金权杖的一段(有阴刻图案的这一段约长46厘米),出土于一号祭祀坑,全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含部分碳化物)。上图是金沙遗址金冠带(估计相当于皇冠)和其上的阴刻图案描摹。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呈圆环形,直径 19.6~19.9厘米(上部略宽,推算周长约为60厘米),带宽2.68~2.8厘米。出土时断裂为长条形。(相关著作里关于此冠的数据,乱七八糟,有说长40厘米的,有说宽4厘米的。。。都不知道相信哪一个,我采用的这组数据也有可能不准确,姑且看看)。4.二号坑青铜树―――我赞同“扶桑树”的说法:“二号坑出土了大小神树各两株。一号大神树底座略呈圆锥形。。。挺拔的神树置于树座正中。树干上有3层树枝,每层3枝,共9枝。在左右两侧树枝上,分别分叉成二果枝,枝上有果实,一枝下垂,另一枝向上承托着果实,果实上站立一鸟;后侧的树枝上长有三果枝,其中两果枝向下,一果枝向上将果实拖起,向上果实上也站立一鸟,全树共有21果9鸟。。。在树的前侧,有一龙从树干上逶迤而下至树座。树尖残断,不能复原(此树残高384厘米),是否树尖也站立一鸟,现已无法确知。如果像有人推测的那样,树尖上也应有一立鸟,那就和”十日“的传说相吻合了。二号大神树残断,无法复原。。。小神树也无法复原。。。”“日”在传说中住着金乌,或说被金乌托载着飞翔,这些鸟代表“日”是合理的。这树被众多学者判为《山海经》里记载的扶桑树,我认为和《山海经》记载的“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一致的。我赞同“扶桑树”说。但是―――大家考虑过没有:扶桑树为什么出现在三星堆祭祀坑?出现了说明什么?下一话我们来讲故事。。。。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七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下)大羿之死“嘘,别说话,你听。。。听见了吗?好像有人在哭。”“我只听见山猫在叫,父亲,我这样苦苦地哀求你,你也听不进去?你还在嫉恨我?嫉恨我当年不辞而别吗?”“不,我的儿子,不,我从未嫉恨过你,你走以后,我天天向先祖和神灵祈祷,希望他们能保佑你平安,虽然我知道,战死沙场是我们这一族的宿命。我不断听到你的消息,儿子,你不愧是我羿的儿子,你这些年来辅佐大舜,东征西讨,建了不少功绩,为父的暗暗为你高兴。而今大舜称帝登极,也不枉这一族人这些年来浴血追随。”“可是你还是不愿意迁去成都?难道真的像外间所说,你还想外应尧帝,助他东山再起?”“这是谁说的?是后稷吗?如果他这么造谣,那多半大舜也会这么想?我曾灭了他哥哥的十日国,断了他父亲俊帝的宗庙祭祀,他嫉恨我也是应该的。他辅佐大舜登台,而后立即放逐尧帝,这个人又怎能放过我!”“不,不是,我只是听外人这样风传。。。”“外人,我先问你,你怎么想?为父的为何坚决不立开尧都?”“我不知道,父亲,我这次回来,就是想问清这点,这关系到我们这一族的命运。请你三思。你知道,尧帝年老以后,猜忌太重,杀伐太多,以至天怒人怨众叛亲离,年前终于被大舜逐出尧都,贬居平阳,舜帝接着又把尧帝的儿子封到遥远的丹水,接着,年初又号令所有原居于尧城辅佐尧帝的豪族立刻迁居成都,这都三个月过去了,你看看,整个尧都变成了一座死城,大白天到处都是野狗野兔,拒不迁徙的,只有你一人,你究竟还贪恋这里的什么?你知道这样固执下去会有什么后果?”“我贪恋?贪恋这气派的府第吗?贪恋这堂皇的都城吗?虽然舜帝的都城初创,规模远远不及尧都,但是,儿子,为父的很清楚,尧帝的时代已经终结,舜帝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个都城会被荒草掩盖,会被人忘记,而成都,那里会建起超越这里的大城。。。我不离开这里,是因为先帝。”“先帝,俊帝吗?难道不是你亲手征伐了十日国,亲手烧毁了他的宗庙,亲手砸烂他的塑像,亲手把碎片投入火堆。。。你还提先帝,自从你征伐十日,所有的人都说你忘恩负义,你知道吗,断绝俊帝祭祀的当日,你失去眼珠的右眼还在冒血,火光中,你像疯了一样大哭大笑,砸毁俊帝的宗庙器物,我看了都觉得可怕。。。大家都说你疯了。后来尧帝把十日国的封地赐给你,天下人都耻笑你贪图金钱土地。后来你又一直称病不再接受征伐俊帝其他儿子的任务,直到尧帝发怒,剥夺了我们的封地,天下人都耻笑你,说你在征伐十日一役中被射瞎右眼,从此吓破了胆。。。我为什么当初要带着族人离开你?为什么,你想过没有?为什么?父亲,我为你感到耻辱。我不想再做羿的儿子!”“我的儿子,你,你当年带着族人离开我,我并不生气。但是我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和外人一样这样看我,这样看我。