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勿幕人死后的世界报纸的报导

于右任与井勿幕和“井案”--《美文(上半月)》2011年05期
于右任与井勿幕和“井案”
【摘要】:正"十陕九不通,一通便成龙"。大潮所至,风云际会,陕人近现代通而成龙者不知凡几,于右任和井勿幕,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于右任,光绪五年(1879)生人,三原籍,贫家
【关键词】:
【分类号】:K827【正文快照】:
“十陕九不通,一通便成龙”。大潮所至,风云际会,陕人近现代通而成龙者不知凡几,于右任和井勿幕,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于右任,光绪五年(1879)生人,三原籍,贫家孤儿,举人出身。庚子岁两宫西狩,上书陕抚岑春煊,“请其手刃西后,重新行政”;甲辰年(1904)以《半哭半笑楼诗草》被清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如是我;;[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0年01期
;[J];童话世界(A版);2010年03期
王韦策;詹秦川;;[J];作家;2010年02期
文建华;;[J];法治与社会;2010年01期
李满星;;[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0年01期
沛生;;[J];山西老年;2010年03期
耿立;;[J];山东文学;2010年03期
;[J];延河;2010年02期
;[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0年01期
王政;刘倩;王楠;;[J];作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应选;;[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一○年)[C];2010年
郭大梅;慕建利;;[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张科翔;;[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徐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A];第五届整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滕跃;王万瑞;;[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王川;梁生俊;姚静;彭艳;;[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袁媛;吴昊;;[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张科翔;;[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吴林荣;江志红;鲁渊平;杜继稳;乔丽;;[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刘明钢 金敏求;[N];光明日报;2011年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
著名评论家
马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张永彬 复旦大学出版社;[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
赵利栋;[N];北京日报;2010年
新华社记者
向建国 蒋志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中共三原县委书记
刘涛;[N];陕西日报;2010年
王连伟 杜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陈艳 王睿;[N];陕西日报;2010年
冯国 梁娟;[N];团结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会新;[D];西北大学;2009年
马晓风;[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路伟东;[D];复旦大学;2008年
王树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孙凯;[D];西北大学;2006年
高升荣;[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王晶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倪永明;[D];复旦大学;2006年
赵现海;[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侯大斌;[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建云;[D];西南大学;2010年
张吕;[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唐玉;[D];兰州大学;2010年
于慧施;[D];青岛大学;2010年
杨晓辉;[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宁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宋丽君;[D];西北大学;2009年
马晨;[D];西北大学;2009年
张国栋;[D];西北大学;2009年
吴涛;[D];西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井勿幕与于右任书《秋感八首》