我真是没想到。。。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这完全是在放屁,没有亲身经历过残酷杀伐的人,永远也理解不了。你坐下来,我的儿子,我有话要对你说:自黄帝以来,你知道,我们这一族就被誉为最勇猛的战士,不,早在黄帝打败蚩尤入主这片土地之前,在漫漫的东迁路上,我们这一族就被誉为无与匹敌的勇士,虎狼一嗅到我们气味就立刻屏住呼吸,野猪犀象一见到我们的身影就立刻转身逃窜,我们就是这山林之王。后来,在对蚩尤的战争里,我们的祖先历来冲在最前,蚩尤最后是死在我们先祖的箭下。但是立此大功,我们这一族也未获太多的封赏。反而黄帝的子孙,再不成材,也能封土建国,我们的祖先浴血奋战却仍然只能是普通的战士。即便如此,每有叛乱,每有外族入侵,我们这一族仍然冲锋在前,这是为什么?你想过没有,我的儿子,如今你也是这一族的领袖,也已经历这许多杀伐,你应该能够理解吧!征战是我们这一族的宿命,我们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祖先开创的基业,只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才能让大多数族人安享和平乐于生活。如果我们心中始终抱着不满抱着不平,那就只会导致纷争内起,好不容易建立的国家就会轰然而亡。先帝是开明有为的君王,为父与先祖相比,并未建立多大的功绩,竟然蒙受先帝封坛拜将,在天下诸侯面前,赐予我彤弓素缯,宣布不论是谁的子孙,一旦犯法,我都将代表国家征伐他。这对我,对我们这一族是何等的荣耀?从那时起,天下诸侯在我们面前都规规矩矩,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看我一眼。。。后来先帝传位给他的儿子帝鸿,但是帝鸿从小锦衣玉食,没有能力治理国家,眼看干戈将起,先帝临终前,果断废了帝鸿,而传位给大尧,并要我当面发誓尽心辅佐新帝。这是何等的眼光何等的气度。为父从那时起迁居尧都,跟随尧帝东征西讨,国内怀有二心之人或剿或服,开疆拓土,周边蛮夷从此退避群山,再也不敢觑(qù)我中原寸土。从此四海升平,人民安生乐命。哪知道,先帝的儿子十日,自视极高,自从先帝去世,他将先帝祭器悉数搬到十日国,建起堂堂祭庙,以先帝继承人自居,又受他母族妻族的挑唆,以祭祀之名,频繁联络各地诸侯,在十日国境内横征暴敛以厉兵秣马,搞得民不聊生,更有甚者,他还暗通四周蛮族,许以金银美女疆土,歃血为盟,相约起事,意欲恢复帝位。就连早已归服了的蚩尤后代部族也蠢蠢欲动,竟频频在边疆挑起事端。在那个时候,尧帝命我征讨十日,我蒙受先帝大恩,而十日为先帝苗裔,我虽心里不忍,但为了国家社稷,我又怎能推托?战斗中,我为流矢射中右眼,跌下马来的时候,我原想,这样死去对我最好。哪知那箭只是射瞎了我一只眼,并未取我性命,我的血反而激起族人如火的斗志,大家像疯了一样叫喊着为我报仇,一举打败十日。十日向我投降,我请求尧帝流放他,但尧帝不能饶他的命,十日一族,连他母族妻族都被屠尽。十日国的宗庙器物悉数拉回尧都,天下诸侯都被要求参加这特殊的祭祀,尧帝要在黄帝以来的历代祖先面前历数俊帝和十日的罪状,当面毁掉俊帝的宗庙器物。尧帝还疑我顾念旧情,祭祀当日,当着天下诸侯,说要为我报一箭之仇,命我亲手砸毁祭器。儿子啊,砸毁那俊帝的神像,就像用刀割在我的心上,比中那一箭还痛,为父的心在流血,有多少次,为父的都想跳进那火海里,但是,为了我们这一族的命运,还有,更重要的是,你还年幼,你妈妈跟着我一直担惊受怕,你六岁那年她就丢下我们父子去了,我怎么能死,我想要看着你长大成人。我亲手毁了先帝的社稷,并且堂堂皇皇接受了加封,就连先帝当年赐给十日的汤谷,也变成了我疗伤的汤浴邑。我不管外人耻笑鄙视,为了你,我活在这世上。屠灭十日一族在我来说已经过分,但是尧帝还要杀掉先帝其他的儿子。这世上的人,多少都曾受过先帝的恩泽,并且先帝其他的儿子们,个个才华出众,深受世人的爱慕,他们并未参与十日疯狂的谋反, 为何罪及他们?十日自不量力,弄得国破身亡,那是他自己痴愚,连累得父祖的祭祀都被绝断,这报应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斩尽先帝的子嗣。我称病拒绝。尧帝最后迁怒于我,削夺了我的封地,但是也许还有所忌惮,并未立刻杀我。你听信了外面的传言,带着族人离我而去,我当时想,这或许是好事,你在外,他不敢动我,而只要我没死,他也不好对你下毒手。而今天幸尧帝被废,而外传舜帝英明大肚,我父子终于又可以团圆了。为父征战一生,杀伐无数,原以为这为了国家光明正大的战斗会受神灵保佑,但那日祭祀过后,我再也不能有一刻的安眠,一闭上眼睛就有无数冤魂来向我讨债,白天黑夜我都不敢睡觉,我是应该死在战场上的人,老天为何要让我活着受苦,我无数次问老天却得不到答复。