城墙是西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西安古城墙众多的城门中,南城墙部分由东向西依次是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南门、朱雀门、小南门和含光门,这其中的小南门又名“勿幕门”。勿幕门是为纪念在辛亥革命时期牺牲的并勿幕先生而命名的。井勿幕(1 888一1918年),原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人。早年就学四川,1903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深为孙中山先生器重,“呼为后起之英”,被任命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并于当年冬季返回陕西开展革命活动。1907年2月,井勿幕经四川转赴东南诸省,和黄兴、秋瑾等联络,密谋革命事宜。不久他又第三次赴日本,于1 908年2月在东京参与创办《夏声》杂志,撰文宣传革命。1910年春,井勿幕奉同盟会总部令,回陕组织起义,后又与吴玉章、熊克武等人由上海赴香港,策划广州起义。,911年,0月,O日,武昌起义后,井勿幕任北路宣慰安抚招讨使。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央稽勋局副局长,但他坚...&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于右任不仅是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同时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书法大师,对此,学术界多有研究,毋需赘述。但如果我们从于右任与文物的关系说起,则不无新意。经常寻访历史遗迹、搜集文物精研碑石、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这无不反映出于右任的文物情结。寻访历史遗迹于右任自幼刻苦读书,功底扎实,博通古今,喜爱历史,一生中对寻访历史遗迹颇感兴趣,常常会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或以诗咏史,或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从历史中增加智慧。早年在兴平任教时,于右任游览杨贵妃墓,便以《杨妃墓》为题作诗一首,诗中写道:“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借古喻今,抨击慈禧太后。民国初年,驻军武功曾考察了姜嫄墓和后稷的教稼台,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有更多的了解。从上海回陕西,主关中军事过中部县(今黄陵县),曾谒于黄帝陵下,表示对中华人文始祖的敬仰。他还到过汉中汉台、洋县蔡伦墓,皆题有匾额。屡次到药王山,观摩鉴赏北魏造像刻石,“洗涤摩崖上,寻碑兴倍增”。2...&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民国元老于右任一生钟情书法,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大家。他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千古草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与现今的一些书家相比,于右任堪称是书品、人品俱佳的典范。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但他只将书法当作是一种运动、一种乐趣,而不去考虑书法以外的一些东西。民国四年(1915年)是于右任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他订下一张鬻字的润例。第一个月朋友捧场卖了三十多件,第二个月卖了三五件,第三个月只卖了一件,第四个月起他干脆就把润格取消了。大凡有人喜欢他的字,即索即写,绝不收人一文钱。此例一开,加之于右任名望又大,前来求字的人多如过江之鲫。其中既有达官显要、名流时贤,也有贩夫走卒、妓女乞丐。无论任何人,只要你能找到他的踪迹,只要他正在写字,你只需展开白纸,他就一挥而就,十年如一日,分文不取。求字的人大都知道于右任有此习惯,所以大多带一点土产送给他。于右任有一喜好,就是要索字的人带一罐墨汁,而且墨汁规定要用人工磨成,要...&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说到近代的书法艺术大师,当推于右任。1879年,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他原名伯循,字右任,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等,号髯翁。他11岁进入私塾读经史、学诗文,具备了坚实的国学基础。24岁时,于右任中了举人,后来又考入震旦学院学习,可谓学贯中西,学富五车。于右任自小受良师启迪,民族思想日益增长,立志反清救国,因而自称“右衽”。“衽”即衣襟,“任”由“衽”的谐音而来。中原地区的人往往以“左衽”为受异族统治的代词,而于右任为自己起的字“右衽”,就是和“左衽”反其道而行之。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便追随革命先驱孙中山,举办《民呼报》等进步报纸,尔后,他又投入北伐。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曾长期担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1948年,他还参加了国民党的“副总统”竞选。如果认为于右任是标准的政治人物,那是不准确的,于右任闻名于世,而今流芳,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书法大师。于右任从政之暇即殚精竭虑从事书法研究和创造。他创造的书法最负盛名的当推“...&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工作室东侧有一僻隙之处,常有人在此小便。秘书请于老写一张字条,好贴到那里以示告诫。于老有求必应,信手取来一张四尺对开的长条,挥笔写下“不可随处小便”六个大字。秘书见其书法精湛,竟爱不释手,于是就另外描摹了一张贴到墙上。把于老的原作精心装裱后,悬挂到自己的书房,以便随时欣赏。不久,于老有事到秘书家,看见自己手书的字条挂在那里,就笑着说:“这幅字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2010年夏,陕西咸阳人卓登于1986年捐献给咸阳市政协的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20多年后据说下落不明的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因为据说于右任的书法作品现在价值连城。于右任何许人也?于右任,日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之一。他还是诗人,著名书法家。他出身穷苦家庭,成名后爱国恤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一、牧羊儿于右任常以“牧羊儿”自称。他出身苦,其母也是。生母赵太姐小时候就因家贫,头插草标被卖过。于右任2岁时,生母赵氏病重,将伯循(于右任原名)托付给房氏抚养。房氏是于右任二伯父的妻子,因丈夫下江南长期没有音讯,房氏娘家劝她改嫁,但是为了苦命弟妹的遗愿,她抱着伯循来到城隍庙,对天起誓:愿守空房,吃千辛万苦也要把伯循抚育成人。于右任六七岁时,求伯母为他买了1只便宜的跛羊,他天天早起放羊,为的是跛羊能够生下小羊,补贴家用。然而有一天放羊时,蹿出3只野狼...&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吉苑》66期二版吉春《三秦演义》第九十一回&中山革命武昌胜&西北巨柱井勿幕2&王晓东