我想这也许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我们可以为了食物生存而猎杀猛兽,但是,我们却没有资格剥夺他人的生命,更没有资格滥杀无辜,不论是籍着什么堂皇的借口。我这样苦敖,只盼着有一天你会理解父亲,回来和我团聚。现在你回来了,儿子,我很高兴。被我砸烂烧毁的先帝塑像还埋在这城中,我哪儿也不去,儿子,我要死在这里,死后把我埋在这里,和先帝的器物埋在一起。这是我最后的愿望,你明白了吗?”“父亲,我明白了,你不会离开这座城的。父亲,这是舜帝赐下的美酒,你喝一杯吧!”“咻,啊,真是不可多得的美酒啊!来,舜帝的使臣,给我再斟上一杯,手不要抖,男子汉,大丈夫,掉什么眼泪,你不要忘了你是我羿的儿子!”“呜呜,爸爸,呜呜,儿子临来时,呜呜,舜帝命令我千万劝说你迁去成都,呜呜,如果你顽固不听,呜呜,那就赐你这毒酒,呜呜,否则,呜呜,我们全族就会以反叛的罪名被惩处。呜呜,我,呜呜,我没有办法,呜呜,爸爸,原谅我,呜呜,原谅我这个逆子,呜呜。。。”“儿子,你听好,父亲喝之前就清楚了你的来意。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如果我的行为为你带来耻辱,抛弃他,抛弃所有父祖的荣耀,抛弃一切包袱,好好开创你自己的未来。。。你的酒量可是大不如前了,儿子,这么快就醉了?来,起来,别忘了你的使命,给我斟酒。起来,啊!你的嘴角怎么在流血?你,你,你也喝了这毒酒?”“爸爸,儿子杀了爸爸,怎能独自偷生?爸爸,如果你不是大羿,只是个普通的猎人,那该多好啊!”“我的傻儿子,你别死,来人啊,爸爸答应你,随你去成都,别死,自从你妈妈死后,你是我唯一的寄托,别死,快来人啊,快来人啊,呜――――”“别哭,爸爸,抱着我,我什么也看不见了,爸爸,抱紧我,就像小时候,你带我出去打猎,你骑在马上紧紧把我抱在怀里,敖”“儿子,别,别说话,你,你不能死,你是我唯一的儿子,你不能死。”“爸爸,抱紧我,我又看见妈妈了,她做好了饭在等我们父子打猎回来。。。好想,再和,父亲,一起,去,打,猎。。。”“儿子,儿子,等等我,爸爸也来了,我们一起回家,见到你妈妈,我们三个再也不分开了。。。”有人嫌弃专为她写的第十六话太恐怖,要我把这一话送给她,好吧。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八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后注)回家一开门,一股幽香扑鼻而来,我有些发呆,对于独自居住的我,这是记忆里家中很久没有过的花香了。原来是我爸爸今天来过,给我买了腊梅插在花瓶里,还给我买了一盆盛开的杜鹃花放在窗台前,冰箱里还多了三个馒头。这是上天给我们普通人的恩赐―――纯纯浓浓的亲情。 这一话写的是小说,读着更像个剧本,对话方是羿和他的儿子(没名没姓的儿子)。谈话的内容,涉及到《山海经》内记述的这几个人物:俊帝(也就是故事里羿口中所称的先帝)鸿帝(俊帝的儿子,短暂执政后被尧所废)尧帝舜帝十日(俊帝的儿子,有自己的封国十日国,被羿征伐灭国)后稷(俊帝的儿子,辅佐舜帝流放尧帝。传说是农耕的创始者,也是周族的祖先)我写的这个故事基于三条线索:A.帝系传承在一般人脑海里,夏前伟大的帝王除了炎黄二帝就是尧舜禹。山海经内却记录了另一位伟大的帝王―――帝俊。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山海经》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件。(在《山海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却被重复记载了三次,刨开重复,实际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在《山海经》结尾的《海内经》里,记载了帝俊才华横溢的儿子们(除被灭国的十日外),大多都有重大发明和特殊技艺,这不一定都是他们本人的功劳,但是很可能是他们钻研爱好并在其封国内大力推崇的结果。只是奇怪的是,帝俊的事迹既不为《史记》一类的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仅仅见于《山海经》一书之中。而《山海经》本身对帝王的传承顺序记载得并不完备,倒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五帝本纪》里考证记录了下面这个详细的帝系传承,但由于他不能理解不敢相信《山海经》,这一传承记录里没有提到帝俊:1.黄帝2.帝颛顼(zhuānxū )(黄帝正妃嫘(léi)祖生的儿子昌意的儿子,也就是黄帝的孙子)3.帝喾(kù)(黄帝正妃嫘祖生的另一个儿子青阳的孙子,也就是黄帝的曾孙)4.帝挚(帝喾的儿子)5.帝尧(帝喾的另一个儿子,帝挚的兄弟)6.舜帝(帝颛顼的儿子穷蝉的后代)7.禹帝(帝颛顼的另一个儿子鲧(gǔn)的儿子)如我前面所说,《山海经》是一本质朴的书,我相信她的记录。我们不能因为司马迁的局限而抹杀了伟大的帝俊,我想借这故事还帝俊以本来面目。至于故事中,帝俊到帝尧的传承关系,那是我的加工,来源于我前面写到过的《山海经》内对羿的记载:《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古本《山海经》(其他古籍引用古代的《山海经》)内还有这样的记录:宋代《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B.都城我推测三星堆古城遗址就是尧的都城,这也是为什么十日国的标志―――扶桑树被打碎埋在这里的原因。而成都我认为是舜的都城,来源于《史记》里的这句话:《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C.帝位传承中的斗争情节,依据于《竹书》和其他史籍里的以下记录:[五]《括地志》云:……《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史通?疑古》[六]《括地志》云:……《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七]《括地志》云:……《汲冢纪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今天中午吃面的时候,谈起两个同事周末相约去参观了金沙遗址,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参观后满脑都是疑问,我不由得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他们听后觉得神奇,要我拿出证据―――我说不可能指望有器物上的文字明显写着尧帝或舜帝,因为那时还根本没有文字,但是证据就在那里―――三星堆和金沙的器物本身就是证据。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九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夏”字(上)5. 历史历来是由获胜的一方书写的―――怎样解读“夏”字所谓“成王败寇”,完全败掉的一方是没有机会写历史的,尤其是所谓的正史。当年那场惨烈而历时八年的抗战是怎么打的?正史说:那是本朝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的功劳,使日本鬼子陷入了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至于蒋匪军,只是积极剿共消极抗战。八路军和游击队赶跑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战胜利,而刚一胜利,龟缩后方多年的蒋匪军就下山摘桃子来了。为了捍卫战争成果,我们只能继续打。。。―――如果东南那岛当年被收复,估计,我们也只能看到这部正史。即便有些不同的民间传说,那都不足以相信了。但是,看了几十年本朝的正史以后,岛那边却又传来了另一部前朝正史。其中,关于对日抗战一节,在那书中根本没有叫蒋匪军的军队,作为抗战主力的是一支被称为国军的队伍,这支军队除在本国土地上浴血奋战外,还曾远征缅甸,最后,在付出二百零六位国军将领阵亡,三百二十万国军战士伤亡的惨痛代价后,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主持受降仪式的也是这支叫国军的队伍。。。那本史书里面,只字不提红军,只记录了一支躲在普通老百姓背后,游而不击,叫做赤匪的队伍。孰真孰伪,我们该相信哪一方的记录?而两方分别记录为蒋匪和国军的,是同一支军队吗?赤匪和红军也是同一支军队吗?除了政治军事上的对立造成的同一种语言下的解读障碍外,我们还看得到一些由于语言的不同所带来的解读障碍。09年出版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清华大学中俄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奇女士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王教授利用其优势 ―――1995年1月曾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博士学位(注意: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而不是她本人在新浪专访里故意混淆的普京总统所毕业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从这一点上看,此人学术态度的确可疑)收集翻译了一些资料,这个资料中提到一位在中俄边境历史问题上似乎很关键的中国人,王教授将此人的名字翻译为 “常凯申”,后来有其他网友发现,这个神秘的,从不为人所知的中国人“常凯申”竟然就是“蒋介石”。