这时候,孙中山远在美国,黄兴还在香港,原来领导起义的人,有的牺牲,有的走散……吴兆麟一时想不出个好主意来,就派人到各机关请热心革命的同志及城中绅商人士,到谘议局开会,共同讨论进一步应该办的各种事情。  派员刚出,马荣、程正瀛两人前来报告说:“我们现拿获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的护兵,说黎元洪还在城内。  吴兆麟一听,真是喜出望外,原来黎元洪是他的老同学,又身居协统要职,请他出来维持局面,将会有更大的号召力。  吴兆麟对马荣、程正瀛说:“你们带一排人,把黎协统请来。”  马荣、程正瀛带一排士兵,由黎元洪护兵带路,到黄土坡包围了刘文吉的家。  刘文吉的护兵忙问:“你们来此做什么?”  马荣说:“来请黎协统。”  护兵一惊,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马荣、程正瀛带着一部分兵士,往四处搜查,在卧室里找到黎元洪,把他从床底下拖了出来。  黎元洪见到革命军,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象筛糠一样。  马荣说:“奉总指挥吴兆麟的命令,特请协统到楚王台,有要事相商。”  黎元洪没有办法,带着他的执事官,跌跌撞撞地向楚王台走去。  一路上,不少人看见这位身躯高大的协统,身穿灰色呢袍,拖着一根长辫子,愁眉苦脸地骑在马背上,象被押解的犯人一样,总以为他此去凶多吉少。  可是,黎元洪到达楚王台后,革命军总指挥吴兆麟却命令楚王台所有的队伍举枪吹号欢迎。他自己也站在队伍前面行甩刀礼。  这时,黎元洪的心情才稍为安定下来。  他跟吴兆麟本是旧相识,又见他并无恶意,便用长官关心部下的口气,连骗带吓地说:“你为什么要革命?这是要全家杀头的事。你学问很好,资格很老,万不该与革命党在一起。你若不革命,在军队进级很容易。快叫大众各自回营。事情闹大了,更不得了。”  站在一旁的马荣听得忍不住了,大怒道:“你这个不识抬举的人。昨夜亲手杀了我们的人,我们还没有向你问罪。今天好好请你来,你却要反对我们。你是一个汉奸,我们就要杀你。”  说完此话,他手提一把明晃晃的大刀,向黎元洪砍去。  吴兆麟大喝一声:“马荣,不可乱来。”  黎元洪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吴兆麟说:“瑞澂自从到了我们湖北,所作所为,激起湖北军起来革命,这足以证明清廷无道。现在他与张统制等均已逃走,仅协统一人在武昌城内,只好请你出来维持大计。”  黎元洪两眼发直,一声不吭,完全象个木头人。  吴兆麟又说:“下午,武昌各界人士在谘议局开会,本人陪同协统一起参加!”  黎元洪还是一言不发。尽管这样,下午一时许,吴兆麟还是陪同黎元洪一起来到了谘议局的会议厅。  黎元洪一眼望见会议厅里黑压压挤满了谘议局议员和武汉绅商人士,连两榜出身的谘议局议长汤化龙也在其中,心里不觉一怔:“难道这些人都是前来参加革命的吗?”  大会主席汤化龙见吴兆麟和黎元洪已到,就宣布开会。  汤化龙首先讲话:“革命事业,我是向来赞成的。但是武昌发难成功,各省均不晓得。须先通电各省,请一致响应,以助大功告成。况且瑞澂逃走,必有电报打到北京,清廷知道后,定会派兵到湖北来与我们作对。……”  吳兆麟接着站起来说:“汤化龙先生所说极是。此次革命,我们占领了武昌,为全国革命的中心,不怕不能达到我的目的。请各位不要畏惧。但是起义后,军民两政都很繁忙,兄弟想请在座的诸位先生,公举黎元洪协统为湖北都督,汤化龙先生为民政总长。这两位先生都是湖北省著名人士,如出来主持湖北军政府,号召天下,则各省必然容易响应。”  会议厅里响起了一阵表示赞同的掌声。  黎元洪那张胖笃笃的脸膛,顿时紧张起来。  他哀求似地说:“事体太大,我不能胜任,还是另举贤能。再说,我心念家事,还须回家看看。”  大家说:“协统家中已派兵保护,请放心!”  黎元洪再三坚持要回家一趟。  大家只好应允。  吴兆麟派一排兵士护送黎元洪,并暗地里嘱咐程正瀛,务必严加防备,不可让黎元洪出城。  晚十时,吴兆麟接到程正瀛的报告说:“黎元洪离家回司令部,我们兵力不足,怕有不测。究竟如何办理,请示决定。”  吴兆麟立即与革命党人组成的“十人谋略团"成员、负责主持军事的张振武商议说:“无论如何,决不许黎元洪逃走。”
张振武气愤地说:“依我愚见,黎元洪既不赞成革命,又不识抬举,放他出去,恐怕要害别人。好在我们用黎元洪的名义拟好的通电,尚未发出。不如先将他斩首示众,以扬革命军神威。再说,昨晚首义,总指挥是吴先生,就以你为湖北都督,可以贯彻到底,早使革命成功,不是更好吗!”  吴兆麟连忙摇手说:“此事万不能行,兄弟资望太浅,即以湖北军队而论,多数尚未响应。而带兵官位比我大的,必定不肯服从。即使与我同级的,亦不一定肯服。要想使新军全体归顺,非借黎元洪的资望不可。”  张振武又说:“吴先生主张未必都对,即以外国而论,拿破仑以一中尉而为欧洲的盟主。只要有才略,不问资格,中外都是一个样子的。”  吴兆麟执意不肯,大伙只得仍让黎元洪当都督。  第二天早晨,吴兆麟派程正瀛将黎元洪押回諮议局;派兵把守,不让他出来。  接着,他又派人拍出用黎元洪名义拟下的檄文、布告。  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属于汉、满、蒙、回、藏各族人民,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旗为国旗,并废除满清皇帝的年号,  改宣统三年(1911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发表檄文,申讨清朝政府,号召各省起义。  声明还尊重各国在中国的一切既得权利。  就这样,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  革命政权一建立,各项革命政策也就相继产生:宣布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宣布废除一切苛捐杂税,过去几年积欠的田赋,都一概不再缴纳等等。  这一切,激起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进一步推动了革命运动。  
12日,汉阳新军里的革命党人举行起义,占领了汉阳。  隔天,汉口新军响应,夺取了汉口,武汉附近各县的革命党人,也都带领群众,从清军手里夺下武器,攻占了县城。  武汉三镇,人心沸腾,千千万万的市民喜上眉梢。  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人们扬眉吐气地说:“这一下压在我们头上的清朝皇帝和狗官们都倒下来了,今后我们四万万同胞都是一品大百姓,都成了国家的主人翁。”  从此以后,黎元洪眼看革命胜利在望,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了。  