(写到这里不由让我想起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师,冲着对“国学大师”光环的膜拜,我曾经买过季老的自传《留德十年》,读后发现,季老留学德国十年,精通多种语言,其中主攻的是梵文和吐火罗文,作为古印度语的专家应该是当之无愧,但是国学造诣,从文字里看不出太多,离“大师”的尊称更是太远,查看了他的生平简历,难道就因为曾经担任过清华的副校长就被冠上这样的妄名?在我狭隘的心里,曾经的象牙塔的顶端―――清华,想来已经是腐朽变质了。)我在这里想讨论的并不是那场战争,也不是清华的浮夸,我想讨论的是另一件事―――古文字专业学者一直称:在殷商甲骨文金文里找不到“夏”字。“夏”字当然有,但是为什么他们找不到?原因―――就在我前面写的抗战历史里。下面,我们来试着找找“夏”字:A.专家确认的最早的“夏”字上图是《汉语古文字字型表》中收录的各方砖家确认的夏字,上面两栏都是空白,代表商甲骨文金文未见夏字,西周金文未见夏字,只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夏字。下面我们来看看此书收录的“秦公簋”的铭文里“夏”字长什么样子?上下文又如何?(至于“鄂君舟节”里的“夏”字字型变体添加太多,不在这里讨论。但是陈列于安徽省博物馆的“鄂君错金铭文舟节”本身是个好东西,大家有兴趣去仔细看看。)秦公簋(guǐ):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土地不详,传为甘肃天水。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铭文解读:“秦公曰:不显,朕皇祖(“祖”字我们前面重点讨论过),受天命,鼏宅禹责,十又二公,在帝之坯,严恭夤天命,保业厥秦,虩事蛮夏,余虽小子,穆穆帅秉明德,剌剌桓桓,万民是敕”铭文里的“虩事蛮夏”,以前的专家们一般解读为威震蛮族。但是“虩(xì)”字一般解释为恐惧,这句我认为应该理解为―――谨小慎微地侍奉蛮横的夏。不论是按我的解读还是按专家们的解读,这里的“夏”字是专家们公认的最早出现的夏字。(这里暂且不说秦自称其十二代祖先都侍奉“夏”意味着什么)这个春秋时期的“夏”字是已经稍稍变体后的夏,还依稀看得到最初的面貌。最初的面貌是什么,请往下看。B.在殷商甲骨文金文里,有一个字,被一部分权威专家们解读为“夔”,而另一部分不那么权威的专家解读为“夏”。上图是《汉语古文字字型表》中收录的一部分权威专家们认为的“夔”字,和前面的夏字正相反,下面两栏都是空白,这代表仅仅在商甲骨文金文里发现“夔”字,而后世的西周金文和春秋战国金文均未见“夔”字,“夔”字在殷商之后失踪了?《汉语古文字字型表》收录了“夔”字的四个典型来源,分别指郭沫若老师的《商契萃编》里的第三片甲骨;刘鹗《铁云藏龟》里的1002甲骨(找到了这本书但是没找到第1002甲骨);至于“佚三七六”不知是指李旦丘老师的《殷契抚佚》还是指商承祚老师的《殷契佚存》(反正两本都没找到)?最后是商代晚期 “小臣艅尊”上的铭文。读后发现,刘鹗收藏的甲骨都是小残片,看来的确是从中药铺里拣出的有字龙骨,而药铺为了煎药方便都早掰成了小碎块。相反,郭沫若先生书里收录的有很多完整大骨,铭文也多完整清晰,完整的卜辞铭文可以给我们的研读提供一种上下文。在这里,我们来看看“小臣艅尊”和郭老《商契萃编》收录的所谓“夔”字:1.小臣艅尊小臣艅尊(商代晚期),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据传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制作年代约在商代帝乙、帝辛时期。通高22.9、通长37厘米。器物造型为双角犀牛形象。器口开于背部,盖已失,整器光素无纹,体积感很强。铭文解读:“丁子,王省(“省”字我们在前面贮贝器章节单独讲过,是省视的意识,这里翻译为视察比较合适)夔京(铭文里的这个字,形象类似京但是比京的地位低,我们暂用“京”字来翻译,理解为一小城邑小地点更合适些),王赐(“赐”字我们在前面贮贝器章节也单独讲过)小臣艅夔贝,唯王来征(“征”字我们前面恰恰也讲过,这里稍微有点简化,少了双人旁)人方,唯王十祀(“祀”字前面将祭祀相关文字也单独讲过)又五,肜日。”