16日,鄂军在都督府门前的广场上搭了一座高台,举行革命军誓师典礼。  中部同盟会代表谭人凤,胸前白须飘拂,站在台上授剑、授旗。  黎元洪身着上将制服,站在台口中央,口中念念有词。  由于嗓门太低,台下只听得有“请中山先生来鄂领导革命”的一句话。  词毕,礼成,军乐齐奏。  都督所经之处,军官一律行甩刀礼,兵士行举枪注目礼。  黎元洪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气活现。  武昌起义后,在一省成立了军政府,把清朝统治打开了一个大缺口,革命浪潮奔涌直下,腐朽无能的清朝政府,再也无法抵挡了。  就在吴兆麟苦苦游说黎元洪出任湖北都督的时候,孙中山正为了向华侨宣传革命,积极募集革命经费,已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北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  这天早晨,他上饭馆去吃饭,路上买了一份报纸,打开一看,一条新闻赫然醒目:  
“武昌被革命党占领。”  孙中山久久凝视,十分惊喜,自言自语道:“武昌起义的成功,实在是出于意料之外。”  他到了住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想了好长一会:“如果现在秘密回国,那么二十多天后就可以到达上海,直接参加革命战争,以慰平生之志;但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办理外交,争取外国同情,断绝清政府的外援,来一个釜底抽薪。”  于是,他从美国又跑到英国,又从英国跑到法国,积极奔走活动。最后却没有获得什么好的结果。  直到12月25日,他才东归抵达上海。  黄浦江码头上欢迎的群众,不计其数,鼓掌欢呼的声音,响彻云霄。  一名记者迎上去问孙中山说:“先生,有何见解?”  孙中山回答说:“我没有带回来一个钱,带回来的仅是革命精神而已。革命的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  这一番振奋人心的话,又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  孙中山回国后,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旧官僚、立宪派、政客,摇身一变,钻进了革命政权,对革命危害极大。  他当机立断,在上海召开了同盟会本部临时会议,再次发表了宣言,呼吁革命党人必须加强团结,批判“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论调。  这时,各省先后脱离清朝政府,宣告独立,并各派代表到南京开会,讨论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  为了争夺大总统职位,代表之间竟闹得不可开交。  革命党人自从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有些领导人的斗志受到极大挫伤,而立宪党人和有些封建官僚却十分活跃,由于孙中山的威望很高,他们只得公推他为临时大总统。  
“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  井勿幕,字文渊,1888年生于陕西蒲城县一个破落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少年时代的井勿幕,为了摆脱债务,继续求学,去四川依附父亲的朋友、川东道张铎。在四川读书期间,结识了一些进步青年,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眼界大开,“纵天下大势,对于清政府多所斥议”。1903年冬,为了追求救国真理,自费赴日留学。他虽身在异国,却时刻怀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伤心痛哭几无泪,悲楚行吟尽是忧”。他曾在一首《孤愤词》中写道:“大丈夫生当斯世,宜效死疆场……安肯伈伈伣伣,忍辱事仇,俯首于异族统治之下哉!”充分表现了他要为反清斗争献身的强烈愿望。  
1905年秋,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井勿幕是陕西留日学生中参加同盟会最早的人之一,被孙中山委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同年冬,他便奉孙中山之命,返陕进行革命活动,联络关心国事的人,宣传同盟会“驱除挞虏,恢健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足迹遍及西安和渭北十余县。不到一年便吸收了30余人参加同盟会。1906年春,在三原县北极宫开会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1906年夏,井勿幕二次赴日本,“遍访本省官、私费留学生,联络感情”,“每见必谈革命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同年秋在成立了同盟会陕西分会,推白秋陔为会长。从此,陕西留日学生在分会领导下,与陕西革命党人的活动遥相呼应,推动了陕西革命运动的发展。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国内同盟会员的日益增加,井勿幕二次由日返陕,于1908年冬在西安召开同盟会员大会,成立了同盟会陕西分会,选李仲特为会长。从此,将革命的重点转向国内。  在建立革命组织的同时,井勿幕还积极地开展革命宣传和建立革命据点的工作。当时,留日学生在创办了《秦陇》、《夏声》、《关陇》等杂志,在国内创办了《教育界》、《帝州报》等报刊。井勿幕在《夏声》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他指出:帝国主义“祸心包藏,危机隐伏,阳予保守和平之名,阴施其侵略之实”。揭露清政府“以民命为鱼肉,牺牲国权国耻而不顾”而“外人借政府为傀儡,政府又借外人为护符,相缘为奸,以害我民”。他大声疾呼:“吾民之被人欺侮如此……当自猛醒,勿再为人听愚。”同时他热情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诅咒那些“威权横事雄”的暴君都应得到“血灌通衢”的惩罚。他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无非绞万姓之脂膏,供少数之淫乐,人虽膜拜,吾不取也”。为了避免“重蹈社会多数人于牛马卑屈之境”,他提出了自己一套“平民主义”、“共同产业生活主义”、“社会经济”主义的主张。很显然,井勿幕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受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影响而产生的。  