“艅”是器物主人的名字,在王前自称小臣。哈哈哈哈,通篇27字铭文,对读过前面文章的同学来说,只有一个生字―――“夔”字。第一个“夔”是指某种地名(也有可能是指关押奴隶的处所),第二个“夔”指战俘奴隶,也就是说王赐给小臣奴隶和金钱。2.郭老《商契萃编》收录了大大小小共1595片刻辞甲骨。在开篇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十四,十五,十六号甲骨中都有这个“夔”字上面第一,第二两片,上来就说“高祖夔”,郭老结合第三第四片的语法,认为“夔”是商的先祖,是这卜辞里祭祀告白的对象。并且郭老赞成王国维用音训得出的“夔”就是《山海经》和《史记》里讲到的夏前的“帝喾”(这音训的结论也太容易得到了吧)。第八,第十一片没有“夔”字,郭老在书中把另外一个形象误解为了“夔”字。上图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有一个变体字,郭老解读为字。综上,稍稍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秦公簋里春秋时代的“夏”字虽然有些抽象化断笔化(这是甲金文字往汉字演化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现象,这变化也是导致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胡说八道的原因),稍有一点点脱离原貌,但是和商甲骨金文里的所谓“夔”字描写的是同一个人物的侧面形象,这人物的特征是大眼睛,有的头上还有像卷毛一样的东西,脚上戴着镣铐, 有的脖子上还系着锁链。他们的身份很明显―――是战俘奴隶。脖链脚镣是殷商文字里对交战方的典型诬蔑手法。甲骨文里面对很多交战的部族都是这样描绘的,从下面这个“羌”字本字和变体可见一斑:而第十四,十五,十六片甲骨中中被郭老解读为字的形象,是这个人反手拿斧钺,而且,请注意,对这个变体字,郭老并未解为“夔”持钺,反而解读为“夏”持钺。这本身也说明了―――“夏”“夔”就是一个字。“夔”就是“夏”。既然卜辞里“夏”是商的祖先,商王不断向这个祖先告白,而为什么在文字上这样诬蔑夏喃?这一点我没有完全想通,有些矛盾。大家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有想法欢迎提出来讨论。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会不会去仇视一只蚂蚁?会不会去诬蔑蚂蚁?不会吧?为什么不会喃,因为蚂蚁太弱小了,看不顺眼随时踩死,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我们所痛恨而百般诬蔑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我们没办法彻底征服他,相反,可能有时还处于争斗的劣势。“夏”即便打了败仗被商俘获,也要严加看管,即使变成奴隶后也要用其所长,让他拿武器做奴隶战士而不是农耕奴。这是商蔑视夏的原因。这样说来,夏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被商完全灭亡。战争状态一直持续着。。。就像我们去掉蒋匪军的“匪”字,赤匪的“匪”字。剥离了诬蔑性的修饰后,还剩下什么?――――― 剩下一个强调大眼睛(头上还有像卷毛一样的东西)的人物侧面形象,这个形象我们陌生吗? 如果你研究古代青铜兵器,你会发现,这纵目人的耳朵是十足的商戈的形象,而突出的眼睛是十足的枪镦(枪戈矛木杆触地一端套的青铜套筒)形象,这面具隐含武器,喻示堂堂武士。难道“夏”的本意就是戴这种面具祭祀的纵目蜀人?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二十话,《山海经》杂谈,怎样解读“夏”字(下)C.“蜀”字原打算就徐中舒老师《汉语古文字字型表》里收录的3个甲骨文“蜀”字进行学习,但是找不到他所引用的《殷墟文字乙编》一书,正在苦恼的时候,嘿嘿,发现李学勤老师对甲骨文里的“蜀”字作过很好的整理,他所引用的甲骨大多来源于建国后编制的《甲骨文合集》。好,另辟蹊径,读这本收录字多的合集。下面这段引号里的文字是李老师的统计,取来作我的甲骨文字型原文学习索引。“有关“蜀”的甲骨卜辞,最早董作宾先生统计有11条(《殷代的羌与蜀》《说文月刊》3卷7期,1942年版);后来日本学者岛邦男先生统计有42条 (《殷墟卜辞综类》,北京中国书店翻印1979年);,在纪念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时候姚孝燧先生列出了67条(《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89年版), 这其中还包括仅有一两个字无法确定其内容的卜辞。