1906年同盟会陕西支部成立后,井勿幕等一些盟员,分赴西安渭北各县活动,创建革命据点。到1908年,同盟会先后在西安建立了公益书局、健本学堂、武学社等,在渭北建立了勤公社、庙湾牧场、柏氏花园及马兰山铁矿等。这些据点在扩大革命宣传、聚集反清力量、准备武装起义等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井勿幕认为“革命不联合军事力量,单靠鼓吹宣传,终无成功之理”,因此,他十分重视联合武装力量。1908年同盟会陕西分会在西安成立时,就作出了进一步联络会党、新军和刀客共同反清的决议。会后井勿幕、钱鼎等都亲自参加了哥老会,用“同盟会旨,鼓舞其精神,开通其知识,联络其感情”。并在刀客中进行宣传,“开示其途辙,化除其私见”。接着,同盟会加强控制新军的工作,发动了弹劾督练公所总办王毓江的斗争。迫使清廷撤了王毓江及其党羽十多人的职,使新军中同盟会员张凤岁等得以提升。自此,革命力量控制了陕西新军混成协,为新军起义奠定了基础。  井勿幕在陕西辛亥革命的发动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不朽功绩,不仅赢得了陕西人民的赞扬,而且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西北革巨柱”。
【编者按】书接上回: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伟人,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从1895年成立兴中会开始,后于华兴会,爱国学社,青年会联合组织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口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曾经发动了十次起义,前九次都因为准备不足而失败了,第十次武昌起义获得了成功。武昌起义是在蒋翊武刘尧澄的组织领导下,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工作,本来准备推迟起义日期,在事出仓促的情况下,提前发动的起义。事发当晚,刘尧澄和彭楚藩蒋翊武被捕,晚上刘尧澄和彭楚藩就被铁忠杀害了,蒋翊武逃脱了。第二天晚上,在熊秉坤和金兆龙的组织下
,再一次发动起义。很快,起义军就占领了全城,总指挥吴兆麟得知黎元洪还在城里,把这个曾经杀害革命志士的协统请来做了都督。井勿幕是陕西蒲城人,是同盟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井勿幕回国后,积极组织陕西的革命团体,创建革命据点,并控制了陕西新军混成协,为起义奠定了基础。【编辑:王晓东】
1&楼&&&&&&&&文友:&&&&&&&& 18:55:05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给病入膏肓的古老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不能忘记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不能忘记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捐躯的革命先行者。
2&楼&&&&&&&&文友:&&&&&&&& 08:37:37
  感谢王晓东对孙中山、武昌起义、陕西井勿幕的赞扬!
著名史学家、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世界作家网董事会主席吉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孙中山称赞的陕西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井勿幕--《人文杂志》1981年05期
孙中山称赞的陕西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井勿幕
【摘要】:正 井勿幕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所做的出色成绩,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黄兴、吴玉章、熊克武、张奚若等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对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也都深为赞许。过去学术界对井勿幕在这一时期的活动研究探讨甚少,为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以期抛砖引玉。 走上革命道路 井勿幕,字文渊,1888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一个地主兼商业资本家家庭。《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随着中国社会危机的日益严重,他的家
【关键词】:
【正文快照】:
井勿幕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资产阶级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所做的出色成绩,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评价,称他为“后起之秀”①、“西北革命巨柱”②。黄兴、吴玉章、熊克武、张奚若等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对他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也都深为赞许。