现选具有代表性、内容比较完整的20条如下予以分析说明。为印制的方便,对疑难的甲骨文字都用现代汉字代替。甲骨卜辞大都选自《甲骨文合集》,简称《合》。(1)口寅卜,壳贞:登人征蜀。 (《合》6858)(2)口寅卜,壳贞:王登人征蜀。(《合》6859)(3)丁卯卜,壳贞:王敦岳于蜀。(《合》6860)(4)丁卯卜,壳贞:王敦岳于蜀。(《合》6862)(5)……允……它蜀…… (《合》18080)(6)……伐……蜀……口…… (《合》33083)(7)……于蜀 (《合》6866)(8)……在蜀 (《合》20584)(9)……无祸在蜀 (《合》20598)(10)癸酉卜,我贞:至蜀无祸。 (《合》21723)(11)辛酉卜,录贞:至蜀无祸。 (《合》21726)(12)甲寅卜,臣子来蜀。 (《合》22374)(13)癸巳卜,贞:旬在蜀。 (《合》33141)(14)……蜀御事。 (《合》5563)(15)癸卯卜,贞至蜀我有事。 (《合》21730)(16)……巳,贞:毕以津于蜀乃奠。(《屯南甲骨》866)(17)辛巳,贞:毕于津于蜀乃奠。(《英藏甲骨》2413)(18)贞:蜀受年。 (《合》9774)(19)贞:蜀不其受年。 (《合》9774)(20)贞:蜀不其受年,二月。 (《合》9775)”1.让我们先看看《甲骨文合集》里的“蜀”字原型:仔细看,在我拼接的上图里,“蜀”在甲骨文里是一种大眼睛内卷尾巴的形象,虽然不能准确知道究竟是指的什么,但是,按照对各种甲骨文鸟兽文字形象的学习,我认为这甲骨文里的所谓的“蜀”字是描绘的一种动物―――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不妨看看图语,甲骨文,金文中各种各样动物文字造型:上图是:狐,鸟,鸡,燕,鱼,犬字的文字起源。上图是:虎,豹,能(熊字的原型),象,鹿,兔字的文字起源。上图是:牛,羊,马,骡,豕(猪)字的文字起源。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图语那是更像)是非常忠实于原形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2 让我们再来看看周代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里的“蜀”字原型:2.1周原甲骨原文周原甲骨是周初占卜记事的龟 甲和牛肩胛骨。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其中龟腹甲 13600余片,牛肩胛骨300余片。内有289片龟腹甲刻有文字。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在周灭商并在宗周建都前,这里是西周这一伯爵国的核心地区,而且,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周取代商建都宗周,并且将近亲功臣分封到全国(东到齐鲁)范围之后,周的宗族死亡后还是要归葬周原,这里是周世代祭祀的核心地区。这也是为什么西周的重要器物大多出自周原的原因。上图来源于朱歧祥《周原甲骨研究》一书中描摹的第68片有字周原卜骨,文字解读为“伐蜀”。2.2班簋原文班簋(Gui),西周时姓毛名班的一个贵族铸造的青铜器,用来缅怀他先祖毛公的功绩。此簋何时何地出土无考,为清宫旧藏,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散出。 1972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从废品里拣选出来并修复,现藏首都博物馆。簋通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内底有铭20行,197字。 上图是铭文拓片,全文较长,我们只翻译关注前三行(从右往左):“隹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王令毛伯更虢城公服,屏王位,作四方亟极,秉緐、蜀、巢令。。。”这段铭文翻译为:八月上旬某一天,甲戌这个时辰,在宗周(西周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周王命令毛伯(这个当时还是伯爵的毛伯,后文里封了公爵称毛公,估计是西周的辅政大臣)接替了虢城公(这个虢(guó)城,估计是指周初的西虢国,在周原宝鸡一带作为西面的屏藩,而不是后来东迁到三门峡作为宗周东面屏障的东虢国)的职位,率领禁卫军以保卫王室的安全,让毛伯掌管其政事,并监管繁、蜀、巢的有关政 务。。。”