过去学术界对井勿幕在这一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鹏鸣;[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陈凤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郑洪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陈鹏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赵泉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吴元康;;[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王友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郭圣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陆建洪,侯强;[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董四代,贾乾初;[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玖琳;;[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林星;;[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利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陆远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蔡尚伟;[D];四川大学;2003年
杨兴梅;[D];四川大学;2006年
瞿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红梅;[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赵颖霞;[D];河北大学;2003年
李雪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姜宁;[D];吉林大学;2005年
吴宇;[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曾小林;[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孙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杨士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李静;[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朱艳;[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严冰;[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旭麓;;[J];学术月刊;1961年10期
陈昌福;;[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沈智;;[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04期
李勇;;[J];文物世界;2010年03期
汪伯岩;[J];文史哲;1961年02期
吴文衔;李桂芹;;[J];北方文物;1981年01期
马庚存;[J];齐鲁学刊;1985年02期
张应超;;[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郭汉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2期
饶怀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莫世祥;陳紅;;[A];“辛亥革命与民族振兴”论坛交流材料[C];2011年
朱清华;;[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黎德荣;;[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隗瀛涛;何一民;;[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李锷;林启彦;;[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林金枝;;[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徐渊;;[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丁日初;;[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唐国俊;;[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胡绳;;[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韦;[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李正义;[N];陕西日报;2011年
杨照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吴泽华 陈智勇;[N];泉州晚报;2011年
林辉锋;[N];光明日报;2007年
刘奕宏 翁尚华
房文东;[N];梅州日报;2011年
民革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理论委员会副主任;[N];团结报;2011年
陈贤庆;[N];中山日报;2008年
孙慨;[N];中国摄影报;2011年
范福潮;[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修勇;[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董彦斌;[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别琳;[D];四川大学;2006年
朱华;[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赵璐;[D];西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静;[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陈光明;[D];浙江大学;2011年
丁晓梅;[D];扬州大学;2008年
成赛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欧群慧;[D];湖南大学;2005年
谭秋霞;[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田晶洁;[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王芙蓉;[D];扬州大学;2005年
谢菊;[D];吉林大学;2007年
管路燕;[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揭秘人死后的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