2.3石鼓文原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为鼓墩形,故称为“石鼓文”。现考证为春秋时秦国(春秋时的公爵国,周王的下属,不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刻石,石鼓上所刻文字原是十首一组的诗歌,模仿诗经篇章,歌咏秦公的征旅渔猎。经过两千多年的剥蚀损毁,石鼓上只留下一些断章残字了,但从石上残存的文字仍能断断续续描述出秦公和周天子的使臣出游渔猎的盛况,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鼓》于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时,石鼓入藏汴京宫中的稽古阁,喜爱古物的皇帝赵佶还命将石上古字填以黄金。靖康北宋国破后,石鼓被金国军队劫掠运至燕京。元代以后,石鼓一直安置在国子监的墙下,直至20世纪,日军侵迫中原,在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学者马衡先生主持下,石鼓南迁避敌,辗转万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运回入藏故宫博物院,现陈列于故宫宁寿宫区石鼓馆。上图是十鼓中第八鼓末尾的拓片,这鼓按所刻文字内容被叫做“吾车”鼓,讲述车马修备、驰骋游猎的故事,末尾一句叫“射其X蜀”,意义不明,不多讲了。综上,不论是周原甲骨,还是班簋,石鼓文,这里的“蜀”字明显是人形,侧面人形。为什么这么肯定?除前面讲到过的和人相关的字而外(大家可以翻回去比较前面讲过的人形文字,包括上回讲的“羌”字和“夏”字),我们在这里再参考参考甲骨文金文里的“老”字,孝字:不论头部如何变化,侧面人的身形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里始终是固定的。3.甲骨文里的所谓“蜀”字,和周甲骨金文石鼓文里的“蜀”字差异太大。前者是指某种大眼睛卷尾巴的动物,后者是某种人,这种人除大眼睛特征外,还和蛇有关,估计这字型表示的是饲蛇操蛇。而《山海经》本身记载了众多的操蛇,珥蛇,践蛇的神:《山海经.海外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诸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另外在我们熟知“愚公移山”的故事里。有这么个情节:愚公在移山之前曾和智叟发生了争论,操蛇之神听到了,担心愚公挖山不止,于是去向上帝汇报:《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这一记录和《山海经》内的神帝之间的关系一致,神是某一族某一国的祭司,帝是全国最高领导,哈哈。这样看来,把甲骨文里的所谓“蜀”字和后期金文里的“蜀”字强拉到一起也许是错误的。这俩应该不是一个字。有人也许会说,甲骨文里的动物形象是对“蜀”人的诬蔑性变形。我不同意,以“蔑”字本身为例:看,“蔑”是用戈从后面斩杀这大眼睛人(从众多的描绘杀人,砍脚,挖鼻。。。的甲骨文来看,殷商是刑法非常泛滥的朝代,《封神演绎》里的很多记述估计并非虚构),即使是这样去诬蔑,也没有把人形变成动物形。结论:骨文里的所谓“蜀”字和后期金文里的“蜀”字不是一个字。一定要区分来。如果我们把甲骨文里动物形态的“蜀”字暂时叫做“动物蜀”字。而周金文以后的所谓“蜀”字,是指人,我们暂时叫“人蜀”。这个人应该是“夏”人的原型,是没有被诬蔑的大眼睛饲蛇操蛇之夏人。那么, “人蜀”字正是“夏”字的本字,“夏”字是商代对这强大的交战的大眼睛国人的诬蔑变体字。两字实际上是一个字,如果把周金文后的字读作“蜀”,那么,“夏商周”就是“蜀商周”。夏虽然不断衰落,但并未亡国,历“蜀商周”三代,通惯2000年,最后,被秦所灭。这样看来,商周真的像传说中从夏朝手中得到过禹铸的九鼎吗?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if (parseInt(10 * Math.random()) >= 5) {
document.getElementById("guanggaopifu").style.display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guanggaopifu2").style.display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都市神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